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3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7.晁错主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政事疏》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A.《高唐赋》B.《吊屈原赋》C.《柳赋》D.《赋篇》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16.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A.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A.早有诗名的师道、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A.白居易的《长恨歌》B.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A.颢B.高适C.岑参D.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B.《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29.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A.贾岛的作品B.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28、B 29、A 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唐代文学复习题1

唐宋文学复习题一、单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至5个正确答案)1.从体裁上看,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一篇()。
A.诗歌 B.散文 C.骈文 D.辞赋 E.散文诗2.“三吏”“三别”是杜甫()创作的。
A.读书与壮游时期 B.困居长安时期 C.自洛阳归华州时D.飘泊西南时期 E.流落江湘时期3.“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见于()。
A.《登金陵凤凰台》 B.《登高》 C.《登岳阳楼》 D.《黄鹤楼》 E.《登鹳雀楼》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出自杜甫的()。
A.《登岳阳楼》 B.《登高》 C.《同诸公登慈恩寺塔》D.《羌村三首》 E.《望岳》5.从下列诗篇中,选出杜甫的五言律诗()。
A.《兵车行》 B.《春夜喜雨》 C.《登高》 D.《北征》 E.《登岳阳楼》6.杜甫律诗中,被前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
A.《登楼》 B.《登高》 C.《登岳阳楼》 D.《蜀相》 E.《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杜甫各体兼善,但其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绝句 B.五、七言古诗 C.骚体诗 D.律诗 E.四言诗8.下列诗句中,杜甫所作的有()。
A.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B.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E.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既是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的思想与生活的总结,又标志着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的杰出诗篇是()。
A.《春望》 B.《丽人行》 C.《北征》D.《兵车行》 E.《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下列诗句中,出自王绩《野望》的有()。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E.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11.下列作品中,李白所作的有()。
A.《兵车行》 B.《行路难》 C.《将进酒》 D.《蜀道难》 E.《独坐敬亭山》12.李白最擅长、贡献最大的诗体是()。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专题广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专题广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唐代的诗词文化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其诗词文化更是璀璨绚烂。
在高考历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唐代诗词文化相关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广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的解析。
1. 题目:下列诗句与作者配对正确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杜甫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之涣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杜甫解析:正确答案是C。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与D中的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相似,但作者不同。
2. 题目:下面与唐代诗人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 杜牧:号称“小李杜”,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 王之涣:以边塞诗闻名,代表作《登鹳雀楼》。
C.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李杜”,擅长写爱情题材。
D. 杜甫:以其豪放的诗风和辽阔的心境著称。
解析:错误答案是A。
杜牧并不是与李商隐并称为“李杜”,而是与李白并称为“小李杜”。
二、宋代的诗词文化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其中的诗词文化影响深远。
以下是一些广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的解析。
1. 题目:下面诗句与其作者配对错误的是?A.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苏轼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安石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王之涣解析:正确答案是D。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与C中的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名句配对错误。
2. 题目:以下哪位诗人是宋代的文化名人?A. 杜牧B. 苏轼C. 李白D. 纳兰性德解析:正确答案是B。
苏轼是宋代文化名人,他的诗文才华横溢,深受后世人民的喜爱。
以上是关于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专题的一些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广东地区的考生有所帮助。
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人物和作品是高考历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多做真题并加以分析,可以更好地备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简答论述题

一、“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为唐代始音,其诗文虽未完全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1、题材扩大,主题升华。
(1))四杰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使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闻一多)。
开拓了诗歌的题材,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山水诗如王勃的《腾王阁》;又有咏史抒怀之作,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2)风格由纤靡卑弱转至刚健清新。
四杰”均出身庶族地主阶层,思想狂傲豁达,重视抒发个人情怀并思索人生哲理。
诗风变化多样,有的朴素清新,有的沉雄壮阔,有的铺张扬厉,一个共同特征:刚健清新,开创了唐诗的序幕和唐诗“风骨”美的先河。
如卢照邻的游侠边塞诗《结客少年场行》2、体裁突破:促进并确立了近体诗新形式。
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使七言诗发展成熟,为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人各有偏重,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卢《帝京篇》,骆宾王《畴昔篇》。
二、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主要体现在《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中,提倡风雅兴寄,风骨,为唐代正始之音。
1、风雅兴寄。
复归风雅,是他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38首《感遇》诗中。
“兴寄”理论既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比兴寄托的优良传统,又熔铸了时代精神。
兴”,指所托之物需遇境而生,不可矫揉造作,如《修竹篇》所“兴”之“竹”。
“兴寄”理论重点“寄”:包括“美刺”之社会教化作用,主张诗应关心现实,寄托讽喻。
其中主体自觉意识的高扬具有唐普遍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要求。
