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e2a987c10661ed9ad51f34a.png)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2)建立者:隋文帝杨坚(3)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1)时间:589年(2)标志:灭陈(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②加强南北交通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戒奢从简”,节制欲望;(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魏征)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初一下政史地生期中总复习
![初一下政史地生期中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3dd0a46be1e650e52ea99e0.png)
地理第七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2、范围:西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3、分区与国家:4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
4、地形特点:一是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二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5、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发射状流向海洋。
第2课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1、亚洲气候的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
2、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但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使得亚洲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第3课人口最大的大洲1、各大洲人口数量: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亚)、印度(亚)、美国、印度尼西亚(亚)、巴西、巴基斯坦(亚)、俄罗斯、孟加拉国(亚)、日本(亚)、尼日利亚,六国在亚洲。
3、各大洲人口增长率: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与大洋洲(并列)、北美洲、欧洲。
4、亚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较为稀疏。
5、亚洲人口问题:亚洲人口多,增长快,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压力。
第4课经济发展的差异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是唯一发达国家,其它为发展中国家。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924318bed5b9f3f90f1ca5.png)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985cabf524ccbff1218488.png)
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理位置:P2图6.2亚洲的范围,地处东半球、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亚洲地形P4图6。
5,能在图中找出下列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大山脉)、珠穆朗玛峰(最高峰,8844.43米)、青藏高原(最高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平原)、里海(最大的湖)、贝加尔湖(最深蓄水量最大湖泊)、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阿拉伯半岛(最大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马来群岛(最大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亚洲地形的特点:1)地面起伏大2)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
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3、P7图6.9,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共计9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分布范围,如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和湿润,冬季严寒而干燥。
)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4、P9图6.12,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由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南北对称的原因是(1)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对称(2)地形分布差异较小。
第二节人文环境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计6个。
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印度尼西亚.2、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3、P12图6.16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印度河流域(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2329c60242a8956bece448.png)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c15bd949649b6648d7474b.png)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821d635fbfc77da369b114.png)
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期中复习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亚洲一、世界第一大洲(标有页码的地方,要对照课本相应页数看图熟悉)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结合课本2页图6.1看)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一一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一一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一巴拿马运河。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洲:5、地理分区:亚洲分为6_空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课本4页,图6.5)各个地区的国家如下表所示:(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会看课本7页图6.8和6.9)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主要河流注入的海洋如下表:n3之最: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一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一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一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一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一世界最大的湖泊;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马来群岛一世界最大的群岛;死海一陆地最低点; 西西伯利亚平原一亚洲最大的平原。
三、复杂的气候(见课本页10图6.13,熟悉各个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特点)1、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少。
3、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27b219581b6bd97f19eadb.png)
。展发业商于利有�生产 的 币 纸 。 币 纸 的 早 最 上 界 世 是 这 � 子 交 现 出 区 地 川 四 � 期 前 宋 北 、5 。理管以加�司舶市立 设 口 港 要 主 在 � 易 贸 外 海 励 鼓 府 政。 港 商 大 的 界 世 名 闻 是 州 泉、 州 广 � 达 发 很 易 贸 外 海 的 朝 宋。 � 州 杭 �安 临 — — 是 市 城 业 商 的 大 最 宋 南、 4 。位首界世时当居业船造的朝宋。都瓷的名著是镇德 景。 代 时 煌 辉 的 上 史 器 瓷 国 中 是 代 宋。 展 发 的 业 船 造 和 就 成 的 业 瓷 制 、 起 兴 的 业 织 棉 、 高 提 的 平 水 业 织 丝 括 包� 展 发 的 业 工 手 方 南 朝 宋、 3 。植种泛广南江 在 也 叶 茶 和 花 棉。 仓 粮 的 要 重 为 成 州 湖 、 州 苏。 广 推 到 得 快 很 南 江 在 � 稻 城 占 — — 种 品 良 优 了 进 引 南 越 从� 量 产 食 粮 高 提 了 为 府 政 朝 宋、 2 。南江了发开同共 �动劳勤辛民人动劳方北南、⑤�展发业农视重者治统南江、④�越 优 较 比 件 条 然 自 和 件 条 产 生 方 南、 ③ � 力 动 劳 的 南 江 了 充 补 并 � 具 工 和 术 技 产 生 的 进 先 了 去 带� 迁 南 人 方 北、 ②� 定 稳 平 和 对 相 方 南� 多 较 乱 战 方 北 、 ① � 因 原 的 展 发 济 经 南 江� 期 时 朝 宋、 国 十 代 五 ★ 、 1 � 课 01 第 。成形面局峙对金宋。线界分定划线一关散大至水淮以 方 双 � 币 岁 金 给 并 � 臣 称 金 向 宋 南 � 议 和 成 达 金 宋 � 后 害 被 飞 岳 、8 。的 义 正 是 这� 益 利 的 民 人 大 广 合 符� 平 水 展 发 化 文 济 经 的 高 较 区 地 原 中 卫 保� 产 财 命 生 的 民 人 了 卫 保� 金 抗 飞 岳。 坏 破 的 重 严 成 造 济 经 方 北 对 �杀残掠掳中争战的宋南对在族贵真女——�飞岳价评何如★ .飞岳了害杀罪”反谋“谓所以桧秦来后�地失多许复收 � 军 金 败 大� 敌 杀 勇 英 军 家 岳 的 领 带 他� 飞 岳 领 将 金 抗 的 名 著 宋 南、 7 。 �州杭�安临在城都�宋南立 建 构 赵 � 年 7211 。 宋 北 掉 灭 年 7211 于 又 后 � 辽 灭 先 � 后 立 建 金 、6 。祖太金是就 打 骨 阿 � 金 号 国 � 帝 称 宁 会 在 � 打 骨 阿 领 首 的 族 真 女 � 初 纪 世 21 、5 。币岁夏西给宋北�臣称 宋 北 向 昊 元� 和 议 方 双� 来 后。 大 很 失 损 方 双� 战 交 宋 北 与 年 连� 后 帝 称 昊 元 。 庆 兴 在 城 都 � 夏 西 立 建 昊 元 领 首 族 项 党 � 期 前 纪 世 11 、4 。面局平和持保间之宋辽�间时长很后此。盟之渊澶称史 � 币 岁 辽 给 朝 宋� 兵 退 朝 辽� 和 议 宋 辽。 军 辽 退 打� 振 大 气 士 军 宋� 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精)](https://img.taocdn.com/s3/m/6d5580e0aef8941ea76e0569.png)
一、亚洲1.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七大洲中最大,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3.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通过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隔,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5.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平原分布在大陆四周6.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最低海死海-400米。
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7.亚洲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8.亚洲世界之最:①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②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③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④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⑤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⑥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⑦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⑧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⑨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9.亚洲人口最多,自然增长率排世界第二二、日本10.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小岛、海域组成。
1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日本的象征富士山是活火山。
1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其原因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短缺,沿海多优良海港,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商品,易发展对外贸易13.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三、东南亚1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最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最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1887c85fbfc77da369b103.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北温、热三个温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北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2.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势: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3.河流特征: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分为六个地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中亚。
