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务实第十三章

合集下载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题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货币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产生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它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

马克思根据劳动价值说,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论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历史过程。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长期固定在金银身上以后,金银就从商品群里分离出来,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用货币来表示商品价值的形态,马克思称之为货币价值形态,货币也由此产生了。

货币形态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说明货币诸职能的主要特征。

答: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体体现在其诸职能中。

一般认为,货币具备以下四个职能:(1)价值尺度。

即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形态。

(2)流通手段。

即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的该职能也可表述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储藏手段(货币贮藏)。

即当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所执行的职能。

(4)支付手段。

即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

货币的该职能最初是由商品赊销时所引起;后来该职能作用领域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

3.阐明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区别答:货币具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

货币对内价值通常是指货币购买力,即货币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货币对外价值通常是指汇率,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下,只能通过比较两国货币购买力,或者说两国物价水平来间接测定汇价。

所以,一国汇价与国内物价有着内在联系。

金融理论与实务总结

金融理论与实务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们的劳动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分。

2、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4、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

5、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6、贝我国最早的货币。

7、实物货币的缺点;不易于分割、不易保管、携带不便。

8、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

9、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

10、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

11、足值货币的特点: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12、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13、银行结算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

14、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15、马克思将货币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16、西方学者将货币职能概括为:交易媒介、计算的单位和价值的贮藏。

17、我国的黄达教授也将货币职能概括为: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购买和支付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18、李健教授则将货币职能概括为:交易媒介与价值贮藏。

19、以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使得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表现简单明了。

20、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21、货币的财富贮藏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22、以货币形式贮藏财富的最大缺点是收益较低。

23、货币概念:当某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2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A规定货币材料B规定货币单位C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D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E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25、国家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6、金银复本位制是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西欧各国流行的一种国家货币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赋予价格形态 用于购买支付 现实的货币 观念的货币 流通
货币
用于积累保存 价值
图3 货币职能图示
不流通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货币职能
一、价值尺度 (unit of account)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 值尺度职能。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能够 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并不需要实际的货币。 2.货币单位的名称 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 的价值表现,即表现为一定的观念上的货币。 由于各种货币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同,用货币表现 的价格也就不同。 价格单位(unit of currency)也称价格标准, 就是指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单位或货币标准。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P54
1.2.1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2.2 流通手段:充当物品交换的媒介;
1.2.3 支付手段: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1.2.4 贮藏手段: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1.2.5 世界货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案例分析
本章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 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返回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形式演变
1.1.1货币的定义 1.1.2 货币的产生 1.1.3 货币的形式演变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1.1货币的定义 本质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物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 职能定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法律定义:具有清偿债务的权力 层次定义: M0:基础货币,现金 M1: M0+D M2: M1+Ds+Dt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L

金融理论与务实ppt课件演示文稿

金融理论与务实ppt课件演示文稿

(三)贮藏手段
l、定义: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则 发挥贮藏职能。 2、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 用。 3、现代货币流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储存—— 纸币和银行存款。 4、特点:现实的货币。

(四)支付手段

l、定义: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 面转移。 2、特点:(1)现实的货币。(2)没有商品 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
(二)货币制度类型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3、金本位制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良币 劣币 金币 :银币 = 1 :15(法定) 金块 :银块 = 1 :16(市场)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最典型金本位制 )(2) 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特点:自由铸造 自由熔化 自由兑换 自由输入、输出国境 自由 流通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共同特点:与黄金完全脱离,国内不流通黄 金,也不兑换黄金,也无须金准备。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的单位、主币和辅币 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货币。 不允许使用如何一种外币。 3、人民币的发行权由国家垄断。 4、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5、人民币实行经常项目的可兑换。 6、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划分的原因:分层次有效监测或控制 货币量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货币流动性大 小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 十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十 农村存款 十 机关团体部 队存款十个人支票及信用卡存款 M2=M1 十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十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十 个人储蓄存款 十 其他存款 M3=M2十金融类债券十回购协议十商业票据十大额可转让定 期存单 准货币= M2—M1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6月份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 入广义货币供应量。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试题及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试题及答案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马克思是怎样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货币产生的客观性的?参考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参考答案: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3.什么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参考答案: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指,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所发挥出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贮藏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者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2、金属货币:是以金、银、铜等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通常等价物的货币。

