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考试核心内容
教育技术学教师招聘试题及

教育技术学教师招聘试题及教育技术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为了选拔优秀的教育技术学教师,我们制定了以下招聘试题,供应聘者参考。
试题一: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请你简要阐述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试题二: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请你分析并阐述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践对教育技术学的意义。
试题三:教育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育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你详细描述你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教学设计,并举例说明。
试题四:课程与教育技术融合课程与教育技术的融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请你分析教育技术在课程融合中的作用,并提出你的建议。
试题五: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请你探讨教育技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并列举有效的教育技术工具。
试题六:教育技术与教学管理教育技术在教学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你解释教育技术如何支持教学管理,并提供实例说明。
答案解析:试题一: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与技术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理论,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教育技术学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和教学改进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例如,在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可以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试题二: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验证和完善理论。
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教育技术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它提供了教育技术设计的框架和指南。
而实践则通过应用和实验不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推动理论的发展。
教育技术水平中级考试复习指导技术部分

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探讨了学习的 本质和过程。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学习 者内部思维和认知结构的变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发 生的,强调对外部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在线教育的现状
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资源、 便捷的沟通交流等。
在线教育的优势
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普及率、增 强学习自主性等。
在线教育的挑战
网络环境不稳定、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缺乏面对面交流等。
未来展望
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在 线教育将更加普及和智能化,为更多 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03
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
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
数字资源检索
掌握各种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如学术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数字资源利用
能够有效地整理、筛选和评价数字资 源,将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中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课件设计
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出结构合理、内容 丰富的课件。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初,视听教育兴起,主 要利用幻灯、电影、录音等媒
体进行教学。
初步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出 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开 始兴起。
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媒体和 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教育 应用进入深入发展阶段。
信息化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常考试题

教育技术常考试题(2008-10-24 10:29:36)一、填空题1, 按物理性能,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电声类,光学类,电视类,计算机类(按感官可分为:听觉、视觉、视听型2, 微型(微格)教学系统的功能有:分组训练、交互学习,示范教学,讲评教学3,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是: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一定的教学条件4, 教学设计的基本huan节(要素)有: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学习评价5, 教学结构(模式或策略)设计的原则:系统化,整体化,最优化,多样化6, 学习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7, 教育技术研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对比法,经验总结法8, 教育技术实验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创造性,科学性,可能性;需要性9, 从教育媒体角度划分远距离教育的模式(类型)有:函授,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从感觉划分:阅读型,听觉型,视听型,交互型)10,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是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种产业,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的软科学.电教教材编制依据传播的效果原理有: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重复作用,信息来源,最小代价原理学习资源中心的功能:资源共享、个别化自学,促进素质教育,补充与充实课堂教学二、问答: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现代媒传教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它至少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ISD),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开发:它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需要大量使用教学中的技术: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规定;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发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评价: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 什么是教学设计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教学设计叫教学系统设计.(然后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经验去论述)3, 我国电化教育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0年代萌发阶段1920国光影片公司无声电影,1922年金陵大学开始用幻灯,电影宣传棉花种植30-40年代起步阶段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5年江办镇江民众馆大会堂改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场50-60年代初期发展阶段高等学府使用幻灯电影,录音等、电教机构,电教课70-80年代迅速发展阶段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蓬勃发展三件建设成绩显著90年代以后,深入发展阶段两项新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新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方法)4, 正确阐述9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我国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并分析说明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区别.