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生产要素1.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组成要素–光照–温度–湿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技术–温室栽培–水培技术–施肥技术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处理与育苗技术1.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种子消毒–种子浸种–种子处理剂的使用2.农作物育苗技术–定植容器的选择–基质选择和消毒处理–温湿度调控第三章农作物栽培技术1.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水稻–小麦–玉米2.一些特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蔬菜–水果–草坪草第四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农作物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病害的认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2.农作物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虫害的认识–灭治技术–生态防治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供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农田考察,了解农作物生产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价1.学习笔记: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完成学习笔记,收集、整理、归纳要点;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3.实践评估:对学生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进行评估;4.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五、教学资源1.电子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教程》2.实验设备和器材:温湿度计、测光仪、显微镜等3.实地考察的农田资源时间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第1周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生产要素理论授课第2-3周农作物种子处理与育苗技术理论授课第4-5周农作物栽培技术实践操作第6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理论授课第7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第8周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第9-10周教学回顾和复习综合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学》《种植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种子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生产技术》《药用作物生产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农作物生产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I.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农业技术员等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农业技术员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农作物生产的关键能力,反映种植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 .以农作物生产流程为主线,将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生产流程,序化学习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 .能熟悉当地耕作制度及主要农作物生育特性,能根据当地的农村产业结构状况制订合理的作物布局规划。

2 .掌握农作物生产的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看苗诊断、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关键技术。

3 .能熟练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耕作、播种、施肥、农药防治、农产品收获等生产作业。

4 .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作物生产技术的个人实习报告

作物生产技术的个人实习报告

作物生产技术的个人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大田作物种植)实习时间:实习目的:1、了解小麦植物学特征、生育期、生育时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了解水稻各生育阶段的特点3、了解玉米各器官的组成,各生育阶段的特点玉米籽粒的类型。

4、掌握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及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

5、掌握高粱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

6、掌握谷子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实习内容与步骤:(一)小麦一、选用抗冻性比较强的品种二、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培肥地力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6公斤,磷(P2O5)7。

5~12公斤,钾(K2O)7。

5公斤,硫酸锌1公斤;中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4公斤,磷(P2O5)7公斤,钾(K2O)5~7。

5公斤。

三、耕耙镇—压相结合,严把整地质量关。

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

四、适期足墒精细播种,严把播种质量关,确保苗齐苗匀。

越冬前要达到6-7片叶、5-8个蘖、8-10条次生根,需要有570-650度有效积温就可以实现。

一般情况下,小麦最佳播期的适宜气温为冬性品种18~16℃、半冬性品种16~14℃。

我县小麦播种适期为10月8日—12日,防止播种偏晚遭遇极端天气越冬偏早时,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每亩基本苗10~12万,半精播中产田每亩基本苗13~16万;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当增加基本苗。

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30万。

五、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

(二)水稻一、秧田选择:本着采用旱育苗、便于管理和培育壮秧、方便运苗的原则,根据水田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结构良好、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块做秧田。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生产技术。

2. 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简介2. 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3. 农作物管理技巧4. 病虫害防治方法5. 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教学准备:1. 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种植工具和材料(如种子、肥料、农药等)3. 农作物管理技巧的相关教材或资料4. 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的示范材料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农作物生产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 讲解农作物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并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3. 讲解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10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包括土地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并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活动:种植农作物(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种植工具和材料,按照讲解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亲自动手种植农作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讲解农作物管理技巧(5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管理技巧,包括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水分管理等内容,并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6. 讲解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方法,包括收割时间、收割工具、储存条件等,并强调储存方法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种植方法、管理技巧和收割储存方法的掌握程度。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b.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c.了解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兴趣和热爱;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c.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三、教学重点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四、教学难点1.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五、教学准备1.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实验器材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或实例,引入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a.讲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b.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不同农作物生产技术在具体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和效果。

3.实践操作与实验(40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土壤改良试验、水肥管理实验等;b.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操作的经验和结果,进行讨论并与理论知识相对照。

