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
2 地震剖面
地震剖面的显示方式:
波形显示 变面积显示 变密度显示 波形+变面积显示 波形+变密度显示
2020/5/7
27
2 地震剖面
20波20形/5显/7 示
变面积显示
变2变8密密度度显显示示
1 地震波对比的基本原则
2020/5/7
波形+变面积显示
29
2 地震剖面
2020/5/7
因而,它们的叠加结果——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子波组, 其波组特征(相位个数,哪个相位最强等),也一定具 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这就是地震记录面貌形成的过程。
2020/5/7
15
1 地震记录的形成
地震道f(t)是有效波s(t)和干扰波n(t)叠加组成的,即:
f (t) s(t) n(t)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纵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
2020/5沿/7任意方向切出的垂直剖面
52
2020年5月7日10时
53
27分
2020年5月7日10时
干扰波由非激发干扰n0(t),噪音背景n1(t)及规则干扰 N(t)叠加而成,即:
n(t) n0 (t) n1(t) N (t)
规则干扰分两类:
一类与地质结构有关,称第一类规则干扰N1(t),包括多次波, 反射-折射波,转换波,断面波,绕射波,伴随波,折射波,瑞雷
波,勒夫波,斯通利波等,这类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有
同相轴:一串套得很好的波峰(谷) 相位:通常用波峰(谷)的数量来描述 复波(波组):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
是一组相邻反射波叠加形成的。 波系:相邻几套稳定的波组
2020/5/7
25
2 地震剖面
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
一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与分布规律 1. 岩性的影响
岩石类型 沉积岩 花岗岩 玄武岩 变质岩 速度(米/秒) 1500~6000 4500~6500 4500~8500 3500~6500
一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与分布规律
沉积岩的波速 岩 石 类
型
速度(米/秒)
200~800 300~900 600~800 1200~2500 1500~2500 1800~4000 2700~4100 2500~6100 3500~4500 2000~3500 4200~5500 3100~3600
砾岩碎屑(干砂) 砂质粘土 湿 砂 粘 土 疏松砂岩 致密砂岩 泥质页岩 石灰岩、致密灰岩 石膏、无水石膏 泥灰岩 岩 盐 冰
一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与分布规律
2. 密度的影响
除了波动方程导出的严格公式外,已经可以肯定,
速度与密度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随着密度的增
加,速度也会增加。另外,国外对大量岩石样品做
1.
• •
速度-岩性量板制作
(3)地震层速度-岩性量板获得:
由声波测井资料获得的速度岩性量板,不能直接 用于地震层速度岩性解释。 声波测井与地震勘探由于震源不同,声波测井受 井眼低速带、基线漂移等方面影响,两者所获得 的地层层速度存在较大误差,往往是地震速度高 于声波速度。 通常的做法是将地震层速度量板与声波层速度量 板进行比较,采用平移法消除误差,即可使地震 层速度量板适应于层速度-岩性转换。
•
为了做到系统采样,真实地反映井下岩性变化情 况,一般分为砂岩和泥岩两个大类,并选用层厚 大于2~5m的岩性较纯、电性特征明显的层作为取 样点。
1.
速度-岩性量板制作
(1)测井岩性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 ppt课件
VSPlog与合成记录 对比
井旁道与VSPlog 对比
标定判别标准之一:
深
VSP
声波、VSP提供的时SP 深关系GAM一E 致AC
度
AC
标定判别标准之二: 单井时深关系与区带综合速度一致
综合速度
标定判别标准之三:
区域标准层、特殊地质体反射层一致
合成记录
S742
自然电位 742
咖马
声波
火 成 岩
存在问题和不足——技术
(1)构造解释的速度陷阱和时深转换精度问题。 如何建立准确的空间速度场实现变速时深转换
(2)岩性、地层、微构造等隐蔽性圈闭的识别率、描述精度仍然较低。
(3)断层封堵性研究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 (4)非均质性储层、薄储层和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描述能力差。
(5)潜山风化壳和内幕储层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描述困难。
前言
勘探对象 地质需求
•复杂断块、潜山
构 造 •高陡构造 解 •逆掩推覆体 释
•低幅度构造
断裂 大小 形态 幅度
资料要求
高信噪比 高成像精度
岩性解释
分析地震剖面上的地层整合、不整合、削蚀、 顶超、底超等接触关系建立正确的地震相、地 震层序;
根据地震层序、地震相建立的沉积相(如冲积 扇、河道、三角洲、砂坝、浊积岩等)储集体 进行解释;
层位识别(标定)是地震解释的基础
标定方法
地震剖面解释----地震层位标定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VSP标定 邻区引层 时深转换尺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1、合成记录
Sp gamma v S(t)=w(t)*R(t)
nen yao
深 度
钻井岩 性剖面
Q3-g10 Q2-1 Q2-2 Q2-3 Q2-4 Q2-5 Q1-1 Q1-2 Q1-3 Q1-4
《地震地层学》第四章 地震速度-岩性分 析3
第四章地震速度-岩性分析地震波的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同时也是地震地层解释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
从实质上讲,各种(大多数)地震技术的核心任务(主要目标),在诞生初期,几乎都是围绕着地层速度的勘测在进行。
从另一方面看,地震反射资料无非是地层界面之间波阻抗差的反映。
第一节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一、岩石弹性常数的影响根据“均匀的完全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波动方程”可以知道,地震纵波与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弹性常数之间存在下述关系:V==(4-1)pV==(4-2)s式中λ、μ是拉梅系数;ρ是介质的密度;E是杨氏模量;δ是泊松比。
它们都是说明介质的弹性性质的参数。
E比ρ相对于密度增加了,增加的级次较高。
二、岩性的影响表一、表二、沉积岩的波速三、密度的影响除了波动方程导出的严格公式外,已经可以肯定,速度与密度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随着密度的增加,速度也会增加。
另外,国外对大量岩石样品做了物性研究后,提出了下列经验公式:4Va ρ= (4-3)140.31V ρ= (4-4) 但是,速度与密度的关系随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在每个地区应该存在一定的关系。
