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社会行为2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同步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同步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692baaccbff121dc36835b.png)
社会行为【双基巩固】1.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说明蜜蜂具有( )A.社会行为B.学习行为C.领域行为D.防御行为2.在白蚁的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等职能的白蚁是( )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3.(2012·怀化学业考)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B.平时单独行动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C.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D.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4.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下列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C.一般为雌性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5.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D.各成员之间都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6.(2012·泰安学业考)“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C.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7.鹿的肛门周围是白色的,称为肛门后盾,遇到危险时尾巴马上竖起,露出白色的后盾迅速奔跑,其他的鹿看到后会竖起尾巴相继尾随而逃,鹿是依靠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的( )A.气味B.声音C.动作D.分泌物8.探究蚂蚁的觅食及搬食行为后,发现蚂蚁的内部语言是( )A.声音B.动作C.气味D.光线9.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昆虫的(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迁徙行为D.通讯10.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侦察蚁”会分泌一些物质,标记路线。
八年级生物社会行为2
![八年级生物社会行为2](https://img.taocdn.com/s3/m/5bcf131f284ac850ad0242c3.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第2课时昆虫的通讯)习题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第2课时昆虫的通讯)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d96cb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f.png)
名师PPT课件
名1师3.PP(2T0课15件·通辽改编)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 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是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 并说明理由。 (1)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是。雌性白蛾体表的腺体分泌性外激素挥发出特殊气味吸引雄蛾 前来同雌蛾交配。 (2)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不是。狼追踪猎物属于捕食行为,是不同种动物之间的捕食,不 是社会行为。
名师PPT课件 11.(变式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把纸片换成普通的塑料片 效果相同 B.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 害虫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长者为“首领” D.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避属于动物的通讯
名师1P2P.T课学件习了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后,王亮同学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小小的蚂蚁是靠什么完成信息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 他发现,蚂蚁的各个体之间常相互敲打触角,蚂蚁也会用触角敲 打食物。于是他猜想蚂蚁的触角有嗅觉作用,是靠触角来辨别气 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他想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请你帮助 他完成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__蚂__蚁__的__触__角__有__嗅__觉_作__用__吗____? (2)作出假设:__蚂__蚁__的__触__角__有__嗅__觉__作__用_______。
名师PPT课件
7.(原创题)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间需要交流信息,以下不能 起到此作用的是( C ) A.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B.蜜蜂的舞蹈 C.黄蜂的警戒色 D.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 8.蝴蝶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是 _性_外__激__素__,_性__外__激__素___是挥发性物质,并且具有特殊气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82490a910ef12d2af9e7f0.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说课稿5.2.3《社会行为》一、说教材《社会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
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两幅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观察再讨论总结,易于学生接受。
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这一观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说学情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生物课已经没有七年级的新生那么有兴趣。
因为在一年的学习中,现实告诉他们:学好语、数、外、物才是硬道理。
因此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务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贴近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自学的动力。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结群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提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蚂蚁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气味,动物结群生活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教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录像、演示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实现生本教育。
学法仅仅教会学生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观察思考法:观察为其思考提供必要的源泉,有助于理解。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3节《社会行为》知识点考点总结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3节《社会行为》知识点考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a41294680203d8ce2f2465.png)
社会行为知识点1:社会行为的特征1.社会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典型的社会行为(1)白蚁的社会行为(2)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①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是首领。
②有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
③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④首领的职责: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这就是一个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的等级社会。
3.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4.社会行为的意义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性动物均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牛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抵御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知识点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1.动物间交流信息的方式群体中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为了维持群体的活动,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交流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2.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的作用及用途(1)性外激素雌性蝶蛾类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一种可吸引雄虫的物质——性外激素。
