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 重点整理
信息经济学重点必背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概念与区别: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不确定性,或者根据对于事实的客观分类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称为风险;如果不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或者不能以某种实际概率值表述可能产生结果的随机状态,称之为不确定性。
弗兰克.奈特认为: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
1、风险偏好的三种类型: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中性⑴风险厌恶者: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总是选择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⑵风险爱好者: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总是选择具有较小确定结果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⑶风险中性者:他们对风险没有明显的偏好,他们既接受无风险的较大的收益,也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的随机收益,风险对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因素。
2、风险转移有那些制度?⑴保险公司,它为社会提供两类保险市场:完全保险市场和不完全保险市场。
⑵股票市场,通过一般股票市场,企业家可以从大量不可保险的可能陷阱中解脱出来。
⑶其他风险转移制度:成本保利合同、期货合同、破产法和有有限责任法3、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其中局中人、策略、收益是最基本的要素)。
4、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被定义为纳什均衡的主要特征:⑴Nash均衡可能是高成本的;⑵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⑶Nash 均衡可能有多重解。
5、逆向选择的概念、内容及其应用?⑴信息经济学将由于非对称信息而导致交易一方面临不利的选择环境,称为“逆向选择”。
⑵旧汽车(柠檬)市场模型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结论:①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这是“便宜没好货”的标准经济学解释;②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下少很多,甚至非常少,因为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低效率的;③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⑶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保证书、品牌、连锁经营、许可证、信息披露与中介制度6、信号发送的概念、内容及其应用?⑴市场上这种由信息较多的一方主动提供信息给信息较少的一方,从而形成市场交易的机会,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发送”。
信息经济学复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重要概念: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信息经济学重点整理
信息经济学重点整理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1、简述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非对称的原因:(1)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信息优势和劣势,这意味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
(2)专业化的生产的信息差别严重地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在。
(3)私人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
2、简述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
答:(1)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
(2)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即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信息商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供需与消费、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1、简述博弈论的含义。
答: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简述纳什均衡的含义。
答:在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2 ,…Sn;u1,u2,…,un}中,战略组合s*= (s1 *,s2 *,…,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人的最优战略,即ui (si*,s-i*)≥ui (si,s-i*) , si*∈Si*,i∈Γ或者另一种表达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s i*∈argmax u i(s1*,…,s i-1*,s i,s i+1*,…,s n*), s i*∈S i*, i=1,2,…,n 因此,当且仅当没有一个参与人能从单方面背离某个策略组合的预见中增加自己的得益时,这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信息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题目类型简答)1、信息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五个):①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②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③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④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⑤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2、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3、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①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主要表现在以前三方面:ⅰ劳动者ⅱ企业: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ⅲ产业结构: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②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ⅰ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ⅱ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ⅲ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二章信息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类型选择、填空、判断)1、代表人物及主要研究成果:美国⑴马尔萨克1959年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分布有差别的问题。
提出了研究经济学特有的信息范畴课题,使用了“信息经济学”一词,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⑵斯蒂格勒 1961发表“信息经济学”,研究了信息的成本与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
之后提出了信息搜寻理论,在1977年指明,应当用不完全信息假设来替代完全信息假设,以修正传统的市场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⑶马克卢普 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的经济特征与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1980——1983扩展上述专著,出版《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其中第一卷为《知识与知识生产》。
⑷马歇尔.约维兹以广义信息系统为依托,对决策过程的信息流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具有经济意义的信息量、信息效率、信息价值的测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对几个实际的决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提出的测度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信息经济学重点及习题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第1章 信息1. 信息的概念(从信息经济学角度)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构建的知识差,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更不是精神。
2. 信息的特性:普遍性 ,客观性 ,无限性(不完全性),动态性,依附性,计量性,传递性(共享性),层次性,不可分性。
3. 不确定性、风险的含义:“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
4. 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区别*:1,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
