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与场的概念的提出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与场的概念的提出迈克尔·法拉第是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最卓越的贡献就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当时法拉第受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影响,认为电、磁、光、热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法拉第敏锐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法拉第认为:既然磁铁能使附近的铁块感应带磁,静电荷能使附近的物体中感应出符号相反的电荷,那么,当把一导体放人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中时,有可能在这导体内产生电流.他做了一个圆筒,把二个线圈重叠地绕在一起,使它们相互挨得很近,并且用绝缘体(例如纸)将它们彼此电隔离.然后将第一个线圈与伽伐尼电池相连接.其中电池由10对平板组成,每块平板的面积为258平方厘米,并且铜板是双层的.第二个线圈与一灵敏电流计相连接.当第一线圈通电后,检查第二个线圈有没有电流流过.实验的结果令法拉第很失望,因为他发现,导体中的电流并不能使第二个线圈中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电流.后来,法拉第又用两根各长61.8米的铜线紧挨着绕在一个很大的木头圆筒上,两根铜线用电介质绝缘(用细绳包缠住).法拉第将第一线圈与充足了电的电池相连接,电池由100块面积为25,8平方厘米的双层铜板组成,另一个线圈连接到电流计上.实验结果令法拉第大为惊奇,他写道:“当接通电路时,观察到电流计有突然的但很弱的摆动,将连接电池的电路断开时也有类似的微弱效应.”当电流稳定后,效应就消失了.这一现象说明了磁和电的关系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一个线圈中感应电流不是由稳定电流感生的,而是由变化电流感生的.接着法拉第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实验,他用退了磁的铁指针代替电流计,将它放入由第二个线圈组成的螺线管内.如果有电流流过螺线管,电流将激励起磁场,并使铁指针磁化.这样他就有了新的发现电流的可靠手段,用它代替电流计指针的瞬时偏转.其次,他还能够证实,当接通电路时,第二个线圈中的电流是往相反方向流动的,因为他发现,指针的磁场有相反的极性(由原来指向北极变为指向南极).法拉第在他著的《电的实验研究》一书中,设计了多种电磁感应方案,实验证明了当邻近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第二回路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电磁感应现象还表现在:当穿过某一回路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产生电流;当导线附近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导线中产生电场;当回路在恒定磁场中旋转时在回路中产生电流;当导线在磁场中移动时导线中产生电场.电磁感应还能以外表不同的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但这些现象都可用一个统一的定性结论加以描述为:交变磁场会产生电场;也可表述为: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生电流.这就是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是发电机的理论基础,这种发电机所提供的电能是伏打电堆产生的电能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发现开创了人类利用电力的新时代.知道了电磁感应定律,但电和磁的作用是怎样传递的?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性质和机制是什么?当时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一种是以超距作用来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电磁的作用与存在于两物体之间的物质无关,而是以无限大速度在两物体间直接传递的.1837年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指出:电荷与电荷、磁极与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超距的,而是通过带电体或磁性物质周围的场而发生的.他用电力线和磁力线表示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分布.电力线是描述电场分布情况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一致.曲线密集的程度与该处的电场强度成正比.磁力线是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曲线密集程度反映了磁场强弱,磁力线是闭合的曲线.用电力线和磁力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当导线切割磁力线时就引起感应电流,反之,电力线的运动就产生磁场.法拉第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发挥了生动想象力,创造了力线的物理图象.他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块纸板放在磁棒之上,把铁屑散布在纸板上,这些铁屑将集合成许多线,表明磁力是沿着这些线而起作用的.力场概念使非常抽象的场,获得了形象化的直观表示.电磁场理论的发展,受益于力线形象的启发确实是很大的.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是牛顿以后物理基本概念的重要发展,当时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把它看成离经叛道的妄想.直到后来英国青年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接受了这种大胆的思想,他利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数学家在理论力学方面的研究,把法拉第的电磁场的直觉翻译为精确的定量的数学方程式.今天当我们再照样地作法拉第的实验时,是这样的简单明了.但当初法拉第是经过十年(1822一1831)的时间才得到的.是法拉第奠定了电磁学的实验基础.。
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关于电磁学中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它由法拉第于1831年首次发现,对电磁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分为法拉第第一定律和法拉第第二定律。
一、法拉第第一定律法拉第第一定律规定: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一定律表明,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电场的产生。
根据右手定则,如果我们握住一段导体,拇指指向磁场的方向,其他四个手指的方向则代表了感应电流的方向。
这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的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例如电动机、变压器、电感应加热等。
在数学上,法拉第第一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ε = -dΦ/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dΦ/dt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
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二、法拉第第二定律法拉第第二定律规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导体中电流的变化率乘以电流的阻力。
这一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和电流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法拉第第二定律是电磁感应定律的核心内容。
在数学上,法拉第第二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ε = -d(BA)/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场的强度,A表示导体所处的面积,d(BA)/dt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
三、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发电机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的流动。
这就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电磁感应定律还应用于变压器、电感应加热、感应电动机等技术领域。
通过合理利用磁场和导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能量转换以及各种电磁设备的工作。
