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生 ,引 导 学 生 有 效 地 探 究 ,让 他 们 亲 历 自主 探 究 的 成 功 之 旅 ,从 而 感 受 数 学 之 美 ,体 会 探 究 之 乐 ,获 取 成 功 之 喜 。
一
例 如 ,在 教 学 “ 圆锥 的体 积计 算 ” 时 .笔 者 改 变 了 以 前 只 由 老 师 在 台 上 做 实 验 ,学 生 在 台下 观 察 得 出 结 沦的 做 法 ,而 让 学 生 自己 先 进 行 充 分 的 动 手 操 作 。 在 操 作 过 程 中 ,有 的 合 作 小 组 将 圆锥 装 满 水 后 又 把 水 倒 入 与 其 等 底 等 高 的 圆柱 中 去 ,初 步 感 受 到 “ 圆锥 的 体 积 是 与 它 等 底 等 高 的 圆 柱 体 积 的 三分 之 一 ” ;有 的 合 作 小 组 小 心 翼 翼 地 将 圆 柱 中 的 水 倒 入 与 其 等 底 等 高 的 圆锥 之 中 , 直 至 三 次 倒 完 . 感 受 到 “ 柱 的 体 积 是 与 它 等 底 等 高 的 圆锥 体 积 的 三 倍 ” 圆 。 接 着 ,笔 者适 时 地 请 学 生 自由 选 择 所 提 供 的 学 习 材料 来 验 证 刚 才 的 发 现 :有 的 学 生 把 橡 皮 泥 捏 成 等 底 等 高 的 圆 锥 和 圆柱 变 形 为 长 方 体 后 进 行 比较 计 算 ,获 得 验 证 ;有 的 学 生 则 用 “ 沙 子 ” 的 方 法 得 出 同样 的 结 论 。 由此 可 见 。将 数 倒 学 教 学 设 计 成 看 得 见 、摸 得 着 的 物 化 活 动 ,能 够 轻 而 易 举 地 让 学 生 对 圆 锥 体 积 的概 念 和 计 算 方 法 这 一 原 本 十 分 抽 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为枯燥乏味但又不可或缺的学科。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
我们相信,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独立求解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学科,而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思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项目或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来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实践探究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维的空间遭受压抑。
”教”方面量的积累难以带来”学”方面质的飞跃。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迈向素质教育,达到考试能力与素质教育和谐的状态。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探索的新尝试,力求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问题情境张扬个性开放思维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其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说的是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还要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的思维智力,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关系极大,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这个使命尤为重要。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不断增强探索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应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应用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地操作的被动的学习模式,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的确,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同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自主探索欲望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空,使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兴趣——生探索之根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探索学习的前提。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在新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积极尝试、探索创新的愿望,并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专心致志地学习、探索。
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设计了一道让学生填条件的题目:“一段路()米,由甲队单独修 30 天修完,乙单独修要 15 天修完,现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由学生任意补充总米数,并列式解答。
通过计算比较,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路的总米数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都是10天。
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急着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学生持之以恒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思维的积极主动性逐渐得到培养。
二、调控情感——萌探索之芽任何一种活动要持续下去达到目标的,都需要有强烈的、深厚的情感投入。
