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第一章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00aef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4.png)
能和价值。
•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 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 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 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 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 定是酸的。”
•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 熟。
• 布莱克、柯勒律治等 人
• 我的心跳荡,每当我目睹 • 彩虹横贯天宇 • 我生命开始时,是这样 • 我长大成人了,是这样 • 但愿我老了,也还是这样 • 否则不如死去 • 婴孩本是成年人的父亲 • 因而今后的岁月,我可以希望 • 贯穿着对自然的虔敬
• 中国古代:儿童——“缩小的成人” • 儿童的被“发现”——“五四”时期 • 经历了儿童“缩小的成人——五四时
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 不要妈妈拍, 不要妈妈抱。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大萝卜 阿·托尔斯泰
一个老头儿种下了萝卜,对它说: “长大呀,长大呀,萝卜 啊,长得甜呐!长大呀,长大呀,萝卜啊,长得结实啊!”
一个萝卜长出来了,长得又甜、又结实、又大得了不得。 老头儿就去拔萝卜:他拔了又拔,拔不出来。
• 小雨点,你真勇敢!
•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 一点也不疼吗?
• (樊发稼《小雨点》)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 例如儿歌《小金鱼》: • 小金鱼, • 眼睛大, • 游来游去不说话; • 看见了小鱼虫, • 啊呜一口吃掉它, • 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 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1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1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a9125ab4daa58da0114afa.png)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概述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既然同是文学,它们的 美学特质就具有某种相关性。也就是说,构成儿童文 学美学特征的那些要素,在成人文学中也常常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
THANK YOU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 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儿童文学是现在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 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一下 几点: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1. 儿童文学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
言艺术; 3. 儿童为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认为他们所喜闻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 要变在纯真、稚拙、欢愉、 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变幻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 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而这一些 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质朴
儿童文学与原始文学、民间文学一样,都 具有一种质朴的美。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 然,淳朴之美。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的特征
根据儿童时期划分的三个阶段,儿童文学的年龄阶段可分为: 幼儿期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他们 在游戏中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并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童年期文学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童年期儿童具有强烈扩大 视野的倾向,要求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东西,能使他们认识对象的范 围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同时也能帮助拓展认识的方法工具也产生了兴趣。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abf97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5.png)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种文学类型,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儿童为对象,以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造出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形象,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取乐趣、启发思考和获取知识。
儿童文学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儿童文学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
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世界的阶段。
他们对于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感受。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教育和价值观的内容。
例如,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努力,向儿童传递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通过创造有爱心和友善的角色,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儿童文学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儿童文学是儿童乐园中的一颗明珠。
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可以窥探到整个世界的样子,可以通过阅读进入无穷无尽的想象世界。
在儿童文学中,有着奇妙的魔法,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种魔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们可以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领略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思维。
最后,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儿童文学通过阅读和创作,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学到知识、获得启示、培养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可以让儿童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特点,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在故事中融入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让儿童进入无限的想象世界,拓展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让儿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启发。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30facdb172ded630b1cb6fd.png)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0292eb9b89680203d825a2.png)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148920df18583d04964599e.png)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干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儿童情趣:童真、童趣