四、与埋深的关系大量实际资料表明,在岩石性质和地质年代相同的条件下,地震波的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主要是埋深控制地层压实程度的高低。
一般地,存在如下公式:0()CZ V Z V e = (4-5)五、与地质年代的关系在相同埋深条件下,地质年代增加时,塑性介质的蠕变,造成压实程度增高,进而速度降低。
六、与孔隙度和流体成分的关系 1、时间平均方程11f mV V V Φ-Φ=+ (4-6) 2、油、气、水等流体的速度很小,尤其是气。
5000/m V m s =,(1600/f V m s =盐水), (1300/fV m s =油),(300~400/f V m s =气)。
七、温度压力的影响温度升高,速度减小;压力增大,速度减小。
地震勘探概念和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seismic prospecting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见地震),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
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
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上,以及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公里。
爆炸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非人工震源。
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地面震源,如重锤、连续震动源、气动震源等,但陆地地震勘探经常采用的重要震源仍为炸药。
海上地震勘探除采用炸药震源之外,还广泛采用空气枪、蒸汽枪及电火花引爆气体等方法。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某些类型的金属矿的勘查也有选择地采用了地震勘探方法。
发展简史地震勘探始于19世纪中叶1845年,R.马利特曾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测量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这可以说是地震勘探方法的萌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都曾利用重炮后坐力产生的地震波来确定对方的炮位。
反射法地震勘探最早起源于1913年前后R.费森登的工作,但当时的技术尚未达到能够实际应用的水平1921年,J.C.卡彻将反射法地震勘探投入实际应用,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次记录到人工地震产生的清晰的反射波。
1930年,通过反射法地震勘探工作,在该地区发现了3个油田。
从此,反射法进入了工业应用的阶段。
折射法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早期德国L.明特罗普的工作。
20年代,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利用折射法地震勘探发现很多盐丘(见底辟构造)。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地震资料处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地震相干体:由三维地震数据体经过相干处理而得到的一个新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所在道与相邻道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即计算时窗内的数据相干性,把这一结果赋予时窗中心样点。
(2)时移地震:利用不同时间观测的三维地震有效信息的差异进行储层监测,完善油气藏管理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3)地震亮点: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
(4)地震反演:根据各种位场(电位、重力位等)、波场(声波、弹性波等)、电磁场和热学场等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其相关物理参数的过程。
(5)地震三维数据体:三维地震勘探经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数据体,由采集的几何形态确定的(处理期间可能调整的)规则间距的正交数据点的排列。
(6)地震属性:表征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特征、由数学变换、或者物理变换引入的物理量。
(7)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8)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利用振幅随炮检距或AVO 偏移距的变化来估算界面两侧介质的泊松比,进而推断介质的岩性(9)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所有领域,通过计算机交互绘图和成像,从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10)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把这从野外采集的经过处理的资料转化成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
二简答题1识别亮点的标志:(1)振幅异常(2)极性反转(3)水平反射同相轴的出现(平点)(4)速度下降(5)吸收衰减2.三维地震勘探有哪些优势(1)野外施工方便灵活,不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满足面积观测、覆盖次数和炮检距相同即可。
物探名词解释
1、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时,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它是用各分层的层速度加权再取均方根值得到的。
VR2、射线速度:波沿射线传播的速度,Vr3、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单程传播所需的总时间之比4、自激自收时间:时距曲线在t轴上的截距,在地震勘探中称为t0时间,表示波沿界面法线传播的双程旅行时间,t0=2h0/v5、真速度:波沿射线方向传播的速度,也称射线速度。
6、视速度:地震勘探中,一般是在地面或海面观测波的传播,观测方向往往和波射线方向不一致,这时沿观测方向测得的波速度称为视速度。
7、倾角时差:这种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由界面倾角引起的,称为倾角时差。
正常时差:任一接收点的反射旅行时间tx和同一反射界面的双程垂直时间t0的差,用△tn 表示8、波的对比:在时间剖面上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就叫做波的对比。
波的对比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比工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质成果的可靠程度。
