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感统活动设计说明.docx

合集下载

大班户外感统教案

大班户外感统教案

大班户外感统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户外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促进幼儿身体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讨论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户外运动的益处,如锻炼身体、享受大自然等。

2. 引导幼儿参与热身活动,如拉伸、跳跃等,以准备他们进行户外感统活动。

活动一:平衡练习1. 在户外空地上设置一条绳子或直线,要求幼儿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沿着绳子或直线行走。

2. 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行走方式,如踮起脚尖、单脚跳等,以增加难度。

3. 鼓励幼儿相互观察、交流和互相支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练习。

活动二:感觉统合游戏1. 在户外环境中设置不同的感觉刺激点,如沙坑、球池、爬行隧道等。

2. 让幼儿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刺激点进行探索和体验。

3. 引导幼儿描述他们在每个刺激点中感受到的不同感觉,并鼓励他们分享给其他同学。

活动三:团队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队长。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如搬运物品、穿越障碍等,要求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完成任务。

3. 观察并提供指导,以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成功完成任务。

4. 鼓励小组队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活动四:冷静活动1. 引导幼儿坐下来,进行冷静活动,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2. 利用户外环境的自然声音和氛围,帮助幼儿放松身心,平复情绪。

结束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户外感统活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感统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调整户外感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 鼓励幼儿自主设计和组织户外感统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 与幼儿进行个别对话,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体验,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大班感统活动设计

大班感统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篇活动名称:《无敌小超人》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视觉、触觉、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觉功能。

3、促进幼儿头、颈、背肌的同时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

游戏准备:1、大滑梯两面、带挂球的A字架4个、筐两个2、报纸若干、滑板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超人操》二、基本活动:1、引导幼儿在大滑梯上自由玩滑板,鼓励幼儿的新创意,并注意安全。

2、游戏《小超人排雷》幼儿分两组持滑板站于滑梯后,俯冲下来后,钻进山洞“A字架”(山洞)内排除怪兽设置的雷(单手或双手拍打挂球)。

指导重点:滑板对准腹部,尽量保持下滑路线直行,提高运动中手眼一致拍球的准确性。

活动设计篇三、游戏《冲破封锁墙》幼儿俯卧滑板车从滑梯上冲下,用身体部位击破怪兽们设置的封锁墙(报纸)。

并将碎报纸搓成团,制成炸弹。

四、游戏《超人变身灭怪兽》幼儿两两合作,一人俯卧在滑板上,另一人骑在其背上,从大滑梯上俯冲而下,将“炸弹”投入怪兽的家中。

该活动分两组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以投中多的一组为胜。

指导重点:1、骑坐的幼儿身体呈前倾的姿势,脚踩在滑板上,手扶稳下面幼儿的肩膀。

2、俯卧滑板的幼儿下滑要平稳且保持直线运动。

五、放松活动1、依次扭动小超人的各个身体部位,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

2、小超人互相按摩。

3、整理场地。

活动名称:《勇敢的小水手》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体验互相帮助的乐趣。

2、尝试用多种办法玩平衡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设计篇3、强化前庭刺激,提高幼儿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游戏准备:平衡台人手一只、沙包若干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老师以船长的身份导入活动,带领“小水手们”站在平衡台的边缘做《水手操》。

二、基本活动:1、游戏《跳水》(1)站于台反面往下跳——站于台正面往下跳(2)老师扮大鲨鱼,在一部分台上放炸药(沙包),启发幼儿练习两人合作抱紧踩在同一个台上。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感统教案感统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身体平衡、空间感知能力的较好方式。

幼儿在体验和感知中,学习如何控制身体,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自信心和爱运动的兴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感统活动提高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意识,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探索灵活多样的安全活动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园址生活。

以下是具体教学内容:一、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意识。

2. 提高幼儿感知协调与空间意识的能力。

3. 增强幼儿运动能力,锻炼身体平衡感。

4. 让幼儿学会通过感性体验,感知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1. 安全教育知识的介绍幼儿园普遍存在火灾、溺水、电击、刺伤等事故隐患。

此项课程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进行自我防范。

2. 感统教具的介绍介绍感统橡皮膜、瑜伽球、平衡板等教具的作用,并通过展示说明各类教具的操作方法,让幼儿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教具提高身体能力,掌握安全常识的同时,增加对生命的保护意识。

3. 安全游戏的开展通过制定故事情节或小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控制身体、提高反应速度和熟练度的乐趣,通过空间感知力和动作掌控力的实践,增强对安全措施的体验和掌握。

三、教学方式教学本着“听,看,动”三级推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启发幼儿的多感官接受与综合运用能力。

1. 内容介绍通过引入故事教学情景或短小的课件讲解平衡板和其他教具的作用,让幼儿通过听,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了解各项内容的基础知识。

2. 演示实践教师使用各种教具进行操作演示,以帮助幼儿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教具。

在选定一定数量的教具后,由幼儿自行组合各种“设备”,并尝试按照教师所示范的姿势进行操作演练。

3. 练习反馈设计多样性的过程反馈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

同时在活动中制定相应规则以确保所有幼儿都能以安全有序的方式进行操作,充分利用不同教具优势,组合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运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游戏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游戏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游戏感统教案【主题】幼儿园大班游戏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增强身体感知能力。

