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语录及历史故事
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长征》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长征》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0b1028b33d4b14e85246896.png)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十个历史事件,十段永恒传奇。
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二:遵义会议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笔。
红军长征历史小故事
![红军长征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0ac1ec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a.png)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长征是⼀部伟⼤的史诗,长征在中国⾰命历史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奇迹。
伴随红军长征流传下来的是那⼀个个感动的历史故事。
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希望⼤家喜欢。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篇1:两河⼝会议 1935年6⽉12⽇,中央红军先头部队1军团2师4团与红4⽅⾯军先头部队9军25师74团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胜利会师。
1、4⽅⾯军领导⼈互致贺电,热烈庆贺长征中的两⼤主⼒会师,并表⽰要在党的统⼀指挥下,携⼿共进,去争取苏维埃运动的更⼤胜利。
会师时,中央红军约2万⼈,4⽅⾯军约8万⼈。
中央红军于会师后改称第1⽅⾯军。
1、4⽅⾯军会合前后,在4⽅⾯军⼯作的中央代表张国焘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同党中央存在着分歧。
党中央认为两个⽅⾯军的会合为开创红军和⾰命发展的新局⾯,创造了⼗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总的⽅针应是占领川陕⽢三省,建⽴三省苏维埃政权,”⽬前应当先夺取松潘、平武,消灭胡宗南部。
张国焘却认为,⾰命形势低落了,红军是在退却。
因此,他主张向西康发展,建⽴“川康政府”,实现其所谓“川康计划”。
为了统⼀战略思想,党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26⽇在懋功以北的两河⼝举⾏会议。
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以及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16⼈。
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先作关于⽬前战略⽅针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关于战略⽅针。
1、4⽅⾯军在会师以前的战略⽅针是不同的。
4⽅⾯军决定西去懋功向西康;1⽅⾯军决定到岷江东岸,并派⽀队到新疆。
两个⽅⾯军会师后在什么地区创建新根据地,⾸先要便利于我军作战,应⼒求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地域宽⼤,好机动。
松潘、理番、懋功地域虽⼤,但路狭,敌⼈容易封锁,我不易反攻。
2.群众条件好,汉族⼈⼝较多的地⽅。
松潘、理番、懋功、温川、抚边等8个地区⼈⼝只有20万,且藏民占多数。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e9748487d1f34693daef3ec2.png)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红军长征感人故事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
小董怕辣,没带辣椒。
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向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最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
最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二):长征感人故事:可敬的班长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样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之后,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三):老红军后代代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村民我是土生土长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人,老家就在观寿公祠旁边,从小在那里长大,天天听着老人们说着红军的英雄事迹。
我的叔公们也参加了红军,但没有回来。
1934年9月,在我们村东边的松毛岭,发生了著名的松毛岭战役。
为支援战事,当年红屋区全民参战,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仅南山镇的红屋区、大田区普通群众就牺牲了三四百人。
我们村此刻很多老房子里除了有著名的抗日漫画群,还能看到很多的门和门板不配套,这都是老乡们主动把门板给红军使用所造成的,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故事【十篇】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95d92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c.png)
【导语】长征,⽣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类精神坚定⽆畏的象征。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红军长征⼗⼤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忧考⼉童故事频道。
1.红军长征⼗⼤历史故事: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战。
蒋介⽯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个多⽉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27⽇,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防线,拉开了湘江⾎战的序幕。
⾄12⽉1⽇,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掩护主⼒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阻断,官兵⼤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3万余⼈。
2.红军长征⼗⼤历史故事:遵义会议 湘江⾎战后,在⽑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15⽇⾄17⽇,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层⼩楼⾥,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会议,通过了⽑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成⽴了由⽑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军事指挥⼩组”,统⼀指挥红军的军事⾏动,实际上确⽴了⽑泽东的核⼼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14年来,⾸次独⽴⾃主地解决中国⾰命的重⼤问题。
