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利润分析模型

合集下载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熟练掌握)☆考点精讲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一)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出保本点销售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成本变动)∑各种产品销售额×100%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额∑各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量=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单价(二)联合单位法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多种产品保本点的计算问题转换为单一产品保本点问题的计算。

根据存在稳定比例关系的产销量比,可以计算出每一联合单位的联合单位边际贡献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并以此计算整个企业的联合保本点销售量以及各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三)分算法分算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固定成本的分配。

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利润最大化模型

利润最大化模型

利润最大化模型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目标。

利润最大化模型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企业如何在给定的限制条件下,以使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工具。

本文将介绍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实际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概念利润最大化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模型。

它基于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数学关系,通过对不同产量和成本水平的比较,确定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佳决策。

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给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通过决策调整产量和成本结构来实现最大利润。

二、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假设利润最大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 假设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体。

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会做出合理的决策,使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 假设企业在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

企业所销售的产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而无法主动影响。

3. 假设企业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已知的。

企业的生产函数描述了产量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成本函数描述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情况。

4. 假设企业的目标是长期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决策中考虑的是长期利润最大化而非短期利润最大化,因此会考虑产能扩充和技术创新等因素。

三、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数学表示在利润最大化模型中,通常通过数学函数来表示企业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利润函数。

以单产品企业为例,假设企业的产量为Q,生产成本为C,售价为P,则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π=PQ-C。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企业在产量达到最大利润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dπ/dQ=d(PQ-C)/dQ=P-MC=0。

四、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应用利润最大化模型在实际经营决策中应用广泛。

企业可以通过利润最大化模型来评估不同的生产方案,并决定最优的产量水平和成本结构。

利润最大化模型也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企业的策略选择,如定价、产能扩充和市场份额的争夺等。

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第八章成本管理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1.含义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补充:=综合保本点销售额=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补充要求】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综合保本点销售额;(3)各产品保本点。

表8-2 数据资料表项目销售量(件)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收入(元)各产品的销售比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A产品300002012600000%24000040% B产品200003024600000%12000020% C产品10000402840000025%12000030%合计1600000100%48000030%【解析】(1)综合边际贡献率=480000/1600000=30%或:综合边际贡献率=40%×%+20%×%+30%×25%=30%(2)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元)(3)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元)(4)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20=11250(件)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30=7500(件)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000/40=3750(件)。

7个财务模型

7个财务模型

7个财务模型财务模型是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工具,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目前主要有7种财务模型,分别为比率分析模型、财务预测模型、现金流量分析模型、成本/利润/体系分析模型、收入/支出分析模型、产品分析模型、财务优化模型。

下面将逐一详细阐述这些模型。

1. 比率分析模型比率分析模型是通过比较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模型。

比率分析模型主要有五个方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财务杠杆比率、资本回报率和股息利润率。

2. 财务预测模型财务预测模型是根据企业的历史财务、市场和经济数据进行预测,以预测出企业未来可能的财务状况。

主要要素包括预测年份、收入预测、成本预测、税前利润预测、现金流预测等。

3. 现金流量分析模型现金流量分析模型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的现金状况和偿债能力。

主要要素包括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等。

4. 成本/利润/体系分析模型成本/利润/体系分析模型是通过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进行分析,以控制成本和优化利润。

主要要素包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边际利润、总利润等。

5. 收入/支出分析模型收入/支出分析模型是通过对企业收入和支出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要素包括总收入、总支出、毛利润、利润率等。

6. 产品分析模型产品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企业不同产品的成本、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以优化产品结构和促进企业发展。

主要要素包括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等。

7. 财务优化模型财务优化模型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以寻找最优财务方案。

主要要素包括财务目标、财务环境、可变财务决策等。

总的来说,以上七个财务模型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必备的工具和方法。

只有同时运用这些模型和方法,才能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相应的财务决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盈利性分析模型

企业盈利性分析模型

企业盈利性分析模型企业盈利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建立科学的盈利性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盈利情况,找出盈利瓶颈,制定有效的盈利增长策略。

本文将介绍企业盈利性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盈利增长。

一、盈利性分析的重要性盈利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通过盈利性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盈利能力的强弱,找出盈利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盈利水平。

盈利性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潜力,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企业盈利性分析模型1. 盈利能力分析模型盈利能力是企业盈利性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实现的利润水平,净利润率则是企业实现净利润的能力,资产收益率则是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盈利的情况,找出盈利的瓶颈所在。