总结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法拉第第一定律指出了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而法拉第第二定律则说明了感应电动势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广泛,特别在发电、能量转换和电磁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电动势和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基本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9世纪初,法拉第首先观察到当通过一根导体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
此后,许多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普适性,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提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如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并与导体的圈数成正比。
数学表达为:ε = -dΦ/dt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dΦ/dt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
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应用示例电磁感应定律在许多重要的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电磁感应现象被应用于发电机中。
在发电机中,旋转的励磁线圈产生变化的磁通量,通过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流动,产生电能。
2. 变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工作的重要设备。
在变压器中,交流电源产生变化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将能量传递到次级线圈,从而实现电压的升降。
3. 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加热物体的一种技术。
通过高频交流电源产生变化的磁场,使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加热效果。
4. 磁悬浮列车也是依靠电磁感应定律运行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磁悬浮列车中,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与轨道磁场产生的磁力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进行高速运行。
总结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揭示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它在能源产生、电子技术、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电磁装置和技术。
电磁学四大基本定律
电磁学四大基本定律电磁学四大基本定律1、磁感应定律(法拉第定律)磁感应定律是指磁感应量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只有电流存在时,才能引起磁感应量。
这个定律被发现者法拉第于1820 年提出,故称法拉第定律:当一磁感应源(比如电流)引起一磁感应效应时,磁感应量H(磁感应强度)等于磁感应源的电流强度I的乘积:H=K × I其中K是一个系数,不同的情况K的值是不同的,这取决于磁场建立的介质及介质中磁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等。
2、电磁感应定律(迪瓦茨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指当一磁场和一电流交叉存在时,一电动势便会被产生,其大小与交叉面积及其形状有关,只有在磁场和电流都存在时,才能引起电动势。
该定律由迪瓦茨于1820 年提出,因此称为“迪瓦茨定律”:当一磁场与一电流交叉存在时,交叉面积上的电动势U 与磁场强度H和电流强度I的乘积成正比:U=K × H× I其中K是一个系数,取决于磁场建立的介质及介质中磁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等。
3、电流螺旋定律(麦克斯韦定律)电流螺旋定律是指电流在一磁场中的线路是螺旋状的。
该定律亦由法拉第提出,故称法拉第定律:当一电流在一磁场中传播,其线路同时会被磁场以螺旋状把电流围绕其方向线而改变。
该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强度和螺旋线圈数成反比:I ∝ --1/N其中N是螺旋线圈数(又称为电磁感应系数),表示电流的方向与每一圈半径r的变化方向保持一致。
4、等效电势定律(高斯定律)等效电势定律是指磁场的强度可用电势的梯度来表示,即:H= -V这个定律于1835 年由高斯提出,因此称为“高斯定律”:如果一磁场中只有一点源(比如电流)分布,磁场强度H可以用电势梯度的向量(由电势的变化率组成)来表示。
因而磁场的强度H可用电势梯度的公式来表示:H= -V其中V是电势,是导数的简写。
电磁感应的发现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与原理
电磁感应的发现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与原理电磁感应的发现: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与原理电磁感应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历程,以及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与原理。
一、电磁感应的发现电磁感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一重要发现为后来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中,法拉第首先将一个螺线管放置在磁场中,并将导线与电流源连接起来。
观察到,当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螺线管内的指示器会发生偏转。
这表明通过导线的电流产生了磁场,并且与外部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继续实验,法拉第进一步发现,当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强度或方向时,螺线管中的指示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当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会相应改变,从而引发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些实验结果为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二、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该定律的实际效果。
实验一:法拉第环路实验将一个导线固定成一个闭合的环路,并连接到一个电流源上。
将这个环路放置在一个磁场中,例如一个磁铁或一个电磁体。
通过测量电流源上的电流强度以及测量环路上的电压,我们可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闭合环路中,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环路上的电压变化。
这种变化与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有关。
具体而言,当环路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环路上的电压会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电动势。
实验二:电磁感应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来观察电磁感应产生的效果。
将螺线管放置在磁铁附近,并连接到一个灯泡或电流表。
当将磁铁靠近或远离螺线管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灭或电流表的指示。
这是因为,当磁铁靠近螺线管时,磁场通过螺线管,导致涡流在螺线管中产生。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重要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电磁能量转化的过程。
这两项定律的发现和理论贡献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它表明当磁场变化时,会在电路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即使没有直接连接电源,电动势的产生也能够使电流产生。
这个现象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电和磁的关联性的确切证据。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则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而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指出,只有在电路中存在变化的磁通量时,才会引起感应电动势产生,进而导致电流的产生。
磁通量是磁场穿过一个面积的量度,它的变化是由磁场强度和受磁体的运动速度共同决定的。
实验观察表明,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感应电动势将在导体中产生。