3.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四渡⾚⽔ 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流域的兵⼒对⽐,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的精彩⼀幕:⼀渡⾚⽔,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渡⾚⽔,红军回师向东,利⽤敌⼈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关、重占遵义城;三渡⾚⽔,再⼊川南,待蒋介⽯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急调滇军⼊黔之际,红军⼜⼊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作战中,⽑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化的境界。
红军长征感人历史故事
![红军长征感人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eb32df79563c1ec4da7123.png)
红军长征感人历史故事“长征苦,最苦是雪山草地。
”90岁高龄的老红军郝毅缓缓地说。
采访中,提到雪山草地,几乎每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人,都用了一个“苦”字。
爬雪山、过草地,今天已成为人们体验长征精神的重要方式。
然而,70多年前红色大军的雪山草地之行,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死亡行军。
夹金山下的硗碛村,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矗立山间,与远处的夹金山遥遥相望。
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也是长征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1师4团作为全军先遣队来到夹金山下,拉开了长征路上最为悲壮的行程的序幕。
“那天是农历五月初四,他们从山上下来时,穿的衣服五颜六色,什么样式都有。
人都很瘦,差不多皮包骨头了。
”回忆起红军到达四川小金县达维镇的情景,92岁的张绍全至今记得很清楚,“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身着破烂的单衣,打满血泡的脚上缠着干树皮……”“实在冷得不行,大家就人靠人挤在一起。
继续行军时,总有一些战友再也不能起来。
”当时只有19岁的郝毅说。
有一天,郝毅实在走不动了,朦胧间看见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就把小包袱放在上面,想坐下来歇息一会儿。
谁知,刚一坐下,大石头就歪倒了——原来是前面部队牺牲的战友,身子已经僵硬了。
老红军刘承万提起过雪山,仍忍不住悲痛的泪水:“好多战友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许多人冻僵了,滑倒后像炮弹一样飞出去,在冰崖下没了踪影。
”党岭山是长征路上红军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
当时,老红军刘洪才刚满21岁。
“党岭山,党岭山,上下总有二百三,终年积雪无人烟,十人上山九不还。
”刘洪才跟着部队走到山下,好心的藏族同胞前来劝阻:上去的人不是陷在冰穴里活活冻死饿死,就是被“山妖”抓去连尸体都找不到……夜幕降临,刘洪才和战友们挤在雪洞里,用体温相互取暖,极度疲劳的他们睡着了……“第二天,我们醒来了,只有副班长还躺着,一动不动。
我喊了两声,他也不理。
”刘洪才过去一推,才知道副班长已经冻死了。
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
![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31bd6dc4afe04a1b071de82.png)
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那你知道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飞越大渡河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
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
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
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
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
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他们飞速行军,与彝民区的群众打好关系,于是,先头部队由当地的彝族人带路通过狭(xiá)窄的山道,悄悄地来到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
指挥员从高处俯视河岸,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渡船正拴(shuān)在河边,还没有被敌人毁坏。
指挥员十分高兴,趁着夜色,叫醒了沉睡中的红军战士,率领部队急速奔向了安顺场渡口。
安顺场是大渡河边的一个小镇,当时有两个连的敌兵在把守,除了那只渡船,其他的都已经被毁坏了。
敌人为什么会给红军留下一条船呢?原来,安顺场对岸有敌人的一个团驻守,那个团的团长是本地人。
他很了解红军必须经过的那些地方,知道红军来到河岸需要多少时间。
他毫不担心地告诉士兵:红军还要过很多天才能到这里呢。
长征故事
![长征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77d86502768e9951e73895.png)
长征故事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1934年10月中旬,红军怀着崇高的理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了征途,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有这样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是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时,不因自然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不顾艰难困苦,抢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
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十四五岁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因饥饿而晕过去了。
这时,又来了一位老红军,看见孩子的样子,先给孩子灌了点水,等醒了之后,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干粮分一半给孩子吃了,但看孩子还是没饱,犹豫了一会儿,又把最后一点干粮给孩子吃了。
要上路了,他让孩子先走,说自己歇会儿,其实他是不行了,没有了干粮,没有了水,死亡就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一不小心,他掉进了泥潭,在挣扎之中,却愈陷愈深,但他还是不断的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
