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下旬东亚低温寒潮过程回顾 (2016-01-30 150315)转载▼
一次雨雪寒潮过程天气形势演变分析
摘要:利用2016年1月20日~26日雨雪寒潮过程micaps 资料,对过程发生天气形势背景、雨雪落区分布特征、地面冷高压变化和温度湿度层结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 为西高东低形势,乌拉尔山地区有阻高形成并随后崩溃,导致贝加尔湖低压槽由横转竖,带动强冷空气南下,沿偏东路线影响华中华南地区。
同时,副高稳定,青藏高原南侧的短波槽不断东移,孟加拉湾南支槽维持,并不断分裂小槽东移,同时输送一定的水汽,造成长江中下游强降雪天气。
从降雪落区来看,降雪区域位于850hpa 、-2℃线以北,700hpa 切变线两侧附近,降雪与200hpa 高空强急流和700hpa 低空急流的耦合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从过程南昌探空曲线分析来看,整个过程的水汽条件和温度层结条件并不十分匹配,这也是江西北部总体降雪强度不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寒潮;雨雪;天气形势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05.062王晓骞,王春峰(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一次雨雪寒潮过程天气形势演变分析2016年1月20日~26日,一场被称为40年以来最强冷空气的天气过程被媒体广泛报道和传播,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均严阵以待,等待暴风雪和强寒潮的来袭。
随着预报时效的不断更新,强度一直在往偏弱方向调整,但大部分地区仍然预报冷空气造成的影响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江西作为冷空气主要影响区域,从预报全省性大到暴雪,逐步转为预报赣北和赣东北大到暴雪,到最后只在赣北北部和赣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
赣北南部和赣中地区整个过程以雨夹雪或小雪为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漫天雪花飞舞的情景,这也给气象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寒潮冷空气过程是江西地区冬季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而且伴随着降雨相态的多重变化,在预报上有较大难度。
和降雨过程类似,降雪特别是大雪以上天气过程也要求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的搭配,特别是对温度层结结构有特定的要求。
2016年1月浙江省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了 一 些 变 化 。
图1 2 0 1 6年 1月 2 5日最 低 气 温 ( 单位 : ℃)
本文 利 用 常 规 观 测 资 料 , 对 2 0 1 6年 1月 2 1 —2 4日浙 江强 寒潮 天气 过程 的大 尺 度环 流 背
1 . 2 降 雪 实 况
景、 影 响 系统 以及 物理 量 场 进行 了分 析 与讨 论 ,
进一 步揭 示 了此次 浙 江强 寒 潮 天 气 过程 的成 因
和形 成机 制 。
2 0 1 6年 1月 2 0 L 1 下 午浙 北 地 区开 始 出 现 降雪 , 2 1日浙 北 地 区 出 现 中 到大 雪 , 局 部暴 雪 , 浙 中以小 雪 为 主 ; 2 1日 2 0时 至 2 2日 0 2时 , 降 雪减弱, 大 部分 地 区为小 雪 , 随后 降 雪强 度 再次 加强 , 浙 中北 均 出现 中 到 大 雪 , 局 部 暴雪 , 2 2日
机制 , 对今 后 寒 潮 的 天 气 预 报 和 防灾 减 灾 都 具
有重 要 义 。
许 多专 家 学 者 对 寒 潮 过 程 的 环 流 形 势 演 变、 影 响系统 、 路 径 以及 天气 变 化 等 都有 了较 多 的研 究 H , 并且 形成 了 系统 的寒 潮 理论 ] 。在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8— 0 2
普遍有 5 c m 以上 , 其 中浙 北 的德 清 、 临安 、 安吉
积 雪深 度超 2 0 c m( 图2 ) 。
1 2
引
N
如
N
浙 江
N N
气 象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王晓芳;程正泉;姜丽萍【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1月下旬广东罕见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冷空气活动特征、动力和水汽条件,采用湿球温度讨论了降水相态和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环流形势为横槽转竖型,横槽下摆引导强冷空气向南迅猛爆发,以及伴随着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的冷空气主力南侵,是本次寒潮过程粤北和广东中南部温度陡降的主要原因;700 hPa冷暖空气的辐合,以及700 hPa 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水汽经中南半岛北部到北部湾至华南地区加强并辐合,是造成雨雪冰冻天气产生的重要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动力和水汽条件配合下,降水相态的变化与暖层强度及湿球温度密切相关,暖层的明显减弱及暖层下方湿球温度低于0℃冷冻层的强度增强,导致降水相态由雨向雪、雨夹雪、霰等固态降水转变;在发生固态降水的平均时段内,粤北地区中低层湿球温度均低于0℃,无明显融化作用,产生纯雪或雨夹雪的可能性大;而位置偏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仍存在浅薄的暖层,因此主要出现雨夹雪或霰.当寒潮入侵涉及华南降水相态预报时,需要注重实况探空和模式预报探空的大气温湿垂直结构的分析,更应重视湿球温度的研究和应用.【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9(047)001【总页数】10页(P106-115)【关键词】寒潮;雨雪冰冻;横槽;锋区;湿球温度;降水相态【作者】王晓芳;程正泉;姜丽萍【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广东省气象台,广州510640;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引言寒潮是我国冬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在特定的大气流场下爆发,常伴随着急剧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1]。
广东地处低纬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暖,寒潮出现频次并不高。
2016 年年末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6 年年末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作者:杨举芳向导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2期1成因分析1.1 高空环流背景2016年12月20日20时500 hPa天气图上,在寒潮关键区的乌拉尔山以东的鄂毕河有一个冷低涡(中心值492 hPa,52 0C),里海至新疆受该低涡底部的偏西气流控制,里黑海之间有一个弱冷中心(中心值534 hPa,-34 0C),鄂毕河冷低涡在缓慢东移过程中,不断有冷空气西南下,里黑海弱冷中心东移过程中不断得到北方冷空气的补充,于23日08时与寒潮关键区冷中心携带的低槽合并形成一横槽,槽低端位于里海,顶端位于巴尔喀什湖北,该横槽于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缓慢东移。
石河子垦区普遍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量,其中一四二团降水量达9.4 m m。
垦区新增积雪为5~13 cm。
