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合集下载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第七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2

第七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2

迎让避就之美



迎让避就,穿插咬合。
思考·练习
尝试按上图方法分析下列例字左右两部分之间 的迎让避就,并临摹出来。




主次分明之美
这张图片的主体物是什么?
•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怎样 确定字的主笔?
1.一般而言,构成字的骨架,或在字中起支撑、平衡作用, 贯穿或包孕其他笔画的笔画, 为主笔。 2.从形态上看,凡厚实、长大、舒展的笔画为主笔。 3.字中有重复的横画、竖画或撇画、捺画,若以这些笔画 为主笔,则只能选择适当的一笔 做主笔,书写时其他的笔画则要收敛。
● ● ● ● ● ●
端正平稳之美 均衡对称之美 疏密均匀之美 迎让避就之美 主次分明之美 形态变幻之美
• 说一说下列几组书法字体具有什么特点?
端正平稳,均衡对称,虚实相间。
左右均衡,不偏不倚。
重心下移,稳重如山。
• 知识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字 形结构,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 技能目标: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 并说明心得体会。 • 情感目标:感受书法艺术的考·练习
尝试分析下边例字中的主笔,并说明次笔避让 的方式。
王羲之
《兰亭集序》
形态变幻之美
陶陶然 欣欣然

书法课教案12、左窄右宽(於林霞

书法课教案12、左窄右宽(於林霞

书法课教案 12、左窄右宽(於林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书法教材第七章《结构之美》的第二节“左窄右宽”,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楷书中结构布局的一种常见形式——左部紧凑、右部宽松的字体形态。

通过分析经典碑帖中“左窄右宽”的字体特点,让学生掌握此类结构的书写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左窄右宽”的字体结构特点;2. 培养学生书写“左窄右宽”结构字的能力,提高书法水平;3.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准确把握“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避免出现结构失衡的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书写“左窄右宽”结构字的能力,提高书法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经典碑帖;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字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中的字体结构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左窄右宽”。

2. 新课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结合经典碑帖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此类结构的书写方法。

3. 实践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书写“左窄右宽”的字体,并讲解书写要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写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分析书写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左窄右宽”结构字书写技巧2. 结构特点:左部紧凑、右部宽松3. 书写要点:平衡、对称、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取一首古诗,用“左窄右宽”的字体结构进行书写。

答案: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作业要求:字体工整、结构清晰,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欣赏经典碑帖,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同时,尝试运用“左窄右宽”的结构进行创作,提升书法水平。

《书法的结构之美》-完整版课件

《书法的结构之美》-完整版课件

三国吴 皇象 《文武将队帖》
唐 张芝 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 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苏轼 的《黄州寒食诗帖》彰显 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米芾的《蜀素帖》 此帖用笔多变,正 侧藏露,长短粗细, 体态万千,充分体 现了他“刷字”的 独特风格。结字也 俯仰斜正,变化极 大,并以欹侧为主, 表现了动态的美感。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 一般来说书法字体可分为五大类:篆 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中 每种书体又可以细分,如篆书可分为 小篆、大篆;草书可分为章草与今草 等。
《张迁碑》 《乙瑛碑》 《曹全碑》 是这种书体 的代表作。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勤礼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七课《书法的结构美》教学目标:1欣赏古代优秀碑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2过临摹《勤礼碑》《和曹全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笔能力。

3 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和结构临习。

教学难点:笔画变化的临习。

教学准备:1 挂一些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在书法室,布置得有书法的氛围。

2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的幻灯片。

3古筝背景音乐。

4 其他:毛笔、墨汁、宣纸、碗、颜体字帖、曹全碑字帖、画毡、笔架、水、酒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3分钟)1 书法的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2怎样学好书法?(临摹名家的字帖。

)3 怎样临摹?(看一笔写一笔,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注意笔画和结构。

)二激情欣赏。

(4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书法的结构美并在实际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结构美。

欣赏各种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看看好在哪里,你是怎样评价的?出示卡片:粗细、长短、大小、轻重、角度2你觉得这些作品好,为什么?学生回答。

3这就是书法的结构美,正是这种美,吸引了我们,这结构也包括了笔画和笔画的组合。

出示卡片书法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基本笔画。

结构:汉字是方块字,从结构上分独字体和合作体,合体字又有上下左右包围结构等,结构布势需重心平稳,点画呼应,疏密匀称,简单来说要让字站得稳。

章法:包括字距、行距、用笔、用墨、用印、落款形式等强烈的书法因素的对比而统一和谐。

三师生互动:(9分钟)1我们知道,评价书法离不开这三要素,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结构,就是笔画的组合过程,章法,就是布局。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是吗?2教师示范三个楷书、三个隶书、一个行书、一个草书、一个篆书。

3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几千个汉字,都是由笔画和结构组合而成。

同学们知道了笔画和结构的意义,写字还难不难?同学们,只要我们按照运笔的方法,按照学习书法的过程来学习,就很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了。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课件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课件
也许,这又多少还有一些悲哀,据说那种偏重对悟性的训练是会影响科学和理 性的。那么,是不是因为中国汉字没有时间的变化就影响了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呢?
是不是因为汉字创造了那么多血缘不同的称谓而使得中国有无穷的繁文缛节呢? 多么奇妙啊,这些方块字竟和一个民族的习性相关连!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 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 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 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 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左右均衡, 不偏不倚。
均衡对称之美
莫 暴
禁 奉
端正平稳,安然自得。




疏密匀称之美 群

分布均匀, 疏密有致。
计白当黑
背而不离
向而不犯
下面两个字哪个向而相犯,哪个背而相离?