可当人们来时,他却已经只剩脑袋在外面了。
人们呼唤着他,可他已经……这是一个多么寒心的故事啊。
在长征的过程中,饥饿、寒冷、沼泽、疾病……威胁着每个红军指战员的生命。
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没有了,挖野菜,吃树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
最终红军凭着顽强的斗志,战胜了对手取得了胜利。
这是他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上海市实验小学
五(二)班吕明睿。
幼儿园红色革命教育: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分享
![幼儿园红色革命教育: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e8c74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a.png)
幼儿园红色革命教育:英雄长征历史故事共享今天,在幼儿园里,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英雄长征的历史故事。
这是一段令人敬畏的历史,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一页。
在这堂课上,我们不仅学到了英雄长征背后的艰辛和牺牲,更了解了领导下的英雄是如何在长征中艰难前行的。
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段岁月里英雄队伍的顽强和不屈,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下面让我用序号来为大家详细共享这堂有关英雄长征历史的故事:1. 艰难的起点英雄长征是领导下的英雄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了12个省,穿越了雪山草地、戈壁沙漠、峡谷盆地,长征历时近两年。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英雄长征的起点就是充满了艰难和危险。
2. 英雄的不屈不挠在长征途中,英雄队伍风雨无阻、浴血奋战,顽强不屈,艰苦奋斗,出生入死。
“五台山是金顶,三过必亡忙”、“环三湾、穿五岭,何处不留青山绿水,尸骨无存?”等英雄长征的战斗精神令人感动和震撼。
3. 长征胜利的深刻意义英雄长征是领导下的英雄为了保全队伍,保存实力,挺进苏区,开辟反攻根据地,战略转移队伍,转变阵地,形成转战江西、井冈山至陕北等阶段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和战略转移的长征活动。
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历史地位,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在这堂课上,我不仅了解了英雄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更加敬佩英雄队伍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我认为这段历史故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意义深远,可以激励我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也在精神层面上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白了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通过这次英雄长征历史故事的共享,我收获颇丰,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相信,在今后的成长中,这段历史故事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生活,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通过今天的共享,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尊重历史,珍惜现在,积极向上。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与长征有关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与长征有关的历史和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a085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f.png)
与长征有关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的一次著
名战役,历时两年,跨越了十几个省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壮举。
在长征中,有许多历史和人物故事。
长征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中国内战和日本侵华战争同时进行。
中国
共产党的红军转战多年,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封锁和追剿,陷入了极
度困境。
为了保持战斗力,红军决定进行战略撤退,这就是长征的起点。
在长征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英勇壮举和感人事迹。
毛泽东、周
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为红军指明了方向,以聪明才智和坚定信念带领
红军顺利渡过了麻石嶺、三河坝、达州等险要地形。
红一方面军的粟裕、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等将领在长征中表现出色,他们的军事才能
和勇敢精神给红军士兵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长征中,红军经历了艰苦的物质条件和恶劣的天气。
在手无寸铁
的情况下,红军用土法、机智和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
红军还积极开
展群众工作,与当地农民合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长征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著名的事件。
红一方面军到达了中央
苏区,建立了革命政权,发起了土地革命。
红四方面军经过川西草地时,遇到了连绵的草原火,红军和当地牧民一起抗击火势,共同保护
了草原生态。
最终,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目标,到达了陕北。
长征成为中国革
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壮大。
长征中
的历史和人物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了革命斗争的传世佳话。
七律长征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七律长征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0fb6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0.png)
七律长征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漫漫长征途,战火烧苍穹。
英雄步履稳,长征路上动人情。
红军弱冠出,困境临眼前。
带着信念前行,勇毅胸中怀。
艰险山峦间,狭路不寻常。
红军越饥寒,寻找胜利的盼望。
追敌左右逼,红军无退缩。
抱团斗敌众,战斗力绝伦。
长征中,壮丽壁峰间,传来动人故事。
红军夜行穿山涧,雪中舞出一曲壮歌。
红军长征过悠悠河,双手托起救国旗。
传统家风曲中流,爱国情根操心系。
长征路上,同胞朝气蓬勃,壮志豪情似火烧。
