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合集下载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按照“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哲学可以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阵营,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按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和意识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都分别可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各两大阵营。

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矛盾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无矛盾的。

辩证法,即辩证的方法,是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之一,即语言的艺术,一般所认为是指对逻辑过程的抽象,即对语词,推理,描述,概念,解释过程的研究。

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主题:
辨析试题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内容: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提交人:
ljlovezym
时间:
8/12/2003 14:39:38
主题: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唯物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唯物主义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了正确回答: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或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客观物质世界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唯物主义一般总是反映代表先进生产力、关心科技发展的进步阶级意志的,是社会进步势力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朴素的唯物主义;16~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19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在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根本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通常是反动阶级和保守势力的世界观,是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

辩证法9、辩证法 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9、辩证法 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教案射阳县陈洋中学一、考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观点【重点分析】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

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或者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要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3)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正确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1) 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

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差异和观点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差异和观点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主要差异和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流派,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主要差异和观点。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物质的静止和不变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认识的辩证性,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认识的直观性和局限性。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总的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运动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实践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和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一种更加科学和先进的哲学思想。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实物、结构、系统(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在方法论上我们称之为实物观。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方法论上以结构主义为代表。

(5)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

方法论上以系统观为代表。

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是我的精神(感觉、观念、情感、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人类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确定为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这个“客观精神”的表现和产物。

唯物主义的分类??不就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指不成熟的唯物主义,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它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客观物质决定主观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有其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它在历史领域仍然是唯心主义观点,并且把原子作为物质的本源,是错误的,但它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有其进步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相同点:都是唯物主义,都肯定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一个抽象概念,旧唯物主义则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以静止孤立的方式认识世界,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但辩证唯物主义则做到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严重的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直观反映论,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摄影、反映”,是机械的复制;二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三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承继了旧有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消除了它的轻微瑕疵。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课堂教学的观点导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重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就是一种改建与被改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充分反映与被充分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实地考察重新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阐明了重新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因而,它全面地阐明了重新认识过程的实事求是性质,把重新认识看作一个由无人知晓至言、由深人浅的充满著矛盾的无声的重新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辩证法是指对于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去把握其内部联系、发展规律和矛盾运动。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不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形而上学的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问观。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强调的是对想象中的个别对象进行分析和反思。

它通过分别和抽象、实质和现象的划分,追求认识和知识的一致。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循环而不是渐进的,相互矛盾的两个过程不是在时间上依次进行,而是同时共存和相互作用的。

它关注思维间的连续性和概念的体系化。

然而,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

首先,它过于注重个别对象的分析,忽视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其次,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分离开来,没有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

最后,它忽视了矛盾的普遍性,把矛盾看作是个别个体之间的冲突,而不是普遍事物发展的动力。

为了弥补形而上学的辩证法的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提出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相互联系,关注整体和发展。

它将事物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其中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将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和不断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个别的、时间的和空间的事物,揭示其中包含的普遍规律和规律性。

它关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强调人与世界的互动和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站在事物发展的长河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中,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更加简明、直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实际困扰。

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则更适用于对于事物发展和矛盾运动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总而言之,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是认识和思维的方式,各自有其强调和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探索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本质、本原、本体等问题的一门哲学学科,而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物质运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主张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行研究,寻求真理的根本依据。

它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一切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唯物主义者强调通过对物质的研究与分析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思想派别。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以矛盾为根本的,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种观点强调了事物间关系的互动与对立,注重分析事物运动发展的矛盾运动性。

另外,历史唯物主义则将物质的发展作为人类历史的推动力,强调了社会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这些观点对于近代哲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的作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科学领域以及社会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论基础,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通过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对社会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唯物主义者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理论。

因此,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将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认识和探索世界的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物质的研究与分析,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推动科学的发展。

同时,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提供着有益的指导。

唯物论知识框架_唯物论包括哪些内容

唯物论知识框架_唯物论包括哪些内容

唯物论知识框架_唯物论包括哪些内容唯物论是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唯物论知识框架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唯物论知识框架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

其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①第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②同一性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联系、发展、承认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变革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理论意义:①②③④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产生的三个阶段:①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③人类意识劳动实践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必要性 + 可能性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不是物质本身,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包括空间位置不变和根本性质未变两种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证明了时空的客观性。

时间的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相对性表明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念,它们在对待世界、人生和事物的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形而上学强调超越经验现象的本质和实体,认为存在着非物质的、超越感官现象的实在世界。

而唯物辩证法则强调对事物的总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认识,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规律。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两种哲学观念的特点。

首先,形而上学倾向于从抽象的层面出发,探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

它强调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来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形而上学常常陷入抽象和理论化的陷阱,忽略了事物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相比之下,唯物辩证法更注重对事物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研究,强调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其次,形而上学倾向于对事物进行二元对立的分析,强调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它常常将事物简单地归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忽视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唯物辩证法则更注重对事物的多元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和联结。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

再次,形而上学倾向于固化和静止的观念,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

它往往将事物简单地归类和定义,而忽视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唯物辩证法则更注重对事物的发展和演化的认识,强调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

它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来不断认识和理解。

最后,形而上学往往容易陷入抽象和空洞的理论中,难以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相结合。

它常常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缺乏对事物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唯物辩证法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通过实践和经验来验证和检验理论。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的检验,理论才能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发展。