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当一个磁铁被带动穿过铜管时,铜管内部将产生电动势,并在管壁上产生涡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艾迪电流,其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磁场的变化引起的。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在科技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发电厂中,通过旋转的磁场和线圈的结合,可以产生电磁感应,从而实现电能的转化。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的原理中。
电磁感应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发电厂,还包括了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变压器的原理就是基于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变压器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级别,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需求。
电磁感应定律也被广泛用于传感器和探测器的设计。
例如,磁力计利用电磁感应来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这项技术在导航、地质勘探和无线通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电磁感应定律还用于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相应的磁场,进而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使信息传递。
这种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无线电广播等领域。
总之,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是电磁学的基石,它们揭示了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和电磁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原理
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原理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发现与研究对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历程以及其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一、发现历程电磁感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的科学家穆尔斯(Michael Faraday)和亨利(Joseph Henry)分别独立地进行了相关实验。
他们注意到当通过一个回路中的导线传递电流时,附近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这导致在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这一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穆尔斯在1831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当改变通过回路的磁场强度或者导线和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导线中都会产生电动势。
亨利在穆尔斯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电磁感应的研究,他发现导线中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和磁场的变化速率有关。
这些实验结果为电磁感应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以后的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磁感应的理论。
二、原理解析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解释。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导体速度、磁场强度以及导体长度有关。
具体而言,当导体以速度v与磁感应强度B垂直运动时,导体两端将会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可以用下式表示:ε = B*l*v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感应强度,l表示导体的长度,v表示导体的速度。
同样,当磁场强度B不变,导体相对于磁场的面积发生变化时,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此时,感应电动势可以用下式表示:ε = B*A*sinθ/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感应强度,A表示导体的面积,θ表示导体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t表示变化的时间。
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了解到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发生运动或者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进一步,根据欧姆定律,当导体形成闭合回路时,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就会产生电流。
三、应用领域电磁感应的发现与原理对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机:发电机正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电力的生产和输送。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相对于磁场发生运动时,或磁场相对于导体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发现和理解,对于现代电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它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的。
他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
当磁铁被带有电流的电线靠近或远离螺线管时,他观察到螺线管两端会出现电压差,并且如果将电路闭合,还可以产生电流。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磁场的变化引发了螺线管中的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于电磁感应的重要结论:1.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或磁场相对于导体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
2. 电磁感应的结果还会导致导体两端产生电压差,形成感应电流。
3. 电磁感应现象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感应电流的生成是由磁场对导体的作用所导致的。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描述,它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法拉第根据大量的实验观测,总结出了以下两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1.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匀速运动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磁力的大小、运动速度、导体长度及磁场的强度有关。
具体表达式为:ε = B * v * l * sinθ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B代表磁场的强度,v代表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速度,l代表导体的长度,θ代表磁场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 当磁场相对于导体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变化速率、导体的面积有关。
具体表达式为:ε = -N * ΔΦ / Δt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N代表导体的匝数,ΔΦ代表磁通量的变化量,Δt代表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的发现历程
麦克斯韦通过数学方法将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了统一描述,将电场、磁场和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这一理论框架为后来的电磁波研究奠定了基础。
03
电磁感应的应用
交流电机的发明是电磁感应理论的重要应用,它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现代工业、交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动力。
总结词