4.深入拓展(20分钟)a.分组或个人自学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包括精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等;b.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或个人陈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5.综合评价(15分钟)a.出示评价表格,让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b.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一、培养目标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农作物生产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他们应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农作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 掌握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3. 具备农作物生产的实践操作能力;4. 具备农作物生产技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5.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课程设置:1. 农作物生产基础课程:包括农作物生物学、农作物生理学、农作物遗传育种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育种原理的理解。

2. 农作物栽培技术课程:包括农作物栽培学、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栽培管理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包括农作物病害学、农作物虫害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和管理的能力。

4. 农作物生产管理课程:包括农作物生产管理学、农作物生产组织与管理、农作物生产技术经济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课程:设置农作物生产技术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农田或农业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作物生产的全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生产技术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情况和技术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一章:农作物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长周期。

2. 掌握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周期调控方法。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3.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水、肥、光、温等)。

4. 生长周期调控方法(播种时间、栽培技术等)。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讨论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周期调控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实例。

第二章:农作物播种与育苗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农作物播种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育苗技术的要点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播种的方法和技巧(播种深度、密度等)。

2. 育苗技术要点(温度、湿度、光照等)。

3. 常见农作物播种和育苗实例。

教学活动:1. 演示播种方法和技巧。

2. 操作练习:学生自行进行播种和育苗操作。

3. 讨论常见农作物播种和育苗的实例。

第三章: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水肥管理、修剪、除草等)。

2.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实例。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学习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实例。

3. 讨论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第四章:农作物产量提高与品质调控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技术。

2. 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教学内容:1. 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原理和方法(合理施肥、种植密度等)。

2. 农作物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方法(品种选择、栽培环境等)。

3. 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3. 案例分析: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实例。

作物学通论: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作物学通论: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1、基本耕作
土壤基本耕作的方式有翻耕、旋耕和深松耕
(1)翻耕
翻 耕 ( plowing ) 就 是 利 用 各 种 有 壁 犁 ( 机 械 动 力 或 畜 力 牵 引 ) 或 锄 (人力)将土壤切开,翻转的过程。翻耕的作用在于切土、翻土、碎土, 并同时翻埋有机肥、绿肥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壤疏松。翻耕对土壤影响 最大,作用面最广,消耗动力也最多。它不但影响当季作物,有时也涉 及几季以至几年的作物生产。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第二节 作物播种技术 第三节 育苗移栽技术 第四节 地膜覆盖技术 第五节 作物施肥技术 第六节 作物水分管理技术 第七节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八节 化学调控技术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 第十节 作物清洁化无公害生产技术 第十一节 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十二节 作物智能栽培技术
7、控制和减轻病虫草害,最终实现作物的全面持续增产 土壤耕翻, 可将病菌、害虫和杂草或其种子等翻埋如土壤深处,使之缺氧窒息死亡, 也可将藏于土壤中的底下害虫、病菌等翻到地面,经暴晒或冷冻而死亡。
(二)土壤耕作类型
土壤耕作可分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两大类。基本耕作入土较深,一般 达整个耕作层,能显著改变整个耕作层的理化性质,其耕作后效较长。 表土耕作入土较浅,是在基本耕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可后,后作播种前,于土壤宜耕期内进行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掌握土壤适宜水分范围是提高耕地作业质量、减 少能源消耗的关键。
土壤过湿耕翻,易成泥条,大泥块,压板和破坏土壤结构;过干则土壤 僵硬,也不利于表土耕作整碎、整细,动力消耗大。一般砂土、壤土宜 耕水分范围大于粘土。在实践中,因粘土具有“干三天湿三天,不干不 湿也三天”即宜耕水分范围窄的特点,准确掌握粘土宜耕水分尤为重要。 不同土质的宜耕水分大致为:砂土含水量5~8%,砂壤土10~15%,中 壤土13~19%,重壤土14~20%,粘土20~24%。不论何种土质,以田 间持水量的60~80%为适耕水分。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1. 教学内容•农作物生产技术概述•农作物种子•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采收与贮藏技术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中职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具备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 教学重点•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农作物种子的选育和保存方法•熟悉农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措施•熟悉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防治方法•掌握农作物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点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地实验和农田观察,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实践操作,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资源•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教程》•视频: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操作视频•农田:提供实地授课和实践操作的农田6. 教学活动安排6.1 第一课时:农作物生产技术概述•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操作视频,加深理解。

