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图形世界(复习课) 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走进图形的世界》全章教案苏科版
《走进图形的世界》全章教案5.1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等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他们的某些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抽象、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欣赏大量图片,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片,能从中抽象出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基本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的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我们美丽的家园。
(1)在画面中,你能发现数学的影子吗?(2)小树的形状与什么几何体类似?(3)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吗?二、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学生出示几何体实物或自己制作的几何体,学生识别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几何体的实例。
在生活中你能找到下列几何体吗?2、点、线、面的认识:(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几何体,它们由哪些面组成?(2)说出生活中的平面与曲面。
(3)学生观察图形、讨论得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4)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如教室的墙角等)(5)学生总结图形由点、线、面组成。
3、棱柱的认识议一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1)、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
(2)、侧面是长方形。
(3)、侧棱长都相等。
数一数:三棱柱、四棱柱的顶点、侧面、面、侧棱、棱想一想:八棱柱的顶点、侧面、面、侧棱、棱各是多少?4、对棱锥的认识。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棱锥顶点底面侧面侧棱棱柱顶点底面侧面侧棱学生通过填表,找出侧面与侧棱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121页练一练 1、2四、归纳小结。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
课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主备:严玲凤课型:复习审核:七年级数学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能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识内容,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渗透分类思想、对比思想、转化思想,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感受分类、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能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识内容,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读一读:阅读课本P139-P145。
想一想:“走进图形世界”已经学完,快速回忆本章所学习过的内容。
点、线、面立体图形点动成线平面图形走线动成面展开与折叠进面动成体从不同方向看图线线相交得点三视图形面面相交得线截一个几何体世棱柱、棱锥截面界圆柱、圆锥截面形状多边形正多面体欧拉公式直线、曲线平面、曲面顶点、棱【思路说明:回顾新知,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的理念,运用发展的思维方式,通过快速回忆本章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议一议:1.你认为“走进图形世界”一章中,应该掌握哪些内容?2.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这些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各知识点间有何联系?请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串成网络。
4.学习本章后,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请说出来,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大家分享。
【思路说明:提升知识,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设计了四个环节,以“问题串”的形式将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创设一个以“学”为重心的探究性学习环境,提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讲一讲:(回答议一议)1.“走进图形世界”一章中,应该掌握如下内容:(1)认识一些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球等)的组成及其性质。
(2)进一步认识点、线、面,感受点、线、面与几何体的关系。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与小结(第二课时)
数学试卷
3
二、举例说明,巩固知识。
例1、(出示实物模型)如图(1)所示的图形 是由5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它可以折成一个 无盖的正方体盒子。
如图(2)所示。
问:在下列由五个正方形相连的图形中,
能折成一
个无盖正方体盒子有哪些?