9、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概念:---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波的振幅、频率、极性等;----地震剖面上反射波总的特征如同相轴的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和外部几何形态等信息;----地层岩性解释可分为地层解释和岩性解释两方面(即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岩性学);10、构造发育史图:又称为古地理-古构造恢复剖面,就是将某些有地质意义的层位认为是古时期的沉积平面,然后将这一层位向上时移拉平,就可得到古构造剖面,其目的是研究这一层在其沉积时期与其它各层之间的关系。
11、振动图:在某一确定距离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12、波剖图:在某一固定时刻t,介质中不同位置处的质点的位移状态变化曲线13、多次覆盖技术:多次覆盖技术也称共中心点叠加,共深度点叠加,共反射点叠加,其基本思想是在地面上不同的观测点或以不同的方式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重复观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个别观测点受到干扰也能得到地下每一点的信息。
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7.2 地震资料地层解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指由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地震反 射单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 用于确定和区分不同地震相的常用参数有: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连续性、振幅、频率、速度等。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6)根据反射特征推断沉积相
a、楔状发散结构——湖(海)盆近岸沉积 地形坡降增大,地震反射连续性好,呈微发散形态,为湖 海盆环境沉积,是鉴别古岸线的重要依据。
b、缓楔状中-变振幅反射——河湖(海陆)交替偏砂相 缓楔状,底上超,微发散形态,中振幅连续反射与变振幅 断续反射交替,反映了随水平面升降的河湖(海陆)交替沉积 。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地震层序或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 中可包括若干类型的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一序列地震反射参数确定地震相类型,并解 释这些地震相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划分地震相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地层参数。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振幅 连续性
地 震 地 层 参 数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4、划分地震层序的应用
1、地层对比 2、构造研究 3、沉积体系研究
•地震反射的特点 可以在横向上连 续追踪观察,在 对地震反射层标 定后,可用于组 或甚至段的地层 对比。
地震相分析是在划 •一个沉积层序也 就是一个构造层, 分地震层序基础上进 代表盆地发育过程 行的,通过分析各地 中的特定阶段。划 震层序的地震相类型、 分地震层序是恢复 展布及垂向演变,便 区域构造运动和盆 可恢复沉积体系类型、 地发育历史的基础。 展布和盆地充填历史。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2.1 层位标定
建立地震反射与地质层位间的联系。标定方法有:
–①深-时转换法、②VSP测井法、③合成地震记录法;
Depth z1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 zn
Time t1 t2 t3 t4 t5 t6 t7 t/平均速度标定
转换等现象; 5. 异常波(如断面波、绕射波等)的出现 。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1
✓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征 清楚。
剖面上表现为反射标准层的错断和波 组、波系的错断。这一般是中、小型 断层的反映。其特点是距离不大,延 伸较短,破碎带较窄。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2
✓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变。
(华东)
§2.3 断层解释
• 断层是指地层错断、断层面两侧不同时代的地层相 接触,并可能产生破碎带,沿断层面的岩性结构发 生很大变化。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 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里,断层均相当发育,对油气 的运移和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油气藏的形 成、分布和富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因此正确解释断层是地震资料解释(特别是构造解 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华东)
波组对比
• 横向稳定的地层所产生的地震反射波组也是横向稳 定的,可以将这样一组反射整体做对比。必要的情 况下,可以将大套地层对应的波系做横向对比。
波系
波组
波组 波系
(华东)
相邻剖面解释的相似原则
• 由于相邻地质剖面中所显示的构造特征是相似的, 因此相邻的地震剖面中的构造解释也应该遵循相似 原则,即:
• 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振幅显著增强;
–波形相似; –同相性; –时差变化规律;
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
顶积层(top set,topset bed):顶积层又称顶组沉积 (topset deposit)。为三角洲顶部的陆上沉积物,主要 由河流的砂质沉积物及泥炭沼泽沉积组成,常可见层理。 顶积层岩性最粗,它实际上是河流沉积在三角洲上的延 伸。
前积层(foreset,foreset bed),又称前组沉积 (foreset deposit)。为三角洲前缘斜坡上的沉积物,主 要由海岸带的砂质沉积物组成,可见层理。
勘探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岩性解释技术 的产生与发展
• • • • • 60年代末,层速度估算砂泥岩比技术; 70年代初,亮点技术; 70年代中,声阻抗技术、彩色显示技术; 70年代中后期,VSP技术、横波勘探技术; 80年代初,人机联作解释技术、AVO技术、三 维高分辨率勘探技术; • 90年代,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油藏描述技术; 70年代末期,出现地震地层学;80年代后期 开始,以地震属性为主要依据的岩性解释一直 是现代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