2. 盈利结构分析模型盈利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盈利的来源和构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

通过盈利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找出盈利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盈利增长策略的制定。

3. 盈利增长分析模型盈利增长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增长。

盈利增长分析模型主要包括盈利增长率、盈利增长贡献率等指标。

通过盈利增长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盈利的增长速度和贡献度,找出盈利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定有效的盈利增长策略。

三、企业盈利性分析方法1. 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是企业盈利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结构和盈利增长情况。

主要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水平分析和趋势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盈利的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 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法盈利能力比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

盈亏平衡分析公式

盈亏平衡分析公式

一.盈亏平衡点测算的基本模型:1.单位贡献毛利=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2.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利.3.单位贡献毛利率=单位贡献毛利/单位售价*100%.4.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利率.二.多品种经营的盈亏平衡点分析模型:(一)加权平均模型:1.销售总额=∑(各种产品单位售价*各该产品的销售量).2.某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销售额/销售总额.3.加权平均贡献毛利率=∑(各种产品贡献毛利率*各该产品销售额比重).4.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贡献毛利率.5.各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各该产品销售比重.6.各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各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单价.(二)联合单位模型:1.一个联合单位的贡献毛利=∑(单位贡献毛利*销售比).2.达到盈亏平衡的联合单位=固定成本总额/一个联合单位的贡献毛利.3.各产品的销售量=盈亏平衡的联合单位*销售比.4.一个联合单位的售价=∑(销售单价*销售比).5.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一个联合单位的售价*达到盈亏平衡的联合单位.三.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分析模型:1.税前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利.3.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利.四.实现目标利润率的分析模型:实现目标利润率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目标销售利润率).五.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分析模型:1.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利.3.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利率.六.安全边际:1.安全边际量=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2.安全边际额=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销售量.4.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销售额.5.税前利润=单位贡献毛利*安全边际量.6.税前利润=贡献毛利率*安全边际额.7.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利率.七.盈亏平衡点开工率:1.盈亏平衡点开工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正常或计划销售量(额).2.盈亏平衡点开工率=1-安全边际率.八.销售的定量预测:(一)加权平均法:销售量预测数=∑(某期销售量*该期权数)/各期权数之和.(二)指数平滑法:销售量预测数=平滑指数*前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指数)*前期预测销售量.(三)移动平均法:1.预测销售量=最后m期算术平均销售量+趋势值b2.趋势值b=最后移动期的平均值-上一个移动期的平均值。

利润评分模型

利润评分模型

利润评分模型
利润评分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或项目利润能力的模型。

该模型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1. 销售收入:评估企业的销售额和销售增长率,以确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潜力。

2. 成本控制:评估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等。

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能力。

3. 利润率:评估企业的利润率,即企业每一单位销售额所获得的利润。

利润率高的企业往往更具竞争力。

4. 资本回报率:评估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即企业每一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回报。

高资本回报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本,提高利润能力。

5. 市场份额:评估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以确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高市场份额通常与高利润能力相关。

6. 市场增长率:评估企业所处市场的增长率,以确定企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利润评分模型可以为企业或项目提供一个评估利润能力的指标,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和制定战略。

第13讲 利润规划模型

第13讲 利润规划模型

利润规划
本章教学内容
利润规划概述
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指标,利润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
目标利润规划是对企业未来预算期的目标利润进行科学的预测、规 划和控制,并掌握其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的一 系列管理活动。
企业进行目标利润规划的主要方法是本量利分析法。这种方法能通 过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现金管理的目标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型
【跟我练12-1】已知华兴公司生产电热水壶的有关数据:单价 50,单位变动成本25,固定成本30000,假定销量为1500台, 建立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理论方法 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
【跟我练12-1】已知华兴公司生产电热水壶的有关数据:单价
50,单位变动成本25,固定成本30000,假定销量为5000台,建立本
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1. 如果预计销量在0~3000台之间波动,考察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
收入、总成本、利润的影响。 2. 绘制本量利分析图
保本点分析是研究利润为0这种特殊经营状况的相关问题。 根据本量利基本公式,令利润=0,则: 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保本点分析
利用单变量求解进行保本点分析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保本点分析-图示
用滚动条模拟单价在45~55之间变动情况,用图示的方法 阐释单价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目标利润经规济划订货批量的基本原理
企业为了实现目标利润,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 固定成本、减少变动成本、提高单价、增加产量等。

