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代文化常识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代文化常识精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烛之武退师"〔1〕文学常识填空A."烛之武退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 "" "并称为“春秋三传〞。

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春秋鲁左丘明春秋B"公羊传""谷梁传"(2)"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中国先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3)行〔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4)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烛之武退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5)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上下。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行使统治权。

各诸侯国,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必修一至必修五)必修一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的谦称。

5、执事,办事的官吏,有时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6、竖子,对人的蔑称。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8、中庶子:掌管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9、郎中,宫廷的侍卫。

10、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11、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12、伯仲叔季是兄弟辈长幼的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最小。

13、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三个月,每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

比如,春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春,第二个月称为仲春,第三个月称为季春,以此类推。

14、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15、参乘:亦作:“骖乘”,古时候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二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中,阳,指的是阴历十月。

4、《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5、《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中,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6、《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7、《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人教版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知识集锦

人教版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知识集锦

人教版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知识集锦必修三《杜甫诗三首》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

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

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3.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4.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贾人:商人。

6.出官:(京官)外调。

7.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8.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9.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必修一到必修五语文文化常识一.官职1.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陈情表]2.郞中:秦汉时是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是尚书省的属官。

[陈情表]3.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藉,祭奠先圣先师,讲经,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陈情表]4.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鸿门宴]5.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实际上是闲职。

[琵琶行]6.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琵琶行]二.科举1.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陈情表]2.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

后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陈情表]三.地理常识1.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鸿门宴]2.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鸿门宴]3.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游褒禅山记]4.河:黄河[鸿门宴]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滕王阁序]6.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滕王阁序]7.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滕王阁序]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阿房宫赋]9.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后指全国各地。

[阿房宫赋]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孔雀东南飞]11。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孔雀东南飞]12.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孔雀东南飞]13.锦城: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

[蜀道难]四.宗法礼俗.1.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

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赤壁赋]2.无尽藏:佛教语,意谓包罗万有。

[赤壁赋]3.期功:在宗法制度中,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人教版必修一到五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版必修一到五古代文化常识

必修一古代文化知识整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辈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说明,《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说明。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 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辈爵称和爵位制度经常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责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跟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做事的官吏的敬称。

4. 《战国策》:国别体史册,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 卷,分为12 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册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

后辈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 为变徵之声复为大方羽声...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浩大的礼仪,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从。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够直呼天子,必定先呼台下的侍从而告之。

今后“陛下”就成为与帝王当面对付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11.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0413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0413

射洪中学高2018届高中人教版课内文学文化常识(精编)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文化常识必修一1、《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东周以前240-250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也可当散文看)。

4、行李,出使的人。

5、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

6、以乱易整,不武-----古代战争的道德。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音调悲凉。

8、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9、尺兵,尺寸之兵。

11、郎中,宫廷侍卫。

12、箕踞,坐在地上,张开两脚,形状像箕,这是轻慢傲视对方的表现。

13、山东,殽山以东,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14、季父,叔父;亚父,把别人当成仅次于父亲。

15、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16、古代河北河南,黄河的北面和南面。

17、参乘,骖乘,古时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不是左边。

乘:四匹马拉的车。

18、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9、谨诺,表示恭敬语气。

20、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21、再拜,拜二次,表示隆重。

2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2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

2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2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27、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28、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必修二1、《诗经》分风雅颂;《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风大都是指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音乐;颂分周颂和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一(必修一)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晋侯、秦伯围郑)引申——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重于称`子`.父(读第三声):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4.寡人:君主、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古代君王自称:朕(秦之后)、寡人(通用)、孤(通用)、(明太祖朱元璋自称:咱)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引申——供役使者,仆从;有职守之人;官员也称执事《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引申——卿别意:古代高级官名;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古代夫妻互称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引申——小子:与竖子同义4.祖:临行祭祀路神,此处为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至易水上,既祖,取道)5.中国古代音乐基本音阶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高中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高中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高中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总结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行李】出使的人。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变徵】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竖子】对人的蔑称。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司马迁】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 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它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河】黄河。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 33 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

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

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必修二】《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 305 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本(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归纳必修1《沁园春·长沙》1.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拓展:史书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

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

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贯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

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爵位: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

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

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寡人: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

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

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古代对男子、女子的称呼男子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娘--古代指母亲,少女或泛指妇女。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2.卿:1)古代高级官名。

三公九卿、卿相2)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称荀子为“荀卿”3)君主称臣民;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4)古代夫妻互称: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5)姓。

3.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朋友之间的敬称。

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麾下、膝下;在下:自谦词)4.邑:1.通称诸侯的封地;2.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小则获邑,大则得城”5.仆:称自己的谦词。

鄙人、敝人、愚6.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先秦即有祭祀路神、然后登程之俗,其意在祈求一路平安,称之为“祖”。

后世沿之,多于路旁亭舍或在野外临时设立帷帐,备酒肴送别行人,故也称祖帐、祖送、祖道等。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8.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汉承秦制,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太子太傅、少傅,古官……秩二千石。

”属官有太子门大夫5人,庶子5人,洗马16人,舍人、太子中庶子、太子御骖乘、护太子家等,可知中庶子确无掌管车马之职。

在秦、汉以后,中庶子一直是太子宫官,职掌侍从太子,与皇帝身边的侍从相似。

南北朝时期仍称中庶子。

隋代太子官署有门下、典书二坊,各设庶子,门下坊为左庶子,典书坊为右庶子。

唐代改称左、右春坊,以比朝廷的门下、中书省,有左春坊左庶子与右春坊右庶子;高宗时一度改成左右中护,不久恢复旧称。

后代沿置。

清代无官署而仅留官名,并且官无职事,只用以备翰林官的迁转。

清末废置。

)郎中:宫廷的侍卫。

(郎中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9.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0.参乘she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1.封邑制度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也叫“采地”、“采邑”、“食邑”。

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

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

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

12. 五音: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

变徵声调悲凉。

六律:律本为定音竹管,后指古代音乐专门名称: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子八类。

雅乐:古代帝王郊祭、朝贺等大典上所用的音乐。

俗乐:与雅乐相对。

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

宫廷宴会中也用称为“燕乐”。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歌曲名,被认定为高级音乐。

后来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都是古代楚国歌曲名,被认定为通俗音乐。

后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12.九宾: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

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鸿门宴》1.司马迁,字子长。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2. 《史记》,是由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称为《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记》。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都依照《史记》体例,都是纪传体。

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都是断代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