谈“妇好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妇好墓”
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西北,发现一座没有被盗掘过的墓葬,墓内随葬品极为丰富,这在殷墟商代墓基本已遭盗掘的情况下实属罕见。

因这座墓所出的青铜器上多有“妇好”两字铭文,故称之为“妇好墓”。

与殷墟曾发掘的面积达三、四百平方米的大墓相比,墓室面积仅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妇好墓”只能算是一座中小型墓,但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却有1928件之多,其中青铜器468件,礼器占210件,且都是成组成套出土,这对研究商代礼制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关于墓主的身份,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该墓为商代武丁王配偶之一的妇好之墓,但也有学者不认同此观点。

他们对墓主身份的质疑主要有4点:一是指出该墓所在位置不在王陵区。

一般认为,小屯村北地是殷商的宫殿宗庙区,侯家庄、武官村北一带是王陵区,而“小屯五号墓”的位置却在宫殿宗庙区附近。

作为王室成员之一的妇好,其墓不在王陵区而在宫殿宗庙区令人费解;
二是墓的规格与王妃之身份不符。

殷墟已发掘墓葬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带四个墓道的大型墓
2.带一、二个墓道的中型墓
3.长方形竖穴中小型墓
4.长方形穴小型墓
5.无墓圹墓
“妇好墓”是无墓道的竖穴墓,面积仅20余平方米,依其墓的规格大致属于前文所述五类中的第三类。

但从殷墟出土的相似规格的墓来看,长方形竖穴中小型墓多为中小贵族奴隶主之墓。

我们再看同是王妃墓的“母戊墓”,该墓地处王陵区,墓口面积为77.76平方米,有一条墓道。

“妇好墓”面积仅为“母戊墓”面积的1/3,这与其王妃身份实在不相称;
三是墓中并没有发现墓主的骸骨。

对于这一事实,有学者认为墓主人的遗骸已经腐朽。

按照常理,墓主人的遗体应该是保存最好,受侵害程度最低的,但在该墓的泥浆中却捞出16具人殉的骸骨,并在水面下1.3米处发现殉犬的骸骨。

显然,骸骨已腐朽之说难以令人信服。

甚至有质疑者认为该墓中根本就没有墓主遗体;
四是随葬器物时代与身份庞杂不一。

在妇好墓出土的刻有铭文的青铜器中,铭文内容有“妇好”、“司母辛”、“司母癸”等9种,“妇好”为生称,“母辛”是“妇好”死后其子辈对她的称呼,即“妇好”、“母辛”是同一个人。

妇好死于武丁晚期,这样重大而有庙号的礼器应从武丁王的角度来铸写,而不应该从其子辈的角度称“母辛”。

此外,墓中出土了铸有铭文“母癸”的青铜器。

根据董作宾先生的殷代王室世系图来看,“辛”、“癸”都是武丁王的王妃,“母癸”礼器出现在妇好的墓中在逻辑和情理上都说不通。

上述4点质疑虽有一定道理,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墓主为妇好之说,该墓的墓主究竟为何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资料加以佐证。

我们不妨先将该墓的墓主视为妇好来谈谈。

前文已经提到妇好为殷商武丁王的配偶,并且妇好还是一位屡战沙场的女将军,曾受命征伐土方、夷方、巴方。

卜辞有“乙酉卜,争,贞勿乎妇好先,共人于庞?”这条卜辞的意思是命令妇好为先导出征敌国,为此在庞地征集人众的有关贞问。

又有:“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址成伐巴方,受有又。

”这句卜辞的意思是贞问妇好统率址成伐巴方,是否会受到保佑?
商王的王妃(妇)来源于与小国封君宗室联姻,或是服国的进献。

甲骨文中诸妇的称谓就表明了妇所属之国。

所谓的称谓结构就是:妇+国名。

如妇周、妇井、妇羊、妇竹等,表明该妇来自岐周、井方、羊方、孤竹等国。

需要注意的是,妇的称谓不用姓,如周人姬姓,其女来嫁于商,称谓用妇周而不用妇姬。

妇好,好字从女从子,表明妇好来自子国。

妇好在甲骨卜辞中有时也称妇子,如:“癸巳卜,唯戊御妇子?”又如“贞勿御妇子于[娥]?”
据卜辞看,妇好生前受到商王的特别恩宠,经常参与主持祭祀活动。

卜辞:“贞妇好侑告于多妣,酒。

”意思是命妇好行侑告之祭于多批,用酒祭么?武丁王对妇好的生育情况也关心备至,如:“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意思是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妇好有生育能力么?又有卜辞:“辛丑卜,,贞妇好有子。

二月。

”意思是二月辛丑日卜,贞人问,妇好是否怀孕有了子嗣?此外,对妇好的健康状况也经常求神卜问,卜辞:“妇好弗疾齿。

”意思是妇好的牙齿没有疾病吧?又有“贞妇好弗其凡有疾。

”意思是问妇好伤风感冒好了吗?
这样一位受到商王恩宠的王妃,我们对其墓内随葬品的丰富精美程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在这里对“妇好墓”内出土的三件青铜器“三联甗”、“偶方彝”、“鸮尊”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三联甗
甗是蒸煮器,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煮水。

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就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

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为数已较多,特别是西周末、春秋出,甗是绝大多数墓葬中必有的随葬礼器。

它和鼎、簋、豆、壶、盘、匜组成一套随葬礼器。

“三联甗”这一形式仅见妇好墓出土一件。

总高为44.5厘米,重量为138.2公斤。

甑鬲分体,鬲做长方案形,下有六条方足,腹底平而中空盛水。

案上有三个灶孔,分别置三个甑,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

纹饰方面,甑口周围饰三角纹和勾连雷纹。

案面绕圈口有三条盘龙纹,四角饰牛头纹,四壁上饰夔纹和圆涡纹,下饰三角纹。

我们知道商代的青铜器多为用于祭祀的礼器。

而这件妇好三联甗,经证实腹足都有烟迹,应是实用之器。

这种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案面上是三个甑,在三个甑内放置三种不同的食品,当火在案下烧时,鬲腔内的热蒸汽分别进入三个甑内,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堆火煮熟三种食物,这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而且也增加了蒸煮食物的种类和分量,这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偶方彝
方彝为盛酒之器,其截面纵短而横长,有屋顶形盖,下为圈足,圈足的每一边中央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缺口,器体多有四条或八条棱脊。

妇好墓所出偶方彝器形横长两倍于纵长,有斜肩,腹壁亦斜鼓,自下收束,下为长方形圈足,两侧有附耳,有人根据其器形特长,似二方彝之并合,故称其为偶方彝。

纹饰方面,口下两面正中各有一个突起的牺首,牺首两侧饰小鸟纹。

两长边腹中部各饰一个大兽面纹,以扉棱为鼻,圆眼突出,两端分饰头向上的卷尾夔纹。

短边两面附耳上各铸一浮雕象头,象头两侧各有一鸱鸮纹,象头之下饰一大兽面纹。

盖面长边中部各有一突起的鸱鸮面纹,鸮面两侧各饰一站立的钩喙卷尾鸟纹。

短边两面各饰两条倒置的夔纹。

柱钮饰三角纹和人字形纹。

圈足两长边的中部饰相背的两条蟠虺纹。

三、鸮尊
尊为古代盛酒器。

依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

妇好墓同出两件鸮尊,鸮尊整体做站立鸮形,头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
圆眼宽喙,双翅并拢,双足与尾构成3个支撑点,使鴞形尊体稳稳地站住。

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此尊整体以雷纹衬地,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