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道路工程交通量的预测研究,成为了道路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内容。
在道路建设、改造和规划中,准确预测道路交通量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安排交通资源,避免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
对于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深入探讨和成果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还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可以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展开。
在理论方面,需要对交通流理论和影响交通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在方法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量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
在应用方面,需要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道路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领域,为交通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是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核心。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对交通量的影响,比如道路基本属性、周边环境、交通规划等。
并且,需要选取合适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最后结合机器学习、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来构建预测模型。
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等算法来建立交通量预测模型,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来学习出模型的参数,从而实现对未来交通量的预测。
交通量预测模型的评估是保证预测准确性的关键。
在建立好模型之后,需要进行模型的评估和验证,以验证其对未来交通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决定系数等指标进行评价。
通过不断地调整模型参数和算法,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交通场景,提高其普适性和稳定性。
基于交通量预测模型的应用是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落地实践。
通过将预测模型应用到实际的道路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领域,可以为交通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在道路规划中,可以利用交通量预测模型来评估新建道路或道路改造工程的交通量需求,合理安排道路资源,减少交通拥堵;在交通管理中,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的交通量变化,优化信号灯控制、路口规划等,提高通行效率;在交通安全中,可以利用模型来预测事故易发区域和时段,加强交通巡逻和安全警示,降低交通事故率。
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摘要:本文在介绍交通量预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公路预测失准的原因,归纳总结出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关键点,提高公路交通量预测准确性。
旨在提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关键点交通需求量预测即远景交通量,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应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做好建项目交通需求量预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思路与方法:交通需求历来被认为是派生性需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本源性需求的变化直接决定交通需求这一派生性需求的大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区域通道交通需求量将跟随呈现出增长趋势,必然产生趋势交通量;而公路项目的建成,又将改善公路服务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改善沿线地区投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产生增交通量;同时,由于新建公路的走向和连结,还将改变原有路网与其运输方式,以及预测期内其它新建运输方式对通道内交通量的吸引,成转移交通量。
因此,在预测交通需求量时,必须对趋势交通量、诱增通量和转移交通量进行相应的预测,以得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远景通量。
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济学分区理论,采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根据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然后进行通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由于预测期项目区域交通路网或其它运输方式的可能建设,在充分考虑交通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分担得出项目未来特征年的OD表,再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获得拟建公路项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
2、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失准的原因2.1缺乏统一的预测标准由于缺乏标准的限制,每种具体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前期现状分析或交通调查的各种数据与后面的交通量预测联系不紧密,有的数据用不上,应有的数据却没有。
交通量预测内容和方法
交通量预测1.1交通量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本项目在大理市公路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内机动车的出行流量、流向以及车辆装载情况调查,同时考虑区域内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情况,项目实施后周边路网上的交通量可分为两部分:趋势交通量与诱增交通量。
前者为由于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交通量,后者是由于道路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而引发的交通量。
1、影响区内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通过对项目影响范围内运输通道历年交通量以及对影响区历年客货运量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影响区内交通出行量将快速增长。
本项目道路沿线经过红山综合物流园区、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项目建成后,通道内交通出行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2、本项目建设带来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可以大大缩短沿线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时间,节约车辆运营成本,能够提高满江片区、凤仪组团、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并提升项目周边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可达性,加强各影响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项目各影响区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由此将产生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区域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中的主导地位,在预测年份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本项目远景交通量主要为趋势型交通量的自然增长,及项目建成后考虑一定比例的诱增交通量两部分组成。