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情感与愿望呢?1. 营造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活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批评,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让课堂形成健康、融洽、热烈的氛围,使孩子无须担心压力和别人的眼光,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氛围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了一个争辩的氛围,请你判断“把一个月饼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有的同学说是对的,有的同学说这句话是错的,就在教室里一片混乱的时候,老师抓住这一时机,让“正方”和“反方”各选出代表上台进行辩论,各自说自己的理由并用圆纸片进行演示,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自主探究模式作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学习中探究,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合作为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正确地指导和环境创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平台。
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探究——研讨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给他们的操作材料进行探究。
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一种现象、一种关系、一个真理或一种矛盾,乃至一种困惑,这些又促使学生学会善于观察、想象、思考。
因此,探究过程也是一个调动学生各种智力活动的过程。
以下将主要探讨自主探究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1]。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该教法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在使用时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采用此教法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即必须有可供学生进行操作的物质化了的有结构的材料,这是与采用其它教法所不同的特殊要求;从适应的教材内容而言,它主要适用于具有广泛联系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就其教学对象而言,在中、高年级采用效果较好;以教学时间而言,它和一般的教学方法相比,花费的教学时间要多些,因此,采用此教法时要从实际出发,恰当运用,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有多有少,取得的成绩有大有小,不论感受多少还是成绩大小,教师都要给以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任何努力都是得到尊重和保护的。
这样,学生就不怕说错,说错了也不会受到指责或嘲笑,使全体学生都做到畅所欲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目前数学课堂中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无实效”的现象。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对基础数学认知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把握思想,理清思路,归纳内容要点,体会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李 红
( 通 市 通 州 区兴 东 小学 , 苏 南 通 2 6 7 ) 南 江 2 3 6 现 代 教 育 理 论 强 调 ,学 生 的学 习 过 程 不 仅 是 接 受 知 识 的过 程 , 且 是 发 现 问 题 、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 这 而 分 个 过 程 一 方 面 是 暴 露 学 生 产 生 疑 问 、 难 、 碍 和 矛 盾 的 过 困 障 程 , 一 个 方 面 则 是 展 示 学 生 聪 明才 智 、 特 个 性 和 A我 发 另 独 展 的 过 程 。新 的 《 学 课 程 标 准 》 确 指 出 : 有 效 的 数 学 活 数 明 “ 动 , 能 单 纯 地 依 赖 模 仿 与 记 忆 , 手 实 践 、 主 探 索 、 作 不 动 自 合 交 流 是 学 生学 习 数 学 的重 要 方 式 。 ” 教 师 应 向 学 生 提 供 充 “ 分 进 行 教 学 活 动 的 机 会 ,帮 助 他 们 在 自主 探 索 和 合 作 交 流 的 过 程 中 真 _ 理 解 和 掌 握 基 本 的 数 学 知 识 与 技 能 、数 学 思 E 想 和 方 法 , 得 广 泛 的数 学 活 动 经 验 。 ” 的重 要 方 式 之 一 让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数 学学 习 的 主 人 ,从 而 使 学 生 形 成 自 己 对 数 学 知 识 的 理 解 和 有 效 的学 习 策 略 。 因此 , 学 数 学 教 师 必 须 重 视学 生 自主探 索 的 能力 培 养 , 小 这 符 合 素 质教 育 的要 求 , 是 学 生 终 身 发展 的需 要 。 更 建立 和 谐 的 师 生关 系 。 营造 自主 探 索 的 氛 围 罗 杰 斯 认 为 , 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过 程 , 极 思 维 , 赖 于 学 积 有 他们 的 心 理 安 全 和 心 理 自 由 。 因 此 教 帅 必 须 刨 设 一 种 宽 容 、 民 主 的 教 学 气 氛 , 学 生 具 有 心 理 上 的安 全 感 , 而 在 没 有 使 从 外 界 压力 的气 氛 中充 分 展 开 认 知 活 动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要 建 立 和 谐 的 师 生 关 系 , 师 尊 重 学 生 、 爱 学 生 , 能 在 师 生 之 问 教 热 就 架 起 信 任 的 桥 梁 , 能 创 设 愉 快 、 谐 、 主 的 教 学 氛 , 就 和 民 让 学 生 在 轻 松 愉 快 的教 学 氛 围 下 , 极 参 与 到 “ 究 、 试 ” 积 探 尝 的 过程 中来 。 如 : 教 学 数 数 时 . 