C
D
E F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同 (2)
一立体图形,三视图的
(1)
A
B
分析讲解略。
(B、C、F、H、I、K可折成)
例2、找出两种几何体,使得分别用一个平面去截它们,可
以得到三角形形状的截面。
例3、如图,是一个在各面上依次标有1,2,3,4,5,6
六个数字的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
请把它们相应的左
视图连起来。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I
K。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课件
主视图
俯视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棱柱的特性
展开与折叠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棱柱 球
展开与折叠
切截
三种视图
(从不同的方向看)
点、线、面等,简单平面图形
丰富的现实背景
五. 说明和反思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 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充 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构建了探索 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情景导入---引导 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提高------感悟交流”的基 本教学模式。
三.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趣,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 感。 3.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 品质;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正方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三视图的具体操作;
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注重创新与实践,特别是情感态度和能力。 教学难点:1。正方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三视图的具体操作; 2.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 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美中不足: (1)技术支持(欠到位,有的动态展 示没有做出来) (2)个别关注(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 (3) 时间支配 ( 略显紧张 ) (4) 课堂设计 (还有进一少研究的空 间 )
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教案
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及其特征;(2)能够运用图形语言表达简单的几何关系;(3)能够运用基本的几何变换方法(平移、旋转等)进行图形的变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识别与特征:三角形、矩形、圆形等;2. 几何语言的表达:点、线、面的表示方法;3.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平面图形的识别与特征,几何语言的表达,几何变换的方法。
2. 难点:几何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形变换过程;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平面图形识别、几何语言表达和几何变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
5. 几何变换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等)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变换方法。
6. 生活实例: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识别、几何语言表达和几何变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讨论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平面图形识别、几何语言表达和几何变换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课件
复习检测
1、下图中,右边的图形是左边实物体的三视图,则(1) 是________, (2)是________, (3)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只能用平移得到的是(
)
复习检测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那么相对面上的数 字之和的绝对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
7.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一个面都标有字母, (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面___在上面; (2)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则面___在上面; (3)从右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则面__在上面
8.一个立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标有数字1、2、3、4、5 、6,根据图中该立方体A、B、C三种状态所显示的 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____________
【展开与折叠有关的问题】
★9、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A 和B处分别有一只蚂蚁和一小块食物,蚂蚁爬到食 物的最短路线该怎么走? B
A
【确定三视图】
1、一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圆,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视图相同的几何体有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的画法正确的是( C )
4 ﹣1 2 ﹣3 5 ﹣6
4、画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
【认识立体图形】
1.如图,共8个几何体 (1)请分别说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2)请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你有几种分类 原则?
(1)
(2)
(3)
(4)
(5)
(6)
(7)
(8)
【认识立体图形】
2.下列几何体中面数相同的是( D ) ①长方体 ②四棱柱 ③三棱锥 ④圆锥 ⑤三棱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 B.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C.柱体的上下底面形状、大小一样 D.棱锥都只有一个顶点
七年级上走进图形世界教案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教学目标1.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能说出它的结构特征,性质,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和它们的分类.2.了解图形变化的几种方法,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并会用精练的语言描述.重难点导航1、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2、三视图3、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简案:一、真题演练(2011年九中七年级期末卷)二、知识点整理1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2三视图3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错题汇编四、个性化作业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大写)□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真题演练:(2011年九中期末)如图(1)(2)(3)(4)为四个平面图形(1)(2)(3)(4)(1)数一数每一个图形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了多少个区域?请将你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图顶点数边数区域数(1) 4 6 3(2)(3)(4)(2)观察上表,推断出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现已知某一个平面图形有999个顶点,且围成了999个区域,试根据(2)中推断出的关系,确定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猜想:如果将上述图形改成多面体:如正方体,三棱柱,五面体,七面体,如图,则它们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内页)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选讲1、知识点1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例1、如图3.1-1,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例2、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2、知识点2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1、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几何体的名称。
最新数学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1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问题情境』
议一议:本章学习了那些内容,你能归纳一下吗?
『例题讲评』
例1、下面这些基本图形和你很熟悉,试一试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名称。
( ) ( ) ( ) ( ) ( )
例2、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面标有字母“M”,沿图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形,想一想,这个平面图形是()
(A) (B)
() (D)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3、分析图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③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随堂练习:
1.如果4张扑克按左图的形式摆放在桌面上,将其中一张旋转180°后,扑克的放置情况右图所示,那么旋转的扑克从左起是()
A.第一张B.第二张.第三张D.第四张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主备人
用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知识点,进一步熟悉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
2、能根据几何体特征进行分类;
3、熟练掌握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熟练地进行常见几何体的分类,展开与折叠
难点
展开与折叠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3优质课教案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4.由点动成,由线动成,由动成体。
5.矩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直角三角形绕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
6.三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个形组成的。
7.圆椎的展开图是由一个和一个形组成的图形。
8.在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D
9.下面这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吗?先想一想,然后动手折一折。
⑴⑵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二、例题推荐
例1、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例2将下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4格。
例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能见到的面上写上数1、2、3,而在展开的图中也已分别写上了两个和一个指定的数。请你在展开图的其它各面上写上适当的数,使得相对的面上两数的和等于7。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展开与折叠
2、三视图
重点
三视图
难点
三视图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基础训练]
1、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A.球B.圆柱.圆锥D.圆
2.圆柱的侧面是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3.有一个面是曲面的立体图形有(列举出三个)。
走进图形世界复习ppt 苏科版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主视图
俯视图
感悟与反思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棱柱的特性
展开与折叠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棱柱 球
展开与折叠
切截
三种视图 (从不同的方向看)
点、线、面等,简单平面图形
丰富的现实背景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一、二隔河见 楼梯天天见 三、三 连一线
(3).下图中的图形经过折叠后形成哪些 立体图形?