2、风骨。
“风骨”基本内涵:要求诗歌慷慨多气,感情充沛,义理严密、富于感染力。
继承爽朗刚健“建安风骨”传统的同时又扬弃了其中的慷慨悲凉,代之以昂扬和明朗,构筑了一种磅礴的气象和境界。
这种美学理想,正是盛唐之音的基调选择。
3、正始之音。
《感遇诗》38首所谓“遇而感之”,寄托遥深,主张以唯美的意象,托物“寄”志,抒发情感。
(完整版)唐代文学试题

唐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陈子昂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温庭筠《梦江南》。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王维《山居秋暝》。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柳宗元《渔翁》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裴硎的小说集《传奇》。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沈既济《枕中记》。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杨炯《从军行》。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沈佺期、宋之问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陈鸿。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骆宾王《在狱咏蝉》。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韩愈《原毁》。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崔颢《黄鹤楼》。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王昌龄《闺怨》。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李商隐《马嵬》。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柳宗元。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白居易。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李贺《梦天》。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杜甫《月夜》。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刘禹锡《乌衣巷》。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朝测试题及答案

唐朝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2. 唐朝的都城是哪一个?A. 长安B. 洛阳C. 北京D. 南京答案:A3.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4.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什么?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永乐盛世答案:B5.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B二、填空题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其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被誉为_______。
答案:盛世7.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_______皇帝时期得到完善,为后世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答案:李世民8. 唐朝时期,著名的“安史之乱”是由_______和_______领导的。
答案:安禄山;史思明9. 唐朝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_______。
答案:玄奘10. 唐朝的绘画艺术非常发达,其中以_______最为著名。
答案:山水画三、简答题11. 简述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答案:唐朝的对外交流非常活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流日益密切。
同时,唐朝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学者和商人前来学习、贸易和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
12. 描述唐朝的农业发展情况。
答案:唐朝的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水利工程的建设,如灌溉系统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同时,唐朝还推广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和小麦,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多样化。
此外,农业工具的改进,如犁和耙的改良,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四、论述题13. 论述唐朝的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极为繁荣的时期,其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方面。
在文学上,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等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考试题目及答案2009-06-27 20:581.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2.四杰: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
3.高岑:中国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
高、岑的诗主要以边塞战争、塞上风光和仕途艰难为题材,善用七古等体裁来表现报国安边、奋发进取的壮志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
意气豪迈,情辞慷慨,奇偶相生,手法多样。
4.王孟: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
他们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而且好用五言描写自然景物。
他们的诗歌都不注重词藻的华美,而是以极自然生动的文笔,表现一种高远而清幽的意境。
立意新颖,诗歌的形象富于个性特征,艺术风格较为相近。
5.七绝圣手:指王昌龄,他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6.诗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谪仙人”,晚年自称“酒仙翁”。
李白生活在开元、天宝盛世,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时期度过的。
他的诗歌,洋溢着时代的热情,雄豪奔放,潇洒飘逸,不可模仿。
7.诗圣: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8.诗豪: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祖籍洛阳,他们家因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就出生在苏州属县嘉兴。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题与答案集锦(唐宋)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
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
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意义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A. 苏轼、苏洵B. 韩愈、柳宗元C. 欧阳修、曾巩D. 王安石、苏辙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篡唐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
4. 下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的是()A. 《琵琶行》B. 《长恨歌》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C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作品。
5. 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A. 朱雀门B. 含元门C. 明德门D. 丹凤门答案:D解析:丹凤门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
6.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中,以均田制为基础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摊丁入亩答案:A解析: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7. 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C解析: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
8.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秀才D. 明法答案:B解析: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中最为重要。
9.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书法家()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欧阳询D. 赵孟頫答案:D解析: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