组 织 学 生 数 一 数 自 己 喜 欢 的 奖 品 在 我 个数 , 学 生 说 自己 是 怎 样 数 出来 的 。 学 生 经 组 f 讨 论 后 汇 让 ^ J 报 结 果 和 方 法 : . 运 星有 l 0 , 们 是 一 个 一 个 地 数 出来 1 幸 o颗 我 的 。2 幸运 星有 1 0 , 们 是 两 个 两 个 数 出来 的 。 3铅 笔 有 . 0颗 我 . 1 0 .我 们 是 五枝 五 枝 地 数 出 来 的 … … 我 给 学 生 创 设 了 自 0枝 主 构 建 知 识 的 空 间 。 学 生 在 属 于 自己 的 空 间里 允 分 动 手 操 让 作 , 复 点 数 , 造 了 自 主 探 索 的 氛 围 , 动 构 建 了 学 习 方 反 营 主 式 。 学 生 回答 正 确 , 我及 时 给 予 鼓 励 , 【 你 真 棒 、 真 聪 明 ” 女“ l 你 等 ; 生 回答 错 误 , 并 不 责 备 , 对 学 生 的积 极 思 考 、 朋 学 我 而 大 发 言 给 予 肯 定 。这 样 就 创 设 出一 种 和 谐 . 又无 任 何 压 力 的 教 学 气 氛 二 、 设 问题 情 境 , 发 学 生 的 探 索 动机 创 激 自主探 索 的 积 极性 和 主 动性 主要 来 自于充 满 疑 问 的 问题 情 境 。教 师 要 善 于 巧 妙 地把 数学 教学 内容 转 换 成 具 有 潜 在 意 义 的 问题 情 境 , 而 引 起 学 生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 生 强 烈 的探 从 产 究 愿 望 , 他们 的思 维 处 于 异 常 活 跃 的 状 态 . 其 产 生 对 新 知 使 使 识 的渴 求 , 发 探 索 的 动机 激 1问题 情 境 的创 设 要 富有 情趣 . 教 师 要 使 学生 对 数 学 学 习产 生 浓 厚 的兴 趣 .就 必 须 创 设 富有 创 意 的新 颖 的 问题 情 境 , 学 生 感 受 到 数 学 知 识 的 魅 力 。 让 如 : 教 学有 余 数 的 除 法 时 , 这 样 引 入 : 多 媒体 演示 : 只 在 我 用 两 小熊 在 森 林 里 玩 耍 时发 现 了一 篮 子 苹 果 ,它 们 决 定 平 分 这 一 篮子 苹 果 。 于是 , 们 俩 你 一 个 我 一 个地 分 了起 来 , 每 只 小 它 可 熊分 到 了 3 苹 果 之 后 , 子 里 只 剩 下 1 苹果 . 只小 熊 吵 了 个 篮 个 两 起来 。这 时我 适 时 引 导 :谁 能 帮 助 这 两 只 小 熊 ?” 生 众 说 纷 “ 学 纭 . 的 说把 苹 果 切 成 两 半 每 只 小 熊 分 一 半 . 的说 让 小 熊 互 有 有 相谦 让 一 下 , 等 。 接 着 我 问 :在 生 活 中 , 遇 到 过 这 种 现 象 等 “ 你 吗 ?说 给 大 家 听听 。” 生 在 我 的 引 导 下 , 出 了生 活 巾 的实 学 举 例 。继 而 我切 人 正 题 : 我 们 怎 样 利 用 数 学 方 法 来 表 示 出生 活 “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 教 学中让 学生 学会合 作 学 习
合 作 学 习 是 指 学 生 在 小 组 或 团 队 中 为 了 完 成 共 同 的 任 务 , 明 确 的责 任 分 工 的 互 助 性 学 习 , 有 以 下 几 有 它 个 方 面 的要 素 : 极 承 担 在 完 成 共 同 任 务 中 个 人 的 责 积 任 ; 极 的相 互 支 持 、 合 , 别 是 面 对 面 的促 进 性 的 积 配 特 互 动 ; 望 所 有 学 生 能 进 行 有 效 的 沟 通 , 立 并 维 护 小 期 建
・
2 ・ 8
数 学 教 育研 究
21 0 0年 第 5期
“ 自主探 索 与合 作 交流 学 习方 式” 数学 教学 中的应 用 在
范 吉华 ( 甘肃省临 泽县城关中 学 72) 3 0 40
数学 教 学 是 教 师 与 学 生 共 同 发 展 } 互 动 的 过 办作 程, 自主 学 习 、 作 学 习 、 索 学 习是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要 合 探 方式 . 多 的教 育 专 家 呼 吁 : 把 权 利 交 给 学 生 让 他 们 众 “ 自己去 选 择 ; 机 会 留 给 学 生 让 他 们 自 己 去 体 验 ; 把 给 学 生 一 点 困难 , 他 们 自 己去 解 决 ; 学 生 一 个 问 题 让 让 给 他 们 自 己去 找 出答 案 ; 他 们 一块 空 间 , 他 们 自 己 向 给 让
维方 式 , 到 在 疑 惑 中 学 习 的 目的 . 达 陶行 知 老 先 生 早 就 指 出 : 一 位 好 的 老 师 不 是 教 “ 书, 不是 教学 生 , 是 教 会 学 生 学 ” 学 生 是 数 学 学 习 活 而 . 动 的 主人 ,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中 始 终 是 认 识 和 发 展 的 主 在 体. 让学 生在 学 习 的过 程 中 学 会 学 习 的 方 法 , 验 到 学 体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索
2 建 合 作空 间 , 学 生 一定 的 自 由度 。 不 正常 的 教 学现 象 是 学 危0 给 生 围着 老 师 设 计 的 圈 子 走 , 生 的一 切 课 堂 行 为 都 是 以 老 师 为 中 心 。 学
以执行 老师的“ 命令” “ 为 己任 ”这种行 为严 童影响学生思维 的灵 活 ,
一
目标 , 根 本 的 出 路 , 是在 教 学 中注 重 对 学 生 自主 性 的 培 养 。 最 就
一
、
激 发学 生乐学 。 是培 养 自主性 的重要前提
多 种 感 官 参 与认 知 活动 ,这 样 才 能 有 效 提 高 全 体 学生 参与 学 习的 程 度 , 高课 堂 效 率 。例 如 在 教 学 “ 方 体 和 正方 体 的表 面 积 ” 。 前 提 长 时 课 我 先安 排 学 生 用 不 同材 料 做 一 个 长 方 体 和 一 个 正方 体 。上 课 时 让 学 生 动 手 量 出 它 们 各个 面 的长 和 宽 , 算 一 算 各 个 面 的 面 积 , 后 , 再 最 教 师 说 :不 用 老 师 讲 , 学们 能 不能 计 算 出 自 己做 的长 方 体 、 方 体 的 “ 同 正 表 面积 各 是 多 少 。 ” 样 一 来 , 这 学生 情 绪 高 涨 , 自己 主 动 迅 速 翻 开 课 本 , “ 面 积 ” 定 义 , 看例 题 , 后 正 确 地 计 算 出 了 长 方体 、 看 表 的 再 然 正方 体 的表 面 积 。最 后 , 师 又要 求 通 过 小 组合 作 学 习 , 教 小组 讨 论 算 理 , 进 步 理 解 、 固 了这 ~ 知 识 点 。 巩
- l\ 垦 |l \ 垒 l| 、 ! I \ 坚 l
圉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的自主探索能力