4、纸币:是指用纸制作的货币。

纸币本身不具价值,尽管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6、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7、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要紧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8、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最要紧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9、足值货币:作为货币的各类实物与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10、不足值货币: 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

11、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目的是保证货币与货币流通的稳固,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稳固的货币环境。

12、主币:又称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德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指用法律规定的金属币材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造的货币;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一个货币单位以上的现钞也被称之主币。

13、辅币:是指1个货币单位下列的小面额货币,其面值多为货币单位的1%、2%、5%、10%、20%、50%几种。

14、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由造币厂代为铸造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溶化,还原为金条。

15、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者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同意。

16、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至十四章总结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至十四章总结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职能产出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和微观视角当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宏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这种视角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当强调货币的资产职能时,通常是从微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这种视角从社会经济微观个体出发,分析各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持有的货币量。

把货币需求的分析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只是说明分析分角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厚此薄彼或相互替代。

在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宏观与微观的货币需求分析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宏观货币需求分析不能脱离微观货币需求,而微观货币需求分析中也包含了宏观因素的作用。

另一方面,因为货币需求既属于宏观领域,又涉及到微观范畴,单独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都有所缺憾。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通常以m d 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 d /p c 。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商品中价格总额要量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V PQ M =) 该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它与商品价格总额呈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费雪交易方程式PT MV =从宏观视角研究货币需求的问题,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认为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期的货币流通速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被看做是我国最早的货币的是(B)。

A.兽皮B.贝壳C.畜生D.粮食2.下列属于足值货币的是(C)。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3.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B)。

A.不定值货币B.商品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迄今为止,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D)。

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商品货币D.信用货币5.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货币的主要形态呈现为(D)。

A.不兑现信用货币B.存款货币C.银行信用卡D.电子货币6.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D)。

A.国家对货币形式的强制要求B.发达国家的引领C.经济学家的设计D.商品的生产、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7.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指用货币计量商品和劳务的(B)。

A.价格B.价值C.单位D.数量8.以货币形式贮藏财富的最大缺点是(D)。

A.收益较高B.风险较高C.使用不方便D.收益较低9.货币作为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时发挥的是(C)。

A.计价单位职能B.交易媒介职能C.财富贮藏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10.金属货币制度不包括(B)。

A.金本位制B.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C.银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11.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A)。

A.美元B.日元C.英镑D.人民币1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D)。

A.金属货币B.实物货币C.代用货币D.信用货币13.标志着欧洲货币制度正是建立的事件是(B)。

A.美元诞生B.欧元诞生C.欧元盛行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名词解释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务,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电子货币: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货币单位:是指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单位。

金融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

与 实
市场,西方发达国常使用。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其他手段
道义劝告
特殊调剂措施
行政干预
金 融
金融检查
理 论
用以上一些非市场手段来弥补传统
与 实
工具的不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
2、贷款规模
中央银行通过编制国家银行信贷计划,控
表现在:银行代理国家金库;
金 融
财政向银行增拨信贷基金;
理 论
财政发行国际债券;

实 务
银行利率调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1、两种政策的功能差异
差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可控性
政府直接 通过市场,需
控制
传导过程
金 透明度


理 论
时 认识时滞 短
与 实 务 课
(3)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 滞长,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长而决策时滞短。
(4)功能效应不同:实施扩张性政策时,财政政策
金 融
的功能见效快,货币政策功能受制约较多;而当
理 论 与
实施紧缩性政策时,货币政策的功能可以被灵活 运用,财政政策的功能发挥则阻力较大。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标的准确数据,据以分析和检测; 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它
金 的变动能引起最终目标的相应变化。
融 理 论 与 实 务 课 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

《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

《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第一章货币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物?信用货币的特点?2、说明货币诸职能的主要特征。

3、阐明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差别?4、为什说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有哪些特点?考核知识一、识记: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货币币值汇率:法定货币、世界货币和可自由况换货币二、领会:2、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P73、贮藏手段职能的特征P74、货币币值与市场商品价格的关系(辅4)P95、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辅6) P136、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辅导材料:(理解)1、如何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2、什么是汇率?各种倾向制度下汇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什么是外汇?我国外汇的内容包括哪些?第二章信用和融资方式复习思考题1、试分析银行信用与其他基本信用形式的联系?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职能,以银行信用为例说明如何发挥信用在国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3、谈一谈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意义、困境与出路4、分析说明我国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

