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兰科共1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
系,加强科研和创新等。
05
药用植物的应用与前景
药用植物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草药治疗
替代医学
药用植物被广泛用于草药治疗,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它们可以 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 疼痛等。
药用植物在替代医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针灸、按摩、拔罐等。它们被用作 缓解疼痛、放松身心、促进健康的手 段。
金银花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抗菌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症状。其有 效成分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者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 理学等手段深入探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新药研 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2
药用植物的生物特征
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
01
02
03
04
温带植物
适应温带气候,生长在温带地 区。
热带植物
适应热带气候,生长在热带地 区。
寒带植物
适应寒带气候,生长在高寒地 区。
水生植物
适应水生环境,生长在湖泊、 河流等水域。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

药用植物的根系类型和 特征,如直根系、须根
系等。


花与果实
药用植物的茎的形态和 特征,如木质化、草质
化等。
药用植物的叶的形态和 特征,如单叶、复叶等。
药用植物的花和果实的 形态和特征。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包括自花授粉和 异花授粉。
无性繁殖
通过分株、扦插、组织培养等方 式繁殖。
药用植物的生理特性
光合作用

药用植物学全套

药用植物学全套

药用植物学全套药用植物学全套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的学科,它是草药学和药理学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所研究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开发领域。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全套的详细介绍。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其中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的部分。

药用植物的分类常用的方式有按照植物的生物科属分类、按照植物的药用性质分类以及按照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等。

根据植物的生物科属分类,不同的植物被归类到不同的科属中。

例如,中药常用的黄连属植物包括黄连、小檗树以及云南小檗等。

按照植物的药用性质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祛风湿类、养肝护肝类等。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用性质,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按照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药用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等。

不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植物不同的药理活性。

二、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疾病:许多药用植物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中药常用的药物如腹泻、感冒、发烧等都是由药用植物提取的。

2.提供营养:一些药用植物可以作为食物供给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例如,蔬菜中的青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益于身体健康。

3.保健作用:一些药用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菌等保健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4.药物开发:药用植物是药物开发领域的重要资源,不少现代医药中的活性成分都来自药用植物。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三、药用植物的应用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医学体系,其中常使用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药用植物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发现了不少药物的活性成分。

另外,药用植物也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茶叶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可以冲泡成茶水供给机体维持健康,并常被用于化妆品中具有抗氧化作用。

兰科

兰科

5.天麻属 天麻属(Gastrodia) 天麻属
腐生兰;根状茎肥厚,横生, 腐生兰;根状茎肥厚,横生,表面有环 茎直立, 节上具鞘状鳞片; 纹 ; 茎直立 , 节上具鞘状鳞片 ; 总状花序顶 花较小;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筒状,顶端5 生;花较小;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筒状,顶端 齿裂;花粉块2,多颗粒状。 齿裂;花粉块 ,多颗粒状。 代表植物: 代表植物: 赤箭、 天麻 (赤箭、赤天箭 赤箭 赤天箭)(G.elata Bl.)
兜兰属-兜兰(拖鞋兰) 兜兰属 兜兰(拖鞋兰) Paphiopedilum spp. 兜兰
兜兰属-兜兰(拖鞋兰) 兜兰属 兜兰(拖鞋兰) Paphiopedilum spp. 兜兰
巨瓣兜兰
硬叶兜兰
蝴蝶兰属—蝴蝶兰 蝴蝶兰属 蝴蝶兰 Phalaenopsis sp.
蝴蝶兰属—蝴蝶兰 蝴蝶兰属 蝴蝶兰
3.石斛属 (Dendrobium) . 附生兰;茎黄绿色,节间明显; 附生兰;茎黄绿色,节间明显;花常 大形而艳丽,常生于茎的上部节上; 大形而艳丽,常生于茎的上部节上;花被 片开展;侧萼片和蕊柱基部合生成萼囊; 片开展;侧萼片和蕊柱基部合生成萼囊; 花药药柄丝状,药囊2室 花粉块4。 花药药柄丝状,药囊2室;花粉块4。 代表植物: 代表植物: 石斛(金钗石斛、吊兰花 石斛 金钗石斛、吊兰花)(D.nobile Lindl.) 金钗石斛
兰科Orchidaceae 兰科
一、重点特征 草本。 两侧对称,花被内轮 草本。花两侧对称,花被内轮1 片特化成唇瓣 能育雄蕊1或2(稀3); 唇瓣, 片特化成唇瓣,能育雄蕊1或2(稀3); 花粉结合成花粉块, 花粉结合成花粉块,雄蕊和花柱结合 合蕊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 成合蕊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 二、花程式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
苷类:如黄酮、皂苷等
树脂:如乳香、没药等
油脂:如杏仁油、芝麻 油等
糖类:如葡萄糖、蔗糖 等
微量元素:如铁、锌、 硒等
生物碱:如麻黄碱、吗 啡等
挥发油:如薄荷油、桉 叶油等
鞣质:如五倍子、没食 子等
蛋白质:如大豆蛋白、 花生蛋白等
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C等
药用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药用植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 境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栽培、采收、加工、贮藏、炮制、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等 研究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 际化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药用植物学起源于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到植物的药用价值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炼金术士和草药师开始系统地研究药用植物,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药用植物 学著作
过期变质
储存环境:选择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管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储存 环境,防止霉变、虫蛀等现象
发生
药用植物的药理 作用和应用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植物化学成分: 包括生物碱、 黄酮、萜类等
药理作用:包 括抗炎、抗氧 化、抗肿瘤等
作用机制:包 括调节细胞信 号通路、影响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1(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1(word文档良心出品)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史=本草学的发展史)
①食用阶段
《本经》:“神农偿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奠定中药产生的物质基础(食用基础上产生的)→奠定中药的特点:药食同源(可贵)→开发药膳、食疗。
代表著作:《本经》
②观察描述阶段(时间漫长)
重视药材原植物的描述药材形态特征、真伪优劣的鉴别。但古人的描述十分粗放,导致出现历史混乱品种。
4、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①中药的多源性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5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同名异物问题的约300种。
③同物异名
a一药多名:
b一物多名:
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品种变迁)
a被取代:
b、同名异物的变迁
C、同物异用的变化
5、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药用植物学》知识都是你必备的知识。
2.药用植物学对中药学,药学等专业的学习有什么意义?
教学
后记
评估:评教——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
评学——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
目前现状:中药来源有三个层次(正品、主流品、地方规范)→中药来源难于把关(《中国药典》只能参照执行、法律约束力不大,例:贯众、地丁。)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从本草书籍收集的中药可见:
书籍
总味数(种数)
植物药数
占%
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草药:民间使用,药房多不备。
两者可互相转化:
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药用植物学ppt