2 . 引导学生进 行 自 主探索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2 . 1 首先 , 我们大家都 知道 , 数学这 门学科逻辑性较强 , 学 生学起来较 困难 , 而我们 只是看出 了数学这 门学科的弊端 , 其 实数学这 门学科也有我们 学起来 的利端 , 我们都知道 , 数学这 门学科与我们 的 日常生活联系的非 常密切 ,无论是 日常生 活 中的买东西 , 还是建筑工程 的预算与测量等各行各业 , 所 以我 们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要把数学 的这种逻辑性较强 的 特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 日常生 活中的道理 ,只有这样才能将 数学富有鲜活的生命 力 ,才能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知识 的动力 与兴趣 。因此在进行有多大的教学 中,我们结合学生所熟知 的、 生活 中的折纸事例作为学 习的开始 。学生 的现实既可 以 是学生在 自己的生活中见 到的 、 听到 的, 感受到的事物 , 也可 以是他们在数学 或其他学科 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 作的 , 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 上 面我们所讲 的就是 引导学生进行 自 主探索式学习的基本 步骤之一 。 2 . 2 其次 , 让学生对 于学 习数学知识要有动力机信息 。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经常要给学生做一些思想方面 的教育 ,比如 讲一些我 国科学家在 数学方面 的成就 ,及我 国运用数学科学 了我 们 日常生活 中所需要的东西 ,数学知识如何对我们 的 E l 常生 活提供 了方便等 。这些方 面的知识就对学生学 习数学知识提 供 了动力 , 使学生能够全身 t l , 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生活中去。 当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 了动力 ,才能不断 的进行 自主探究 式学 习, 才 能为数学综合水平 的提升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理化 空 间
对州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 的自主探索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二、 实施 自主 探 究 式 教 学 教 师 观 念 的 转 变
( 拓展应用 、 四) 求异创 新 。必要 的应 用练习是形成技能技巧的保证, 同
当学生认识了长方形之后, 设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 行为、 教学方式 实施 自 主探 究式教 学是对 时也是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 的重要途径 。因此, 计了必要的练习: 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教师在观念上必须更新 。 1 .基本题 。 ①判 断谁是长方形? 谁是正方形?( 用屏幕分别 出示每一个 (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 以学好数学 ; 同的学生 不 图形) ② 举例 说明生 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 的表面是正 。 在数学上有不 同的发展; 学生能用 自己的方式学 习数学
( 提倡和谐的教学观 。 二) 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 多彩 的情境; 师生之 问的关系要谐和融洽; 要为学生提供 自主探 究和独立 思考 的余地 ; 为生 生 要 之间 、 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 ( 形成新型的教师 观 三) 教师是教学法活动的组织者 、 导者 、 与者; 指 参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 合理地 进行教 学法加工 , 更好地适合学生 自主探究和学习 。
课 改 攘
浅析小 学数学教学 中的 自主探 究式教学
河 北 省 晋 州 市 营里 镇 实验 小 学
几 个 问题 。
张 洁
摘 要 : 主要谈 自主探 究式教 学的理论 基础 , 自主探 究式教 学的基本流程 , 自主探 究式教 学的特点 以及 自主探 究式教 学应 注意的
关键词 : 自主 探 究 式教 学 理 论 基 础 基 本 流 程
力, 激发创新意识 , 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小学数学教案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案自主探究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加减法,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导入
让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引导他们思考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探究任务
1. 观察与发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加减法的算式,让他们自主尝试解答并总结规律。
2.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探究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三、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归纳规律,重点强调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应用
给学生一些拓展应用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加减法练习题作为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调整教学方法。
注:此教案仅作范本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数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探索和尝试
、
心 中有 术
、
”
作为课 堂教 学 的起 点
”
以
“
问题构建
,
引
展 料 ; 示 了飞船 升空 的画 面
同时 引导 学 生 进 行 理 性
发探索 讲求实效
透学法 标
识
,
、
作 为课 堂教学 的 中间环 节
培养 能力
,
”
以
“
渗
的观 察 和剖析
:
神舟号载人 航 天 飞 船离地 面 的距 离 随
.
