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概述
制冷技术介绍
制冷技术介绍制冷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转移出来,使其温度降低的技术。
制冷技术在现代工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空调、冰箱、冷冻车、冷库等。
一、制冷技术的历史制冷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利用夜间的低温将水冷却,制作冰块用于制作饮料。
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人用雪和冰制作冰块,用于降低饮料的温度。
到了18世纪,英国人威廉·卡门(William Cullen)首次成功制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制冰研究。
19世纪,美国人约翰·戴维斯·布尔(John Davis Booth)发明了第一个机械制冷机,这标志着制冷技术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二、制冷技术的原理制冷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压缩制冷原理: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其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使其膨胀成低温低压气体,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2. 吸收制冷原理:利用吸收剂和制冷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吸收出来,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3. 热泵制冷原理:利用热泵的工作原理,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吸收出来,然后通过压缩和膨胀等过程,将其释放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中,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三、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在现代工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空调:通过制冷技术,将室内的热量转移至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2. 冰箱:通过制冷技术,将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食品的冷藏和冷冻。
3. 冷冻车:通过制冷技术,将车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食品的冷藏和冷冻。
4. 冷库:通过制冷技术,将库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食品的长期储存。
5. 医疗设备:制冷技术在医疗设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MRI、CT等设备的制冷系统。
总之,制冷技术在现代工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制冷技术概述
1.制冷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2.制冷循环原理
二、制冷循环中的主要组件
1.压缩机:
a.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b.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和选择方法
2.冷凝器:
a.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b.冷凝器的热流计算和设计方法
3.膨胀阀:
a.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b.膨胀阀的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
4.蒸发器:
a.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b.蒸发器的热流计算和设计方法
三、常见的制冷循环
1.理想的制冷循环
2.逆温循环
3.逆向布朗循环
四、低温技术概述
1.低温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2.低温空气分离技术
五、低温制冷技术
1.低温制冷循环原理
2.低温制冷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液化天然气制冷技术
六、液化空气循环原理
1.液化空气循环的工作原理
2.液化空气循环的主要组件
七、低温实验装置
1.低温实验装置的组成和原理
2.低温实验装置的应用
八、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发展趋势
1.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制冷与低温技术的节能与环保方向
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扩展和深入研究,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冷库制冷技术手册
冷库制冷技术手册摘要:一、冷库制冷技术概述1.冷库制冷技术的背景与意义2.冷库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冷库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三、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节能环保型制冷技术2.智能化控制系统3.制冷剂的替代与更新四、冷库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食品冷链物流2.医药冷链存储3.工业制冷正文:冷库制冷技术手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食品冷链物流、医药冷链存储等方面,冷库制冷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冷库制冷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冷库制冷技术概述冷库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之间进行相变以吸收和释放热量的技术。
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场合对低温环境的需求。
二、冷库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压缩制冷剂气体并将其输送至冷凝器。
2.冷凝器:冷凝器负责将压缩机输送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并凝结为液态制冷剂。
3.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
4.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剂液态在冷库内蒸发吸收热量的部件,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
三、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节能环保型制冷技术: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能环保型制冷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采用自然制冷剂、磁悬浮压缩机等节能环保型技术。
2.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逐渐应用于冷库制冷技术中,实现对制冷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3.制冷剂的替代与更新:为了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制冷剂的替代与更新成为制冷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氢氟碳化物(HFCs)等替代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
四、冷库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食品冷链物流:冷库制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确保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与质量。
冷库制冷技术手册
