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原文及白话文翻译精编版(《公冶长》篇)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篇1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6、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1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1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三则文言文的翻译

论语三则文言文的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论语·里仁》原文: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居住在仁德之地是美好的。

选择不住在仁德之地,怎么能够称得上是明智呢?三、《论语·公冶长》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这三则文言文分别表达了以下含义:1. 第一则文言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与朋友交往和对待他人态度的修养。

学习并不断复习,可以使我们更加愉快;有朋友从远方来,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生气,这是君子的表现。

2. 第二则文言文告诉我们,选择居住在仁德之地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生活在仁德之地,才能称得上是明智的人。

3. 第三则文言文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性格上的差异。

君子心胸宽广,待人坦诚,而小人则常常忧愁,心事重重。

这三则文言文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学习、交友和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都应该向君子学习,做到心胸宽广、待人真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以下是对这三则文言文的详细解析:一、《论语·学而》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同时,我们要按时复习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巩固记忆,使知识更加牢固。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此外,这则文言文还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朋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伴侣,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困难,分享快乐。

在与朋友交往时,我们要真诚相待,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建立长久的友谊。

二、《论语·里仁》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选择居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在仁德之地,可以让我们受到仁德的熏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摘要:1.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概述2.公冶长的人物特点3.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及嫁女的原因4.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及对其兄弟之子的婚姻安排5.子贡对公冶长的评价及孔子的回答6.结论:论语公冶长篇的启示正文:一、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概述《论语》公冶长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对公冶长、南容等人的评价和婚姻安排。

本文将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分析公冶长等人的人物特点,以及孔子的评价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二、公冶长的人物特点公冶长是孔子的一位弟子,其特点是正直、有德行,但命运多舛。

尽管他曾被关押在牢狱之中,但这并非他的罪过。

孔子认为公冶长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三、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及嫁女的原因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很高,认为他虽然遭遇了困境,但仍然保持了高尚的品德。

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既是出于对公冶长的信任,也是为了展示自己对道德的坚守。

此外,孔子此举还有助于改善公冶长的社会地位,使其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四、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及对其兄弟之子的婚姻安排孔子对南容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他在国家太平时能不被废黜,国家混乱时能免于刑戮。

这表明南容具备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应变能力。

因此,孔子决定把自己的侄子(兄弟之子)嫁给南容,以示对南容的认可。

五、子贡对公冶长的评价及孔子的回答子贡曾问孔子,公冶长是否称得上是一个君子。

孔子回答说,公冶长是一个瑚琏般的人物,即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孔子还表示,公冶长虽然曾遭遇困境,但他依然能够坚守道德,表现出了君子的风范。

六、结论:论语公冶长篇的启示通过分析《论语》公冶长篇,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公冶长、南容等人的评价和婚姻安排,背后都体现了他对道德、德行和政治智慧的看重。

此外,孔子对公冶长的高度评价也表明,一个人在遭遇困境时,依然能够坚守道德,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摘要:一、原文及翻译介绍- 论语公治长篇简介- 原文及翻译来源二、公治长的婚姻观- 孔子对公治长的评价- 孔子为何将女儿嫁给公治长三、公治长的能力- 解百禽之语- 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四、公治长的人生经历- 入狱原因- 面对困境的态度五、启示- 坚守道德原则- 积极面对人生挑战正文:一、原文及翻译介绍《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公治长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公治长的言行。

这里的原文及翻译介绍了公治长的一些观点和经历,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

二、公治长的婚姻观孔子对公治长的高度评价体现在婚姻观念上。

孔子认为公治长是一个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的人,虽然公治长曾因罪入狱,但孔子看重的是他的品德和才能。

最终,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治长,这也说明孔子对公治长的认可。

三、公治长的能力公治长有着独特的能力,可以理解百禽之语。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能力,也反映了公治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此外,公治长还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成为了一名有影响力的士人。

四、公治长的人生经历公治长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面临困境。

然而,公治长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坚定地走正道,即使面临困境也毫不气馁。

这种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五、启示从公治长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方面,我们要坚守道德原则,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面对人生挑战,以勇敢和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摘要:一、前言二、论语公冶长篇概述1.篇章结构2.主题内容三、原文翻译1.第一章2.第二章3.第三章4.第四章5.第五章6.第六章四、总结正文:一、前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公冶长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对弟子公冶长的评价以及其他关于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论述。