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或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称为风险。
否则,为不确定性。
2,换而言之,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状态。
3,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是不可度量的。
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1. “信息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
2. 多样化。
3.集中化—— 保险。
4.专业化——规模经济5.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概念:1,对称信息:指的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也就是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双方都了解对方的信息度量或经济环境。
2,非对称信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对称环境可分为三类:(1)市场参与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2)市场参与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但掌握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环境;(3)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完全双边垄断)。
非对称信息的作用:1,非对称信息的存在是对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肯定。
它是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经济信息领域的具体表现。
2,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一方面使信息的差别的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使社会产生信息组合和信息联合的必要。
3,非对称信息模型:委托人—代理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重点
信息经济学重点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研究的是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价值以及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
比如,在二手车市场,卖家往往比买家更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逆向选择指的是质量差的商品把质量好的商品挤出市场,因为买家无法准确判断商品质量,只能根据平均质量出价,导致高质量商品的卖家不愿意出售。
道德风险则是指交易达成后,一方的行为可能改变,给另一方带来损失。
比如,购买保险后,投保人可能不再像之前那样谨慎行事。
信息的价值评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并非是免费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都需要成本。
然而,准确和有用的信息能为决策者带来巨大的收益。
比如,企业在决定是否投资一个新项目时,全面准确的市场调研信息可能决定了投资的成败。
如何确定信息的价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以及对决策的影响程度等。
信息产权也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播性,这使得界定和保护信息产权变得复杂。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
例如,软件、音乐、影视作品等数字内容容易被未经授权地复制和传播,这不仅损害了创作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信息市场的效率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信息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商品市场,存在着特殊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信息的供给方可能面临着如何将信息有效传递给需求方的挑战,而需求方则需要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部分。
此外,信息市场还可能存在着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
信息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企业需要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制定战略、优化决策和提高竞争力。
例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信息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信息经济学知识点归纳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成本、效益以及相关决策的学科。
它融合了经济学、信息科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运行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信息经济学中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归纳。
一、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具有经济价值,因为它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
在市场交易中,拥有更多准确信息的一方往往能够占据优势,获取更高的收益。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如果能够提前获取关于公司业绩的准确信息,就可以做出更有利的投资决策,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而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
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
这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包括:1、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前,信息劣势方无法准确判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导致优质商品或服务被挤出市场,而劣质商品或服务充斥市场。
例如,在二手车市场上,卖家通常比买家更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买家由于担心买到质量差的车辆,可能会压低价格,从而使得质量好的车辆难以出售。
2、道德风险:在交易之后,信息优势方可能会采取不利于信息劣势方的行动。
比如,在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可能会降低防范风险的努力程度,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发生损失,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为了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会产生一些机制,如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信号传递是指信息优势方主动向信息劣势方传递信息,以显示自己的优势。
比如,求职者通过获得高学历来向雇主传递自己能力强的信号。
信息甄别则是指信息劣势方通过设计一些机制来获取信息优势方的真实信息,比如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进行体检来确定其健康状况。
三、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例如股东与经理、雇主与员工等。
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委托代理人代表自己行使某些权利和履行某些职责,但代理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这是信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上优质商品被劣质商品挤出,导致市场质量下降。
3. 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一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4. 信息筛选:指交易双方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5. 信息市场:指专门从事信息交易的市场,如股市、房地产市场等。
6. 信息成本:指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
7. 信息价值:指信息对决策者而言的效用,包括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信息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信息经济学定义: 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学科,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特征: (1)信息、知识和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劳动者的作用日益增大。
(4)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信息的度量方法概率P越小,信息量越大。
信息量是概率的单调递减函数,具有可加性。
信息的度量就是从数量关系上把握信息。
对信息的定量把握,是进一步探讨信息的科学规律的基础。
信息度量的方法不仅取决于对信息本质的把握,也取决于当时人们所拥有的数学方法。
目前,信息度量方面比较成熟的理论仍然只局限于语法信息的度量方面。