1.2地面影响系统2016年12月20日08时至24日08时海平面气压实况显示:20日20时高压中心(1 035.0 hPa)在黑海以西,里海北有一低压中心(1 010.0 hPa),蒙古地区也有一高压中心(1 047.5 hPa),石河子垦区受1 040.0 hPa的高压控制。
黑海以西的冷高和里海北边的低压中心不断东移,里海北的低压中心在东移过程中逐渐减弱.23日20时低压中心位于新疆北部(中心值1 022.5 hPa),右河子垦区的海平面气压为1 027.5 hPa。
黑海以西的高压东移过程中不断加强.24日20时,该高压己移至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心值增至1 047.5 hPa),石河子垦区的海平面气压为1 042.5 hPa.25日08时高压中心移至蒙古(中心值1 050.0 hPa)。
从25日02时起,1 045.0 hPa的高压控制石河子垦区,维持到25日23时,这次天气过程石河子垦区的最低气温出现在26日,平原地区26日最低气温达17.2~-25.0 0C.较24日下降8.0~ 15.10C.1.3冷空气源地及路径影响石河子地区的寒潮暴雪天气的冷空气源在黑海以西,冷空气沿着北纬45。
亲历霸王级寒潮
亲历霸王级寒潮阳春三月,我国中东部地区迅速回暖,人们纷纷脱下了厚重的外套。
可2016年的天气却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3月中上旬,一场强冷空气再次席卷全国,特别是中东部地区降温剧烈,部分地区甚至还伴有雨雪天气。
虽然这次的冷空气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相比2016年初的霸王级寒潮,这次的寒潮天气似乎有些小巫见大巫。
2016年初,霸王级寒潮席卷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给南国地区带来久违的飞雪的同时,也冻懵了全国人民。
霸王级寒潮为何有这般威力?这场霸王级寒潮的“始作俑者”又到底是谁?南国飞雪2016年1月24日前后,广州人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关于“下雪了”的消息铺天盖地。
根据气象部门的报道,当天广州大部区域上午出现的是雨夹霰,而后在中午转化为雨夹雪。
对于早就对降雪司空见惯的北方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稀罕事,但对于地处祖国大陆南端的广州人来说,这可是广州市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头一次降雪!难怪市民们如此激动,全民“晒雪”,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翻查气象记录,1967年12月29日,那时广州的郊县――从化和花都两地曾出现过雨夹雪,而这距今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
网络上甚至有这样的调侃,小时候在南宁、广州见过雪的孩子早已成了大叔,而在汕头见过雪的那辈儿更是在给孙辈们讲当地下雪的趣事。
但据史书记载,北宋末期气候转冷,岭南地区也出现了关于雪的记载。
比如,约在公元1110年,《桂海虞衡志?杂志》中就记载了关于广西桂林降雪的情况。
南宋早期,福州也曾有大雪严寒的记录。
时间逐步推近,在1893年前后的几年中,广东、广西沿海地区,甚至连海南的琼山都曾有降雪,因此此次的南国飞雪并非史上首次。
霸王级寒潮因何而来谈及北极,人们立马想到的肯定是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
然而在2015年末的一天早晨,苦寒北极的气温突然上升,直至突破冰点达到零上1.1℃。
虽然在突破冰点仅数十小时后,北极点的气温便回落到正常水平,但正如蝴蝶效应一般,北极的气温异常成了霸王级寒潮的一个引子,1月21日~1月25日,超级寒潮席卷了大半个北半球,多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启“速冻”模式。
寒潮的形成过程
寒潮的形成过程寒潮的最新标准是: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温度达到或者低于4℃,陆地上有相当于三个行政区的范围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
达不到此标准只能叫做较强冷空气或者一般冷空气。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寒潮的形成过程,供大家参考!寒潮形成过程短期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分为三大类:(1)小槽发展型(2)低槽东移型(3)横槽(转竖)型小槽发展型实质是通过不稳定小槽、小脊发展,把从大西洋到东西伯利亚的大倒Ω流型演变为东亚倒Ω流型的过程,引导新地岛以西冷空气南下,取西北路径经西伯利亚、蒙古入侵中国。
低槽东移型欧洲小槽东移过程中,有来自北方的新鲜冷空气并入,使小槽发展,导致寒潮过程。
低槽东移型寒潮要注意两股冷空气合并。
横槽(转竖)型东亚倒Ω流型建立时,极涡向西伸出一个东-西走向槽,槽前后是偏北风(340°-20°)与偏西风(300°-250°)的切变。
中期中期过程是寒潮爆发前的大的环流背景。
包括:a. 倒“Ω”流型b.极涡偏心型c. 大型槽脊东移型。
倒Ω流演变特征a. 初始阶段: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球,(或极涡偏于东半球),则东半球为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流型b. 酝酿阶段: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形成东亚地区倒Ω流型,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极涡底部锋区加强,锋区上常有长波发展或横槽缓慢南压,形成强冷空气酝酿形势。
c. 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中国。
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中期预报系统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两个地区有高压脊向极区发展,并在北冰洋形成反气旋打通而形成。
预报员常把乌拉尔山的高压脊作为预报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关键系统。
综上所述,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应是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
额尔古纳市2016年1月下旬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x t e n s i o n
2 0 1 7 年1 1 月上
额 尔古纳市 2 0 1 6年 1 月 下 旬低 温 寒 潮 天气 过 程分 析
吕 琰 ( 内蒙 古 自治 区额 尔 古 纳 市 气象 局 , 内 蒙古 额 尔 古 纳 0 2 2 2 5 0 ) 摘 要 : 利 用 常 规 高空 、 地 面观 测 资料 及 NCE P再 分 析 资 料 , 对2 0 1 6年 1月 下 旬额 尔古 纳 市低 温 寒 潮 天 气 过 程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此 次
举 南下 , 相对 湿度> 9 0 %湿 区逐 渐 延 至 4 5 0 h P a 。 湿 层 变 深
厚, 为雨雪天气发生提供了很 好湿层厚度 , 对应 2 2日额尔
2 天气 形 势 分 析
2 . 1 高 空形 势 2 1 ~ 2 2 E t , 5 0 0 h P a 上, 高压脊逐 渐发展北延 , 其南部 同 南 方暖空气 的联 系被西欧槽冷 空气截断 。 另外 , 高压脊北 边 在西欧槽冷平 流影响下 , 持续东移并不 断倾 斜 , 高压脊 前 风 向从偏北 风转为东北 风 ,在 巴尔喀什 湖同贝加 尔湖
低 温 寒 潮 天 气 过程 是 一 次 显 著横 槽 转 竖 型 寒 潮 过 程 ; 强烈 冷 空 气从 西 北部 入 侵 , 中纬 度 竖 槽 迅 速 移 动 汇 集 渗 到极 涡槽 内 , 极 涡 槽 朝 南 边变深 . 推 动 地 面 冷 空 气持 续向 南部 增 强 , 导 致 额 尔古 纳 市 出现 低 温 寒 潮 天 气 。
东移 ,其后 面偏北气 流促使地面强冷空气扩散 。2 1日2 0