二、论语公冶长篇概述1.篇章结构公冶长篇共有6 章,主要内容包括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道德伦理和政治理念等方面的教育。

2.主题内容本篇主题内容集中在道德品质和政治智慧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和治国理念。

三、原文翻译1.第一章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翻译:孔子说:“公冶长,可以娶他为妻。

尽管他曾被囚禁,但这并非他的罪过。

”2.第二章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翻译:孔子评价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时,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国家政治混乱时,他能避免遭受刑罚。

”于是将侄女嫁给了他。

3.第三章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翻译:孔子评价子贱:“真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学到这样的品质?”4.第四章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翻译:子贡问孔子:“我怎么样?”孔子回答:“你,是个有才能的人。

”5.第五章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翻译:有人说:“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佞媚。

”孔子说:“何必佞媚?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会招人讨厌。

我不知他是否真的仁德,但何必佞媚呢?”6.第六章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翻译: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

漆雕开回答:“我还不能自信地胜任。

”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四、总结公冶长篇通过孔子对弟子公冶长的评价以及其他关于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论述,展示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和治国理念。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讨论会之——《公冶长》篇第五5.1 子谓公冶长⑴,“可妻⑵也。

虽在缧绁⑶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⑷妻之。

【译文】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他虽然曾被关在监狱之中,但不是他的罪过。

”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注释】⑴公冶长——孔子学生,齐人。

⑵妻——动词,去声,qì。

朱熹《论语集注》妻,为之妻也。

⑶缧绁——缧同“纍”,léi;绁音泄,xiè。

缧绁,拴罪人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

朱熹:缧,黑索也。

绁,挛也。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⑷子——儿女,此处指的是女儿。

朱熹: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

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

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评析】正义曰:此章明弟子公冶长之贤也。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者,纳女於人曰妻。

孔子评论弟子公冶长德行纯备,可纳女与之为妻也。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

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

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5.2 子谓南容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2)。

【译文】孔子说南容,“国家政治清明,[总有官做,]不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也不致被刑罚。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注释】⑴南容——孔子学生南宫适,字子容。

⑵兄之子——孔子之兄叫孟皮,见《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引家语。

这时孟皮可能已死,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朱熹:不废,言必见用也。

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

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

”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

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展开全文[五·一]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

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③妻之。

[五·二] 子谓南容④,“邦有道,不废⑤;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五·三] 子谓子贱⑥,“君子哉若人⑦,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⑧”。

[五·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⑨。

”曰:“何器也?”曰:“瑚琏⑩也。

”[五·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⑪。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⑫,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五·六] 子使漆雕开仕⑬,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⑭。

”子说⑮。

[五·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⑯,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⑰。

”[五·八] 孟武伯问⑱:“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⑲也,不知其仁也。

”“求⑳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㉑,百乘之家㉒,可使为之宰也㉓,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㉔?”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五·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㉕?”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㉖女弗如也。

”[五·十] 宰予昼寝㉗,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㉘也,于予与何诛㉙!”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五·十一]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㉚。

”子曰:“枨也欲㉛,焉得刚?”[五·十二]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㉜,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五·十三]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㉝,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㉞,不可得而闻也。

”[五·十四]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㉟闻。

《论语》中的名句赏析

《论语》中的名句赏析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原文+注释 公冶长篇

《论语》原文+注释 公冶长篇

《论语》原文/注释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1] :“可妻也[2] 。

虽在缧绁之中[3]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4] 。

[1] 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芝。

鲁国人(一说,齐国人)。

孔子的弟子。

传说懂得鸟语。

[2] 妻:本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读qì(音气)。

把女儿嫁给他。

[3] 缧绁(xiè雷谢):捆绑犯人用的黑色的长绳子。

这里代指监狱。

[4] 子:指自己的女儿。

子谓南容[5] :“邦有道[6] ,不废[7] ;邦无道,免于刑戮[8] 。

”以其兄之子妻之。

[5] 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阔),一作“括”,又名(tāo 涛),字子容。

鲁国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兄(一说,弟),本名仲孙阅,因居于南宫,以之为姓。

谥号敬叔,故也称南宫敬叔。

孔子的弟子。

[6] 邦有道:指社会秩序好,政治清明,局面稳定,政权巩固,国家太平兴盛。

[7] 废:废弃,废置不用。

[8] 刑戮:“戮(lù路)”,杀。

刑戮,泛指受刑罚,受惩治。

子谓子贱[9] :“君子哉若人[10]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11] ?”[9] 子贱:姓宓(fú浮),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公元前521 年生,卒年不详。