•学生讨论和提问,梳理所学知识点。

6.2 第二课时:农作物种子•课堂讲解:讲解农作物种子的选育和保存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农作物种子选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种子的保存实验。

6.3 第三课时:农作物栽培技术•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措施。

•外出实地教学,带领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实际工作流程。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农作物栽培技术手册,进行交流和分享。

6.4 第四课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堂讲解:讲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防治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病虫害案例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农田调查,收集农作物病虫害的样本,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6.5 第五课时:农作物采收与贮藏技术•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点。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

玉米600公斤标准化生产技术1、耕翻整地1.1 整地标准:我县春季多干旱少雨,种植玉米地块最宜秋整地。

来不及秋整地的,要早春顶凌耙茬,顶浆起垅。

无论秋整地还是春整地,都要做到上虚下实,平整细碎,以利蓄水保墒。

1.2 秋季整地:三年深松一次,深度以25—27cm为宜,要做到旋耕、灭茬、深松、起垅一次完成。

1.3 春季顶浆打垄:早春化冻14cm时进行灭茬起垅。

1.4 原垄深松:一般适用于大豆茬,先灭茬,垄台深松,然后扶原垄,镇压。

2、品种选择2.1 第一积温区≥10℃活动积温2600℃以上的乡镇,玉米主栽品种四单19,搭配品种吉单27;2.2 第二积温区≥10℃活动积温2500—2600℃的乡镇,玉米主栽品种吉单27,搭配品种四单19、东农250;2.3 第三积温区≥10℃活动积温2300—2500℃的乡镇,玉米主栽品种龙单13,搭配东农250、绥玉10、绥玉11。

3、种子处理3.1 种子包衣: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

对丝黑穗病严重的地块可用立克秀拌种,每公斤种子用立克秀4克(按种子量0.4%拌种)。

3.2 浸种催芽:将种了放在40℃水中浸种8—12小时左右或更长一点,然后捞出,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每隔2—3小时将种子翻动一次,每日用温水滤一次,85%以上“拧嘴”后低温炼芽。

4、平衡施肥4.1 农肥:结合整地亩施含有机质8%以上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立方米做底肥。

4.2 化肥:底肥或种肥,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5公斤,亩施硫酸锌1—2公斤。

施用复合肥用量每亩25—30公斤。

4.3 追肥:在玉米拔节期,亩追尿素12.5—15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12cm,深度10—12cm 为宜。

5、适时播种5.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我县播种时间为4月25日—5月5日左右。

5.2 机械播种: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于20%),可机械直种,随播随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包括: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包括农作物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热爱农业、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特别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课程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农业现象,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导入课程内容。

2. 知识点讲解:通过对农作物的基本概念、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框架。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与互动: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外拓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影像资料等,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

◆教学内容一、农作物(一)农作物的概念1、狭义概念: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2、广义概念: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二)农作物的分类通常最主要的分类法是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来分类。