2. 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3.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会员卡游戏卡牌。

2. 颜色球或小型球类游戏。

3. 教具:轮胎、小绳、椅子、板凳等物品。

【教学过程】1. 游戏一:会员卡游戏。

a. 将教师准备好的卡片放在地上。

b. 当音乐响起时,幼儿们站在卡片旁边。

c. 音乐停止时,快速翻开卡片,并呼唤出卡片上的内容。

如果卡片上的内容和幼儿的衣服颜色相同,他们需要尽快跑到卡片上拿起卡片并大声喊出卡片内容。

如果找错了,则需要重新站在原地等待下一次机会。

d. 游戏结束时,将卡片返还给教师。

2. 游戏二:颜色球或小型球类游戏。

a. 在游戏区域内放置一些小球,让幼儿们尽可能多地使用它们,例如投掷和传递。

b. 将小球不同的颜色分别与盒子的颜色对应,引导幼儿把小球按照颜色分类放进相应的盒子里。

3. 游戏三:平衡木挑战。

a. 准备好一个平衡木及其他支撑物品。

b. 让幼儿们站在平衡木一侧,手捧较轻的物品,尝试依靠物品平衡走到平衡木另一侧。

c. 提高难度,加大物品重量或者要求幼儿同时拿两件物品。

4. 游戏四:家庭化教室。

a. 在教室内挑选一些小工具或物品用于做游戏。

例如绳子、椅子、板凳等等,帮助幼儿形成有条理的认识体系,学习集中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继续创新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发挥感知能力。

2. 家庭亲子关系教育,帮助幼儿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幼儿园大班游戏感统教案:1. 会员卡游戏。

2. 颜色球或小型球类游戏。

3. 平衡木挑战。

4. 家庭化教室。

【教学总结】以上的游戏旨在帮助幼儿们在充满趣味性的互动教育中,激发他们对感知能力和掌握技能的兴趣和动力,同时继续加深社交和团队合作的认识和体验。

我们希望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能够认真监督孩子的生活质量和行为规范,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教育教案1. 简介本教案面向幼儿园大班,旨在通过感统训练促进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接收来自身体各个感觉系统的信息,并将其整合为有意义的运动和认知行为。

通过感统训练,幼儿可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发展感知觉和运动技能,从而促进其整体发展。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发展幼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系统•提升幼儿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教学内容3.1 感觉系统发展•听觉训练:通过听觉游戏、音乐活动等,促进幼儿听觉系统的发展。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刺激、观察游戏等,促进幼儿视觉系统的发展。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等,促进幼儿触觉系统的发展。

3.2 身体协调训练•平衡训练:通过平衡球、平衡木等工具,提升幼儿平衡感。

•手眼协调训练:通过投掷接住球、握笔练习等,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肌肉协调训练:通过拉伸、挖土、走绳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肌肉协调能力。

3.3 注意力与专注训练•训练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逐渐延长,逐渐提高专注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4 社交能力与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互动游戏等,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多感官训练:通过多样的感觉刺激,同时开发幼儿各个感官系统。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5. 教学过程5.1 感觉系统发展训练1.听觉训练:–游戏1:模仿动物声音,由教师发出动物声音,幼儿猜测是哪个动物在叫。

–游戏2:听音乐跳舞,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2.视觉训练:–游戏1:找出不同,展示一组图片,其中一张与其他图片不同,幼儿需要找出不同之处。

–游戏2:观察模仿,教师做出一些动作,幼儿观察后模仿。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感统训练活动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感统训练活动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感统训练活动幼儿园大班教案:感统训练活动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应该能够:1. 了解感统训练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 通过参与感统训练活动,提高自身感官统合和动作协调能力;3. 增强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身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4. 提升对同伴和环境的认知、理解和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1. 活动1:大班跳绳;2. 活动2:感统球游戏;3. 活动3:平衡练习;4. 活动4:触觉练习;5. 活动5:听觉练习;6. 活动6:视觉练习。

教学准备:1. 感统球;2. 平衡板;3. 软垫;4. 品味玩具;5. 音乐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感统训练的概念和目的;2. 幼儿感官统合和动作协调能力的提高;3. 幼儿园大班儿童身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

难点:1. 教师的引导与跟进;2. 感统训练的不同方式;3. 教育教学和娱乐活动的平衡。

教学过程:1. 活动1:大班跳绳(10分钟)。

引导幼儿园大班儿童在标准跳绳规则下练习跳绳,通过调节跳绳的速度和节奏,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2. 活动2:感统球游戏(10分钟)。

通过引导幼儿园大班儿童在球场上参与感统球游戏,提高他们的感官统合和动作协调能力。

3. 活动3:平衡练习(10分钟)。

引导幼儿园大班儿童在平衡板上练习平衡,提高他们的身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4. 活动4:触觉练习(10分钟)。