10. “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清明()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11. 唐朝时期,日本派来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A. 遣唐使B. 留学生C. 学问僧D. 外交官答案:A解析:日本派到唐朝学习的使节称为遣唐使。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基本知识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复习参考题及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盛唐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以王孟为代表的_____山水田园诗派_____和以高岑为代表的__边塞诗派__。
其中的“王孟”是诗人___王维____和___孟浩然____,“高岑”是诗人___高适____和__岑参_____。
2、“三吏”、“三别”是唐朝诗人____杜甫___的代表作,这些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被称为”诗史”。
3、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祟尚险怪的___韩孟诗派____和崇尚浅俗的___元白诗派____。
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4、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其一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___”是胜炙人口的佳句。
5、晚唐词人___温庭筠____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被列为《花间集》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___李煜____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7、建安时期著名诗人___曹操____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8、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___谢灵运____,他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9、南朝齐诗人__谢脁_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丁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山水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1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采菊东篱下,_____悠然见南山____ ___”、“种豆南山下,_____草盛豆苗稀_________。
晨兴理荒秽,___带月荷锄归________”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11、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_______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曰,门对浙江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名句。
唐代文学常识考题及答案汇总

唐代文学常识考题及答案汇总(共50题)1.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王勃的作品:A.《江南春》B.《春望》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山行》答案:C解析:A选项《江南春》是杜牧的作品;B选项《春望》是杜甫的作品;D选项《山行》是杜牧的作品;王勃的诗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以正确答案选C。
2.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王杨卢骆”中的人物:A.杨万里B.卢照邻C.杨炯D.王勃答案:A解析:“王杨卢骆”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杨万里不属于“王杨卢骆”,所以正确答案选A。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之”的意思是:B.距离C.离开D.去、到、往答案:D解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目的意思是送好朋友杜少府去蜀州上任,其中“之”的意思是“去、到、往”。
所以正确答案选D。
4.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中国古代送别习俗:A.设酒宴B.插茱萸C.折杨柳D.写诗歌答案:B解析:A、C、D选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送别习俗。
插茱萸是旧时重阳节的习俗,民间相信插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所以正确答案选B。
5.下列选项中哪位是“初唐四杰”之首:A.王勃B.杨炯C.卢照邻答案:A解析: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所以正确答案选A。
6.下列选项中,哪句是《滕王阁序》中写景的名句: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答案:C解析:A选项是王勃《山中》中的诗句;B选项是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诗句;D选项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诗句。
所以正确答案选C。
7.王勃《山中》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一句描写的季节是:A.秋季B.冬季C.春季D.夏季答案:A解析: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都是秋季的典型景物。
所以正确答案选A.8.王勃《山中》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一句抒发的感情是A.热爱自然B.乐观豁达C.渴望回乡D.渴望升迁答案:C解析:“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王勃的《山中》,意思是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唐代文学试题 6

唐代文学一、简释题近体诗初唐四杰韩孟诗派古文运动山水田园诗派唐诗兴象新乐府传奇上官体唐诗风骨杂文学大历十才子律诗兴寄“三吏”“三别”元白诗派上官体禅宗二、多项选择题1.从体裁上看,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一篇()。
A.诗歌 B.散文 C.骈文 D.辞赋 E.散文诗2.“三吏”“三别”是杜甫()创作的。
A.读书与壮游时期 B.困居长安时期 C.自洛阳归华州时D.飘泊西南时期 E.流落江湘时期3.“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见于()。
A.《登金陵凤凰台》 B.《登高》 C.《登岳阳楼》 D.《黄鹤楼》 E.《登鹳雀楼》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出自杜甫的()。
A.《登岳阳楼》 B.《登高》 C.《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D.《羌村三首》 E.《望岳》5.从下列诗篇中,选出杜甫的五言律诗()。
A.《兵车行》 B.《春夜喜雨》 C.《登高》 D.《北征》 E.《登岳阳楼》6.杜甫律诗中,被前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
A.《登楼》 B.《登高》 C.《登岳阳楼》 D.《蜀相》 E.《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杜甫各体兼善,但其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绝句 B.五、七言古诗 C.骚体诗 D.律诗 E.四言诗8.下列诗句中,杜甫所作的有()。
A.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B.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E.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既是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的思想与生活的总结,又标志着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的杰出诗篇是()。
A.《春望》 B.《丽人行》 C.《北征》 D.《兵车行》 E.《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的“漫卷”意为()。
A.胡乱地卷起 B.慢慢卷起 C.全都卷起 D.一整卷 E.漫不经心地翻阅11.下列诗句中,出自王绩《野望》的有()。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简述隋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主要作品。
1卢思道,《从军行》用征夫思妇的传统题材,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对追逐功名的将军做了讽刺。
2薛道衡,《出塞》风格朴实俊爽,慷慨进取。
小诗《人日思归》表达了思乡之情,委婉曲折。
最著名的《昔昔盐》将思妇征夫的感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3杨素,《出塞》反映了他领兵和突厥作战的体验,风格朴实。
其《赠薛播州诗十四章》诉离别之情,清雄雅健。
