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b553b204a1b0717fd5dda0.png)
9.基准统一原则的特点是( )。
A. 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高 B. 夹具种类增加 C.加工余量均匀
10.平面磨床的导轨水平方向误差是误差( )方向,而对卧式车床的导轨水平方向误差是误差( )方向。
A、敏感 B、非敏感
三.判断题(15分)
1.加工时允许欠定位。( )
2.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中使用的定位基准。( )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工 商 学 院 试 题 纸
四.综合题(15分)
4-1画出下列标注角度的用于车削外圆柱面的车刀图。(5分)
4-2根据车刀角度的相关定义填写表中的空缺部分。(5分)
角度
定义
测量
平面
主要作用
前角
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正交平面
后角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改变车刀主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状况
5-2铣削题5-2图所示一批工件上的键槽,以圆柱面 在 的V形块定位。求加工尺寸为 时的误差。(10分)
题5-2图 铣削键槽工序简图及工件在V形块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
……………………………… 装……………………………… 订………………………………… 线………………………………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长V形块限制工件4个自由度。( )
12.测量误差不属于加工误差。( )
13.按照工艺基准选择原则,工序基准必须和设计基准重合。( )
14.加工误差随加工次序变化的一定是随机误差。( )
15.轴类零件的加工工序安排往往是先“钻中心孔”,这符合先基准后其它加工原则。(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C卷)上课讲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C卷)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44689b5482fb4daa58d4bb7.png)
非标螺纹 L 接 合 接 合 接 合 轴25()XIIz → ─……………………………… 装 ……………………………… 订 ………………………………… 线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 线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工 商 学 院 试 题 纸(C3)五.计算分析题(45分)5-1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外圆,要求外径0.0160.04312d mm φ--=。
抽取一批零件,经实测后计算得到11.947x mm =,0.005mm σ=,其尺寸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试画出销轴直径尺寸分布图并分析该工序的加工质量。
(10分)5-2铣削题5-2图所示一批工件上的键槽,以圆柱面0d d δφ-在90α=o 的V 形块定位。
求加工尺寸为1A 时的误差。
(10分)题5-2图铣削键槽工序简图及工件在V形块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装………………………………订…………………………………线………………………………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试题纸(C4)5-3车削加工短圆柱工件(见题5-3图)。
设工件重力100W N=,主轴转速1000/minn r=,不平衡质量m到旋转中心的距离5mmρ=,工艺系统的刚度为4310/xtk N m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c75e70975f46527d3e130.png)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机械年级:09 考试方式:闭卷学分:3.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C;2、A;3、C;4、D;5、C ;6、C;7、A;8、B;9、D;10、A。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括号内的内容占1分2、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在工件上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相对机床、夹具、刀具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
4、尺寸链:尺寸链就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封闭尺寸组合。
5、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6、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三、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1、切削加工时(机床)、(工件)、(夹具)、(刀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基准统一)原则、(基准重合)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3、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机床刚度)、(增加走刀次数)等;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主要包括(机床)热变形、(工件)热变形和(刀具)热变形等;5、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残余应力)三个方面;6、人们把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的过程称为(夹紧)。
7、工艺成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
8、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和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4f850700abb68a982fbc6.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解答案
一、填空题
1 少;大
2 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3 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4 退火;正火
5 车削;磨削
6 车削加工;磨削加工;精整;光整加工
7 心轴;定位销
8 组成环
9 精;粗
10 粗加工阶段
二、选择题
1、A
2、B
3、D
4、A
5、C
6、B
7、A
8、A
9、C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分析简解答题
1、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质量;(2)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3)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2、解答:(1)在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基本上保持不变,称为常值性系统误差。
(2)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制造误差及调整误差,工艺系统静力变形等原始误差都会引起常值系统误差。
3、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3)便于装夹的原则;(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4、
五、计算题
1、解:⑴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机械制造期末试卷A
![机械制造期末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74d7bf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1.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一.填空题15分1.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并与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相垂直的平面正交平面是前角符号,是在正交平面面测量的前面面与基面的夹角;3.使切削能持续进行以形成所需表面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4.机床主轴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纯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5.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6.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和导向元件,夹具体和其他元件;7.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书未予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8.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或表面加工纹理、波度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9.