孔子的弟子。

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宰,史称:“有才智,爱百姓,身不下堂,鸣琴而治。

能尊师取友,以成其德。

”著有《宓子》十六篇。

[10] 若:代词。

此,这。

[11] 斯:代词。

在句中,第一个“斯”,是代指子贱这个人。

第二个“斯”,是代指君子的品德。

焉:疑问代词。

哪里,怎么,怎样。

取:取得,获得。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12] ?”子曰:“女[13] ,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14] 。

”[12] 何如:如何,怎样。

[13] 女:汝,你。

[14]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黍稷)用的一种贵重的器具,竹制,上面用玉装饰,很华美,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夏代称“瑚”,殷代称“琏”。

在这里,孔子用“瑚琏”比喻子贡,虽是有用之材,但也不过仅有一种具体的才干,达不到最高标准的“君子不器”。

论语05公冶长篇及翻译

论语05公冶长篇及翻译

05 公冶长篇及翻译作者:佚名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论语05公冶长篇及翻译

论语05公冶长篇及翻译

论语05公冶长篇及翻译05公冶长篇及翻译作者:佚名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论语 公冶长篇 译文

论语 公冶长篇  译文

论语公冶长篇译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精选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1【原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原文】2.礼之用,和为贵。

(《学而》)【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意译】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原文】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直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7.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

(《雍也》)【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

【意译】一个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

白话《论语·公冶长》

白话《论语·公冶长》

白话《论语·公冶长》公冶长篇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②也,虽在缧绁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④妻之。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子芝(前519-前470),齐国人(或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女婿,七十二贤之一,名列第二十。

②妻(qì):以女嫁人。

③缧(léi)绁(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

这里指监狱。

④子:儿女,此处指女儿。

【翻译】孔子评价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

”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①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

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②废:废置,不任用。

【翻译】孔子评价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能被任用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时,他能免遭滥权者刑辱。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5.3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③,焉取斯?”①子贱: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②若人:这个人、此人。

③斯:指示代词,指子贱。

【翻译】孔子评价子贱说:“真是个君子啊!鲁国再没有像他这样的君子了,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①也。

”①瑚(hú)琏(liǎn):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礼器,上面镶嵌着玉,华美而贵重。

这里孔子以瑚琏比喻子贡。

【翻译】子贡问孔子:“我这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是一个有用之器。

”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孔子说:“是瑚琏。

”解读:孔子有“君子不器”之论,即君子的价值不能用器具的标准来衡量。

此处将子贡比作瑚琏,可见孔子并未认可子贡已成君子之德。

5.5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④,焉用佞?”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公元前522年生,孔子的学生。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文与译文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文与译文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与译⽂原⽂地址:《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与译⽂作者:《论语.公治长篇第五)1、⼦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其罪也。

”以其⼦妻之。

译⽂:孔⼦谈到公冶长,他说:“可以把⼥⼉嫁给他,他虽然曾有牢狱之灾,但并不是他的罪过。

”孔⼦把⼥⼉嫁给了他。

2、⼦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妻之。

译⽂:孔⼦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位;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可以避免受刑与被杀。

”就把哥哥的⼥⼉嫁给了他。

3、⼦谓⼦贱,“君⼦哉若⼈!鲁⽆君⼦者,斯焉取斯?”译⽂:孔⼦在外对⼈说:“⼦贱(宓不齐)这个⼈真是君⼦啊!如果鲁国没有很多君⼦的话,⼦贱如何能学成这样的君⼦呢?”4、⼦贡问⽈:“赐也何如?”⼦⽈:“⼥,器也。