引导幼儿园大班儿童使用品味玩具,通过触觉体验提高他们的感官统合能力。

5. 活动5:听觉练习(10分钟)。

给孩子们播放具有不同节奏和音调的音乐,让他们通过听觉的体验,提高自身的感官统合和动作协调能力。

6. 活动6:视觉练习(10分钟)。

引导幼儿园大班儿童做不同的视觉游戏,通过视觉训练提高他们的感官统合和认知能力。

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这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感统训练活动提高幼儿的感官统合和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认知、理解和适应能力。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统教育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统教育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设计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园大班的感统训练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感统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力量和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意义。

二、感统训练的重要性1. 发展身体素质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身体的机能素质,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增强专注力通过感统训练活动,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各种任务,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动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促进情绪调节感统训练活动中的挑战和克服过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三、感统训练活动设计1. 设计原则感统训练活动设计应该符合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活动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同时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 活动内容(1)平衡训练:通过让幼儿进行走路、跳跃、倒立等活动,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

(2)身体探索:设计让幼儿感受不同材质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身体感知能力。

(3)动作协调:通过游戏、舞蹈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4)情绪调节:设计让幼儿面对不同情境,引导他们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

3. 活动形式(1)游戏化:将感统训练融入游戏形式中,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2)小组合作:设计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和协作。

(3)个性化训练: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四、实施意义1. 促进综合发展感统训练活动可以全面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从身体到心理,从感知到认知,都能得到有效的促进。

2. 培养学习动力感统训练活动的设计注重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提高社交能力在感统训练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感统活动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感统活动

一、概述感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幼儿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感统活动应该更加注重综合性和针对性,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有关感统活动的有益信息。

二、背景介绍1.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的意义感统活动是指通过刺激孩子的感觉系统,强化肢体力量和平衡感,促进孩子的感统协调,提高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动力,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的特点在大班阶段,孩子的认知和运动技能已经比较丰富,在感统活动中需要更多的综合性和针对性,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感统活动的设计原则1. 综合性原则感统活动应该综合利用不同的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 针对性原则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统活动设计,促进孩子的肌体和认知发展。

3. 考虑游戏性幼儿对游戏有天然的好奇和兴趣,感统活动应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四、感统活动设计方案1. 视觉感统活动(1)观察图画搭配游戏准备一些简笔画或漫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根据图片内容进行相应的运动或游戏。

(2)视觉追踪游戏准备一个小球或者彩色绳子,让幼儿通过追踪小球或彩色绳子的运动轨迹,对视觉进行训练。

2. 触觉感统活动(1)触摸认知游戏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利用触摸来认知物品的不同特点,比如光滑、粗糙、软硬等。

(2)手指操纵活动准备一些小颗粒或穿珠子的小玩具,让幼儿通过手指的操纵和活动来提高手眼协调和触觉感统。

3. 听觉感统活动(1)声音定位游戏在教室或者操场上制造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通过声音来定位声源的方向,提高听觉感统。

(2)听觉训练游戏准备一些发声玩具或音乐器材,让幼儿通过音乐或声音来进行听觉训练,提高听觉感统的敏感度。

4. 运动感统活动(1)平衡训练游戏设置一些小障碍物或搭配其他器材来进行平衡训练游戏,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和体能。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统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统

训练活动设计一、引言幼儿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感统训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感统训练活动设计既要考虑幼儿个体差异,又要符合整体发展需求,本文将重点探讨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二、感统训练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个性化:针对不同幼儿的感统发展水平,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活动,以满足其不同需求。

2. 多样性:结合感统训练的多样性,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视觉、听觉、运动等,以丰富幼儿的感统体验。

3. 全面性:综合考虑大班幼儿的感统训练需求,设计全面性的活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三、感统训练活动设计的内容1. 视觉感统训练活动设计(1)视觉定位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并指出其中物体的位置,如“找到房间的门”、“找到老师的位置”等。

(2)视觉追踪活动:让幼儿关注移动的物体,并进行追踪,如通过投影仪上的移动图案或小球等进行训练。

(3)视觉辨别活动: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形状、颜色或大小,并进行辨别,如“找出不同颜色的积木”、“找出大小不一的图形”等。

2. 听觉感统训练活动设计(1)听觉辨别活动: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并进行辨别,如“听声音猜物品”、“辨别高低不同的音调”等。

(2)听觉定位活动:以声音为线索,让幼儿定位物体的位置,如“听声音找到隐藏的玩具”等。

(3)听觉追踪活动:让幼儿注意不同方向的声音,并进行追踪,如“听声音找到声源位置”等。

3. 运动感统训练活动设计(1)平衡感统训练:设计平衡练习,如走平衡木、踩高低台阶等,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平衡感统发展。

(2)运动协调训练:设计手脚协调的活动,如投掷接住球、跳绳等,以促进幼儿身体的运动协调感统发展。

(3)空间感统训练:设计空间定向的活动,如搭建积木、穿越障碍等,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空间感统发展。

4. 综合感统训练活动设计(1)游戏集成活动:设计多种游戏形式,融合视觉、听觉和运动感统训练,如感统迷宫游戏、听觉辨别游戏等。

感统训练游戏文字教案大班

感统训练游戏文字教案大班

感统训练游戏文字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感统训练游戏文字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