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特有的行为、心 理、性情、兴趣、喜好、思想、感情等,其 根本特征是儿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感知外 部世界。
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
如:《只哭一点点》《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蘑菇》 儿童诗
(谢采筏)
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森林,
会不会也变成蘑菇呢?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
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
(一)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美的熏陶) 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辨别美、认识美、树立 正确的美丑观。 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审美接受特点
读、听→
讲述→ 评价、模仿与创造
感受美
认识美
辨别美 创造美 表现美
(三)儿童在文学接受中进行审美教育遵循的一 般原则
不稳定,性发育是突出特点。
作品要求:注重美育和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
主,可适当引入一些成人文学的表现技巧。
注重真实性、深刻性、艺术性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
散文、报告文学等。
1、“人之初”的启蒙文学; 2、单纯明快的浅语文学; 3、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5、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a09f36a45177232f60a2ee.png)
(2)古代儿童文学常常直接是儿童教 育的工具,并以儿童识字、启蒙所用的教 材面目出现,而现代儿童文学首先是为适 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 情感需要。
课件
在不排斥古典意义儿童文学的前提下, 从广义的角度考察的儿童文学表现为以下 四种存在状态: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课件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课件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
上的儿童文学 :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那些 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但其作品适合儿 童阅读。它们往往来源于民间文学、成人 文学领域,是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 偿式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专为 儿童创作的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文学门类。
课件
(2)作者对其读者对象似乎并未明显 地加以考虑,但现已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 作品,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佩罗的童话集等。
(3)图画书和浅显易懂的故事。 (4)优秀的成人读物改写本,如德· 拉马雷的《圣经故事集》。 (5)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
课件
所以我们讨论儿童文学,一般不局限 于狭义的儿童文学,而是着眼于广义;不 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是兼容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课件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df212e195f312b3069a5b9.png)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作者:【意】卡洛•科洛迪 翻译:任溶溶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经 典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作者:【英】肯尼斯•格雷厄姆 翻译:杨静远 长春出版社(2009)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经 典
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 作者:【英】巴里 翻译:杨静远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4接受对象的差异66四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分别出现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一种体现各自艺术面貌的审美效果
儿童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释义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 四、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五、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时代广场的蟋蟀》 作者:【美】乔治•塞尔登 翻译:傅湘雯 新蕾出版社(201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作者:【英】J• K•罗琳 翻译:苏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女巫》 作者:【英】罗尔德• 达尔 翻译:任溶溶 明天出版社(2009)
《小猪唏哩呼噜》 作者:孙幼军 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
儿童文学:经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 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而允许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 化的背景,要求表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以人道精神,温暖与 快乐,想象与幻想,幽默与巧智为其主要文化内涵。
64
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文学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
乐功能。在成人文学中,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为以审美为核 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
Page 2
带孩子们到文学的空中去漫步
第一章__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__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48202e4b35eefdc8d333a1.png)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与文本特征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
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鸟瞰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
一、“儿童文学”本位论 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 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 依据和标准。
•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 提出“幼者本位”。 • 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提出儿 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 周作人在1920年10月26日在题为“儿童 的文学”的报告中专门提到儿童读什么 书的问题,第一次有影响地提出了“儿 童的文学”,强调在小学教育中让孩子 读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还在 《儿童的书》《童话的讨论》中论及 “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 有什么标准”,儿童文学应当“顺应满 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征