民族精神永不老,铸就了一座雄伟的丰碑。
故事中,英勇追敌身。
时光荏苒已数十年。
年轻的红军永存心,长征精神如山巅。
长征未完,伟大事楼前。
全国人民团结贯,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长征的好句摘录及赏析
![长征的好句摘录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eae0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a.png)
长征的好句摘录及赏析《长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
本文选择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好句进行赏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指导意义。
第一句:“在一个绝壁上,飘然而起的一面红旗。
” 这是描绘红军夜渡大渡河时飞舞的红旗,象征着共产党的领导和胜利的希望。
红旗作为革命的象征,给红军士兵带来了信心和勇气,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第二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这是毛主席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力量和道德准则,来表达长征路上的艰辛和红军士兵的崇高品质。
他引用了易经中的卦辞,突显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为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第三句:“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这是毛主席对红军士兵的鼓励和赞美。
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险恶的山川,跨越了广袤的草地,面临着无数困难和挑战。
但毛主席表达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励士兵们坚定前行。
第四句:“我们要冒死作战,不墨守成规。
” 这是红军士兵的誓言和毛主席对他们的教导。
长征路上,红军士兵不断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毅然决然,勇往直前,决不墨守成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战胜敌人。
这些好句体现了长征的艰辛、坚毅和牺牲精神,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意义。
首先,长征告诉我们,红军的先进性源于共产党的领导。
红旗象征着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旗帜。
只有坚定的领导力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团结和号召人民,创造奇迹。
其次,长征告诉我们,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
红军士兵面对的是险峻的山川和广袤的草原,但他们没有畏惧,勇往直前。
这种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永远不灰心丧志,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最后,长征告诉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不墨守成规。
红军士兵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不止墨守阵地,而是不断实施灵活的战略和战术,灵活应变。
这提示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勇敢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
长征的历史经历故事
![长征的历史经历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ae84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e.png)
长征的历史经历故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名言名句大全
![《长征》名言名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214e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9.png)
《长征》名言名句大全《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伟大战略转移。
这次长征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塑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长征》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的大全,展示了英勇奋斗、坚持理想和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1. 到了国家最危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点可能,都要尽量帮助一下,哪怕是一点力量,都应该尽力去做。
2. 机会主义者确实看风使舵,怕把自己的寿命丢掉。
我们则相反,我们要冷静、深沉,以便长存。
3. 一切犯错误的人,一定要受到批判和斗争,这是任何一个革命队伍的生活和生长的必经之路。
4. 由于我们的纪律执行不力,破坏严重,政策对执行者不透明,结果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战士对党和政府的怀疑、不满和抵触情绪。
5. 只有首长给正式报告的共产党员或共产主义者才是同志,其他一概都不是同志。
6. 红军到你们地区,不准损害、抢劫农民和对付其他贫苦群众。
7. 党讲义气,有理赢人,无理让人,从真理海洋中汲取了知识来,才具备了说服驳倒对方的本领。
8. 紧紧依靠农民,依靠耕地,依靠土地保全政策,发动农民的极大积极性,丰产的指示。
9. 严重地注意领导机关同群众有一个深入的联系,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主要则是向他们学习他们的经验。
10. 实行严密的军事纪律,克服军阀主义,在长征途中,切实地实行民主集中制。
11. 党员不平凡,每一个党员都是全党的发言人。
每一个党员都要具备说理和辩论的本领。
12. 以民主集中制为纲,全军一致对外。
13. 进大城市,要上学,要会读书;普及读报运动,用艺术表演来宣传领导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14. 苦战三年,团结了全党全军全民族。
同时共产党非常困难,险境有增无减,但这些对于党没有重大影响。
15. 压迫人民的人民军队就是人民不拥护的军队。
16. 远来的友军,欢迎;愿意休息的,不可违拒绝。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历史故事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59adf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9.png)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历史故事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长征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感人的历史故事,欢迎收藏哦。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历史故事篇1:朱德的扁担“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妄图把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困死、饿死。