2. 提供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游戏,以促进学生感官发展和整合。

3.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气球、纸杯、绳子、彩色纸片等。

2. 教学素材:图片、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解释其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感官体验,如触摸、听觉、视觉等,并引起他们对感统训练的兴趣。

活动一:气球传递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站成一排。

2. 给每个小组一只气球,要求学生用手掌将气球传递给下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人。

3. 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在传递气球时只能使用身体的特定部位,如头部、膝盖等。

活动二:纸杯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相同数量的纸杯。

2.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纸杯建造尽可能高的塔。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活动三:触觉游戏1. 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布、沙子、冰块等。

2. 让学生闭上眼睛,轮流触摸这些物品,并猜测它们是什么。

3.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触感和对应的物品,以加深他们对触觉的认识。

活动四:颜色配对1. 准备一些彩色纸片,每个纸片上写有不同的颜色名称。

2. 将纸片随机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找到与自己纸片上颜色名称相同的同伴。

3. 强调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总结:1. 回顾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并与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活动,以促进感官发展和整合。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设计自己的感统训练游戏,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感统训练游戏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感统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感统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身体平衡能力的感知和调整能力;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3.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三、活动准备:1. 平衡木(2-3根,长度约2米,高度约30厘米);2. 地垫(用于铺在平衡木下方,以防摔倒);3. 计时器;4. 毛巾或软垫(用于垫在脚底,增加摩擦力);5. 活动音乐。

四、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拍手、跳跃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2)教师简要介绍平衡木训练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平衡木训练(1)幼儿分组进行,每组3-4人;(2)教师示范平衡木的走法,强调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性;(3)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行走,教师在一旁指导;(4)教师设置计时,鼓励幼儿尽量走得更远;(5)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时,可尝试不同的姿势,如走、跑、跳等,提高身体协调性。

3. 挑战环节(1)教师将平衡木分成若干段,设置不同的障碍,如绕过障碍物、跨越障碍物等;(2)幼儿分组进行挑战,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3)鼓励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挑战任务。

4. 总结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活动心得,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平衡能力对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设置类似的平衡训练,如在家中的家具上放置毛巾或软垫,让幼儿在家中练习;2. 课外活动: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如攀岩、跳绳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了解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3. 通过家园共育,了解家长对幼儿平衡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大班感统训练教案

大班感统训练教案

大班感统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感统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发展感统能力,包括平衡、协调、空间意识和身体控制等方面。

2.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感统器材:平衡木、球、绳子、垫子等。

2.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空间宽敞,安全无障碍。

3. 音乐:准备一些活泼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向学生解释今天的活动将是一次感统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活动一:平衡训练1. 让学生排成一条直线,站在平衡木上。

2. 引导学生保持平衡的同时,尝试行走或跳跃。

3. 逐渐增加难度,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单脚站立等。

活动二:协调训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站成一个圆圈。

2. 给每个小组一条绳子,让学生一起摆动绳子。

3. 引导学生尝试按照指令改变绳子的速度和方向。

活动三:空间意识训练1. 将教室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一个球。

2. 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在不同区域之间移动,并躲避球。

3. 逐渐增加球的数量和速度,挑战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反应能力。

活动四:身体控制训练1. 在教室地板上放置一些垫子,让学生跳跃或爬行。

2. 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动作,如蛙跳、爬行、侧滚等。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身体控制方式,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结束活动:1. 通过放慢音乐的节奏,逐渐让学生放松身体。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活动,以巩固所学的技能。

2. 提供给家长一些简单的感统训练活动,以促进家庭亲子互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记录学生的进步和困难,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调整活动的难度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不断更新和改进感统训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感统教育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感统教育

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设计方案一、前言感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和情感认知,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感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感统活动来促进其感统发展,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感统活动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帮助幼儿园大班幼儿开展有效的感统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2. 提升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增强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3.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4. 提升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增强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触觉统合活动(1)感官盲盒:将不同形状、材质的物品放入盒子中,幼儿闭上眼睛伸手去摸,通过触觉来辨别物品的特点。

(2)触觉游戏:在室内或室外设置触觉敏感区域,安排幼儿赤脚行走,感受各种不同的地面材质。

2. 运动统合活动(1)平衡挑战:设置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木板或绳索,让幼儿尝试行走、跳跃,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2)打乒乓球:通过击打乒乓球来训练幼儿的眼手协调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 听觉统合活动(1)声音辨别:播放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辨别声音来源并做出反应。

(2)音乐活动:进行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4. 视觉统合活动(1)迷宫探险:设置简单的迷宫,让幼儿在其中寻找出口,培养他们的空间定位能力和视觉判断能力。

(2)泡泡足球:通过吹泡泡足球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视觉追踪能力。

四、活动方法1. 结合游戏引导利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感统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感统活动的快乐。

2. 分组竞赛将幼儿分成小组,设置感统活动项目,进行小组竞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循序渐进针对各个感统能力,由浅入深地进行感统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活动的难度,让幼儿在感统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大班-感统教案