新定义: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这是新定义) 新定义包含主要思想:1,要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真正融合.2,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包含四个要素1)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2)正确使用现代教育媒体3)恰当运用媒体教学法4)进行教学设计.94新定义:教育技术学: 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西尔斯与里奇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书中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AECT定义的内涵:1,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2,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3,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 4,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5, 请设计一个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设备系统(画出框图)常用电教媒体: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扩音机、电视机、放像机、电子计算机增加电教媒体:1)数据式大屏幕投影机(视频投影机、数据投影机、图形投影机)2)集成控制系统(按键开关式,电脑触摸屏式3)实物视频展示台示意图:2002年电化教育学试题1,对教育技术有较大直接影响的三种教学理论是:赞可夫的发展教学,布鲁纳的结构-发现,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三种直接影响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2,教学结构设计的原则有:系统化,整体化,最优化,多样化.3,教学结构设计的内容有:确定师生活动方式,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4,远距离教育媒体的种类有:印刷媒体,广播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5,远距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传播者、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学习者和媒体6,常用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有意抽样,分层抽样7,教育技术实验课题资料收集的通常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8,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演绎,类比(数学分析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9,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选择原则是: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能性原则(课题类型:争鸣,发展,探索)10,学习评价常用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1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涵义: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12,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学习评价.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基本观点: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客体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R,即学习才能发生.2)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程序解释和理解人的学习行为3)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关键词:认知结构同化学习过程计算机模型理解整体特点:重智能的培养;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2,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有哪些数据传送、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易于进行分布式处理,综合信息服务.3, 教学任务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哪些信息加工分析(主要被教材教法专家用来分析课程内容、设计最佳的教材编排程序,它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预期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顺利完成这种终点行为的外显和内隐的过程)学习类型分析(针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进行的分析,旨在揭示顺利完成这种终点行为所需要进行的学习类型.分析学习类型后,老师就了解了学习活动的性质,以便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学习任务分析(分析学生预先必须进行什么内容的学习,才能最后达到终点目标.它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完成终点目标所需要的使能目标)4,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是哪些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一定的教学条件5, 远距离教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什么以问题为中心不太注重学科体系与结构2)重学员经验背景,重实用或应用3)设计有益于学员自学和自我检测(目标引导,概要、结构提示、自测题)4)用多媒体形式来设计或传载有关内容5)应便于学员自定学习步调、并与自身的工作或经验产生联系6)多用直观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方式陈述课程知识与技能6,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步骤有哪些确定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假设,确定实验变量,选取实验对象,选用实验方法,收集与处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7步)7, 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有哪些要素组成请画出其框图说明之.七要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馈,干扰商侬韦弗的传播模式原是用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但他们不久将这一模型加入了反馈系统,引伸其含义、用来解释人类的传播过程.这是一个分为七部分的模式,带有反馈系统,并且用图解型去表达的模式.信源(传播者)和编码器往往是同一人、信宿(受者)和译码器也是同一人.当传播者将信息以语言、文学,图画,动作和表情等各种方式,通过空气、纸张,身体,面部表情等传播媒体(通道)传递给受者、受者收到这些信号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媒体, 再反馈传回传者一个信息.这样产生周而复始的传播过程.一个优秀的传播、将经常注意受者的反应、修正传播内容、使之更适合受者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以加强传播效果.2003年电化教育学试题1, 贝罗传播模式的组成要素包括:信源和编码者、受播者和译码者、信息,通道2, 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要求是:多媒体化,个别化学习,系统化网络化3, 选择教学媒体的具体方法:问卷选择法,流程图选择法,矩阵选择,效益成本计算选择法. 4, 微型(格)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微型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示范室5, 学习者测验分数的评价方法: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评价学习评价方法有:测验法(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评价),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学习评价的类型: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6,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的类型:争鸣性,发展性,探索性7,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种产业,是以教育为对象的软科学.8, 教育技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1, 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分析教学任务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评价2, 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的最优化,即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也即,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3, 试论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教育媒体即是用来传递以教育为目的的信息的媒体.包括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设计,利用,管理与评价,包括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学法和教学设计等内容.(对象不同、范围不同)联系,教育媒体中的现代教育媒体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4, 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课程开发带来哪些影响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自化,国际化成为可能.课程更新速度更快、学科整合更迫切,课程开发的观念改变.5, 试论述:目标是教育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电化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电化教育的目的是电化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导和支配着一切电化教育,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和任意性,使电化教育,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电化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电化教育最终目的和电化教育,教学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电化教育,教学可以分三类: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电化教育,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电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教学目标是师生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学习评价标准的依据.6, 试分析远距离教育的本质特征师生分离是其本质特征.基本特征有:师生分离;辅助性教育机构的影响作用,特别表现于计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之中;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教育媒体,把现代的与传统的教育传播媒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多媒体教学系统;双向传播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定期讲座和面授,以辅导等形式实施补救性教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把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作为远程教育的首要本质特征或要素.事实上,远程教育区别于学校面授教育的所有特征、都是由师生远离这一基本特征所引发,所决定的.这一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异地发生.教学活动不再受到空间环境的制约,距离已不再成为教学活动的障碍.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解放,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选择余地.第二、教与学在时间上的错位.教与学可以不同时发生,特别是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正是这两点、突破了传统学校面授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使得远程教育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7.