冷库制冷技术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冷库制冷技术的概述二、冷库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三、冷库制冷技术的设备与材料四、冷库制冷技术的安装与维护五、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正文一、冷库制冷技术的概述冷库制冷技术是一种为冷库提供低温环境的技术,它通过制冷设备将室内的热量吸收,使室内温度降低,以满足食品、药品等物品的低温储存需求。
冷库制冷技术在食品、药品、化工、生物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冷库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冷库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设备中不断循环流动,通过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使室内温度降低。
具体来说,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在压缩机中压缩升温,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最后通过膨胀阀节流降温,再进入蒸发器循环。
三、冷库制冷技术的设备与材料冷库制冷技术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
其中,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压缩制冷剂;蒸发器是制冷剂吸热的地方,冷凝器是制冷剂放热的地方,膨胀阀负责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此外,冷库制冷技术还需要保温材料、冷却塔、水泵等辅助设备。
四、冷库制冷技术的安装与维护冷库制冷技术的安装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和管道连接。
设备安装时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管道连接时要保证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冷库制冷技术的维护主要包括设备维护和系统维护。
设备维护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系统维护要定期清洗蒸发器和冷凝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冷库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冷库制冷技术将更加节能、环保、智能化。
例如,采用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等,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使用环保制冷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远程监控、自动控制等,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空调制冷专业介绍
空调制冷专业是一门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工程技术领域,主要研究人工环境调节技术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
以下是空调制冷专业的一些基本介绍:1. 制冷原理:制冷技术基于制冷剂在封闭循环中的状态变化来实现热量转移。
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流经冷凝器放热液化,再通过节流装置(如膨胀阀)降低压力和温度,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最后流经蒸发器吸收热量变为气态,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旨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制冷系统负责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加热系统在冬季提供暖气,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而空气净化系统则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的介质,它必须具备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在冷凝器中放热液化的特性。
常见的制冷剂有R-22、R-407C、R-410A等,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目前趋向于使用对环境影响小的制冷剂。
4. 节能与环保: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空调制冷专业的研发重点之一是提高能效比和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这包括使用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研发新型制冷剂。
5. 自动化控制:现代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的精确控制。
6. 应用领域:空调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数据中心、医疗设备、食品冷冻等领域。
7. 专业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挑战,空调制冷专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如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制冷、地热制冷等;研究新型制冷剂和替代能源;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制冷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实用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实用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一、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原理是指利用一定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设备将热量从一个热源移动到另一个低温热源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冷藏冷冻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保鲜储存食品的条件。
二、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转换形式,能量守恒定律指出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在物体之间转移或转换,这为制冷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制冷原理的重要基础,它阐明了热子不能自行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使得物体的温度不会自发地下降。
这一定律指出了热力学过程中热量传递的方向,为制冷原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3. 熵增原理熵是热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其增加代表着物质的无序程度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归结为熵增原理,即在孤立系统中,熵不会自行减少,而是随着时间增加。
熵增原理也为制冷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热力学循环1. 理想气体循环理想气体循环是制冷原理中的基本循环之一,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加热四个过程。
理想气体循环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可以被用于实现空调和制冷设备。
2. 蒸汽压缩循环蒸汽压缩循环是制冷原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循环方式,它是一种通过压缩和膨胀蒸汽来实现制冷的循环过程。
蒸汽压缩循环通过蒸汽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吸收热量,再通过压缩和膨胀来降低温度,最终实现制冷的目的。
3. 吸收式循环吸收式循环是一种利用溶液的物理变化来实现制冷的循环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将制冷剂溶解在吸收剂中,然后在加热的条件下从溶液中蒸发出来,再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形成循环的过程。