3. 地震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地震反射界面、岩性界面和时间地层界面的关系
• 地震反射界面是具有波阻抗差的地下 地质界面(层面,不整合面及流体分 界面); • 地震反射界面不一定是岩性界面; • 地震反射界面常常与时间地层界面一 致,具有年代地层学的意义,是地震 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地震反射界面的实质
前积层是河水到达河口后,最先在汇 水盆地边缘沉积的较粗泥、砂沉积物,它 向海洋(或湖泊)方向倾斜,近岸处较陡, 随着离岸渐远而逐渐变缓。底积层是河流 带来的悬浮物,在前积层的前方形成的水 平沉积层,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粒细、层 薄。顶积层是前积层增长到河底高度时, 随着三角洲向海推进,在前积层之上沉积 的、近水平的冲积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地震勘探主要利 用反射波旅行时信息和速度信息,查明地下 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所进行的解释 是构造解释。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要的不断增长和构造油 气藏的大量发现与开发,比较容易找到的大 的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少,于是,人们不得不 更多地注意寻找和开发非构造油气藏,即地 层圈闭油气藏,所进行的解释除了构造解释 外,岩性解释也越来越重要。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atigraphy)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沉积层序(sedimentary sequence):沉积层序是一个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一套地层,其顶部和底部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
A depositional sequence is a relatively conformable succession of genetically related strata bounded at its top and base by unconformities or their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3.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4.地震层序(Seismic sequence):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5.地震分辨率(Seismic resolution):指的是用地震资料能区分单独地质体的能力。
6.地震相(Seismic facies):是一个在一定区域内可以确定的、由地震反射所组成的三维单元,其地震参数(例如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和层速度)不同于相邻地震相单元。
7.地震相分析(Seismic facies analysis):是指对地震反射波参数的描述和地质解释(环境背景,岩相等)8.地震相单元Seismic Facies Unit是指由反射波组构成的可在图上表示的三维地震单元,且这些地震单元的参数不同于邻近单元的参数a mappable,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unit composed of groups of reflections whoseparameters differ from those of adjacent facies units.9.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一系列成因相关的、并具特定叠加模式的准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它以主要洪泛面和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界。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复习题
地震解释基础 复习题1.为什么并非每一个地质界面都对应一个反射同相轴?子波有一定的延续长度,若地层很薄,相邻分界面的信号可能会重叠到一起形成复合波,导致无法分辨界面。
所以一个反射同相轴可能包含多个地质界面。
2.影响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分辨率的实质是什么?1)激发条件——激发宽频带子波——井深、药量、激发岩性、虚反射、激发组合2)接收条件——检波器类型、地表岩性、检波器耦合、组合方式、仪器响应3)近地表低降速带的影响4)大地滤波作用、地层速度实质:提高主频,拓宽频带3.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提高横向分辨率?偏移是提高地震勘探横向分辨率的根本方法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核心是减小菲涅尔带的大小,菲涅尔带的极限 :h=0,所以菲涅尔带减小到极限L=λ/4,所以偏移能提高横向分辨率。
4.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在对比之前,要收集和分析勘探区的各种资料。
研究规律性的地质构造特征,用地质规律指导对比解释。
了解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及相关因素,以便准确识别和判断出剖面假象。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在一个工区有多条地震剖面,应先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工作,然后从主测线的反射层延伸到其他测线上去。
(主测线:指垂直构造走向、横穿主要构造,并且信噪比高、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
它还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最好能经过钻探井位。
)3)重点对比标准层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目标层(或称为标准层,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标反射层。
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油层、储油层)。
4)相位对比反射波的初至难以辨认,采用相位对比。
若选振幅最强、连续性最好的某同相轴进行追踪,为强相位对比。
在各个剖面上对比的相位应一致,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解释。
反射层无明显的强相位,可以对比全部或多个相位,为多相位对比。
也可用整个波组的所有相位对比,提高解释的正确度。
地震资料解释中必须弄懂的50个基本概念!