5、说明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当前的状况。

6、金融证券化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积极意义?考核要求:一、识记: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证券化二、领会:1、信用的形式特征和职能?2、商业信用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融洽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P30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用的关系P305、国家信用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P31-32 辅76、消费信用的基本类型及其经济意义P34-35 辅97、民间信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P35-368、阐明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及融资方式和结构的发展状况?P39-409、金融证券化对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影响应用:1、金融证券化对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影响?辅导材料:1、试论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及局限性?2、试论述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融资方式和结构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利息和利率复习思考题1、应如何认识得利率的本质?2、说明利率和收益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为什么说利率水平应以平均利润率为上限?4、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如何?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利率政策的制定要不要考虑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问题?5、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6、我国应如何发挥利率引导资金流向、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考核知识:一、识记:利息、收益、利率、收益率、单利率、复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官证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基准利率、优惠利率、利率体系二、领会:1、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P482、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3、传统上,我国利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及主要决定因素?(辅导8 P44)三、应用:1、利率水平主要决定因素综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得率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辅导材料1、简述单利与复利的异同?2、简述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的区别?3、资金供求状况对利率总水平有何影响?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简述汇率对利率总水平的影响?5、我国利率体系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6、简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和内容?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2、简述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类型?3、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中央银行的类型?P81-82 中央银行的性质?4、分析各国中央银行如何发挥其各项职能的?5、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有哪些?性质?考核知识:一、识记: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单元银行制、总分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跨国联合制、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二、领会:1、金融体系的经济职能及其实现的方式?P582、各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P60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P61-62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过程?P61及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三个阶段?P624、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5、商业银行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的职能?商业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职能?6、商业银行的类型及性质?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内容?7、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P75,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P75-788、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特点?P879、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P8910、各利基金公司的存在与发展P88,11、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职能?P8812、保险公司在金融体系中的意义?P88辅助材料:1、为什么说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占特殊地位?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哪些金融组织?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复习思考题:1、说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相互关系?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构成?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6、为什么要对贷款进行信用分析?信用分析的内容?7、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主要业务种类是什么?考核知识:一、识记:、商业银行资本金、活期存款账户、个人支票与储蓄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定期存款账户(108-)、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118、现金资产、贷款、贷款分类、贷款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贷款呆账准备金、贷款程序、贷款管理、有问题贷款、贴现证券投资、二、领会:1、《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有何规定?P1063、商业银行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P1084、商业银行非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P1115、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哪些变化?P1146、商业银行输储蓄存款的原则是什么?7、贷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P131 什么是贷款原则?辅98、为什么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P136,如何为贷款定价P128 贴现与贷款存在怎样的关系?P1389、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对象是什么?三、应用:1、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如何?2、现代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状况如何?4、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5、储蓄存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哪些?辅导资料:1、简述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2、简述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3、银行间为什么要进行同业拆借?4、如何提取呆账准备金?5、简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种类6、论述储蓄存款对国发经济发展的意义?第六章信托与租凭复习思考题1、说明信托行为形成的条件?2、分析信托的主要职能?3、资金信托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4、说明融资性租赁的功能?考核知识:一、信托、信托行为、信托财产、信托关系、公益信托、私益信托、商事信托和民事信托、设定信托和遗嘱信托、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国内信托和国际信际、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租凭、融资性租凭、服务性租赁二、领会:1、信托种类划分的意义?信托财产的特征?辅22、动产信托的方式和特点3、不动产信托的内容和意义?4、租凭变形务对经济生活有何意义5、融资性租凭诉功能何在?性质6、为什么要有服务性租凭?简述服务性租凭其特点辅87、论述租凭诉性质和特征?辅论3第七章保险复习思考题1、分析保险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2、保险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是什么?3、简要说明保险合同的特点?构成要素?194成立198转让与变更?终止?保险市场的组成2004、为什么要有再保险5、保险业务管理主要有哪些环节?考核知识:一、识记:保险、保险的基本职能、保险的分类、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转让、保险合同的终止、保险市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涉外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展业管理、承保管理、理赔管理、防灾管理、再保险管理二、领会:1、什么是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2、财产保险主要有哪些形式?201,3、人身保险的内容有哪些202 辅9辅导材料:1、简述保险的性质和特征?2、简述可保利益原则确定的根据和意义?3、可保利益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保险合同构成的要素有哪些?5、什么是保险市场?保险市场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八章金融市场运行复习思考题1、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2、金融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3、全面论述以银行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和以券商为核心的市场体系的各自的体系结构及二者之间的联系?4、流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和积极意义?5、发展衍生金融市场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析说明金融市场深入发展的意义?