2016年1月低温事件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第39卷第1期气象科学Vol. 39,N〇.l2019 年2 月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Feb.,2019江雨霏,姚素香,王咏青,等.2016年1月低温事件的季节内振荡特征.气象科学,2019,39(1):42-49.JliVNG Yufei,YA0 Suxiang,WANG Y ongqing,et 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January2016.Journal of tlie Meteorological Sciences,2019,39( 1) $42-49.2016年1月低温事件的季节内振荡特征江雨霏1姚素香1王咏青1!2张秀年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2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210009% 3云南省气象台,昆明650034)摘要利用NECP/D0E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 2016年1月发生在我国南方的持续低温事 件。
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其中准双周振荡为气温变化的主要模态。
此次低温事件之所以达到寒潮级别,是由于天气尺度变化与10~20 d气温准双周振荡处于相同的降温变化过程中。
准双周尺度的冷中心与天气尺度冷中心均从中高炜度向低炜地区传播,并在我国南方汇合,从而引起持续性的低温。
通过诊断温度局地变化方程发现,此次天气过程中,温度平流项和绝热变化项是近地层局地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天气尺度气温变化与10~20d低频振荡对持续降温都有较大贡献,天气尺度降温略大于低频降温。
关键词低温事件;季节内振荡;传播特征分类号:P426.63 doi:10.3969/2018jms.0051 文献标识码:A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emperatureevents in January 2016JIANG Yufei1YAO Suxiang1WANG Yongqing1,2ZHANG Xiunian3(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icdl Disasters/K.ey Laboratory ofMeteorological Disaster,Ministry of Education/ C ollei^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2 Nanjing Joint Center roAtmospheric Research,Nanjing 210009,China;3 Yunnan Meteorol〇{gical Observatorr,Kunming 650034,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reanalysis data of NECP/D0E,the persistent lo w^ temperature event insouthern China in January 2016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ces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and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 QBW0 ) is the main mode oftemperature change. The l o w^ temperature event reached the cold wave level because the synoptic scalechange was in t he same cooling process as the quasi-biweek oscillation of 10—20 d temperature. Thequasi-l)iweekly scale cold center and synoptic scale cold center botli propagate from mid-high latitudes tolow latitudes and c onverge in the south of China,causing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Through thediagnosis of the local variation e quation of temperature,it is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dvection termand the adiabatic c hange term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cal temperature decrease in the near-surfacelayer in this synoptic process. The synoptic scal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10—20 d low frequencyoscillation both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continuous cooling,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收稿日期(Received):2018-01-15%修改稿日期(R eised):2018-05-24;网络出版日期(Published on-line):2019-03-1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32.1243.P.20190312.1426.002.html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3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070%41530427;41275002);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一社会发展项目(2018BC007)%北极圈开放研究基金一南京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JCAR2018MS0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王咏青(WANGYongqing). yq.wang@江雨霏,等$2016年1月低温事件的季节内振荡特征43 1期cooling i s sl i g h t l y bigger t l i a n that of t l i e low frequency cooling.Key words low temperature event;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引言近年来,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频发,给国民经 济的发展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郸城县2016年1月中旬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18年第1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1期Vol.45No.12018年1月Jan.2018作者简介:孙晓丽(1979-),女,河南郸城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工作。
郸城县2016年1月中旬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孙晓丽(,477150)摘要:文章主要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郸城2016年1月中旬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属于显著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强烈冷空气由西北部入侵,中纬度竖槽在短期内移动汇集渗到极涡槽内,极涡槽显著朝南边变深,促进地面冷空气持续朝南边区域变强,导致郸城县发生低温寒潮天气。