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变化的磁场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基于这一原理,交流电机应运而生。交流电机内部有两个磁场,一个固定磁场,一个旋转磁场。当交流电通过定子绕组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该磁场与转子绕组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驱动转子旋转。交流电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超导体的研究与应用
05
电磁感应的未来发展
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的新型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望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
在密码学、化学模拟、优化问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量子计算机的应用
量子计算机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交通、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THANKS 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变压器的应用
无线电通讯的发展
总结词:无线电通讯的发展是电磁感应理论在信息传输领域的重要应用,它实现了远距离信息的快速传递。
04
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感应原理实现列车悬浮和导向的交通工具。通过强大的电磁场产生斥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实现列车的高速无接触运行。
《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讲义
《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讲义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在 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电磁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对电和磁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法拉第则致力于探索磁场是否能够产生电流。
经过多次实验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发现: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发现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后来的电磁学理论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表述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如果用 E 表示感应电动势,ΔΦ 表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 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写成:E =nΔΦ/Δt (其中 n 为线圈的匝数)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
即使磁通量的变化量很大,但如果变化所用的时间很长,感应电动势也可能很小;反之,即使磁通量的变化量较小,但如果变化迅速,感应电动势也可能较大。
三、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用来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重要规律。
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简单来说,如果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就与原磁场方向相反,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如果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就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以阻碍磁通量的减少。
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体现。
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如果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是这样,就会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四、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1、发电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发电机中,通常有一个可以旋转的线圈,放置在磁场中。
当线圈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闭合回路,就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向外输出电能。
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还是核能发电,其核心原理都是利用各种方式驱动发电机的线圈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简述电磁感应定律
简述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揭示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以简述电磁感应定律为标题,对该定律进行详细解析。
电磁感应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首次发现的,他发现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发现被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也被称为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
磁通量的变化率可以用导体中的感应电流表示。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导体被放置在一个磁场中,当磁场的强度或导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定律,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当右手握住导体,大拇指指向导体的运动方向,其他四指则指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工作的。
变压器由两个线圈组成,一个是输入线圈,另一个是输出线圈。
当输入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磁场,从而在输出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和电流。
这样就实现了电能的传输和变压。
另一个应用是发电机。
发电机通过旋转导体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电能。
当导体在磁场中旋转时,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会随之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感应电流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来使用。
电磁感应定律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例如电磁感应传感器、感应加热等。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无处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电磁感应定律也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一部分。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
电磁感应定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总结一下,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法拉第定律,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定律在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它也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一部分,是电磁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简介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楞次
人物简介: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楞次楞次(Heinrieh Friedrich Emil Lenz,1804~1865)是俄国物理学家,1804年2月14日诞生于俄国爱沙尼亚的杰普特市。
楞次在中学时期就酷爱物理学,成绩突出。