教育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画出其结构框图说明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图像的摄取,信号的传输和信号的处理,控制与显示三部分组成如下图图像摄取部分的作用是拾取监控点的视觉(和听觉)信息,主要设备有摄像机、用来拾取监控点的图像信号.信号处理,控制与显示部分是系统控制中心、其作用是按需要的方式显示监控点的图像(和声音),必要时记录下来,向监控点发出控制信号控件摄像机和电动云台的动作.控制中心的设备主要有一台或多台监视器,用于显示摄像机摄取图像(和声音)视频信号选切器,可以从多路输入信号中选取其中某一路输出到监视器去.信号传输部分的作用是通过传输线向控制中心传送视频(和音频)信号,向摄像端传送控制信号和供电电源,通常用同轴电缆传送视频(音频)信号,用多芯电缆传送控制信号和供电电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真实,形象反映被被监控对象,是现代化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范围广,目前主要用于考试管理,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训练、课堂演示、手术示教,安全保卫等方面.8,闭路电视播放系统的组成及图解闭路电视播放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设备,传输网络与终端等同大部分组成.如下图信号源主要是学校闭路电视台(演播室的摄像机、控制室的录像机与影碟机)学校站及当地有线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等.又叫共用天线系统CA TV 前端设备包括射频调制器,混合器,射频放大器等传输网络与终端各有差异:分支器,分配器,主干线.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2000年教育技术试题1,你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含义的基此谈谈你对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性质的认识.2,什么是系统方法它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3,以贝罗(D,BERLO)提出的SMCR传播模式为例,说明教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个要素之间的关系.4,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试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解释和评论.5,课堂用的教学投影片可以用哪几种方法制作这几种方法制作的投影片各有什么特点6,录音机做为教学媒体有那些优点和局限性它适用于什么范围在外语教学中具体有那些应用方法7,列出电视分镜头稿本的形式和主要栏目.然后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教学或培训课题,编写一段包括10个左右镜头的稿本.8,举例说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几点主要依据,并简单描述学则教学媒体的若干具体方法.9,什么是远距离教育以传播信息的媒体划分,它有哪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个有什么特点10,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优缺点、并阐述网络技术对于发展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2001年教育技术试题1,简述教育技术的含义、并指出它与电化教育的联系与区别.2,教育技术从本世纪50年代起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3,试析传播与教育的关系,并阐述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意义.4,传播理论主要有哪些派别他们各有哪些基本观点5,教育媒体具有哪些特性你认为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比较有意义为什么6,制作教育电视节目的演播室应有哪些要求演播室系统可分为哪几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哪些主要设备7,什么是语言实验室它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在教学中具有那些独特功能8,试比较电视和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在功能上的特长和差异.9,今后中国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话对不对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10,参考所附英语文章(不限于此)说明远程教育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11,什么是经验之塔理论它对于视听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12,列出电视分镜头稿本的形式和主要栏目,并加以简要说明上海师范大学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学设计一、概念解释(20分):1,建构主义2,教学策略3,教育信息化教育设计4,学习档案袋评价二、填空(20)分:1,近30年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得到主要观点有: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加涅提出的(直线式).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2,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认知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3,ISD开发的五个阶段是:4,画出《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提出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流程图.三、简答(50分):1,简答四种考试题测试.2,四种考试题测试编写原则.3,WebQuest是谁提出的有什么新发展4,教学传递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5,设计指挥技能层次分析图(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题目,大约就是甲乙共卖票32张,甲比乙多12张,问甲乙各卖多少张用图画出.)四、教案设计(60分):1,以《长江》为名设计一教案2,用WebQuest设计此方案.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入学考试2001到2004试题2004试题教育技术学一、简答题1.说明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什么是无形的智能教育技术3.解释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这一观点4.说明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5.列举两种网络环境下的群体化的协作学习方式6.请分别编制一个测验题,检查学生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记忆和理解水平7.解释医疗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功能8.举例说明什么是效能工具软件和认知工具软件9.说明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10.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先行组织者二、论述题1.假设你是一地方的电教馆馆长,请说明并论述你应该如何开展当地的教育技术工作.(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500字以上)2.请就下面的观点进行评述: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并且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有人提出: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全能的媒体,它能够代替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等媒体.(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500字以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一、名词解释HTTP ATM CSS 流媒体群件中间件信息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二、简答题1.简述IP地址与域名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2.简述Java script在网页制作中的作用,试写代码加以说明.3.简述超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及其可能存在的缺陷.4.简述传统单机运行的课件和网络课件在教学功能上的异同点.5.简述互联网提供的可用于教学的交互方式并加以说明.三、论述从积件的概念及其思想出发探讨其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2003年考题教育技术学试题:一、简答题:1.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2.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内容3.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分析学生及学习内容4.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5.远程教育的特点6.解释教育技术7.信息化教育的特征8.解释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原则9.选择媒体应遵循的原则10.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应用信息技术2.传播理论对网络教育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并写出英语WWW CAT CAI 搜索引擎网关微型世界形成性评价桥接器二、简答1.从组织结构看课件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2.课件的制作过程3.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4.网络教育有哪些特点1.论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2.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2002年试题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试题:一.名词解释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积件信息技术1. 按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不同、教学软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记忆简单说明.2.MIDI音乐和W A V声音在表现音频信息方面各有什么优缺点3.超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可能存在哪些缺陷4.智能教学系统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三、论述题1.试论述教学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软件开发中各有什么作用2.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1.解释教育技术的概念2.