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是:参考近年云南省和大理市居民出行调查的相关数据,在详细分析历史年份路网车流量增长情况和客货运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本项目远景年交通量。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1、根据本项目区域范围内主要相关公路、收集调查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在综合比较选定基年交通量、交通量平均增长率基础上,预测各特征年交通量。
2、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主干道交通量预测年限为通车后20年,确定以2015年为基准年。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道路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合理预测道路交通量,成为道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的重要性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对于道路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承载能力、道路设施的设计标准和交通组织方式的选择。
准确的交通量预测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道路交通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在道路工程规划和设计中,合理的交通量预测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道路的宽度、弯道的半径、坡度等设计参数,从而使得设计合理、经济并符合规范。
道路工程的投资与收益也直接关系到预测精度,过高或者过低的预测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回报不合理。
二、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的研究方法道路工程交通量的预测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很强实践指导意义的问题,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模型。
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最经典的交通量预测方法之一,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交通量的变化。
常见的统计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等。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短期交通量预测。
2. 计算机模拟模型计算机模拟模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通过建立交通流动态模型,模拟道路交通量的变化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如交通信号灯、道路限制条件、车辆行为等,因此在长期交通量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3. 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建立一个可以自适应调整的模型,以实现对未来交通量的预测。
这种模型能够较好地捕捉到交通量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因而在交通量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交通量预测场景。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遗传算法模型、模糊逻辑模型等,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精确的交通量预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预测未来某一段时间内道路上车辆的数量、速度、流量、密度等交通状况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应用。
一、主要内容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通现场调查和交通量预测。
其中交通现场调查是获取相关数据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车流量、车速、车道利用率等数据的采集;而交通量预测则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主要包括:1. 历史数据的分析历史数据的分析是交通量预测的第一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道路交通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比如周末、节假日或者特定时间段的车流量是否会有明显变化等。
2. 数学模型的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预测。
目前常用的数学模型有传统的回归分析、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3. 模型的验证和评估建立好数学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
二、主要方法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法、模型预测法和混合模型法。
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未来交通状况的方法。
具体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周期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
2. 模型预测法模型预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的交通状况进行预测。
常用模型包括回归模型、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等。
混合模型法是将统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预测法进行结合,既考虑历史数据的规律,又考虑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应用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管理通过交通量预测,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交通管理策略,如路网优化、路口优化等,从而加快通行速度,减少拥堵。
简述现阶段公路交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
简述现阶段公路交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随之不断增多。
在公路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交通量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想要准确预测出项目的交通量,就必须选择最为恰当的预测方法。
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公路交通量预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公路交通量预测预测的理论及方法。
关键词:公路;交通量预测;预测理论;预测方法F54一、公路交通量预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公路交通量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时,交通量发展也相对比较稳定,此时交通量的具体变化规律也很容易发现。
如果在社会经济发展并不稳定的情况下,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交通量发展不稳定,这就会使交通量发展的变化规律趋于复杂,研究起来也比较困难。