八棱柱
圆锥体
长方体 正方体
(4).如图,有十个无阴的正方体.从中 选出1个与图中5个有阴影的正方体一 起折成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你有多 少种不同的选法?
基于“后建构课堂”的单元复习设计与思考——以“走进图形世界”单元复习课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曾有幸参加了一次骨干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并执教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以下统称“教材”)“走进图形世界”的单元复习课.如何让一节简单的、传统的单元复习课焕发活力,使学生学有所获?笔者认为实施“后建构课堂”单元复习教学,能兼顾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后建构课堂”单元复习课强调在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照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将新授课中的点状知识进行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用关联的视角重构知识链,形成整体的单元认知结构,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上有所发展,提高单元复习效益.现把笔者经历的原设计、初次修改、再次修改的备课过程整理如下,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研讨.二、“后建构课堂”教学环节的备课经历1.认知引领,重温立体图形(1)原课堂导入设计.游戏规则:①随机抽取一张纸片,不要直接说出纸片上几何体的名称.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纸片上的几何体,让同学来猜这个几何体.【设计意图】作为单元复习课,学生不但对图形的认识并不陌生,而且有着较为丰富的直观感受和相应新授课的认知经验.因此,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引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描述的过程中,回顾图形的有关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经验中提炼出相应的图形特征,而且能大范围地覆盖单元知识,达到复习基础知识的目的.(2)初次修改.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②画一个六棱柱与五棱锥,分别指出顶点、侧棱和底面.③找出图1~图5中与图6具有共同特征的图形,并指出它们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图3图2图1基于“后建构课堂”的单元复习设计与思考——以“走进图形世界”单元复习课为例薛收稿日期:2020-09-18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后建构”课堂设计研究(2019JK13-ZB16).作者简介:薛莺(1981—),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摘要:以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走进图形世界”单元复习课的三次备课为例,阐述基于“后建构课堂”的单元复习课的备课过程和教学策略,指出基于“后建构课堂”的单元复习课可以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网络,完善技能思想经验,进而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词:后建构课堂;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数学素养图4图5图6【修改意图】这一环节的初次设计是基于“游戏”开展的认知活动,虽然能起到回顾知识的作用,但是学生更多呈现出来的是浅层次的直觉和碎片化的知识,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系统化的整理,就章节复习而言显得比较粗浅和单一,缺少应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初次修改立足章节的层面,从动眼看、动手画、动嘴说、动脑想等多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图形特征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再认识,再一次建构立体图形“点、线、面”三位一体的一般化研究思路.(3)再次修改.①在这一章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用哪些方法来进行研究的?②如果让你重新排列上述知识内容,你会怎样呈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效能分析】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发现初次修改的设计虽然将学生经验层面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了理性认识,有了数学味,但是没有将新授课所形成的点状知识相互联系起来,整个过程用时较长,能效比不高.为此,最终修改为课堂引入时先直接回顾新授课中研究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让学生自主梳理所学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确保了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落到了实处,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避免复习课牵着学生走的老套路.引导学生将知识重新排列和关联,自主将零散的知识进行重构,形成单元知识的整体结构,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知识体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甚至是何由以知其所以然.2.关联探究,再探立体图形(1)原巩固练习设计.①试用10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②试在这个几何体上增加一个正方体.A.使它的主视图不变化;B.使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不变化;C.使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不变化.【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操作性强,通过动手搭建小正方体,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小正方体的搭建过程中不断体验和感受.根据三视图可以确定一个简单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是视图有时候是不会随着小正方体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的.从操作到直觉观察再到空间想象,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积累识图经验,提升辨图观念,增强析图能力.(2)初次修改.观察:图7中的几何体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图7①画出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②能移走一个小正方体使它的三视图都不变吗?③最多可以移走几个小正方体使它的三视图都不变?【修改意图】原设计更偏重活动,过分强调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与思维提升和素养发展这一复习课的教学要求有所偏离.为此做了如下调整:第一步,要求画出给定几何体的三视图,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画三视图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同时强化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解题意识;第二步,移走图7中的一个小正方体,使它的三视图都不变.