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单选题(共8小题)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2.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3.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奥斯特D.伽利略5.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7小题)9.教室里的电灯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作8小时,耗电度。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019上海]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A【解析】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C【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019上海]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D【解析】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不符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符合题意。
故选:D。
4.[2019上海]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B【解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
故选:B。
5.[2019上海]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C【解析】四冲程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故选:C。
6.[2019上海]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A【解析】根据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故A正确。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2.(2分)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2分)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2分)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5.(2分)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2分)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7.(2分)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2分)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不变。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和解析)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
如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物理中考真题)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2.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3. 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奥斯特D.伽利略5.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l(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
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如图2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23分)9.教室里的电灯是(1)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将(2)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有“220V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作8小时,耗电(3)度。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答案选A。
2.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能区分不同人的讲话声,靠的是音色。
振幅不是声音的特性。
答案选C。
3.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家的贡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本题选D。
4.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本题选B。
5.解析:本题考查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有两次能的转化,其中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本题选C。
6.解析:本题考查热量公式的应用。
Q=cm Δt ,当Q 、m 相等时,c 和Δt 成反比,所以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升高温度较小,本题选A 。
7.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像。
由图象知,v 甲=s 甲t 甲=2.4m6s=0.4m/s ,同样可以求得v 乙等于0.6m/s ,所以v 甲<v 乙。
开始的时候,甲乙相距20米,后来相距10米,所以s 乙+s 甲=20米-10米=10米,即v 乙t +v 甲t=10米,解得t =10秒,答案选A 。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压强的计算。
由题可知,翻转之后,甲的受力面积变大,对地压强变小,乙的受力面积变小,对地压强变大,而原来二者的对地压强相等,所以可得p 甲<p 乙。
二者都是均匀柱体,所以其压强可以用公式p=ρgh 来计算。
开始的时候,p 甲=p 乙,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
翻转之后,Δp 甲=ρg Δh 甲,Δp 乙=ρg Δh 乙,而Δh 甲 =Δh 乙,ρ甲<ρ乙,所以可得,Δp 甲<Δp 乙。
二、填空题解析:本题考查电路故障的判断。
电流表接入后示数为0,所以电路故障为断路,是其中的一个电阻出现了断路,断路电阻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没断路的电阻,因为电流为0,所以其两端电压为0。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者生「试軽中的第-“at为将理swt第阳議为化学部分.2.试卷構分1知分.考试时阖分钟. 乳按翌求在答题纸上件答千衽试轉*草瑶纸上答嘔一律无效.物理部分一・迭择题{共M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午正确选项*清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烈1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更改昔案时*用擔皮擴去,・L 一节斯平电池的札压为A< 1 5<Jt B* 24{fc C. MU伏D・23伏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 1.5伏,答案选A。
2.听晋噓耕人*主人的讲话声从耐不同的X.响度B・音调0咅色D・據幅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能区分不同人的讲话声,靠的是音色。
振幅不是声音的特性。
答案选C。
3.第一个发现电诫遵效应的恂理学家提A.理噸B. IftHf C・安垢D、奥斯轉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家的贡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本题选Db4.中带正电的eraA.療子R・妍P U中子 D. it!■予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本题选Bo 5.四冲程汽抽机在1弁过程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星A.吸代冲理B.托嫌抻證C,繭功冲诳 D 栉吒"程有两次能的转化,其解析:本题考查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中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本题选 Co6.两伞HiSt 郴同伯不同糊啜收思同的热馱.法中lE 确的JSA>比热容九的物质斤馬用燧软小B.比热弾小的物质升駁31曜较小 <\比热畔丸的物臓JW 祈M 曜较A:IA 升崗溢唯柑问,崎比煦容A?卜比藍解析:本题考查热量公式的应用。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原卷+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2.(2分)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2分)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2分)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5.(2分)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2分)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7.(2分)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2分)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不变。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5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3G手机采用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声波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2.为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国务院规定我国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 30℃B.26℃#C.22℃D.18℃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其发声的响度来判断的#4.下列是厨房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与对应物理知识关系,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表明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煲汤——利用降低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C.高压锅盖喷嘴喷出的“白气”过了会儿不见了——这是汽化现象D.炒菜时——主要是利用做功来改变菜的内能5.自行车涉及到不少摩擦的知识。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2.(2分)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2分)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2分)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5.(2分)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2分)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7.(2分)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2分)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不变。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A。
)A.1.5伏。
B.24伏。
C.36伏。
