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37b3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红、绿两支水彩笔;练习纸一张。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提问: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
(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二、认识列、行和数对1、认识列、行的含义师:你的座位在整个会场中还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板书列行师:在你的理解中,什么叫“列”?什么叫“行”?请你比划一下。
板书:竖排为列横排为行电脑显示座位中的列、行2、统一定位(1)请3位学生上台凭票指出自己找到的位置。
并简述是怎样找到的?师:个别同学有异议吗?情况一:都能正确找到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ed97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0.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第【1】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位置”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数学概念。
一年级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游戏和练习,用数对确定地鼠的位置。
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知道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描述位置师:同学们,想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个打地鼠游戏。
师:如果想又快又准的打中地鼠,要先知道地鼠的位置。
谁来告诉老师地鼠在哪里?(○○●○)预设:第三个。
师:引导学生说出从左往右数第三个,(板书:左右)还可以怎么表述?预设:从右往左数第二个。
师:同学们都描述得很准确,恭喜你们打中了。
师:现在地鼠在哪里呢(○○○●○○)预设:从左往右数第4个;从右往左数第3个。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地鼠位置时,可以从左往右数,也可以从右往左数,但不管从哪个方向数,我们都用了几个数字描述(一个)(出示下面情况)那下面这种情况,我们又怎么去描述地鼠的位置?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相互说说。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cf55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8.png)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将为大家介绍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段研究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通过研究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次,我们来看教法和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采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也会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以便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此外,我们还会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及想象的有意性的培养。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实物图形、点子图、方格图等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同时,我们也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并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教材情境设计为依托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关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数形结合法则是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e23b858f5f61fb6366661.png)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4题。
教材简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内容,“位置”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2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教学例1。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套教材中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你能告诉我你在这个班级所坐的位置吗?学生在练习本中写出,汇报。
师生发现给出的答案并不具体,引出课题,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出示课本19页例1情境图,让学生试着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
(一)明确列、行的意义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2、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3、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4、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5、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位置等)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
(学生练习)6、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如:我在第3列,第4行。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剖析,让学生的认知和数学上的规定和谐融合,提炼出“列”和“行”的统一定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5ec5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4.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数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坐标系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将数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将数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数对的定义、坐标系的展示、实例和练习等。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3.教学道具:例如小卡片、小球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如果你在教室里,如何告诉你的朋友你的位置?”来引发学生对位置和数对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数对的定义和坐标系的概念,通过实例展示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利用教学道具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将小卡片放在坐标系中表示特定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题,让学生书面完成,检验他们对数对表示位置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c64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8.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坐标轴的方向。
2.能够用数对表示一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3.能够根据已知的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坐标轴的方向,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的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点。
三、教学内容1. 知识讲解1.坐标系的概念与构成。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方向与表示方法。
3.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4.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
2. 教学活动1.让学生观察几组数值的变化规律,并使用这些数值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和方向表示方法。
3.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并相互交流。
4.带领学生画出一些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给定的数对在坐标系中标出位置。
5.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表格,并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几何图形。
6.给学生绘制一些几何图形,让他们自行标出图形中每个点的坐标。
3.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表格设计法。
四、教学评价1.利用小组交流和班级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检测他们对坐标系及数对的掌握程度。
3.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创意并绘制一张图形,以此来考察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方法以及坐标轴的方向,掌握了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对应的点。
同时,通过本次课程中的练习和互动,学生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了对数学概念、操作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模板(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模板(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7c3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4.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模板(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模板第【1】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标解读:“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是《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图形与位置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借助具体情境中列与行两个因素,准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及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还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激励,创设情境方能使其深刻的感悟数学思想,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范文(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范文(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e314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范文(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范文第【1】篇〗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第98~103页)1.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经历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
3.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件。
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录像。
(课件)师:(课件播放结束后)同学们,“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之所以能够发射成功,是因为科学家通过精密计算,让卫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准确的位置,进入到与地球同步的轨道,一旦错过准确的位置,卫星就有可能飞往茫茫太空。
可见,确定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1.教学例1。
师:请同学们看一张,你能从中找到小军吗指出来。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1题)学生从图中指出小军的位置。
师:如果不是从图中指出来,谁能告诉老师小军坐在哪里生1: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