地震资料解释中必须弄懂的50个基本概念!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基本概念.1. 地震资料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
核心就是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和地震信息,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和地质基础理论,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2.地震解释的发展阶段: 地震构造解释阶段----在构造地质学和地震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确定地下主要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落实和描述地下岩层的构造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有力的构造圈闭是其主要目的。
地震沉积解释阶段----以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思想方法)为基础,以落实隐蔽油气藏、描述地下储层空间几何形态为主要目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阶段----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一切可能获得的资料(包括地质、钻井、测井以及地球化学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合理判断和分析各种地震信息的地质意义,以达到精确重现地下地质情况。
3.地震子波:震源激发时产生尖脉冲,在激发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定距离时,波形逐渐稳定,称该时刻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4.地震剖面的种类:时间剖面有两种:一是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简称水平剖面;二是叠加偏移时间剖面,简称偏移剖面。
时间剖面的显示:波形剖面,变面积剖面,变密度剖面,波形加变面积剖面,彩色显示剖面,5. 时间剖面的特点:时间剖面由图头和记录两部分组成。
图头部分:位于剖面的起始部分,用以说明剖面的工区、测线号、起止桩号、剖面性质、野外施工参数和处理方法与流程,其显示内容由处理人员提出。
记录部分:是时间剖面的主要部分。
横轴:代表共中心点叠加道的位置,一般用CDP点号和相应的测线桩号表示。
CDP点距为道距的一半,通常为25m。
桩号SP,单位为米或千米。
纵轴:双程反射时间T。
单位为秒。
速度谱:每km一组显示于剖面上方地形线: 显示于剖面上方或下方。
基准面:统一或浮动的,多选在低速带之下。
地震剖面上0秒所对应的海拔。
视周期:相邻波峰(谷)之间的时间长度视主频:视周期的倒数。
地震资料解释
第五章1,、时间剖面与地质剖面存在的主要差别?解决地震剖面存在问题的途径?主要差别(1)在测线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常常不是一一对应的。
(2)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双程旅行时,而地质剖面或测井资料是以铅垂深度表示的,两者需经时深转换,其媒介就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它通常随深度或空间而变化。
(3)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振幅、同相轴及波形本身包含了地下地层的构造和岩性信息。
但是反射波同相轴是与地下的分界面相对应,一个界面的反射特性又与界面两侧的地层、岩性有关。
必须经过一些特殊处理才能把反射波所包含的“界面”的信息转换成为与“层”有关的信息后,才能与地质和钻井资料进行直接地对比。
(4)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通常是反射子波叠加、复合的结果。
复合反射子波的形成取决于地下一组靠的很近的地层结构的稳定性,如薄层厚度、岩性、砂泥岩比等。
(5)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
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它们在全三维偏移剖面上都会准确归位。
途径(1)通过数学关系(如三个角度或三个深度的相互转换关系)换算得到地质分界面的正确空间位置。
(2)偏移处理它是把反射和绕射准确归位到其真实位置的反演过程。
(3)进行空间校正,恢复地质t构构造的真正形态。
它是利用水平叠加剖面进行对比解释后,对绘制的目标层造图进行空间校正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2、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主要标志?(1)强振幅反射波一般以较强的振幅出现在干扰背景上。
反射波振幅的强弱还与反射系数、界面形状等因素有关,如果沿界面无构造或岩性的突变,则反射波的振幅眼侧线应当是稳定或渐变的。
(2)波形相似由于震源所激发的地震子波基本相同,同一界面反射波传播的路程相近,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地层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也相近,所以同一反射波在相邻地震道上的波形特征是相似的。
(3)同向性如果有一个反射波传导测线上,它的视速度不变,或只是沿测线缓慢变化,沿测线布置得观测点又相距不远,则同一个反射波的相同相位在相邻地震道上的射线路经或到达时间是相近的,相邻地震道记录下来的振动图也是相似的,形成同相轴。
地震勘探-地震资料解释
二、 构造解释的一般流程
资料准备 、剖面解释、空间解释、 综合解释
1)资料准备
1.搜集资料: ① 收集前人在本区或邻区作的地质、地球物理
资料。主要包括:区域地质概况如地层、构造发展史、 断层类型及分布规律,钻井地质柱状图、地震速度资 料,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等。
二、地震资料解释的目的
将经过处理的地震语言变成地质语言。得 到的时间剖面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地质构 造特征,但还存在许多假象,需运用地震波理 论进行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同时,还要将时 间剖面变成深度剖面,绘制空间地层构造图。
地震语言--时间剖面