D.220伏2.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C。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3.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B。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4.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A.安培。
B.欧姆。
C.奥斯特。
D.伽利略5.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6.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B。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l(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
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C。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如图2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A。
)A.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23分)9.教室里的电灯是(。
并联。
)的,工作时将(。
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有“220V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作8小时,耗电(。
2.2度。
)。
10.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涵着物理学原理。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2.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3. 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奥斯特D.伽利略5.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l(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
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如图2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23分)9.教室里的电灯是(1)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将(2)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有“220V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作8小时,耗电(3)度。
(完整版)2019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9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凃。
1.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A.太阳B.地球C. 月球D.火星2.能区分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频率D.振幅3.图1(a)、(b)、(c)、(d)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a)和(b)B.(c)和(d)C.(a)和(c)D. (b)和(d)4.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可能为A.0〫B.32〫C.45〫D.65〫5.2016年1月,申城遭遇“最寒冷一周”,最低气温为A.-20〫B. -8〫C. 4〫D.12〫6.地铁启动离站的加速过程中,其惯性A.先变大后不变B. 先不变后变大C. 一直变大D.一直不变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建S由断开到闭合时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不变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在它们的上部分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26分) 9.标有“220V,120W ”字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将(1)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两端电压为(2)伏,10小时耗电(3)度。
10.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分别为如图4(a ),(b )所示。
以乙为参照物,甲是(4)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此过程中甲的动能(5)(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经过3秒,甲乙间的距离最多为(6)。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和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答案选A.2.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能区分不同人的讲话声,靠的是音色.振幅不是声音的特性.答案选C.3.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家的贡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本题选D.4.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本题选B.5.解析:本题考查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有两次能的转化,其中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本题选C.6.解析:本题考查热量公式的应用.Q=cm Δt ,当Q 、m 相等时,c 和Δt 成反比,所以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升高温度较小,本题选A. 7.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像.由图象知,v 甲=s 甲t 甲=2.4m6s=0.4m/s ,同样可以求得v 乙等于0.6m/s ,所以v 甲<v 乙.开始的时候,甲乙相距20米,后来相距10米,所以s 乙+s 甲=20米-10米=10米,即v 乙t +v 甲t=10米,解得t =10秒,答案选A.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压强的计算.由题可知,翻转之后,甲的受力面积变大,对地压强变小,乙的受力面积变小,对地压强变大,而原来二者的对地压强相等,所以可得p 甲<p 乙.二者都是均匀柱体,所以其压强可以用公式p=ρgh 来计算.开始的时候,p 甲=p 乙,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翻转之后,Δp 甲=ρg Δh 甲,Δp 乙=ρg Δh 乙,而Δh 甲 =Δh 乙,ρ甲<ρ乙,所以可得,Δp 甲<Δp 乙. 二、填空题解析:本题考查电路故障的判断.电流表接入后示数为0,所以电路故障为断路,是其中的一个电阻出现了断路,断路电阻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没断路的电阻,因为电流为0,所以其两端电压为0.答案:如果V1示数为U0,V2示数为0,则R1断路;如果V1示数为0,V2示数为U0,则 R2断路.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压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里,接触到真空的液体会填补真空,所以吸管吸饮料支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但托里拆利实验里,液体汞并没有填补真空,所以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液柱上方有真空,但并没有去填补真空,液柱是大气压托起的.答案:(1)C(2)A(3)托里拆利实验里,液体汞的液柱被大气压托起,其上方有真空,但并没有填补真空,所以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16解析:本题考查里的图示的画法.力的图示需要画出力的标度、大小、方向、作用点,缺一不可.答案:17.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线的画法.画光的反射光线要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还要注意光线的方向要画对.答案:18.(2019·上海)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连接电路后,滑动变阻器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度,说明二者是并联的.滑片P 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左边连入电路,上面的导体棒,左端或者右端接入都可以. 答案:19.解:金属块浸没在水中,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2×10-3m 3×9.8N/kg =19.6N 答:19.6N 20.解:根据F 1l 1=F 2l 2可得F 1=F 2l 2l 1=60N×0.2m 0.6m=20N.答:20N.解:①V 水=m 水ρ水=2kg1.0×103kg/m3=2×10-3m 3. ②p 水=ρ水gh 水=1.0×103kg/m 3×9.8N/kg ×0.08m =784Pa. ③由p 水=ρ水gh 水可得,△h 水=△p 水ρ水g =196Pa1.0×103kg/m 3×9.8N/kg=0.02mh 乙=h 水+△h 水=0.08m +0.02m =0.1m.开始的时候,甲乙压强相等,所以有ρ水gh 水=ρ乙gh 乙,所以有ρ乙=ρ水h 水h 乙=1.0×103kg/m 3×0.08m0.1mg=800kg/m 3.答:①2×10-3m 3;②784Pa ;③800kg/m 3. 22.解:①I 1=U1R 1=5V 10Ω=0.5A.②W 1=U 1I 1t=5V ×0.5A ×10s =25J.③根据题意,电压表示数最小值为U 1min =U3=12V 3=4V.电压表示数最大的时候,电路电流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电流I max =1A ,这时候电压表的示数等于U 1max =R 1I max =10Ω×1A =10V.所以△U 1=U 1max -U 1min =10V-4V =6V. 答:① 0.5A. ②25J. ③6V.23.解: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指针调到0刻度处.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UI. 答案:体积 0 P=UI 24.(2019·上海)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凸透镜只有在物距大于焦距的时候才能成实像,所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厘米;由图可以看到,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同一高度大于放大25.解:①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②如果第一次测量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1=3V-1.4V=1.6V,如果I=0.28A,则R p=U1I =1.6V=5.7Ω,同理可求,如果I=1.4A时,Rp=1.14Ω,根据题意要求,滑片在电阻丝中点0.28A附近,也就是Rp的值应该接近2.5Ω、5Ω或25Ω中的一个,所以R p=5.7Ω,也就是I=0.28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③若均向左偏转,U2=1.2V,I2=0.24A,R x=U2I2=1.2V0.24A=5Ω;若均向右偏转,U3=1.6V,I3=0.32A,同理可求R x=5Ω.26.N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着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2)分析1、2、3三组数据或者5、6、7三组数据可知,△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成正比.(3)对比两表数据可知,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大的,△F也大,所以结论是:在不同的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F越大.(4)G=F+△F,根据表中数据可求G=10N .根据表一(表二也可以)中数据,在h≤9cm时,h和△F成正比,但最后一个数据不符合这个规律.这说明当h=12cm时,圆柱体已经浸没了.这时候△F应该和圆柱体刚浸没时相等.所以圆柱体刚浸没的时候,△F=5N,根据比例关系,可以求出此时h=10cm,这就是圆柱体的高度.