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af56f622c281e53a5802ff43.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袁世凯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进而复辟帝制,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渐认识袁世凯本质后,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学情分析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个性比较突出,喜欢彰显自我,所以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层次来看,本校学生课外阅读面较窄,学生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作出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
1.采用视频教学、图片、史料教学等方法,通过精心设问、情境创设,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2.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读阅读、讨论和分析。
3.讲述法,本课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陌生,某些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讲述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中华革命党;护国战争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过程与方法:报道宋教仁遇刺真相,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学生认识到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的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通过参观大元帅府,了解景点背后鲜活的故事和历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e91ced33687e21ae45a954.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技能目标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出示宋教仁遇刺的图片,介绍宋教仁遇刺的原因。
出示课本“相关史事”。
2、二次革命的发动(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1913年(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出示二次革命示意图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探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卖国。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8c542f2cc58bd63086bdd5.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2.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重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
帝制的史实。
教
学
难
点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
的黑暗局面。
教学内容新
课
导
入
导入1(图片式导入)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称帝图片,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称帝,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一共83天的时间,袁世凯是怎样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的?为什么又会迅速失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情境式导入)宋教仁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宋教仁是被谁害死的?为什么被害?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教材图片分析宋教仁遇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刺杀宋教仁的是袁世凯的亲信。
宋教仁被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史料积累
“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立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
——杨度《金铁主义说》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4e13ea76e58fafab00379.png)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2、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革命派的斗争,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理解军阀混战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和军阀割据【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那么,他窃取后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为什么说北洋政府的统治是黑暗的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
(板题)二、解题:学生了解北洋、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三个历史概念(见屏幕)师讲: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和军阀割据时期。
三、学习目标(见上略)四、导航目录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主题三帝制失败军阀混战五、新课讲授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一)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并阅读文中“相关史料”了解: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真相。
1、宋教仁其人其事(师补充:湖南常德市桃源人。
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1912年主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
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
)2、谁是幕后的真凶?生答略3、杀他的原因何在?生答略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是宋教仁提出,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
(出示直观图示)过渡语:宋教仁之死,让孙中山等人猛醒。
于是,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发起二次革命。
“宋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小知识: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58d2f31b765ce050814ff.png)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ba288a6c30c2258019e7a.png)
【学习模块】n加油
一、二次革命
1、结合课本P50页,了解宋教仁遇刺的真相。n加油
(1)了解宋教仁其人其事。
(2)宋教仁遇刺的“n加油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3)杀他的原因n加油何在?
2、阅读课本P51第一自然段,归纳二次革命的相关信息(领导n加油人、经过、结果、失败原因)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n加油的区域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n加油,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
唐继尧
控制着n加油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n加油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当堂检测n加油】
完成练习册P43-44测试巩固1-6
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回n加油答,针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为什么说“二十一条n加油”是灭亡中国的条约?
三、护国战争
1、据课本P52-53,找出护国战争的时n加油间、领导人、经过和结果。
2、阅读课本P53材料研读和材料五,想一想:袁世凯的n加油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有何启示?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n加油结果。
4、认识北洋军阀派系的形成,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n加油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难点:理解“二十一条”的内n加油容;认识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50-5n加油3的内容)
1、完成练习册P42自主学习,课本P54课后活动第1题
【课后作业】
1、完成n加油练习册P44-45(ABC)
2、预习第十二课(ABC)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3f29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2.png)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时期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时期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bbd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1.png)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时期的
黑暗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的背景
- 掌握北洋时期各阶层社会的表现和矛盾冲突
- 分析北洋时期黑暗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重点
- 北洋政府成立及其统治的背景
- 北洋时期各阶层社会的表现和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
- 分析北洋时期黑暗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
- PowerPoint课件
- 教学素材: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的背景,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讲解(15分钟)
结合PPT课件,详细讲解北洋时期各阶层社会的表现和矛盾冲突。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 北洋政府对外层社会的统治方式
- 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表现和冲突,如新军阀、民主革命派、农民、工人等
分析(20分钟)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洋时期黑暗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哪些因素导致了北洋时期的黑暗统治?
- 北洋时期的黑暗统治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有哪些影响?