考核知识:一、识记: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行市股票价格指数、效用、风险、成本、同业拆借市场、再贴现市场、再贷款市场、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交易所交易、场外交易、订单驱动交易系统、报价驱动交易系统、衍生市场、传统市场、投资银行、经纪人、交易商、做市商、证券公司、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认股权证市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掉期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租凭市场、存款单市场、抵押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二、领会:1、金融市场功能?辅1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辅论14、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区别与联系?辅65、证券发行市场主体的构成?辅55、两种场交易系统的利弊比较?6、传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的区别与联系?7、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辅78、如何发挥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辅导材料:1、从市场运行的角度考察,金融市场的市场体系是由什么构成的?2、货币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九章证券市场投融资业务与风险管理复习思考题1、持续住处披露制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有什么意义2、试列举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比较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以股票融资对最有利?3、与借款和发行股票相比,企业发行债券的利弊如何?4、说明信用评级及其在债券投融资中的意义?5、开放式投资基金和封闭式投资基金有什么区别?公司型投资基金和契约型投资基金的区别?6、如何全面认识投资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构成、意义)7、分析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积极意义?阐述在我国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重要意义?8、分析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作用?考核知识:一、识记:证券发行、交易的基本原则P223-228股票、普通股、优先股、/ 筹集设立方式、发起设立方式,上网定价、竞价发行方式、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方式、认购证发行方式、储蓄存单发行方式、面值发行、溢价发行/ 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基础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数量化方法、/ 债券、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附息债券、贴现债券、存款单式债券/ 贴现发行、面值发行、募集发行、竞标发行、销售发行/ 投资基金、增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收入增长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国际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管理、期权、期货、掉期三、领会:1、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基本内容并阐述其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2、简述普通股和优股各自的特点辅43、老企业续发新股票的多种原因?决定发行价格的因素?P2324、分析股票投资收益的内涵?234 区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5、综合分析说明投资者应如何管理股票投资的风险?234-2356、选股、选时和选势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地位?234-2357、分析比较投资管理三种方法的优劣?8、分析比较附息债券和贴现债券在风险和收益方面的差异2399、说明国家发行债券融资的积极意义及风险?P23710、为什么说利率风险是债券投资的主要风险P24111、说明如何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241-242辅导资料:1、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如何理解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3、如何理解《证券法》中规定的禁止行为?4、请对债券按利息支付方式进行分类并说明5、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和特点?6、以投资目标为标准,投资基金有哪些类型?7、如何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8、分析期权合约买卖双方风险和收益状况?第十章对外金融关系复习思考题1、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及平衡表中三大项目的联系?2、简析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3、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有什么特点?4、利用外资有哪些主要的形式?主要利用外资形式的内容和特点?5、阐述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经济意义6、分析说明我国外汇管理演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考核知识一、识记:国际收支、外汇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外汇汇率、固定汇率和池动汇率/外债/外汇管理三、理解:1、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错误与遗漏项目的内容?2、外债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方式)3、世界各国外汇管理制度的类型2764、外汇管理一般包含的内容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内容?辅导材料:1、国际收支的具体内容及国际收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2、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项目的内容是什么?3、简述外向与外汇的联系与区别?4、什么是汇率?汇率有几中表示法5、简述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形式6、论述外债管理的主要形式及其我国外债管理体制坚持的原则?第十一章货币供求与均衡复习思考题1、货币供给划分层次的依据有哪些?(意义)中国目前是怎样划分的及依据?2872、说明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原理?3、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处于怎样的地位4、试阐述马克思关于货币需要量理论的基本内容5、你认为凯恩期、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什么意义6、说明化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间的内在联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辅9开放条件下,如何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考核知识:一、识记:金币流通、纸币流通/ MO、M1、M2的内容、货币供给量/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二、理解;1、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基本因素?2802、纸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纸币流通规律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辅13、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本因素及其关系288辅64、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5、简述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的联系与区别辅56、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式?(货币供给模式的组成及各自的关系辅7)7、制约货币乘数的因素?辅导材料: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简述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的联系和区别3、外汇收支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复习思考题1、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之间有无相通之处?2、阐明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3、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有哪些?我国在治理方面积累有怎样的经经验?4、应该如何评价通货膨胀对生产发展的影响5、通货紧缩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考核知识一、识记: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二、理解:1、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的联系?3002、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的联系3013、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4、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5、通货膨胀使流通陷于混乱,改变社会成员的收入和财富占有比例,降低居民实际消费水平?辅论6、评述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3077、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3038、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与途径(辅8)309辅导材料:1、为什么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衡量标志各是什么3、试述1998年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及其治理?第十三章货币政策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目标、相互关系?2、什么叫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何选定中介目标3、试说明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及其各自作用的特点4、在实行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必须配合使用?如何搭配(辅论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主要类型?应用:比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差异335辅7考核知识:一、识记: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率、贷款规模、公开市场业务/ 中介目标二、理解: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辅导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什么?辅52、货币政策的工具(手段)?3、我国主要运用的政策工具?辅论14、应用:简析我国过去长期运用的贷款规模工具的优缺点5、我国今后选择运用政策工具的发展趋势6、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