182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杰普特大学,学习自然科学。
1823年他还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就因为物理成绩优秀被校方选中,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参加了环球考察。
1826年,他考察归来后在一所中学教物理,同时认真总结整理考察成果。
1828年2月16日,楞次向彼得堡皇家科学院作了考察成果汇报,由于报告生动、出色,被接收为科学院研究生。
1830年他当选为科学院候补院士,1834年接替刚去世的彼得洛夫,升为正式院士。
1935年10月,楞次应邀主持彼得堡大学物理学讲座,1836年任物理系主任,1862年任彼得堡大学校长,1864年因病辞职。
楞次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电磁学方面。
1831年他开始系统地进行电学研究,首先用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
1832年楞次在彼得堡得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消息之后,对研究这一现象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还沿着自己的路子重做了法拉第实验。
1833年他总结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年底写出论文《论动电感应引起的电流的方向》,向彼得堡科学院作了报告,宣布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定律。
他在报告中断言:“如果金属导体在电流或磁铁附近运动,那么导体中激起的伽伐尼电流的方向,就要使得处于静止状态的这个导体朝相反方向移动;当然我们假定这种移动只能沿着运动的方向朝前或逆着运动方向朝后进行。
”后人把这一定律叫做楞次定律。
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同引起感应的原有磁场的变化方向相反。
”这是一条重要的定律,它从电磁现象和机械现象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映了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规律。
从1833年起,楞次独立地进行电流热效应的研究。
他用铁、铜和银等材料制成的导线进行了电流发热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如果导线的电阻相同,那么通电导线产生的热量同材料无关,而同导体的电阻、所通电流的平方以及通电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的发现
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的发现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对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首次提出。
他的实验和研究奠定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也为后来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法拉第的时代,电磁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人们对电、磁现象仅具有基本的了解,对于电磁感应探索还非常有限。
在这个背景下,法拉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揭示了电磁感应定律的真相。
法拉第的实验基于他对电和磁的相互作用的观察。
他发现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一种电流,这就是所谓的电磁感应。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法拉第设计了一简单的实验。
他将一根导线接入一个电流计,通过磁铁将导线切割磁力线。
结果产生了一个瞬时的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的直接证据。
这个实验并不复杂,但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定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法拉第的实验结果,他总结了三个基本规律:第一,当导体和磁场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第二,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第三,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成正比。
法拉第的实验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
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并发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规律和定律,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不仅是电磁学的重要里程碑,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以来,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理解不断深化,电磁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当发电机的导线在磁场中旋转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可以转化为电能。
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此外,法拉第的发现还促进了电动机的发展。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的原理正是利用了电磁感应。
电动机在交通、工业生产和家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还拓展到现代通信技术。
无线电、电视、手机等设备都是基于电磁波的传输原理工作的。
电磁感应的发展历程电磁感应的重要里程碑
电磁感应的发展历程电磁感应的重要里程碑电磁感应的发展历程:电磁感应的重要里程碑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它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电磁感应的发展历程,介绍几个重要里程碑。
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1831年,他发现当一个导体线圈在磁场中移动时,会产生电流。
这一重大发现被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磁感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19世纪中期,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系统地描述了电磁现象的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归纳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对电磁感应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电磁感应在发电中的应用电磁感应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其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1873年,法国物理学家迪伦发明了第一个有效的发电机。
他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导体线圈通过磁场转动,从而产生了稳定的电流。
这一发明大大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能源选择。
4. 电磁感应推动电磁波的研究电磁感应与电磁波之间的关系也是电磁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和传播。
他使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产生和接收电磁波,验证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预言。
这一研究成果奠定了无线通信和无线电广播的基础。
5. 磁动势定律的提出磁动势定律是电磁感应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873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阿伦发现了磁动势定律。
他的实验表明,闭合线圈中的电动势与磁场中磁通量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磁动势定律为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定量描述的方法,促进了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6. 可变磁通量的应用可变磁通量是一项重要的电磁感应应用技术。
通过改变线圈中磁场的强度或方向,可以控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电磁感应是谁发现的
电磁感应是谁发现的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
电磁感应定律也叫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因磁通量变化产⽣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的成就之⼀。