四、制冷设备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循环流动并进行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R134a等,它们在不同的制冷设备中具有各自的应用特点。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不断压缩制冷剂蒸汽来提高其压力和温度,然后通过冷凝器的冷却将其变成液态制冷剂。
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1制冷技术:研究如何获得低温的一门技术2制冷: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3环境介质:指自然界的空气和水4制冷过程:不断地从该空间或该物体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去的过程5制冷途径:天然冷源、人工制冷6人工制冷的方法: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热电制冷7制冷技术按制冷温度分:(1)普通制冷(-120C)(2)深度制冷(-120C——253C)(3)超低温制冷(-253C以下)8制冷剂或工质:在制冷装置中用来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9实现逆卡若循环的条件:(1)高低热源温度恒定、(2)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无传热温差(3)制冷工质流经各个设备时无摩擦损失或其他不可逆损失10卡若循环分:正卡若循环、逆卡若循环11逆卡若循环的组成及循环过程:12制冷系数: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的热量q0与循环中所消耗功∑W的比值,即:13(1)逆卡若循环制冷系数(无传热温差):(2)逆卡若循环制冷系数(有传热温差)14蒸汽压缩机采用逆卡若循环的困难(1)压缩过程是在湿蒸汽区中进行的,危险性很大(2)膨胀机等熵膨胀不经济(3)无温差的传热实际上是不可能15理想循环与理论循环的不用点:(1)整齐的压缩采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2)膨胀阀代替膨胀机(3)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传热均为定压过程,并具有传热温差16理论循环的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17采用压焓图的原因:(含图)由于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气化,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都是再定压下进行的,而定压过程中所交换的热量和压缩机在绝热压缩过程中所消耗的功,都可用焓差来计算,而且制冷剂经膨胀阀绝热节流后,焓值不变。
18理论循环的压焓图表示:有关计算:制冷量q0=h1-h5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q0/v1质量流量M R=φ0/ q0体积流量V R=φ0/ q v热负荷φk=M R q k=M R(h2-h4)理论耗功率P th=M R w0=M R(h2-h1)制冷系数εth= q0 /w0= (h1-h5)/ (h2-h1)19实现液体过冷的办法:(1)增设专门的过冷设备(2)适当的增加冷凝器的传热面积,使一部分传热面积用于过冷(3)采用回热循环20看图确定个点含义:1点的确定:t1=t0(蒸发温度)——p1 s14点的确定:t4=t k(冷凝温度)——p4 h41’点的确定:t1’=t吸和p1’=p1——v1’h1’s1’2’点的确定:p2’=p4和s1’= s2’——h2’4’点的确定:t4’=t rc(过冷温度)和p4’=p4——h4’(也可用h4-h4’=h1’-h1)5’点的确定:h4’=h5’21过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有关计算:制冷量q0=h1-h5’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q0/v1质量流量M R=φ0/ q0体积流量V R=φ0/ q v热负荷φk=M R q k=M R(h2-h4’)理论耗功率P th=M R w0=M R(h2-h1)制冷系数εth= q0 /w0= (h1-h5’)/ (h2-h1)22过热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有关计算:(在蒸发器中叫有效过热)制冷量q0=h1’-h5 (有效过热但无效过热用q0=h1-h5)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q0/v1’质量流量M R=φ0/ q0体积流量V R=φ0/ q v热负荷φk=M R q k=M R(h2’-h4)理论耗功率P th=M R w0=M R(h2’-h1’)制冷系数εth= q0 /w0= (h1’-h5)/ (h2’-h1’)23回热循环图及其在压焓图上的表示:有关计算:制冷量q0=h1’-h5’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q0/v1’质量流量M R=φ0/ q0体积流量V R=φ0/ q v热负荷φk=M R q k=M R(h2’-h4’)理论耗功率P th=M R w0=M R(h2’-h1’)制冷系数εth= q0 /w0= (h1’-h5’)/ (h2’-h1’)24制冷计算时注意点:(1)确定制冷剂(2)确定制冷剂的类型(3)压焓图25单级蒸汽压缩机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1)单位质量制冷量q0:q0=h1-h5(kj/kg)(2)单位容积制冷量q vq v=q0/v1=h1-h5/v1(kj/m)(3)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M R:M R=Φ0/q0(kg/s)(4)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体积流量V R:V R=Φ0/q v(m/s)(5)冷凝器的热负荷Φk:Φk= M R q k= M R(h2-h1) (kW)(6)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P th:P th= M R w0= M R(h2-h1)(7)理论制冷系数εth:εth= q0 /w0=h1-h5/h2-h126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制冷循环的差别:(1)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程(不是绝热过程)(2)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吸、排气阀时有流动阻力和热量交换(3)制冷剂通过管道和设备时,制冷剂与管壁或器壁之间存在摩擦阻力及与外界的热交换(4)冷凝器和蒸发器内存在着流动阻力,导致了高压气体在冷凝器的冷却冷凝和低温液体在蒸发器中的气化都不是定压过程,同时也有热量交换27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制冷装置中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28对制冷剂的要求:环境方面的要求、热力学方面的要求、物理化学方面的要求29环境方面的要求:ODP:指大气层臭氧层损耗潜能值GWP:指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ODP、GWP值必须是0或尽可能小30热力学方面的要求:(二高四低)1)临界温度要高2)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3)蒸发温度要低4)冷凝温度要低5)凝固温度要低6)绝对指数要低31物理化学方面的要求:流动性好、传热性好、安全性好、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溶解性好32制冷剂的种类:(CmHnFxClyBz)无机化合物:R7+分子量氟利昂(卤代烃): R(m+1)(n+1)xBz碳氢化合物(烃类):1)烷烃类:与氟利昂一样2)烯烃类:R1+(m-1)(n+1)x混合制冷剂:33CFC代替物的选择:对环境安全、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具有可行性34代码和种类:R12——CFC。
空调制冷技术与节能效果分析
空调制冷技术与节能效果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也引发了人们对节能环保的关注。
因此,研究空调制冷技术的节能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空调制冷技术与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空调的节能性能。
一、空调制冷技术概述空调制冷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空气循环和温度调节,使室内温度降低到所需的舒适范围。
目前,主要的空调制冷技术包括传统制冷循环、换热器技术和制冷剂选择。
1. 传统制冷循环传统制冷循环是目前主流的空调制冷技术。
它主要通过蒸发器吸热、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冷凝器释放热量和膨胀阀调节制冷剂流量等来实现制冷效果。
虽然传统制冷循环成熟可靠,但其能耗较高,效率较低。
