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考研科目

中医学考研科目

中医学考研科目

科目有:中医综合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 300 分 )、英语 (100 分,没听力的 ) 、政治 (100 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史) 。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 300。中医综合共 180 题,分 A/B/X 三种题型。1-150 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每题 1.6 分,共 240 分;151-180 题为报考中医基础考生必答题,每题 2分,共60分;181-210题为报考中医临床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

如果你报考中医基础类:中基32题、中诊32题、中药33、方剂33、中内30、针灸20;如果你报考临床类: 中基25、中诊25、中药25、方剂25、中内50、针灸30。试卷题型比例:A型题56%,B 型题16%,X型题28%。

考研中药学结合排名前10院校

考研中药学结合排名前10院校 复习到今天,很多考生对于院校专业目标都有了基本定位,至少对于专业和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是院校选择的问题了,逐步临近9月考研预报名,大家也要早点准备。凯程考研和大家分享专业排名前10院校,可供考生参考。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考研《中药学》考点精要上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考点精要(上) 第一章总论 考点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考点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1995.32) 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 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 母、乌头-川乌/附子)、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2005.32)四大怀药: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2012.142) 3、中药的采集 (1)药用部位:【全草】益母草、木贼草;(1992.136)【地上部分】益母草、稀莶草、灯芯草、泽兰、 (2001.40 )荆芥、紫苏;【花粉】蒲黄;(2002.84 )【果实】马兜铃、瓜蒌、(1992.142 )槟榔;【种子】 决明子、白果;(1992.142 )【带花的果穗】夏枯草;(1993.34 )【根】大黄、生地黄、黄苓、紫草、茜草、(1992.140 )龙胆草、(2001.40 )天花粉(瓜蒌根)(2002.83 );【茎】天麻、薤白_ (1992.140 )(2)采收季节 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_______________ 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 _________ 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①②③④⑤1995.30)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报名表》,符合条件的直接到学校递交报名材料。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药学硕士考研全面解析(详细)

中药学硕士考研全面解析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专业硕士招生的扶持力度,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专业硕士因其侧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等特点,正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2015考研报考总人数为164.9万,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比去年增加5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相比2014考研增加了4个百分点。 那么,在目前已经设置的39种专业硕士中,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在报考专硕前对这些学科的专业院校排名及考试要求了解多少呢?在此,凯程老师整理了中药学硕士专业考研信息,供备战考研的同学们参考! 专业介绍: 一、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英文缩写为MCMM。 院校排名: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一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得分84.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二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得分80.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三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得分79.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四名:中国药科大学,得分78.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五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得分77.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六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得分76.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七名:武汉大学,得分68.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八名:吉林农业大学,得分67.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九名:河南中医学院,得分66. 中药学专业大学排名第十名:陕西中医学院,得分61.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医学考研中的中医内科学复习

医学考研中的中医内科学复习 医学考研中的中医内科学主要是要学会将两者病症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指出从而达到正确的鉴别目的,期间还有病症之间的转换联系,这些都是一定要知道的,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哪些病症需要辨别以及他们的转换联系。 (一)总论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鸣、耳聋、关格、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新版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为:

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 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 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 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4月—12月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真题练习该怎么规划呢? 建议可以这样安排: ①4月—5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阅读部分; ②6月—8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除作文外的部分; ③9月—11月除了近几年真题,将剩下的真题全都做完,包括作文; ④12月成套做最后三年的真题,当考前模拟,注意整体的做题效率,如一篇阅读最多最多20分钟内完成,同时也要确保正确率。 不仅单词需要每天坚持背,贯穿考研全程,真题也是每天都要有接触,保持做题的“手感”、训练“语感”并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

中医考研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2012年版) 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考研计划

(二):中医考研与考什么 【1】、中医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为生动形象,下面举例,以2014年如北中医研究生院为例有。 一、学术型:1基础医学院,2中药学院,3针灸推拿学院,4管理学院,5护理学院,这5个都是学术型的(培养科学家的),分数相对专业型来说要低一点(但也不好考),做实验比较多,可以多发表文章,时间比较充裕,研一上课,研二、三做实验上门诊,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做实验,完成相关课题,发核心期刊论文等等; 二、专业型:1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2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3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5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这5个是专业型的,分数要求更高,毕业后进医院不用去转科了,在临床待的多,研一晚上和周末上课,比较忙和累,研二、三就只用转科,论文要求比学术性的低。 【2】、中医考研考什么: 科目有:中医综合六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英语(100分,没听力),政治(100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史)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300 中医综合共180题,分A/B/X三种题型 1-80题为A单选题1.5分,共120分 81-120题B为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21-180题X为多选题,每题2分,共120分 中医类题型:

中基30题 中诊30题 中药30题 方剂30题 中内35题 针灸25题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这六科合称中医综合,共300分,再加上英语100分,政治100分,总共500分,中医类考研在国家属照顾类专业,国家线很低,2013年的国家线一区在275,二区265,英语一区36,二区33,别看英语这点分数,很多同学就死在英语上,同时政治一样要过国家线。2014年国家线一区在280,二区270,英语一区37,二区34,估计是考研大军再壮大,2013年国家线上涨10分,2014年又上涨5分。 备注: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复习攻略 中医综合 七一之前六本教材必须看完;听辅导班视频,做笔记整理。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

第一篇绪论 1、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独取寸口”至今习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 (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千般疢ch e‵n难,不越三条”给三因学说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是最早的药物学典籍。 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应用)P8 (一)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用阴阳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性,说明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立:既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互根互用:阴阳依存即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已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下,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对比变化。基本形式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还有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 (四)互相转化:阴阳转化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转化的条件∶内在根据阴阳依存和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阐述人体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防治。 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P15、相乘相侮P16?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相互制约和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叫反侮。 4、如何根据阴阳学说p13、五行学说P18确定治疗原则?(选择题) 五行学说:以相生规律,“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抑强扶弱”即泄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阴阳学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一、中药学考查目标 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

2019年-考研《中药学》考点精华(精华版)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物性味归经功效 麻黄辛、微苦,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生姜辛,温肺、脾、胃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辛,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肺、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辛,温膀胱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肺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肺、胃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药物性味归经功效 薄荷辛,凉肺、肝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蝉蜕甘,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 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蔓荆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肝、胆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苦、辛,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寒肺、膀胱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药物性味归经功效 石膏甘、辛,大寒肺、胃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供外用)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A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