所以,要求在选择交通量预测方法时,必须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二)公路工程项目的性质可以说交通量是由于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转而产生出来的,正因如此,任何一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都是按照不同的需求或是目的而提出的。
基于这一原因,在选择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时,应充分了解公路建设项目的作用、性质以及目的。
例如,某地区为了解决该区域内某种矿产资源而提出的新建公路专线和某一条公路因交通量饱和而提出的改扩建项目。
由于这两种公路的性质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交通量预测方法也有所不同。
就前者而言,仅需要对这种矿产资源未来的产量及其外运规划进行调查即可;而后者就显得过于复杂,需要对项目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才能准确预测出交通量的具体状况。
(三)预测年限通常情况下,公路交通量预测分为三种:其一,短期预测。
泛指1年以内的交通量预测;其二,中期预测。
这类预测的年限约为5年左右;其三,长期预测。
主要是指10年以上的预测。
就预测而言,其时间越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就会越低,这是因为在这一期间内,政策以及本地经济的发展状况等重要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对预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交通量预测工作建议
交通量预测工作建议
1.收集历史数据:对于交通量预测工作来说,历史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收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出行方式、交通拥堵情况等,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
2.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在分析历史数据时,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以发现交通量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可以运用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
3.考虑重要因素:交通量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天气、节假日、活动等。
因此,在进行预测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交通量。
同时,需要对模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5.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交通量预测是一个动态的工作,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如果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需要及时调整模型和预测方法。
6.提高应用价值:交通量预测不仅可以用于道路交通管理和规划,还可以应用于出行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提高预测的应用价值。
- 1 -。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建设项目规划中,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准确分析和预测,可以为项目的交通设计、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本文将从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交通流量分析是指对交通流量进行系统观察、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道路的使用情况、交通拥堵状况以及交通流量的分布特征,从而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规划: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道路的瓶颈位置和交通拥堵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例如,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可以通过交通流量分析确定需要扩建的道路和交叉口,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交通设计:交通流量分析可以为交通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和容量,从而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例如,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可以根据交通流量的分析结果确定车道数量和出入口的位置,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3. 交通管理: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交通拥堵的原因和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交通信号灯的优化调整、交通导向标志的设置等,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交通流量分析的方法交通流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交通观测法、交通模型法和交通仿真法。
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交通观测法:交通观测法是指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的方式来获取交通流量数据。
常用的观测方法包括人工观察法、视频观测法和自动化观测法。
其中,人工观察法和视频观测法需要人员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相对比较繁琐。
而自动化观测法则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是指通过对道路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道路上的交通流量。
这是道路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准确的交通量预测可以帮助交通部门和道路管理者合理规划交通流量,优化路网布局,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模型建立与评估以及交通量预测和验证。
数据收集与分析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
交通量数据可以通过交通计数器、监控摄像头、卫星导航系统等设备进行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交通量的特征和规律,包括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情况等。
还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经济数据和气象数据,如人口流动情况、产业结构、天气状况等,以更全面的考虑因素。
模型建立与评估是确定合适的交通量预测模型的主要任务。
常用的模型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模型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例如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的特点、预测的时间范围等。
模型的评估要进行模型拟合程度、预测准确度、模型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交通量预测是基于建立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量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可作为规划和决策的科学依据。
交通量预测可以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短期预测主要用于交通管理和控制,如交通信号控制和拥堵指数的预测;长期预测主要用于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的设计,如新建道路和立交桥的规划和设计。