电磁感应的发现
1820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磁本质联系的序幕,他的这个重⼤发现很快便传遍了欧洲,并被许多物理学家所证实。
因此,⼈们确信电流能够产⽣磁场。
在法拉第之前的⼀些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探索磁产⽣电的途径。
安培于1821年到1822年间做了探求感应电流的实验,但他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从1821年到1831年,法拉第整整耗费了10年时间,从设想到实验,漫长的岁⽉,失败的痛苦,⽣活的艰⾟,法拉第饱尝了各种⾟酸,经过⽆数次反复的研究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于1831年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取得了磁感应⽣电的重⼤突破。
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迈克尔•法拉第简介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世界著名的⾃学成才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
1831法拉第发现第⼀块磁铁穿过⼀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项最伟⼤的贡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知识清单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识清单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 世纪初,电和磁的现象逐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 1820 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此后,许多科学家致力于探索磁能否产生电的问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实验研究,终于在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的发现并非偶然,他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实验精神,为电磁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如果用 E 表示感应电动势,ΔΦ 表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 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表示为:E =nΔΦ/Δt 。
其中 n 为线圈的匝数。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三、磁通量的概念要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首先需要明白磁通量的概念。
磁通量(Φ)是指通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
其计算公式为:Φ =B·S·cosθ ,其中 B 为磁感应强度,S 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有效面积,θ 为 B 与 S 法线方向的夹角。
磁通量是一个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磁通量的正负不代表大小,而是代表磁感线穿过平面的方向。
四、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1、磁场的强弱发生变化,导致磁通量改变。
2、闭合电路的面积发生变化,比如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导致面积改变。
3、磁场的方向和闭合电路的面积方向的夹角发生变化。
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发电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会儿还没有咱们现在这些五花八门的高科技玩意儿,电啊、磁啊这些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就在这么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时代里,却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迈克尔·法拉第。
他呀,就像是那个时代的魔术师,一手揭开了电磁世界的神秘面纱,让咱们今天能享受到电带来的种种便利。
法拉第这人,原本只是个普通的铁匠学徒,但他有个爱好,那就是爱读书,简直是书不离手。
书读多了,眼界自然就开阔了,他渐渐地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凭借着这股子对知识的渴望,愣是从一个铁匠学徒,摇身一变成了戴维教授的实验助手。
这简直就是鲤鱼跃龙门,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和决心。
说回正题,法拉第这人,不仅勤奋好学,还特别善于观察和思考。
有一天,他正在摆弄一些线圈和磁铁,心里琢磨着:这电和磁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联系呢?他就这么一边想,一边动手做实验。
突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他眼前一亮——他发现,当磁铁靠近或者离开线圈的时候,线圈里竟然产生了电流!这发现可不得了,就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法拉第激动得手舞足蹈,他知道,自己可能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于是,他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研究中,一遍遍地重复实验,生怕是自己看错了眼。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验证,他确信:变化的磁场,确实能产生电流!这就是后来咱们所说的“电磁感应定律”。
这个发现,简直就像是给科学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大家都被法拉第的聪明才智给震住了。
以前那些觉得电和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现在也都纷纷改变了看法。
法拉第的这一发现,不仅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后来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发明提供了理论支持。
想想看,要是没有法拉第的这个发现,咱们现在可能还得靠蜡烛照明,靠马车出行呢。
所以说,法拉第这个人,简直就是咱们人类的福星啊!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就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计量科普
123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丹麦科学家 HC奥斯特发现 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可以转化为磁这 一现象。此后,不少物理学家都在试图探索 磁是否也能产生电,但无数次实验都未能成 功。英国杰出科学家法拉第也是这些研究 者之一。他比其他研究者更有耐心,坚持时 间更久。他坚信既然电能转化为磁,磁也应 该能够转化为电。一开始,他企图通过让静 止的磁力对线圈或导体产生作用来获得电 流,为此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经过近 10年的实验,1831年 8月 29 日,他终于发现,当绕着软铁环上相对独立的二组线圈 A和 B中一个线圈的电流接通或中断时,另一个线圈 中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实验的结果出乎预料,原来感应效应不是持续的而是短瞬的。以后他又做了 一系列实验,用来判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决定感应电流的因素。他观察了磁棒插入线圈和从线圈内移 出时的感应现象;他做了电源接通和断开时两个同轴线圈的感应实验,并用铁芯增强感应效应;他借用皇家 科学院大型磁铁增强感应效果,并用圆盘在磁场中的旋转获得连续的电流,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感应原 理制作的发电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它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个定律,人们进一步认 识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人们深入探索有关电和磁普遍联系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历程
探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历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本文将带您探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历程,介绍相关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这一定律的重要意义。