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有特殊的气味,可通过空气传播。
昆虫的触角上有嗅觉感受器,雄虫依靠它能感觉到雌虫性外激素的气味,并会飞过去与雌虫交尾。
(2)性外激素的应用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也可以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3.信息交流对动物生活的意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之间如果没有信息交流,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
对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防御敌害都非常困难,不同性别的动物交配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动物种群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2第3节社会行为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2第3节社会行为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b91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a.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社会行为1.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这是()A.社会行为B.学习行为C.取食行为D.先天性行为2.鹿科动物小尾巴的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鹿见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什么传递信息?()A.声音B.气味C.分泌物D.动作3.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C.大麻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D.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4.狗外出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即使走了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狗撒尿的作用是()A.生理活动的需要B.留下气味作“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5.下列有关社会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B.群体的不同个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C.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流方式D.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6.在狒狒的“等级社会”中,下列不属于排定等级次序的依据的是()A.个体大小、力量强弱B.健康状况C.年龄大小D.凶猛程度★7.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下页左上图所示)。
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A.声音B.动作C.气味D.激素8.某种萤火虫的雌性个体,能准确地模仿另一个物种的信号来吸引此物种的雄虫,那么,该雌萤火虫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D.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9.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是由于存在()A.物质流和信息流B.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C.能量流和信息流D.物质流和能量流10.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走迷宫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讯是群体动物营群体生活的一个主要条件B.人们喷洒性外激素是为了直接杀死害虫C.蝶蛾类昆虫的雄虫能分泌性外激素D.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5-2-3 社会行为 教案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5-2-3 社会行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a18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2.png)
5.2.3 社会行为课型:新授课1.以白蚁为例来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PPT展示)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
,同学们对蚂蚁类群比较熟悉,有浓厚的兴趣。
2.以狒狒为例来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狒狒之间会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分成等级次序。
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
“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从社会行为的组织和分工,又加上某些群体中等级,学生总结社会行为所具有的特征,提高学生分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通过各种实例和学生一同分享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1.信息交流方式——动作2.信息交流方式——声音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而它发现豹时会发出另外一种叫声,其他猴会立即爬上附近纤细的树枝;当它发现鹰在天空盘旋时,又会发出第三种声音,猴群就会聚集到树干附近浓密的树枝间或窜入茂密的灌木丛。
3.信息交流方式——气味蚂蚁是靠气味进行通讯的:①找到食物时,小的就直接搬回去,大块食物搬不走,蚂蚁会在食物上留下标识食物的信息素,然后返回洞穴寻求帮助,但它会在途中留下信息素以便找到食物,如果你用手指或樟脑球等有其他气味的东西在它走过的路线抹一下,它会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路线。
②遇到同伴,蚂蚁会用触角触碰对方,提取气味,辨别敌友及传导信息。
③遇到危险,有的蚂蚁会从尾部释放蚁酸,这是一种刺激性化学成分。
一来可以刺激敌人的视觉和嗅觉,二来招呼同伴一起御敌。
以学生学习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为背景,与学生一同来进行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的探究。
探究:蚂蚁的通讯5.2.3 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2.3 社会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2.3 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9fd6dcdf9b6648d7c1c746c4.png)
练基础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C ) A.鹿遇到危险时竖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 B.乌鸦受到惊吓时发出鸣叫 C.蚊子飞行发出嗡嗡声 D.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练基础
5.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 通知同伴(如图)。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 B )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激素
练基础
3.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野牛集体抵御狼群的袭击属于社会行为
②老虎捕食野猪属于社会行为
③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
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⑤具有社会行为的所有动物群体内部都形成等级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核心笔记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点拨】有的节肢动物就没有社会行为,如蝗虫。
练能力
8. [原创题]一只黑长尾猴(如图)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 叫声,而当它发现豹时会发出另一种叫声,当它发 现鹰在天空盘旋时,又会发出第三种声音。黑长尾 猴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作用分别是( B ) A.动作、御敌 B.声音、御敌 C.气味、繁殖后代 D.声音、沟通情感
练能力
9.[中考·聊城]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猫是老鼠的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
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 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 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 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 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 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 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 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2019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社会行为【2】》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019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社会行为【2】》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ffdf0b312b3169a451a47b.png)