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南亚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北亚东西伯利亚雅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乘狗拉雪橇。
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游牧生活。
东南亚达雅克人聚居在长达200米的长屋里3.气候特征:(1)亚洲气候分布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亚洲没有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亚洲的世界之最:第8页阅读材料5.亚洲填图:第7页主要的地形、河流、湖泊、半岛等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本州岛。
(掌握第14页图)(2)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7cd9e00844769eae009ed2e.png)
七年级下册期中地理复习提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
○大洲的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京170°之间,范围广大。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见P10图6.13要能填图).没有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1.doc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1.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ce69e849649b6648d74781.png)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1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c826b4d4d8d15abe234efa.png)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人教版七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666ae96137ee06eff9189d.png)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最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最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70a86695901020206409c10.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1.地理位置: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2.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北温、热三个温度带;大部分位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3.北温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北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地。
北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5、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课本第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18 页图上识记)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界线:苏伊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士运河。
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4.地形特征:1、文化特点: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5.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势: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
6.河流特征:第二节东南亚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1、位置和范围(识记22 页图):7.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分为六个地(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8.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中亚。
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南亚恒河三角洲孟(2)纬度位置:热带;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044ccb8bd63186bcebbcd5.png)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诚信自我检测(提纲)第一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濒临的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疆域优势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英国:岛国蒙古:内陆国家2、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P42图3-3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14.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
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原因是北亚气候寒冷,中亚和西亚气候干旱.。
生物第二节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作用缺乏症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的通道)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①最长;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3)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①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第三节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肺:①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②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③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形成压力差。
(4)体内气体的交换:①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3)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发)。
政治第一课1P4 注意容貌上的修饰……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2P53、快乐的。
P54P6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5、P76P87、虚荣心重的人,常常讲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虚荣心不是自尊心。
P88、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P10)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的。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是我们的快乐。
(P11)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P10)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9、P1210、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P1211、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和评价:P14 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这种情绪冲动对人对己都不利。
(第二段)我们要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感受自尊的快乐。
(第一段)12、P14 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13、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P1514、尊重他人的方法:P15 第一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第二善于欣赏、接纳他人;第三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15、尊重他人的意义:P16 事实说明……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1P202、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P213、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P22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4、自信的表现: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P225P236、自信者的那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P257、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P268、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P27—P28 看到进步和长处。
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9P2910、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
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P30 11、做个自信的中国人:P30—P31 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三课1P342P34—P353、自立的重要性:P364、自立的必要性:P36-P38 ①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②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③人生需要自立……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5、P396、依赖的危害:P40 这种依赖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其一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其二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其三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7、自立的表现:P41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8、自主与自立的关系:P429、自主的含义:P4210、P4211、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P43—P44 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
第四课1P472P48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3P48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自强的作用:P48—P50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P48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P50(自强是进取的动力,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5、P506P507、为什么要自强,不要自弃?P50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8、要想自强,我们该怎么做?P51—P559、P5210、P5311、P5412、自强要从少年始:P56自强要从少年始。
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砍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1P612P61—3、为什么说人生难免有挫折?P60—P62 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难免会碰钉子。
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由于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
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许多,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
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4、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三种态度):P63 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享受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