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原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存在形态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优质ppt]
2021/6/19
割裂物质和运动辩证统一关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存在,
而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唯心主义:只承认运动的存在,而否认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 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 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 运动、思维运动。
—— 牛顿
2021/6/19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021/6/19
“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学”(朝闻道,夕死可矣) “理学”(道理,“存天理,灭人欲”) “形上学”(《易传》:“形而上者谓之 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泰山日出
泰山也在运动 变化之中。100 万年以来,它已 经长高了几百米。
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 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 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 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 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 起直到思维。”
产生于生产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缺乏科学性
中国古代的“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
火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木
土
水
金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2、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原子理解为 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克服了直观性和朴素性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又 是方法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混淆哲学的物质范畴 与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局限性
机械性
人是机器
人
钟
霍
关节
布
心脏
斯
神经
齿轮 发条 游丝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2018马原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存在形态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 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 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时间和空间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间断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连续的。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特点是一维性, 即一去不复返。
持续性 是指物 质运动 经历的 或长或 短的过 程。
顺序性是 指物质运 动过程中 的不同事 物或现象 出现的先 后顺序。
时间
过去
现在
将来
时间的一维特性
古人云:“时乎 时乎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 再来”,“一寸光 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些 都是时间一维性的 生动写照。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空间指的是物质运
动的广延性或伸张 性,及区位性。
特点是三维性
广延性和 伸张性是 指客观事 物自身所 具有的体 积、形状、 相对位置、 排列顺序、 运动规模 等特性。
区位性 是指客 观事物 与其他 事物总 是存在 着前后、 左右、 上下等 关系。
空间
Y
•P(X1,Y1,Z1)
Y1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夸大静止的相对性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请你断案
“我不是我”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布里德的人,有一次他借 了邻居的钱,长时间不还,还装作若无 其 事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振 有词地说: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 初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现在的我没欠你的钱。 你应该找以前的那个我要账。” 邻居气得打了他一顿。 为什么要打人? 邻居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 不再是打他的我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 = 原子
牛顿
物质 = 客观实在性
马
克
思
主
义
物 质 观
“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 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
“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 反映。”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 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 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 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 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 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德 谟 克 利 特
“一切 赫
皆变,
拉 克
无物常 利
驻”。 特
“人不能 两次踏 入同一 条河 流”。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 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 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 上学。
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德谟克利特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凡以知,人之性; 可以知,物之理也。
不可知论代表
可知论代表
荀 子
休谟(1711-1776)
康德(1724-1804 )
马原第一章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我们的地球正在 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 绕太阳旋转。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整个生物界和 人类社会都经历着 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过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2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 是世界的本原, 坚持物质第一 性,物质决定 意识;精神是 物质的产物或 表现。
3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 界的本原,坚持精 神第一性,精神决 定物质;物质是精 神的产物或表现。
4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相对主义诡辩论 形而上学不变论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之间的界 限和质的区别。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 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遂遂然周 也。不知周之梦为蝴 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与?”
《庄子 ·齐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 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
(三)、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1、时间与空间 • 时间——持续性、顺序性 • 空间——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的特性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 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 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 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 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关于有限无限关系的疑问
天问
天有极乎?
极之外何物也!
天无极乎?
凡有形必有极!
—— 杨慎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举例子谈谈物质运动的时空问题(如相对论)
RED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运动、时间和空间 1、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 2、运动: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 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 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 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 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 思维。”
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部名为《新浪漫者》 的科幻小说里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描写了电脑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 文化交往 信息资源都联结起来的新时代。他把这种新空间称为“赛博空间”。 空间
• 赛博空间
•
RED
时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但它们都 是客观的,是 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180度 >180度
适用范围 狭小范围空间 广大宇宙空间 非固体物质形 态空间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t 2 t V 2 l l 1 2 V 1 2 C C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 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 缩钟慢效应。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 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 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 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 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 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 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 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 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 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 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的主 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物质及存在状态
马原第一章(第一节)
基历 本史 问观 题的
社 会社 意会 识存 的在 关与 系
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唯物 史观
唯心 史观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解决哲学的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决定着一定哲学派别的方向和路线。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 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 科学揭示
•所 谓 实 践 , 就 是 人 类 能 动 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 活动。
(2)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 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首先,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辩证 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形态的可变性和物质 不可穷尽性的原理。
其次,现代科学证明,新发现的物质客体 及其复杂结构和特性,并没有改变物质 是“客观实在”的事实,而是进一步丰 富和充实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 科学论断。
(三)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 可知论。
•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 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 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 证法的统一。