安置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网络的教学功能4.解释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概念5.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6.现代远程教育的理想7.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8.网络传播媒体对教学过程的影响9.举例说明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的观点10.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二、综述与论述题1.概述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2.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来设计教育网站2001年试题CAI 脚本超文本高级(教学)目标积件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域名音频数字化面向对象技术1.按结构组织的不同、课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如何把教学目标的形成关系图转变成课件中的教学序列3.什么是教学监控系统教学监控系统的功能有哪些4.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在表现图像信息方面的优缺点5.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1.ICAI系统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哪里阻碍IACA发展的瓶颈有哪些2.试论述课件开发小组的人员结构,他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育传播学试题:一、简答1.多媒体计算机传播媒体的特点2.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具体内容3.说明教育传播系统组成要素及各自的功能4.信息与符号的关系5.非语言符号的特性6.简要说明人对信息加工的内容过程二、论述1.论述教育传播过程中媒体与人的关系2.试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3.分析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传播媒体对教育的影响. 2004复试题目一、简答题1,教学设计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3,教学设计和教学论的异同.二论述题:为什么在我国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浙江师大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2002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基图片2. 超文本结构。
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基础是:a. 应用教学科学的原理和方法b.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c. 教学材料的质量d. 学生的研究需要答案:a2.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任务是:a. 开发教学软件b. 设计课堂教具c. 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d. 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答案:d二、判断题1.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于教育学。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教育技术产品。
-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等。
研究者通过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提出改进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并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请说明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的鲜明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效果,使教育更加有效。
- 个性化教学: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扩展研究空间:教育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使研究变得更加自由灵活,扩展学生的研究空间。
- 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上为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包括哲学、技术、教育类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以及学习心理学成果的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活动。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3.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学习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实用技术。
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以人类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主要的观测元素,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
人物:斯金纳。
(学习历程分两类:1.反应型条件作用;2.操作型条件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人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人物:布鲁纳。
(认知表征过程。
动作至形象至符号)奥苏贝尔。
(意义学习理论)加涅。
(信息加工学理论。
)建构主义:人们认知的“实在”只是知者的心中之物,是知者构造了实在,或者说是按他自己的经验解释了实在。
1.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2.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
3.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
现代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1.程序教学理论2.发现教学法3.掌握学习模式4.讲解式教学5.范例教学论6.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抽象程度不同分成抽象经验,观察经验和做的经验3大类10个层次。
教育技术学真题

教育技术学真题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应用技术手段以促进学习和教学效果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理论、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代教育的贡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背景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教育中的技术运用,并通过科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它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教育技术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的心理学基础、教育技术的设计与评估等。
它的研究内容既包括教育理论的探讨,又包括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
三、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同时,教育技术学还可以为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等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教育技术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教育技术学虽然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过快、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全面等。
未来,教育技术学需要与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结语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其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改善学习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应用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以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总结起来,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推动教育向着更加科学、现代、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教育技术学能够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贡献。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试题及教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试题及教案第一部分:概述本文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试题及教案,旨在帮助考生提前了解和熟悉相关知识,为备考提供指导。
第二部分:教育学试题以下为教育学试题,考察教育学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1. 性别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请解释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3. 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哪些重要作用?4. 试述多元智能理论,并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
5. 简要解释激励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教育技术学试题以下为教育技术学试题,考察教育技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1. 请解释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并阐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试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说明其能够提升教学效果的原因。
3. 描述一下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并谈谈你对未来网络教育的看法。
4. 简要介绍教育游戏的概念,探讨游戏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和注意事项。
5. 请说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教育学教案以下为教育学教案范例,供考生参考。