关键词:郸城县;低温寒潮;天气形势;物理量场1低温寒潮天气概况2016年1月中旬(22~25日)河南省郸城县迎来大范围低温寒潮天气,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并伴有冻雨、雨夹雪天气,郸城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左右,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伴随四至五级偏北大风,局部出现霜冻灾害或道路结冰现象,对农林业、交通、电力、市政、供水、养殖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2天气形势分析此次低温寒潮天气属于特别显著横槽型转竖类寒潮天气过程。
亚欧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径向环流,“西欧槽”和“东亚槽”分别处在欧洲西部黑海附近与贝加尔湖以东,一脊为贝加尔湖以西到欧洲东部;低纬度受南支槽影响,副高于南海中部菲律宾吕宋岛向北稳定维持。
500hPa 西欧槽20日开始发展,高度脊超前于温度脊,在黑海至里海一带存在显著暖平流,促进脊增强;随后暖平流逐渐强化,随西欧槽发展东移;低纬南支槽在孟加拉湾一带建立且持续东移,华南主要为偏西气流。
21~22日,500hPa 高压脊发展北伸,南边同南方暖空气之间联系被西欧槽冷空气截断,在乌拉尔山产生阻塞高压。
另外,高压脊北边被西欧槽冷平流所影响,持续东移时倾斜为西南—东北向,脊前风向从偏北风转化为东北风,巴尔喀什湖同贝加尔湖逐渐形成横槽并维持,冷空气在蒙古国区域积聚(图1);23日俄罗斯新地岛处有一小槽,小槽东移促使冷空气入侵至高压脊,准静止环流系统受破坏,使高压脊移动变形,造成阻塞高压崩溃,横槽后面东北入流转变成西北气流,暖暖平流正变高推动横槽逐渐转化成竖槽,较强冷空气大举南下。
2016年1月一次极寒天气总结研究
总672期第十期2019年4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1月一次极寒天气总结研究隋沆锐(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19日至1月2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天气进行分析。
此次极寒天气持续时间长,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北,在副高连同阻塞高压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气温异常偏暖,暖空气控制了北极,极涡南下维持,造成本次降温及低温过程。
通过对比多模式预报结果,对以后发生类似的天气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极端天气;极涡;冷平流;温度中图分类号:P429;P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9)10-0140-02 Study on Analysis of a Extreme Cold Weather Process in January2016SUI Hangrui(Hulunbuir Meteorological Bureau,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021000)Abstract:In this paper,an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in Hulun Buir City,Inner Mongolia,from January19to January23,2016was analyz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weather observation data.The extreme cold weather lasted for a long time,and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northerly than in previous years.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blocking high,the temperature was unusually warm in2016.Warm air controlled the Arctic and the polar vortex maintained downward,resulting in this cooling and low temperature process.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multi-model forecasting,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similar wea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Keywords:extreme weather;polar vortex;cold advection;temperature目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如气候学分析表明“0801南方雪灾”主要由2007年8月至2008年年初发展迅速的拉尼娜事件造成[1]。
海拉尔地区2016年1月18日-23日寒潮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第10期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10.047海拉尔地区2016年1月18日-23日寒潮低温天气过程分析□刘娜摘要: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哈拉尔地区2016年1月18日至23日较强寒潮导致该地区的气温大幅度变化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对环流形式中500hpa 高空场极地强冷涡形成,对地面的气温影响的变化等情况的分析,最后分析出连续数日出现极寒低温天气的原因。
关键词:寒潮低温;环流形势;走势分析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0-0071-01中国图书分类号:S426文献标志码:A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气象局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1天气实况受极地冷涡东移影响,2016年1月18日~1月23日海拉尔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寒潮降温天气过程,此次降温过程从20日开始至23日基本结束。
海拉尔区及所辖三个站点最低气温均保持在零下40℃以下。
2环流形势1月19日20时,500hpa 高空场极地有一较强冷涡形成,海拉尔区受到500hpa 高空槽影响,底层有风场切变配合,地面处于反气旋控制,天气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20日冷涡进一步加深,并开始东移影响海拉尔地区,海拉尔区处于冷涡底部,20日20时受到冷涡携带高空槽影响,海拉尔区有冷空气过境,降温开始;21日海拉尔区处于冷涡中心位置,受冷涡冷中心控制,主要看温度线,48~72h 温度线在-28~32℃左右冷中心,极地冷涡旋转携带冷空气特别强;22日海拉尔区处于地面反气旋底部,高空受西北气流主导,冷平流强盛,仍受冷涡后部影响,降温继续;23日海拉尔区处于冷涡后部,高层以经向环流为主,冷中心已移除海拉尔区,过程基本结束,并且气温逐渐回升。
3天气形势分析从欧洲中心500hpa 高度场和850hpa 温度场叠加图可以看出19日20时,受到极地冷涡控制,海拉尔区处于涡的底部,基本影响不大;20日冷涡进一步加深,海拉尔区处于涡的底部,降温开始;21日海拉尔区处于涡的中心位置,受到冷涡中心的控制;22日受到冷涡尾部影响,23日冷涡基本移出系统影响结束。
