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知识大全图文
《物流基础》
![《物流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a16e7520c22590102029da2.png)
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 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有效 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 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2005
物流定义的理解
物流的定义可以从5个方面理解:
(1)物流只实现物品物质实体的转移,而不发生物品所有 权的转移。
各国日益重视物流产业
各地方政府对物流高度重视
➢2011年5月,昆明“国际大通道计划”首站到普洱 ,两市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打通交通旅游经贸障碍 合力建绿色经济示范区。普洱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 ,西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达486公里,是祖国重 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 红河、南亢河3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 之路之一,在全省对外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 作用。
2020/5/21
思考:
▪ 当你从超市的货架上拿起一瓶洗发水,你 可曾想到,这瓶洗发水在到达你的手中之 前,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多少个批发商? 多少双手?多少次运输?多少个物流配送 中心?……
你眼中的物流业?
传统的物流业 运输企业
你眼中的物流业?
传统的物流业 仓储企业
你眼中的物流业?
传统的物流业 邮政业
原始的物流与供应链
农夫
织女
裁缝
客官
棉花
布匹
衣裳
商流—— 社会间隔——所有权的转移
流通 物流
运输—— 场所间隔 物的转移
保管——时间间隔
二、物流的定义——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 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基础知识概述(PPT64张)
![物流基础知识概述(PPT64张)](https://img.taocdn.com/s3/m/865f2b08ccbff121dc368323.png)
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要有全局观念,即总 成本的观念。
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之间的冲突
成本
总成本
运输成本 库存成本
铁路
卡车
航空
运输服务 更快捷可靠
订货费用和库存持有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关系
成本
总成本
库存成本 订货费用
订货次数减少
二、现代企业物流系统
提货 商品进入 企业仓库
原材料
运输 上托盘 包装 生产
国外物流基本经验给我国带来有益的启示: • 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统筹规划;
•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 启动物流产业以第三方物流为切入点;
• 大力开拓为客户提供日益便捷的物流增值服务。
四、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的物流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1949—1977)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1978—19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物流(1993—1998) 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物流(1999—至今)
• 物流中国网: −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基础知识
中 文 版
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 绿色物流 现代企业物流战略 现代企业物流组织 现代企业运输管理 现代企业仓储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续)
现代企业配送管理 现代企业库存管理 现代企业采购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工程 现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管理 物流绩效管理
•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约为58%,而且其需求 仍在不断增长; • 美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一大批 不同类型的拥有先进科技手段和广泛配送网络 的运输管理公司。
三、英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英国的卓越物流模式——便捷的物流服务 • 显著特点是在日用消费品、汽车、零售、化学和电 子领域与客户进行全球合作,提供全委托式物流服 务; • 利用客户建造物流设施,输出管理技术和人员。
物流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PPT31页
![物流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PPT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c53d8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a.png)
基本概念二
10. Market share is the proportion of sales of a good or service provided by one company to the industry sales of such good or service. 市场份额是指一家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等占行业销售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比例。 11. The need for outsourcing creates Third Party Logistics. 外包需求催生第三方物流。 12.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is software to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关系。 13. Exclusive distribu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only one wholesaler or retailer who selling a product or providing a certain service. 独家分销是指,只有一个批发商或零售商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 14. A logistic model is a standardized module that is used to regulate the cargo transportation, manage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 物流模型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块,用于调节货物运输、管理物流设施和设备。 15.Letter of credit (L/C) is used exclusively by the buyer. It is a letter issued by the bank employed by the buyer which authorizes the bearer (the
物流基础知识课件(PPT86页).pptx
![物流基础知识课件(PPT86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261b3e283c4bb4cf6ecd1a4.png)
2021/1/15
2021/1/15
21
物流系统规划
通过组织、管理物流活动的各 个环节,保证各要素间的协调 配合; 要进行物流人力资源的运筹; 资金要素 。
组织与管理 要素
即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如前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要 素包括:运输、配送、仓储保 管、包装、 装卸搬运、流通加
功能 工、物流信息等。
货、包装等活
动的基地
通过对节 点物流、人 流、信息流 进行分析, 对物流节点 各功能区域、 运输通道等 作出有机组 合与合理配 置,达到节 点内部布置 最优化
包括仓储
包括:
作业区域需 运输组织与
求功能规划、 控制、运输
作业程序与 成本与价格
信息系统架 管理、运输
构规划、布 服务与创新
置规划、区 等内容
2021/1/15
2021/1/15
25
物流基础知识
一、物流及其构成要素 二、物流系统规划
三 、运输与配送
四、第三方物流管理 五、企业物流管理 六、库存管理 七、物流信息化
2021/1/15
2021/1/15
26
三 、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配送
运输 物体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相对 来讲,运输活动时间长、距离远、能源和动力 消耗多,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例也较高, 某些情况下可高达50%。
2021/1/15
2021/1/15
13
一、物流及其构成要素
物流构成要素
物流信息处理
流通加工 包装
装卸搬运 仓储保管 运输与配送
运输:长期 配送:短期
2021/1/15
2021/1/15
14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729abdccbff121dc368368.png)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物流基本概念1.物的概念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