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学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显微镜2. 显微镜玻片和载玻片3. 细胞图像投影片4. 黑板和粉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皮肤细胞的图像,激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
2. 呈现:通过投影细胞图像,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指导: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的细胞。
4. 实践:让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样本下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描述。
5. 总结: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总结细胞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
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2、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因特网络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数字音像技术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 基本研究内容5、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年代 20世纪20年代 30-40年代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阶段 起步阶段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系统化阶段 数字化阶段 虚拟化阶段体现无声电影录音 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录像 卫星 CAI多媒体 人工智能 因特网虚拟现实 虚拟社区6、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7、戴尔的“经验之塔”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把它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③教育教学不能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首相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⑤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⑥过分看重直接经验方式的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太大,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达到更普遍的充分的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第一,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教育技术学是应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来帮助设计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过程、
辅助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成果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在现代教育创新实践
中探索电子、多媒体等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科。
第二,教育技术学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论、教
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评价等。
教育技术概论研究各种教
育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原理、特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计算机语言学、人机交互原理、多媒体设计理论等;教育技术应
用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原理,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教育技
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
第三,教育技术学的作用: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教学环境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节省教学时间
和教学成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育技术学初试考试大纲

教育技术学初试考试大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育技术学初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概念-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原理2.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二、考试形式2. 实践操作- 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方法等内容三、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2.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实施3. 对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思考教育技术的应用前景四、备考建议1. 认真学习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多听课、做笔记,掌握重点内容2. 多进行实践操作,参与教育技术相关活动,提高设计和实施能力3. 关注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五、总结教育技术学初试考试大纲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力。
考生应认真备考,掌握考试重点内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考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1 教育技术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3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4 教育技术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设计与评价2.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2 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3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4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三、多媒体教学与远程教育3.1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3.2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3.3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模式3.4 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与管理四、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4.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4.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和工具4.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4.4 教育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关系和协同发展五、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技术能力5.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和培养5.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支持5.3 教育技术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技术学初试考试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学设计与评价、多媒体教学与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技术能力等方面。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教师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对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知识进行探讨。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工具来支持教学、促进学习的过程。
它既包括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又涵盖了使用各种教育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效果的能力。
教育技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工具,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育技术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二、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基本理论的指导。
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教育技术理论:1.构建主义理论:主张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备多种智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信息加工理论:强调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应用情景:1.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图表、图片、动画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网络论坛等教育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3.智能化教育:教师可以运用智能教育软件和智能设备来帮助学生学习,如智能作业批改系统、学习分析系统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陕西师范大学教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期末复习知识点(2017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AECT1994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是对教育技术的科学认识和精辟概述)AECT 2005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反映了教育技术对促进绩效方面的作用)2.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要,将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