机械加工中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偏差一般可利用工艺尺寸率进行计算获得;10.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二.判断题10分1.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T2.给定刀具磨钝标准VB值,则刀具的使用寿命T也就确定了;F3.使用可调支承时,调整后起定位作用,限制工件的自由度;T4.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F5.C6132机床,其中32表示机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320mmT6.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等属于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F7.为减少定位误差,应尽可能使较多的表面加工用同一精基准;T8.工件定位时,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要限制六个自由度;T9.工件被夹紧后,则六个自由度就被全部限制了;F10.定位误差包括工艺误差和设计误差;F三.选择题20分1.在切削铸铁时,最常见的切屑类型是D;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崩碎切屑2.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B;A、材料成形法B、材料去除法C、材料累加法D、材料复合法3.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下列B材料的加工;A.陶瓷B硬质合金 C.工程塑料D玻璃4.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就给方向相同,则属于AA 顺铣B 逆铣C 端铣D周铣5.从概念上讲加工经济精度是指B;A、成本最低的加工精度B、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C、不计成本的加工精度D、最大生产率的加工精度6.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C对切削力影响程度最大;A.切削速度B进给量C被吃刀量 D.三个同样7.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常产生的切屑类型是AA带状切屑B崩碎切屑C节状切屑D粒状切屑8.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屑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C;9.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崩碎切屑D、单元切屑10.定位基准是指C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11.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CA、6个B、5个C、4个D、3个四.简答题20分1.切削液的种类和作用及用途答:种类:1.水溶液、2.乳化液、3.切削油;作用:1冷却性能好,润滑性能差,常用于磨削2具有良好的冷却和清洗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适用于粗加工及磨削;3.润滑性能好,但冷却性能差,常用于精加工;2.机床夹具的组成答: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导引元件夹具体;3.什么叫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答: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原因: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产生的定位误差4.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答: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先基面后其它4先面后孔5.什么叫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表面层影响因素: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中没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间位置差本工序的装夹误差6.简述磨削的特点答:1磨削加工的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1分2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1分3磨削温度高;1分4砂轮有自锐作用,容易产生磨削烧伤;1分5适合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陶瓷和玻璃等,但不宜加工塑较大的有色金属材料1分五.分析题35分1.分析图示定位方式,说明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三爪卡盘限制、、4个或2个自由度;前后顶尖限制5个自由度;、4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2.如图3所示阶梯轴,毛坯为棒料,试写出其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的工序工程,要求说明各工序内容及所用机床;3.成批生产如图1-1所示零件的阶梯轴,试按表中的加工顺序将其工序、安装、工位、工步用数码区分开;4.5.例:下图为一阶梯轴,其加工工艺过程为:⑴切一端面;⑵钻中心孔;⑶切另一端面;⑷钻中心孔;⑸车大外圆;⑹大外圆倒角;⑺车小外圆;⑻小外圆倒角;⑼铣键槽;⑽磨外圆;⑾去毛刺;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单件小批量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成批生产解:下两支承板限制3个自由度侧支承钉限制2个自由度削边销限制1个自由度Y、X、ZX、ZY6. 加工图2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30−0.0320mm,键槽深度尺寸为26−0.200mm,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外圆至30.6−0.10mm ;2铣键槽至尺寸A 1;3) 热处理;4磨外圆至30−0.0320mm,加工完毕, 试求工序尺寸A 1;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其中 ,是尺寸链的封闭环;mm ,是尺寸链的减环;mm ,是尺寸链的增环;A1也是尺寸链的增环,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m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62e0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a.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不正确的部分改正过来答案写在答卷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所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
(1分)2 、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使用某一组精基准定位。
(1分)3、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其中初期磨损阶段刀具磨损较快.(1分)4、当一批工件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公差带时,不能说明该批工件全部合格.(1分)5、车刀的主偏角越大,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切削力就越小.(1分)6、工件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允许的.(1分)7、普通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水平方向。
(1分)8、对于装配尺寸链,装配精度要求一定是封闭环。
(1分)9、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和拆装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分)10、单机刚性自动化适合大量量生产,而柔性自动化适合中小批生产。
(1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切削与磨削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切削、磨削液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 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吸附性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润滑作用;(1分)(2)高的导热系数、大的热容量和汽化热,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1分)(3)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压力作用下能对工件、刀具或磨具表面起到良好的冲刷和清洗作用,并防止碎屑粘着在工件或刀具磨具表面上;(1分)(4)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避免工件、机床和刀具不受周围介质的影响而发生腐蚀;(0.5分)(5)无毒、无臭,不刺激皮肤,不易变质和产生泡沫,废液易处理和再生,不污染环境;(0。
5分)(6)易于过滤,使用过程中不会沉淀和形成硬质点;(0。
5分)(7)经济性好,以上各种要求难以全面满足,应按使用具体要求考虑. (0。