”⽈:“何器也?”⽈:“瑚琏也。

”译⽂:⼦贡请教孔⼦说:“我(端⽊赐)的表现如何呢?”孔⼦说:“你,是⼀种器具。

”⼦贡问:“什么器具?”孔⼦说:“是宗庙⾥⾯贵重的瑚琏(存粮⾷⽤的)。

”5、或⽈:“雍也仁⽽不佞。

”⼦⽈:“焉⽤佞?御⼈以⼝给,屡憎于⼈。

不知其仁,焉⽤佞?”译⽂:有⼈说:“雍(冉雍字仲⼸)这个⼈可以⾏仁,但是⼝才不够善巧。

”孔⼦说:“何必需要⼝才善巧呢?以伶俐⼝才与别⼈争论,常常引起别⼈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但是何必需要⼝才善巧?”6、⼦使漆雕开仕。

对⽈:“吾斯之未能信。

”⼦说。

译⽂:孔⼦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答复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

”孔⼦听了⾮常⾼兴。

7、⼦⽈:“道不⾏,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路闻之喜。

⼦⽈:“由也好勇过我,⽆所取材。

”译⽂:孔⼦说:“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脆乘着⽊伐到海外去。

跟随我的⼤概就是由吧?”⼦路听后喜形于⾊。

孔⼦说:“由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可以找到适⽤的⽊材呀。

”⼜译:孔⼦说:“我的道⾏不出去了,我将乘坐⼩船渡到海外去(到海外⾏道),跟从我的⼤概就是仲由了。

一起学《论语》5.20公冶长篇——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一起学《论语》5.20公冶长篇——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一起学《论语》5.20公冶长篇——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一起学《论语》5.20公冶长篇——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白话】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安定之时就显得有智慧,在国家危乱之时就显得很愚笨。

他的智慧能够赶得上,他的愚笨却赶不上。

”【释词】宁武子:即卫国大夫宁俞,仕于卫成公之时。

他的谥号是“武”。

其父为宁庄子,仕于卫文公之时。

他们家族的封邑为宁,所以以宁为氏。

有道、无道:此处指国家的治乱安危而言。

汪廷珍云:“此有道乃对祸乱而言,与‘史鱼章’两有道正同。

”程树德云:“卫文、成二君,皆不得为有道,而亦未尝大无道。

此有道、无道,当以卫成公时国之安定危乱言之。

”知:同“智”。

此处指在朝政安定的时候,武子尽心竭力辅助国君施政。

汪廷珍云:“成公复国后,武子辅政十余年,如请改祀命,不答《彤弓》等事,皆所谓‘有道则知’也。

”愚:此处的愚其实是宁武子之忠。

武子在卫成公坎坷流离之中(见后“相关材料”),仍然能矢志不移地忠心为君,沉晦忍辱,在人看来是“愚”,而孔子却赞叹他的这种“愚”人不可及。

不可及也:及,赶得上。

孔安国云:“佯愚似实,故曰不可及也。

”朱子云:“(成公)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

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美卫大夫宁武子之德也。

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

有道则知,人或可及;佯愚似实,不可及也。

李炳南曰:卫大夫宁武子,邦有道则施其能,是谓智也;邦无道则韬其光,是谓愚也。

此愚即是智。

程子曰:邦无道能沉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

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任启运曰:武子之不可及,有才不自暴露,一也;自处不失其正,二也;事事处置得宜,三也。

愚岂真愚哉?郑汝谐曰:宁武子事卫,成公出奔,武子盟国人而复之。

既而为卫侯争讼于晋,晋以武子为忠而免之,卒囚卫侯,武子职纳槖饘(tuó zhān)焉。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翻译摘要:一、论语公冶长篇简介二、公冶长的品质与成就三、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四、论语公冶长篇的主要思想内容五、现代社会对论语公冶长篇的启示正文:【论语公冶长篇简介】论语公冶长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公冶长的言行。

公冶长,名苌,字公冶,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本篇以公冶长的名字命名,旨在彰显其品德与成就。

【公冶长的品质与成就】公冶长在《论语》中被描述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弟子。

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正直、诚实、宽容,深受孔子和同学们的敬爱。

在学业上,公冶长勤奋好学,具有突出的才干,尤其擅长交际辞令。

孔子曾经称赞他说:“公冶长,可与言诗。

”【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对公冶长非常器重,认为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本篇中,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颇高,他说:“公冶长,其心三月矣。

”这句话意味着公冶长内心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孔子还称赞公冶长:“不迁怒,不贰过。