3. 多媒体课件: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软件。
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5. 教学理论:是研究存在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学活动规律的理论,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6. 教育传播: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特定的教学对象传播知识、培养其技能、帮助他们形成优良品质和个性的传播过程。
7.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8.学习动机:是指从事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
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
9. 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体的过程和现象。
10. 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1. 信息化教学:是为促进学习,在多媒体环境中,师生恰当有效的运用教育媒体和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育技术学研究习题与答案

第一题:说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核心内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越来越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热点。
第二: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资源具有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鲜明特点。
如何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各种适合教学和学习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性内容。
第三: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学习资源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善学习效果,其关键环节在于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
探索信息化学习资源的不同运用模式。
进而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四: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被有效地运用,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的制定、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计算机管理教学的研究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根据94定义,教育技术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无论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还是学习资源的评价,评价的标准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工具的开发等均是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题:举例说明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程序。
答:明确研究问题(1)将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教育研究问题例如: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实践中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现实中的问题是:学生负担究竟有多重?如何实质性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等?(2)从教育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寻找研究问题;(3)凭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返现研究问题;(4)从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上选择研究问题(5)承袭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探究新的研究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技术)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技术)重点归
纳总结
本文旨在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教育技术)科目的重点内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教育学
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教育思想和教育学理论:关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学说和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2. 教育心理学:重点了解学生发展及其心理特点,包括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和成人心理等。
3. 教育教学理论: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与方式、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等。
4.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义务
教育法等。
5. 教育管理学:关注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等。
二、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科目,主要内容如下:
1. 教育技术原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教育
技术的定义、特征、分类等。
2. 多媒体教学:熟悉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施方法,包括PPT制作、影音资料运用等。
3. 远程教育:了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法,包括网络教育、在线课程等。
4. 教育软件应用:关注教育软件的选择和应用,了解电子教材、教学辅助软件等。
5. 教育信息化: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影响等。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教育技术)科目的重点内容
归纳总结,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总结

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
(4)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5个领域具体内容:第一,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制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系统及教学信息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等。
以创造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第二,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开发,是指对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各相关学科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法规化,以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第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第五,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是指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和不断优化教学系统与教育过程的主要措施。
7、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
(1)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有需求信息的意念,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2)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教师招聘教育技术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技术基础知识
本文的目的是为即将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申请者提供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完整概述。
一、教育技术基础概述
教育技术指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出有助于教学的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技术方法。
它是现代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各种现代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如在教学时使用PPT、视频、在线课堂、教育游戏等。
二、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
1.研究管理系统(LMS)
LMS 是研究管理系统的缩写,它是一种网上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的在线研究提供支持,包括线上作业、测试、论文、资料、课程日历等。
2.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
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是教育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课程,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3.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和分析是目前教育技术应用中的热门技术之一。
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进而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4.智能教育系统
智能教育系统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系统可以利用机器研究等技术,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智能化辅助,提升学生的研究效率和质量。
在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数字媒体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结论