金融工程学理论与实务课本习题答案

金融工程学理论与实务课本习题答案

金融工程习题答案第一章金融工程导论1、什么是金融工程?答:一般认为金融学发展经历了描述性金融、分析性金融和金融工程三个阶段: (1)英国学者洛伦兹·格立茨(Lawrence Galitz,1995)的观点:“金融工程是指运用金融工具重新构造现有的金融状况,使之具有所期望的特性(即收益/风险组合特性)”。

(2)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学者之一John Finnerty(1988)的观点: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型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3)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常务理事Marshall等(1992)的观点,认为Finnerty的定义中提到的金融产品是广义的:它包括所有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产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如结算、清算、发行、承销等;而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因此金融问题的解也可看作是创新一个金融产品。

2、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答:从发展的过程来看,金融工程是在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作为金融学科的一个方向,逐步发展并演变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金融工程的产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既包括有效市场假说等较为宏观的金融理论,也包括资产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微观金融理论。

3、金融工程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答: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框架,主要包括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金融工具和金融工程技术。

(1)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

它是支撑金融工程的知识体系,主要涉及金融理论、经济学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会计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核心的基础理论是估值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期权定价理论、汇率及利率理论等。

(2)金融工具。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4版)习题答案课后习题答案1-12章全书章节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4版)习题答案课后习题答案1-12章全书章节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1、外汇收支,交易,广义;2、流量;3、账户分类,复式记账;4、自主性交易;5、外汇缓冲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6、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分析法,乘数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1、C;2、D;3、B;4、ABCD;5、ABCD;6、C;7、AD;8、D;9、ABC;10、ABCD三、判断分析题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等)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入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记入借方项目。

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虽然黄金流动对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但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仍然可以通过价格、汇率、利率、收入等经济变量发挥作用。

4、√5、√四、名词解释略,参考教材。

五、简答题1、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关键是看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贷金额是否相等。

如果补偿性交易项下出现借方余额,说明自主性交易存在贷方余额,就可以说国际收支为盈余。

如果补偿性交易项下出现贷方余额,说明自主性交易存在借方余额,就可认为国际收支出现赤字。

而无论盈余还是赤字,都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包括:(1)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2)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3)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4)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5)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6)其他原因。

3、所谓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机制。

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在不借助外在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自动恢复,或者至少使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包括:(1)价格机制;(2)利率机制;(3)汇率机制;(4)收入机制。

(详见教材)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措施主要有:(1)外汇缓冲政策;(2)财政货币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以及国际经济合作。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0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西方学者: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的贮藏。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6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56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57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5911、金块本位制: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智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601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6117、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目录