”这表明公冶长具有很好的性格和修养,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不犯同样的错误。

【论语公冶长篇的主要思想内容】论语公冶长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提倡正直、诚实、宽容等美德;2.重视学习,提倡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干;3.注重人际关系,提倡以礼待人,讲究言谈举止;4.强调忠诚、敬业等品质,提倡为国家、为社会尽忠职守。

【现代社会对论语公冶长篇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论语公冶长篇中得到以下启示:1.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2.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注重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协作;4.忠诚敬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论语公冶长篇通过对公冶长的描述,传递了道德修养、勤奋学习、人际关系、忠诚敬业等方面的智慧。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名句【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学而》)【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意译】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将来的造诣不如现在呢?【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直译】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意译】品行好的人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原文】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直译】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论语名句100例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003 敬鬼神而远之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006 未知生,焉知死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011 无可无不可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014 吾日三省吾身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016 不迁怒,不贰过0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0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0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0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022 小不忍则乱大谋0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0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026 朽木不可雕也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028 子不语:怪、力、乱、神0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030 仁者,其言也切0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032 邦无道,危行言孙033 知其不可而为之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036 君子有三戒037 乡原,德之贼也0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0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040 不学诗,无以言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042 有事弟子服其劳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04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045 礼,与其奢也,宁俭04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0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04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0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0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0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052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053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0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05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05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05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05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0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062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0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06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068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0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07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07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074 当仁,不让于师0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076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077 三月不知肉味07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07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080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08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082 过犹不及083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0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08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086 道不同,不相为谋08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08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089 虽蛮貊之邦行矣090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091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092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09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094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09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096 近者说,远者来09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098 名不正,则言不顺099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公冶长篇解析全文

论语公冶长篇解析全文

论语公冶长篇解析全文公冶长问与子贡论学。

子贡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公冶长曰:“以告者过也,夫子之道,不行而告者,其为蔽也。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子之道,隐而不息,是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

本之则无,如之何?”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贡曰:“回虽不敏,其斯之谓与?”子曰:“贤者敏而求,愚者敏而不求。

”子贡曰:“子夏退朝,春服而立于阶。

教也善,君子约而不厉,朋友约而不绝。

雷雨之夜,先听之于庙门,闻之于室。

”子夏闻之,曰:“由也却听之,斯可矣。

”子贡曰:“无宿食,无残饭,何以学?”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贡曰:“《书》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书》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曰:“君子笃而不烦,简而文,约而不傲,直而不肆。

奸则不可使从,忠则不可不使去也。

子曰:“其然,礼尚往来,如之何其然?”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公冶长问子贡有关学习的问题。

子贡回答道:“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最高的;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的人,是次之的;在困境中学习的人,又次之;而在困境中不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民了。

”公冶长说:“你的道理告诉别人是错误的。

孔子的道理不是通过说教来传播的,那样只会掩盖真理。

君子的道理是通过行动来展现的。

孔子的道理是隐而不显的,但却永不停息。

”子贡说:“《诗经》中说:‘像切割、磨砺、打磨一样’,这是指什么?”孔子说:“贡啊,你才可以和我谈论《诗经》了。

告诉从前的人来了解现在的人。

”子贡说:“子夏的门徒小子,只要在打扫的时候能应对进退得当就可以了,这就是很好的表现。

但是如果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就没有能力了,这怎么办?”孔子说:“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就不要看,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就不要听,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就不要说,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就不要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共7页
第二十二章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 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 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 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 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 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 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 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 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第三章 【原文】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 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第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 “瑚琏也。”
第1页共7页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 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第二十章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第二十一章
第5页共7页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 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第八章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 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也,不知其仁也。”
第2页共7页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 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 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 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 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 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第二章 【原文】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 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第二十六章
第6页共7页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 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 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 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 关怀。”
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 “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第十二章
第3页共7页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 尔所及也。”
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 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第十九章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 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 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 乎?”曰:“未知,焉得仁?”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 己的人。”
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 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第十六章
【原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 使民也义。”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 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第十七章
第4页共7页
【原文】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第五章
【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 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 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 能言善辩呢?”
第六章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第九章
【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 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 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论语》经典名句原文及白话文翻译精编版(《公冶长》篇) 《公冶长》篇
《公冶长》为论语第五篇的篇名。本篇共计 28 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 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 “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第十三章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 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第十章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 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 人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 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 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 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 听了很高兴。
第七章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 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 可取的才能。”
第四章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第十五章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 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 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