4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二首》也是清新明快。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成就:1、唐传奇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唐传奇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虚构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结构设臵上,在语言技巧和运用方面,都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达到很高的成就。
3、唐传奇中出现了各个阶层,传达了当时中下层百姓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4、唐传奇自觉地追求情节结构安排,构思新颖巧妙,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完整严谨,文辞华美,活泼流畅。
影响:1、作为成熟形态的小说,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典范,奠定了后世小说的发展道路。
2、其中进步的思想观念,贯穿到后世小说的进步当中。
3、语言创作和艺术水准在后期小说中起深远影响。
4、对后世的戏曲,小说的创作都起到推动作用。
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
(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三、部分论述题答案提示: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风骚”指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
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世代相传;“骚”诗传统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2)《国风》民歌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北朝民歌、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代王禹偁、金代元好问的诗歌;关汉卿的杂剧、曹雪芹的《红楼梦》——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最终走向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泰山极顶”。
(3)“骚”诗的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于后世的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以至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伟大想象力,大大充实了古代文学的艺术世界。
2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 《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说法是献诗说、采诗说。
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的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采诗制度先秦古籍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
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
《诗经》采编的目的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足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3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载了周人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如周民族始祖后稷的出生、周人从邰至豳和从豳至周原的迁徙、文王讨伐崇、密的战争、武王灭商的经过,在周民族史诗中都有记载。
唐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唐诗繁华的原由1)社会要素唐朝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盛 , 经济富饶 ,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 认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一致 , 南北交通无阻 , 文人有时机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 蔚成一时的民风。
至於安史之乱后 , 藩镇之祸继起 , 唐室中衰 , 加以外祸日极 , 致使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 为其供给丰富的生活素材 ,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 郁结之情 ,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要素 / 君主倡导唐朝几个有权利的皇帝, 不单都喜好音乐, 并大加倡导。
高宗、武后, 好乐章 , 常自制新词 ,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 喜好文艺 , 附庸文雅 , 对於文艺的发展 , 有必定的刺激作用。
此外唐朝以诗取士 , 於是诗歌一门 ,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 对增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 有重要的作用。
(3) 诗体的进化 / 文学自己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致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朝诗歌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 才开始形成 , 格式乐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朝, 社会生活日趋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 新的内容 , 要求新的形式 , 唐朝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 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余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明显遇到其余艺术的影响。
唐朝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 又汲取了外来的影响 , 对诗歌的内容微风格有踊跃的影响和启迪生用。
如王维的山川诗 , 号称「诗中有画」 , 明显遇到山川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的小说集----------------。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城”出自于---------------。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
21、“忽见陌头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
27、“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于。
29、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的是。
30、“南柯一梦”出自于唐传奇小说作品。
31、唐代文学以为分水岭,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32、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形成一种诗风“”。
33、上官仪提出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34、征曾总结南北朝文学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河朔词义贞刚,重乎。
”并主“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35、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观念。
3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于。
37、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38、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39、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的手法。
40、唐文宗曾下诏,将的歌诗,的剑舞和的草书称为“三绝”。
41、在盛唐诗人中,、长于五绝,等长于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一人。
42、被后人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
4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于诗人之手。
4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于。
45、晚唐诗坛上,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诗人是。
46、“地下若逢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讽刺的对象是。
4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的“菡萏”指。
48、在《花间集》中被列于首位,他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是花间派的鼻祖。
49、“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出自于。
50、煜词无论前期后期,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
二、选择题:1、下列作品不属于白居易的作品有-------------。
