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3 讨 论
[] 葛金 芳,李俊,姚宏伟. 1 慢性支气管 炎免疫病理机制 的研 究进展 [ ] 安 J.
徽医药,20 , (3 . 03 0)
慢性支气管炎属祖 国医学的 “ 咳嗽” “ 喘证 ” “ 痰证 ” “ 饮证 ”等范畴 。其病变 涉及肺 、脾 、肾三脏 ,其 中肺 是
[ ]杨 大洪. 2 清气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 例 [] 北京 中医,1 9 , (1. 0 J. 94 0)
中 医治 疗 慢 性 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 管炎 6 例 临床 观 察 O
陈爱 东
北京市密 云中医院 ,北 京 1 10 05 0
【 摘 要 】:在我 国,慢性支气 管炎作 为一种 常见病 、多发病,严 重危 害人们的健康,为了对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研究 ,本文 选择近一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分组对 比研究 ,研究表 明慢性支气 管炎在 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 ,止嗽散与阿莫西 林和氨溴索联合应用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 阿莫西林 、氨溴索) 的治疗效果 。 【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 ;止嗽散 【 中图分 类号 】R 5 . 26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 0 0 8 0 7 l 0 7 8 1 2 1 )0 — 9 一
临 床 研 究
C ii a R s a c ln c l e e r h
中 国 民 族 P , '医 药  ̄B fI
C i e e J un l o tn m d c n a d E h o h r y h n s o r a f E h o e i i e n tn p a  ̄c ・9 ・ 7
慢 性支气管 炎是指气 管 、支气 管勃膜及 其周 围组织 的 病 变 的主 要脏器 。中 医认为本病 的病 因病 机主 要是外邪 侵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 以咳嗽 、咳痰为之主要症状或伴有 袭和 肺脾 肾三脏功 能失调 密切相 关。其外 感因素主 要包括 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情若缓慢进 展,常并 风 、寒 、暑、湿 、燥 、火 六淫之邪 所致 ,外邪从 口鼻或 皮 发 阻塞 性肺 气肿 ,甚 至 肺 动 脉 高 压 、 慢性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 毛侵 袭人 体肌 表 ,导致肺 失宣肃 ,痰浊滋 生 ,痰 浊阻塞胸 1 资料与方法 肺 ,引起 咳喘、咯痰 ;其 内伤脏腑 主要是 指肺脏久 咳致虚 1 1 病 例 来源 . 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 ,均可 引起咳喘 。 本研究 的病 例全部来源 于2 0 年2 0 9 月至 2 1 年2 0 0 月就诊 本研 究主要针对 慢性 支气管 炎急性发 作期 即外 感咳嗽 于我 院 门诊慢 性支气 管炎患者 ,全部 病例均符 合病例 选择 之风 寒袭肺 型,主要 治法 是疏风散 寒 ,宣肺 止咳 ,采用 中 标准 。 西 医结合 的方法 ,治疗效 果显著 。止嗽散 的方剂组 成源于 12 纳 入 标 准 . 《 学心悟 》: “ 不贵 险峻 ,惟 期中病而 已。”本研 究 医 药 符合西 医慢性支气 管炎 一急性发 作诊断标 准 ;符 合咳 的止 嗽散 加味方 剂组 成有 紫苑2 g 0 、百部 1 g 5 、陈皮 l g 5、 嗽风 寒袭肺证 的中医症 候辩 证标 准 。年龄 3  ̄ 6 周岁 。急 荆芥 1 g 5 15 J 5 、桔梗 2 g 0 、自前 1 g 5 、冬 花 1 g 5 、杏仁 l g O 、半夏 性期病程少于等于2 天者 。未使用过其他抗菌素治疗 。 1g 5 、甘 草 Ig O 。临床使用 中根据病 人病情 ,可随证 加减 , 13 治疗方法 . 风 寒 轻 症 者 加 前 胡 1 g 紫 苏 l g 生 姜 l g 风 寒 重 症 者 加 5、 O、 O, ( )分 组对 照 :共 观察 病人 6 例 ,根据 就诊先 后顺 麻 黄l g 1 O O 。方中 以紫苑 、百部为君 ,两药味 苦,都入 肺经 , 序 ,按 随机数字 分组表进行 随机分 组 ,治疗 组3 例 ,对 照 其 性 温 而 不 热 , 润 而 不 寒 , 皆 可 止 咳 化 痰 ,对 于 新 久 咳 嗽 O 组 3例 。 