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
那时候,部队吃粮,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宁冈去挑,于是红军发动了一个挑粮运动。
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脚上穿着草鞋,头上戴着斗笠,翻山越岭,亲自参加挑粮。
当时,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
战士们见他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生怕他累坏了身体,战士们都劝说:“朱军长,你那么忙,就不要挑了。
”朱德感谢同志们的关心,仍然坚持要挑粮。
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没扁担就挑不成粮了。
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担,晚上又把它藏起来,没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样出现在挑粮的队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朱德军长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
”朱德同志的一席话说得战士们都笑了。
今天,这条扁担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井冈山,也传遍了全中国,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斗志。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历史故事篇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
关于长征的语录
![关于长征的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10e26f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2.png)
1.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2.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3.再苦也没有红军长征苦,再累也没有修筑长城累,长征已挺过,长城已修好,我们的苦累算什么!4.现今我们面对的任何困难,于长征而言,犹如群山之间的石粒5.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6.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长征路上,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大家牺牲自己的小家;长征路上,有多少钢铁战士迎难而上,乐观坚强;长征路上,有多少生死关头,战士们怀着必胜信念,硬是挺了过来!8.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9.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10.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11.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12.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70年前的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13.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1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5.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描写长征艰苦的句子精选
![描写长征艰苦的句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55206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2.png)
3:“长征不是一个出轨的过程,它是血泪斗争的历史,也是一种极不容易得到的人类经验。”——刘少奇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
5:“长征是一次传奇,长征精神永存。”——翁祖云
6:“长征期间,指挥员和战士们不仅挑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更要面对不同事件的难以预测和不可预测的挑战。”——杨尚昆
7:“长征,是一面检验革命理论和革命路线正确与否的旗帜。”——刘伯承
8:“在苦难中探索摸索,总结经验的过程,是长征想给后人传递的启示。”——邓拓
9:“无良匪攻陷芷江渡,婆娑军半遁幽巢。怀清沅坝从云路,承远藩峡对岩璞。天晴嶂暖容裹雾,雪洒岩寒遮渡桥。祥峰顶上孤泉落,笑指青衫水手嘲。,坚定地走到了最后胜利的彼岸。”——潘基文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一次伟大历程,这场艰苦卓绝的长征不仅检验了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品格,也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那些坚韧、勇毅、奋发的先烈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长征不仅是革命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迎难而上的一面旗帜,长征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展翅高飞。
描写长征艰苦的句子精选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历的一场极其艰苦和英勇奋斗的历程。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应该保留并传承下去长征精神,让后人了解和铭记革命先辈的勇气与毅力。下面,我将引用10句名人名言来描述长征的艰苦历程。
1:“长征是党的历史,也是人民的历史,是由先烈们的鲜血和汗水浇灌下的!”——邓小平
长征的好词好句
![长征的好词好句](https://img.taocdn.com/s3/m/0afb07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1.png)
长征的好词好句长征,撼动世界的伟大精神。
英雄豪迈的笃定,铸就永恒的传奇。
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发起了30万红军士气高昂的长征。
途经血雨腥风的华北、怀特河的草原、青海的荒漠、疆土上高山细河、高原山醪,一路奋战一路走向胜利。
一个世纪过去了,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片段,令人激动的。
整个长征历经突围、迂回折返共计走过180多万公里,穿越12个省和港澳台,共历经一个多月,从南到北,从海到山,充满激情,抵达目标终点。
长征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进取精神,用铁蹄踏过荆棘的野路,扭转乾坤的历史动荡,实现诸多壮举。
一些老百姓发奋图强,用他们的金山贡献,参加红军行军,拯救大局世界;一年又一年的历史,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大的教训,不畏强权,勇于排除困难。