地质语言---地质剖面图
地质语言---地质构,剖面解释主要是在时间剖面上进行的。
1. 基干测线对比
解决大套构造层的对比,确定解释层位等问题。包括:先选择 反射特征明显,稳定的剖面作为主干剖面;再确定地震反射标 准层及地质属性。
2. 全区测线对比
解决构造层和各解释层位的全区对比问题。利用反射波的识别 标志和波的对比原则,进行对比。
和范围,这种性质称为波的“连续性”。
识别有效波的标志之四:连续性
四、时间剖面的对比方法
1)连续追踪标准层或强波的同相轴
什么是地震反射标准层:
具有明显地震特征和明确地质意义的反射层
T06
T1 T1' T2
(1)反射标志层能反映 盆地内构造 —— 地层 格架 的基本特征。在选择地震 反射标准层时,一般把时 间地层分界面或构造地层 分界面,如主要沉积间断 面、不整合界面或基底面 作为标准层,以便全盆地 和工区范围内构造和地层 的统一解释。
3.复杂剖面解释
对重点区块的复杂剖面段(如断层、尖灭、扰曲、不整合、岩 性变化等)及特殊现象,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利用各种地震信 息综合解释,并采用地震模拟技术,反复验证,求得对地下复 杂体的正确解释。
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
通过实验室对岩石样品或薄片的分析、 测试及研究,可得到不同岩性的储 层参数,如孔隙率、含流体性质、 速度、密度等。对研究区内所有井 的岩心、录井资料进行面积和空间 上的分析研究,可得到研究区内第 一手的地质成果,其准确度和可靠 性取决于研究区的资料积累、研究 程度、资料源的丰富程度以及研究 人员的经验与水平等。
• 河道沉积特征
• 沉积物:砾石、粗砂 • 结构:分选、磨圆差 • 构造:块状或具叠瓦状,底冲刷
河道沉积构造
交错层理,倾角10-15°; 冲刷--充填;暴露构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泥石 流
泥石流沉积
砾、砂、泥、水高度混合,在自身重力作 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的流体——泥石流
河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
凹岸: 侧向侵蚀 凸岸:边滩 侧向加积
天 然 裂 缝
溶 洞
溶 洞
渤古1井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特征
天 然 裂 缝
天 然 裂 缝 溶 洞
渤古1井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特征
断 层
断 层
渤古1井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特征
Nmu
Nmd
Ng
测井资料的作用
①是设计和控制储层模型的重要数据来源; ②具有良好的垂向分辨率和深度控制; ③各种测井曲线是垂向分层和井间地层岩性对比的 基础; ④提供了储层单元的烃类、水饱和度、孔隙度、渗 透率、砂、泥质含量等储层参数的精确数值; ⑤经分析和处理可作出单井或井间有关构造及地层 等方面的地质上的定量解释; ⑥钻井地质与测井资料虽然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井柱 的地质特点和地层物性参数,但在整个研究区的 三维空间只是“一孔之见”,缺少剖面、平面、 三维体的信息
油藏描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地质描述旨在建立油藏的总体概念; • 地震描述是要提供油藏构造和储集体 几何形态等方面精细的解释成果; • 测井描述最终提交井位点处精确的各 种储层参数;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1.同相性:同一反射波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
2.振幅显著增强
反射波能量强,振幅大、峰值突出。 反射波强弱与对应界面反射系数及 界面的产状有关,也与其他地震地 质条件有关。 由于相邻道间震源所激发的振动子 波基本相同,同一界面反射传播路 径基本相近,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 地层吸收特征也相似,所以同一界 面的反射波在相邻道上的波形基本 相似,包括:主周期、相位数、振 幅包络形状等,如左图。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
一、地震剖面的对比原则
波的对比:在地震记录上利用有效波(反射波)的动力学和
运动学特点来识别和追踪同一界面的有效波(反射波)。
对比原则(或识别标志):
在相邻地震道上到达时间 接近,极性相同,相位相 似,每道记录下来的振动 图波形相似,波峰套着波 峰,波谷套着波谷,形成 一条平滑的“同相轴” (变面积显示的小梯型)。 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各延续 相位的同相轴保持平行。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
二、时间剖面实际对比方法
1.选择对比层位
选择与地质构造有关、规律性较强的反射波进行对比:
①选基干剖面;基干剖面包括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构成了基干
剖面网,其要求:全区剖面中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且层次齐全、 可连续追踪;剖面构造简单,断层少;在工区内分布均匀、可控制 全区;此外,最好是过井剖面; ② 选择对比层位;在各基干剖面上都能出现的特征明显的反射 波作为主要对比层位。
梯形面积的大小和陡度随着地震波 的形状和能量而变化,即“变面积” 变面积显示看不到波谷和强波的波 峰,梯形中心代表波峰的位置。相 邻梯形中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视周 期。 对于强波梯形中点处不感光出现 “亮点”。
地震勘探
第四章地震资料的解释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第一节地震分辨率Resolution地震分辨率是可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或最窄的地质体宽度,前者称为纵向分辨率,后者称为横向分辨率。
一、地震波的纵向分辨率(Vertical Resolution)纵向分辨率是指沿地层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的厚度。
以煤层为例,纵向分辨率就是刚好分开煤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极限厚度或双程旅行时间。
Rayleigh、Ricker、Widess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准则,这三种纵向分辨率准则并不存在根本差异。