药用植物学ppt

谢谢
5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
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
6
11096条。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
学的全面总结。
7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
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药用植物学ppt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此外,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专论植物的 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值。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明-兰茂:《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新中国: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药用植物志、中 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华本草等重要(药用)植物文献。
药用植物学ppt
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
1
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
“本草学”。
2
汉代:《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载药
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来自3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4
唐代:李勣、苏敬等《新修本草》,载药
844种,我国第一部药典。
药用植物学ppt
演讲人
药用植物学ppt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学科简介: 狭义上是指研究人类传统的或民间的有关利用植物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广义还涉及植物药的 种类鉴定、传统分类、编目,以及活性成分的分享提取、药理学研究等。 基本学习内容: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 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 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发展简史:

、兰科

、兰科
[百合纲(Liliopsida)]
6 兰科(Orchidaceae)
代表植物解剖 扇脉杓兰(C.japonicum)
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花两侧对称 ,形成唇瓣;具合蕊柱,雄蕊1或2枚, 具花粉块;子房下位,蒴果;种子微小。
花程式:↑P2+3A2G(3:1:∞)
白芨
常见及重要植物
8
9
按生长方式分:
14
兜兰属
• 亨利兜兰(Paph. henryanum)
兜兰属
• 长瓣兜兰(Paph. dianthum)
兜兰属
• 文山兜兰(Paph. wenshanense)
兜兰属
• 杏黄兜兰(P. armeniaclum)
• 杂交兜兰
兜兰属
带叶兜兰
简介 草本,陆生兰或半附生兰。花期4--5月,果期
次年2--3月。生海拔700--1600米的林中岩石上。花 形珍奇美丽,植株终年常绿,是非常优良的观赏花 卉。
• 最突出的特征是雄蕊和花柱(包括柱头)合生成合蕊 柱,通常半圆柱形,正面向唇瓣,基部有时延伸为蕊柱 脚,顶端通常有药床;雄蕊1或2枚(极少为3枚),前者 为外轮中央雄蕊,生于蕊柱顶端背面,后者为内轮侧生 雄蕊,生于蕊柱两侧;退化雄蕊有时存在,为很小的突 起,稀为较大而具彩色;
3
• 花药通常2室,花粉常结成花粉块,四合花粉或为单粒 花粉;花粉块2—8个,具花粉块柄、蕊喙柄和粘盘或 缺;
• 药用:天麻、白及、石斛、手掌参;
建兰
6
白芨
子房横切
可育柱头 合蕊柱
药帽 花粉块
药床
蕊喙
子房横切
子房 纵切
蒴果及种子
杏黄兜兰 扇脉杓兰
合蕊柱
唇瓣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1. 引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植物的分类、鉴定、药用成分、药理作用、药理学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对药物研发和天然药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类别和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植物学分类学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 - 2.1 木本植物:包括树木、灌木等,如银杏、莲花等。