2. 换热器技术换热器技术是改善空调制冷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和材料,可以提高制冷循环中的传热效率,降低热量损失,从而减少能量消耗。
3. 制冷剂选择制冷剂是空调制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传统制冷剂如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研发和使用环保型制冷剂成为了当今空调技术发展的趋势。
环保型制冷剂具有低全球变暖潜势和零臭氧层破坏潜力,能够显著降低空调系统的环境风险。
二、节能效果分析节能是当前空调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空调制冷技术的节能效果。
1. 能耗降低采用先进的空调制冷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能耗。
换热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同时,选择高效制冷剂和减少制冷剂泄漏也能降低能耗。
2. 效果优化空调制冷技术的不断创新可以提高制冷效果,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温度调节。
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模式和风速,避免能耗的过度浪费。
3. 环境保护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可以有效减少对臭氧层和气候的影响,降低空调系统对环境的破坏性。
与此同时,减少能源消耗也能间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将高温物体中的热能转移到低温物体中,从而使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的一种技术。
它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各个领域。
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冷藏食物可以延长其保质期,于是开始使用冰块或冰窖进行储藏。
而真正的制冷技术则要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物理学家威廉·麦克斯韦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奠定了制冷工程的理论基础。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机械制冷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最早的制冷机是通过蒸发液体来吸收热量的,被称为吸收式制冷机。
后来,德国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开发出蒸发制冷机,使用蒸发冷凝的原理进行制冷,被广泛应用于冰箱和空调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制冷剂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发出了氟利昂制冷剂,这种制冷剂具有低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等特点,成为制冷行业的主要使用物质。
然而,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引起了环保的关注。
为了应对环保问题,制冷技术在近年来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
一方面,人们开始研发和使用新型的制冷剂,如HFC、HCFC和天然制冷剂。
这些新型制冷剂不仅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小,而且具有更好的制冷效果和能源效率。
另一方面,人们还开始关注制冷设备的节能和智能化。
通过改进设备的设计和控制系统,可以使制冷设备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制冷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家庭中,冰箱是最常见的制冷设备。
冰箱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蒸发和冷凝过程,将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实现食物的冷藏和保鲜。
此外,空调也是家庭中常用的制冷设备,它可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医疗领域,制冷技术被用于保存药品和生物样本等,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除了家庭和医疗领域,制冷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石油化工和冶金行业,制冷技术被用于冷却和凝固物质。
制冷技术介绍
制冷技术介绍
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的技术。
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家用冰箱到工业制冷设备,都离不开制冷技术的应用。
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表明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来。
因此,制冷技术的目的就是将热量从低温物体或空间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制冷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家庭中,冰箱是最常见的制冷设备。
冰箱内部有一个制冷剂循环系统,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将热量从冰箱内部移除,使其保持低温状态。
此外,空调、冷柜、冷饮机等设备也都是利用制冷技术实现的。
在工业领域,制冷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例如,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都需要使用制冷设备。
此外,航空航天、电子、军事等领域也需要使用制冷技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制冷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制冷技术的热点。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等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寻找更加环保的替代品。
同时,制冷设备的智能化和节能化也是制冷技术发展的趋势。
制冷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环保化和高效化。
简述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制冷原理制冷技术的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它主要依赖于对物质的压缩和膨胀过程,通过对物质的压缩来提高其温度,然后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完成制冷过程。
3. 制冷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制冷技术可以被分类为以下几种:3.1 压缩机制冷技术压缩机制冷技术是最常见的制冷技术之一。
它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然后通过膨胀阀使其急剧降温,完成制冷过程。
这种技术常用于家用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
3.2 吸收式制冷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溶液的蒸发和再凝结来实现制冷的技术。
它包括一个吸收器、一个发生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
通过在发生器中加热并加入热源,使溶液中的制冷剂蒸发,然后将蒸汽传送到冷凝器中,使其冷凝成液体,最后通过蒸发器将热量吸收。
吸收式制冷技术常用于大型制冷设备,如工业冷库和发电站。
3.3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通过外部能源输入将低温区域的热量转移到高温区域的技术。
它常用于供暖和空调系统中,可以高效地提供热能或冷能。
热泵技术的原理类似于制冷技术,但其应用更加广泛。
3.4 磁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的相变来实现制冷的技术。
通过对磁性材料的磁场和温度施加控制,可以使材料在磁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磁制冷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其在未来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领域和应用:•家用电器:制冷技术被广泛用于家用电器,如冰箱、空调和冷柜。