一、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 • 1、特定的表现内容
•
儿童的生活——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表现 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 生活、社会生活等。儿童的心理 迪米特〈拉拉和我〉 戈西尼《小尼古拉》
• •
• 儿童的想象世界——儿童泛灵化思维特 点和文学表现。主要以童话作品形式呈 现 • 儿童文学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表现内容,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所表现的题材 也因之而十分广泛,对此有人归纳类型: • 家庭生活型、 学校生活型、 社会生 活型、 异域型、 成长型、 奇 思异想型、 动物型、 自然风物型、 • 英雄型、 少男少女型、 • 苦儿型、 顽童型、 童趣型等
(2)7—11岁,学龄初期,童年期
(3)12—18岁,学龄中后期,少年期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 文学分类: 儿歌 幼儿故事 图画文学
儿童文学第一章练习题
![儿童文学第一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398e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f.png)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一、填空1、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征,我们把儿童文学分为()()和()三个层次。
2、学前儿童欣赏文学具有()()()()等特殊方式。
3、()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二、判断1、学前儿童是指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服务的文学,是为吸引他们的文学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
()2、少年文学是指12-18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
()3、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不属于儿童文学。
()4、识字或识物大卡属于儿童读物。
()5、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原则,在于可以引导儿童通过作品认识世界。
()三、简答1、请简述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2、请简述儿童审美心理的特殊性。
3、请简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四、论述1、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有什么作用?答案:一、1、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2、听赏图画、音乐表演欣赏阅读欣赏3、陈伯吹二、1、×2、×3、√4、√5、×三、1、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纯真美、稚拙美、变幻美和质朴美四个方面。
(一)纯真美学前儿童的心灵是单纯、明净的,这成为学前儿童文学纯真美的客观因素。
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应成为学前儿童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二)稚拙美稚拙是稚嫩、不加雕饰、毫不做作的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稚”与“拙”是学前儿童心智未开时表现出来的固有天性。
学前儿童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稚拙情趣,而适应学前儿童需要的学前儿童文学也就表现出一种稚气和拙朴的艺术风格。
(三)变幻美好奇、好幻想、好探究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幻想是学前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
因此,学前儿童文学必须具备儿童式的幻想,有更多惊险色彩和神奇意味,可以有上天入地、无拘无束的情节,神奇怪诞、滑稽有趣的人物,体现出迷人的变幻之美,并且通过文学艺术形象的创造,来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空间。
(四)质朴美学前儿童文学与原始文学、民间文学一样,都有一种质朴美。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4547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4.png)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文字和图像表达儿童成长、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心理、兴趣和需求,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予儿童启迪和满足。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分为现实主义作品和幻想作品。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和可信的故事情节展现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成长经历,如《草房子》、《兄弟们》等;幻想作品则以想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
按照形式分为文学和图画书。
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情节和思想,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而图画书则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来传达信息,如绘本、漫画、图画小说等形式。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1.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情节简洁明了,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2.符合儿童心理和兴趣。
儿童文学作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创作,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3.以故事为主轴。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精心编排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达思想和价值观。
4.强调教育和培养价值观。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启发儿童的思考、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称为寓言,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然而,儿童文学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18世纪末,由于教育以及增加了儿童读者群体,儿童文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
欧美国家的作家,如安徒生、克里斯滕森、霍夫曼等,开始创作大量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儿童文学ppt
![儿童文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eda8b5b0717fd5360cdc2d.png)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三、成人文学经典与儿童的文学阅读
• 除了民间文学外,一些由成人创作并供成人阅读的经典文 学作品,也成为了早期社会儿童的文学阅读资源。
《鹅妈妈的故事》
二是19世纪德国的民俗学者格林兄弟
• 《儿童与家庭故事集》(俗称“格林童话”)
• 三是19世纪的丹麦作家汉斯· 克里斯蒂安· 安徒生。 • 安徒生被认为是现代儿童文学艺术由民间童话改编向创作 童话转变的标志性人物。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早期作家改编民间文学特点: • 首先是“增”。即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
• 19世纪后期,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纯粹的文学 乐趣本身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
