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利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
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美国是主要的出口国,而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双方贸易价格的确定过程也是一个博弈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谈判能力,决定了利益的最终分配。本文从基差交易入手,分析了中国点价交易方式的利弊。
基差交易中的利益分配:基差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用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具体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市场价格,从而将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由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选定某日的期货价格,则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仓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平仓。
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主要是在中国油厂、美国贸易商和美国农民三方之间进行。
中国油厂主要是通过一口价和点价方式,而美国农民则主要是采取点价卖货的方式。与中国油厂点价买货类似,美国农民的点价卖货是指农民把大豆卖给贸易商之后,并不确定大豆的卖出价,而是相对CBOT某月期货确定一个升贴水,农民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自行选择约定合约的期货价格,期货合约均价减贴水即为农民得到的大豆销售价款。这一过程称为点价卖货,与中国油厂的点价买货正好是相对的过程。而国际大贸易商的作用就在于赚取其中的升贴水价格。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进行分析:
1、贸易商的操作模式:
第一步:贸易商向农场主收购大豆,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期货保值,该过程完成后手中持有大豆现货多头和相应期货空头;
第二步:计算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确定向中国油厂的升贴水报价,并和中国油厂签订出口合同,中国油厂接受升贴水报价,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购买相应数量的期货即中国油厂点价
第三步:中国油厂将期货多单转单给贸易商,贸易商借以平掉手中的期货空头,同时中国油厂从贸易商手中购买相应数量的大豆现货,该过程完成后贸易商手中的大豆现货多头和期货空头同时平仓。
通过这一过程,贸易商在整个大豆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没有任何价格因素,因此通过点价交易方式贸易商,可以完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中方点价方式在中方采购点价中,可以分为一口价和点价两种。所谓固定价格或一口价(fixed price)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直接定好进口大豆的价格,大豆价格的确定取决于进口商的谈判能力和当时的市场价格。所谓点价或者两口价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并不直接确定大豆的价格,而是先和贸易商谈定一个升贴水,并在合同中约定以CBOT某月大豆合约作为标的合约,在一定的期限内由进口商自行采购相应数量的CBOT某月大豆期货合约,以期货价格均价加升贴水价作为最终的进口价格。
“点价”方式利弊点价方式的最有利之处在于,采用期货市场确定价格,价格公开、权威、透明,对买卖双方最公平。期货市场是现实中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产生出的价格最接近均衡价格。对于农产品的贸易流通来说,期货价格对现货交易的双方提供了权威依据,买卖双方只需要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谈判一个品质或交割地的升贴水,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期货市场甚至可以使有形的现货市场消失,所谓的现货市场只是在期货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而实现的流通过程。
点价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惯用的定价方式,指在进口商品时,并不直接确定商品价格,而
是只确定升水多少,然后在约定的点价期内以国外期货交易所(通常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等)的某天的期货价格作为点价基价,加上约定的升水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国内进口商通常要预先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金。点价这种贸易方式最初为中国企业带来滚滚利润,而后又让中国企业受尽苦头。
据介绍,最初中国企业采购大豆的方式并非点价,而是传统的由国外贸易商直接报出CIF价格,油厂如果对价格满意,就签订合同,开出信用证。1999年以后中国大豆需求量增加,国外贸易商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于是开始互相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开始逐渐采用“点价”方式。由于竞争激烈,国外贸易商开出的条件很宽松,最初装船前必须结价,而后发展成到岸前必须结价;保证金也一降再降,由最初的20%降到5%。
“当时的市场在跌势之中,我今天买了一船五万吨的大豆,不和你结价,可是我已经把豆粕卖出去了,跌价了以后,再和你结价,我怎么做都赚钱。这种局面维持了近两年。这两年,油厂赚足了钱。”李宣生说,“这个办法只适合熊市,价格下跌的时候可以;价格上涨的时候,情况就相反了,所以这两年国内企业吃亏了。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国外贸易商会不断提高保证金,国内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补充保证金,就要被迫砍仓结价,被迫购买高价大豆。”
据了解,2004年上半年,由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价格波动剧烈,导致中国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洗船”(违约)事件。点价也让国内企业在其他大宗商品的进口上吃亏不少。点价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遭遇滑铁卢。
国外贸易商:旱涝保收
国外的贸易商利用发达的衍生品市场,通过点价这种方式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可以实现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稳定收益。以大豆贸易为例,美国的大豆贸易主要被嘉吉公司、ADM公司、邦吉公司等几大公司控制,他们在美国粮食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国外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农民将大豆卖给嘉吉等贸易商,再由贸易商将大豆运到港口或者仓库,这个过程产生的储运费等费用就是所谓的升贴水,也即从产地到港口的费用。李宣生说,国外贸易商买入大豆后,为了防止价格下跌,通常会做期货的卖出保值,那么国外贸易商就没有风险了。
曹胜详细介绍了国外贸易商的操作方式。国外贸易商从农民手中购买大豆后,会立即在期货市场做相应的卖出保值,然后核算储存、内运、装港和大洋运费等成本,加上套保基差和预期利润,得出所谓的升水,然后将这个升水卖给中国企业。在中国企业点价买进后,国外贸易商会立即在期货市场平仓,获得预先确定的利润,而此时的大豆价格是多少对其利润没有影响。
练好硬功,不怕“点穴”
反观中国企业,在同国外贸易商的博弈中,就显得稚嫩很多。很多企业缺乏利用衍生品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发展滞后的国内衍生品市场也缺少丰富的衍生工具供企业利用。中国企业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也存在很多困难,包括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和交易人才等因素。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张邦辉在今年6月份曾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试点国内符合条件的期货经纪公司代理国内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交易,这或许能对进口商有所帮助。
“不要抱怨国外企业狙击中国,其实和我们自身有关系,形势不同了,我们的企业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思路来应对。”李宣生说,“在熊市中,点价对我们有利,而现在形势变了,价格不断上涨,我们就不能抱着点价不放了。我们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由国外贸易商直接报出CIF价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国内的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利用国外衍生市场的期货、期权等工具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