海东地区2016年1月中旬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海东地区2016年1月中旬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海东地区2016年1月中旬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海东地区寒潮降温天气流程主要为横槽南压型,宁夏短波槽东移和贝加尔湖地区横槽南压,冷空气分裂过程中不断南移,同时对青海省地区产生影响;850hPa处强盛冷平流存在有利于寒潮降温天气出现,新疆北部到内蒙古一带有东西走向团状冷平流区,同500hPa横槽位置有很好对应,在内蒙古中部和新疆北部均有冷中心,说明冷空气强度较强;强冷空气不断南移,相对湿度超过90%湿区向高空处延伸,湿层深厚,为雨雪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及抬升运动为寒潮降温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
关键词:寒潮降温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海东地区引言海东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气候地理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
受到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海东地区冬季很容易出现寒潮天气,尤其是1月份寒潮天气出现频率较高,其次是2月和12月份。
受到强冷空气和南支槽的影响,2016年1月19-24日海东地区出现了寒潮天气,当地的气温下降迅速,部分地区出现了雨夹雪、中雪、大风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养殖产生了影响。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这次寒潮降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同类寒潮降温天气监测预报提供参考借鉴。
1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和主要影响系统2016年1月中旬出现在海东地区的寒潮降温天气主要是由500hPa中高纬度地区贝加尔湖东部的冷涡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和地面冷高压共同作用产生的。
19日20时(图1a),500hPa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有一强大的高压脊出现在乌拉尔山附近,脊前有东北风切变和西北风切变存在,促进了横槽的形成,再加上有一切断低涡分别在贝加尔湖附近和日本海附近发展加强,也是造成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受到乌拉尔山脊前引导气流的影响,在贝加尔湖到新疆北部的横槽内有冷空气不断积聚,汇成了强度较大的极寒冷空气。
“世纪寒潮”缘何而来
“世纪寒潮”缘何而来佚名【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26-29)【正文语种】中文今冬您穿了几层秋裤?2016年伊始,“世纪寒潮”、“超级寒潮”、“最强冷空气”等字眼轮番来袭,不少人直呼这是“冻成狗”的节奏。
那么,这次寒潮到底能有多冷?是谁导演了此次天气过程?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我国遭受强寒潮天气袭击,南北各地纷纷进入“速冻模式”,80多个气象观测站突破当地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
北京1月23日白天,最高气温仅-13℃,为58年来最低昼温;广州1月24日正午,鹅毛大雪漫天飘舞,南国雪景亦真亦幻,百年一遇。
此次所谓的“世纪寒潮”有哪些特点?此外,2015年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专家曾预计可能会出现“暖冬”,为何2016年伊始就迎来寒潮?来自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分析结论显示,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从气象上看,有四大特点。
一是气温下降剧烈,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华北、黄淮、江南、华南及四川等地共有179个市县最低气温跌破当地建站以来1月份的历史极值;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2个市县气象站跌破最低气温历史极值。
二是影响范围广,从北到南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降温幅度在6℃以上的面积达78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1.9%。
降温幅度超过12℃的面积为17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4%。
最低气温达0℃以下的国土面积达9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98%。
三是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华南一些站点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降雪。
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中北部、贵州北部等地先后出现大到暴雪。
1月24日,雪线越过南岭逐渐南压至广州及珠三角一带,为有气象记录(1951年)以来的最南端。
广西贵港城区、玉林、凭祥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雨夹雪或雪,广州城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降雪。
2016年1月15、19日鄂伦春旗低温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2016年1月15、19日鄂伦春旗低温天气过程技术总结杨恺【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国家气候中心产品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16年1月15、19日低温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我旗地形地貌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异常向北伸展和持续的阻塞形式使得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一带连续不断地自偏北方流向中亚的稳定低槽中,呈现出一对沿东北-西南向倾斜的槽-脊模态,造成持续性低温天气.ECWMF数值模式对形势场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预报性能较好.【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6(007)017【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阻塞形式;槽-脊模态;ECWMF数值模式【作者】杨恺【作者单位】鄂伦春自治旗气象台,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165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2006年以来,北极涛动指数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北半球、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是有利于欧亚大陆近几年连续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年代际背景[1]。
自2008年以来,北半球范围内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繁发生,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2]。