大班-感统教案

大班-感统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他们对身体感觉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2. 通过感统活动,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彩色圆环、绳子、海绵球等。

2. 教材:与感统相关的绘本或图片。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感统概念:通过展示绘本或图片,向幼儿介绍感统的概念,解释感统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 与幼儿互动:问幼儿们是否知道自己有五种感觉,分别是什么,并请他们举例说明。

2. 感统活动一:平衡练习(10分钟)- 让幼儿站在一条直线上,双手伸直,保持平衡。

- 让幼儿尝试闭上眼睛,保持平衡。

- 使用彩色圆环,让幼儿在圆环上行走,增加平衡的难度。

3. 感统活动二:触觉练习(10分钟)- 在活动室的不同角落放置不同材质的海绵球,让幼儿用手触摸并描述感受。

- 让幼儿用双手握住绳子,感受绳子的质地和形状。

4. 感统活动三:运动练习(15分钟)- 让幼儿进行跳跃、蹲下、转圈等简单的身体运动,帮助他们感受身体的运动和力量。

- 使用气球进行球拍游戏,让幼儿用手拍击气球,练习眼手协调和反应能力。

5. 结束(5分钟)- 让幼儿坐下来,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伸展运动等。

- 回顾今天的感统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感统活动,逐渐增加难度,提高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感官的刺激和反馈,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尝试新的食物等。

3. 鼓励幼儿参与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感觉统合发展。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感统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平衡能力、触觉敏感度、运动协调性等方面。

记录幼儿的进步和需要加强的方面,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将有机会通过感统活动,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感统训练团体游戏教案大班

感统训练团体游戏教案大班

感统训练团体游戏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感统训练团体游戏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通过团体游戏锻炼感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感知能力。

2. 促进大班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大班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绳子、球、彩色圆环等。

2. 教室或室外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感统训练的概念,说明其对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团体游戏的好处,如锻炼身体、培养合作等。

活动一:传球游戏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个圆圈。

2. 给每个小组一只球,要求学生按顺时针方向传递球。

3. 逐渐增加传球的难度,如增加传球速度、增加传球距离等。

活动二:绳子比拼1. 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站成一条直线。

2. 给每个队伍一根绳子,队员们要用绳子进行比拼,看哪个队伍能先将绳子拉到对方一侧。

3. 鼓励队员们合理分工、紧密合作,以增加胜利的机会。

活动三:彩色圆环接力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

2. 在每个小组前放置一堆彩色圆环,要求队员们依次将圆环传递到队尾。

3. 鼓励队员们快速传递圆环,同时保持圆环的完整。

总结:1.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强调感统训练对身体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体育活动和团队合作。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感统训练,如跳绳、打球等。

2. 推荐相关的练习游戏或资源,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享,避免竞争过度。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幼儿园大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和意义。

帮助孩子们了解感统训练可以提高身
体协调性,增强身体感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2.学习几种常用的感统训练方法,例如平衡训练、身体觉醒训练和手掌
训练等。

3.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4.增强教师的感统训练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
活动一: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是感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通过平衡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身体的重心变化,有助于获得身体平衡。

活动方法
在室内或室外的空旷区域,摆放一些障碍物,例如跳绳、球、彩虹环等,让孩子们依次进行越过障碍物、跳跃、走平衡木等动作。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玩在场地的‘毛毛虫游戏’,用双脚固定2只。

幼儿大班感统区域教案

幼儿大班感统区域教案

幼儿大班感统区域教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教育者开始重视幼儿感统教育。

感统训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幼儿发展其身体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幼儿大班感统区域教案,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幼儿感统教育。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2.发展幼儿身体感知能力;3.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4.发展幼儿平衡能力;5.发展幼儿运动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统区域搭建在教室内搭建感统区域,区域包括“重力区”、“触觉区”、“平衡区”、“感觉区”等几个部分。

2.感统区域介绍教育者向幼儿介绍感统区域的各个部分和功能,让幼儿了解感统区域的作用以及它们所能锻炼的身体部位。

3.感统活动介绍教育者向幼儿介绍各个感统活动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4.感统活动实践教育者带领幼儿在感统区域内进行各个感统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感知自己的身体,并且发展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感统区域搭建在教室内搭建感统区域。

2.感统区域介绍向幼儿介绍感统区域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介绍完毕后,让幼儿跟着教育者一起参观各个区域,了解区域所含的器材和所能锻炼的身体部位。

3.感统活动介绍教育者向幼儿介绍感统活动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4.感统活动实践(1)触觉区在触觉区摆放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球,并让幼儿用脚轻轻地抱住这些球,使幼儿的脚部能够感受到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球,锻炼幼儿的足部肌肉和敏感度。

(2)重力区在重力区内,教育者和助教固定吊床和滑索,让幼儿尝试在上面爬行、荡秋千、攀爬等活动,锻炼幼儿平衡和身体协调能力。

(3)平衡区在平衡区内,放置各式各样的木板和圆桶,要求幼儿在几个木板之间或者圆桶之间进行平衡活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4)感觉区在感觉区内,幼儿可以进行跳跳球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空气中的压力并调节身体平衡。