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思考直接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在第二步认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抽象,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设置,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再次修改.观察:图8中的几何体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图8①画出所给几何体的三视图.②在三个视图不变的条件下,你能移走其中一个小正方体吗?③在三个视图不变的条件下,你最多可以移走几个小正方体?④如果要给图8中的几何体涂漆,有几个小正方形上会被涂上漆?【效能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次修改的设计在保证复习基本要求的同时,满足了不同学生之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但是在三视图生活运用的优势和作用上体现不足.因此,增加问题④.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已有的情境及生活现象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亲历“动眼看—动手画—用脑想”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层层递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提升能力.3.重构拓展,再识几何图形(1)原课堂总结设计.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②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体会?③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④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结尾,通过“发问式”的知识方法再建构,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全面、更系统.(2)初次修改.①阅读教材第140页“小结与思考”,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和同伴交流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②你认为学习一个立体图形,我们一般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③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修改意图】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初次设计的四个问题指向不明确,有的学生不知从何谈起.同时发现问题过于程序化,似乎是为了总结而总结,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总结,失去了总结的必要性和意义.因此修改设计为阅读教材上的“小结与思考”,给学生明确了范围和方向,第②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思想方法的层面进行总结和归纳.(3)再次修改.①如果让你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一章的内容,你会选哪三个关键词呢?②根据今天的课堂收获和体会,你能画一张类似图9的知识结构图吗?图9③根据这张知识结构图及今天对知识或方法的学习,你认为后续我们还将研究哪些内容?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效能分析】初次修改后,虽然问题的指向明确了,整个总结也体现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仍然缺少复习课应有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应有的生长性.因此做了如上调整,利用知识结构,不仅真正实现了有意义的建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了数学思维的提升.三、“后建构课堂”教学思考“后建构课堂”是指在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新知识教学结束后,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等课堂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感悟知识价值和思想方法的课堂.其目的在于运用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策略,引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意识,指导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方法,进而逐步感悟知识价值和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后建构课堂”的单元复习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高级形式,相对于新授课堂而言,其在思维方式的训练、思维品质的形成、数学素养的培育上具有质的不同.它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简单复习和应用,而是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和深入理解,更加关注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1.通过回顾式整理,数学知识网络再建构“后建构”理念指导下的单元复习课尤为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串珠成线、线动成面.那么在单元复习课中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再建构”的主体地位呢?在上述课例中,笔者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首先,在开课之初设计时间为5分钟的前测试题,内容涉及整章的核心知识和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辅以问题“在本章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的?”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本章的主要知识,然后再以问题“如果让你重新排列上述知识内容,你会怎样呈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串珠成线”,此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点拨,但不强行引导,做到“点到即可”.其次,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针对开课之初出现的问题,教师呈现典型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画图—想图—算图”等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认识.四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针对第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的“自我纠错”中完成初步提升.最后,在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也是“线动成面”的关键环节,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以关键词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涉及的核心知识,然后辅以动态板书,构建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与后续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关联,做到了承上启下,实现了“后建构”理念指导下单元复习课的较高目标,即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点、线、面”的全覆盖.2.