养成 习惯
、
一
债 的利 率
}
2
、
询 问信用 社 或 邮政储 蓄所 的叔 叔 阿 姨 存
;3
、
走 到 学 生 中去 学生 操作
,
以饱 满 的热 情
,
,
面 对 每
,
个学生
,
指 导
款利息 和 国债 利 息 之 间 的差 别
己 的压 岁钱
.
做
一
次尝 试
:
用 自
鼓励 学生 敢 想
,
敢 问
敢 说
,
让 学 生 感 到教
,
、
零 用 钱存
要 善 于 挖 掘 教 材 中 的 激 励 因 素
“
.
凡 是 富有 成 效
” ,
有 情感 的 实 实 在 在 的 人
教 师 的
切 教 学 活 动 设
.
的学 习
,
学 生 必 须对 要 学 习 的材 料 具 有 深 厚 的兴趣
一
计 与 开 展 都应 围绕 如何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变 化
,
提倡 教 学 方式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勇敢进行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氛围,萌发自主探索学习意识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
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
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
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
”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使学生学得实在,深化学生主体探索意识,促进探索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让学生在自主的创造性活动中,既构建数学知识,又充分展开了学生的思维,为此,精心设计必不可少。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计算73.9÷739,之后复习回顾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 摘 要 】自主探 索与合作 交流是 学 生学 习数 学的 重要方 式 ,教 学 中应创设 “ 五
个 平 台” ,做 到 “ 个 善 于” 。 五
【 关键词 】自主探 索 合作交流 平 台
自
学 生 体 会 到 数 学 的 价
自 主 探 索 学 习 就 是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启 发 引 导 下 ,运 用
客 观事 实 的态 度 ,都 有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
例 如 ,在学 习 “ _ 形 j 边 关 系 ” 时 ,教 师 提 出 如 j角
考 虑 到某 一种 的情 况 ,但 现在 以小组 为单 位 ,经 过 组员
之 问 的 合 作 、互 相 补 充 , 问 题 就 会 考 虑 得 比较 周 全 。 这 中 间 涉 及 了许 多 方 面 的 数 学 知 识 ,并 且 还 可 以 让
船 型
大船
小船
官参 与教学 活 动 ,提 高 广东 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中学 教学 效率 ,有 利 于学 生
从 形 象 思 维 到 抽 象 思 维
的 发到 群体 成 功 的 喜 悦 。 计 学 生 经
每 只 限栽人 数 ( ) 人
应 该 怎样去 引导学 生进 行 自主探 索学 习 和合 作交 流 学 习
呢?笔 者认 为 ,教 师要 为 学生 提供 “ 五个 平 台 ” ,做到
“ 个 善于 ”。 五
1 师要善 于创设 问题情景 ,提供 自主探 索 、合 作交 . 教 流 的平 台 。在 数 学 课 堂 中 ,要 改 变 教 师 教 学 生 学 的模
式 ,在 设 计 、安 排 和 组 织 教 学 的 过 程 要 善 于 创 设 具 有 现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探索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探索长期以来,数学课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听懂、听明白这节课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教师所教授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解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可实际上,我们是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容器,从不想学生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着怎样的思维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人才新的要求,人们日益认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严重不足,“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以其承载的全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得到广大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但是在课堂中如何具体实施,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较少,鉴于这方面的原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拟从“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实施的意义及依据、实施的具体办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为这一全新教学方式的推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具体说来“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学生自主”,一是“探究式”,那么什么是“学生自主”,“学生自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认为“学生自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探究内容的选择自主、探究方式的选择自主,所谓探究内容的选择自主是指选择什么样的探究题目,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当然学生如不能提出,教师则可给予相应的帮助,多选一些题目,再让学生选择。
所谓探究方式的选择自主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独立探索、小组合作探究或是先独立探究遇到问题再合作等等不同的探究方式。
谈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谈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摘要: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关键词:数学兴趣理解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合作的过程。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里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o,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