按照这一方法可将作物分成4大部分: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等3个类别。

2、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

3、饲料和绿肥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禾本科饲料、绿肥作物,水生型饲料、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按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分类:1、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2、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4、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5、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二、农作物生产技术(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农作物生产的特点( 1 )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 2 )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 3 )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 4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1 )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 )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农作物生产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一章:农作物种植基础知识1.1 农作物概述介绍农作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农作物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2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解析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阐述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3 农作物种植制度讲解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农作物种植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处理与播种2.1 种子处理介绍种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讲解种子消毒、拌种等处理技术的操作要点2.2 播种技术阐述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关键技术介绍播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第三章:农作物田间管理3.1 灌溉与排水讲解灌溉的重要性、时机和方法阐述排水措施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2 施肥技术介绍施肥的原则、方法和肥料种类分析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3 除草与治虫讲解除草和治虫的重要性介绍除草剂和农药的选择、使用方法及其安全间隔期第四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4.1 病虫害识别与诊断介绍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及其识别方法讲解病虫害诊断的重要性和方法4.2 病虫害防治方法阐述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分析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4.3 常用农药及使用技术介绍常用农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机理讲解农药的安全使用、合理轮换和间隔期第五章:农作物收获与储藏5.1 收获技术阐述收获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收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2 农作物干燥与储藏讲解农作物干燥的方法和设备阐述储藏条件对农作物品质和保存期限的影响5.3 粮食储藏技术介绍粮食储藏的方法、设备和注意事项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六章:农作物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6.1 农作物种植模式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如单作、间作、套作等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6.2 栽培技术讲解土壤改良、作物轮作等栽培技术阐述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七章: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7.1 农业生物技术介绍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作用7.2 农业信息技术讲解遥感、物联网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阐述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第八章:农作物生产与环境保护8.1 农作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讲解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8.2 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介绍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分析环保型技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九章:农作物生产与市场运营9.1 农作物市场分析讲解农作物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方法阐述农作物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9.2 农作物营销策略介绍农作物品牌建设、线上线下销售等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策略对农作物销售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第十章:农作物生产政策与法规10.1 农作物生产政策讲解国家对农作物生产的支持政策,如补贴、扶持等分析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农民利益的保障10.2 农作物生产法规介绍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如土地使用权、农药使用等阐述法律法规对农作物生产和市场秩序的规范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农作物概述补充说明:深入讲解农作物对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农作物生产技术农学农林牧渔专业资料

农作物生产技术农学农林牧渔专业资料

02
经济作物
包括纤维作物(如棉花、麻类 等)、油料作物(如花生、油 菜籽、芝麻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和嗜好作物 (如茶叶、咖啡、可可等), 主要用于工业原料或加工制品 。
03
饲料作物
04
如牧草、青贮玉米等,用于饲养 畜禽。
绿肥作物
如紫云英、苜蓿等,用于改良土 壤、培肥地力。
农业生产环境要素
感谢您的观看
产量和品质。
农田整治与水土保持
农田整治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开沟排水 等措施,改善农田地形条件,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
水土保持
实施方法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田状况,制定具体的 农田整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组织实施。同 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 识。
采取植树造林、种草、修建防护林等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类型
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等。
选择原则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性质、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类型。
实施方法
在确定节水灌溉技术类型后,制定详细的灌溉计划,包括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方式等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节水灌溉系统正常运行。此外,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 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土壤与肥料管理
土壤改良
通过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 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
壤肥力。
施肥技术
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 力,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包括基肥 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喷施等。
节水灌溉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 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 时避免土壤盐碱化。
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治理,减 少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使用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一种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农作物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核心是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是指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特性和生长环境,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例如,在水稻种植中,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适时灌溉、施肥、除草、防病虫害等,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农作物生产技术还包括选优育优。

选优育优是指通过选育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小麦育种中,选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农作物生产技术还包括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玉米种植中,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和有机肥料,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农作物生产技术还包括科学防治病虫害。

科学防治病虫害是指采用
合理的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苹果种植中,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源等,可以保障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种植、选优育优、科学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农作物生产技术(南方本)(第二版)