Rayleigh准则和Widess第一准则分别用λ/4和λ/8作为纵向分辨率,而Ricker准则介于二者之间。
Resolution refers to the minimum separation between two features such that we can tell that there are two separate features rather than only one. With respect to seismic waves we may think of how far apart two interfaces must be to show as separate reflectors.Rayleigh defined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as being about λ/4. Ricker used a slightly different criterion, which resulted in a slightly smaller resolvable limit. Widess also used a different criterion of λ/8.二、地震波的横向分辨率(Horizontal Resolution)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人们往往更需要了解煤层的横向变化情况,如断层、尖灭、冲刷带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1)前积相
发育在陆坡的斜 交前积相
发育在近岸的S形 前积相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2)充填相
a.活动的下切谷相
b.废弃的水道充填相
二、地震相分析
大陆斜坡底部凹地杂乱充填相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3)丘型相
丘型地震相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几种典型的地震相外形示意图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a.席状 特征:长度宽度远大于厚度,分布范围广泛;上下界面接近平行, 厚度相对稳定;内部反射以平行、发散、前积形式居多。 意义:反映均匀、稳定、广泛的前三角洲、浅海、陆坡、半远洋和 远洋的沉积环境。 b.席状批盖 特征:地震相单元平滑地披盖在礁、盐丘、泥岩刺穿体、生长断块、 古潜山等其它古地貌的单元之上;内部反射平行形式居多。 意义:反映物源均一、水体能量低、与水底起伏无关的深海沉积环 境。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c、楔状空白反射——滨海偏砂相 顶部削蚀,底部上超,呈楔状外形,空白 - 弱振幅反射, 反映近物源的偏砂相沉积环境。
d、丘状叠置结构——扇、三角洲砂体、泥岩相 在盆地周围坡降较陡的斜坡位置,易发育扇、三角洲体系
。
扇体外缘呈丘型强反射,内部反射断续——弱连续,能量强 ,多期推移式叠置,丘状体上超现象明显,扇端多伴生发散结 构。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e、斜层推进结构——三角洲体系或陆坡斜层 盆地坡降较小,侧向加积,底部上超或下超明显,顶部整 一接触或顶超接触,向盆地中心推移侧向加积。
二、地震相分析
6.地震相图的编制
沉积环境
地震相的几何参数
物源方向 相边界
地震相的物理参数
定量规律
不同测线相单元闭合
地震相平面对比
相同相单元平面分布
二、地震相分析
6.地震相图的编制
地震相图的编制方法: (1)分别作出个地震层序的多种地震相参数图(振幅分布图、 连续性分布图、频率变化图、层速度变化图、内部结构类型 分区图、顶底界面接触类型分区图……),然后综合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e.透镜状 特征:中间厚,两端变薄直至尖灭,外形呈透镜体状。 意义:反映河床、沿岸砂体的河流沉积环境。
f.丘形 特征:层状地层上隆、凸起,比周围地震相单元外形高。
意义:主要形成于碎屑堆积、火山沉积、生物礁生长等过程中。
丘型沉积体:生物礁、重力滑塌、海底扇、火山锥……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2)几何参数:当时的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结构和沉积的物源方向。
I.内部结构的几何形态:平行与亚平行、发散与收敛、前积、杂乱、无反射。
a.平行于亚平行结构:反映了均匀沉降的陆棚和盆地平原上的匀速沉积,反射层呈 水平延伸或稍微倾斜。 b.发散结构:说明了沉积速度沿一个方向的均匀变化,反映了地层横向加厚和盆地 的不均匀沉降。
(2)选择代表地震相特征和反映沉积特征的主要参数编图。 (斜交前积相、丘型相、高连续强反射相、低连续中振幅 相……) (3)采用巴博等人的编码系统划分相区。将地震单元的内部 反射结构和它们上下边界的关系已分式表达,即:
二、地震相分析
A—地震单元与上部边界的接触关系,分类号有:削截(Tr)、 顶超(TDP)、整合(C) B—地震单元与下部边界的接触关系,分类号有:上超(Cn)、 下超(Dwn)、整合(C) C—地震单元内部反射结构,分类号有:平行(P)、收敛(D)、 波状(W)、丘状(M)、斜交前积(Ob)、S型前积(Sb)、 杂乱(Cb)、无反射(Ri)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地震层序或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 中可包括若干类型的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一序列地震反射参数确定地震相类型,并解 释这些地震相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划分地震相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地层参数。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振幅 连续性
地 震 地 层 参 数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c.楔形 特征:横向连续变薄,呈楔状尖灭;常超覆于海岸、海底峡谷侧壁、 大陆斜坡侧壁的三角州、浊积层和海底扇上。 意义:反映大陆边缘、半深海海底扇等的沉积环境。
d.滩形 特征:横向急剧变薄,顶部平坦;内部反射主要为平行、S型、斜交 等形式。 意义:反映了海平面的升降;沉积环境主要为陆棚边角、台地边缘 等。
物理参数
层速度 频率 内部结构
几何参数
外部形态 划分地震相的主要依据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1)物理参数