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
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
因此物流学的“物” 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物”,就是通常所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
“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图文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c752bde009581b6bd9ebdd.png)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物流基本概念1.物的概念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
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
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
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
“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69d7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7.png)
商流和物流分离
物流与商流的分离
• 商物分离的意义:
• -合理组织流通活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商物分离的优点:
• -营业方便 物流作业集中 • -回路配送 效率提高 部门职能单纯
• 商物分离的方式:
• -订货活动与配送相互分离 • -加强物流管理一元化 • -减少物流中间环节
物流系统化管理
物流系统化管理思想
• 物流系统是由构成物流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体,是各要素协调联动的支撑, 以实现物流的高效运作,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 包括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 • 物流系统化管理 • 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物流系统目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 对物流系统进行的计划、
传统的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 现代物流( Modern logistics )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 • 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 息联网,并对
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 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 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物流系统要素
物流的分类
• 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分类:
•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等等
• 物流作用执行者的角度分类:
• -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 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分类:
• -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继续划分)
• 物流活动发生的主体分类:
• -工业物流、商业物流、非盈利组织物流、回收企业物流 等等。
物流一体化战略
• 纵向一体化:指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之间在物流活动上纵 向合并,以实现物流 资源综合利用。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c83d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5.png)
关于物流: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地点运输到消费地 点的全部过程;物流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的组成部分
运输
物流的核心环节,负责将 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 一个地点。
仓储
负责存储和管理货物,确 保货户订单,保 证准确交付。
库存管理
控制库存水平,确保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信息流
管理和传递与物流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的 准确和及时。
物流中的挑战与改进
1 物流成本控制
2 供应链协调与管理
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如优化运输路 线、减少库存等。
协调不同环节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确保 物流流程的顺畅运作。
3 运输效率
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4 信息技术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 率和可视性。
物流的关键要素
运输
负责货物的运输,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 式和路线。
仓储设施
提供专业的仓储设 施和管理,确保货 物安全和妥善存储。
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 理系统,跟踪和管 理物流信息。
供应链协调
协调供应链中的不 同环节,确保物流 流程的协调和顺畅。
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提 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预测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 提高物流管理的可视性和决策 能力。
物流的优化策略
1
运输路线优化
通过分析运输路线,找到最优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2
仓储和库存优化
优化仓储和库存管理,提高货物的周转率和仓储效率。
3
订单处理和信息流优化
优化订单处理和信息流,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01398883c4bb4cf6ecd16e.png)
!物流基础知识
设备$ 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 严格地说$ 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 销商$ 如供应商送货上门#
*(+ 第三方物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 "#$%&'()*(+,,-+ 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 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 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 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即由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 托人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所以$ 第三方物流也被称为合同制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三方不参与商品供% 需之间的直接买卖 交易$ 而只承担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物流业务$ 包括商品的包装% 储存% 运输% 配送等 一系列服务过程活动#
**+ 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 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的领导力 量# 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 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 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 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 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 源$ 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技术供应商% 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 为 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根据这个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 即只要是符合这个条件
的实体流动过程都可以看成是物流# 物流包括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以及形态性质的
变动#
第
一
章
!!在超市中 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各种食品 饮料 想想这些商品从生产到销售都经历 了哪些物流环节
二 物流的分类