信息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人们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同时,由于人的理性有限,人们通过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可能预见一切原因:信息交易导致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信息的判断导致了。
信息的创造导致了。
信息传递的渠道导致了。
信息的数量导致了。
信息的收集容纳能力导致了。
信息的传递时效性导致了。
信息的价值决定了。
三,完全信息是一个有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需的理论前提条件。
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经济理论中“经济人(理性人)假设”所必需的条件。
如果一个博弈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那么这些个人博弈者们可能不能预测出他们的行动对于其他博弈者会有怎样的效果。
(即使假定其他博弈者都是理性的)。
所谓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用于描述这样的一个博弈,在此博弈中关于其它局中人的知识对所有参与人均是可达的。
每个局中人都知道其它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和可行策略。
完全信息是有效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理论上的先决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经济理论中“市场参与者理性行动”假设的前提。
信息经济学所有要点
填空题1.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的趋势日益加强。
2.按成本的功能,信息产品的成本可划分为开发成本、初始成本、操作成本和维修成本。
3.关于价格离散的原因,斯蒂格勒归纳为如下四个因素:搜寻成本、知识老化、买主和卖主的身份变化、市场规模4.信息获得的四种渠道:个人信息源、商业信息源、公众信息源、经验信息源5.信息市场管理的经济办法(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与利率、利润6.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手段具有的主要功能: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能7.马克卢普把知识产业划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服务等五个部门。
知识产业是一类为他人或为自己所用而生产知识、从事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厂商、单位组织和部门,有时候是个人和家庭。
8.信息产业结构:信息处理产业、信息传输产业、信息获取产业、信息应用产业9.微观经济学中四种典型的激励机制: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分成制10.人类历史上四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文字及书写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名词解释题1.外部效应:是指未能适当的反映市场中的经济活动主体间的相互影响,没有在正常的价格体系中得到反映的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其他活动者福利的影响,即一方对另一方的非市场的影响。
2.信息市场:从广义上说,信息市场不仅是指信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包括购买信息商品的用户及其与信息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即信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和领域,是信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3.资源: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量的,可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客观存在。
4.市场失灵: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市场机制常常无法有效地自动配置资源,从而使的放任的自由市场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
5.自然垄断:是指生产一种商品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导致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或只有很少几个厂商。
信息经济学重点(已整理)
1、信息的含义与特征含义: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存在于信息源与用户之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特征:(1)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2)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3)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4)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5)信息具有可生产性、经济性2、信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含义: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特征:(1)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4)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3、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内容:信息可以由多人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占有和使用,而不改变其价值及性质,并且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在原有信息基础上产生新的信息,信息的这种经济规律称为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
信息的共享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同一信息可以为许多人所共享;二是同一信息可以为不同时期的人所共享。
应用范围: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既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如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信息商品市场、信息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如信息产业与信息化、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4、信息公共物品原理内容:信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信息的这种经济现象称为信息公共物品原理。
信息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类。
应用范围:信息属于公共物品,因而,在信息生产和信息资源建设上需要政府的介入,并需要政府在预算上给予资助,同时,也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因此,信息公共物品原理主要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商品原理内容:信息是商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与一般的物质商品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经济特性,信息的这种经济规律称为信息商品原理。
信息经济学知识点
1.信息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信息;2.市场信息的表现形式为: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信息与经济的关系:(1)首先,信息对经济决策的作用(2)其次,信息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投入要素(3)再次,信息和信息服务正在成为商品,形成产业(4)最后,信息部门、信息服务活动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指导和研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3.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 Marschak)发表了《信息经济学家评论》一文,提出了最优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了经济学特有的信息范畴问题,使用了信息经济学一词,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4.几个著名的信息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凡勃伦、马尔萨克5.我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特点:①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②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使我国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跟国际的理论研究相接轨;③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使信息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能发挥更多的指导作用;④加强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证研究。
6.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不完全信息理论。