金融理论与实务目录

•金融理论与实务o 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1.1 一、货币的起源▪ 1.1.2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1.2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1.2.1 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 1.2.2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1.2.3 三、支付手段▪ 1.2.4 四、贮藏手段▪ 1.2.5 五、世界货币▪ 1.3 第三节货币制度▪ 1.3.1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3.2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1.3.3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1.3.4 四、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o 2 第二章信用▪ 2.1 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2.1.1 一、信用的含义▪ 2.1.2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2.1.3 三、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2 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 2.2.1 一、商业信用▪ 2.2.2 二、银行信用▪ 2.2.3 三、国家信用▪ 2.2.4 四、消费信用第三章利息与利率o3▪ 3.1 第一节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3.1.1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3.1.2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3.2 第二节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3.2.1 一、利率的概念▪ 3.2.2 二、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3.2.3 三、利息的计量▪ 3.2.4 四、利率的种类▪ 3.3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3.1 一、利率决定理论▪ 3.3.2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3.4 第四节利率的作用▪ 3.4.1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3.4.2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3.4.3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与汇率制o 4 第四章▪ 4.1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4.1.1 一、外汇▪ 4.1.2 二、汇率▪ 4.2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4.2.1 一、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 4.2.2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4.3 第三节汇率的作用▪ 4.3.1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4.3.2 二、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4.3.3 三、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4.3.4 四、汇率对资产选择的影响▪ 4.4 第四节汇率制度▪ 4.4.1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4.4.2 二、汇率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4.4.3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o 5▪ 5.1 第一节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5.1.1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5.1.2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5.2 第二节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 5.2.1 一、金融市场的种类▪ 5.2.2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o 6 第六章货币市场▪ 6.1 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6.1.1 一、货币市场的特点▪ 6.1.2 二、货币市场的功能▪ 6.2 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 6.2.1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含义▪ 6.2.2 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功能▪ 6.2.3 三、同业拆借的期限与利率▪ 6.2.4 四、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 6.3 第三节回购协议市场▪ 6.3.1 一、回购协议与回购协议市场▪ 6.3.2 二、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 6.3.3 三、回购协议的期限与利率▪ 6.4 第四节国库券市场▪ 6.4.1 一、国库券的发行市场▪ 6.4.2 二、国库券的流通市场▪ 6.4.3 三、我国的国库券市场▪ 6.5 第五节票据市场▪ 6.5.1 一、商业票据市场▪ 6.5.2 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6.5.3 三、票据贴现市场▪ 6.5.4 四、中央银行票据市场▪ 6.6 第六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6.6.1 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6.6.2 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功能▪ 6.6.3 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期限与利率▪ 6.6.4 四、我国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o7 第七章资本市场▪7.1 第一节中长期债券市场▪7.1.1 一、债券发行市场▪7.1.2 二、债券流通市场▪7.2 第二节股票市场▪7.2.1 一、股票的发行市场▪7.2.2 二、股票的流通市场▪7.2.3 三、股票投资分析▪7.3 第三节证券投资基金▪7.3.1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与特点▪7.3.2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7.3.3 三、基金净值与基金的业绩▪7.3.4 四、基金的收益与费用▪7.3.5 五、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与赎回o8 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8.1 第一节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与发展▪8.1.1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8.1.2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8.1.3 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与发展▪8.1.4 四、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8.2 第二节金融远期合约市场▪8.2.1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含义与特点▪8.2.2 二、远期利率协议▪8.3 第三节金融期货市场▪8.3.1 一、金融期货合约的含义与特点▪8.3.2 二、金融期货交易所▪8.3.3 三、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8.3.4 四、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8.4 第四节金融期权市场▪8.4.1 一、金融期权的基本含义▪8.4.2 二、金融期权的种类▪8.4.3 三、金融期权的风险管理功能▪8.5 第五节金融互换市场▪8.5.1 一、金融互换市场的含义与原理▪8.5.2 二、利率互换▪8.5.3 三、货币互换o9 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9.1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界定、种类与功能▪9.1.1 一、金融机构的界定▪9.1.2 二、金融机构的种类▪9.1.3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9.2 第二节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发展▪9.2.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金融机构体系▪9.2.2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9.2.3 三、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9.3 第三节国际金融机构体系▪9.3.1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9.3.2 二、区域性的金融机构▪9.3.3 三、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与局限性第十章商业银行o10▪10.1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特性与类型▪10.1.1 一、商业银行的特性▪10.1.2 二、商业银行的类型▪10.2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业务▪10.2.1 一、负债业务▪10.2.2 二、资产业务▪10.2.3 三、表外业务▪10.3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管理▪10.3.1 一、资产负债管理▪10.3.2 二、资本管理▪10.3.3 三、风险管理▪10.3.4 四、绩效评估管理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o11▪11.1 第一节投资银行▪11.1.1 一、投资银行的界定▪11.1.2 二、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11.1.3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11.2 第二节保险公司▪11.2.1 一、保险的基础知识▪11.2.2 二、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11.2.3 三、我国保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o12▪12.1 第一节货币需求▪12.1.1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12.1.2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2.1.3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12.2 第二节货币供给▪12.2.1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12.2.2 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12.2.3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o13▪13.1 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13.1.1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13.1.2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13.1.3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13.2 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13.2.1 一、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13.2.2 二、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13.2.3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13.3 第三节通货膨胀▪13.3.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指标▪13.3.2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3.3.3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13.3.4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13.3.5 五、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13.4 第四节通货紧缩▪13.4.1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与判断标准▪13.4.2 二、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13.4.3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第十四章货币政策o14▪14.1 第一节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14.1.1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点▪14.1.2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4.1.3 三、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14.1.4 四、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4.2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14.2.1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4.2.2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4.2.3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4.2.4 四、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14.3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14.3.1 一、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14.3.2 二、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14.3.3 三、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14.3.4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14.4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14.4.1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14.4.2 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14.4.3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14.4.4 四、货币政策的时滞▪14.5 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14.5.1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14.5.2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14.5.3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金融理论与实物