19世纪初,当时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电磁现象,并尝试寻找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是一个英国物理学家,他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现象,即通过磁场的变化可以诱导电流的产生。
这一现象引发了法拉第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的兴趣。
为了探索这一现象的规律,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他采用了一根导体线圈,并将其接通电源。
然后,他将一个磁铁靠近导体线圈,并迅速接近和远离它。
在这个过程中,法拉第观察到导体线圈两端会产生明显的电压。
这一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即通过磁场的变化诱导电流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现象,法拉第进行了更多的实验。
他发现,当磁铁静止不动时,导体线圈中没有电流产生;而当磁铁接近或离开导体线圈时,电流才会产生。
同时,他还发现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或导体线圈的面积,可以改变电压的大小。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的变化以及导体线圈的特性有关。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法拉第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他的定律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当导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中,磁通量是磁场通过导体线圈的总磁力线数,它与磁场的强度以及导体线圈的面积有关。
感应电动势则是导体两端产生的电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它揭示了磁场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电磁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它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磁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此外,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广泛应用于电磁波的传输和无线通信等领域。
总结一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科学研究。
通过一系列仔细的实验,法拉第观察到磁场的变化可以诱导电流的产生,从而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过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过程
法拉第所做的由于磁场的变化在导体中感生出电流的实验。
他仔细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现在已经发现了电流产生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
实验过程被他的日记记载。
法拉第由此实验开始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发明了发电机等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本词条还记录了同一时期,其他科学家对于磁生电的想法与成果。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写了一篇论文,向英国皇家学会报
告了整个实验情况,他把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五类:⑴变化着的电流;⑵变化着的磁场;⑶运动的稳恒电流;⑷运动的磁铁;
⑸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他正确地指出感应电流与原电流的变化有关,而与原电流本身无关。
法拉第把上述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
至此,法拉第作出了划时代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但电磁感应的规律,一直到1851年才最后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法拉第 一、 背景
电磁感应定律
电与磁
(一)社会背景 1. 文化方面 19 世纪初叶, 不论是对于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的德国、 法国都是可以称为是科 学复兴和 发展的时期。在欧洲大陆,各国科学思想交流广泛,科学探究方法也 普遍得到认同, 科学成为了国际性的事业。 同时, 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支配科学方法的那种数学精神也 影响了贸易、商业和工业 。 “科学上的每个进 步都增进我们对实际生活中某些可测量现象的驾驭; 而实际生活中每个新发展都 为科学探究准备了一块新的领域” 。 2. 经济方面 英国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他们越来越发现科学发展对技术革新 产生的巨大影响。新的技术学院相继建立, 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还设立各 种奖金;私人性质的学会和民间组织也可以从个人、企业或国家获得支持,继而 可以从事工业所需的相关科技研究。这样的联系一方面使科学不再是有闲、有钱 的阶层的特权,而是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另一方面,科学也越来越成为实验室、 工厂和市场的差使。自由研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仅仅解决实际生 产中技术层面的问题。 3.哲学与社会科学方面 英国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兴起的影响。自然哲学是用化学、数学,运用对立、 互补、有机结合等概念来解释自然。对立和统一思想就是自然哲学的产物。正是 由于这一思想的广泛传播才在科学上引起了一个重要的结果。 科学家开始关注多 年被视为毫无关系的电现象和磁现象,开感应定律前科学家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索。 1.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内未找到电与磁的联系, 那个时候电现 象与磁现象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尤其是物理学家吉尔伯特与库仑都认为电与磁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一致性,也正是这样的思想一 直充斥着人们的大脑,使电磁的研究一直不能有更好的进展。
1820 年 7 月 21 日,奥斯特发表了自己的论文, “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 验” 。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认识到了磁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 系。奥斯特论文的发表引起了欧洲整个科学界的强烈的反响。科学家们把研究的 课题转移到了电与磁上来,要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2. 阿拉果与安培 在 1822 年阿拉果和德国物理学家洪堡在英国格林威治的一座小山上测量地 磁强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金属阻尼磁针的振荡。于是在 1824 年阿拉果做了著名 的“阿拉果圆盘实验” :他把一个铜质圆盘装在一个垂直轴上,让其可以自由旋 转,在通盘上方自由悬挂一根小磁针,悬丝柔软且扭力很小。当通盘转动时小磁 针一起转动,但是稍微滞后;反之,小磁针转动时通盘也跟随转动。 同一年,安培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他用通电螺线管代替阿拉果圆盘实验中的 小磁针,自然他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这个时候离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只有一步之 遥了。但是很遗憾的是安培认为运动中的圆盘分离出来的是电流体而不是磁流 体,它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或者小磁针中的分子电流)相互作用使螺线管(或者 小磁针)跟随旋转。由于安培坚持“二元电流”的观点。认为电流是由两种电流 体沿相反方向运动构成的,把原来不属于电动力学范畴的东西归入到了该理论 内。结果失去了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机会。但是不得不承认安培的实验为电磁感 应定律的发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法拉第的个人努力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 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 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 他渴望知识,渴望 真理,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百折不挠。他并不满足于现象的发现,还力求探索现 象后面隐藏着的本质;他既十分重视实验研究,又格外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正 是他这种科学精神促使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定律。 当磁通量增加时, / t 0 ,这时 感 为负值,即感生电流产生的磁 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向;当磁通量减少时, / t 0 ,这时 感 为正值,即感生 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同。 (二)计算公式