地震相的物理参数,反映沉积的具体特点。
a.反射振幅:反映层间波阻抗的差异性。 b.反射的连续性:反映地层的连续性和沉积的 稳定性。 c.地层速度:反映沉积物的岩性和致密程度。 d.反射频率:反映沉积的速度和沉积环境。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2)几何参数:当时的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结构和沉积的物源方向。
c.前积结构:一种向深水方向扩 展的反射结构,即在水流向深水 推进时,由斜坡地形的前积作用 造成的。 地震反射同相轴形态可分为S 型、斜交型、S-斜交混合型、叠 瓦状、乱岗状。 前积结构反映了沉积时水流 强度的差异。
地 震 勘 探 原 理
8 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授课人:何加成
hjc978@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地震地层学的由来
地层学这一古老的学科自问世以来,其分支学 科不断出现,最早出现的分支学科是生物地层学, 渐次出现了岩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古地磁与 磁性地学、年代地层学、生态地层学、旋回地层 学、事件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 机技术的推广,勘探技术和实验手段的提高,各学 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开发以及能源的紧迫需要,地 震地层学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发挥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
削截或顶超
地震剖面上的不整合关系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上超、下超、顶超、削蚀的特点及地质意义:
上超是一套水平(或微倾斜)地层逆着原始倾斜沉积界面向上超
覆尖灭。代表水域扩大时的逐步超覆的沉积现象。 下超是一套地层沿原沉积界面向下超覆。代表定向水流的前积作 用,意味着新地层依次超覆在老地层的沉积面上。常见于三角洲 沉积中。 顶超是一个沉积层序中界面处的超覆尖灭现象,它和削蚀可共存 ,二者无明显界限,地震反射不明显。它是局部基准面太低的情 况下沉积的结果,代表无沉积作用或水流冲刷作用的沉积间断, 常出现于三角洲沉积的近岸侧。 削蚀:侵蚀作用造成的地层侧向中断,代表由于构造运动(区域 抬升或褶皱运动)造成的的剥蚀性间断。
8 地震资料地层解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1、地震层序的基本概念
沉积层序是指一个地层单元,它由一套整一的、连续的、成 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组成,其顶底是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 面为界。
地震层序是指能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的沉积程序,也即沉积层 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转相: 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反射特征,解释地震相所反映的沉积环 境和沉积特征,把地震相转为沉积相,恢复古地理面貌。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地震相地质解释的一般方法: (1)建立沉积模式 地震相单元反射特征直接推断沉积相 从沉积相与地震反射特征的联系中确定地震相模式,应用模 式推断沉积相。 (2)单井划相 利用钻井资料来确定地层单元在该井的沉积相,然后与过 井地震剖面对比,标定地震剖面上的沉积相。
3、地震层序划分
层序之间的接触关系有两大类: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也称整一接触,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间
断或侵蚀作用,是连续沉积的;
不整合接触:也称不协调接触,指上下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沉
积间断,甚至有构造运动造成的侵蚀作用。
不整合接触又分为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两种情形。
上超
下超
顶超或削截
7.2 地震资料地层解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指由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地震反 射单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 用于确定和区分不同地震相的常用参数有: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连续性、振幅、频率、速度等。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5.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
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据张万选等,1998)
二、地震相分析
5.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
近岸水下扇地震相
二、地震相分析
5.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
浊积扇扇根水道充填相
二、地震相分析
5.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
河道砂体地震相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6)根据反射特征推断沉积相
a、楔状发散结构——湖(海)盆近岸沉积 地形坡降增大,地震反射连续性好,呈微发散形态,为湖 海盆环境沉积,是鉴别古岸线的重要依据。
b、缓楔状中-变振幅反射——河湖(海陆)交替偏砂相 缓楔状,底上超,微发散形态,中振幅连续反射与变振幅 断续反射交替,反映了随水平面升降的河湖(海陆)交替沉积 。
2.地震地层参数
g.充填形 特征:厚度变化大,围岩地震相单元呈斜坡形、凹形等。 意义:反映古河道、海槽、盆地中心、斜坡前缘等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