• [英国]路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到了20世纪,这一欢乐的精神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进一步蔓延, 越来越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把故事的趣味问题放在首要 位置。
• 林格伦笔下的长袜子皮皮、艾米尔等角色
• 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
• 另一类是与民间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经验。 • 自然世界的经验。 节气歌谣《九九歌》 • 处世生活的经验。 伊索寓言《狐狸和山羊》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第二,娱乐的功能。 • 在民间文学中,也有大量作品并不包含太多经验的教训, 而是主要用作生活的消遣和娱乐。 • 我们来看下面三首传统童谣:
• 《小红帽》的结局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2.文人独立创作的儿童故事 • 现代儿童文学的概念指向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现代儿童 的意识,二是现代文学的意识。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d99a0ca300a6c30c229fc7.png)
目前常见的游戏样式的幼儿文学作品有:
1、立体画册:这种图书画面凸出来,立体 感强。
2、活动的书:这种书的立体画面可以活动。书 中的物品可以取下来或者自由组合。比如门窗可 以开关,生活用品可以真实地自由摆放、移动。 3、附有唱片的书:书中附有唱片,有的用针一 划,就会发出声音,如书中动物的叫声;有的在 唱机上可以放出文中的诗歌或散文。 4、有香味的书:这种书在水果、花草、咖啡、 瓜菜上一摩擦,就会发出该物体的香味。 5、有配音的书:当孩子一页页翻书时,旁边的 盒子就会把每一页的文字读出来,像大人讲故事 一样。
儿童文学教程
—— 黄丽平主编
由NordriDesign提供
前言
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 ,人的根本改造应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 着手。----郭沫若 儿童文学之于中小学教育,其意义不只是识字、 习文,更主要的是借重它的伟力来对少年儿童施 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也即在中小学生的素质 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每一个师范生,每一名中小学教师都负有向少年 儿童输送儿童文学,讲授儿童文学,指导少年儿 童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的崇高使命。
6、布艺书:把图案印在布上做成的书。这种书 质地柔软、坚韧,可以洗涤。 7、玩具书:这是一种纸板小人书,用硬纸制成 ,印有漂亮的彩色图画,内容多为童话。 8、用来填画、涂色或做手工的书。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五四以后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 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要以儿童 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 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 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高尔基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5a3d1a0116c175f0e48ee.png)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以上各种观点尽管都有偏颇或不全面 的地方,但也都从某个方面探索到了儿童 文学的本质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和成长 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这一文学品种表现为多种文学样式。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的概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 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需要区分清楚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古典 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 学;儿童读物和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型及作 品的呈现方式等。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接近,其中有以下两 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 ”的需要而走向儿童文学。
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的天 性上、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和儿童文学有 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的存 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二、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三、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四、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df30f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5f.png)
第二十页,共72页。
• 大海睡了
• 风不闹了,
• 浪不笑了。
• 深夜里,
•
大海睡觉了。
• 她抱着明月,
• 她背着星星。
• 那轻轻的潮水声啊,
• 是它睡熟的鼾声。
第二十一页,共72页。
1、什么是儿童情趣
儿童情趣的含义:指从儿童的审美需 要出发,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通过艺术 形象和艺术境界表现出来的充满童心 的情感和趣味。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第十八页,共72页。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思考:儿童文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一、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灵魂,是
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的重要标志 。
第十九页,共72页。
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第十五页,共72页。
三、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
1.儿童文学中“儿童”的特殊涵义
--与成年人相对,指3-15岁,这是儿童 文学的服务范围。
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集中受教育的阶段。这是 儿童文学的教育天性。
儿童具有与成年人平等的人格。这是儿童文学 存在的前提。
第十六页,共72页。
第十三页,共72页。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老 虎外婆》、《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 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023183fd15abe23492f4d8e.png)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 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穿着
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PART
02
三、人物形象、鲜明,符合儿童审美需要
儿童文学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通常称之 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2.主题
儿童文学的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述 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要明确,便于儿童把握作者 的写作意图;
主题要富有意义,便于让儿童获 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迪,提高 审美鉴赏能力。
儿歌