0 都能使用 。桔梗 、 白前 味辛平 ,亦入肺 经 。桔 梗味苦辛 , ( )给 药 方法 2 善于开宣 肺气 ; 白前味辛 甘 ,长 于 降气 化痰 。两 者协 同, 治 疗组 : 口服 阿 莫西 林 , 一 日三 次 ,一 次0 5 ,盐 .g 宣一 降, 以复肺 气之宣 降 ,增 强君药 止咳化痰 之力 ;半 酸氨溴索 片 ,一 日三次 ,一 次6 m ,同时服用 中药汤剂止 夏 、杏仁 味辛温 亦入肺经 ,半夏 用于湿 痰 ,寒痰 证 ,为燥 0g 嗽 散加 味 日一付 1 0 l 晚分服 。止 嗽散 加味 汤剂组 成 : 5m早 湿 化痰 ,温 化寒 痰之 要药 : 杏仁 味苦 能 降,且 兼疏利 开通 荆 芥、桔梗 、 白前 、陈皮 、百部 、紫 苑 、冬花 、杏仁 、甘 之性 ,降肺 气之 中兼有宣 肺之功 而达止 咳平喘 ,为治咳 喘 草 、半 夏 。 之要 药 ,以上 四位 药共为 臣药 。荆芥辛 而微温 ,疏 风解表 对照组: 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和 盐酸氨溴 索片 。 利 咽 ,以除在表之 余邪 ;陈皮理气 化痰 ,冬花药性 功效与 疗程:连续服用 1天 为1 4 疗程 ,共观察 1 个疗程 。 紫苑 相似 ,彼则长 于化痰 ,此则长 于止 咳,二者常 相须而 14 安全 性 观 测 . 用 ,均为佐 药 。甘 草缓急和 中 ,调和 诸 药,合桔梗 、荆芥 血、尿 、便常规检查 ,心 电图,肝 功能 (L / S ) A T A T 、肾 又有利咽止咳之功 ,是为佐使之用 。 功 能 (U 、C ) B N r 。治疗 前后各查一次 ,并详细 观察、询 问病 慢性支气 管炎 患者 的支 气管粘 膜杯状 细胞细胞 增生 , 人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及 发生 的时间、反应 程度 、是否 需要 粘 膜下 腺体增 生肥大 ,分泌 亢进 ,以粘 液腺 为主 。急性 发 停 药 , 是 否 需 要 处 理及 处理 的方 法 等 。 作期 ,毛细血 管充血 、水肿 ,使痰液 分泌增 多; 由于 纤毛 2 结 果 变短 ,其清除痰 液功 能减退 ,痰液积 于支气 管腔,有助 于 2 1 临 床 资 料 可 比性 分 析 . 微 生 物 继 发 感 染 ; 支 气 管 粘 膜 的 充 血 水 肿 ,痰 液 的 分 泌 增 两 组患者性 别,年龄 ,病情 分布等 ,经统计 学检验无 多 ,使上 皮增 生的管腔 进一步 狭窄 ,支 气管痉 挛,从而 使 显著性差异 ,具有 可 比性 ,治疗 前两组所 有观察指 标均进 咳、喘加 剧 。止 嗽散方 中紫苑有 祛痰平 喘之功 ,百部 、杏 行显 著性检验 ,具有可 比性 。 仁 有镇咳 平喘之 功 ,桔 梗有平 喘之功 , 白前 、陈皮有止 咳 22 疗 效 性 观 察 . 祛 痰之功 ,半夏 有镇咳 祛痰之 功,冬花 、甘草有 祛痰 、止 止 嗽 散 加 味 和 西 药 ( 莫 西 林 和 盐 酸 氨 溴 索 ) 合 应 咳 、平喘之功 ,以上九位 药联合应用 ,临床研究标明对慢性 阿 联 用 ,在临床研 究中有开宣肺气 ,改善肺通 气功 能,抗炎 ,止 支 气 管 炎 急 性 发 作 期 风 寒 袭肺 证 型 的患 者 ,咳 嗽 、 咯痰 、 喘 咳,化痰 ,平喘的功效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发作期 的临床 息 、哮鸣的主证均有显著改善 ,考虑于止嗽散加减和 西药联 症状 ,肺通气 功能 ,血 常规等 方面均有 明显 改善作用 。治 合应用效果有关 。 疗本病有 效率 达N8 . % 6 7 ,而单纯使用西药 治疗 有效率仅为 4 结论 6.% 33 ,治疗 明显优于对照组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止嗽散加 味和 西药 ( 阿莫 西林 和盐 酸氨嗅索) 合应用 联 2 3 安 全 性 检 测 . 对慢性 支气管 炎急性 发作期 ( 寒袭肺 型) 较好 的疗 效 , 风 有 两 组 均 未 出 现 明 显 的 不 良反 应 ,血 、 尿 、 便 常 规 、 心 且未见 明显毒副作用 ,适用于临床 。 参考文献 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异 常。
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临床分析
意义 , 具 有 可 比性 。
2 . 1 两组患者 临床症状 和体 征消失 时间 比较 观 察组治