物流可有多种分类方式$ 本书重点介绍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和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进 行划分的物流#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课件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9b2626bb4cf7ec4bfed08e.png)
第一讲
3、物流概念演变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4
第一节 物流概念
二、物流概念 1、物流的基本概念 2、物流的经济价值 ⑴时间价值 ①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③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⑵场所价值 ①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②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③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⑶流通加工附加价值
1、服务目标
2、快捷目标
3、节约目标
4、规模优化目标
5、库存控制目标 6、安全性目标
二、现代物流管理范围
1、现代物流管理的层次
⑴物流战略管理 ⑵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⑶物流作业管理
2、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⑴物流基本活动管理 ⑵物流基本职能管理
⑶物流基本要素管理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11
第四节 物流管理概念
⑶净化处理加工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39
第四章 物流管理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物流管理内容 物流客户管理 物流服务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组织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40
第一节 物流管理内容
一、物流管理是应用技术与商业管理结合
⑶供应商管理
①新供应商
②合同供应商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③战略供应商
31
第二节 供应物流
⒉原材料库存管理 ⑴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经济订货批量 ⑵现代库存管理方式--物料需求计划(MRP) ⒊物品供给
第六讲
物流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32
第三节 生产物流
一、生产物流概念 ⒈生产物流的定义 ⒉生产物流的作用 ⑴保障生产过程连续运作 ⑵降低生产过程连续运作 ⒊生产物流的特点 ⑴生产物流与生产过程的伴生性 ⑵生产物流的稳定性 ⑶生产物流的时间性
第4章 物流基础知识
![第4章 物流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5070148647d27284b7351eb.png)
第1节 物流概述(第1次课)
❖ 四、物流的发展:
❖ 2.综合物流:
❖ 1)作用领域:包括企业运营中的原材料采购、商品生 产、商品销售、传统物流和多余材料的回收及生产 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过程。
❖ 2)功能:搞好企业内部物流整体最佳状态的同时, 搞好企业外部从供应商到最终顾客各个渠道的整个 “物的流动”…
商品实体的转移,即商品的流通。 ❖5.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
相补充,是商品流通领域的两大基本要素.
第1节 物流概述(第1次课)
❖ 四、物流的发展: ❖ 1.传统物流: ❖ 1)作用领域:以商品销售作为主要对象 ❖ 2)目标内容: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给顾客以尽可
能好的物流服务;具体内容有:P61 ❖ 3)功能:克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地域和时空阻隔的
第3节 企业物流
❖ 三.商业企业物流: ❖ 3.商业企业物流活动分析: ❖ 3)企业销售物流: ❖ ①企业通过零售、批发等形式完成商品的出售等 ❖ ②通过良好的销售活动维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做好为
客户的售后服务. ❖ 4)退货物流: ❖ ① 采购商品进行验收货时,出现退货情况.销售出以后,
出现的退货现象. ❖ ② 做好退货物流: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服
•
做一枚螺 丝钉, 那里需 要那里 上。20.11.15 04:55:1004:55Nov-2015-Nov-20
•
日复一日 的努力 只为成 就美好 的明天 。04:5 5:1004 :55:10 04:55 Sunda y, Novembe r 15, 2 020
•
安全放在 第一位 ,防微 杜渐。 20.11.1520.1 1.150 4:55:1 004:55 :10November 15, 2020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6)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6)](https://img.taocdn.com/s3/m/1b820e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7.png)
适用于轻量、小件物品的搬运,但效率低下且人力成本高 。
机械搬运
使用叉车等机械设备进行搬运,提高效率但需注意操作安 全。
自动化搬运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搬运,提高 效率和准确性。
05 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
流通加工类型与方式
流通加工类型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而进行的加工
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而进行的加工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 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 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物流 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 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
02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 色物流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重 要发展趋势。绿色物流是指在 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 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 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 充分利用。
智能物流系统建设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 物流成本
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 客户满意度
06 供应链管理基础
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模型
供应链的定义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 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 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以及连接这些主体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 流。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护
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
在供应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 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物流基础
![物流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09d90d7998fcc22bcd10df9.png)
第10页
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 MRP原理 MRP特点 实施MRP的优越性 MRP的发展-制造资源计划
MRP2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第11页
MRP逻辑原理图
主生产进度计划 MPS
主产品结构清单 BOM
物料需求计划 MRP
库存状态 文件
制造任务单
¤ 敏捷制造的概念
¤ 敏捷制造企业的战略 约束理论与同步制造
¤ 约束理论的概念
¤ 约束理论的原则
¤ 同步制造的排序方法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第15页
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变化性
产品生命周期 重复订单 批量
1970
1980
1990
年份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第16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第3页
生产物流中的物流和信息流的示意图
定货单
定货帐
需求预测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
原材料需要量
原材料采购量
计划任务 与使用者
信息流 物料流
市场信息 销售信息
库存模式与方法
出库传票 生产指令
技术条件
订货单 供料 单位
出库
库存
生产转 换过程
库存
进料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多道连 续工序
多道合 流工序
多道分 支工序
多道复 合工序
指一项订货的加工须经过两道以上才能完成的工序
物流基础
10 January 2020