交通量预测的准确度是评估预测效果的主要指标。
预测结果应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和验证,以评估预测的准确度和误差。
如果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相差过大,需要重新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公路交通量预测影响因素浅析
公路交通量预测影响因素浅析前言:交通量预测对公路项目建设而言,不仅是提出规划的基础也作为一项依据进行决策。
公路交通量预测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分析解决就会造成失准问题影响公路交通业发展。
1.公路交通量预测1.1概念的介绍相关注意事项有以下三点:一是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调查年到投入运营后20年,经营性收费公路,可视需要延长交通量预测年限;二是公路项目应进行汽车交通量预测,为提高精度,高速公路或收费公路宜进行分车型的交通量预测;三是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确定预测方案,在预测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交通需求的预测方案、公路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公路收费、建设方案等影响因素。
1.2内容和范围所谓预测指的是对未来的推测并建立在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情况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具有局限性、近似性、科学性,而预测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
公路交通量预测是一项部门预测科学,其基础是预测科学方法和其理论对象是公路系统,常見的预测方法有四阶段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灰色理论、总量控制法等,就目前情况而言四阶段法使用更为成熟和常见。
公路交通量预测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转移交通量这三个部分组成,2.对公路交通量预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上文提到影响公路交通量预测的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而敏感性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找出最敏感、影响程度最大的变量因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交通量预测的精度。
2.1敏感性分析内容和作用所谓敏感性分析指的是从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中寻找出对指标值影响最大的敏感因子,通过对这一因子不同取值测算,分析对整个项目的影响程度,从而判断出该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大致可以分为全局敏感性分析和局部敏感性分析两种,其中全局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多个属性对模型结果产生的总体影响进行检验且对各属性间互相作用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进行检验,而局部敏感性分析则是通过单个属性对模型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二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
二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问题,准确地进行预测与分析,对于合理规划和调度交通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对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预测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
时间序列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进行预测。
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有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对历史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捕捉到数据中的规律,进而进行未来交通流量的预测。
同时,机器学习方法也可以用于交通流量预测,例如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对多种交通影响因素的分析,如天气、节假日等,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预测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预测精度。
其次,针对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整体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来了解二级公路的交通拥堵情况和繁忙时段。
其次是对不同行车方向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和瓶颈区域。
还可以通过分析交通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来找出交通拥堵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交通流量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关联,进行交通流量热力图展示和交通流量密度分析,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
为了有效地进行二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和分析,需要准备齐全的数据和工具。
首先要收集和整理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包括交通流量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等信息。
其次要收集其他影响交通流量的数据,如天气数据、道路状况数据等。
然后,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对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交通仿真模型,对交通流量进行模拟和预测,以优化交通规划和调度。
最后,通过交通流量预测和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和改进措施,如增设交通标识、调整交通信号灯等,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
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道路交通量的精准预测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以及交通运输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预测方法目前,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统计学方法:采用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取出影响交通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交通量预测模型。
2. 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模拟出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联想机制,建立交通量预测模型。
3. 遗传算法方法:通过模拟进化过程,不断调整参数,不断优化模型,建立交通量预测模型。
二、预测因素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 周期性因素:工作日和周末、春节和国庆等节假日的变化;2. 季节性因素:气温、降雨等天气因素对交通量的影响;4. 交通基础设施因素: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对交通量的影响;5. 交通出行习惯因素: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出行时间选择的变化对交通量的影响。