企业利润表预测模型

企业利润表预测模型

企业利润表预测模型
企业利润表预测模型是建立在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基础上的数学模型,旨在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利润情况。

利润表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和规划,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利润表预测模型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收集:收集企业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包括销售额、成本、税收、运营费用等。

2. 数据清洗和处理:对收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包括删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

3. 特征选取:根据利润表的结构和企业的特点,选取相关的特征变量,如销售额、成本比例、市场份额等。

4. 模型训练:基于历史财务数据,使用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对利润表进行训练,得到一个预测模型。

5. 模型评估和调整:使用历史数据中未使用的部分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评估,如果模型表现不佳,则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6. 利润预测: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利润表的预测结果。

7. 结果分析和应用:根据利润表的预测结果,企业管理层可以制定相应的财务决策和规划,以优化企业的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利润表预测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建模方法,对于未来的利润情况只能进行预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涉及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佳决策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一、引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如何进行生产和销售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成本、产量和价格。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总成本与总收益企业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数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

总收益等于单价乘以产量。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使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化。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收益指的是销售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应当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四、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中,我们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是一个已知的函数,即产品价格与销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产量,以使总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来确定最佳产量。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在这一点上,总利润将达到最大值。

五、理论应用与局限性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合理评估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最佳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然而,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函数是已知的,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往往是不确定和动态变化的。

此外,该模型还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如企业形象、市场竞争等。

六、结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是企业决策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合理地控制产量和价格,企业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利润预测模型模板

利润预测模型模板

利润预测模型模板正文:一、引言利润预测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利润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做出准确的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利润预测模型模板,旨在帮助企业进行准确的利润预测。

二、利润预测模型模板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条件的定量分析工具,用于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状况。

模板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支出等相关指标。

同时,还需要收集和整理与企业所处行业和市场相关的数据,如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

2. 数据分析与处理在这一步骤中,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回归分析、比率分析等。

根据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可以确定适合的数学模型。

3. 模型建立与验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建立适合企业的利润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预测与评估利用建立好的模型,可以进行利润的预测。

根据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预期收入、成本和盈利情况。

同时,可以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对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检验和修正。

三、模板应用示例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以下是利润预测模型模板的应用示例:1.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企业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包括销售额、成本、运营费用等指标。

同时,收集行业和市场的相关数据,如市场需求量、竞争对手销售额等。

2. 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趋势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分析销售额与市场需求的相关性,确定适合的数学模型。

3. 模型建立与验证基于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销售额和利润。

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其对历史数据的拟合情况和预测准确性。

4. 预测与评估利用建立好的模型,对未来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进行预测。

目标利润模型的敏感系数分析

目标利润模型的敏感系数分析

目标利润模型的敏感系数分析钟权(中国人民大学05 级商学院北京100872 )P = V( S P - VC) - FC,是管理会计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模型: 目标利润模型,也是本量利分析的继续延伸。

其中, P表示目标利润, V 表示销售量, S P表示销售单价, VC 表示单位可变成本, FC 表示总的固定成本。

V ×S P是销售收入, V ×VC是总的可变成本,销售收入-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利润。

在这个公式中,有四个自变量: V、S P、VC、FC影响因变量P。

这四个因变量P的变动百分比除以自变量的变动百分比就叫做该自变量的敏感系数。

比如,ΔP /ΔV 表示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敏感系数的正负符号表示该自变量变动影响利润P变动的方向,而其大小则表示影响的程度。

企业年度计划中包括目标利润计划。

由于再完整精密的计划也不可能完全预测现实情况。

所以,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意外的情况影响到目标利润的实现。

在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对于管理者的决策而言,目标利润模型确实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经过敏感系数分析,将有利于管理者对症下药,保证实现组织的利润。

常见的管理会计教材,对于该模型中的四个敏感系数做了一个高低排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本人认为其成立却受着一定的限制约束,实际上敏感系数的排序常常存在着多种结果。

以下分两个方面来予以分析。

一是站在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成立的角度,另外提出一些在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量利分析有四个基本假设: 相关范围假设(期间假设、业务量假设) 、模型线性假设(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产销帄衡假设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其中, 相关范围假设是最基本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才派生出线性假设,而产销帄衡假设与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又是线性假设成立的前提。