它们可以保持食物和药物的新鲜度以及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制冷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保持食品质量和安全。
制冷原理与技术讲解
制冷原理与技术讲解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冷却原理: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对外界物体进行蒸发冷却。
通过增大制冷剂的表面积,可以提高蒸发速率,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2.压缩冷却原理: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在压缩机中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形成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制冷作用。
3.磁致冷原理:通过应用外部磁场来改变材料的磁性,使其发生自发磁化与脱磁现象,实现材料吸收与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4.化学制冷原理: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使物质温度发生变化。
如吸附式制冷机通过吸附剂与制冷剂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制冷效果。
二、制冷技术制冷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式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用冰箱和空调中,以及商用冷库。
它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使其冷却并变为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使得制冷剂流向蒸发器进行蒸发冷却。
2.吸收式制冷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商用冷库和工业制冷设备。
它利用氨水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汽释放的热量,使制冷剂再次变成液体形式。
吸收式制冷技术具有高效、无污染等特点。
3.蒸气喷射制冷技术:通过蒸汽与喷射剂的混合作用,利用蒸汽的压力与速度能量,将高温低压蒸汽变为低温低压或低温高压的蒸汽,实现制冷效果。
4.磁致冷技术:利用材料在磁场中的磁致热效应,通过改变磁场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实现材料的热吸收和热释放,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5.热泵技术:热泵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制冷,还可以进行加热。
它通过循环工质的相变过程,将热能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然后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热泵除了用于制冷空调外,还广泛应用于集中供暖和热水供应领域。
制冷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制冷概述
24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2—2 制冷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2.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吸收式制冷循环
示意图,来自发生器的高温、高压 吸收剂液体经调压阀降压后进入吸 收器,在冷却水的作用下降温后强 烈地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 制冷剂蒸气,从而形成制冷剂—吸 收剂混合溶液。
4 第二章 制冷概述
制冷概念示意图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二、制冷的分类
1、普通制冷 简称普冷,取得的温度在稍低于环境温度到-153.15 ℃之间,这类制
冷常用于一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
5 第二章 制冷概述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深度制冷 简称深冷,取得的温度在-253.15~-153.15 ℃之间,这类制冷常用
37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图
§2—2 制冷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2、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1)制冷剂汽化吸热 如图所示为蒸气压缩式制冷
循环示意图,在蒸气压缩式制冷中, 蒸发器用于制冷剂的汽化吸热,而 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则用来 处理“废气”,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8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示意图
6.医疗卫生 医务人员利用制冷技术对病人进行低温手术、低温麻醉,在低温条
件下保存血液、人体干细胞、人体器官和其他药品等。
13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7.气体的液化 液态氧、氢、氮、氦是医疗、国防等诸多领域需要的特殊物质,这
些物质的获得通常只能采用在加高压的同时冷冻空气的办法将它们分离 出并保存起来。
燃烧爆炸危险,汽化潜热大。 (5)工作蒸汽消耗量大,制冷循环效率较低。
制冷技术概述
第一章概论1.1制冷技术及其应用1.1.1.制冷的基本概念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
能实现制冷过程的机械和设备的总和称为制冷机。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实现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的制冷循环。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制冷的实现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制冷几乎包括了从室温至0K附近的整个热力学温标。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把制冷分为普通制冷和低温制冷两个体系。
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120K 定义为普冷与低温的分界线。
在120K和室温之间的温度范围属于“普冷”,简称为制冷;在低于120K 温度下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或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常称为低温制冷或低温技术,但是,制冷与低温的温度界线不是绝对的。
1.1.2.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几乎与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紧密联系,利用制冷技术制造舒适环境以保障人身健康和工作效率;利用制冷技术生产和贮存食品;利用制冷技术来保证生产的进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技术、医疗生物和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1.1.2.1.商业及人民生活食品冷冻冷藏和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对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贮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满足各个季节市场销售的合理分配,并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
典型的食品“冷链”由下列环节组成: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冷藏贮运和销售,最后存放在消费者的家用冷藏冷冻装置内。
舒适性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如大中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空调装置,家用空调等。
空调用制冷技术
冷凝器
01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 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却并转化 为液态。在冷凝过程中,热量被 排出系统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