如今,我们站立在长征的脚步之上,嘉珍宝贵的长征精神,仍削照耀着我们今天的中国崛起发展,突出了中国共产党老百姓克苦奋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九死一生的英勇和故事精神。
古人曰:历史是人民的宝藏,长征的历史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藏。
跨越千年,翻越重山,勇担重任,充满激情,是革命武装斗争的崭新开端,今天革命血脉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呼唤着我们时刻提高革命理想信念,继承长征精神,将历史使命续写辉煌。
对中国共产党老百姓来说,这支穿越历史、传承新时代的巨大力量,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他们继续在建设社会主义繁荣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和拼搏追求,推动着中华民族发展大规模进步。
历史嘉奖,这支伟大的抗日战争鬣选队,跨过成河,圆满了革命任务,正式成立了新疆苏区,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疆西部振兴建设的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将历史使命记录了一段历史。
长征,让我们看到了突破困难、同舟共济的宏伟壮举,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姓的勇气、毅力和勇敢,激励我们时刻提高理想和信念,珍惜历史,用我们的刚毅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更加prosperous的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语录和故事一、长征语录:(一)国内的: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邓小平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江泽民遵义会议,毛主席拨转航向、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周恩来万里长征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是一次严重的锻炼,绝大多数党员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刘少奇伟大的人民军队经过无数艰难的流血的斗争和万里长征,以求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伟大的目的——朱德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张闻天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王稼祥红二、六军团远征的成功,再一次证明红军是不可摧毁的力量——任弼时红军部队之所以坚固与有战斗力,是由于红军兵心团结,民众给红军以帮助,红军中有一些聪敏且有才能的领袖——陈云(二)国外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生存的凯歌,……”。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 ——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巨人中国醒了,它正震撼着世界!” ——王安娜在《中国——我的第二故乡》“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学术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三)毛泽东经典语录1、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最谦虚的一句话: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4、最震憾人心最震憾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6、最自信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7、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8、最清醒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9、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10、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11、最有自尊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12、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3、最像长辈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4、最令台独分子胆寒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15、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6、最让人警醒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17、最英雄主义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18、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9、最具前瞻性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20、最伤感的一句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21、最悲壮的一句话:苍山如海,残阳如血!22、最写意的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23、最励志的一句话: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24、最酷的一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5、最有主人翁意识的一句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6、最畅快的一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7、最潇洒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8、最入镜的一句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9、最凶狠的一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30、最豪迈的一句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31、最消愁的一句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32、最现实的一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33、最有预见性的一句话:核战争打不起来。
34、最有紧迫感的一句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5、最受女生欢迎的一句话: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36、最有情意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7、最标语式的一句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8、最让女人自豪的一句话:妇女要顶半边天。