财务管理模型3 利润管理模型

财务管理模型3 利润管理模型

1000 10000 6000 3000 9000 1000
金额(万元)
14000
12000
本量利分析图(原方案)
10000 8000
6000
750
4000 2000
0
-2000 -4000
0
200
400
600
800
750
1000
1200
1400

销售量 销售收入
0 0
本量利图形分析(新方案) 250 500 750 3750 7500 11250
目标利润分析(单变量求解分析法)
保本点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固定成本 利润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10.4 10 10 6 5.6 6 1000 1000 1100 3000 3000 3000 1400 1400 1400 固定成本 10 6 1000 2600 1400
增减变动百分比
1000 15000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总成本 利润
0 3000 3000 -3000
1350 3000 4350 -600
2700 3000 5700 1800
4050 3000 7050 4200
5400 3000 8400 6600
金额(万元)
20000
本量利分析图(新方案)
15000
10000
目标利润分析(公式法)
保本点 利润 0 单价 9 单位变动成本 7 销售量 750 固定成本 4000 原方案 1000 10 6 1000 3000 1200 10.2 5.8 1050 2800 1400 10.4 5.6 1100 2600 新方案 1600 10.6 5.4 1150 2400

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拉格朗日

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拉格朗日

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拉格朗日拉格朗日乘数法(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是一种在约束条件下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常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包括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将优化问题与约束条件转化为一个新的函数,然后通过求解这个函数的导数来找到最优解。

在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中,拉格朗日乘数法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现金流和利润最大化问题。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来解决现金流和利润决策模型:问题:假设你经营一家小型制造公司,你需要决定生产不同产品的数量,以最大化利润。

你有一个现金流的限制条件,即你只有一定数量的现金用于生产,同时你还有资源的限制条件,如劳动力和原材料。

你想找到一个生产方案,使得你的利润最大化。

解决步骤:1、首先,设定你的目标函数,即要最大化的利润。

目标函数:Maximize Profit = P1 * Q1 + P2 * Q2其中,P1和P2分别是产品1和产品2的售价,Q1和Q2分别是产品1和产品2的产量。

2、然后,建立约束条件,包括现金流和资源的限制。

约束条件:Cash Flow Constraint: P1 * Q1 + P2 * Q2 ≤Cash AvailableResource Constraint: Labor Used ≤Labor AvailableRaw Material Used ≤Raw Material Available3、将约束条件转化为等式形式,引入拉格朗日乘数。

设立拉格朗日乘数:L(Q1, Q2, λ1, λ2, λ3) = P1 * Q1 + P2 * Q2 -λ1 * (P1 * Q1 + P2 * Q2 -Cash Available) -λ2 * (Labor Used -Labor Available) -λ3 * (Raw Material Used - Raw Material Available)4、求解拉格朗日函数的偏导数,得到一组方程。

复习知识点:目标利润分析及应用

复习知识点:目标利润分析及应用

(拓展)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

(☆例题21·推断题)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其他因素不变,目标利润的变动会影响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本钱/〔1-变动本钱率〕=固定本钱/边际奉献率,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计算与目标利润无关,因此不受目标利润的影响。

〔二〕措施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本钱〕×销售量-固定本钱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完成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本钱或单位变动本钱则应下降。

(例题)沿用上例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本钱为50元,固定本钱为50000元〕,现在假定该公司将目标利润定为50000元,问:从单个因素来看,影响目标利润的四个根本要素该做怎样的调整(正确答案)〔1〕完成目标利润的销售量=〔50000+50000〕/〔100-50〕=2022(件)〔2〕完成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本钱=单价-〔固定本钱+目标利润〕/销售量]=100-〔50000+50000〕/1800=44.44(元)〔3〕完成目标利润的固定本钱=边际奉献-目标利润=(100-50)×1800-50000=40000(元)〔4〕完成目标利润的单价=单位变动本钱+〔固定本钱+目标利润〕/销售量]=50+〔50000+50000〕/1800]=105.56(元)(例题22·单项选择题)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估计单位售价11元,单位变动本钱8元,固定本钱费用100万元,该企业要完成500万元的目标利润,则甲产品的销售量至少为〔〕万件。

A.100B.200C.300D.4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依据公式,目标利润=估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本钱〕-固定本钱费用,则有:500=估计销售量×〔11-8〕-100,解得:估计销售量=200〔万件〕。