三、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因素和预测方法的选择,建立适合的交通量预测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时,需要先确定交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需考虑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选择适合的预测因素和建立适合的线性回归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主要依靠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神经网络可以建构出具有非线性嵌套层级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交通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更精准的预测。
遗传算法模型主要应用于非线性、高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它通过模拟进化运动,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交通量预测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选取合适的预测因素和预测方法,建立适合的预测模型是必要的。
而对于政府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对交通量的精准预测更能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准确依据,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浅谈公路交通量预测
2 交通 量 的构成
通量 、 道路行 车条件 改善 引起的诱 增交通量 、 转移交通量 等构成 。
多少 。交通量预测是建立在对过去 、 现在和将来情况 的 了解和分
从交通量 预测的定义看 , 交通量主要 由 自然增长的趋势 型交 析之上的 , 资料 的充 分 与否 是预 测 准确 与否 的一 个 主要 制约 因
浅 谈 公 路 交 通 量 预 测
辛 润 勤
摘 要: 简要介 绍 了交通量预测 的定义、 作用及交通量 的构成 , 列举 了国内外关于交通量预测 的方法 , 阐述 了交通量预测
过程 中应注意 的几个主要 因素, 以期提高公路交通量预测 的准确性 , 而为 管理者提供科 学的决策依据 。 从
4 1 公 路 建设项 目的性质 .
交通量是社会 经济活动 的产物 , 因而每一个公路建设 项 目是
根据 不同需要 或 目的提 出的。因此 , 选择预测 方法时 , 在 首先要
1 交通量 预测 的作 用
交通量 预测 是公 路 网规 划 、 设项 目可行 性研 究 的重 要 内 了解项 目的性质 、 建 目的和作用 。如某地 为解决某种 矿产资源而 提 容, 也是确定公 路建 设项 目的技术 等级 、 工程 设施规 模 以及经 济 出新建的公路专线项 目和 由于地 区发展 导致某条 公路交 通量 饱
评价 的主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 的核 心内容技 术论 证与经 济论证 , 和而提 出的改建或扩建公路项 目, 这两个项 目的交通量预测工 作 是建立在可靠 的交通量预测数据 的基 础上 , 只有有 了准确交通量 所采取的方法是不 同的 : 前者 只需调查 资源 的未来产 量与外运 规 数据才能保证 项 目的技术标准 、 建设规模 与成本 、 经济 效益等 , 得 划等情况 ; 而后者就 需要对 项 目影 响地 区 的交 通状 况、 济发 展 经 到合 理的安 排 、 衡量 和 比较 , 管理者 进行 决策 的必 要依据 。如 和 自然状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 是 较前者要复杂得 多。 果交通量预测失误 , 就可 能导致 公路 网规划 、 设项 目决 策上 的 4 2 可用 资料 的 多少 建 . 失误 , 而造成 重大经济损失 。 进 可用 资料 的多少 即表示在 预测工 作 中可能参考 的信 息量 的
浅析公路交通量预测失准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需求这一派生性需求的人小。可见,通过分析经 分必要 。
3 、应 用完 善的预 测转移 、诱 增 ,通 量的 方法 爻
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规律 ,分析它们与交通
2 、经济分析角度和内容小够完善现行的阴阶
转移交通量是指拟建交通项 目建成后, 从其它
运输 的关系,便可较为准确地掌握交通需求的变 段分析法中已省去 了交通方式划分预测阶段 加 交通工程设施及由于竞争关系『 从其它交通 方式 可见经济预测任交通量预测巾 转移过 柬的交通量 。诱增 交通量址由于道路新建 化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其相关区域的通道 人了社会经济预测 , 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而诱发的新生交 交通需求量将跟随呈现出增长趋势,必然产生趋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指标预测的过于乐 或改建, 由I聿 移和|增交通量是 项 目 线建成 秀 势交通量 ;而公路项 目的建成 ,又将改善公路服 观会导致交通量预测值偏高。对经济 发展趋势的 通量, F 七 务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改善沿线地区投资环境 , 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从而诱发潜在的
的调 整 。 茌对 预 测 交通 量 与 实际 交通量 进 行 比较
时, 预测交通量件往都高出实际交通量很多。
三. 解决预测严重失准问题的对策
面对这些 观或客观的影响因素, 应该采取怎
样的具体措施来尽 n能降低这砦 闪素的影响已成 r
为 一 个亟待斛决的问题。因此 , 为了使交通量预洲
内交通量的吸引,形成转移交通量。因此 ,征预 经济增 长, 而经济增长又会使瞬增交通量得到同步 及不同地区道路需求方 的差异纳人规 范要求。 测交通需求量时,必须对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 增加。这两个重要因素都是存进行交通量预测时 同时 , 存 划拟垃项 H的可行性时 , 不仅要考虑到 量和转移交通量进行相应的预测,以得出较为符 所必须考虑到的 。但 日前没有较 为准确的预测这 交通流量而 I 力l j 【 鹿 八相关路 剐的 素, 坪针对/ f 合实际情况的远景交通量。 两种交通量的方法, 模型建立也不够完善, 导敛对 区域 对 交通 量 的 小 要求 进 适 当 分 , 园地 制 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为 r 提高预测 这两种交通量的预测精度还较低。同t , t 转移交通 宜 , 出更加 合理 的评价 标准 。 、 J ‘ 制定 量和诱增交通量一般是在该项 目全线建成两三年 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经济学 分区理论 ,采用 5 、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分析颅删未来通道内公 阶段交通量预测法 ,即根据基年交通调查所获得 后才逐渐体现出来 , 若在公路l  ̄通车时就加入了 路 *P J] l l 并任此基础 J ‘ 二 以 定交通增 长 的项 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0 诱增和转移交通量 , D 运输量应较为客观地反应各种运输方式f未 E 势必造成交通量预测结果偏 来综台运输 『中的作用币地 , 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 率来预测交通量增长, 【 】 司 ¨ 以减少目前按各种 现状的基础上,预删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m 大。 i 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 匮增的交通H行产 l
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交通量预测
i ehdui r—s g e o nhgw ycnt ci rj t ntebs fae cn mcdvl m n r gm to s gfu n n o t em td i i a os ut npoe h ai o raeo o i ee p et a h h r o c o s o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2期 ( 总第 18期) 6
黑 龙 江交通 科技
HEIONGJANG I L I JAOT ONG K J E I
No 2,0 8 . 2 0
( u o18 S m N .6 )
公 路 建设 项 目中的交 通 量预 测
文章编号 :0 8— 33 2 0 ) 2— 19— 2 10 3 8 (0 8 0 0 0 0
T a cF r c s n to g wa o sr cinP oet r f o e at gMeh di Hih yC n tu t rjc i i n o
L n IPe g—f i e