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
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二、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活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制胜法宝”
《 学 数 学课 程 标 准 》 出 : 有 效 的 数 学 学 习 活 动不 能单 小 指 “ 纯 地 依 赖模 仿 和 记 忆 。 手 实 践 、 动 自主 探 索 与 合 作交 流是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重要 方 式 。 ” …以 动 手 实 践 、 自主 探 索 为 主 要 标 志 的“ 中 学 ” 目前 数 学 教 育 的 一 个 重 要 观 点 。 强 调 学 生 学 做 是 它 习 数学 是一 个 现 实 的体 验 、 解 和 反 思 的 过 程 . 调 了 以学 生 理 强 为 主体 的学 习 活 动 对 学生 理 解 数 学 的重 要 性 .认 为 学 生 的 实 践 、 索 与思 考 数 学 是学 生 理 解 数 学 的 重要 条 件 。 为体 现 这 探 理念 , 近年 来 , 多小 学 数 学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努 力 给 学 生 许 提供 参 与 数 学 活 动 的时 间和 空 间 ,改 变 以往 学 生 以 被 动 接 受 为 主 的 学 习 方式 , 学 生 在认 真 听 讲 、 堂 练 习 的 同 时 . 成 使 课 形 种 自主 探究 、 动手 实 践 与 合 作 交 流 的学 习方 式 。 面 笔 者结 下 合 一 些 优 秀教 学 案 例 ,谈 谈 自主 探 索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的重 要作用。 建 立 “ 为 主体 . 为 主导 ” 课 堂 参与 结 构 生 师 的 小学 生 处 于 一 个 对 外 界 事物 充满 好 奇 的 阶段 , 注意 力 很 容 易 被 一些 他 们 感 兴 趣 的 事 物所 吸 引 。一 旦 课 堂教 学 无 法 激 起 他 们 的兴 趣 .他 们 就 会丧 失积 极 参 与课 堂 的动 力 。在 教 学 中 , 想 达 到理 想 的效 果 , 师 就 要 充 分 重 视 学 生 “ 要 教 由具 体 到 抽象, 由简单 到 复 杂 ” 的认 知 规 律 和喜 欢 动 手 探 索 未 知 事 物 的 心 理需 要 , 当地 让 学 生 动手 实 践 , 适 自主 探 索 , 脑 齐 用 。 0 8 手 20 年 1 月在 宁 波 著名 特级 教 师 名 师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展 示 与 观 摩 活 1 动 中 , 三 角形 的 内角 和 》 《 讲授 中 的一 个 片段 , 师 就 很 成 功 地 教 把学 生 的 自主探 索 融 入 到 教 学 中 .充 分 调 动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积 极 性 。 首先 , 师请 学生 从 桌 上 选 择 一 个 三 角 形 . 教 测一 下它 的三 个 角 , 他们 有什 么发 现 ? 问题 一 出 . 生 探 索 求 职 问 学 的欲 望 被激 发 , 纷 用 量 角 器认 真仔 细 的 进 行 测量 。 纷 然后 学 生 纷 纷 举 手 说 , 现 三 角 形 的 i 角 之 和 等 于 l 0 。此 时 , 师 不 发 8。 教 急 于 表 态 , 没 有 人 反 驳 , 提 出 自己 的 疑 问 : 大 家 都 知 道 . 见 便 “ 测 量 是 有 误 差 的 , 过 一 次 的 测 量 我 们 就 一 定 能 说 三 角 形 的 通 内角 和是 l0 吗 ?” 生 议论 纷 纷 。教 师 见 机 让 学生 选 择 桌 上 8。 学 的 两个 直 角 三 角形 ( 度 固定 : O ,0 ,0 ) 要 求 他 们 拼 成 一 角 3 。6 。9 。 , 个新 的三 角 形 , 行 探 索 验 证 。 在 此 过 程 中 , 生 个 个 怀 着 更 进 学 为好 奇 的心 情 参与 到课 堂 的拼 图 探 索 中 , 尝 试不 同 的 拼法 , 并 待学 生 拼 好后 ( 直 角 三 角形 、 角 三 角 形 和 锐 角 三 角 形 )教 有 钝 , 师 问 :你 们 发现 了什 么 ? 学 生 纷 纷 回答 :拼成 的 图形 有 直 角 “ ” “ 三角 形 、 角 三 角 形 和锐 角 三 角 形 , 们 的 内 角 和都 是 10 。” 钝 它 8o 教 师 做 出 一 个 疑 问 的 表 情 说 : 一 个 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是 10 . “ 8  ̄ 两 个 拼 起来 后 怎 么 不 是3 0 呢?” 生 说 :拼 在 一 起 少 了 两个 6。 学 “ 直 角 。 ” 师 说 : 也许 你 们 的想 法 都 是 对 的 , 是 老 师 还是 不 教 “ 但 相 信 。 些 三 角形 给 了角 的 度 数 , 如 果 给你 们 一 个 不 知 道 的 这 那 任 何 度 数 的 三 角 形 , 怎 么 知 道 它 的 内角 就 是 10 呢 ? ” 着 你 8o 接 教 师 给学 生 布 置 了 新 的 任 务 :利 用 桌 上 不 同 形状 的三 角形 纸 片 、 刀 和 米 尺 等 进 行 合 作 交 流 , 索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的 奥秘 剪 探 此 时 , 生 进 入 了 第 三 次 自主 探 索 阶段 , 知 欲 被 彻 底 激 发 , 学 求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取他们 生活 中缺 乏 而又 必须 掌握 的感性 认识 ,化 抽象 为形 展开 来 ?”学 生经过 思考 ,基 本上 能还 原成 :按 照分数 乘 象 ,化知 识为 能力 。让 学生 在亲 自创造 事物 中快 快乐 乐地 法 的计算 法则进 行 计算 ,即用 分 子相乘 的积 作分 子 ,分母 获得 真 正理解 ,切 实培 养学 生的探 索 能力 。例如 l O 以内数 相乘 的积 作分 母 。— —紧 紧地 抓住 关键 字眼 , 引导学 生思 的认 识 是在 小学阶 段最 早 出现 的概 念教 学 ,它很 重要 ,没 索 ,让 学生在 探索 的脉 络 中将 抽象 的 内化成 了形 象易 感知 有它 ,在 以后 其它 的数 的认 识教 学将难 以进 行 ;而它 又很 的 知识 。又如 在教 学 “ 加法 的结合 律 ”时 ,归纳 出 “ 三个 容 易 ,许 多 学生在 入学 之前 都见过 ,甚 至会 读会 写 。如 何 数相 加 ,先把 前两 个数 相加 ,再 同第三 个数 相加 ,或 者先
7 3 . 9 -7 3 9 ,之 后复 习回顾 除数 是整数 的除法 的计 算法 则 。 变 式为7 3 9 +7 3 . 9 , 自然 导入新课 。并提 问设 计 :除数有 什 么 特 点 ?怎 样使 除数 转化 为整 数 ?要使 商不变 ,你 有什 么 四、重视 “ 思”,抓实探索
“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 ,在 教 学 过程 中 ,要 有 意 设 疑 问
§
如何在小学数 学 教学巾培j 养 学 生静 自 j 童探索能力
◇ 赵 琴