蚂蚁搬虫虫 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 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 四个五个六七个, 大家一起搬进洞。
03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
儿童往往是通过儿童文学中的语句特点、 节奏韵律和梦想境界等感知作品的美感,因 此,他们觉得色彩艳丽的是美的,朗朗上口 的是美的,节奏明快的是美的,等。此外, 儿童作为弱小者,渴望强大、崇尚勇敢,因 此,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人物形象都会丰 富他们对美的理解,并逐渐学会体会、欣赏。
主人公是整个儿童文学故事中矛盾冲突的主体, 是设置环境、开展故事的主要依据。主人公性格的形 成和开展直接表达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旨和形象化 的程度。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明 突出的,要做到个性化、形象化、拟人化、儿童化, 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PART
02
四、语言简洁、生动,具有儿童化特征
文学三个层次。
狭义的儿童文学 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PART
01
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
它是文学
儿童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 律,即是以语言为材料,通 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 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第一章儿童文学绪论、基本原理1
![第一章儿童文学绪论、基本原理1](https://img.taocdn.com/s3/m/c53889054a7302768e9939d2.png)
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随着西斱 先迚理念的引迚和科学民主旗帜的高扬,被称为“四大文 明古国乊一的中国,终于収现了一个有别于成人的”儿童 “ 。从此,中国人的儿童观终于収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儿 童开始解放了,自觉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也随乊形成。儿童 本位观是此时期许多文学家的共同理想。 到了三四十年代,儿童文学为配合社会现实的需要, 而过多地输入了民族、阶级、战争、救亡、人生等内容, 儿童文学不得不把儿童本位放到一边。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儿童文学 也因此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好景不长,随着政治运动的频 繁迚行。文学已为政治、教育所代替,儿童文学几乎成了 政治的附庸、教育的工其。这种状况持续了二三十年。
以上各类作品均在儿童文学的范围乊内,兵中,第1—— 5项可以说是为儿童提供的文学作品,第6项是专为儿童创 作的文学作品。根据上述六类作品,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在儿童文学范畴中,存在着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 古具意义的儿童文学,这是为弡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 补偿性的文学,包括以上1——5类; 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 的挃导或影响下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兵范围和界域 要相对明晰和确定得多。凡是符合前述儿童文学概念及兵 含义的作品,都可列入这一范围。
家庭生活型学校生活型社会生活型异域型成长型奇思异想型动物型自然风物型浪子回头型英雄型集体奊斗型少男少女型顽童型童趣型等32针对儿童文学幾泛的题材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提出儿童文学三大母题的观点将儿童文学幾泛的题材归纳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场面手法意象也可以挃主题或题材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其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幵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 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其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 能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例如:《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 例如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
儿
:
儿
:
•
《母鸡和小鸡》
•
《我的妈妈》
• 《我的一家》
• (2)注意 • ①幼儿注意特点: 幼儿注意特点: •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集中注意3^5分钟 • 4岁: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 5、6岁: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 例如:小豆豆、小丸子 •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 ②幼儿文学要求 • 开头:尽量简短 •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 篇幅:不宜过长
(二)从年龄上看
• 1.“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1.“儿童”泛指0 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初期(15-18岁)
•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感受” 特征
•
领悟: 领悟:理性的辨识和思考 感受: 感受:感性的知觉
•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
儿 学
学 质
• (一)概念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 • ①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相联系 • ②要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 ③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 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 •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 分不清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必然导致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 第二, • 第三,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幼儿的泛灵观念 第三,
• 4.培养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的情感 培养幼儿的情感, • 美感是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 • ①培养幼儿的直觉审美能力 • ②明确提示各种审美标准 • 例如:《拇指姑娘》 例如: 拇指姑娘》 • 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
•
拇指姑娘的摇篮是一个光的发亮的漂亮胡桃壳,她的 垫子是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她的被单是玫瑰的花瓣……水 上浮着一片很大的郁金香花瓣,拇指姑娘可以坐在花瓣上 ,用两根白马尾作为桨,从盘子的这一边划到那一边。这 看起来真是美丽极了!
葫芦房,麻面墙, 里面住对小姑娘。 姐妹虽是同母生 从来不睡一张床。
尖尖嘴,细细腿, 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动物)
• 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 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 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 • 语言:例如绕口令、扮演作品角色 语言: • 情感:例如《寄给蛤蟆的信》、《鸟树》、《卖火柴的小 情感: 女孩》 • 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 • 想象力:幼年是培养和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幼儿 想象力: 文学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 (一)从时间上看