农作物生产技术(南方本)(第二版)
李益锋:男,副教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藤本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主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主干课 程。
谢谢观看
该教材由肖君泽、李益锋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许于生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肖君泽(湖南生物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编写项目1、项目2,李益锋(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编写项目3、项目12,许于生 (江西赣州农业学校)编写项目6、项目9,黄卫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编写项目4,周中文(湖南岳阳 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编写项目2,高晖(江西赣州农业学校)编写项目5、项目7、项目10,游志音(福建省龙 岩市农业学校)编写项目8、项目11,黄新杰、阎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编写项目13。该教材在编写 过程中,还得到了编者所在院校的支持 。
二是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突出专业与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
三是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展开为任务主题,以任务准备和任务实施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南方作物生 产特点,设置了13个项目。
2016年9月19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该教材分为十三个项目,主要包括农作物生产基础、水稻生产技术、玉米生产技术、小麦生产技术、甘薯生 产技术、油菜生产技术、棉花生产技术、大豆生产技术、花生生产技术、甘蔗生产技术、烟草生产技术、其他作 物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和引种。每一项目针对作物生产过程,安排了作物生长发育特点、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任务,每一项目下还设有综合测试与信息链接 。
该教材分为十三个项目,主要包括农作物生产基础、水稻生产技术、玉米生产技术、小麦生产技术、甘薯生 产技术、油菜生产技术、棉花生产技术、大豆生产技术、花生生产技术、甘蔗生产技术、烟草生产技术、其他作 物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和引种。每一项目下还设有综合测试与信息链接。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就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当地的耕作制度;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主要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等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会进行田间测产,能制定作物生产计划。

增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当地的耕作制度。

2.掌握主要农作物良种选择、播前整地和种子处理技术。

3.掌握主要农作物各生育时期的主攻目标和田间管理技术。

4.会主要农作物播种技术。

5.会主要农作物的壮苗培育技术。

6.能识别和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作物种类和品种。

7.具备田间测产能力。

8.会主要农作物适时收获和贮藏技术。

三、参考学时162学时四、课程学分9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和选用(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2)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本教学指导方案中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的原则,侧重实践操作,要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信息及时纳入教材,使之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教材编写要结合当地行业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教学案例的编写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案例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互动性。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辅以任务驱动、演示、实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多方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正确利用信息的能力。

3.课程资源(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内容的标本、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跨领域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农作物生产技术》复习资料

《农作物生产技术》复习资料

《农作物生产技术》复习资料1、农作物起源中心:(1)中国起源中心(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大豆起源于中国)(2)印度起源中心(3)中亚起源中心(小麦)(4)近东起源中心。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智利是马铃薯的起源地。

2、农作物分类:(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三部分八大类。

①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水稻、玉米、小麦)、豆菽类作物(大豆)、薯类作物②工业原料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嗜好作物③绿肥及饲料作物:(2)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①喜温作物(10℃)(水稻、玉米)和耐寒作物(5℃)(小麦、油菜)②长日作物(小麦、油菜)、短日作物(水稻、玉米)和中性作物③四碳作物(玉米)和三碳作物(水稻、油菜、小麦)3、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发展:(1)模式化生产技术(2)轻型化生产技术(化学调控、抛秧、叶面施肥)(3)信息化生产技术(4)生态化生产技术(地膜覆盖、免耕)4、耕作制度:(1)概念:是指人们利用土地以及温、光、水等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以种植模式为中心,配合土壤耕作、管理、施肥、灌溉以及植保等环节组成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体系。

(2)组成部分: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农田土壤管理制度(3)中心环节:种植制度。

5、种植制度:(1)概念: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

(2)内容: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复种、间作、混作、套作、轮作、连作)6、作物布局(作物配置):是种植制度的首要内容。

(1)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作物的空间配置;另一方面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面积的比例安排。

(2)原则:a、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b、因地制宜,因土种植。

c、用养结合,增进地力。

7、复种:(1)概念: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以下是一份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的示例:教案标题: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目标:1. 了解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生产的概述a. 农作物生产的定义和分类b.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挑战2. 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a. 土壤管理b. 水资源管理c. 植物保护d. 施肥管理e. 农作物品种选择和培育3. 农作物生产的方法与技巧a. 合理的田间管理b. 病虫害防治方法c. 施肥和灌溉的技巧d. 农作物的采摘和储存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图片引入农作物生产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逐一介绍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解释其作用和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真实的农作物生产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作物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关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经验和观点。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学习。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或农业科技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了解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并与农民或专业人士交流。