答案:(1)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着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2)△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成正比.(3)在不同的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到夜面体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F越大. (4)10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2019•上海)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2.(2分)(2019•上海)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3.(2分)(2019•上海)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2分)(2019•上海)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奥斯特D.伽利略5.(2分)(2019•上海)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2分)(2019•上海)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7.(2分)(2019•上海)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8.(2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共23分)9.(3分)(2019•上海)教室里的电灯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电灯正常工作8小时,耗电度。
10.(3分)(2019•上海)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涵着物理学原理。
空气清新剂等压缩气罐不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是因为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易使气罐升温爆炸;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会继续向前运动,易造成伤害;嬉戏时不要用力推搡同学,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易使同学摔倒。
11.(3分)(2019•上海)月球属于(选填“行星”或“卫星”)。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
“嫦娥四号”在减速过程中,动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2.(3分)(2019•上海)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9伏,在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该导体的电阻为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其电阻为欧。
13.(3分)(2019•上海)如图(a)、(b)所示的滑轮应用情景中,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起重为10牛的物体,图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图(b)中力F2的大小为牛;图(a)中物体被竖直提升1米过程中,力F1所做的功为焦。
14.(3分)(2019•上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一电压表示数变大。
在电路中正确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示数为0.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电压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15.(3分)(2019•上海)亚里士多德为了解释抽水现象,提出了“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意思是只要液面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真空。
①可以用“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选填“A”“B”或“C”)。
A.回声的产生B.彩虹的形成C.利用吸管吸饮料②可以推翻“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的实验是(选填“A”“B”或“C”),理由是。
A.托里拆利实验B.富兰克林雷电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6.(2分)(2019•上海)在图中,正方体受到的重力G为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17.(2分)(2019•上海)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8.(4分)(2019•上海)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过程中,小灯泡L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6分)(2019•上海)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米3.求物体受到浮力F浮大小。
20.(6分)(2019•上海)杠杆平衡时,动力臂l1为0.6米,阻力F2的大小为60牛,阻力臂l2为0.2米,求动力F1的大小。
21.(8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
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②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③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
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22.(7分)(2019•上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安”字样。
闭合电键S,电压表示数为5伏。
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求通电10秒钟后,电流通过电阻R1做的功W1。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电源电压与电压表示数比值的最大为3,求电压表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的差值△U1。
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3分)(2019•上海)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的,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验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将弹簧测力计自然悬挂,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线上。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
24.(3分)(2019•上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
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6分)(2019•上海)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和待测电阻R x各一个,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5欧2安”字样、“10欧2安”字样、“50欧1安”字样),以及导线若干。
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间区域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电压表指针自图(a)位置转过两小格时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继续操作完成实验。
①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伏。
②判断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需要写出计算过程)③小华的第二组数据中,电压、电流及计算出的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是。
26.(6分)(2019•上海)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图,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0.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F0与F的差值△F记录在表一中。
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体B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液体A、B密度分别为ρA、ρB,且ρA>ρB)表一:(液体A)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1 3.08.5 1.52 6.07.0 3.039.0 5.5 4.5412.0 5.0 5.0表二:(液体B)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5 3.08.8 1.26 6.07.6 2.479.0 6.4 3.6812.0 6.0 4.0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5、6与7)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6与7)的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7)的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
④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牛,高度为厘米。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2019•上海)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解答】解: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故选:A。
2.(2分)(2019•上海)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解答】解:A、原子整体对外不显电性,即不带电,故A不合题意;B、电子带负电,故B不合题意;C、质子带正电,故C符合题意;D、中子不带电,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分)(2019•上海)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解答】解:鼓和锣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进行区分的。
故选:B。
4.(2分)(2019•上海)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奥斯特D.伽利略【解答】解:A、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的主要贡献是欧姆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故B不符合题意;C、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故C符合题意。
D、伽利略与天文望远镜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分)(2019•上海)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解答】解:四冲程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 正确。
故选:C。
6.(2分)(2019•上海)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解答】解:根据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大,所以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其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