02
冷凝器的常见类型有水冷式和风 冷式,其结构多为铝制或铜制的 多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的设计应 注重散热性能和空气流通,它对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其压力降低 、体积增大,转变为低温低压的雾状物,以便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制冷。
膨胀阀的种类包括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等。选择合适的膨胀阀对于 制冷效果和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
蒸发器
蒸发器的作用是使进入其中的雾状制冷剂在低压环境下迅速 蒸发,吸收通过蒸发器的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空气 温度的目的。
吸收式制冷技术
工作原理
利用吸收剂对制冷剂的吸 收和再生的过程进行制冷。
优点
对环境友好,无机械传动 部件,运行稳定。
缺点
制冷效率相对较低,需要 消耗热能。
吸附式制冷技术
工作原理
缺点
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作用 进行制冷。
制冷效率相对较低,吸附和解吸过程 较长。
优点
无机械传动部件,节能环保,适用于 小型空调系统。
热电制冷技术
工作原理
01
利用热电效应进行制冷。
优点
02
无机械传动部件,无污染,可实现精确控温。
缺点
03
制冷效率相对较低,需要消耗电能。
03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其主要作用是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 制冷剂,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 态,以推动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
《制冷技术》课件
新技术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制冷设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功能。
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人工干预和故障率。
自动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简单降温方法到现代的复杂制冷系统,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对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制冷原理与系统
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制冷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部件组成。
各部件的作用
02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源,冷凝器负责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节流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蒸发器则使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从而吸收热量。
冷藏运输和冷库是制冷技术在物流和仓储领域的应用,它们通过保持低温环境,确保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品质和安全。
总结词
冷藏运输主要利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通过制冷系统保持运输物品所需的低温环境,确保食品、药品等新鲜度和品质。而冷库则通过大型制冷机组和保温库房,为食品、药品等物品提供稳定的低温储存环境,延长其保质期并确保其品质。
总结词
制冷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工业、医药、农业、能源、航天等。
详细描述
制冷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制冷技术用于保存食品、制作冰激凌、冷藏肉类等;在医药领域,制冷技术用于药物冷藏、手术室温度控制等;在农业领域,制冷技术用于温室温度控制、农产品保鲜等;在能源领域,制冷技术用于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转换和存储;在航天领域,制冷技术用于卫星温度控制和航天器热管理。此外,制冷技术还应用于科学研究、制造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
《制冷技术》PPT课件
低温制冷技术及其应用
低温制冷技术及其应用一、低温制冷原理低温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环境实现热量转移和物质冷却的工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系统的温度,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二、常见的低温制冷技术1. 机械制冷:利用机械压缩/膨胀原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制冷。
2. 液氮制冷:利用液氮的低温特性,通过液氮的蒸发吸热实现制冷。
3. 脉管制冷:利用脉管中冷媒的相变,实现低温制冷。
4. 热电制冷:利用热电效应实现制冷。
三、低温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科研实验:低温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研究。
2. 工业生产:如金属冶炼、化学反应、能源开发等。
3. 医疗领域:如冷冻治疗、血液保存、器官移植等。
4. 航天领域:如卫星温度控制、空间探测器冷却等。
四、低温制冷技术的优缺点优点:1. 可实现低温环境,满足特殊需求。
2.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领域。
3. 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缺点:1. 能耗较大,成本较高。
2. 部分技术复杂,维护困难。
3. 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五、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 提高能效比,降低能耗。
2. 开发新型制冷技术,降低成本。
3. 拓宽应用领域,提高实用性。
六、低温制冷技术的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行业对低温环境需求的增加,低温制冷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低温制冷技术将向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在航天、能源、医疗等领域,低温制冷技术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此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如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等,也将为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七、低温制冷技术的实际案例分析例如,在医疗领域,低温冷冻手术是常见的应用案例。
通过使用低温冷冻技术,可以将病变组织迅速冷却至低温状态,使细胞内冰晶形成,破坏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在科研实验中,低温制冷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如超导材料的研究、量子计算的研究等。
在这些实验中,低温环境可以显著改变物质的性质,提供更多可能性来进行探索和研究。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冷原理: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
热力设备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实现对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状态的变化,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2.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工作物质,它能够在制冷循环中不断循环流动,实现吸热和放热
的过程。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3.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主要部件。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