生2: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师: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说是第几排、第几列。
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抽象图)引导学生从抽象图上认识行和列。
师: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你能用数对说说自己的位置吗也可以说说你好朋友的位置。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教学例2。
师:下面是红山公园平面图,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2题)生1:大门的位置是(3,1)。
生2:书报亭的位置是(2,3)。
师: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7937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a.png)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课例名称:《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借助Ipad实现“游戏化”教学,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
借助五子棋游戏作为互动沟通的平台,使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生动,增加课堂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地环境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2.借助数对确定位置,想象棋子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课标中关于“图形与位置”这一内容指出:“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图形与位置”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通过五子棋游戏让学生产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求,进而认识有序数对,在观察、讨论、思考中发现数对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了方向与位置,学会了用行和列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学习本内容,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以及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通过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1.从实际情境出发,认识数对。
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同,但是他们都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室座位图)来进行学习,充分借助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用第几行、第几列描述座位)继续探究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应用数对,发展空间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涉及了根据数对找位置,确定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画图形,或者用数对描述图形等内容,让学生建立位置与坐标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用方向和行列来描述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四年的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2860d43323968001c9235.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9fa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d.png)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1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1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1)课件演示列和行。
(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
(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
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
(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
)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
(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
(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
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例2。
在格子图上用数对表示各个场馆所在的位置以及标出指定场馆的位置。
(4)将错误的展示,请大家讲评。
之后将正确的展示给大家看。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e64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3.png)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描述物体位置,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数对找到物体的位置,并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掌握物体位置与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我应该在课后布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数对知识。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在坐标纸上标出不同点的位置,演示数对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直观的座位排列中抽象出数对的概念,理解数对是一种有序数对,两个数字的位置不能互换。
-在实际情境中,学生可能会混淆行列的概念,难以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快速地找到对应的数对。
-对于一些复杂的平面图,学生可能会在确定行和列时出现困难,尤其是在图形旋转或者方向变化时。
举例:在教室座位排列中,如果座位是按照蛇形排列的,学生在确定数对时可能会出错。此时,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或者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行列变化规律,如蛇形排列时,每一行的起始列数是如何变化的。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教室座位、棋盘布局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e424ef121dd36a22d82b9.png)
用数对确立地点教课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教课目的:1、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研究确立地点的方法,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2、经过形式多样确实定地点的方式,让学生在研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点,并加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感觉确立地点的丰富现真相景,领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和蔼感。
教课要点:掌握用数对确立地点的方法教课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写有数对的纸条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揭露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有好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看!有的老师坐在教室后边,有的老师坐在走廊中间,而我则站在教室的前方。
这描绘了老师们在我们这间教室的什么?(地点)(师板书:地点)二、合作研究,获得新知、认识列和行师:那么就以方才回答下列问题的这位同学为例,谁来描绘一下他的地点。
生:。
第几排第几行。
师:你讲的“排”、“行”指的是什么?对,像这样竖着摆列就叫竖排。
(用手势比划)(板书:竖排)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板书:列)师:竖着摆列叫竖排,那假如横着摆列呢?生:叫横排(板书:横排)师:每一横排在数学上我们都叫做行,(板书:行)小结: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竖排叫做列,把横排叫做行。
这位同学的地点是必定的,为何会有不一样的说法?(生解说)可是这样一一解说很不方便,因此确立地点时要有一个一致的标准。
往常确立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立第几行,一般以前去后数。
(以察看者的角度看)(师板书:从左往右、以前去后)2、列和行的稳固师:那么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班的座位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确立列,往常以站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左侧第一竖排为第一列。
此刻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再请第4行的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了两次?为何?(由于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
)师:按这样的列、行摆列规则,第一位回答下列问题的同学的地点应当如何描绘?3、用列和行确立地点师出示课本19页情境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谁来说一说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师:谁来描绘一下小强的地点?生:小强坐在第2列第3行。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1edd37dd36a32d737581b2.png)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准备: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需要教师:孩子们,我们是哪个班?学生:501班。
教师:这个“501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教师:如果说是五年级呢?单说一班呢?(都不能准确地表示我们这一班。
)看来用两个信息介绍了我们的班级,别人一听就明白了。
(设计意图:生活中像这样根据两个信息确定一个对象是很常见的,在课堂上提炼这样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老师的反问,明确了一个信息不能准确地描述所指的具体对象。
)(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师:现在谁能来介绍一下你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学生回答。
)这些同学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位置,在介绍时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都是用两个信息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铺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时,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用两个信息来呈现。
开放式地反馈,便于了解学生的起点,又能为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教师: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请大家写一写张亮同学所在的位置,看谁写得既简单又明了(课件出现班级座位图)。
2.展示学生的写法(黑板上展示)。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列;也有可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而在表示第几组、第几个时,又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9c01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8.png)
教案标题:用数对确定位置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对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根据数对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的含义。
2. 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平面图和数对。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一个物体。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个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吗?3. 学生可能会回答:在中间、在左边、在上面等。