2016年1月14日开始,受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全旗气温持续下降,并维持了长达10d的时间。
14日08∶00托扎敏最低气温达到-36.9℃,最高气温吉文下降最大达到6.0℃,最低气温托扎敏下降最大达到6.9℃。
14日~23日,最低气温出现在17日诺敏河农场,达到-45.5℃。
16、17、19、21、22日共5d,诺敏河农场、托扎敏、古里农场、吉文、克一河、奎中6个站点最低气温达到-40.0℃以下。
21日清晨06∶00开始,古里农场、吉文、克一河、诺敏河农场(06∶00开始)的最低气温达到-40度以下的“极寒”模式,为各地供水供暖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第一,15日预报与16日实况对比,发现本地预报高温准确率较好,除乌鲁布铁准确率略低于指导预报外,其他乡镇均高于指导预报;本地预报差值除托扎敏乡为2.1℃,其他乡镇均在2.0℃以内。
2016年寒流的产生原因
2016年寒流的产生原因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
那么2016年寒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2016年寒流的产生原因,一起来看看。
2016年寒流的产生原因地理因素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
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
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
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 -70℃。
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
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来源地区冷空气的源地:① 新地岛以西洋面上。
②新地岛以东洋面上。
③ 冰岛以南洋面上。
寒潮关键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
2016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2016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马严枝;李娟;李新生;闫慧;张磊;赵海英【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7(33)18【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应用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分析诊断方法,对2016年1月21—24日山西寒潮、大风和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冷空气移动路径和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大风和降雪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属于"横槽型",500 h Pa上贝加尔湖东部的冷涡引导冷空气,沿西北偏西路径进入山西,以及地面冷高压南下是寒潮爆发的原因。
850 h Pa存在强盛的冷平流,是产生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冷空气移动路径偏西,冷高压主体偏北,造成本次降温幅度只有个别站点突破历史极值。
水汽条件较差,所以降水过程较弱;地面正负3 h变压差达10 h Pa,利于产生变压风,造成大风天气。
【总页数】9页(P94-102)【关键词】寒潮;寒潮标准;横槽型;温度平流;成因【作者】马严枝;李娟;李新生;闫慧;张磊;赵海英【作者单位】山西省气象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中卫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党张利;杨苑;王丽婧;高杰;丁永红2.2017年11月乌兰察布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丹3.滨州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何瑞琦;谷山青;张婷婷4.阿勒泰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王丹;张林梅5.2014年4月北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马依拉•买合木提;石继宏;阿地力•苏拉衣曼;依巴代提•肉苏力;巴合提亚尔•木斯来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1月寒潮天气过程极端性分析及集合预报检验
2016年1月寒潮天气过程极端性分析及集合预报检验陶亦为;代刊;董全【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7(043)010【摘要】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和集合预报极端天气预报指数(extreme forecastindex,EFI),对2016年1月21-25日强寒潮天气环流异常性和EFI对极端低温事件的预报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中亚地区一直维持标准化异常度在3个标准差以上的高压脊,冷涡系统不断发展增强,随着横槽转竖,冷空气爆发南下使得我国中东部出现极端低温.最低温度EFI可以提前7d预报出低温信号,随着EFI预报时效的延长所对应的最大TS评分随之降低,对不同时效预报需选取合适的EFI阈值.对5%百分位的低温事件短期时效(1~3 d)最低温度EFI临界阈值为0.6,中期时效(4~7 d)临界阈值为-0.5;对1%百分位的低温事件临界阈值则为0.7. 5%百分位的低温事件各时效最低温度EFI在江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表现最好,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地区表现次之,在东北地区表现相对较差.%Based on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datasets and extreme forecast index (EFI) of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verifies the EFI's forecasts for extreme cold event that happened from 21 to 25 January 2016.It is found that an anomalous strong high-pressure ridge maintained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standardized anomaly of high-pressure ridge was more than 3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the cold vortex nearby Lake Baikal was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enhanced.As therevising of the transverse trough,the cold vortex moved southward abnormally and extreme cold wave broke out in the East China.The verifica tion shows the EFI can predict minimum temperature signal 7 days in advance.With the lead time exten sion of EFI forecast,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TS score decreases,and there are different EFI thresholds for different lead time forecasts.Researches