热量,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将热量排出到冷凝器中,再通过节流阀减小压力,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再次吸收热量,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制冷效果。
4.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空调、冰箱、冷库等。
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
合和需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5.制冷应用:制冷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
通过制冷技术可以实现
对物质温度的调控,达到保存、加工、使用的目的。
总之,制冷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物质温度的调控,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制冷技术
3. 制冷系数
ε =
q0 Tk = w0 Tk − T0
大小只取决于两个热源的温度; 大小只取决于两个热源的温度; T0↗或Tk↘ ε↗ ↗
三、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 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
η的大小反映了实际制冷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 的大小反映了实际制冷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
制 冷 技 术
第3讲 讲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一、理论循环
循环组成: 1. 循环组成:
压缩机:等熵压缩; 压缩机:等熵压缩; 冷凝器:等压放热; 冷凝器:等压放热; 节流阀:绝热节流,等焓; 节流阀:绝热节流,等焓; 蒸发器:等压吸热而制冷。 蒸发器:等压吸热而制冷。
人工制冷: 低温物体
热量 外界补偿
高温物体
二、理想循环
1. 逆卡诺循环 1-2 等熵压缩 T0→Tk 耗功w1 2-3 等温压缩 吸热qk=Tk(sa-sb) 3-4 等熵膨胀 Tk→T0 做功w2 4-1 等温膨胀 放热q0=T0(sa-sb)
两个恒温热源 两个等温过程 两个等熵过程
2. 循环结果
T Tk Tk ' T0' T0
Tk
3 3'
2 2'
T0
4' 4
1' 1
0
b
a
s
图1-2 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
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小于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 : 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
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 比值。 比值。 η = ε / εc 程度。 程度。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1.1制冷技术及其应用1.1.1.制冷的基本概念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
能实现制冷过程的机械和设备的总和称为制冷机。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实现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的制冷循环。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制冷的实现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制冷几乎包括了从室温至0K附近的整个热力学温标。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把制冷分为普通制冷和低温制冷两个体系。
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120K 定义为普冷与低温的分界线。
在120K和室温之间的温度范围属于“普冷”,简称为制冷;在低于120K 温度下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或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常称为低温制冷或低温技术,但是,制冷与低温的温度界线不是绝对的。
1.1.2.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几乎与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紧密联系,利用制冷技术制造舒适环境以保障人身健康和工作效率;利用制冷技术生产和贮存食品;利用制冷技术来保证生产的进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技术、医疗生物和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1.1.2.1.商业及人民生活食品冷冻冷藏和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对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贮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满足各个季节市场销售的合理分配,并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
典型的食品“冷链”由下列环节组成: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冷藏贮运和销售,最后存放在消费者的家用冷藏冷冻装置内。
舒适性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如大中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空调装置,家用空调等。
近年来,家用空调器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热点家电产品之一。
2003年我国家用空调器的年产量达3500万台,出口1000多万台,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产品的生产基地,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
工业空调不仅为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员工提供一定程度的舒适条件,而且也包括有利于生产和制造而作的空气调节。
如:在冷天或炎热环境中,以维持工人可以接受的工作条件;纺织业、精密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生物医药等生产行业为了保证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需要空气调节系统提供合适的生产环境。
1.1.2.2.工农业生产化学工业,利用制冷实现气体分离、气体冷疑;使混合物中一种物质凝固,从而与其它物质分离;液体的低温贮存;为化学合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温度和压力,移去反应热等。
石油裂解、合成橡胶、合成塑脂、燃料生产、化肥生产需要制冷;天然气液化、脱水、贮运也需要制冷。
机械制造,对钢进行低温处理(-70℃~-90℃)可以改变其金相组织,使奥氏体变成马氏体,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在钢铁工业中,需要对高炉鼓风进行低温除湿,以降低铁水的焦化比,保证铁水的质量。
在机器的装配过程中,利用低温方便地进行零件间的过盈配合。
低温粉碎,低温粉碎技术是利用材料在低温状态下的冷脆性能对材料进行粉碎。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用途如下:可以加工在常温下无法粉碎的高弹性材料,如回收钢结构轮胎中橡胶;研制食品、中草药的细微颗粒;加工生产纳米材料,而且具有绿色生产的特点。
建筑工业,用冻土法挖掘土方、建筑桥梁基础、地下工程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制冷还应用于冷却巨型的混凝土块,排除混凝土固化时释放的化学反应热,以免发生热膨胀和混凝土应力。
农、牧业,制冷用于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建造人工气候培育室;保存和处理优良物种、畜种。
某些食品、蔬菜等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利用升华作用以除去水分,便于贮存和运输,一些速溶咖啡就是采用这种冷冻干燥工艺进行生产的。
低温与真空,低温是获取真空或高真空最有效手段之一,利用气体在低温表面的凝结、低温吸附以及冷凝霜的捕集作用,可获得<10_12Pa的极高真空。