小学 数 学 是 培养 学 生 创造 性 思 维 的一 门重 要 学科 。 在 小 学数学 教 学 中不仅要 传授 数学 知识 ,使 学生 具备 数学 基础 知识 的素 养 :而且还 要通 过数 学知 识 的传授 ,培 养学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发现 、 创新意识 。 二、 高 中数 学 新 课 程 标 准倡 导 积极 主 动 、 勇 于 探 索 的 学 习方 式
在普通高 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中提 出, 我们 的教学要积 极主动 、 勇于 探索 的学 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 不应只 限于接 受、 记忆 、 模 仿和 练习 , 高 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 自主探索 、 动手实 践、 合作 交流 、 阅读 自学 等学 习数学 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 于发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使 学生的 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 再创造” 过程。同时, 高中数 学课 程设立 “ 数学探究 ” 、 “ 数学建模 ” 等学 习活动 , 为学生形 成积极 主动 的、 多样 的 学习方式. 辨一步创造有利 的条 件 , 以激 发学生 的数学学 习兴趣 , 鼓 励学 探索 的习惯。高 中数学课 程应力 求通过各种不 同形式 的自主学 习、 探究 活动 , 让 学生体 验数学发 现和创 造的历程 ,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 i 罘 辅导
浅 析 新 课 改 下 高 中数 学 问题 导 学式 教 学
◎葛 磊
摘要 : 2 0 1 0年秋季以来, 贵州省全面进入 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 从数 学 学科角度进行审视,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 、 内容 到实施, 都有较大 变化。 因此, 要实现数学课程 改革 的 目标, 课 堂教学 的组织和 实施是关 键。通过现有的数学课 堂问题导学式教学 的研 究, 初 步梳理 了数学课 堂 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相 关理论 分析 了数 学课 堂问题导 学式教 学的建构 情 况, 提 出问题导学武教 学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导学 ; 教学; 研究 问题 导学是在教学过程 中由教 师提 出问题 , 学生在 教师 的指导下 , 围绕“ 问题” 讲解 、 讨论 、 发 现、 探索解决办法 , 同时提 出新问题并尝试解 决的一种新的教学 。在 问题 教学 中, 教师 以优质 的问题 作为 导学 的纽 带, 精心创设 问题情境 , 引导学 生在解决 面临 的问题 中主动获 取和运用 定的知识和技能. 增强学 生主动获取 知识 的意识 , 培 养学生 发现和解
数学教学中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教学中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在数学课堂上,依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整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总害怕学生回答不出来,浪费课堂时间;或者,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思考、探索的问题,由于给的时间太短学生的思考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没有真正享受探索的过程;甚至有的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一名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正确,便叫下一位,直到回答出教师满意的答案为止。
这样的课堂挤占了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多年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一、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比如,在“克、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也设计了几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1)看一看。
我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各种来自生活的食品、药品的包装(如一包盐、一包白糖、一包板兰根冲剂),让学生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物品重量的标志,认识到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2)掂一掂。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用手掂量1000克的物品和1克的物品大约有多重,对比感受这两种重量的不同,同时也发现了1千克=1000克,即1000个1克。
在这二个活动环节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后,我都安排各组派代表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或感受的环节。
总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
我们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孩子们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潜能。
但注意的是“动”要适量、适度。
也就是说,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的。
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应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二、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作者:尹博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4期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维的空间遭受压抑。
"教"方面量的积累难以带来"学"方面质的飞跃。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迈向素质教育,达到考试能力与素质教育和谐的状态。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探索的新尝试,力求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问题情境张扬个性开放思维