•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经受了科学实践发展 的不断检验,日益显示其深刻性、正确性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规律及其特点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教学难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2.意识的起源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手段]讲授为主,讨论与多媒体为辅[教学时数] 4课时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强调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同意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意义(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世界上的现象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其中都交织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而这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曾对哲学基本问题作过探讨,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018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知识概念图
第 一 章 物 质 世 界 及 其 发 展 规 律
原因和结果:原理(2 点) 、表现(3 点) 、意义(2 点) 五大范畴 世界联系和发展环节 上的逻辑 *都是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2 点) 、表现(3 点) 、意义(3 点) 可能性和现实性:原理(2 点) 、表现(2 点) 、意义(2 点) 内容与形式:原理(3 点) 、表现(3 点) 、二者的关系(2 点) 、意义(2 点) 本质和现象:原理(2 点) 、意义(2 点) 规律:定义、特点(2 点) 自然规律:定义 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3 点) 意识的起源: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 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人脑、语言)
意识的本质:内容(3 点) 、主观性(4 点) 、客观性(4 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能动性的表现(4 点) 意识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意识、错误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系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实践(本质、特点、形式、作用) 两大总特征 明确世界是联系和发 展的 三大规律 进一步分析世界如何 联系、为什么发展、 怎样发展、往哪里发 展的问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道路) :二者的辩证关系、否定观的内容、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永恒发展(运动发展、新旧事物关系、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发展动力与源泉) :原理、二者关系、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即事物发展状态与形式) :含义、原理、表现、意义 普遍联系 (含义、 特点、 系统的观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总、分(4 点) 、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总、分(2 点) 、总
意识与物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 或 思维与存在
第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8版第一讲
系和 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
第二部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AB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 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第二部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A.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三层含义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三个方面
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及如何充分发挥 三个方面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我国的发展
第一部分: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物质性的活动贯穿人的生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基础
第二部分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二部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事物 的联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社会实践 内容上客观、形式上主观
第一部分: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一部分: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谢谢观看
————
世界观与哲学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第一部分: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A.物质:
唯物主义一元论 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一部分: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B.物质的存在形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以上内在的统一性
马原第一章课件(18版)
• 辩证法既是世界 观也是方法论。
普遍 联系 的观 点
唯物辩 证法 的总 特征
永恒发 展的 观点
实质、 核心: 对立统 一规律
事物 发展 动力 人类 认识 特点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的统一,是客体原型(依据)与主体差异(创造)的统一。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史上始终存在的两对哲学派别 世界的本原问题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派别
世界的状态问题 (重要派别)
辩证法 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
·两对派别之间可以相互交叉
唯物主义三大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大形态:·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的关系。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条件性
1)联系的客观性
原因分类:
·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 ·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 过内因起作用)
马原-第一章2018版新(2)(1)(1)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 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 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 质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含义: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 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定的物质条件
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一是联系与孤立,二是发展与静止,三是全面与片面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1、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认识
究竟谁是世界本原 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 第一节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插入《人类进化》的视频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年令 大约有45亿年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 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 只有在30亿年以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生命,经过几十亿年 的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以 前才诞生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
97
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反应特性
物 理 反 应
水滴石穿
滴水穿石
98
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反应特性
岩石风化
化 学 反 应
4Fe+3O2=2Fe2O3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这是植物和原生动物都具有的反映形式。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 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刺激感应的特点是:生物体自身与外界进行 质量和能量的交换,表现为趋光、趋水、趋营养、趋利避害等形式, 从而自我更新、新陈代谢,具有生长能力 。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三大基本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泰勒 士认为,水是世 界的本原,万物 从水中产生,又 还原为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赫拉克利 特认为,火是万物的 本原。 “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劳动产生了语言
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 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 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 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 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
马原第一章(第一节)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 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 • 客观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 贯彻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 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辩证 法
形而 上学
唯物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
• 基本观点: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 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 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 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 世界观与哲学
(1)什么是世界观
•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 本的观点。世界观也叫宇宙观,二者是同义词。
• 世界观就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带有整体性, 二是带有根本性。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 哲学就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人们关于世界普遍本质 的观点,这是世界观;人们 用这种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 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 处理各种问题,它就又是方 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 律(第一节)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本节主要内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什么:
• 我们所面临的物质现象形形色色,物质世 界具有无限多样性,奥妙无穷。
• 怎样把握世界?
神在哪里, 天堂在哪里?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018版马原理 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二)、物质----客观实在性
世界究竟是
什么?
• 1----什么是物质?-------------------------人体本身是物质吗? •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 • 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形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太阳死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 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物质、 政治、精神生活领域。 实践构成客观性 • 1、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 奏《九韶》以为乐, • 具太牢以为膳②。 • 鸟乃眩视忧悲③, • 不敢食一脔④, • 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 哲学基本问题, • 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三、物质的存在形态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何谓本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共同基础。具体事物 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后又回到本 原。
• 物质千变万化,变化的只是形式,而最基本的物质还是存在那样 。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人类从哪里来 ? 又要到哪里去?人 是什么?人为什么 活着?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在同一平面上,通过 线外一点能否作已知直 线的平行线?