通过剖析化分析,技能思想经验再积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获得相关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显然,单元复习课是学生获得技能、思想、经验的良好载体,而“后建构”理念指导下的单元复习课则为上述想法提供了落地的可能.上述课例在体现“知识”主线(明线)的同时,还有“技能”线、“思想”线、“经验”线等暗线.例如,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数学活动,驱动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想象、操作、分析、计算等思维活动,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再培育抽象、建模和推理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能力.3.通过开放性设问,学生学科素养再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在单元复习课的后建构中更需要启发设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单元复习课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后建构的角度,精心设置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开放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进而促使学生高效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地提升.本节课的三个关键环节都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积极思考、提取经验,激发思维的创造力,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关联知识和方法,在开放的探究活动中,重构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四、结束语单元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再建构、巩固与再生的多重功能.本节“后建构”单元复习课从“点”出发,设计利于联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沿“线”梳理,抓住核心知识,设计利于整合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以“体”再建构,关注能力发展,设计有利于素养提升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认识面.立“面”再建,让学生与知识对话,从学习发生、发展到知识建构,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参考文献:[1]李景芝,张亮.课程统整理念下的初三数学复习课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初中版),2016(6):23-25.[2]陈锋.建立数学基本模型,提升学生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1):11-14.[3]陈丽敏.促进数学复习课新知生成的课例研究:以特殊点存在问题复习课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6(7/8):9-13.。
人教版2020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7课时 走进图形的世界教案
走进图形的世界课题第17课时走进图形的世界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的几何体或实物模型。
2.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会根据几何直觉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的几何体或实物模型。
教学难点: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的几何体或实物模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 从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2. 主视图与俯视图的一致;主视图与左视图的一致;俯视图与左视图的一致.简称为 .二.典型例题1.图形的展开和折叠.(1)将下图所示的图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应剪去.(填序号)(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或代数式互为相反数,则2x y的值为()A.0 B.﹣1 C.﹣2 D.1(3)有3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3块的涂法完全相同,现把它们摆放成不同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图形判断涂成绿色一面的对面的颜色是()复备栏A.白B.红C.黄D.黑(4)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粗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A. B. C D.(5)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A.梦 B.水 C.城 D.美2.从三个方向看物体.(1)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A.20 B.22 C.24 D.26俯视图主视图(2)①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请在右图的方格中画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②用小立方体搭一几何体,使得它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与你在图7方格中所画的图一致,则这样的几何体最少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最多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2)+教案
1.如图放置的圆锥,它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分别为( )
2.指出下图中左面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右面这个物体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1)图(2)图(3)图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重点
熟练地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难点
熟练地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题讲评』
例1、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需要剪的棱的条数是()
A.5条B.6条C.7条D.8条
例2、在平整的地面上,有若干个完全相同的棱长为10cm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几何体,如图所示。
(1)这个几何体由个小正方体组成,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3)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几个小正方体?这时如果要重新给这个几何体表面喷上红漆,需要喷漆的面积比原几何体增加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cm2?