also show that the critical threshold of minimum temperature EFI for 5% percentil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events (1-3 days) is-0.6 and for 4-7 days the criti cal threshold of minimum temperature EFI is-0.5.Besides,the critical threshold of minimum temperature EFI for 1% percentil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s-0.7.Moreover,the different lead time per formance of minimum temperature EFI for 5% percentil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Jiangnan,Huanghuai,Jianghuai and Jianghan Regions is the best,followed by the performance for the events in Huabei,Huanan,Southwest and Northwest,and the performance in Northeast is poor relatively.【总页数】10页(P1176-1185)【作者】陶亦为;代刊;董全【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相关文献】1.凤阳一次大风过程多风速对比分析及EC集合预报检验 [J], 袁学所;夏志芬;郭阳;王楠楠2.一次大风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 [J], 穆建华;翟涛;许夕恕;舒志亮;孙艳桥;陶涛3.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检验 [J], 张秉祥;王立荣;杨荣珍;阎瑞淑;苏运涛4.ECMWF数值预报产品对伊犁地区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检验 [J], 朱风利; 祝小梅; 白婷5.陕西一次春季寒潮天气过程的冷空气来源及智能网格预报检验 [J], 李静睿;李玉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1月下旬周口市强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1月下旬周口市强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1月下旬周口市强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强低温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乌拉尔山附近阻塞高压强度降低,闭合环流中心基本消失,高度脊与温度脊基本重合,在周口市上空有冷中心,推动了周口市寒潮天气出现;上层潮湿下层干冷以及中低层弱的辐合水汽配置形成,为中高层提供了充足水汽与辐合条件;垂直形式的温度平流分布对于近地层逆温层十分有利,逆温层可以将强低温寒潮天气中大气垂直层结构特征表现出来。
暖平流发生发展使得近地层温度逐渐回升,影响周口市强低温寒潮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关键词:寒潮;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周口市引言寒潮天气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伴随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会有雨、雪、雨凇或霜冻天气。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模糊地带,具备南北方之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温差较大,降水夏秋偏多冬季偏少。
周口市冬季很容易出现低温寒潮天气,其中1月是寒潮多发期,其次是2月和12月。
一旦寒潮天气出现,不仅对社会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周口市低温寒潮天气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对于增强人们对寒潮天气认识和预报预测水平,以及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2016年1月下旬周口市强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分析,以了解寒潮天气出现过程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为今后同类型天气监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1天气实况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2016年1月22日~24日,周口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中。
此次寒潮天气特点是前期升温不明显,过程前期受到冷高压和地面暖倒槽的共同影响,由于基础温度偏低,使得本次寒潮天气过程的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月下旬东亚低温寒潮过程回顾2015-2016冬季是在有记录以来最强ENSO暖事件背景下开局的。
2015年11月Nino3 4区的SST指数一度达到了创纪录的3.1℃,超过了知名的强厄尔尼诺年1982-1983和1997-1998。
2015年11月末的寒潮一举刷出了不少低温记录,济南北京等地纷纷破了11月低温极值,多年没有11月破零的上海市中心徐家汇测站也出现了-1.2℃的最低温度。
然而12月开始西风带再次趋向平直,东亚的天气舞台也慢慢回归平淡,12月全国均温普遍呈现偏高1-2℃的态势,也助力2015年成为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进入新年随着西风带进一步北收和副高的攻城略地中东部更是迎来了一轮明显的回暖,相比于东亚波澜不惊的回暖,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更是在12月遭遇了超记录的史诗级大暖,然而正当气象迷对今冬感到无比失望认为今冬可能也就这样草草收场之时,千里冰封的北极却在酝酿着一次惊天寒潮。
12.30-1.5 惊变2015-2016新年之交对于北极来说是十分不同寻常的,随着冰岛超级气旋风暴的向北深入,来自大西洋中纬度的暖湿气流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了北极地区,类似事件过去也曾经发生,但得益于冰岛超级风暴的强度这一次暖湿来得异常凶猛异常深入。
冰岛陆地测站的气压变化曲线及OPC天气图12月31日北半球T850和Z500形势由图中可以看到,冰岛超级气旋带来的强暖平流深深插入北极腹地,将会给接下来一个月的北半球形势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
12月30日北极点邻近浮标站最高气温12月30日北极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增温,其中美国一距离北极点仅约300KM的浮标站录得0.7℃的异常高温,1月1日以后北极地区渐渐恢复到正常略偏高的温度,但强暖平流在经过北极后继续向亚洲方向进发, 1月4-5日暖平流深入中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Selagoncy录得-2.6℃最高,为当天全俄罗斯最高温,然而在极地一片大暖的状态之下却酝酿着中纬度惊天寒潮的机会,冷空气开始逐步在50N-60N的大横槽中慢慢堆积。
1.6-1.15 酝酿暖平流深入极地鸠占鹊巢占领了极涡的位置将极涡挤向中纬度,引来了接下来半个多月中纬度的异常震荡,北欧与东欧首当其冲。
南下的极涡结结实实的砸到了欧洲东北部,之前剧烈偏暖甚至刷出春日的北欧和东欧终于感受到了严冬的威力,挪威瑞典芬兰北部纷纷突破-40℃。