析, 率和均数 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及 t 检验 , P< 0 . 0 5 , 显示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观察组 患者 6 O例 , 男3 8例 , 女2 2例 , 年龄 范 围为 3 9—7 5 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 5 7 . 9±6 . 8 ) 岁; 患 者 自发病 到 医院就 诊治疗 时间为 2—8天 , 平 均 就 诊 时 间为 ( 3 . 7- 4 - 2 . 8 ) 天。 对照组患 者 6 O例 , 男3 7例 , 女2 3例 , 年龄 范 围为 4 0~ 7 4
共1 2 0例 , 上 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 。两组均给予镇 咳祛痰、 保持 呼吸 道通畅等 常规 治疗 , 对照组给 予 头孢他啶抗 感染治疗 , 观察 组给 予头孢唑肟钠抗感染治疗 。观察两组 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情 况。结果
疗过程 中湿罗音消失天数低 于对照组 , 对照组治 疗过 程 中痰液恢 复正 常天数低 于对 照组, 观 察组 治疗过程 中咳
例( 有 效率 为 2 5 . 0 %) ; 无效 1 1 例( 无效率 为 1 8 . 3 %) 。对 作者 单位 :河南省漯河市第七人 民医院呼吸一科 , 河南 漯 照组治 疗后 经 临床 效 果 评 定 标 准 评 定 后 的 总有 效 率 为
两组患者所得 的临床效果评定数据 、 临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临床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30投稿邮箱:sjzxyx88@310·临床监护·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临床疗效观察刘陈(武汉市中医医院 肺病科(呼吸内科),湖北 武汉)摘要:目的 观察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双盲对比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止嗽散加味治疗。
结果 治疗组发病次数及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
结论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止嗽散;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32.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0.176本文引用格式:刘陈.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310.0 引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
临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2]。
目前此病已经成为呼吸系统常见及多发病之一,每年冬春及秋冬季节换季好发,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该病常规西医治疗原则主要为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对症治疗,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且患者经济负担大,而笔者近1年来在本院门诊运用止嗽散加减联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有效缩短患者病程,且不良反应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门诊选择2017年度本院肺病科(呼吸内科)就诊的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患者80人,其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3],以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
盐酸氨溴索联合必嗽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1]武金银 . 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气指标、内皮素1 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9,23(1):176-179.
[2]张云飞,臧雪静,娄丽霞 . 循经叩背法联合清肺化痰汤辅助治疗老 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9,40(5):604-606.