说课稿 《图形的世界》
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实行说课的内容是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中的一节课简笔画《图形的世界》。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实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美工》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此之前,学生们刚刚学习了简笔画的基础知识,了解简笔画的使用工具和材料。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所以,本节内容在简笔画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学生刚入学非常重要的一节课,为后面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笔画的造型方法。
提升简笔画的制作实践水平。
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及自主学习、探究、知识拓展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任务驱动法理解几何形体在简笔画中的作用,通过练习掌握简单的简笔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动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提升到精神。
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对学好专业的信心。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掌握用几何形塑造简笔画形象的水平。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基本形,才能理解和掌握简笔画的画法。
教学难点:绘制具有独创性的、具有美感,新颖的简笔画形象。
难点的依据:图形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新旧知识的连接和使用:学生对简单的几何形图形很熟悉,但用它们画简笔画还没有太多经验,举一反三的实行创作更没有尝试过,通过持续学习和尝试进一步提升实践水平。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任务驱动法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实行教学,把课程按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三个任务。
1、通过欣赏、体会,任选一个几何形画出一个形象。
2、两个同学合作完成3-4个形象。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1:走进图形世界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第1课时 丰富的图形世界目的与要求 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与球体等图形进行或判断。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能将立体图形识别与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观察,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
一、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教师请木工师傅用木头做了几个高度、宽度差不多的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现在蒙上你的眼睛,老师从这四个几何体中任选一个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内(纸盒的深度超过几何体的高度),盖严。
你能不能只用摇动纸盒的方法就可以“听”出盒内放的是什么形状的几何体吗?说说你的理由。
2、知识引导例1、(1)请找出与图②具有相同特征的(2)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并说明相同特征。
解答(1)⑧与②都是棱锥;①、④和②都由六个面转围成;⑦⑧②都是锥体;①④⑤⑧②都是平面围成的几何体。
(2)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①③④⑤是柱体;②⑦⑧为锥体;⑥是球体。
2、按几何体表面有无曲面分:①②④⑤⑧都是平面围成的几何体;③⑥⑦都是①③④⑤⑥⑦⑧(1) (2) (3) (4)带曲面的几何体;3、按有没顶点分:①②④⑤⑦⑧都是有顶点的几何体;③⑥是无顶点的几何体。
例2、判断题:(1)柱体的的上下两个面形状一样()(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3)棱柱的侧面可能是三角形()(4)棱锥和圆锥的形状有相同之处()(5)表面有曲面的几何体都可以流动滚动()(6)棱柱的棱长都相等()解答:1、×(柱体的两个底面是一样的,它的两个底面形状相同,大小也一定相同)2、√3、×(棱柱的侧面只可能是长方形(直棱柱)或平行四边形(斜棱柱))4、√(都有一个锥顶点)5、√6、×(侧棱都相等)例3、如图(1)(2)(3)(4)为四个平面图形(1)数一数每一个图形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了多少个区域?请将你的结果填入下表中:(2)观察上表,推断出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现已知某一个平面图形有999个顶点,且围成了999个区域,试根据(2)中推断出的关系,确定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解答:(1)8、12、5、6、7、2、10、15、6(2)顶点数+区域数-边数=1(3)1997猜想:如果将上述图形改成多面体:如正方体,三棱柱,五面体,七面体,如图,则它们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分组讨论,形成结论: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思考题:1、有这样一个几何体,它的各个面的形状都是相同的,任何两条棱之间都没有互相平行的,并且它的面数和顶点数相等,这是什么几何体?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共有多少条棱?解答:三棱锥,每一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共有六条 棱2、棱柱、棱锥的面相交成棱,最少的棱有几条?有没有7条棱的棱柱或棱锥?说出你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五 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
2、引导探索 3、解决问题 4、总结提高、 交流评价
1、情景导入: 从学生熟知的七巧板、“神六” 图片引入,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民 族自豪感。并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建 筑图案,图形 的变化、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 视图等内容的复习,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 蓄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使学 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 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
(1)平移
(2)旋转
(3)翻折 (4)剪拼 (5)其他方法
正方体的展开图
(1).一个正方体要剪开多少条棱才能展开成 平面图形? (2).一个正方体能展开成多少种平面图形?