金融理论与实物

精品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讲义第一章货币记住书中关键性的历史事件,转折点式的变革等等,作为单选题的考试重点识记。

本章重点内容提要:第一节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为什么?稍微看一下,虽然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出现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与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它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

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说,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论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历史过程。

(选择题可能会出现货币发展线索这样的题目)(二)货币的形态货币存在的形态形形色色,大体可分实物货币、贱金属铸币、贵金属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

(要搞清楚纸币不是唯一的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等都是)现代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一种信用货币。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选择题类型如:货币在用作什么什么时,它发挥的是何种职能?要对各个职能的定义有深刻理解)(一)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

货币单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价格标准。

商品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要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但却容易混淆的功能)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并实现商品价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但可由货币符号来代替。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作为支付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贮藏货币与世界货币货币退出流通并作为保存价值的手段是货币贮藏。

贮藏货币有种种目的。

贮藏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世界货币则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过去是由黄金实体来扮演,现在则是由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

第三节货币的币值(简单题: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关系)(一)货币的对内币值金属铸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一单项选择1.物价涨跌作为货币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2.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3.价值交换是国际收支中最多和最重要的交易.4.经常项目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5.进出口的数据主要来自海关,而相应的进出口收入与支出的数额则主要来自银行.6.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7.1980年开始,我国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8.贸易账户差额代表一个国家的自我创汇能力.9.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对外净投资.10.总差额=储备资产增减额.总差额大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11.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市场总供求最重要的是贸易账户差额的影响.12.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13.通货膨胀往往以年度为时间单位,以年度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率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14.温和的通货膨胀通常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在3%以上.10%以下.15.恶性的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16.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实行价格管制制度,曾出现隐蔽型通货膨胀.17.需求拉动说是从需求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18.成本推动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19.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首先体现为工资成本的提高.20.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前提条件一样.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是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前提条件.21.经济结构因素是造成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22.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经济学者大都持有促进论.23.大多数主张经济自由发展的经济学者坚持促退论24.治理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对政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25.双要素论认为通货膨胀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26.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发出的主要标准.27.通货紧缩常被成为经济衰退的加速器/28.在通货紧缩中,物价持续下跌,通货膨胀率为负.29.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收缩理论.30.弗里德曼等从货币角度解释通货紧缩的成因31.波特尔等从供给角度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32.克鲁格曼从需求角度对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二多项选择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货币失衡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2.市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易包括: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4.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5.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6.经常项目中的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7.受雇在本国工作的外国季节工人,边境工人,短期工人,在本国驻外使领馆工作的工人应得报酬记入借方.8.本国居民因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有股利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贷方.9.非居民因拥有本国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记入借方.10.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中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战争赔款,政府间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捐赠.11.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 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交纳的费用以及国际组织向各国政府定期提供的转移.私人的无偿转移.12.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中私人的无偿转移:侨汇,捐赠,遗产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13.资本转移包括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14.金融项目反映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借贷等.经济交易引起的外汇收支变化.15.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16.储备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17.贸易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项差额.18.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移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19.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20.在宏观经济中,有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受C: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最终消费.I是总投资X是商品和服务的出口.M为商品和服务的进口.21.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22.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因素对市场总供求.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都是重要的影响.23.内外均衡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来达到内外经济平衡.24.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25.按照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26.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的通货膨胀和隐蔽型的通货膨胀27.隐蔽型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商品普遍短缺,有价无货,凭票证供应,黑市猖獗.28.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29.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包括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在内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用.30.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经济部门结构.供需结构.31.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西方经济学界大致形成: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32.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33.