嗽平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联合必嗽平治疗。治疗 7 天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比较总发生率
(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7 天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 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经盐酸氨溴索联合 必嗽平治疗对改善血气指标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1年10月所收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先,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茶碱0.1 g,3次/d解痉平喘药物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并给予持续低流量给吸氧治疗。
治疗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此基础治疗上,采用每100 ml生理盐水中加60 mg盐酸氨溴索,摇匀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静滴2次,7 d为1个疗程。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咳嗽情况、痰液黏稠度和用药不良反应等做详细观察和记录,进行疗效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者通过1个疗程治疗,显效:咳嗽、咳痰明显好转,且肺部湿啰音消失或轻微,气喘症状消失,x线胸片复查病灶炎性病变基本消失;有效:咳嗽、咳痰症状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气喘减轻,x线胸片复查炎性病变部分缓解;无效:咳嗽、咯痰等症状没有出现好转,有的甚至加重,气喘加重,肺部湿啰音没有减轻,x 线胸片复查炎症趋于恶化。
本次研究,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研究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非常有效,见表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总结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总结作者:张丽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的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因素或者是非感染因素的影响,引起气管或者是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的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例主要的表现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量增加[1]。
临床上的表现是患者出现咳嗽、气喘或者是咯痰等,持续的时间超过3个月。
在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较轻,到晚期后,炎性反应更加严重,持续的时间较长,当病情持续发展以后,可能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
本次研究选择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的年龄为(44.8±2.4)岁;病程为2-24年,平均病程为(12.0±1.4)年。
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病程等)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口服吗啉咪胍,每天3次,每次为200g;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9%,在其中加入头孢曲松钠4g,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0天即1个疗程。
观察组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前提下,加入中药治疗,小青龙汤加味:白芍、炙甘草、白前、巴戟天、十姜等各10g,五味子以及细辛各为6g。
煎熬为450ml,每天分3次服用,1次150ml,持续的服用10天。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人,分别进行治疗的同时,两组均给予祛痰、镇咳、平喘、吸氧等对症处理。
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
阿奇霉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好的效果,可作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之一。
标签: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1]。
近一年以来,笔者应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和阿莫西林或先锋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病史、体格检查、X线检查确诊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8例,女22例。
治疗时急性发作病程3~7 d,平均4 d,均有咳嗽、咳痰、气急症状,肺部干性啰音。
随机将60例患者均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年龄、病重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在止咳、平喘、祛痰基础上,阿奇霉素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0.5 g,口服,1 次/d,疗程5~7 d。
常规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或先锋霉素0.5 g,口服,3 次/d,疗程5~7 d。
1.3 观察指标每天观察体温、症状、体征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前后各做一次痰培养,测定血、尿常規,并做肝肾功能、血糖及胸片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标准判断疗效,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咳嗽明显减轻,痰少不粘稠易于咳出,无憋气、心悸,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心肺功能明显改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60例临床效果观察
・
l 3 5
临床研究 ・
老年慢性支气 管炎 的 6 0例 临床效果观察
徐 文 坛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平甸卫生院 ,云南 玉溪 6 5 3 4 0 0)
摘要 : 目的 分析 老年 人慢性 支气管炎 的临床 特点 ,探讨 有效的 临床 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1 1 年 6月至 2 0 1 2 年 1 2月我 院收 治的 6 0例老年慢性支 气管 炎患者的 临床 资料 。结果 本组 6 0例 患者经综合 治疗,临床 治愈 2 3例、显效 2 1 例 、有效 1 3 例 、无效 3 例 ,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为 9 5 %,治疗过程 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治疗后 随访 3个 月发现有 3 例 患者病情 复发 ,复发率为 5 . 3 %。结论 老年慢性 支气管炎 易反复发作且 迁延不愈 ,治疗应根 据病情发展 的阶段合 理 选用抗生素 ,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还应积极对 症治疗基础性疾病 ,可有效控制慢性感 染的反复发作 ,对提 高治愈 率 , 降低 复发率 ,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 。 关键词 : 慢 性 支 气管 炎 ;老 年 ;综 合 治 疗 ;疗 效 中图分类号 :R5 6 2 . 2 1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8 . 0 9 4