不止一条 无
罗巴切夫斯基
一条
黎曼
欧几里德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80度
欧几里德几何学
〈180度
〉180度
黎曼几何学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对比表
几何名称 欧氏几何 罗氏几何 黎氏几何 几何性质 平面几何 双曲几何 椭圆几何 可作平行线 1条 无数条 0条 内角之和 =180度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 原子钟试验
数字化信 息流动的 空间
• 1971年,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环球飞行的原子钟试验。用两只极为 精确的同步的原子钟,一只留在地面,一只放在飞机上绕地球飞行。 飞行一圈后对钟,结果飞行的钟比地面的钟慢了59×10-9(即100亿分 之5.9秒)
• 光速飞行
•
如果飞船接近光速在天上飞行,飞船上的1米,只相当于地面上的 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
• 主体论(康德、毕尔生、黑格尔)
• 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精神、观念和意识的产物,否认时间、 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 统一论(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
•
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运动的 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RED
德谟克利特
•“空间”是无物的虚空。 •“空间”是原子运动的场 所。
事物本质的联系 事物内在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RED
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 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 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 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
的。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
著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自行车上的女孩相 对于行驶的自行车, 她的位置有没有动?
组成她人体的各细 胞、各器官有没有 运动?
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相对主义诡辩论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夸大静止的相对性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
请你断案
“我不是我”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布里德的人,有一次他 借了邻居的钱,长时间不还,还装作若无 其事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 振有词地说: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 初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现在的我没欠你的钱。 你应该找以前的那个我要账。” 邻居气得打了他一顿。 为什么要打人? 邻居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 不再是打他的我了,。。。。。。。”
持续性 是指物 质运动 经历的 或长或 短的过 程。
顺序性是 指物质运 动过程中 的不同事 物或现象 出现的先 后顺序。
时间
过去
现在
将来
时间的一维特性
古人云:“时乎 时乎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 再来”,“一寸光 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些 都是时间一维性的 生动写照。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地球公转
月球表面图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 光在一年时间里 所行驶的距离, 约为1013公里。
(3)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特性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 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 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空间指的是物质运 动的 广延性 或 伸张 性,及区位性。
特点是三维性
广延性和 伸张性是 指客观事 物自身所 具有的体 积、形状、 相对位置、 排列顺序、 运动规模 等特性。
区位性 是指客 观事物 与其他 事物总 是存在 着前后、 左右、 上下等 关系。
空间
Y
P( X 1, Y1, Z1)
Y1 O
10.99999…… ……0
2 1.4142……
3 1.7320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证实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重大意义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运 动着的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揭示了 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为物质运动的特性所制 约,是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的。 否定了把物质和时空分裂开来的机械时空 观,推翻了不受物质制约的“绝对时间”、 “绝对空间”的理论。
50 C
没有发生位移(物理位置)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 的物理性质的度就是 0℃—100℃。这个度 的两端,即0℃和 100℃就是关节点或临 界点。
• 汽
水
冰
0 C
欣赏革命歌曲并思考:歌词包含什么哲理?
小 小 竹 排 江 中 游 巍 巍 青 山 两 岸 走 小 小 竹 排 江 中 游 滔 滔 江 水 向 东 流
Z
1
Z
X1
X
(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 和空间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又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 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案例分析:“芝诺悖论”
芝诺论证的症结
• 是把空间时间所固有的有限与无限、 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矛盾加以割裂, 然后把其中的一个侧面孤立起来, 加以绝对化,用来否认另一侧面, 以此否认运动的真实性。
古人云:“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2 1/4
1/8 ……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1 0.33333…… 3
1 1 1 1 1 1 1 1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
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 主义。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案例分析:“芝诺悖论”
议一议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想一想
运动、静止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静止
绝对的 无条件的
相对的
物质
有条件的Biblioteka 3.时空观(1)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 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是一维性, 即一去不复返。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运动的含义
运动的形式
(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移动)
(2)物理运动(热、光、电磁
、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3)化学运动(化合分解)
(4)生命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
( ) 社 会 运 动
奴隶社会
5
原始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社会运动
生命运动
高 级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证实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以在真空中光速不 变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础的。 “同时”的概念总是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相 联系,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以及时间的间隔性都
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不是绝对不
变的。
“尺缩钟慢”。
案例分析:“风动?幡动?心动? ”
(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 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僧曰:“幡动。”议动不已。慧能进曰:“不是 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语见《东山外集》)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没有发生质变(化学性质)
静止的表现形式
100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
运动
( 1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 离不开运动)。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42毫米
(4)几种错误的时空观 唯心主义时空观
唯心主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而也 就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把时间 和空间看作是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如马赫 。
形而上学时空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与运动着的物质 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5)掌握正确时空观的实践意义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是坚持彻底的 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引出一 个超时空、超现实的神秘世界,给宗教神学 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在一定的 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 时间、地点和条件安排建设规划,抓住时机, 科学发展。 当代科学对时间空间探索的新进展为人类 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
化学运动
高级运动源于 并包含低级运动, 但不能把高级运动 简单地归结为低级 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 各运动形式可以相 互转化。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低 级
运动,就它被理解 为存在方式,被理解 为物质的固有属性 , 这 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 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 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 思维。”运动是标志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 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时间和空间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间断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连续的。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