预测 。 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目前 中国普遍采用 的交 通量预测方法是 四阶段 预测法 : 即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 发生 集 中量 预测 、 通量分 布 预测和 交 交通量分配 。 首先对区域经济社会现状进 行分析和发展预测 ; 次根 其 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及其 与交通运输 的相关关 系 ,
(col f il ni eig N r es FrsyU i rt) Sho o v g er , ot at oet nv sy C iE n n h r ei
A s atT i pp r nlzs h hme r tso i w ycnt c o r et te i usstet fcf ea一 bt c :hs ae aye eea t li f g a os ut npo c, hnds s ai oc s r a t ese h h r i j c e h r r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方法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图表如下。
? 项目影响区示意图 ? ××省(市、地、县)历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及预测结果表 ? 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 ? 项目影响区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现状图 ? OD调查点分布示意图 ? ××年(基年)OD表 ? ××年(基年)出行期望路线示意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规划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OD表 ? 分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包括各特征年) ? ××年(未来各特征年)各路段交通量与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预测结果示意图 ? 交通量车型结构预测表
3、交通量预测 (第十九条至第二十八条)
“四阶段”等方法的流程、内容及操作步骤,诱增、转移交通量 预测方法及模型,收费影响。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首先简要介绍本次办法主要改进的内容
1、引入了“四阶段”法 2、预测交通量分趋势、诱增和转移交通量 3、根据项目的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1、总则; 2、交通调查分析; 3、交通量预测。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报告》文本应首先符合编制办法的要求,包括内容的完整性 和格式的统一性等
?《报告》宜体现项目特点、评价客观性、方法科学性、 论证充分有效性等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工可报告的格式如下:
3 交通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 预可工作回顾 3.1.2 调查综述 · 调查内容、方法、范围 3.1.3 调查资料的分析
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预测与优化
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预测与优化公路交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公路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拥堵问题,预测和优化交通流量成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任务。
在公路工程中,交通流量预测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
通过对道路、车辆和驾驶员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预测出未来某段时间内的交通流量情况。
这样,交通管理者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交通管理策略,以提前应对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公路规划和建设中,交通流量预测也能够为道路设计和交通布局提供依据,保证道路的合理规划和建设。
交通流量的预测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交通流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未来流量的预测。
此外,基于模型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流量预测中。
例如,通过构建传感器网络和使用交通流量模型,可以实时地监测和预测交通流量的变化。
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的结合应用,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预测可以更加准确、可靠。
除了交通流量的预测,交通流量的优化也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交通流量的优化旨在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优化交通流量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信号灯优化、路口布局优化、拥堵路段疏导等。
其中,信号灯优化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通过对信号灯的时序进行优化,可以合理分配交通流量,减少交叉口的拥堵情况。
此外,路口布局的优化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不同车道的设置和转弯车道的设置,可以减少车辆的冲突,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在交通流量优化中,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不可忽视。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交通管理相结合,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等功能,从而实现交通流量的有效优化。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实时地分析交通流量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是从公路交通系统角出发,在分析交通量的过程中忽略了公路交通和关联运输方式的关系,无法保证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综合运输角度,分析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分析模型,运用合理的方式分析公路和关联运输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为交通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公路交通;综合运输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的开展是确定公路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节能评价、经济评价的重要关键,交通量预测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决策成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城市交通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大,综合运输网络日益完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背景下通过分析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关系,了解公路运输需求能够为道路交通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常规预测方法的应用局限未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交通量预测以往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的是“增长系数分析方法”,在对交通量预测过程中仅考虑项目的形式,在整个工程项目预测中仅仅考虑一条或多条线路,在具体实践操作的时候缺乏对建设公路网或者综合运输网进行考虑。