1 资料与方法 :
1 .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6 0例慢 性 支气 管炎 患 者均 符合 《内科 学 》慢 性支 气 管炎 的诊 断标准 】 ,同时排 除 了其 他呼 吸系统 疾病 ; 其 中 男3 7例 、女 2 3例 ; 年龄6 0 ~8 5岁 ,平 均 年 龄 7 2 . 5岁 ; 病 程最短 2年 ,最长 1 5年 。所有 患者均 有不 同程度 的 咳嗽 、 咯痰及 反复发 作 喘息 ,每 次发病 持续 3个 月 以上 ,且 连续 2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1 2 0 例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患 者 ,均 符 合 慢性 支 气 管 炎 诊 断 标 准 ,均 为急 性 发 作 患 者 ,均 有 不 同程 度 咳 嗽 、脓 性 痰 或 者 黏 痰 等 ,肺 部 听 诊 可 有 湿 哕 音等 。分 为 观 察组 与对 照 组 ,每 组 6 O 例 。观 察 组 男 3 9 例 ,女2 1 例 ;年 龄 6 0—7 5 岁 ,平 均 ( 6 6 . 9 ±5 . 1 )岁 ;患者 自发 病 到 医 院就 诊 治 疗 时 间2 8 d ,平 均 ( 3 . 8 ±2 - 3) d 。对 照组 男 3 8 例 ,女2 2 例 ;年 龄 6 O一 7 4 岁 ,平 均 ( 6 8 . 1 ±6 . 3)岁 ;患者 自发 病 到 医 院就 诊 治 疗 时 间2~6 d , 平均 ( 3 . 4 ±1 . 8) d 。两 组 患者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报告 如 下 。
表 1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 比较 ( ± )
2 .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经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后 的总有效率为9 5 . O %。对照组治疗后经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评 定后 的总有 效 率为 8 3 . 3 %。 观察 组 临床 评定 的总有 效 率高 于 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尸<0 . 0 5 )。详 见表 பைடு நூலகம் 。
吉林医学2 0 1 4 年2 月第3 5 卷第6 期
l 1 9 9
沐舒 坦 雾化 吸入 治疗 老年 慢性支 气 管炎 急性发 作 6 O 例疗 效观 察
范 克 ,周 捷 ( 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内三科 ,湖北 武汉 4 3 0 0 2 1 )
自拟清润止咳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以燥 热 、 火 型为 多见 。笔 者 在多 年 的临 床 实践 中不 痰 断筛 选 , 反复 观察 , 自拟清 润止 咳合剂 治疗 急慢 性支 用 气管 炎取 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 现报 告 如下 。
急慢 性支 气管 炎是 临床 上常 见病 、 多发 病 , 临床 其
表 现 以 咳 、 、 为 主 证 。 属 中 医 学 咳 喘 范 畴 , 床 上 痰 喘 临
等, 色黄 粘稠 , 朝暮 咳 甚 , 喉 瘁 痛 , 中痞 塞 , 咽 胸 口干欲
饮, 舌质 红 , 苔薄 , 弦。 听诊 两肺 呼吸 音粗糙 , 脉 心脏正
有病 例均来 自门诊 。年 龄 3 0岁 以 下 5例 ,0~5 3 0岁 3 8例 , 1 7 5 ~ 0岁 1 4例 , 于 7 大 0岁 3例 。在 就 诊 病 例 中全 部患者 均有 咳 、 、 症 状 , 使 用 过抗 生 素 或 者 痰 喘 而 其他 药物效 果不 太 明显者 。x线均 提示 : 纹理 紊 乱 、 肺 增 粗 。血常 规提 示 : 白细 胞 升 高 。其 中 急性 支 气 管 炎 3 例, 1 慢性 支气 管 炎急 性 发 作 者 2 9例 , 程 最 短者 3 病 天, 患慢 性支 气管 炎 最 长 者 2 0年 , 医辨 证 属 于 燥 热 中 火 痰热 型 的患者 。 12 治疗 方 法 . 基本 方 :沙参 、 冬 、 仁 、 天 桃 重楼 、 百 部、 炙枇杷 叶 、 贝母 、 南 星 、 竺黄 、 川 胆 天 甘草 。水 煎服 , 日 2次 , 每次 2 0 , 日 1剂 。若 兼 外感 风 寒 者 加 苏 0 ml每
栝楼薤白桂枝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
治 疗 方 法 采 用 《外科 正 宗 》防风 秦 艽 汤 原 方 :防风 、秦艽 、当归 、川芎 、生 地 、苍术 、白芍 、赤茯 苓 、连翘 、槟 榔 、栀 子 、地 榆 、枳壳 、槐角 各 9g,白芷 6g,甘草 3g。上药加 水 800ml浸泡 30min,中火煎 约 30min,取汁 300ml,2煎 加水 500ml,中火 煎约 30min,取汁 200ml,2次 药 汁混 合 成 500ml,分 早 晚 2次 温 服 。
维普资讯
1638
陕西 中医 2007年第 28卷第 l2期
证 :痰 湿 壅肺 型 。 治 疗方 法 栝楼 薤 白桂 枝汤 合三 子养 亲 汤 :
栝楼 30g,薤 白 12g,桂枝 、枳 壳、厚 朴 、白芥 子 、苏 子、莱 服子各 10g,痰 多者 加鲜 竹 历水 30ml,咳嗽 重 者加炙 百部 、杏 仁各 10g。气 虚者加 党参 15g,五 味子 10g,肾虚者 加核桃 仁 10g。每 日 1剂 。水 煎 服 ,以 15d为 1个疗程 。一般 1~3个疗程 。适 当 的抗 生素预 防感 染注 意保 暖避 免受寒湿 。
讨 论 嵌 顿痔 是 肛肠 科 急症 ,多 因便 秘 或 负重 劳作 ,过 食辛 辣炙 l 爝 ,以致 “气血纵 横 、经络交 错 ”,“浊气 淤血 流注肛 门”。加 之肛 门括约 肌痉挛 , 脱 出之痔核 不能还 纳 ,嵌 塞在肛 门 口而形 成 。防风 秦艽 汤是 《外科正 宗 》痔疮 论第 三 十 ,痔 疮主 治方 第一方 。主治 :“痔疮不论 新久 、肛 门便 血 、坠重作 痛者 口],’。方 中防风 、秦艽 、白芷 、苍术 、枳壳祛 风理 气止 痛 ;当归 、川 芎、生地 、白芍 活血 化淤 ;栀 子 、连 翘 、槟 榔 、赤茯 苓 清热解 毒利湿 ;地榆 、槐 角凉血 止 血祛淤 通便 ,甘草 调和诸药 ,全方 共凑清 热解毒利 湿 ,活血 化 淤 ,消 肿 止痛 之效 ,因药 症相 合 则 收效 如桴鼓 。
安喘舒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
安喘舒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6 0 例
张景 伟
( 广 东 省 电 白县 博 贺镇 卫 生 院 , 电 白 5 2 5 4 4 7 )
摘 要 :目的观察安喘舒 与消咳喘在 治疗慢 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加强对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炎预 防的认识 ,有效 降低 慢性 喘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相关 。本研究 通过对 1 2 0例慢 性 喘
2 结 果
2 . 1 比较两组的治愈 率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服药的 2周
内每天均要记录服药情 况 ,以及服 药后是 否 出现不 良反
应的现象 ;分别于 2周后复查胸 片 ,了解慢性 喘息性 支 气管炎 的治疗情 况。两组患者 在 2周后 ,对 照组患者 的 治愈率为 7 5 . 0 0 %,实验组 的治 愈率为 8 7 . 5 0 %,经两 独 立样本 检验 ,实验组 的治愈率 明显高 于对照组 ( P=