5.感统活动总结让幼儿自己总结本次感统活动,发言环节中需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统活动锻炼的身体部位和对身体的作用。

幼儿感统力量训练教案大班

幼儿感统力量训练教案大班

幼儿感统力量训练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幼儿感统力量训练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统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如合作、分享和团队合作。

3. 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如注意力、集中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感统工具:气球、轻质球、软垫等。

2. 音乐播放器。

3. 安全垫或地垫。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播放活动音乐,让幼儿在教室内自由跳舞和晃动身体,以准备感统力量训练。

- 引导幼儿做简单的身体伸展运动,如伸展手臂、腿部等。

2. 感统力量训练活动(15分钟):- 指导幼儿进行气球传递游戏。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第一个幼儿拿着气球,通过传递的方式将气球传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幼儿手中。

鼓励幼儿用双手抓住气球,并注意传递时的力量控制。

- 利用软垫和轻质球进行平衡练习。

幼儿可以尝试在软垫上行走、跳跃,或者用轻质球进行平衡练习,如将球放在头顶、手臂或腿上保持平衡。

3. 合作游戏(10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或组成人链。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分享想法和资源,以完成任务。

- 提供一些小组活动,如传递球、合作完成拼图等,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结束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冷静活动,如深呼吸或伸展运动,以恢复平静状态。

-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他们在感统力量训练中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感统力量训练,如在户外玩耍时进行跳跃、攀爬等活动。

2. 提供多样化的感统力量训练活动,如绳索攀爬、室内滑梯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

3. 结合故事书或歌曲,设计与感统力量训练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动作协调性和力量控制能力。

通过观察和记录,评估幼儿在感统力量训练中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大班感统教案

大班感统教案

大班感统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发展感统系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平衡感、空间意识和体能素质。

3. 促进学生的社交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感统工具:气垫、平衡木、摇摆球、踏板车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室内的安全措施,如保护垫、安全绳等。

4.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绳子、球等。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播放活泼的音乐,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活动,如跳跃、转圈等,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和注意力。

2. 平衡训练(10分钟):- 在教室内设置平衡木,让学生依次尝试走过。

- 引导学生用手指触摸地面,保持平衡的同时提高空间意识。

- 创造一些平衡挑战,如单脚站立、双脚跳跃等,鼓励学生尝试并逐渐提高难度。

3. 感官刺激(15分钟):- 使用气垫、摇摆球等感统工具,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触觉和运动感。

-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气垫、坐在摇摆球上等,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完成感官刺激任务,如传递球时保持平衡、在绳子上行走等。

4. 感统游戏(15分钟):- 设计一些感统游戏,如“跳跳乐”、“追逐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协调性和感知能力。

- 在游戏中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5. 放松活动(5分钟):- 播放轻松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舒展身体等,以缓解活动带来的紧张感。

教学延伸:1. 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提供相关的活动和工具。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言、数学等,设计与感统相关的学习活动,促进综合发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小组活动的合作情况评估学生的社交交往能力。

3. 定期记录学生的进展和改进情况。

教案总结:通过这个大班感统教案,学生将有机会通过各种感统活动和游戏,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感知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无敌小超人》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视觉、触觉、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觉功能。

3、促进幼儿头、颈、背肌的同时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

游戏准备:1、大滑梯两面、带挂球的A字架 4 个、筐两个2、报纸若干、滑板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超人操》二、基本活动:1、引导幼儿在大滑梯上自由玩滑板,鼓励幼儿的新创意,并注意安全。

2、游戏《小超人排雷》幼儿分两组持滑板站于滑梯后,俯冲下来后,钻进山洞“ A 字架”(山洞)内排除怪兽设置的雷(单手或双手拍打挂球)。

指导重点:滑板对准腹部,尽量保持下滑路线直行,提高运动中手眼一致拍球的准确性。

三、游戏《冲破封锁墙》幼儿俯卧滑板车从滑梯上冲下,用身体部位击破怪兽们设置的封锁墙(报纸)。

并将碎报纸搓成团,制成炸弹。

四、游戏《超人变身灭怪兽》幼儿两两合作,一人俯卧在滑板上,另一人骑在其背上,从大滑梯上俯冲而下,将“炸弹”投入怪兽的家中。

该活动分两组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以投中多的一组为胜。

指导重点:1、骑坐的幼儿身体呈前倾的姿势,脚踩在滑板上,手扶稳下面幼儿的肩膀。

2、俯卧滑板的幼儿下滑要平稳且保持直线运动。

五、放松活动1、依次扭动小超人的各个身体部位,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

2、小超人互相按摩。

3、整理场地。

活动名称:《勇敢的小水手》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体验互相帮助的乐趣。

2、尝试用多种办法玩平衡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强化前庭刺激,提高幼儿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游戏准备:平衡台人手一只、沙包若干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老师以船长的身份导入活动,带领“小水手们”站在平衡台的边缘做《水手操》。