6. 总结:总结课程中学到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与农作物生产技术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的成果来评估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

通过作业的评分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材或参考书籍2. 农田图片3. 实地考察地点的安排和相关信息4. 练习题和作业教学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或农民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农作物生产中的经验和技术。

2. 组织学生参加农作物生产实践活动,例如田间实习或志愿服务项目。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农作物生产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农作物的种类和特征:介绍常见农作物的种类、生长特点、适应环境等。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环节: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农作物生产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农作物生产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介绍农作物生产的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

三、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农作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案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种植、观察等,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操作技能。

小组讨论和汇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难点:理解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实践中。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或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

反馈方式:对学生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反馈和指导。

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法



1、“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 2、“合作性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共同总结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模式与方法
结合本教材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我们积极探 索和应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 实习等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构建科 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合 一, 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 。
任务三
2、任务驱动,重点自学
自学教材 任务驱动 分组学习 组内讨论 归纳总结 播放课件 爬板演示 组间互评 引导观察 教师引导 突破重点 共同提高
认真思考
共同纠错
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的 自然结合。课前的精心分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做到 以好带差,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教材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是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相关概念,如种植制度、间套作、轮 作、连作等概念的掌握,能进行农作物布局方案设计和种 植制度设计。其他各项目中的农作物各个时期的生育特点、 主攻目标、调控措施及苗情诊断、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田间测产、安全储藏是重点。
教学难点:
作物的苗情诊断、田间测产。
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 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综合实训和模块实训,定 期组织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 位适应能力。
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 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 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 的人才。即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全套知识体系及 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适合生产需要 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种子繁育员、农艺工、植保 员、农技推广员等,为农业及当地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
花生生育 花生生 时期 育期
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播种 50%幼苗出土 展开第一生根、分枝、长叶等营养生长 为主 1.营养生长为主,花芽开始分化 2.开始形成根瘤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2.根瘤大量形成,固氮能力增强
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要点
1、查苗补种 2、清棵 3、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
教材特点
三、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提高了 趣味性和开放性,突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特点。首先,依据河南生产实际,删除了老教材的
甜菜生产技术,内容选取紧紧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 格标准,针对性强,设计合理。为了便于学习、巩固,每 一项目、任务前设有学校目标,后面安排有信息链接、考 证提示、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等,方便知识拓展,便于 学习效果评价,突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我国花生生产的三大产区:
①北方大花生区; 50% ②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31% 97%, ③ 长江流域春夏花生区;16% 北方大花生区包括山东、河北和北京市全部,河南、 安徽、江苏的淮河以北地区。
2001-5-29)山东省是全国最重要的花生 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常年的种植面积、总产、出口创汇 分别 占到了全国的25%、35%、70%左右,均居全国首位。 在花生生产上,山东的播种面积比较稳定。
通过作业(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发言,引出地膜花生生产技术。让学生课后上网查阅
六、板书设计
花生的生长发育
花生的价值 引言 我国花生的三大产区 三、花生的生育时期 1、各生育时期的定义 2、花生的各生育时期 3、清棵技术 (1) 理论依据 (2) 技术要点
一、花生的一生 1、定义
二、花生的生育期 1、定义: 2、特点: 3、分类:
(中华商务网讯
花生的花开在什么部位? 果实又结在哪里呢? 这些植株现在处于哪一生育时期?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根据你的了解,它的一生有
几个生育时期呢?
提出以下任务:
任务一
了解花生的一生、生育期、生育时期等概念 及花生各生育时期的划分标准。
任务二
总结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 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掌握清棵的理论依据, 学会清棵这项操作技能
发芽 发芽 出苗期 出苗期 幼苗期 幼苗期 开花 下针期 开花 下针期
培育壮苗,促进第一、二 对侧枝早生快发,争取有 较多的有效花芽。 培土迎针;合理灌溉;增 施磷、钾、钙肥,提高固 氮能力,过旺植株使用生 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 根外施肥防止早衰,促进 荚果发育;保墒防涝;防 治病虫害
荚果期 荚果期
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剖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适用范围 教材内容及结构 教材特点 课时安排 课程目标 教材重点与难点 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
教材的地位适用范围