当归 、茯苓 、地龙等 ,有研 究表 明_ 3 ] ,慢 性 喘息性 支气
管炎的病人大多体虚易于感染引起复发 ,服用安 喘舒 片 , 可收益气补 肾固表之效 ,以增强体质 、预防过敏 和复发 。
一
性2 2例 ,男 性 3 8例 ;对 照组 女 性 2 4例 ,男性 3 6例 。 实验组 中有 1 9 例有既往史 ;对 照组 中有 2 0 例 有既往 史 ; 经两独立样本 T检验 ,两组患者 的人 口学特征差异无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L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5 . 0 8 8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一 0 5 — 0 1 4 0 - 0 1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了解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人为调查对象,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为30人,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67%,而对照组达到60.4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
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
结论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医院呼吸科常见疾病[1],老年人又好发此病,5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可达28.3%[2]。
我们对在本院治疗的60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患者进行了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的观察,规范临床治疗技术。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匹多莫德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总共60人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7.15±7.29岁。
其中男性为32人,平均年龄58.13±7.24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9.36±4.57年。
女性为28人,平均年龄56.43±7.34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8.14±4.93年。
所有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患者60人按照年龄、性别、病程均衡可比进行匹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观察对照组各为30人。
1.2 研究方法1.2.1 问卷调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健康状况、疾病史、并发症等。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赵倍萱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赵倍萱发表时间:2019-05-15T09:57:20.0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作者:赵倍萱[导读]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大庆友谊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11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水肿、咳嗽以及喘息消失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喘息以及呼吸障碍。
该病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是因细菌感染及空气污染等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具有病程长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基于此,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后分别采用西医治疗与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现进行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62.45±5.17)岁。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3.26±6.05)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分析
2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 见表 1 ‘ )
[] 阳 忠 兴 . 医 呼 吸 病 学 [ ]北 京 :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 , 1欧 中 M . 中
2结 果
音, 喘息缓解后 又消失 。 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 气肿 的征象 。 2 O世纪 8 O年代辨证 分型渐趋规范 , 处方用 药 日臻成熟 。临床 观
察 中除 内服中药外 , 亦配合西药 。
治疗结果 显示 : 治疗 组总 有效率 为 9 .%, 照组 总有效 率 1 6 对 为 7 %, 0 两组疗效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中 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具有 明显 的优势 , 而且未见副作用。
叶 、 白皮 。每 日 1 , 桑 剂 水煎 2次 , 饭后温服 。7 d为 1 个疗程 , 3个
疗程后统计疗效 。 13 -疗效判 断标准 显效 : 咳嗽 由重度转 为轻度 , 中度转为 或 消失 ; 有效 : 咳嗽 由重度转 为中度或 由中度 转为轻 度 ; 效 : 无 咳嗽
无缓解。
照组各 6 例 。 0 治疗 组男 3 , 2 8例 女 2例。 年龄 4 — 6岁 , 均 6 . 37 平 O5
邪侵扰 , 势必影响肺之宣降功能 。肺失宣 降 , 则清肃失 常 , 咳嗽在 所难免 。 此外 ,久病人络 , “ 必有血瘀” 久 咳也能致瘀 , , 以致瘀与 咳 互 为因果 , 病难向愈。 此时 , 若复肺 宣降之 职 , 倘 再佐以止咳化痰 , 活血缓急 , 会收功。 定 如遇顽 咳、 咳 , 久 赤芍必不可少 , 取其 活血祛
许 爱婷
( 阳江 市人 民 医院 中 医科 , 东 阳 江 5 9 0) 广 250
自拟桑白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报告
第3 0卷
第 2期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J GC1 M ℃
N . Vo 0 o2 k3
20 0 8年 3月
bae 2 0 lrh 0 8
・43 ・
观反 应 , 轻患者 痛苦 , 定心功 能 , 减 稳 防止心脏 并发 症 , 整 个操作过程安全 、 平稳 。 静脉 麻 醉 药 异 丙 酚 安 全 , 严 重 毒 副 反 应。 据 文 无 献 报道 , 异丙酚对心血 管 、 呼吸系统有抑 制作 用 , 现 表 为血压下降及短暂呼吸抑制 , 但这 种抑 制作 用呈剂量依 赖 性 。异丙酚 2 ,l mg c / g不造成 显著 呼吸 抑制 , 冠心 病及 老 对 年人安全剂 量为 15 g k 。本组 病 例异丙 酚用 量 在 1 .m /g 』