A、《轻肥》B、《卖炭翁》C、《买花》D、《舂陵行》。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杜甫作品的有---------------。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C、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D、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3、下列诗句把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有。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4、下列作品中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听颖师弹琴》B、《凭箜篌引》C、《子夜吴歌》D、《琵琶行》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白诗歌特点的有------------------------。
A、常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
B、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C、诗歌中写得最多的是白色。
D、壮美与优美并存。
6、下列作品不属于贺的有。
A、《梦天》B、《金铜仙人辞汉歌》C、《雁门太守行》D、《听颖师弹琴》7、下列作品不属于六朝志怪小说的有------------------。
A、《西京杂记》B、《博物志》C、《搜神记》D、《拾遗记》8、曾经高吟“不才明主弃”而走向山水的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白D、常建9、下列表述不符合孟诗派的有-------------------。
A、以丑为美,以俗为美。
B、主文学创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C、笔补造化。
D、不平则鸣。
10、与词相配的音乐是----------------。
A、雅乐B、清乐C、燕乐(宴乐)D、江南吴歌。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于的作品。
A、若虚B、希夷C、孟浩然D、禹锡1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是。
A、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B、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的一项是。
A、当生活坎坷、身处离乱时,杜诗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B、当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C、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
D、杜甫的叙事诗并没有融入强烈的抒情。
14、偏爱水行,曾吟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人是。
A、王维B、若虚C、孟浩然D、灵运15、“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是诗人的诗句。
A、渊明B、王维C、孟浩然D、杜甫16、曾自许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A、王昌龄B、长卿C、禹锡D、白17、唐代传奇创作的繁荣期是在。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18、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昌龄的是。
A、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D、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即今天的。
A、 B、 C、 D20、下列传奇作品中以大团圆结局的是。
A、莺莺传B、娃传C、霍小玉传D、长恨歌传三、判断题:1、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的影响的,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
()2、唐代文人读书山林的风气对文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代文学的繁荣乃是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4、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5、以高适、岑参等为中心的诗人的诗作创造了静逸明秀之美。
()6、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
()7、白诗歌虽然也有不少作品写及战乱(指安史之乱),但没有转向写底层百姓的苦难。
()8、以律诗写组诗,极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9、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10、岑参的边塞诗成就主要是在他第二次出塞期间取得的。
()11、高适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根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
()12、长卿诗歌在意象的运用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的倾向,一般不对特定景物作工细的描写。
()13、中唐诗人中,贺的诗对晚唐诗风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14、与孟相比,贺诗更重视心世界的挖掘,更重视主观化的幻想。
()15、孟诗派的诗歌理论,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16、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凉衰飒的风格印象。
()17、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的诗作`,如《西塞山怀古》《登金陵凤凰台》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18、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19、商隐诗歌对心灵世界作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20、延巳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而且还影响到宋代晏殊、欧阳修等词家。
()四、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2、上官体3、宋体4、盛唐气象5、山水诗派6、边塞诗派7、孟诗派8、元白诗派9、花间词派 10、通江唱和11、大历诗风 12、沉郁顿挫 13、三十六体 14、苦吟诗人 15、唐传奇五、问答题: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乐府诗的创新。
2、谈谈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3、结合作品谈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
5、谈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得与失。
6、试比较禹锡、柳宗元诗歌创作的不同特点。
7、为什么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8、结合作品,谈谈杜诗中萧散自然的风格特征。
9、谈谈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其不同境遇之关系。
10、谈谈杜甫对中唐诗坛的影响。
11、以诗歌写时事是杜甫与白居易的共同点,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两位诗人在方面的不同点。
12、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13、谈谈商隐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14、结合作品谈谈温庭筠与韦庄词风的区别。
15、结合作品谈谈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16、结合作品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7、赏析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18、赏析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19、赏析杜甫的《登高》20、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填空题:1、子昂2、洞庭湖3、温庭筠《梦江南》4、白居易《长恨歌》5、王维《山居秋暝》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柳宗元《渔翁》8、裴铏《传奇》9、既济《枕中记》10、炯《从军行》11、禹锡《西塞山怀古》12、佺期、宋之问13、孟浩然《临洞庭湖赠丞相》14、商隐《夜雨寄北》15、愈《进学解》16、鸿17、若虚《春江花月夜》18、骆宾王《在狱咏蝉》19、愈《原毁》20、颢《黄鹤楼》21、王昌龄《闺怨》22、商隐《马嵬》23、柳宗元24、白居易25、贺《梦天》26、杜甫《月夜》27、禹锡《乌衣巷》2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燕昭王30、公佐《南柯太守传》31、安史之乱32、上官仪、“上官体”33、六对、八对34、清绮、气质35、无生36、王翰《词》37、王昌龄38、高适39、用赋体叙事40、白、裴旻、旭41、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白42、《登高》43、元稹44、温庭筠《商山早行》45、司空图46、隋炀帝47、荷花48、温庭筠49、延巳《谒金门》50、真二、选择题:1D、2D、3D、4C、5A、6D、7A、8B、9B、10C、11B、12D、13D、14C、15B、16B、17C、18B、19D、20B三、判断题:1、2、3、4、6、7、8、9、10、11、12、13、14、15、16、18、19、20“√”5、17“×”四、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