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形式: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34.指数化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利率指数化.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35.提出颇具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成因说:体制转轨说.结构说.人口说.三名词解释1.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2.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3.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4.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5.职工报酬:是指受雇在国外工作的季节工人,边境工人和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的短期工人,以及在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驻本国机构工作的工人等的工资和其他福利,记入贷方.6.投资收入: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收入与支出,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收入与支出.7.经常转移:是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被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8.直接投资:是指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10%或10%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9.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于股票债券大额存单,商业票据以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是跨国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10.储备资产:是指一国政府持有,并可随时使用的对外金融资产,又称为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11.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称的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是指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13.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经济变量的名义价格,而使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保持实际值不变.1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四简答题1简析货币均衡与市场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一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二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三是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四是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2简述国际收支的特点一是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时间段内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具有期限性特点.二是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所依据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三是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3简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一是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大或缩小政府财政支出,提高或降低税率等措施.二是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汇率或利率等金融变量,用以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三是外贸政策: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行贸易管制.4简述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称的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二是批发物价指数.这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三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5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一是需求拉动说.它认为之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了社会总需求.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二是成本推动说.这种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三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所谓结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6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的办法.一是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二是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三是实施适当的收入政策四是指数化政策.五论述题1试论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货币供求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固定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护汇率的稳定.会进入市场购买外汇,结果是商业银行把部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后,相应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增强了存款派生能力,进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将会增加货币供给,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会相应减少货币供给.(2)浮动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一般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主要由市场中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动来决定.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小于外汇的需求,本国货币会贬值.本币贬值将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这将改善国际收支的逆差情况.使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的供求关系得到修正.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会长期处于顺差或逆差.也就不会由此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扩张或收缩.况且,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真正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很少,因此中央银行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并不等于说它不干预外汇市场.当中央银行为实现某种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就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或收缩.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多年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对我国的货币供给投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汇占款逐渐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二是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1)贸易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从来都是为了商品交换服务的,因此,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产生对货币的需求.从对外贸易总体来看,最终影响一国货币需求变动总额的是进出口净差额.出口大于进口,是贸易顺差..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投放本国货币,外汇储备增加货币需求扩大,反之,出口小于进口.货币需求减少.(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引起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将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反之,将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建厂需要将外币兑换为本国货币用以购买土地等,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外国投资者投资于本国的有价证券或货币也将产生对本币的兑换需求.相反,外商撤资外国投资者退出本国的金融市场将减少对本币的需求.2论述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是通货膨胀可引起收入的再分配.收入再分配的结果,必然导致某些社会成员受害,某些成员受益.因而通货膨胀总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受害,少数成员受益.二是通货膨胀时期,工资收入法人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因而广大工薪阶层的社会成员,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三是受通货膨胀损害程度最深的是退休者和老年人,因为他们除了私人养老金或社会保险机构提供的老年社会保险补贴外,没有其他可可随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收入来源,尽管不少国家对此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这个阶层的成员受打击最大的状况依然难以改变.四是通货膨胀时期,在利息租金收入者遭受损失的同时,它们的支出者则因为以贬值的货币支付利息或房租而实际上增加了收入.通货膨胀时期会发生从债权人到债务人的收入再分配,从这层意义上讲,由于现代信用货币实质上是一种代表着国家债务的凭证,因而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事实上使国家成为受益者.五是工资调整的滞后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六是由于通货膨胀使社会大多数成员受损,因而受到普遍反对,如果一国政府不对通货膨胀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而任由其恶化,轻则激化国内各阶层的矛盾,重则导致社会动荡,甚至经济,社会制度的崩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