5分)2、何为误差复映规律?切削过程中,由于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的变化,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即刀具相对工件位置发生变化,因而产生工件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92effc1856a561252d36f34.png)
附件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 (闭卷)(A 卷) 出卷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三个变化的表面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每一个工序可分为若干个 、 、 、 。
3、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即 误差和 误差。
4、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可分解为 、 和 三种基本形式。
5、加工轴类零件时,通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 的原则。
6、机械加工质量包括 和 两个方面。
7、车削塑性材料时,切削热产生后从 、 、 和周围介质中传散。
8、安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原则有基面先行原则、先粗后精原则、___________原则以及___________原则。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屑流向( )。
A. 待加工表面B. 已加工表面C. 过渡表面D. 垂直主刀刃方向 2、高速钢刀具在550-600℃时发生( )A .磨料磨损 B. 粘结磨损(冷焊磨损) C. 扩散磨损 D. 相变磨损 E. 氧化磨损 3、精基准是用( )作为定位基准的。
A. 已加工过的表面B. 未加工的表面C. 精度最高的表面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4、为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应遵循( )。
A. 基准重合原则B. 基准统一原则C. 互为基准原则D. 自为基准原则 5、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要基准先行,这是为了( )。
A. 消除工件的残余变形B. 使后道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C. 避免主要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 减少精基面的表面粗糙度6、为减少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传动件数量B. 降低传动元件加工精度C. 采用校正装置D. 采用增速传动 7、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 )A. 之和B. 之积C. 倒数之和的倒数D. 倒数之积的倒数 8、切削用量v c 、f 、a p 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是(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卷参考答案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卷参考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cb782a6eff00bed5b8f31d12.png)
1.基准位移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
2.分析计算法、经验估计法、查表法。
3.主偏角 、副偏角 。
4.切削速度 、进给量 、背吃刀量 。
5.Y、50、加工工件的最大直径 。
6.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
7.加工表面本身。
8.表面层冷作硬化或加工硬化、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残余应力。
11.成形法、范成法。
12.顺铣、逆铣。
13.切屑。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2)×(3)×(4)×(5)×(6)√(7)×(8)√
(9)×(10)√(11)×(12)×(13)×(14)√(15)×(16)√
(17)×(18)×(19))√(20))√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其次是热效应磨损:在切削热的作用下,刀具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硬度下降,刀具、切屑和工件间有亲和作用元素的原子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从而使刀具表面层硬度及强度下降,其碳化物微粒很快被切屑带走,加剧了磨损过程。
(2)在正常条件下,随着刀具的切削时间延续,刀具的磨损量将增加,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2.5分)
。
6.
基准统一原则:在工艺过程中,尽可能使各个工序的பைடு நூலகம்位基准相同。(1分)
采用基准统一原则的优点:
(1)减少夹具种类,简化夹具结构;
(2)避免因基准多次转换带来的误差,有利于保证其相互位置精度;
(3)在自动线加工中,减少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4)简化工艺过程的制定工作。(4分)
7.
1)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它能量(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材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6dd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3.png)
大连交通大学试卷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本试题共页道大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轮齿表面未经淬火的齿轮进行精加工时,所用的机床是(D)。
A.滚齿机B.插齿机C.珩齿机D.剃齿机2、车床加工螺纹实现螺距变化的是(B)A.主轴箱B.进给箱C.溜板箱D.丝杠螺母3、外圆磨床的主运动是(A)运动。
A.砂轮的旋转B.工件的旋转C.工作台移动D.砂轮架移动4、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C)。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5、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C)。
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
6.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D)。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7、定位元件的材料一般选(A)A.20钢渗碳淬火;B.铸铁;C.中碳钢;D.中碳钢淬火;E.合金钢;8.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D)。
A机床误差B夹具误差C刀具误差D工艺系统误差9. 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B )传动。
A 升速B 降速C 等速D 变速10. 正态分布曲线中σ值减小则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规律变化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mm 的普通车床。
(× )2. 砂轮的组织反映了砂轮中磨料、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不同体积的比例关系(√)3. 主切削力Fc 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作用于工件切线方向,是设计夹具的主要依据。
(× )4. 磨齿是齿形精加工的主要方法,它既可加工未经淬硬的轮齿,又可加工淬硬的轮齿。
( √ )5.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第Ⅰ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12c2abcd126fff7050b43.png)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题(10分每题2分)1.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了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2.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和表面质量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和先主后次等。
4.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可换钻套。
当对同孔需进行多工步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快换钻套。
5.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0分每题2分)1.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X )2.在三个切削分力中,车外圆时切向力最大,磨外圆时背向力最大 (√ )3.制定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工艺规程时,应采取工序分散原则 (X )4.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5.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为IT12,表面粗糙度Ra6.3~3.2时,最终加工工序应该是精车才能达到 (X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磨削一般采用低浓度的乳化液,这主要是因为(A)A .润滑作用强 B.冷却、清洗作用强 C.防锈作用好 D.成本低2.精车铸铁件时,一般( A)。