第三节社会行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能力目标:[来源:学_科_网](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2)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难点:[来源:学_科_网](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来源:学,科,网]视频播放不同动物的相关行为:同学们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呢?教师小结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三节社会行为)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问题引导,自主探究】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明显的特征?[来源:学,科,网]2、白蚁的群体生活有什么特点?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狒狒群体中的首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会成为首领?它有哪些特权?4、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5、为什么许多动物都要群体生活呢?群体生活对动物有何意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认识。
初中生物鲁科版(五四)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节 社会行为-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生物鲁科版(五四)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节 社会行为-章节测试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dbbe67c44431b90d6d85c77f.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D.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
【解答】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ABC不符合题意;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表明旱獭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
2.【答题】“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B.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C.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D.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
【解答】“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是指蜜蜂一出生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体现了蜜蜂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因此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的行为还属于社群行为。
3.【答题】以下是小黄人探究蚂蚁食性的步骤,属于科学探究构成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C.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D.步骤4: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结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丨社会行为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丨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0fb9bd36bec0975f565e205.png)
【出题角度】考查动物的通讯。
典例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C ) A.母鸡咕咕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配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试题链接
核心内容
对应《堂堂练》题号
常考 1 理解动物的社会行为
小试身手1、3、5、6 直击中考8、11
了解动物群体间信息交 小试身手2、4、7
常考 2
流的方式
直击中考10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解析 动物常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 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作动物语言。蚊 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蚊子翅膀振动与空气摩擦产生的,不是动物的 语言,不属于信息交流。
方法透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形式:动作、 声音和气味等。信息交流是实现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的必要 条件。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解析 “羊群跟随头羊行动”“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都体现了具 有严格的等级,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 工”,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一群成年 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属于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群体内没有明 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
全品大讲堂
生 物 学 八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人教版 生物 八年级上册 社会行为
![人教版 生物 八年级上册 社会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56f02b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4.除课文中介绍的动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通讯?请你 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除蚂蚁外,许多动物都有通讯行为,如蜜蜂、猕猴、黑猩猩 等。通讯行为在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单独生活的动 物,在生殖期间也会进行信息交流,进行交配繁衍后代。
5.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什么异同吗? 提示:相似之处是,社会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 间有明确的分工;个体之间有信息交流;社会群体中有等 级之分;等等。区别:人类社会要比动物群体复杂得多, 如人类社会的行为受道德约束,由法律来规范;成员之间 需通过复杂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等。
社会行为的特征
主要特征: ①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探究: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 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 蚂蚁可以通过嗅觉感受气味来进行通讯。
制订计划
பைடு நூலகம்
(1)诱捕蚂蚁(同一蚁穴),饲养一段时 间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饥饿处理。 (2)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制 作实验装置。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动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 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想一想、议一议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 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 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 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 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蚁 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 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 直到蚁团到达陆地。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 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章社 会 行 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章社 会 行 为](https://img.taocdn.com/s3/m/ecca72eb4431b90d6d85c7ce.png)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课标解读1.本节课是对上一节课《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认识到同种动物个体之间有的是单独生活的,有的是营群体生活的;并深入了解动物如何通过社会行为适应环境,并在群体中如何进行通讯。
2.课程标准: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并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群体内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体现了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相适应。
探究“蚂蚁的通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课标要求3.动物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
通过分析白蚁和狒狒的群体生活,引导学生归纳社会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特征;选用实验动物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和意义。