本书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 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 结合农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兼顾河南省 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编写而成。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种 植、园艺、园林等专业,也可用作乡镇干部 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用书。
教材结构
按项目-任务结构
项目包括

项目目标 项目内容 信息链接 考证提示、 学习评价、 思考与练习 任务目标、 知识准备、 练习与巩固、 任务实施和问题处理等环节。
任务包括

教材特点
本书编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 学方针,结合农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具体鲜明特点: 一、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 神。突出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发芽出苗期 幼苗期 开花下针期 荚果期 饱果成熟期
划分标准 生长特点 栽培措施 作业 1、 2、
层次分明,简单明了,合理地归纳了知识点
几点说明:
1、课前准备: 花生果实及籽粒若干;小黑板1个; 花生幼苗营养钵土壤栽培及无土栽培; 课件;学生分组(5组); 各小组花生幼苗的分发。
2、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教师讲解约5分 钟, 师生活动约35 分钟,5分钟的机动时间。
感谢您的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
花 生 的 生 长 发 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花生的一生、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 及各生育时期的划分标准;掌握花生各生育时期 的生长特点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能够理 论联系实际,总结出各时期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花生清棵这项农业技术。
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讲授课占40 学时,实训课62学时,临时机动课6学时
课程知识目标

农作物生产概论,包括农作物的布局、农 作物的种植方式、农作物生产环节 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田间管理技 术、储藏技术
农作物生产新技术


能力目标

主要农作物的播种育苗技术
主要农作物的肥水管理技术 主要农作物的收获、储藏技术及田间测产、 品质鉴定技术。
50%植株出现 鸡头状幼果
1.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 2、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 3、水肥消耗量耗水量达到最盛 1、营养生长日渐衰退,以生殖 生长为主。 2、根瘤停止固氮。
饱果 饱果 成熟期 成熟期
50%出现饱果 大多数 荚果饱满成熟
根外施肥,以延长叶片功 能期,提高饱果率 。
4、知识重现,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消化,将本节课 三个任务中的问题作为巩固练习,并通过flash动画 完整再现花生5个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记忆,为后面学习花生田间
管理技术做好铺垫。
5、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1、在我国北方,花生自然成熟期在9-10月,可市场上为什么 7月中下旬就有成熟的鲜食花生销售呢?你见过的可使花生提前 成熟的栽培措施有哪些?
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 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职业教育特色,并在知 识整合和内容编排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二、改革了传统章节编写,基于生产过程组织内部结构,达 到教学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把农作物生产概论作为一个
项目,下设四个任务;然后把每一种农作物作为一个项目,把每一个 管理环节作为一个任务。每一任务的学习内容从“知识准备”和“任 务实施”两个层面阐述;以了解、学会为原则组织理论知识,把实践 训练,农作物生产环节融入“任务实施”。在内容上做到了科学性、 先进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技术上,既注重常规实验技术,也吸收了 最新创新成果;既接近生产实际,又能引领生产。
感谢您的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
1、发芽出苗期 从播种到50%的幼苗 出土,并展开第一片 真叶为发芽出苗期。
2、幼 苗 期
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 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
3、开花下针期
自50%植株开花到50%植株出现 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 花针期。
4、结荚期
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 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
教材内容及结构
教材内容
本书按照“项目-任务”进行编写,共分10个项目、52个 任务。 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生产概论、 小麦生产技术、 玉米生产技术、 水稻生产技术、 棉花生产技术、 花生生产技术、 大豆生产技术、 甘薯生产技术、 烟草生产技术以及其他农作物生产技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度以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 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花生清棵技术
三、学情分析
劣势
优势
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1、学生熟悉花生这一农作物,所以容易将花生生长发育的理论 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能化抽象为直观,利于对本节课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