- 2.2 草本植物: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如黄芩、三七等。

- 2.3 藤本植物:通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物体上生长,如葛藤、白薇等。

- 2.4 兰科植物:又称兰花科植物,具有独特的花朵结构和芳香气味,如冬虫夏草、川贝等。

3. 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采集药用植物的鉴定是药用植物学的重要环节。

鉴定药用植物需要根据其形态特征、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判断。

同时,采集药用植物时要注意生长环境,选择未受污染的植物,并遵循相应的采集规范。

4.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众多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药用成分有: - 4.1 生物碱:包括吗啡、阿托品等,具有镇痛、镇静等作用。

- 4.2 多糖类物质:如枸杞多糖、银耳多糖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

- 4.3 黄酮类化合物:如芦荟素、柚皮素等,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 4.4 鞣酸:如丹酚酸等,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5.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其药用成分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实现的。

不同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例如: - 5.1 柴胡:具有清热解郁、利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胆疾病。

- 5.2 甘草:具有解热镇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5.3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6. 药用植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药用植物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可以通过提取、纯化等技术手段得到,进而研发成药物。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推荐文档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草酸钙结晶 1、簇晶2、针晶束3、方晶4、砂晶5、柱晶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

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纹孔有3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滴,显红色木栓化遇苏丹3试液可染红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学课件

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目前已 知的生物体(不包括病毒) 知的生物体(不包括病毒)均由一个或 多个细胞构成。 多个细胞构成。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细胞是遗传 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
二、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1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 热三带, 气候多种多样,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杂,气候多种多样,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2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已有记载的药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 用植物为一万一千多种。 用植物为一万一千多种。 3 .全国著名的药用植物:人参、五味子、细辛、 全国著名的药用植物:人参、五味子、细辛、 黄芪、甘草、地黄、山药、牛膝、黄连、川贝母、 黄芪、甘草、地黄、山药、牛膝、黄连、川贝母、 三七、木香、广藿香、阳春砂、槟榔、芍药、 三七、木香、广藿香、阳春砂、槟榔、芍药、当 党参、枸杞、大黄、冬虫夏草等。 归、党参、枸杞、大黄、冬虫夏草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疗效较好的草药被中医所应用或作 药材收购,即中药和草药的总称。 中药和草药两者可互相转化: 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 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 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 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 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 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3.制定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品质 .制定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 评价。 评价。
4.通过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寻找紧缺药材的代用 .通过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品和新资源。萝芙木可完全代替蛇根木。 品和新资源。萝芙木可完全代替蛇根木。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生粗毛; 种❖子蒴团果入药球,形能。燥种湿子健聚脾生, 温成中 散寒,种行气化湿, 止呕。
子团。
第12页
兰科 Orchidaceae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第13页
【分属与分布】
约600属, 15000种, 广布全球, 主产 南美和亚洲热带地域。我国166属, 1000余种, 南北均产, 而以云南、海南 、台湾种类最丰富。已知药用76属, 287种。
根状茎 (姜黄)能破血行气, 通 经止痛。块根(黄丝郁金) 能行气化 瘀, 清心解郁, 利胆退黄。
第5页
广西莪术 C.kwangsiensis S.Lee.et C.F.Liang ❖ 根状茎卵球形, 有显著步骤。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块根作郁金入药(桂郁金)。
第6页
莪术(蓬莪术)C.phaeocaulis Val.
则指状分枝, 断面呈 淡黄色。 ❖叶片披针形, 穗状花序 自根状茎抽出。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根状茎入药, 能发汗解 表,温中止呕,散寒化饮, 温肺止咳,解毒。
第4页
姜黄 Curcuma longa L.
❖ 根状茎丛生, 多分枝, 断 面深黄色, 极香;须根末 端膨大呈块根, 淡黄色。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第18页
铁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
➢多年生附生草本。 ➢叶互生, 矩圆形, 革质, 无柄, 基部相关节及鞘 (叶鞘抱茎) ➢总状花序生于上部节上
鲜茎有清热退烧功效。加工后中药名为 “西风斗”或“耳环石斛”, 有润喉生津功效。
药用植物学姜科兰科
根状茎断面暗绿色, 须根近末端膨大 成肉质纺锤状。主根茎陀螺形。

兰科植物知识点总结

兰科植物知识点总结

兰科植物知识点总结兰科植物的外观特点兰科植物具有独特的外观特点,其植株一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时为藤本植物,株高有矮小的几厘米至有高大的数米,茎具有节,表皮和内部组织有增厚、腐败或干燥转变而成的肉质,或多年生鞘状物。