二、基本活动:1、游戏《跳水》(1)站于台反面往下跳——站于台正面往下跳(2)老师扮大鲨鱼,在一部分台上放炸药(沙包),启发幼儿练习两人合作抱紧踩在同一个台上。

2、启发幼儿动脑筋用平衡台想出单人或合作的各种玩法。

3、游戏《过桥》:将台摆成一条“长桥” 。

(1)将台正向摆放,幼儿逐个过桥。

(2)将台倒置,幼儿再次过桥。

(3)老师扮大鲨鱼,躺坐在桥上不断变换身体动作,阻挠幼儿过桥,以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

在限定的时间过后,去追捕幼儿。

(4)大鲨鱼将桥“咬断”,幼儿跨走断桥。

三、放松活动:幼儿想象自己躺在海滩上,模仿轻柔的海波荡漾的动作。

活动名称:《小熊过桥》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克服畏惧心理,建立初步的合作意识。

2、练习在平衡台上抛接球,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强化前庭刺激。

3、尝试持球走平衡,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1、平衡台、球人手一个2、幼儿已较好地掌握平衡台的技巧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律动《小熊过桥》二、基本部分:1、自由玩平衡台:可以单人坐、跪、站、仰等,也可以双人或多人互相扶持合作玩。

2、游戏《小熊抛球》幼儿两人或三人组合,分别站在平衡台正面及反面边缘互相抛接球。

指导重点:1、两脚稍分开,在平衡台上站稳,并主动伸手迎球。

2、根据幼儿的熟练程度增加距离。

三、游戏《小熊运西瓜》老师导入:“今天,熊妈妈要请小熊们去送西瓜(球),路上要经过各种各样的小桥,看谁能带着西瓜大胆地走过去。

”玩法:请幼儿将平衡台摆成各式各样的小桥,如:直线形、楼梯形、交叉形等,再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分组,请幼儿过小桥,将球送回家。

指导重点:1、“西瓜”不能掉地,否则就“摔破”了。

2、可用多种方法持球走平衡。

如:双手捧、举;单手持;反背等。

3、眼睛尽量看前方,双脚自然地往前走,而不是挪步。

4、对于胆怯的孩子,可引导同伴间互相扶持过桥。

四、放松活动:仰卧平衡台休息。

活动名称:《运动俱乐部》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分组活动时能遵守规则。

2.尝试平衡木、羊角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加强身体姿势,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1、羊角球、平衡台各14 个2、平衡木三套(上下、左右、晃动)3、三色花、沙包若干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运动健身操》二、基本活动导语:今天,我们来到运动俱乐部做健身活动。

俱乐部开放三种器械:平衡木、羊角球和平衡台,请你选择一样器械来锻炼身体,看谁想的锻炼方法最多,姿势最平稳漂亮。

1、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队,跟随各队组长分组活动。

红队:平衡木(方法如:直走、倒走、单脚走、跳、爬、加沙包于头顶等)黄队:羊角球(方法如:跨跳、拍打、滚、踢、俯卧、抛接等)蓝队:平衡台(方法如:站台摇、跪台摇、俯卧摇、推车走、单脚站立等)指导重点:A、尝试一物多玩B、加强身体姿势C、鼓励幼儿自己加障碍和难度2、轮组交换器械玩3、竞赛游戏《过桥比赛》内容:各组幼儿依次带着羊角球走过平衡木及平衡台搭成的魔术桥,再从旁边骑着羊角球跳回,将球交给下一位组员,游戏继续进行,以最先过完的组为胜。

三、放松活动1、调整呼吸;2、幼儿分别仰躺在羊角球和平衡台上休息。

活动名称:《有趣的独脚椅游戏》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建立相互协作的精神及竞争意识。

2.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

3.尝试坐在独脚椅上进行抛接及踢球等活动,强化幼儿前庭感觉和触觉机能,并发展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独脚椅及球人手一份;沙包若干;A字架、纸箱活动建议:(一)单人游戏:方法:玩法 1—— 4 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之后由教师提供独脚椅与球,让幼儿自己创编玩法。