E n / t (普适公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感应电动势(V),n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
作者:秦宸 班级:材 13 基地 学号:201300150128 摘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安培定律和库仑定律是电磁学三大基本定律。
这三个定律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于电磁现象的认识发展到新阶段。 法拉第的电磁 感应定律,第一次把磁生电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实现了电磁力到机械力的转化。 本文简要阐述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背景,历程,和意义。
三、内容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 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 为感应电流。这是初中物理课本为便于学生理解所定义的电磁感应现象,不能全 面概括电磁感现象:闭合线圈面积不变,改变磁场强度,磁通量也会改变,也会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准确的定义如下: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 象。 电动势的方向(公式中的负号)由楞次定律提供。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 的磁场要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对于动生电动势也可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 向,进而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一)数学表达式 若闭合电路为一个 n 匝的线圈,则又可表示为:式中 n 为线圈匝数,Δ 为 磁通量变化量,单位 Wb, t 为发生变化所用时间,单位为 s . 为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单位为 V。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 感 的大 小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等成正比,即 感 = / t 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
感应线圈匝数, / t :磁通量的变化率)。
E BLV sin A (切割磁感线运动) E BLV 中的 V 和 L 不可以和磁感线平
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 sin A 为 V 或 L 与磁感线的夹角。 ( L :有效 长度( m )。
Em nBS (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 Em :感应电动势峰值)。
二、 发现过程
早在 1825 年 11 月开始,法拉第就设计了三个实验试图找到磁转化为电的证 据,但由于他还没有意识到电磁感应中最关键的东西,这三个实验都失败了。如 果法拉第先接好电流计,再把电池接于到鲜活螺线管的两端,他就能看到电流计 指针转动。 1831 年 8 月,法拉第在软铁环两侧分别绕两个线圈,其一为闭合回路,在 导线下端附近平行放置一磁针,另一与电池组相连,接开关,形成有电源的闭合 回路。实验发现,合上开关,磁针偏转;切断开关,磁针反向偏转,这表明在无 电池组的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法拉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非恒定的暂态效 应。 紧接着他做了几十个实验, 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 5 类: 变化的电流 , 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并把这些现 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进而,法拉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导体回路中 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他由此认识到,感应电流是由与导体 性质无关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即使没有回路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依然存 在。 1831 年 10 月 17 日,法拉第开始了电磁感应的第二阶段的实验。他在一个 直径为 3/4 英寸、长为 8 英寸的空心纸筒上绕 8 个线圈,并将这 8 个线圈并联起
E BL2 / 2 (导体一端固定以 旋转切割) ( :角速度( rad / s ))。
四、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揭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 相互联系。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方面, 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 人们制造出了发电机,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电 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社 会从此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来,再与一个电流计连接。当他把一根磁棒插入纸筒时,他惊喜的发现,电流计 指针忽的偏转起来,然后很快又回到平衡位置;当他把磁棒抽出纸筒时,指针又 忽的转向另一边,然后很快就又回到平衡位置。每次把磁棒插入或抽出时,这种 效应都会出现。法拉第通过这个实验看出,不仅伏打电池在关和断的瞬时可以激 发电流,磁体相对于线圈的运动也能激发电流。他称这种现象为“磁感应” 。法 拉第仍不满足这个实验,他希望用更大磁铁进一步实验,当时伦敦皇家学会的大 磁铁防在克里斯提家里。法拉第预先做好一根直径为 3/4 英寸、长 13 英寸的软 铁柱和一个套在软铁柱上的螺线管(称之为“0 线圈” ) 。1831 年 10 月 28 日,他 带着这些东西登门实验。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记录: “将软铁柱(接在蹄形磁铁的) 两个磁极上, 当电流计与导线还未连接时, 电流计受 影响 甚微, 以至无法感知。 但是,当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后,一旦断开或接通与软铁柱的磁接触时,一种 强大的推力就迫使电流计指针来回振荡多次。 ” “将 0 线圈忽然带进磁铁的大磁极 之间,它里面没有铁棒,这是(电流计)指针受到强烈影响。若一旦将它抽出, 就会发生与前面情况一样的结果。 ”同一天法拉第还做了一个旋转通盘实验,N、 S 表示蹄形磁铁的两极,D 为可绕轴在垂直平面内旋转的铜盘。他又在一个电流 计的两个接线柱上接上两个电刷,当使铜盘旋转起来后,将两个电刷分别防在铜 盘的各个部位,以测定产生感应电流的最佳方向。经过反复实验,法拉第发现只 要转动铜盘,便可以在铜盘轴心和边缘两处引出电场,只要铜盘保持不停的恒速 旋转,产生的电流就一直是稳定不变的。这个装置其实是人类的第一台直流发电 机。 至此,法拉第不仅实现了由永久磁体产生电流的设想,而且完全弄明白了这 种转化的暂态性。1831 年 11 月 24 日,法拉第在伦敦皇家学会宣读了他的《电 学实验研究》第一辑的四篇论文。法拉第在这组论文中 总结 了他对电磁感应的 发现,提出了“电紧张态”和“磁力线”两个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总结电磁感应 定律,并完美的解释了阿拉果圆盘实验。
结语: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 对人类有着划时代的贡献, 由于电磁感应的 发现, 是人类打开了认识电能的新的途径, 使电磁感应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 电报、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已经广泛被应用, 特别是在此基础上麦克斯韦 电磁场理论建立以后, 电磁波极大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给人类的生活生产 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以说没有电就没有我们人类伟大的现代文明, 今天, 没有任 何一项技术如此广泛的普及到人们的生活, 电已经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条 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才能使电在的低成本情况下大量被制造出来。 法拉第无 疑是整个电磁学领域中发展贡献最大的科学家, 而他所有的理论基础无疑是电 磁感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