传统的公路建设预测采用四阶段分析方法,能够从区域公路网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把握建设项目和公路网其他公路联系,进而清晰的把握公路交通和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复杂关系,提升公路交通系统运输管理成效。
转移型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不科学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交通量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转移型交通量。
其中,转移型交通量是指公路的新建或改建缩短了两个地区公路运输的时空距离,进而引发的其他运输方式向公路运输方式的转移。
在现阶段,对于转移型交通量的预测分析没有成熟预测理论的支持,一般采用的是转移率方法。
转移率分析方法将公路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转移量看作是公路系统和外部运输方式的重要交换量,但是在确定转移量大小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控制性指标支持。
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分析
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分析公路交通流量分析是公路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了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村公路,都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何合理规划道路容量,如何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以及如何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等。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中的交通流量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方法。
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道路横截面的交通量,一般以车辆数或流量单位来表示。
交通流量分析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交通流量分析是规划道路容量的关键。
对于城市道路来说,人口数量和交通需求的增长意味着道路容量需要随之扩大。
通过对现有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当前道路的通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需求,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扩建或改造道路。
对于乡村公路来说,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帮助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以确保安全和便利性。
其次,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交通需求的预测对公路工程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流量数据以及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这样一来,工程设计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道路的规划和容量。
第三,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交通流量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道路上的车流量,还要进一步分析车流的组织方式,比如交通信号配时、车道布局、路口类型等。
通过分析交通流量,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关交通灯、红绿灯时序安排以及道路拓宽等建议,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交通流量分析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交通观测法,即通过实地观测分析车流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准确确定当前交通流量的情况,并且可以获得详细的数据,如车型、速度等。
另一种方法是统计方法,即利用历史交通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过去的交通数据,可以发现周期性变化、交通峰值等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流量分析也可以利用交通模型的方法进行。
交通模型是一种以数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以模拟车流的运行和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
公路可行性研究3交通量预测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包括机动车起讫点调查(Origin Destination Survey,简称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
3.1.1调查综述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OD调查、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的内容、方法及范围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公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OD调查采用路边询问的方法对通过的每一车辆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记录。
调查内容主要有:车型、车辆额定吨位、实载吨位、货类、起讫点、装载情况、燃油种类。
断面交通量及通行时间等。
为确定路段交通集中、发生量和运输效率分析提供依据。
车型分类见表3-1,货物分类见表3-2。
3.1.2交通小区划分根据本项目影响区域状况和特点,同时考虑路段交通量预测的需要,将项目影响区分为12个交通小区。
交通小区的划分详见表3-3。
3.1.3调查点的设置本次OD调查布点的原则为:1、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 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2、OD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公里左右);3、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根据以上布点原则,以及项目影响区路网分布特点,本次调查在本项目的大榆树、G6高速和辅道G110的卓资山各布设了1个调查点,于2010年11月10日进行了24小时进行交通流量观测,在沿线交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成功的完成本次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摘要:本文在介绍交通量预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公路预测失准的原因,归纳总结出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关键点,提高公路交通量预测准确性。
旨在提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关键点
交通需求量预测即远景交通量,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应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做好建项目交通需求量预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思路与方法:
交通需求历来被认为是派生性需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本源性需求的变化直接决定交通需求这一派生性需求的大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区域通道交通需求量将跟随呈现出增长趋势,必然产生趋势交通量;而公路项目的建成,又将改善公路服务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改善沿线地区投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产生增交通量;同时,由于新建公路的走向和连结,还将改变原有路网与其运输方式,以及预测期内其它新建运输方式对通道内交通量的吸引,成转移交通量。