慢性支气 管炎 以 咳嗽 、 咳痰 , 或伴 有 喘息及 反复 发作 的慢性过程为 主要症状 , 数人是 由急性 支气管炎未 治愈 少 而转为慢性支气管炎 , 大多数是 隐潜发病 。主要病 因有细 菌感染 、 刺激 性烟雾 、 粉尘 、 大气 污染 、 寒冷刺激 、 花粉 过敏 等, 尤其是长期吸烟者 , 该病发生率较不吸烟者高 2~ 8倍 , 吸烟时 间越长 、 越 大、 量 患病率 越高 。本 病 多发生 在 中老 年, 男性 多于女性 , 病情发展缓慢 , 严重 时 可并 发阻塞 性肺
1 资料 与方 法
2 1 疗效判断标准 .
参 照卫生 部颁 布 的《 中药新 药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 临床 研究 指导 原则 》 ① 临床控 制 : : 咳嗽 、
咯痰 、 气喘症状 和 肺部 体 征 消失 , 实验 室 检查 结 果 正常 。
1 1 一般资料 .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
陆莺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5(013)012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喘、痰、饮范畴。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6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陆莺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8例 [J], 崔爱春
2.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近期疗效观察 [J], 陆莺
3.苓桂术甘汤结合头孢呋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观察 [J], 王雅琴
4.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J], 刘葵
5.桂枝茯苓丸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 [J], 祁鹏;胡雪松;巩倩惠;刘明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用黄龙止咳颗粒治疗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联用黄龙止咳颗粒治疗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杨宇璇【摘要】研究应用黄龙止咳颗粒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将60例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龙止咳颗粒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黄龙止咳颗粒,成人给予10g,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复方甘草片5片/次一日3次,口服,7天为一疗程.黄龙止咳颗粒对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为93.33%.复方甘草片对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为68.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黄龙止咳颗粒对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其耐受性强,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1(027)009【总页数】2页(P151-152)【关键词】黄龙止咳颗粒;急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作者】杨宇璇【作者单位】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黄龙止咳颗粒功能:益气固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组成:黄芪 225g、地龙75g、淫羊藿 250g、生山楂 150g、桔梗 75g、鱼腥草 500mg、射干 150g、麻黄 75g、葶苈子 150g。
该方主要用于咳嗽、喘证、以气虚邪犯、痰热壅肺为主证。
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咯痰、痰色黄或自粘不利、咽喉肿痛、胸闷气喘、呼多吸少或兼有自汗畏风、腰膝酸软、面浮足肿、小便短赤等。
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迁延期及喘息型支气管炎有以上诸证者。
按中医理论阐述适应病症、病因、病机和治则:咳嗽、喘证是肺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咳嗽、咯痰、气喘为主要症状。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
其发病多由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则由皮毛而入,使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而为咳嗽。
肺为水之上源、水液不布、积于气道而为痰。
肺气久虚、损及于肾或至少有肾虚肾不纳气,则为气喘、自汗、呼多吸少。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观察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60 例观察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中医内科当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我们将会在本院2018年间中选取共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我们的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选取的60例患者当中,其中将会把男女比例控制在1:1上,并且将平均年龄控制在(52.8±1.8)岁之间。
结果: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周期之后,我们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进行数据之间的对比,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的是中药组所具有的总有治疗效率更高,并且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中药组也要显著的低于西药组,证明了中药组的治疗方法更具有治疗效率。
结论:我们通过观察本次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工作中加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工作的有效率。
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情绪,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适合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观察引言: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喘息等等,这些在呼吸方面的症状会导致患者在生活中产生大量的不便,当支气管炎严重化之后就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带来影响,且西医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患者病情反复率的逐年升高使得我们开始着手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疾病。
本次研究会首先查明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分析造成其患病的原因,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重点考虑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将会在本院选取共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18年间。