构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的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目标通过设计和实施“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合作、交流、及创新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群体中分工合作对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和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3.形成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难点探究“蚂蚁的通讯”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社会行为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诱捕和饲养蚂蚁。
初中生物八年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社会行为》课标分析
![初中生物八年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社会行为》课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0abfba71fe910ef12df89e.png)
《社会行为》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属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之下。
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
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要求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行为形成的机理,理解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3、引导学生在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活动建议
探究:蚂蚁是怎样通讯的。
三、本节教学建议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
课上组织好讨论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即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同种生物间、不同生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
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正是因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3、信息交流的意义果真如此重要吗?信息交流的方式是怎样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仪股份 [多选]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有()。A、微膨胀性B、凝结硬化快C、抗冻性强D、耐水性强E、防水性强 [单选]总行程由()和空驶行程构成。A.重车公里B.载重行程C.平均车日行程D.有效行程 [问答题,简答题]面谈主持的技巧有哪些? [单选,A1型题]必须附有说明书的是()A.药品上市销售的最小包装B.药品包装C.药品内包装D.药品中包装E.药品的包装和标签 [单选]β+粒子与物质作用耗尽动能后,将与物质中的电子结合,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两个电子的质量转换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γ光子。这个过程被称为()A.γ湮灭辐射B.韧致辐射C.弹性散射D.激发E.光电效应 [填空题]()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 [填空题]按照电流方向的不同,电可分为()和()。 [单选]电力客户减容期满后,如确需继续办理减容或暂停的,减少或暂停部分容量的基本电费应按()计算收取。A.不收B.100%C.75%D.50% [单选]按一般要求,输油气管道进出站和()穿跨越管段应修筑管道固定墩。A.重要的B.小型的C.永久的D.临时的 [填空题]旅游业的四要素是指()、()、旅行社、()。 [名词解释]灰浆池 [单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A.一个月以内B.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C.六个月以上D.一年以上 [单选,A1型题]最容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A.B细胞B.MФC.单核细胞D.T细胞E.NK细胞 [单选]学龄前期易患疾病,下列哪项不正确()A.缺铁性贫血B.龋齿C.外伤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E.寄生虫病 [问答题,简答题]过氧乙酸 [不定项选择]直流系统不设微机监控时,直流柜上应装设下列哪些常测表计()?A.蓄电池回路和充电装置输出回路应装设直流电压表B.蓄电池回路和充电装置输出回路宜装设直流电流表C.直流主母线上宜装设直流电压表D.直流主母线上应装设直流电流表 [单选]对于西地那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用药B.疗效与剂量成正比C.为肌内注射剂D.适用于前列腺根治术后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E.超量使用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 [单选]支配口腔颌面部运动的主要脑神经是()A.舌神经B.舌咽神经C.面神经D.三叉神经E.迷走神经 [单选,A1型题]不属于促进慢性肾炎恶化因素的是()A.肾脏基础病变活动B.高脂血症C.高蛋白质饮食D.高血压E.遗传因素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30岁,既往发作性心悸史,2小时前突然心悸,伴有头晕、乏力、出汗来诊。体格检查:BP90/60mmHg,心脏无扩大,心率190次/分,节律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检查:P波消失,QRS波群宽大畸形,节律不规则。如进一步对 行确定诊断,需要进行()A.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检查B.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C.心电图监测D.Holter检查E.心脏电生理检查 [多选]商品混凝土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下列哪些方面的含义?()A、流动性B、粘聚性C、保水性D、耐久性 [单选]甲烷化催化剂的设计装填量是()m3。A.10B.12C.20D.6 [单选]对于HIV病毒携带者描述错误的是()A.患者无症状B.少数有淋巴结肿大C.CDT淋巴细胞下降至(O.2~0.4)×10/LD.血清HIV抗体阳性 [填空题]坍落度试验评价的是集料最大料径小于(),坍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值大于()的新拌富水泥浆的塑性混凝土。 [单选]Aself-rightingsurvivalcraftwillreturntoanuprightpositionprovidedthatallpersonnel().A.areseatedwithseatbeltsonanddoorsshutB.areseatedwithseatbeltsonanddoorsopenC.aretoshifttoonesidetorightitD.escapefromthecraft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D.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自杀指有害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 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单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是()。A.针对化妆品生产制定的B.针对化妆品经营制定的C.针对卫生监督制定的D.针对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制定的E.针对化妆品生产、经营和监督而制定的 [单选,A1型题]下列不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是()A.闹羊花B.蟾酥C.雄黄D.朱砂E.红粉 [配伍题,B1型题]较大的鼻中隔血肿应采取的治疗是()。</br>较小的鼻中隔血肿应采取的治疗是()。</br>鼻中隔脓肿应采取的治疗是()。A.低位切开排淤,填塞双侧鼻腔B.切开引流,不填塞鼻腔C.鼻中隔矫正术D.穿刺抽液E.穿刺冲洗 [单选]乳腺检查的正确顺序是()A.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中央、腋窝及锁骨区B.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中央、腋窝及锁骨区C.中央、内下、内上、外上、外下、腋窝及锁骨区D.外上、内上、外下、外上、中央、腋窝及锁骨区E.中央、腋窝及锁骨区、外上、内上、外下、外上 [判断题]气体发生器的作用是,车辆发生碰撞时,将碰撞信号输送给气囊控制单元。()A.正确B.错误 [问答题,简答题]中国电信转型新阶段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问答题,简答题]挥发线注碱性水的操作? [单选,A1型题]克拉维酸因具哪种特点可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A.抗菌谱广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C.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D.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E.使阿莫西林毒性降低 [多选]依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下列属于商业银行应评估的是()。A、并购双方的产业相关度和战略相关性,以及可能形成的协同效应B、并购双方从战略、管理、技术和市场整合等方面取得额外回报的机会C、并购后的预期战略成效及企业价值增长的动力来源D、并购后新的管 现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肿瘤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25岁,玻璃划伤右腕部20min,创面有泉涌状出血,请你随救护车去现场做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及急救处理。 [单选]通过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可以()。A.降低经营风险B.影响财务风险C.提高经营风险D.不影响财务风险 [单选]IEC61131_3组态语言中FBD意思为()A、功能方块图B、梯形图C、顺序功能图D、指令表 [单选]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A.0.05%~0.06%B.0.5%~0.60%C.0.06%~0.07%D.0.07%~0.08%E.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