目标利润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目标利润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目标利润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目标利润指标的管理和运营中,了解和掌握概述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利润指标是指企业或组织为达到预定目标所设定的利润标准或指标。

通过设定目标利润指标,企业可以衡量和评估自身的运营状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预期的利润水平。

目标利润指标的设定主要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环境来确定的。

在制定目标利润指标时,企业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等多个因素。

目标利润指标既要合理,又要具备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目标利润指标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和量化自己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利润指标。

通过这样的指标,企业可以及时获取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

其次,目标利润指标还可以用于激励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员工。

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利润指标,可以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

另外,目标利润指标的实际应用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和预测等方面。

通过对目标利润指标的分析和考量,企业可以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同时,目标利润指标也可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参考,帮助企业预测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总之,目标利润指标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和量化自身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还可以激励和评估企业的管理团队和员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预测提供参考。

因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注重目标利润指标的设定和应用,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本篇长文的篇章组织和内容安排。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明确和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的组成和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

文章结构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1. 长文的篇章组织:指明本篇长文的整体组织架构,包括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简要描述每个部分的内容。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是根据企业的预期销售收入和成本来计算所需的利润额,帮助企业确定实现其预期利润目标所需的销售额。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 = 目标销售额 - 目标成本
目标销售额是企业期望实现的销售收入,它可以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和预测销售额等方式确定。

目标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预计发生的各项成本的总和,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销售和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等。

为了实现目标利润,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销售和成本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提高销售额或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

调整产品价格、增加销售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力资源利用等都可以成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手段。

目标利润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市场情况,制定出具体的销售和成本目标,并且据此进行经营决策。

通过不断优化销售和成本的平衡,企业可以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实际的销售和成本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变化、竞争程度、经济环境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灵活运用,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实现目标利润分析是盈亏临界点分析的延伸和扩展:(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当一个系统的周围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这个系统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变化大(敏感)还是变化小(不敏感)。

敏感因素:因素的较小变动,却导致利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因素就称为敏感因素;非敏感因素:因素虽然发生较大变化,但利润的变化却不大,这些因素就称为非敏感因素(二)盈亏临界点和目标利润敏感性分析影响因素: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品种构成等。

分析内容:1.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时会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产生质变;2.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3.盈亏临界点和目标利润对不同因素变动所作出的反应在敏感性上存在着差异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固定成本临界值=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的确定:企业的决策人员需要知道利润对哪些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对哪些因素的变化不太敏感(即:敏感系数大小),以便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的符号: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相向关系;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

销售预测一、定性分析法(一)判断分析法(二)调查分析法(三)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二、定量分析法(一)趋势预测分析法(二)因果预测分析法一、定性销售预测依靠预测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主观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考虑到政治、经济形势、市场变化、经济政策、消费倾向等对经营影响的前提下,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测的分析方法(一)判断分析法:由具有市场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或者专家进行的销售预测。

优点:便于确定分配给销售人员的销售任务,发挥其积极性;缺点:受各自因素影响,需要修正。

目标利润公式

目标利润公式

目标利润公式目标利润公式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利润而需要达到的销售额的计算公式。

该公式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为了实现预期利润,需要达到的销售额的数量。

它在企业制定销售计划和预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标利润公式可以表示为: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 + 所需回报率 x 固定成本这个公式由三个重要的因素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所需回报率。

下面将详细说明每一个因素:1. 固定成本 (FC): 这是企业在特定期间内不会改变的成本,与企业经营规模无关。

例如,租金、固定工资、折旧等都属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无论企业销售额的大小如何都不会改变的。

2. 可变成本 (VC): 这是与企业销售额直接相关的成本,随销售额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

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都属于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与销售额成正比,即销售额越高,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3. 所需回报率 (RR): 这是企业对投资所需获得的回报率要求。

它通常是以百分比表示,代表了企业对每一投资单位所要求的回报。

所需回报率与固定成本直接相关,它通过乘以固定成本来确定目标利润的一部分。

根据目标利润公式,企业可以计算出达到其目标利润所需的销售额。

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目标销售额 = (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 / (1 - 可变成本率 - 所需回报率)其中,可变成本率是可变成本与销售额之比。

这个公式允许企业确定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最低销售额,以便在预算和销售计划中制定合理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公式是一种理论模型,通过它计算出的销售额只是一个参考值。

实际使用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行业变化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