在选取的过程中我们将会把男女比例控制在1:1当中,并且为了不会因为年龄的原因导致患者的数据误差,我们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年龄控制在(52.8±1.8)岁之间。
图表1 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一般资料指标中药组西药组性别男性1718女性1312年龄最大年龄7879最小年龄3534平均年龄54.8±0.851.8±1.81.2方法西药组:该组患者将会接受常规西医方法的治疗,通过比较西医与中医治疗方法、方式以及效果的不同来进一步完成本次实验的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人为调查对象,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为30人,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67%,而对照组达到60.4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
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
结论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医院呼吸科常见疾病[1],老年人又好发此病,5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可达28.3%[2]。
我们对在本院治疗的60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患者进行了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的观察,规范临床治疗技术。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匹多莫德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总共60人作为调查
对象,平均年龄57.15±7.29岁。
其中男性为32人,平均年龄58.13±7.24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9.36±4.57年。
女性为28人,平均年龄56.43±7.34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8.14±4.93年。
所有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患者60人按照年龄、性别、病程均衡可比进行匹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观察对照组各为3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健康状况、疾病史、并发症等。
1.2.2 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先给予青霉素、大环内酯类、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感染时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并及时进行痰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这两项检验结果,合理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匹多莫德治疗组给予戒烟、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2瓶(400mg)/瓶,每日两次共两周。
1.2.3 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有关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影响因素。
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询问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在病房察看病历、床旁调查和询问主管相结合;在病案室收集有关资料。
1.3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咳、痰、喘、炎等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者,病情比较稳定。
有效:疾病发作次数及程度减轻,一般情
况出现好转者。
无效:病情毫无无改善或出现加重者。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
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本次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
3.33%,而对照观察组仅达到66.6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治疗。
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18 10 2 93.33
对照组 11 9 10 66.67
χ2=14.93,p<0.05。
2.2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结果显示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
3 讨论
本次调查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较难彻底治愈
的疾病,病程时间时间较长,因此发病率较高。
国内外研究表明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5],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
在病毒感染损伤支气管粘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
痰培养结果发现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
球菌较为多见。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或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提供内在条件。
本次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是影响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主要因素。
因此,针对这些方面加强管理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措施,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其病因机理、诊断、检测和治疗方法也在与时俱进,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匹多莫德治疗可有效弥补其它检测方法和内科保守治
疗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其操作简便、可行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黎三明.金荞麦片联合头孢哌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466-467.
[2]杨小燕.雷氏贝羚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0,31(5):234-235. [3]张惠勇,郭晓燕.柴胡清肺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3):223-224.
[4]杨红卫.慢性支气管炎60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0):1926-1927.
[5]李定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