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其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说的是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还要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的思维智力,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关系极大,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这个使命尤为重要。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不断增强探索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应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应用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地操作的被动的学习模式,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的确,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同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自主探索欲望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联系或者差异,这种联系或差异经过适当的引导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内驱力,甚至可以达到为此废寝忘食的地步。
可以采用"从生活中提炼"、"从复习旧知识中孕新知识"、"从疑点中设置"、"从趣味中激发"等等方法。
比如:七年级"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复习部分以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作为铺垫,然后设问:如果先已知两直线平行,你可找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什么数量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拓宽解决途径,张扬学生个性思维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经验,学生的认识是一个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做法和想法,这时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喧宾夺主。
这样做会大大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展现和提高。
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多种的,探索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
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比如:在八年级"相似三角形的识别"一节中,由于在上节课已认识了相似三角形,知道用定义识别相似三角形比较麻烦。
有没有更为简单一点的识别方法呢?设置悬念--引入课题,教师可设问:你是否能够通过动手探索得出识别相似三角形的简便方法呢?首先让学生去猜想,教师不直接指出可行性,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验证自己的想法。
(可以对一些小组进行提示:比如少一些角对应相等或少一些边对应成比例等等,让他们尽可能地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那些成立呢?简要说明理由)在我亲身的教学过程中分了七个小组,有的小组利用剪刀或小刀工具得到各种情形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得到不同的想法,有四个小组在课堂内根据定义验证了三种不同的识别方法,有的小组还得出和课本上不同的识别方法,通过小组的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收获很大。
其余三个小组没有完成,鼓励这些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看他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教师在本节课不忙于下结论。
通过这样自主探索两个三角形的"两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这一识别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而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设计探究层次,放飞学生创新翅膀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掌握提问的一些基本技巧。
不要为了问题而提问,或者随心所欲的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要用"有教育意义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促进其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数学规律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既注意问题的结果,更重视探索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显著特征是学生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
因此,在实施数学探索性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培养综合素质,迈向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一直都是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考试能力,思维的开发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对类型化的试题的解题方法的训练,忽视了对现实需要的培养。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所谓素质教育,势必包括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实是并不畏惧考试的。
通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教师"填鸭式教学"的压力,将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真正贯彻新课标迈向数值教育的精神理念,使得素质教育和考试能力相和谐。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大胆教会学生自主探索,既轻松了教师,又解放了学生,不失为双赢的举措。
参考文献
[1]余红兵.《构件"乐学"课堂,培养自学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
[2]张连军.《以新课程理念做导向注重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
[3]李新洲,徐建军《现代数学及其应用》[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