总结(10分钟)
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北洋时期的黑暗统治对社会的影响,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课堂延伸
-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并做相关研究,介绍该时期的统治方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北洋时期黑暗统治的影响的短文。
参考资料
-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 中国近代史相关文献。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d605f4e009581b6bd9ebb5.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材解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0bc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1.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特点,认识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和五四运动的背景;3.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步骤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或文章,向学生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特点。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特点,包括政府组织架构、统治思想、民族矛盾等问题。
解释北洋政府在政治上的局限性和经济上的困难。
3. 课文讲解(2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五四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等。
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 学生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鼓励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
5. 总结(5分钟)简要总结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和五四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对今后学习历史的意义进行展望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学生能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多角度思考和讨论;4.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5604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e.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本课主要内容为学生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北洋政府的统治状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军阀割据、民众抗争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史料,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2.难点: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史料:与北洋政府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通过史料展示,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操练(15分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讨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影响。
部编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79d60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d.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语: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新生的中华民国走向何方?在那个急速转变的年代,北洋政府又如何统治中国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北洋岁月。
(板书: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讲授新课1、二次革命教师讲授:在中国民主共和的艰难道路上绕不开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是袁世凯。
(纸板:袁世凯)教师提问:同学们对袁世凯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叛徒、阴险、两面三刀、狡猾、权力欲重等。
看来同学们对袁世凯的印象不怎么好。
其实袁世凯是一个多面角色。
他十二三岁就能驯服烈马,有一种浓烈的草莽气息。
他也曾刻苦读书,后来投笔从戎。
李鸿章赞他“胆略兼优,能持大体”,袁世凯可称得上是中上美才。
(纸板:中上美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败刺激了清政府,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
袁世凯主持的直隶一带的新政创下很多“中国第一”。
袁世凯可说是新政干将。
(纸板:新政干将)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有什么表现?学生回答: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所以他又被称为窃国大盗。
(纸板:窃国大盗)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从1912年袁世凯上台执政开始,到1928年结束。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读史料一?学生朗读:辛亥革命以来,各省都督拥兵自重、财政独立,尾大不掉比晚晴有过之而无不及。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教师提问:史料一说明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各省权力大。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下史料二?生: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来三百多个政党,这些政党多如牛毛,无穷无尽的党争。
——朱宗震《1912年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教师提问:这段史料又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政党太多,党争不断。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ea65ddad02de80d5d84028.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袁世凯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
为了维护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与北洋军阀展开不懈的斗争。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又学过“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这对学习本课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由于本课涉及“北洋军阀”“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概念,相对较难理解且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探究。
另外还应适当补充史料,帮助学生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北洋政府名称的由来,认识北洋政府的性质。
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革命行动,认识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通过图表与数据分析,能够认识到军阀混战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同时提升维护国家和平与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军阀割据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一《老猿百态——刀大杀人多》——吴浩然:《民国漫画·袁政府画史》,101页,济南:齐鲁书社,2016教师设问:漫画中的“老猿”暗指谁?这幅漫画反映是什么史实?(参考答案:袁世凯;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f826a8ce2f0066f433226f.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学习目标1.结合二次革命形式示意图,能够说出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其结果。
2.列举出袁世凯实施的独裁措施;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原因。
3.知道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
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二、自主预习1.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他又废除,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4.1915年,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三、合作探究1.总结归纳北洋军阀的派系、领导、控制区和依附国家。
2.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四、随堂演练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2.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A.权力之争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D.共和和专制的矛盾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4.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5.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6.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垮台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7.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1912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3.中华帝国洪宪元年4.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三、合作探究1.2.提示:(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
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渔父”宋教仁照片
2.材料引入: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
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
党有宗旨,所以定众志。
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国民党宣言》
3.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
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
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4.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5.图片展示:展示“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7.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8.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即“洪宪帝制三部曲”: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
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
凯不但可以成为“终身总统”,甚至取得总统职位的世袭权。
辛亥革命成果只剩“民国”一块空头招牌。
4.图片展示:展示图片《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5.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认为到了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时机。
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馆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为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提示: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7.材料引入:我国国民对于此次中日交涉愤慨特甚。
各省长官屡次联电外交部诘责,各地人民多结合团体,迭次开会讨论,其最著者,如国民对日志会、劝用国货会、救国储金团
等。
8.教师小结:北洋政府接受日本最后通牒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各个城市的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各大城市还开展了救国储金活动。
无论从地缘分布的广度,还是从参加人数、阶层的众多来说,这样举国一致的群众活动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材料引入: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2.教师提问: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3.教师讲述: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和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讨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4.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护国战争过程。
5.图片展示: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右起:3蔡锷,4李烈钧
6.教师提问:袁世凯最终结局怎样?
提示: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7.问题探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为人民所唾弃。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1.教师讲述: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2.图片展示:展示《北洋军阀封建割据形势图》
3.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总结归纳北洋军阀的派系、领导、控制区和依附国家。
4.学生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5.教师归纳:(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课堂总结
课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军阀之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
❸板书设计➷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国会
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护国战争——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军阀割据——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❹教学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
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
在本课中,我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
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
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
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