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要着眼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素,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在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2)信息系统的经济理论(3)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研究(4)信息服务与管理的经济研究7.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研究:①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
②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条件。
③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分配与利用。
④信息经济效益评价。
(2)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①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结构与规律。
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条件。
(3)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①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信息经济学复习重点
信息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判断题二、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应,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是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的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2、信息商品:信息商品是用来交换、满足人们某种信息需要的信息产品。
由于信息商品也是商品,也具备商品的三个基本条件:①必须是劳动产品;②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③必须用于交换。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包括人、设备、信息传递交流过程及目的等系统对象所组成的综合体,使人们为了搜集、处理、存储、传递交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人工系统。
4、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指信息系统带来的成果与为此付出的资源费用之差,投入与产出或收益与成本之差。
5、信息搜寻与选择:信息搜寻:是指人们在寻找信息时经历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与人们从环境中搜集信息的方式有关,以解决最大的问题为目标。
信息选择:对大量的原始信息已经进行加工的信息材料进行筛选和判别,对各种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论断或假设,作为决策的一句,从而排除其他无效信息,选取所需信息。
三、简答题1、信息市场的功能:基本功能:信息传导功能和信息资源优化功能内部功能:①实现信息商品价值的功能②分配信息市场利益的功能③横向联系信息市场各要素的功能外部功能:①促进社会技术进步②提供社会信息服务③横向联系各市场2、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利润机制、控制机制3、信息资源概述资源的含义:资源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用以创作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量的,可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客观存在。
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广义);信息及其载体(狭义)构成: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利用的各类软硬件;各种方法、技术、法规;技术及管理人员。
信息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信息【名词解释】信息的理论定义表达是:信息是传递的知识差;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是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的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二、风险【名词解释】在决策主体知道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还知道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则称这种不确定性为风险。
即,风险就是不能确定的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风险的三大类型【判断】(1)风险厌恶: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着手艺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如果获取随机收益比获取确定收益的风险要大得多,而某个市场参与者愿意获取的收益,而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那么,我们称这个市场参与者为风险厌恶者或风险规避者。
也就是说,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总是选择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2)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和风险规避者的一样,也会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的是其边际效用呈现递增的趋势,这是风险爱好者和风险规避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对获得确定收益而言,风险爱好者更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随机收益。
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总是选择具有较小确定结果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3)风险中性:这类风险接受者既不厌恶风险。
也不爱好风险。
风险中性者对于风险没有明显的偏好,他们既接受无风险的较大的收益,也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的随机收益,风险对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因素。
其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益固定不变。
三.不确定性【名词解释】不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或者不能(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概率值表述可能产出结果的随机状态,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也就是说,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的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状态。
信息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2、客观性3、无限性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5、可度量性6、可传输性7、动态性8、层次性信息的分类:(1)按社会性分类: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
(2)按空间状态分类: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3)按时间性分类: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预测信息。
(4)按载体分类: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
(5)按是否为公众知晓分类: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隐蔽信息)。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经济的信息化。
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
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评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学科的诞生。
1961年斯蒂格勒、1962年马克卢普、1970年后阿罗等相继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发表了重要观点。
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P4)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信息的经济研究2.信息经济的研究3.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间关系的研究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
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不确定性,或者根据对事实的客观分类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称为风险。
不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或者不能(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概率值表述可能产出结果的随机状态,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量化(或风险的大小)是指:(1)某种选择行为的可能的坏结果会给消费者造成的利益受损程度。