物流知识全解
![物流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7ef38008af1ffc4fff47ac2a.png)
物流管理的含义
象限三 ➢ 低交流性和高协作性适用于状态不断改变的
情况,反应时间有限,而文件信息不可靠或 不可得。这样的一个例子是新产品的发布时 期。 提示三 ➢ 短期、特殊的产品/客户将会形成低交流性和 高协作性。
物流管理的含义
象限四 ➢ 高交流性和高协作性适用情况:
✓ 重要产品/订货的运送 ✓ 定制客户具体要求的产品 ✓ 特殊订单
➢ 尽管这一步极具战略意义,但当今更为关注物流 “流程”这一新的及更具创新性的组织方式。
活动
入站运输 出站运输 国际运输 商的对比
仓储管理 仓储计划
物流组织的演进
功能群
承运商选择 模式选择 公共与私人承运
运输
配送中心管理 工厂选址
设施构建
采购
产成品库存
原材料库存 在制品库存
零部件/服务支持 退回品处理
➢ 分权制是组织方式的选择之一,而这与“传 统”的物流组织方式相矛盾
➢ 总部层次上物流管理的协调任务可被分为协 作管理和矛盾管理两类。
第二章 物流及部门内部整合
对物流经理人的建议
“整合”的意义
➢ 物流、各部门的整合能提升绩效,提供更好 的客户服务、更好的库存水平管理、更高的 预测精确度以及更高的客户和雇员满意度。
组织定位
➢ 基于市场
✓ 其优势包括:(1)代表不同的业务部门或产品组将运送 到客户的产品予以联接。(2)使用单一发票协调销售与 物流,从而实现高效性。
组织定位
➢ 基于渠道
✓ 强调对客户、配送商和供应商的联结进行有效管理。 ✓ 采用这一方式的公司通常对上下游的库存均感兴趣。
组织类型
➢ 物流组织可以有不同的特色。 ➢ 主要的物流组织类型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图文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物流基础知识大全物流基本概念1.物的概念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
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
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
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
“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
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不少人甚至只研究流通领域,因而干脆将“流”与“流通”混淆起来。
“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
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做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
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
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
生产领域中之物料是按工艺流程要求进行运动的,这个流程水平高低、合理与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影响颇大,因而生产领域“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3.物流的划分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予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微观物流:是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4.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桥梁、纽带”作用的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具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
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
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的“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也是其服务性的表现。
快速、及时目标: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
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
其原因是随社会大生产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
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达物流、联?合一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节约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所以领先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做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
生产领域的规模生产是早已为社会所承认的。
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
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就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
库存调节目标: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宏观调控的要求,当然,也涉及到物流系统本身的效益。
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以系统的建立需要有许多支撑手段,尤其是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要确定物流系统的地位,要协调与其它系统关系,这些要素必不可少。
主要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
物流系统的物资基础要素: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大量技术装备手段,这些手段的有机联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有决定意义。
这些要素对实?现物流和某一方面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素主要有:①物流设施;②物流装备;③物流工具;④信息技术及网络;⑤组织及管理。
5.物流合理化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
它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
合理即合科整理,具体表现为以尽可能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
6.物流观念和学说商物分流: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黑大陆学说:着名的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
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第三利润源泉:“第三个利润源”说法主要出自日本。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
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
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
效益背反说: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例如,包装问题,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须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赞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
成本中心说:含义是,物流在整修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要搞合理化、现代化,不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
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利润中心说:含义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第三个利润源”。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这种认识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
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一项具体操作性?任务。
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企业战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发展。
物流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一些,省了几个钱。
物流的发展和起源“物流”的由来。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
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ProbleminMarket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这里,Market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开始涉及物流运输、物资储存等业务的实物供应(PhysicalSupply)这一名词,该书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氖权转移和产品的实物流通活动”。
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在使用物流这个述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