综上所述,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念,它们在对待世界、人生和事物的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形而上学强调超越感官现象的本质和实体,而唯物辩证法则更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认识。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
的不同形态。

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而简单的唯物主义观点,将物质世界视
作存在的唯一实体,否认任何超自然、灵魂或意识的存在。

朴素唯物
主义认为物质是永恒存在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物质世界中的物质和
运动来解释。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强调物质是存在的基础,
但不仅仅局限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来理解,而这些本质和规律
是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密切相关的。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在对朴素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辩证唯物主
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矛盾的斗争
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
是唯物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对于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发展具有不
同的侧重点和观点。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丁宗台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初看起来,这两个名字好像有些怪怪的,既不好听,读起来也不上口,有点别扭。

其实,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面,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一起,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

从一定意义上说,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比较起来,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更为重要,意义也更加伟大。

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真理,属于认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则是主观真理,属于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改造世界的理论即主观真理必然更为重要,意义更加伟大。

但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哲学思想不解放,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只搞“单干户”,不仅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而且还把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并且还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误认为是同一个东西,因而就造成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被人们所遗忘甚至被抛弃,结果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社会的冷落,实在令人痛心。

笔者认为,要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对立统一学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地把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挖掘出来,早日与人们见面,并展开广泛的宣传、学习和推广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

为此,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一理论探讨,供哲学爱好者们参考。

一,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产生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确切地说,它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同时产生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可不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像咱们平时喝的水,水的存在和它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夏天没水,汗流浃背;冬天有水,热汤一碗,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变化的,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这就像一锅炖菜,火候、材料、调料缺一不可,才能炖出好滋味。

说到这里,形而上学就显得有点“飘”。

它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听上去像是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但说实话,咱们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往往显得有点无聊。

你要是天天想着“我是谁”,那可真是没完没了的烦恼。

形而上学就像那段没有尽头的旅程,让人感觉迷茫而又疲惫。

再聊聊辩证法。

辩证法就像是人生的调味剂,教会我们在矛盾中寻找平衡。

想象一下,生活总是有高有低,有喜有悲,谁能天天顺风顺水呢?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总是吵吵闹闹,却也能让彼此成长。

这就是辩证法的智慧,教会我们接受矛盾,找到解决的方法,最终实现和谐。

人们会把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对立起来,感觉就像是把西瓜和香蕉放在一起比谁更好。

但这两者各有各的道理。

唯物主义让我们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形而上学则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在浮躁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

这就像在忙碌的生活中喝一杯咖啡,停下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再说说那些形而上学的家伙,有些人总是喜欢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像是在无尽的沙漠里找水,越找越渴,越渴越焦虑。

生活中,有些问题真的没有答案。

就像问“我该吃什么?”大伙儿每天都在问,但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享受当下,珍惜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

咱们也得意识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它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相辅相成。

你可以在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者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真实的生活。

两者就像一对好搭档,一个负责打基础,另一个负责提升境界,这样一来,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的特点如下: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注重对事物的抽象和概念化,追寻事物的本质、根源和固定性。

它对于分类、定义和二分法等形式化思维工具的运用较为频繁,试图通过逻辑推理来探究问题的答案。

然而,形而上学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和片面性,忽视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相反,唯物辩证法注重对事物的具体分析和动态发展的认识。

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运用,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运动。

唯物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矛盾的把握和分析,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差异。

形而上学倾向于以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而唯物辩证法则更注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哲学专业人士。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举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举例

探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核心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指在近代哲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对形而上学问题和哲学体系进行辩证分析,是现代唯物主义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步。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核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唯物主义本体论:在物质和运动这一永恒不变的范畴之内,探究物质的本质、物质的规律和物质的发展,强调物质是物质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前提和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

2.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思维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矛盾和对立面的分析研究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头和动力,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拓展和发展。

3. 实践哲学:强调实践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理的标准是实践的效果,即真理需要通过实践得到证明和实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4. 人的自由和解放:强调人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唯物主义的目标之一,反对对个体的压抑和束缚,认为解放人类是推进社会历史进程的必要条件。

在当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依然是中国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探究和理解其思想核心,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哲学思
想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哲学支撑和理论指导。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内容
代表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等
柏拉图(古希腊)、黑格尔(德国)、朱熹(中国宋)、贝克莱(英国)、王守仁(中国明)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主观唯心主义
-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内容
项目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定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产物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或表现
基本观点
物质第一性,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

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辩证唯物论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

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

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

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儿的二元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但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而且在历史领域仍然是唯心主义观点。

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它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代替。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既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又同一切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地、高度地统一。

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之中,体现在对于客观世界,对于主观世界、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同时它又处在相互联系、运动发展之中;人的思想、意识是高度复杂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它依赖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这种对物质的认识虽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范畴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之间的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由于它不懂得辩证法,因此,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1、机械性。

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

2、片面性。

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不彻底性。

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
既承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也承认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

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辩证唯物论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中国版
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墨家思想,创始人是墨翟。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一条重要规则
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

(中共在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重大错误是遵循该规则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条原理总结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

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

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
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

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儿的二元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它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代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

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

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所以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

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观、机械性、二元论。

狭义的形而上学
与辩证法相对,指的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
广义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之《系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