(2)某种选择行为的坏结果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期望值:期望值是不确定条件下某一行为或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是每一结果发生的概率。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第一章导论1.信息经济学不仅是对信息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研究信息及其产业所改变的经济的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发展:①思想萌芽:凡勃伦《资本的性质》②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马夏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信息经济扩张期的发展:① 1970年,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市场理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从形成阶段进入发展阶段;② 斯宾塞,信号传输理论;③ 1976年,斯蒂格利茨,信息筛选理论;④ 斯蒂格利茨和格罗斯曼提出了市场信息效率和市场效率之间的矛盾4、信息经济学八大理论:①1970年,阿克洛夫创立柠檬市场理论;②1971年赫什雷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③1972年马夏克和拉得纳完善团队的经济理论;④1973年斯彭斯提出信号发送理论;⑤1976年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甄别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⑥1976年,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⑦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⑧史蒂格勒搜寻理论和马夏克信息系统选择理论5.非合作博弈的三位主要学者及其理论:① 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静态环境;②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伯克利-海萨尼-海萨尼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转化;③ 莱昂哈德,波恩大学,德国ZeTENN -动态游戏6。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视角:① 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② 统计决策③ 企业管理与信息管理④ 信息产业⑤ 信息经济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1、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根据已知的可能经济环境状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
外生不确定性:经济系统之外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指与行为主体自身无关的环境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并影响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不确定性2、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
信息经济学 重点总结
A.B B.C C.E D.Eˊ国和日本只生产两种信息产品:计算机和半导体,下表给出这两个国家生产这些由此表可得出 D 。
.日本在生产计算机上具有绝对优势B.日本在生产半导体上具有绝对优势信息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人们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同时,由于人的理性有限,人们通过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可能预见一切。
任何关于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认识和知识都不可能包揽无余,实际上也不必要包揽无余。
这是由信息的无限性决定的。
(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其中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限制;(2)信息的绝对滞后性所限制,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人类不可能对将要发生和发展的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和反映;(3)成本-效益原则客观上要求人们要有选择地获取、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信息,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2、为什么信息可以成为商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劳动产品。
因此,一事物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是劳动产品;(2)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3)是用来交换的。
依据上述条件,当人们通过感官或仪器,花费一定的精力,观察并对观察所得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材料,而且当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人的了解、认识,并交换于他人的时候,这些信息材料就变成商品。
3、什么是价格离散现象?试分析价格离散的原因同质不同价的现象,称为价格离散价格离散原因①市场是变化和分散的,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的②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的差别③商品异质性: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4、简述信息搜寻原理?如何确定最佳搜寻次数信息搜寻成本= 时间+ “鞋底”即交通成本和其他查寻费用无限度的信息搜寻尽管会减少风险损失,但由此而引起的信息成本激增可能会使搜寻活动得不偿失,所以,信息的搜寻只能是适度的,以确保信息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两种搜寻原则:1、最多搜寻n个商店,并且一旦遇到最低价格后停止搜寻2、搜寻n 个商店,并且从获得的n个价格中选择最低价格最佳搜寻次数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
信息经济学总结
信息经济学总结一、名词解释(七选五)1、完全信息2、不完全信息3、静态博弈4、纳什均衡5、不利选择6、激励机制7、合作博弈备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二选一)二、单选1、市场信号及其种类2、四种激励机制3、最佳搜寻次数4、价格离散的原因5、搜寻方式6、冯·诺依曼理论风险爱好者、厌恶者三、判断题1、不确定性风险的区别2、信息经济学定义3、搜寻密度和价格离散率之间的关系四、博弈题目会给出如下图所示的报酬矩阵:会出四个题依次是:1、在什么情况下达到占优均衡?2、在什么情况下会达到纳什均衡?3、在什么情况下陷入囚徒困境?4、请自己设计一个类似于囚徒困境的例子。
老师说第一题和第二题是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我做的答案如下,不知道对不对,仅供大家参考,假如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1、答:甲在(a>e,c>g)的情况下达到占优均衡;乙在(b>d,f>h)的情况下达到占优均衡。
2、答:在(a>e,c>g,b>d,f>h)的情况下达到纳什均衡。
3、老师说用信息不对称等理论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4、老师说这个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在ppt中找到了三个例子。
如下图所示,供大家参考。
五、用信息经济学理论解释格言1、道不同,不相为谋。
(必考)2、无商不奸和无奸不商。
(必考)目前只知道考这两个,其他三个不知道。
但老师给划了这类题可能会用到的原理,分别是:信息搜寻原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关系、激励相容、参与约束、信号甄别。
六、连线题1、阿克洛夫提出了不利选择。
(必考)2、乔治·斯蒂格勒提出了信息搜寻理论。
(必考)3、冯·诺依曼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
(必考)备注: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假如有不对和不全的地方,欢迎大家积极纠错和补充。
也希望大家积极寻找答案和大家分享。
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1、简述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非对称的原因:(1)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信息优势和劣势,这意味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
(2)专业化的生产的信息差别严重地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在。
(3)私人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
2、简述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
答:(1)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
(2)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即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信息商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供需与消费、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1、简述博弈论的含义。
答: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简述纳什均衡的含义。