39、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40、最理智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1、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42、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43、最具爱情观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44、最具和平意识的一句话:中国永远不称霸。
二、长征故事:(一)关于“执行力强、政令畅通”的故事:1.政治纪律重于山长征是四路红军先后开始的战略转移行动。
在艰苦卓绝的征途中,各路红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指挥,互相接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援,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纪律性。
夹金山,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遭遇的第一座雪山,高寒缺氧、险象丛生。
当年,红五军团第37团的官兵艰难地翻越这座雪山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正准备与兄弟部队会合时,突然接到军委命令:迅速重返夹金山南麓,阻击尾随之敌。
全团官兵毫不迟疑地掉过头,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新翻越雪山,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使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摆脱了敌军追截。
长征中,红军因为严守纪律、听党指挥,保证了政令军令畅通,保证了战略转移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最终赢得胜利。
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仍是我军必须恪守的最高政治纪律。
惟有此,我军的建设才能始终坚持正确航向。
2.军纪严明打胜仗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进入乌蒙山区后,敌军切断了其通往黔西南的道路,一度将红军包围在大山丛林里。
危急关头,贺龙下达秘密突围命令,要求部队隐蔽行军,不准点火;马蹄裹布,不准发出明显声响。
1万多名红军官兵,严守行军纪律,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军防线中钻了出去。
丽江石鼓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湾”之称,左右两侧绵延着数百公里的玉龙雪山和云岭山脉。
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强敌紧追的情势下,从这里抢渡金沙江。
部队专门制定了过江纪律,要求按到达江边的先后顺序渡江,不得争抢,即使军团长、师长也得按次序听哨音上船。
曾亲历过这场行动的老红军钟声善介绍说,当时的情况虽然紧急,但官兵们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紧张有序渡江。
短短四天三夜,1.8万人和数百匹骡马全部过了金沙江。
91岁的老红军欧阳桂说,红军过草地时,粮食奇缺,为渡过难关,有的部队明确规定,每个人身上带的粮食属于集体,没有命令谁也无权吃一粒。
对于这项规定,红军官兵都能模范遵守,不少人就是饿得昏倒了,也不会吃自己粮袋里的粮食。
严明的军纪,使红军凝聚起战无不胜的钢铁力量,在艰难险阻的征途中趟出了胜利之路。
长征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一支军队要有强大的战斗力,首先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
3.秋毫无犯得民心红军在长征途中吃尽了苦头,但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部队始终坚持遵守严格的群众纪律,而且每到一地,都要根据当地风俗民情制定一些新的规定,要求官兵做到秋毫无犯。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当年中革军委制定颁发的《回民地区守则》,守则除要求红军官兵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不得随意借用回民生活用具外,还规定不得在回民家中杀猪和吃猪肉等内容。
生活在彭阳县青石嘴村的一些老人,至今还记着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10月7日,一支红军队伍打完仗后进村休息。
村里有个叫马云龙的小孩把一名红军小战士迎进家,拿出半个荞麦馍硬塞到他手里。
小战士打了一天仗,饿极了,就啃了一口,碰巧被连长看见,问他付钱没有,小战士说,我错了,这就去找钱。
连长看着又累又饿的小战士,心里虽然很难过,但还是批评他说,不付钱就吃老乡东西,按纪律要给你处分。
村里一些老人闻讯纷纷跑来求情,有的甚至给连长下跪。
连长连忙扶起村民,把小战士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铜板,让他交给了马云龙。
70年过去了,村里的老人讲起这段往事,眼里还闪着泪花。
他们说,红军离开时,村民十里相送。
乡亲们相信,这样好的军队,一定会取得胜利。
4.“铁的纪律把红军引向胜利”“你们问长征那么苦,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我告诉你,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有着铁一样的纪律。
长征初期,蒋介石集中了几十个师的兵力,围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我们常常要每天100多里路程的急行军。
在突破大容河、永顺一线时,我们一天一夜跑了180多里,按时赶到了大容河北岸。
急行军时,来不及吃饭,更来不及休息,有时饭还没熟,就用洗脸布包着边走边吃,小便也是边走边尿,大便时,把枪交给别人,解完了提起裤子就要跑步追上去。
再累也没有人说个‘不’字。
”已经93周岁的湖北荆门老红军唐建能:历任红二方面军警卫连战士、班长、副连长,谈起70年前往事仍旧清晰生动,恍若就在眼前。
“至于草地,那更是只有铁军才敢闯。
二、四方面军汇合以后,按照中央要求准备北上抗日。
经过短暂的准备,从甘孜出发,四方面军在前,我们在后,向草地进军。
”“那个草地荒凉的呀,没有人烟,阴森森迷雾一片,分不清东西南北,草底下一片淤黑色的水,散发着一股腐臭刺鼻的气味。
那腐烂在水中的枯草,稍不留神踩上去,‘卟哧’一声就会陷进去,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想拔出脚来比登天还难,经常发生看着战友一点一点陷进去不能救的情况。
气候寒冷,雨雪无常,有时正走着,狂风暴雪夹着鸡蛋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就砸了下来,打得我们抬不起头。
怎么办?土办法:屁股朝天,头往下埋。
”“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那各项纪律执行得真是呱呱叫!急行军时,白天敌机轮番侦察扫射,有时正巧躲在橘树林里,不能生火做饭,再饿再渴也没有人违反纪律,有时吃生米也没人去摘橘子吃。
正因为纪律遵守得好,眼看着马上要丢掉性命也没有人当孬种,爬雪山过草地没有人软腿。
”“军纪好得民心呀!谁受伤挂彩了,除了战友们帮助,贺老总等首长关心之外,老乡们更是像爹妈一样疼护你。
那一次,一颗子弹从我鼻梁左边打进去,又从脖子左边钻出来,哪有什么药呀,只能用南瓜瓤子先擦擦,脑袋肿得小笆斗一样。
政委卢冬生把我寄养在老乡胡大妈家里,敌人每天来喊话追查。
大妈就叫儿子白天把我背到山上藏起来,晚上再背下来擦洗伤口,用面糊汤从嘴边慢慢抹给我吃……”唐老寄语:你们后来人千万要记住,纪律严队伍才会硬呀!不该得的就不要去得,把人民利益顶在头上,人民才会拥护你呀,否则后果很可怕唷!(一)关于“团结互助、团队协作”的故事:1.“战友,比亲兄弟还要亲”贺大彬:四川省广元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