迎让避就之美
新课
左迎右让
左避右就 左右两部错落,
右部底横迎左。 左伸右缩 两横左迎



迎让避就,穿插咬合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 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 于一炉,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书法平和自 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 “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 卧凤阙”、“尽善尽美”。
王羲之代表作有:楷书《黄庭经》、 《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 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 亭序》、《初月帖》等。《兰亭序》为历代 书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以冯承素摹本为最好。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一改汉魏以来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书法的结构之美》试讲稿(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歌曲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唱。

师: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

师:书法的世界充满了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书法的结构之美》,一起去领略书法的独特美感。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连连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平衡木运动员、纪念碑等图片,以及几幅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重心,将与图片所展示物体的重心一致的文字找出来并连线,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获胜,比赛现在开始!师:经过了刚才激烈的比赛,大家将平衡木运动员图片与书法作品"中”字联系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说说理由呢?师:靠窗的第三排的男同学举手最快,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中”字的中竖居中,垂直挺拔,就像稳稳独立在平衡木上的运动员。

师:你说的很形象,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书法讲求端正平稳之美,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和惶恐。

书法结构要重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二)深入探究师:结束了有趣的“连连看”游戏,我们来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师: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张炎龙的摄影作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幅摄影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师:第二排扎马尾的女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这两只企鹅,一个弯腰,一个低头,体态优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师:你表述的非常的清晰,请坐。

师:这种一伸一缩,一避一就,在书法中也常有体现。

师:请大家欣赏书法作品”鍾”字,结合张炎龙的摄影作品,分析一下二者有何联系?师:这道题有难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隶书分为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两 种。
1、秦隶 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隶。
2.法
(一)横画
横画是曹全碑中有特色的笔画。往 往以“横飞”为美。曹全碑的横画有两 种,一为波横,一为平横。
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1.波横
波横, 即带蚕头雁尾的横画。“波”有舒 展异常的装饰美感,且往往处在主笔位置。
法》 3.查寻资料:《中国隶书网》
/index.html
学而时习之
牛刀小试(描一描,写一写)
1、描红 请大家拿出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毛笔书写
2、熟练地同学可以用毛边纸直接书写
2.平横
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藏锋逆入, 行笔时把笔锋转向右行,用力均匀,中锋 行笔,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 凹形和基本平形。
1.平横
小试牛刀
? 运用所学方法,快速写“平横”
书法的结构之美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田婵娟
朴尚代清 态尚明元 意尚代宋 法尚代唐 神尚北南 韵尚晋魏 势尚汉秦 象尚秦先
书法及字体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形式。
被誉为:无言的诗, 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
字体发展史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隶变
隶书及演化
波横要写得厚重圆润,左右舒展,蚕头、雁 尾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切记:“蚕不双设,雁不双飞” 。
尝试书写
? 请大家拿出你们桌子里老师准备的礼 物,小组讨论一下这个漂亮的波横是 怎么写的?讨论完后尝试书写,看看 谁写的最漂亮!
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1.波横
三.《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2.波横
常见的波画有圆头波、方头波、垂头波。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评价
A:学生互评 B:学生自评 C:教师点评
小结→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
谢谢同学们
在常用的汉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左右 两部分之间都存在迎让避就的关系,如果迎让避就 关系处理不好,会出现很多问题。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自主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42页上面所提供
的学习资料,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什么是主次分明之美?
主次分明之美
每一首乐曲都会有一个主旋律 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题 很多汉字都会有一个主笔
王羲之的《兰亭序》中23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尽其妙。
作业一:
临写课本42页(山、出、言、集)4字,力求笔画结构主次分明。 (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评选)
作业二:
根据古形态变幻之美,结合自六己的理解,将下面3个自字各写出两个以上的不同
造型来,要求字型美观大方。

(以上两项作业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第七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二课时)
● 端正平稳之美 ● 均衡对称之美 ● 疏密均匀之美 ● 迎让避就之美 ● 主次分明之美 ● 形态变幻之美
授课 张立军
书法史上的顿悟故事:担夫争道

担夫相遇,争道而行,虽各不相让,但能闪避得法,顺利而过。比喻书
法上结构布白,偏旁组合,进退有序,迎让避就,协调有神。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自主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3页上面所提供的学习资料,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思考交流:
1、什么是形态变幻之美? 2、汉字印刷字体和书法作品在结构美 方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感,它们各 有什么特点?
形态变幻之美
陶陶然 欣欣然

做人需要相互礼让,相互补台,写字时也要学会迎让避就。
迎让避就之美
“迎让”是指笔画之间,偏旁之间的迎让。 “避就”,“避”是避开,回避;“就”,则是靠近。


有趣的汉字
处:原意指地方、机关。“处”字笔画结构处理好了,你就有了去处。 外:原意指外面、外行。“处”字笔画结构处理不好,你就成了外行。
处外
1、书法结构的形态变幻之美体现在 哪些方面?
2、美术字和书法作品中的字它们各 有什么特点?
印刷字体(美术字): 虽然工整规范,字型方正,但笔
画结构雷同,缺乏生动自然之美。
书法作品: 字型造型生动,形态变幻丰富,
个性鲜明,书法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情 感,每一个字都是有生命的,书法作 品中相同的字无一雷同,各尽其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