4.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对,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更准确的方法来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那就是使用数对。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数对的含义:数对是由两个数组成的,通常用括号表示,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2. 教师举例说明:比如,数对(3,4)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第3格,垂直方向上第4格的位置。
3.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一个物体,教师给出数对(2,3),让学生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4.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几个数对,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多个物体,每个物体都有一个数对表示其位置。
2. 学生需要在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并标出每个物体的位置。
3.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多个物体,但是没有给出数对。
2. 学生需要观察平面图,用数对表示每个物体的位置。
3.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数对由两个数组成,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0c0a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3.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位置图学具准备:方格纸、位置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二)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三)谈话导入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二、新授(一)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1)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2)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3)小结例1:①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②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a9cae33968011ca200916f.png)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设计说明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P19-P20 例1、例2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用有序数确定位置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经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用有序数确定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师: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卡、直尺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我家的房角落了三只蚊子,谁来说说这些蚊子的位置信息?生:最右面、像是正中间、最左面偏右一点。
最中间,能肯定吗?要想准确的确定他们的位置,你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生:直尺课件出示刻度线,谁来说说现在这三只蚊子的位置。
生:2、5、9它们三个在一条线上,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的位置。
板书:一条线:2、5、9【设计意图:情景导入部分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复习一维空间内确定位置方法的同时,为下面探究在二维空间内确定位置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当壁虎去捉蚊子的时候。
蚊子又飞跑了(课件动态展示),现在蜘蛛的位置还能用2 (或5、9)来表示吗?如果不能,你觉得该怎么描述蚊子的位置呢?生:2cm的上方。
(不准确、模糊)生:2cm的正上方1cm处。
(估计)(板书)师:大家同意吗?请大家拿出学具卡,我把蚊子变成了小黑点,动手量一量是不是1厘米处。
师:第二只、第三只蚊子都飞了,每次都拿着尺子去量,方便吗?生:不方便、蚊子还会飞跑师:要能不用尺子量就能直接看清楚蚊子的位置该多好啊!试试看,你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就可以做到了?独自在学具卡上尝试,小组内讨论,汇报展示预设方案1、在左侧画一个刻度尺预设方案2、在左侧画刻度尺的基础上,画出网格线。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1494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f.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3d77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a.png)
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五年级的数学课程,具体是关于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我要让学生们掌握数对的定义和运用。
数对是一个有序的两个数字的组合,通常用括号来表示,例如(3,4)。
其中,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我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数对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
这个教学目标是基于上一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括号来表示数对,并在括号里面写上相应的数字,表示列和行。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让学生们通过数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点的位置,或者通过给定的点的坐标,找出它们的位置。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对的定义和运用,以及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有可能,我还会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们探索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三维空间中的点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数对的定义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数对是一个有序的两个数字的组合,通常用括号来表示,例如(3,4)。
其中,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学生们需要理解数对的含义,并能够正确地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
如何通过数对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将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对应起来,并能够通过数对来确定点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数对的定义和运用存在一些困惑。
有些学生对于数对的顺序不理解,会将数字的顺序搞反。
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将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对应起来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数对的含义,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式。
我展示了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并解释了数对的顺序对于表示点的位置的重要性。
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数对来确定给定点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来自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勒内·笛卡尔,法国人,十七世纪欧 洲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堪 称“科学巨匠”。 他的诸多发明和发现为近代科学奠定 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传说笛卡尔受蜘蛛结网的启发,创立 了直角坐标系,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中点的 位置。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有一点是 可以肯定的,笛卡尔受到周围一些事物的 启发,触发了灵感,是个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的人。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2.
表中的“山”用数 对(1,5)表示。
(1)像这样,说一说“春” “雪”“花”“土” 的位置。 (2)数对(4,2)和(2,4) 分别表示哪个汉字?
3.
三 七
(2,5) (3,3) (2,2)
(4,5)
三七
(10,6)
(8,4)
(10,4)
(5,1)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5.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像她那样说一说。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5.
(2) “接下来,白方(g,1)处的马进到(f,3) 处,黑方(d,7)处的兵进到(d,6)处。” 你能分别标出它们移动后的位置吗?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经纬线的知识吗?
为了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科学 家建立了经纬线的概念。从地球仪上来 看,连接北极、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 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 别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 和“纬度”。这样,就可以根据经纬线 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列
行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第 5行
第 4行 第 3行 第 2行 第 1行
行
行:从前往后数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第 1列 第 2列 第 3列 第 4列 第 5列 第 6列
列 从左往右数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列
行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4 ), 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 3 )。 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 ,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第二单元:位置
位 置(第1课时)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电影院里确定座位的位置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飞机上确定座位的位置
座位9A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 必须要有两个数。 ——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问题: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
2 5 (1)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的位置呢?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周明: ( 1, 3) 张亮: ( 2, 3) 赵雪: ( 4, 3) 用数对表示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 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李小冬: ( 2, 1) 孙芳: ( 2, 2) 张亮: ( 2, 3) 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6,1) (6,2) (6,3) (6,4) (6,5)
(6,6 ) (6,7) (6,8)
( 1, 2) ( 2, 2)
(3,2)
( 4, 2) ( 5, 2) ( 6, 2)
( 2, 5) ( 5, 2 )
( 6, 4) ( 4 , 6)
1.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 用数对(3,2)表示。
注意:从观察者的角度,确定第几列一 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 后数(从下往上数)。
用数对表示位置要先确定( 第几列 ),再 确定 ( 第几行 )。写数对时要先写 ( 第几列 ),再写( 第几行 ),中间用 ( 逗号 )隔开,别忘了加(小括号 )。
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 在教室的位置吗?
※温馨提示:注意数对的书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