1.开汽车:坐在独脚椅上保持平衡,双手做握方向盘状带动身体左右摆动及转圈。

2.开飞机:以腹部为中心俯卧在椅面,头抬起,双手侧平举,双脚往后伸直撑地,并作旋转。

3.写数字: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抬起一只脚边数数边写数字。

4.头顶沙包坐在独脚椅上,两脚交替踢高。

5.打高尔夫球:幼儿将独脚椅当成球杆,手持椅脚击球入坑。

6.坐在独脚椅上自抛自接球(或沙包)。

7.坐在独脚椅上原地拍球或边旋转边拍球。

8.坐在独脚椅上,将球(或沙包)投入距自己 1 米处的纸箱内。

9.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用脚交替踢 A 字架上的挂球或用手推挂球。

10.坐在独脚椅上,单脚将球踢至墙壁,反弹回来后再踢。

熟练后,逐渐拉大距离。

(二)双人游戏:1.坐在独脚椅上,两手侧平举,抬头挺胸,一只脚点地,另一只脚抬起,比赛谁的控腿时间长。

2.坐在独脚椅上,面对面互相用手滚球。

3.坐在独脚椅上,面对面练习踢球。

4.坐在独脚椅上,面对面互相抛接球。

5.两人相背而坐,依次左右转体交接球。

(三)集体竞赛游戏:《传球》此游戏分两组进行。

独脚椅一字排开,用一只按摩球依次传递,身体保持平衡,球不能掉地,以先传完的组为胜。

传球方式由幼儿自己动脑,并商量决定。

1.幼儿横向排列坐好,依次将球传给自己旁边的同伴。

2.幼儿纵向排列坐好,依次将球从头顶(或腰间)传给自己后面的同伴。

3.幼儿伸出一只同向的脚,搭成一道长隧道,将球从第一个孩子的胯下依次传到最后。

活动名称:《蜘蛛侠》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强化幼儿的运动企划能力,活跃前庭神经。

2、练习趴在滑板车上用双手双脚爬行,使身体在多作用中运动。

活动准备:活动设计篇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滑板操二、基本部分:1、幼儿自由尝试滑板车的各种玩法。

2、游戏《小孩真爱玩》身体趴在滑板车上,用双手双脚协助身体前进至老师指令的物体处,用手触摸一下即返回3、游戏《蜘蛛侠》(1)身体趴在滑板车上,练习用双手双脚协助身体侧行。

(2)幼儿趴在滑板车上,以双手双脚推着两侧墙壁穿过狭道,手脚均不能触地。

三、结束部分:俯卧滑板车休息活动名称:《平衡链游戏》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2、强化前庭平衡感,促进身体运动的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平衡链若干条活动设计篇活动建议:一、开始部分:热身律动:请你跟我这样跳二、基本部分:1、自由探索:幼儿人手一条平衡链,分散自由玩,一段时间后请玩法有创意的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跟学。

2、走小路:(1)将平衡链逐一连接,平铺成一条长长的小路,幼儿赤足走过(也可以用单双脚跳或爬、跑等方式),引导孩子说出脚底的感觉。

(2)跨过“拦路虎”:一半幼儿横躺在小路上,当拦路虎,另一半幼儿从他们身上跨过,不能触碰拦路虎的身体。

当老虎的幼儿可以变换身体姿势及神情,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3、过桥墩:将平衡链卷起并捆好,按一定的距离摆放成桥墩的样子,幼儿逐个跨走过去。

4、游戏《开坦克比赛》(1)将平衡链两两连接成一辆“坦克” ,幼儿钻在中间成站姿或跪姿前行,带动“坦克”前移。

(2)幼儿两人一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一人将坦克开到头以后,换另一人反向开,以先完成的组为胜。

活动设计篇指导重点:(1)引导幼儿把握好前进的方向;(2)能手脚协调地前移。

三、结束部分:调整呼吸,整理场地。

活动名称:《跳动的精灵》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促进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

2、利用蹦蹦床的弹性,强化前庭刺激和运动企划能力。

3、提高幼儿下肢力量及耐力,发展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蹦蹦床多张、长皮筋活动建议: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热身准备活动——小精灵二、基本部分:1、幼儿在蹦蹦床上尝试自由活动。

方法如:(1)爬行、翻滚;(2)双脚后屈跳起至臀部;活动设计篇(3)跳转 90 度、 180 度;(4)前后分合、左右分合跳(5)单脚跳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跳法,启发大家多动脑筋,并进行相互间的动作模仿。

3、游戏—跳格子将蹦床用皮筋分隔成“米”字形,幼儿在格中练习跳格子。

4、游戏——猫抓老鼠两名幼儿分别扮演猫和老鼠,相对站在“米”字格中,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跳跃和追捕。

指导重点:由于蹦蹦床游戏运动强度大,所以老师要引导幼儿进行适时的休息和调整活动,并控制好游戏人数,避免相互碰撞。

三、结束部分:幼儿结伴互相按摩,重点放松腿部肌肉。

活动名称:《给小手小脚盖印章》适合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展幼儿之的合作性及争意。

3、在不同手印、脚印拼的小路上、准确地行走,活篇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展作的性和灵活性。

活准:1、不同印的脚步器 4 ,自制小脚(手)印板若干2、三个小滑梯、6个拱活程:一、开始部分:在音伴奏下行全身运,重点引幼儿行脚部的身,如:用脚尖、脚跟模仿琴、开花等作,或行、双脚的跑跳。

二、基本部分:1、引幼儿仔察脚步器上的印,重点察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并自由走各脚步器。

方法如:(1)大象爬:拱起身体,手脚着脚步器上的印依次前;(2)青蛙跳:双手往前扑到手印上,双脚起跟落在脚印上;(3)脚尖脚掌交叉走:可走内的脚印,也可加大交叉幅度,走外的脚印,甚至用交叉跳等方法。

(4)找数字:沿着一定的数序排列跳。

(5)内外 8 字脚走路⋯⋯2、集中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玩法,引导幼儿从对印的准确度及创意方法的角度对同伴予以评价,并再次分散尝试他人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