总结:
中间四个面 中间三个面 中间两个面 中间没有面
上、下各一面 一、二隔河见 楼梯天天见 三、三 连一线
(3).下图中的图形经过折叠后形成哪些 立体图形?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说课稿
走进图形世界
A L O G F
(复习课)
E
H
B
C
D
说课程序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说明和反思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七年级 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课,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编排上 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深入浅 出,顺理成章,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 变得生动、有趣,具有可接受性、直 观性和启发性,
A O G B C L E H D F
2、引导探索.通过“想一想”及中考题应用, 注 重对学生合作交流过程的指导帮助,养成他们正 确的学习习惯,不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要使学生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外,还要留给学生更多的独立 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 的内容大多是以定论或确定的形式出现的,通过 教师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 “想一想”等 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改变那种接受学习的方式,而 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 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这就 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A.
B.
C.
D.
观察并判断:下列哪幅图是下面组合体的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㈠ (主视图) (左视图)
㈡
㈢ (俯视图)
㈣
★你能移走一个小正 方体使它的主视图不 变吗?
★你能移走一个小正 方体使它的三个视图 都不变吗?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A
F
L
O E
G
H
B
C
D
常见的几何体
圆柱
圆锥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棱锥
想一想:
(1) 这些常见的几何体可 以怎样分类?
①按柱、锥、台、球进行分类 ②按围成 这些几何体的面有无 曲面进行分类
(2)构成几何图形最基 本的元素是
(3)点 、线、面之间有 什么关系?
3.图形变化的几种方法:
4、总结提高、交流评价: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
能力,会总结一节课的要点并随堂巩固,养成正确 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数学习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体会?学生通过“感悟与反 思”,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同时也能倾听别人意见。 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变得开阔,更富有独创性和创造 性,提高了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 精神。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把握好“放”与“收” 的关系,让学生明确交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独 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讨论。如没 独立思考就只能流于形式,效率不高,甚至课堂处 于无序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放得开, 收得起,这是上好新教材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 基于对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的 分析,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关 注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形成。我制定 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回顾、思考所学的知识内容及思想方 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能力目标:
1。丰富对现实世界图形的认识,并能 用自已的语言加以表述。 2 。进一步感受分类、类比、转化等 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反思 反思促使我们学习,学习促使我们进步。 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 际,有意地设计了一些铺垫和引导,既 巩固旧有知识,又为用知识提供了附着 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复习教学,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对 概念的剖析,由此加深对展开图、三视 图的研究。从注意教师的“教”,转向 关注学生的“学”
八棱柱
长方体
圆锥体
正方体
( 2004 宿迁) 如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
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 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 的是
A.
B.
C.
D.
请欣赏漫画并思考 : 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 2004 宿迁) 如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
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 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 的是
做一做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2.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 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 小立方体?请画出最多与最少时的左视图。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建筑图案, 图形 的变化、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视 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 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存在 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能够培养学 生数学兴趣,提高学好数学自信心。为以 后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主视图
俯视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棱柱的性
展开与折叠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棱柱 球
展开与折叠
切截
三种视图
(从不同的方向看)
点、线、面等,简单平面图形
丰富的现实背景
五. 说明和反思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 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充 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构建了探索 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情景导入---引导 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提高------感悟交流”的基 本教学模式。
3、解决问题: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等 实验,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几 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 就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 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 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 多。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 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寻找到答 案,给出圆满的解释
三.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趣, 2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 感。 3.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 品质;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正方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三视图的具体操作;
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注重创新与实践,特别是情感态度和能力。 教学难点: 1 。正方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三视图的具体操作; 2.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 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 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小学了解了一些图形的 知识和概念,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多 数同学对图形 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 积极性。但在几何图形 的空间观念、 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 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
二. 教法分析
(二)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 上,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 化和顺应,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 展。元认知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既是认识过 程又是情感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和 谐统一。
(二)教学方法
教材是以“学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数 学背景知识、数学史料数学趣题”为主线 展开数学主题。结合本节复习课的具体内 容,采用“情景导入---引导探索---解决 问题---总结提高、感悟交流”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 境及辅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利用多媒体 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 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