答:在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2 ,…Sn;u1,u2,…,un}中,战略组合s*= (s1 *,s2 *,…,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人的最优战略,即ui (si*,s-i*)≥ui (si,s-i*) , si*∈Si*,i∈Γ或者另一种表达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s i*∈argmax u i(s1*,…,s i-1*,s i,s i+1*,…,s n*), s i*∈S i*, i=1,2,…,n 因此,当且仅当没有一个参与人能从单方面背离某个策略组合的预见中增加自己的得益时,这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8、不完全信息古诺模型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答: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举例说明:以典型的“囚徒困境”案例为例。
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情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情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
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
因为如果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然比不坦白要好。
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
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其实,如果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情况要好。
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积极性呢。
11、对雇员的试用期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答:不是。
在员工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谋取最大利益,不惜以压低员工的工资报酬为手段,甚至无理解除劳动合同。
雇员即使从事同样的工作,也因身处试用期内而无法得到正式员工的报酬以及应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因为,企业价值与员工的合同收益权和剩余索取权成正比,员工的权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雇员不但会失去扩大生产,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可能通过偷懒或怠工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相对收益。
由此可能会引发的双重后果是:一方面,企业为降低雇员的试用成本而尽可能压低试用期雇员的报酬,试用期雇员的利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企业因不能或得试用期雇员的全身心力投入而丧失可能利用的人力资本价值,甚至会失去可能对企业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优秀员工。
12、信号机制起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企业通常会用信号机制,如对应聘者提一定的学历要求或进行招工面试,以招到素质较高的工人。
实际上,受教育的年限、获得的学历、学位、学习成绩、毕业的学校、通过了什么技术等级考试、多少职业资格证书等都是实现企业筛选员工普遍产用的标准。
通常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受教育程度方面要求的理由主要是亮点:除了上述信号机制以外,另一点是,是否受过所要求的水平或内容的教育,对能否完成过工作任务也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职业训练。
起信号机制作用的教育也许对提高劳动者的操作技能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对社会经济效率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13、贝叶斯法则是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答:在日常生活中,当面临不确定时,我们对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一个判断,然后,会根据新的信息来修正这个判断。
统计学上,修正之前的判断称为“先验概率”修正后的判断称为“后验概率”贝叶斯法则就是人们根据新的信息从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信息和不确定理论1、你是否曾经在经历人生重大转折之时,处于信息不确定的状态而面临选择必须进行决策呢?关于更好地利用信息进行决策。
又是否有过相关思考与实践?答: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在高考结束以后,高考成绩出来以后由于成绩的不理想,我面临着选择上国内的大学还是上“2+2”这样的学校。
面对这个选择,我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并询问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人士。
最后结合自己的现状和家庭等因素,我最终选择了上南京工业大学。
2、关于自己的未来,你曾经有过怎样的预期?做过怎样的调整?答:在进入大学初期,我就对我的未来进行了六年的预期和规划,在大学四年中,我要在学习上好好努力,争取每个学期都获得奖学金,并努力准备托福和GRE,从而让我能考上一所美国理想的大学来攻读硕士学位。
但在大二下学期时,通过对自己和现实的再次考虑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进一步调整,我放弃了出国留学这条路而选择留在国内,并转而准备国家公务员,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第五章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1、简述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
也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5、请用经济学角度解释“高薪养廉”。
答:显然,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大,滥用职权的额外收入就越高,其工资也应该提高,否则,他就会滥用权力寻求更多收益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约束官员的腐败行为:一是提高工资,二是增加惩罚,三是加强监督提高。
由于政府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向企业那样实现相对有效的监督,即监督的成本是很高的。
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政府官员的工资。
第六章信息商品的供需及消费1、简述信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答:信息商品供给价格弹性表示信息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通常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作为反应程度的指标。
信息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等于信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
需求弹性是指当一种物品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大小。
信息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信息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它的值是信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3、论述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
答:(1)影响信息消费的环境因素:1)国际、国内信息消费环境。
A.国际信息消费环境。
B.国内信息消费环境因素。
2)一般信息消费环境因素。
A.信息环境对信息消费的促进作用。
B.信息环境的恶化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影响信息消费的供给因素:1)信息产品因素。
A.信息产品质量。
B.信息产品价格。
C.信息产品新颖、实用性。
D.信息产品易用性。
2)信息市场因素。
3)信息产业因素。
A.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从总体上决定信息消费的发达程度。
B.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信息消费的发展。
C.信息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制约着信息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
(3)影响信息消费的需求因素。
1)信息消费者的时间及精力因素。
2)信息消费的成本因素。
3)消费者的信息素质因素。
4)信息消费的不可逆性及示范效应因素。
A.消费的示范效应对于信息消费的影响。
B.信息消费的不可逆性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5)信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素。
A.消费者的收入影响信息消费的定性分析。
B.消费者的收入影响信息消费的定量分析。
4、论述信息消费产生的效益。
答:信息消费产生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
内部效益:(1)居民的信息消费可以提高其信息素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可以产生资源的置换作用,使稀缺的、有限的时间及物质能量资源得到节约。
(2)企业信息消费产生的效益一般体现在企业的管理、生产、营销等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两个方面。
(3)我国政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消费,特别是政府信息化建设,更需要政府的信息消费活动来支撑,因此政府成为信息消费的大户。
外部效益:(1)外部性理论回顾。
(2)网络外部性理论。
(3)生产、消费外部性理论。
(4)信息消费的外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