真空技术在空间研究和电子工业中有这样用途。
1.1.2.3.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制冷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取药物,低温保存血浆、疫苗、细胞组织、某些药品及生物样品;冷冻医疗是可靠、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用局部冷冻配合手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心脏、肿瘤、白内障、扁桃腺等低温外科手术,皮肤、眼珠等的移植手术等。
诸多的现代医疗器械、治疗仪、诊断仪也使用了制冷技术。
1.1.2.4.科学实验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在开发和合理使用现有能源、探索代用燃料和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条件等方面,制冷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天然气开采、贮存和运输,核聚变的开发和利用,磁悬浮高速列车的运行成功,低温超导技术,氢能的生产和利用等。
低温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涉及生命维持系统、地面研究设施,以及超高音速在空间边缘飞行的推进系统。
地面试验装置需用大容积的舱室来模拟深空间条件,高真空的空间环境要用液氮和液氦冷却的低温泵来产生,运载工具的固体或液体燃料的生产等,低温技术已成为空间计划的关键部分之一。
低温技术还用于仪器仪表、大型计算机、红外装置的冷却。
红外天文卫星用4K的液氦和1.8K 的超流氦冷却的仪器来探测宽频道的红外辐射,红外探测器利用固体制冷剂(氢、氖和甲烷等)的升华(或采用辐射制冷技术)来冷却。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被许多医院采用。
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人体的心磁图和脑磁图的技术也将走向应用。
这些器件在不用电极接触人体或不需要任何手术的情况下,探测人体的组织病变,并使精度大为提高。
表1 与低温研究有关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及研究领域么研究低温现象本身,要么研究涉及低温。
制冷与低温技术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分支,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在能源和交通、航空和航天、现代工业、科学研究和生物医疗等部门,一旦离开制冷技术,它们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步是难以实现的。
表2 制冷技术的应用1.2制冷技术的发展1.2.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人类最早将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这在我国、埃及和希腊等文化古国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人工制冷的方法是随着工业革命而开始的。
1748年英国柯伦证明了乙醚在真空下蒸发时会产生制冷效应。
1755年苏格兰人W.Callen发明了第一台蒸发式制冷机,1781年意大利人凯弗罗进行了乙醚蒸发制冷实验。
1834年美国人J.Perkins获得了乙醚在封闭循环中膨胀制冷的英国专利,并制得了冰。
1856年苏格兰人J.Harrison发明了压缩式制冷机,采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氯甲烷作制冷剂。
1859年法国人F。
Garre发明氨吸收式制冷机。
美国人D.Byok于1873年制造了第一台氨压缩机。
次年,德国林德建成了第一个氨压缩式制冷系统。
此后,氨压缩式制冷机在工业上获得普遍应用。
直至1929年氟利昂发现之后,氟利昂压缩式制冷机才快速发展起来,并在应用中超过了氨制冷机。
空气制冷机的发明比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稍晚。
1844年美国人J.Gorrie发明了空气循环式制冷机,并于1851年获得美国专利,这是世界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机器。
1862年英国基尔克发明了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并获英国专利。
1858年美国人尼斯取得了冷库设计的第一个美国专利,从此商用食品冷藏事业开始发展。
由于制冷技术的发展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各发达国家率先建立本领域的学术组织。
1888年英国成立了“英国冷库和冰协会”,1891年美国成立“美国冷藏库协会”。
1900年法国成立了“法国和殖民地冷藏工业理事会”。
1903年和1904年,美国先后成立了“美国制冷设备制造协会”和“美国制冷工程师协会”。
在此基础上,国际制冷学会(IIR)于1908年在法国巴黎宣告成立。
它是一个政府间的科技性国际组织,现在大约有60个国家会员。
我国于1978年加入该会,为二级会员国。
在家用冰箱方面,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是美国考布兰工程师在1918年设计的。
自此之后,制冷技术在人民生活中获得应用。
空调技术的应用起始于1919年,美国芝加哥兴建了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次年开始在教堂配备空调。
11年之后出现了舒适空调火车。
随着制冷机型式的不断发展,制冷工质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最早在压缩式制冷机中应用有的制冷剂是空气、二氧化碳、乙醚。
在吸收式制冷机中应用的是水和硫酸。
以后渐渐在压缩式制冷机中应用氯甲烷、二氧化硫和氨等。
1929年以后,随着氟利昂制冷剂的出现,制冷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种类也不断发展。
|我国解放前制冷工业十分落后,基本上没有制造制冷机的能力。
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全国冷库总容量只有35000t,相当于现在一个城市的拥有容量。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全国制冷机制造厂发展到十几家。
产品30多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冷技术获得迅猛发展,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近十年以来,我国的制冷空调工业发展迅猛,空调器年产量现已达到3000万台,电冰箱年产量已接近2000万台,社会拥有量接近亿台,制冷空调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1.2.2.制冷的最新技术发展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范围的对食品、舒适和健康方面的需求和能源、交通、电子、通讯、材料科学、航天航空技术、低温医学和低温生物学的技术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2.1.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制冷机及其热力循环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分析、制冷机的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得以升级。
应用计算机模拟制冷循环,研究制冷系统及部件的稳态和瞬态过程,研究制冷的热物理特性,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产品的结构参数与系统参数,使制冷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自动化,从而可能获得最佳的空调器效率[2];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制冷自动控制技术产生质的飞跃,最佳运行工况调节、蒸发器供液量精确调节、压缩机能量调节、自动除霜、安全保护等过程控制更为理想化、人性化和智能化[3,4]。
1.2.2.2.新材料在制冷产品中的应用陶瓷及陶瓷复合材料在压缩机上的应用改善了导热、耐磨和润滑性能,而且有质轻、强度和忍性好,化学及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洁度好的优点;聚合材料作为制冷机的电绝缘、减振件和软管材料,制造压缩机中的复杂零件如转子、阀片等,使制冷产品性能、寿命和成本效益提高;采用高效换热技术如亲水膜、内螺纹铜管等大幅减少了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纳米材料的应用:强化材料的换热、耐磨和抗腐蚀性能。
1.2.2.3. 压缩机技术的发展以高效、环保、可靠、低振、低噪、结构简单和成本低为追求目标,由往复式向回转式、涡旋式以及变频控制发展,主要特征为:新材料的应用、CAD 等现代设计技术、CAM 等现代制造技术、容量调节技术、制冷剂向HFC 和天然工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