因此,在预测交通需求量时,必须对趋势交通量、诱增通量和转移交通量进行相应的预测,以得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远景通量。
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济学分区理论,采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根据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然后进行通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由于预测期项目区域交通路网或其它运输方式的可能建设,在充分考虑交通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分担得出项目未来特征年的OD表,再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获得拟建公路项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
2、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失准的原因
2.1缺乏统一的预测标准
由于缺乏标准的限制,每种具体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前期现状分析或交通调查的各种数据与后面的交通量预测联系不紧密,有的数据用不上,应有的数据却没有。
这不仅增加了预测的工作量,而且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同时,对模型中参数、系数的确定方法不够清晰,由于基础数据不完善及确定系
数方法不成熟,参数往往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选取,这就会导致预测结果出现大的误差。
所以,对每种方法的运用范围、数据要求、参数确定等方面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标准十分必要。
2.2经济指标预测过于乐观
经济分析角度和内容不够守完善,现行的四阶段分析法中已省去了交通方式划分预测阶段而加入了社会经济预测,可见经济预测在交通量预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指标预测的过于乐观会导致交通量预测值偏高。
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景估计也将直接影响交通量的预测值。
[1]
2.3对转移、诱增交通量的预测不准
由于路况改良使得其它道路上车流逐渐转移到新道路上,导致新路段交通量呈递增趋势。
同时,当交通条件改善后,必然会刺激道路附近区域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使诱增交通量得到同步增加。
这两个重要因素都是在进行交通量预测时所必须考虑到的。
但目前没有较为准确的预测这两种交通量的方法,模型建立也不够完善,导致对这两种交通量的预测精度还较低。
同时,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一般是在该项目全线建成两三年后才逐渐体现出来,若在公路刚刚通车时就加入了诱增和转移交通量,并在此基础上以一定交通增长率来预测交通量增长,势必造成交通量预测结果偏大。
2.4规范的限制
根据以往的规范,判断公路建设项目是否可行仅仅是从交通量的角度考虑,若预测达到规范要求,则可行,若没达到,则不可行。
这种做法往往造成设计单位为了使得项目上报审批获得通过,将可行性报告做成可批性报告,对交通预测值做人为的调整。
在对预测交通量与实际交通量进行比较时,预测交通量往往都高出实际交通量很多。
3、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3.1 制定出统一的交通量预测标准
在该标准中对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说明,同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有统一的原理和方法。
每种方法中都能具体地提出对数据的要求,使得前期现状分析或交通调查的各种数据能与交通量预测过程所需数据相互吻合,提高交通量预测的准确性。
所以,规范交通量预测标准十分必要。
3.2客观、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以确定交通增长率
在交通量预测中对经济发展预测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将对客、货车所占比重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交通量预测值。
同时因所预测地区经济发展,对其它区域的影响和辐
射程度也将影响交通量的产生。
所以,对经济发展的预测应尽可能客观,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乐观,客观、准确地预测各交通分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在工程项目中,公路客、货运输增长率预测我们采用弹性系数法。
依据汽车拥有量、公路交通量与GDP的历史弹性系数及未来弹性系数的宏观走势,考虑区域未来公路规模、结合世界银行PPK报告对于公路客、货运输主要指标对经济指标的弹性分析,以及全国及相邻省市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结论,根据通道具体情况确定弹性系数法,预测公式为:
式中:--各分区客、货运输增长率(%);
--客、货运输增长弹性系数;
--各分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3应用完善的预测转移、诱增交通量的方法
3.3.1转移交通量预测法
转移交通量是指拟建交通项目建成后,从其它交通工程设施及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交通方式转移过来的交通量。
[2]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
对通道未来客运量进行预测,计算铁路、轨道的运输效益,确定铁路、轨道交通的分担比例,从而可确定未来通道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
3.3.2诱增交通量预测法
在实际工程中,项目对沿途交通的诱增量,我们可以看作为是对地区经济的诱增影响,通常用模型处理,这种模型是以地区间的接近性为变量建立的。
项目使地区间的接近性发生大幅度变化,因此也改变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
据此,考虑依照修正的重力模型法的潜在模型,在趋势型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来反映项目的诱增经济效果。
模型由“经济的接近性”和“工农业总产值潜力”构成,前者是以时间距离为变量来定义各区的接近性,后者可由这种接近性和工农业总产值的关系来确定工农业生产的潜力。
模型形式如下:
经济接近性模型:
式中:---区的经济接近性
-----区的人口(千人)
----区和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工农业生产潜力决定模型:
式中:---区的工农业生产潜力
-----区的人口(千人)
---区的经济接近性
诱增型经济模型:
式中:---区诱增型工农业生产总值
---区趋势型工农业生产总值
---有项目时区工农业生产潜力
--无项目时区工农业生产潜力
诱增型OD分布量的推定,在趋势型OD分布交通量的基础上,利用重力模型对诱增型OD分布量进行推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诱增型区到区交通量
---趋势型区到j区交通量
、---诱增型区、区经济指标
、---趋势型区、区经济指标
-----有项目时区到区的时间距离
---无项目时区到区的时间距离
---实现潜在诱增交通的潜在系数(一般取0.5)
3.5取消规范中对交通量的严格限制条件
将道路在路网整体功能发挥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地区道路需求方面的差异纳入规范要求。
同时,在评判拟建项目的可行性时,不仅要考虑到交通流量而且应加入相关路网的因素,并针对不同区域对交通量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划分,因地制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评价标准。
结论:本文总体介绍了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并针对如何制定交通量预测标准,如何准确定交通增长率及如何选用交通量分配方法等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方法介绍和分析,对今后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辉. 我国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及预测失准的原因分析[J].市政与路桥,2010,(2):154
[2]、王伟,陈学武,交通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