寒潮进一步南下进入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亚欧交界的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在暴雪中最低降到罕见的-6.7℃.对于东亚的气象迷这只是一场隔岸观火般的好戏,然而东亚自己的好戏也为期不远了.亚洲高纬度地区转为两槽一脊环流,下游大横槽在阿拉斯加暖平流的挤压下慢慢西伸,将要发展成横贯全区的大横槽。
1.16-1.19 试探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环流调整,大横槽逐步横亘于整个北亚上空,亚洲高纬度地区转为北脊南槽格局,1月16日起大横槽中率先分出一波冷空气大规模南下,1月16-19日这波中等强度的冷空气自北向南袭击了中东部,让中东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刷出了今冬以来的最低值,经历了温吞水般无聊的12月和1月初,中东部的气象迷们才算是经历了一次比较像样的冷空气过程,当然这只是最初的开胃小菜,一切才刚刚开始。
1.20-21 风起1月20日,还没等南方从前一波冷空气影响中完全摆脱出来,真正的世纪寒潮已经拉开了帷幕,东北北部在极涡的淫威之下已经开始明显降温,1月21日内蒙古东部额尔古纳最低降到了-44.1℃,而南支槽带来的暖湿也适时大举北上,从华南北部到江南北部相继在20日出现降水,江淮和黄淮也在21日开始降水,遗憾的是由于低空温度不够低江南北部大多错过了大雪的机会,而是无聊的下了冷雨,尤以上海为甚,由于低空盛行东北风带来海上的暖湿,上海只有20日夜间凭借高空形势的优异出现了雨夹雪,21日全天都是瑟瑟冷雨,只有580米的上海中心121层平台大雪飞舞积雪达到15厘米,也让人唏嘘上海的运气同时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1.22-23 雪舞1月22日亚洲高纬度地区转为两槽一脊型环流,80E以东的横槽开始南压,其中的冷空气大规模南下中东部地区,在强冷的影响之下,内蒙和华北狂风呼啸,气温应声而落,1月22日河北坝上的康保最低温度便已经接近-30,达到-29.7℃,沽源更是达到-31.6,同时当天额尔古纳在极涡离开的最后一天最低降到了-46.8℃,更是打破了该站-46.2℃的历史记录.次日随着极涡影响的进一步深入,康保和沽源最低更是分别降到了-35.1℃和-37.6℃,不过由于极涡带来强风影响了辐射降温,沽源没有打破-39.7℃的历史记录。
尽管低温留下了遗憾,但得益于极低的850温度和强大的北风,当天坝上各地白昼升温十分乏力,康保最高仅为-28.3℃,沽源更是仅有-29.6℃,逼近-30的昼温很有可能已经突破了当地的记录。
除去坝上,华北平原1月23日也迎来了强降温和极低的昼温,北京南郊站最低-15.2℃,低温表现不太给力,甚至高于2010年的-16.7℃,也不如当天济南的-15.5℃,但当天昼温仅为-13℃,为1977年以来最低。
佛爷顶最低-30.1℃,为北京国家站最低.河北唐山在强烈的冷平流下最低达到了-25.1,仅仅高于10年的低温记录0.1℃.1月22-23日另一个亮点则是中东部各地的降雪,江南北部1月22日白天出现了水汽的暂时中断,当天夜间开始随着冷空气前锋南下与减弱中的西南暖湿交汇再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降雪,一直没有出现降雪的上海也在22日夜间转雪,降雪持续到了23日早晨.23日白天江南降雪渐止,而下午随着冷空气主力的南下山东半岛开始出现冷流雪,入夜之后降雪进一步加大,气温也稳步下降,半岛三市均罕见的出现了-12℃以下的暴风雪,一夜风雪过后,1.24晨烟台最低气温降到-14.5,威海-13.8都创下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新低。
而随着极涡横槽主力的南下,西北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降温降雪过程,1月22日之前预报不看好的西安和陕西其它地区出现了强降雪,1月23日随着冷平流迅速越过秦岭侵入四川盆地,成都和重庆两大川盆重镇相继见雪,其中重庆主城是1991年12月末以来首次见纯雪,遗憾由于温度太高两市均没有出现积雪。
1.24-25 冰封1月24日形势与之前基本相同,极涡横槽仍在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冷空气主力在24日凌晨大范围侵入江南,江南中北部在历史罕见的超强冷平流中大幅降温,纷纷录得1991年以来的气温极低值,热岛化严重的上海市中心徐家汇站早晨录得最低气温-7.2℃,低过2009年1月24日的-5.9℃仅仅高于1991年12月29日的-8.0℃,宝山国家站更是以-7.8℃力压1991年的-7.7.沿海的嵊泗站更是降到了-6.6℃,仅次于1967年的-7.0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而高空相比于地面记录则更加令人震惊,1月23日12Z上海站探空850百帕温度低达-18.3℃,比2009年同期低了0.6℃,成为上海1963年有记录以来850百帕温度的最低值,而这还不是结束,1月24日00Z伴随着超强冷平流的入侵,上海850百帕温度降到了-21.7℃再次刷新纪录也迎来了上海有记录以来第一个低于-20的850百帕温度。
1月24日00Z上海探空曲线上海1月21-25日 Z500和T850变化曲线更为罕见的是,1月23日夜间到次日凌晨,随着强冷平流南下越过太湖,太湖南岸的吴江嘉兴等地先后出现了强烈的冷流雪过程,嘉兴更是在凌晨经历了一场堪比烟台威海那样凌厉的暴风雪.对于太湖来说由于水面狭小水温偏低蒸腾的水汽较少,产生冷流雪的机会与黄海根本没有办法相比,这一次小小的太湖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冷流雪,甚至于宝山浦东等地也因为长江口的暖水产生了微型冷流雪,冷流的强度可见一斑。
1月24日凌晨嘉兴冷流雪得益于如此惊人的850百帕温度和强大的北风,整个江南江淮地区1月24日白天尽管阳光灿烂却根本没有升温的动力,一个寒冷到创纪录的下午就此诞生,1月24日上海徐家汇站白天最高仅有-4.5℃,远远低于1970年-3.4℃的记录,即使考虑20-20时的最高也仅有-3.6℃,依然是创造了1951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1月24日下午上海的气温分布实况1月24日下午冷空气主力兵分两路,一路从黄海南下进入东海影响福建和台湾,另一路从四川盆地进入云贵高原后进一步由贵州倒灌进入两广,冷平流主力到达上述地区后与仍在当地做最后抵抗的西南暖湿交汇带来了一波强雨雪天气,由于高空和地面温度不断下降,雪线也在不断南压,从粤桂北部慢慢进入广西沿海和珠三角沿岸,直抵南海.广西柳州在上午率先出现雨夹雪,接着南宁中午出现了1983年以来首次雨夹雪天气,下午雪线进一步南压,沿海的钦州和防城港都录到了降雪,甚至右江河谷之中的东兴都未能幸免,同时全区最低气温罕见的全线跌破4度,其中防城港跌破1976年建站以来的新低。
1月24日广西全区最低气温温暖的广东珠三角也没有幸免,1月24日中午以后广州自北向南转为雨夹雪或冰粒,市区都出现了冰粒,为1929年1月以后广州市区第一次记录到固态降水,下午东莞佛山江门中山等地相继记录到了雨夹雪或冰粒,东莞市区虎门镇更是记录到了纯雪,为建国后雪线最南的一次,遗憾的是由于降水后没有迅速放晴风力又偏大珠三角的最低气温表现较为一般,不过如此罕见的雪线也是值得铭记的。
1月24日下午的雪线推进实况随着冷空气西路主力进入云贵和两广,冷空气过境后的四川盆地北部迅速放晴开始剧烈降温,1月24日凌晨四川盆地已有泸定-6.2℃,北川-5.6℃,什邡-5.6℃破历史记录,1月25日凌晨成都平原疯狂辐射降温,温江代表成都国家站以-6.5℃突破成都-5.9℃的历史记录,崇州-6.7℃,邛崃-5.8℃,龙泉驿-4.6℃也突破了记录。
而四川盆地东部表现较为一般,重庆国家站沙坪坝由于热岛过强又没有充分辐射,以0.1℃遗憾没有破零,歌乐山国家对比观测站-2.3℃充分显示了实力.1月25日刷新低温纪录的还有之前不被很看好的福建特别是福建南部沿海,厦门以0.1℃将1991年的原纪录一举突破1.4℃,省会福州也以-1.9℃突破了-1.7的最低记录,除此之外破纪录的还有九仙山-15.6℃,屏南-10.7℃,泉州-0.6℃,东山2.5℃等,平纪录的有周宁-8.9℃,霞浦-3.4℃,晋江0.1℃。
港澳台和韩日的情况在这一波寒潮中也颇为惊人,1月24日下午开始台湾高地全部转雪,低地除了南部和东部沿海也观测到了雨夹雪和冰粒,为台湾气象史上首见,除了最南端的恒春和东部盆地中的大武,台湾本岛所有大站最低全部突破10℃。
1月24日台湾地区固态降水范围日本方面,东京1月25日最低-2.6℃,为1984年以来的最低,而九州和冲绳更是大量站点刷新记录,冲绳县首府那霸6.1℃平1901年以来最低记录,奄美大岛屋久岛1.1℃,名濑4.5℃,冲永良部5.5℃均破1月历史记录.冲绳本岛北部名护1月24日下午出现降雪,为冲绳本岛有记录以来第一次降雪,久米岛也在气象记录上第二次出现了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