叶有1-数片,基部扩大成叶鞘,上承叶距或花基,有的披露在外;或鞘状,或卷曲;或鞘状-卷曲-卷曲鞘状。

披露在外者有的两片以上互生,叶扁平,片叶狭条形,丛生在茎的顶端。

叶状的细胞外表面光亮平滑、皱纹如蜡质状,少数种类有的上有清晰的叶状纹。

叶内有多数绿色叶绿体细胞,或仅表皮细胞中方有。

托叶和膜质纸质花茎,膜质的,圆锥形的,环绕茎的呈扇形,装饰茎顶。

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生在茎的一部分上;花梗长短随物种而异,有的伸长,有的被包在叶鞘中。

花通常较松散,有时较密集地排列;总状花序的基部上有时有掩护着/似伞状郁集体的苞片。

配有秆状;基部有花露森枝;开花时携带多种不同大小和形式的膜质包囊和花瓣点。

其花具有多样的形态特点和颜色,有的花朵十分美丽,散发着迷人的芬香。

兰科植物的花期也很长,一般在春夏季节盛开。

兰科植物的生长环境兰科植物适应性强,生长环境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

它们主要生长在树上、岩石上、泥炭土上或其它植物的根系茂盛的土壤中。

兰科植物多生长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对光照、空气和水分的要求较高。

它们能够适应高温、低温、干旱、潮湿等极端环境,具有较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

兰科植物的繁殖方式兰科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主要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其种子非常细小,一般都带有少量的养料,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成新的植株。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分蘖、分株、扦插等方式繁殖,这种方式是兰科植物在野外生长时的主要繁殖方式。

兰科植物的用途兰科植物不仅是高档观赏植物,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用途。

在园艺方面,兰科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型和颜色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是园林景观和观赏盆栽的常见品种。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分类别名生境分布图片灯笼草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茄目茄科沙灯笼、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生于田野、土坎及坡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

王不留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石竹科麦蓝菜属麦蓝菜、奶米、大麦牛、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奶米、不母留、王母牛生于山地、路旁及田间。

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均产,主产河北。

苏铁裸子植物门、苏铁纲、苏铁目、苏铁科、苏铁属凤尾蕉、避火树、凤尾松、无漏子、千年枣、万岁枣、海枣、金果、铁蕉、番枣、火蕉、番蕉喜光,喜温暖,不甚耐寒,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

生长缓慢,寿命长达200年以上。

铁树属植物全世界有17种,我国有8种,产台湾、海南、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

如海南苏铁、台湾苏铁、四川苏铁等。

中华水龙骨蕨门薄囊蕨纲蕨目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假水龙骨、鸡爪七水龙骨多年生附生草本。

生于阴湿岩石上或树干上。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地天仙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茄目茄科茛菪子、横唐,牙痛子,小颠茄子,熏牙,行唐,山烟、山大烟、野大烟。

生于宅边的荒地上,或为栽培。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西藏等地。

药用植物学植物名基本信息注意植物形态性味功用主治药理作用用法用量药用来源用法宜忌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

茎微卧或倾斜,多分枝,具细柔毛或近光滑。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圆形,花冠钟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花药长圆形;雌蕊1,子房圆形,2室,胚珠多数,花柱线形,柱头头状,呈不明显的2裂。

浆果圆珠形,黄色,直径约1.5厘米;种子多数,扁圆形,绿白色。

花期6月。

果期7月。

性寒、味苦、无毒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疹;疖肿抗炎、抗癌、致流产作用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研末调敷为茄科植物黄姑娘的全草或果实无湿热瘀滞者忌用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

兰科药用植物所含化学成分

兰科药用植物所含化学成分

兰科药用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兰科药用植物是指属于兰科植物家族的草本植物,因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这些兰科药用植物含有许多功效强大的化学成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兰科药用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多糖类兰科药用植物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等单糖组成。

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它们还可以促进肝、肾等器官的代谢能力,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状态。

2.单萜类兰科药用植物中还含有丰富的单萜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活性。

其中,朝天椒、花椒、丁香等兰科药用植物中所含的丰富单萜类化合物已经被广泛用于医药和调味用途。

3.生物碱类兰科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兴奋神经、收缩血管等作用。

兰科药用植物中的兰花、虎头兰、鹿角兰等都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鹿角兰所含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

4.酚类兰科药用植物中还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其中,大豆、金银花等草药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已经被广泛研究,其具有显著的防癌、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5.营养成分兰科药用植物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些营养成分具有维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综上所述,兰科药用植物是一类具有丰富化学成分的植物,其所含多糖类、单萜类、生物碱类、酚类及营养成分等化合物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保健、美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