本文提供了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完整版概述,介绍了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数据管理和分析,以及智能教育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点。
希望这些知识对于即将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申请者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二、1、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 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与经验的总和”.狭义理解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2、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兴起的视听教学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由于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的出现,在教育中开始采用跟“电”相联系的教育媒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我国是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在教学中引入幻灯、电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把无线电广播引入函授教育中,到改革开放后又创办了电视大学教育。
由于“电化“媒体的参与和我国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化教育"研究领域。
(PPT)(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②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③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④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教育(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起步阶段:20从初到解放前;②初步发展阶段:50到60年代中期;③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到90年代;④系统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3、教育(学习)目标分类:布鲁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4、图形图像文件类型:是指图形图像信息在磁盘上存储时的组织格式,用扩展名来表示。
当存储文件并命名时,应用程序会自动附加上相应的扩展名,并指定该文件的类型,扩展名通常为3个字符.常用的文件类型格式包括:PCD、CDR、AI、EPS、BMP、JPEG(JPG)、TIFF(TIF)、GIF、PNG5、教学(学习)目标编写方法:(1)三要素法—行为、条件、标准;(2)四要素法-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教学对象;(3)五要素法—情景、能力动词、对象、行为动词、限制性条件。
教育技术学复习题

教育技术学复习题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以技术为工具,探究如何应用技术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教育技术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教学设计、教育媒体与资源、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教育技术学的复习题,帮助读者回顾并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教育技术学?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3. 教育技术学的目标是什么?4.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5.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6. 远程教育是指什么?7. 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8. 计算机辅助教育是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的?9. 请简要介绍一下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和功能。
10. 如何评估教育技术的有效性?答案:1.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学设计、教育媒体与资源、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方面。
它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技术学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媒体选择和积极的教育技术应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产出。
4.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目标导向、活动导向、多样性导向、探究性导向和评价导向。
目标导向指的是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导向强调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价值,多样性导向要求教学设计应多样化,探究性导向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评价导向强调教学评价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性作用。
5.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方法。
它结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它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空间分离,以及时间的灵活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格式塔学派(顿悟说)
代表人物:
威特海默(德国,该学派创始人)
柯勒(美国籍德裔心理学家)
考夫卡(同上)理论观Fra bibliotek:学习不是行为的联结,而是一种组织的完形。
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是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的一种完形所实现的。
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而不是试误。
利弊:
肯定意识的能动性;
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咎于大脑的先天本能。
系统科学的三个基本原理
1.整体原则
2反馈原则
3有序原则
系统方法
1、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3、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4、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5、确定实施的有效性。
6、如果有必要,对系统加以修正。
经验的具体与抽象之分
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
把媒体放之于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加以考虑
局限:
只重视视听教材本身,而没有考虑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与评价等方面;
把媒体当作一种教育辅助工具,对教学改革的作用有限。
应思考:为什么说视听教育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1.视听运动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2.视听教育理论为教育技术中媒体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
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解很重要,可以从下列5点入手:
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向上越抽象。底层的经验易于理解和记忆,顶层的经验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学习间接经验要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托尔曼的认知论(美国心理学家)
S-O-R学说(O代表学习者的内部的变化)
观点: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对环境条件的认识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可以产生学习。
优点:
吸收了联结说的形式,充实了完形说的内容。
承认目的、动机、内驱力在学习中的作用。
现代认知论的鼻祖。
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派别及其主要观点;
(2)各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各自对学习的解释观点。
(3)当代建构主义对学习是怎样解释的?
传播理论:
(1)什么是传播模式?
(2)有那几种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各自对信息传播过程是怎样解释的?
系统科学理论:
(1)什么系统科学理论?
(2)系统科学方法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
4、教学不能止于直接经验,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因为概念是思维推理的工具,它使探求知识的智力过程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5、位于塔腰部分的是替代经验,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替代学习经验的思想是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
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的影响:
贡献: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作业:2004定义与94定义有何不同,你如何理解这些不同,说明理由。
第二章
视听教育理论:
(1)视听教育运动发展形成的原因;
(2)初期的视听教育理论的观点;
(3)戴尔的视听教育理论观点及其经验之塔的理解;
4.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观点: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应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
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需有适当的知识;
学习者必需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学习者必须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接受学习法
又称讲解教学,对学生而言学习者不带发现,只要求把教学内容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用。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两个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提出了新的教育技术定义:
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 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