• • •
①来自民间文学、文人文学领域
•
•
古典儿童文学
②儿童教育的直接工具
• •
பைடு நூலகம்
①专为儿童创作
现代儿童文学 ②满足儿童审美情感的需要
• •
•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类型: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类型: • 1.民间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 • 例如:《牛郎织女》 • 2.蒙养读物 2.蒙养读物 • 例如:朱熹的《小学》宣传孔孟之道,灌输封建思想重视品德,强调 自我节制、发愤立志 。 • 3.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 3.成人文学作品, 成人文学作品 • 例如:《千家诗》(春晓、静夜诗) • 4.部分古典文学 4.部分古典文学 • 例如:《西游记》、《聊斋志异》
( ) 儿
学
• 1.听赏 听赏是幼儿接受 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 听赏 接受 方式 •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 ①讲故事前要提出要求 • ②要边讲边提出问题。 • ③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讲述 • ④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 • ⑤给孩子适当留下些发挥的空间
• 2.图画 图画是幼儿理解 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 图画 理解 途径 • 图画包含很多艺术要素如:构图、色彩、线条、造型。 图画包含很多艺术要素如:构图、色彩、线条、造型。 • 例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熊小弟的栅栏》
3.形象性 3.形象性 ①摹状:摹写事物的形状和声音。可以引起儿童对声音的感受,体验内容的 乐趣。 ②比喻:用幼儿熟悉的事物说明他们未知的事物,或用具体的事物去描绘比 较抽象的事物 ③拟人:符合儿童思维中的“泛灵论” ④夸张 4.动作性 4.动作性 ①一些抽象的词(表现心理的),幼儿不容易理解,可化为动作来写,符合 幼儿情感易外露的特征 ②选择确切的动词,注意变化
• 3.从功能作用的角度 3.从功能作用的角度 •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 4.从写作对象看 4.从写作对象看 •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 (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2.儿童文学是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 语言艺术 • 3.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 审美、认识、娱乐、教育 审美 能和价值。 •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 儿童文学: 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例如: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青蛙和蛤蟆是朋友》 》 ——《寄给蛤蟆的信》 ——《寄给蛤蟆的信》 • 注释: 注释:作品中洋溢着纯真的友爱之情,令人感到快乐和 温暖。
• 例如:①“瓜瓜嫌西瓜太小,生气了” • “瓜瓜斜眼瞧一瞧那西瓜,撅起来嘴巴,心想:‘哼,这 也叫西瓜。” • ②柯岩的《小熊拔牙》中的小熊做事马马虎虎:“先洗洗 小熊眼,再擦擦熊嘴巴,熊鼻子抹一抹,熊头发梳三下, 嗯,就不爱刷牙” •
• 练习:把下列语句改成适合幼儿阅读的用语方式 练习: • 1.老狼掉到陷阱里去了,原来猎人早已设好圈套 1.老狼掉到陷阱里去了, 老狼掉到陷阱里去了
童年文学
6、7-11、12 岁
少年文学
11、12-18岁
第二节 幼儿文学
• 一、幼儿文学及其功能 • (一)幼儿文学概念 • 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 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 要的文学。
(二)幼儿文学的功能
• 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 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 • 社会化: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 社会化: 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过程。 • ①幼儿文学向幼儿传递日常的生活知识 • 例如:《小熊拔牙》(柯岩) • 《洗手歌》 • 进屋洗,饭前洗, 手背洗呀手心洗, 肥皂搓搓来清理, 进屋洗,饭前洗, 手背洗呀手心洗, 肥皂搓搓来清理, 养成习惯靠自己, 习惯靠自己。 ……啦 ……啦 养成习惯靠自己, 习惯靠自己。啦……啦…… 啦……啦
• (3)评价 • 优点:看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 优点: 需求。 • 缺点: 缺点: • 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相对忽略了成人作者的 主体地位 • 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略了儿童生活与 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 2.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 2.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 • (1)儿童文学涵义 • 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 (2)评价 • ①优点: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特点 优点: • ②缺点:从儿童文学的范围上看;从儿童文学的对象和创 缺点 作能力看
• (3)记忆 • 以机械识记为主 • 无意注意占优势 • 韵律感强的幼儿诗、情节生动的生活故事、富于幻想的童 话。
• (4)思维 • 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 例如:一滴水,不起眼……(一滴水,肚脐眼) • 作品:①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易于使孩子对题材产生 兴趣,二来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情节 ) • ②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有趣
• • • •
• 。 •
学 概
围
一、“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 (一)历史上对儿童文学内涵的不同看法 1.儿童本位论说 1.儿童本位论说 (1)儿童本位论
以儿童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必须服务于其儿童利益的理念和观点 教育学领域的儿童本位说,即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 育家杜威。
• (2)儿童文学 • 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 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 与成人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区别 • 1.表现更普遍、集中、典型的艺术品性 • 2.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二)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 1.纯真美 1.纯真美 • 例如: 张继楼《快住手》 例如: • 一个孩子与……的对话: • 你这个淘气包,为啥欺负小鸟!老师没有告诉你吗?这样 顽皮可不好。你要是肚子饿了,我请你吃奶油蛋糕;你要 是想做游戏,我来当一次小鸟。 • 《窗边的小豆豆》(豆豆与洛基)
• (5)想象 • ①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正在发展。 • ②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 ③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④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⑤想象容易同现实混淆
。
(6)语言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词汇: 词汇:幼儿掌握词汇较多的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而虚 词掌握的较少。 • 句型:简单句为主 句型: • 例如:会用一些简单的“因为……所以”、“又……又” • • • •
• 5.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愉悦幼儿的身心, 愉悦幼儿的身心 • 例如:《长袜子皮皮》 例如: 长袜子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