A.不用切削液或用煤油 B.用切削油 C.不用切削液 D.用低浓度乳化液3.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较大时刀具耐用度( D)。
A.不变B.有时长有时短C.愈长D.愈短4.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D)等因素引起的。
A.塑性变形 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C.积屑瘤 D.切屑崩碎5.工艺成本随零件年产量的增加而( B)。
A.增加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6.由一个工人在一台设备上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D)A.走刀 B.工步 C.工位 D.工序7.为下列大批量生产的零件选择毛坯:小轿车的偏心轴应选(A),皮带轮应选(B)A.锻件 B.铸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8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B)A.余量小的表面B.该重要表面C.半精加工之后D.任意9.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A),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C)工件加工表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c965cda38376baf1fae99.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1.制造系统覆盖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即设计、制造、装配、销售等的全过程。
2.热加工工艺是指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
3.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4.企业生产中常见的污染源有废水、废气、废渣、等。
4.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具有淬透性好,淬火变形小,热硬性高等优点。
6.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7.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降温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8.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
9.机构的主要功用是_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__,机器的主要功用是__执行机械运动_________。
10.偏心轮轮机构的作用原理与曲柄滑块机构相同,但偏心轮机构___无________“死点”位置,曲柄滑块机构是由____曲柄摇杆_______机构演化而来的。
1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____低_______副和___转动________副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机构。
能够实现一些较复杂的_____往复______运动。
12.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将使机构在传动中出现______卡死_____或发生运动方向不定向的点。
13.若铰链四杆机构中_______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____大于_____其他两杆长度之和______,则不论以哪一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14.凸轮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_____等速运动______和____等加速运动_______,前者的位移曲线是__一条斜线__,工作中产生__刚性__冲击;后者的位移曲线是_一条抛物线___,工作中产生_柔性__冲击。
15.生产中应用的带传动有平型带、V带、同步异型带、开口带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V带。
16.标准V带有帘布结构和绳芯结构两种结构,两种结构均由伸张层、强力层、压缩层、包布层组成,它们的区别在于强力层。
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A试卷
![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A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c3fe02581b6bd97f19ea30.png)
A 卷 第 2页 共 5 页加工、铣削加工和__ _加工方法。
6、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_ _ 互换装配法、 分组装配法。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零件的位置误差( )相应的尺寸误差。
①大于 ②小于 ③等于④大于或等于2、设计基准是指 ( )。
①零件图中所用基准 ②加工时用于确定工件位置的基准 ③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④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3.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中间小、两头大误差,;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①车床导轨磨损 ②前后两顶尖刚度不足 ③刀架刚度不足 ④工件刚度不足4、某轴上圆表面的中间工序尺寸ф30的公差为0.02,根据偏差λ体原则,其偏差应标注为( )①.02.0030+φ ②.002.030-φ ③.1.030±φ ④.05.015.030+-φ5、工件在长V 块上定位时.其限制自由度的个数为( )。
①3 ②4 ③5 ④6、下列因素中造成变值系统性误差的因素是 ( )。
①工艺系统几何误差 ②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③刀具磨损 ④对刀误差7、钻套的材料常选用( )。
①T10钢 ②铸铁 ③钢 ④45钢8、在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将传给( )。
①砂轮 ②机床 ③工件 ④磨屑9、在机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外圆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与外圆不同轴,可能的原因是( )。
①车床主轴径向跳动②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线不平行 ③三爪卡盘装夹面与主轴回转线不同轴 ④刀尖与主轴回转线不等高10、在车床上加工某零件,先加工其一端,再调头加工另一端,这应是 ( ) 。
①两个工序 ②两个工步 ②两次装夹 ④两个工位A 卷 第 3页 共 5 页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在括号内划“×”,每小 题1分,共I()分)1、误差复映是出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2、普通车床车削外圆表面时,产生鼓形加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导轨在垂直平面内不平直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6e06e6102de2bd96058860.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及答案大学考试题(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对工件进行成形加工的一种方法。
P112.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即表面成形运动。
切削运动可分解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P143.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热电偶法、辐射温度计法以及其他测量方法。
P374.在卧式车床CA6140型中,C是类别代号,1是系别代号。
5.磨床是用磨料磨具为工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
P796.按工艺过程的不同,夹具可分为机床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等。
P101 7.自动线夹具的种类取决于自动线的配置形式,主要有固定夹具和随行夹具两大类。
P1368.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P1499.机床误差来自三个方面:机床本身的制造、磨损和安装。
P15110.选配法按其形式不同有三种:直接选配法、分组装配法及复合选配法。
P26611.直接制模法是指将模具CAD的结果由RP系统直接制造成形。
P29712.确定加工余量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等三种方法。
P241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切削层的大小反映了切削刃所载荷的大小。
P15 (√)2.切屑与刀具接触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刀具的切削温度。
P37 (×)3.立式车床的主参数用最小车削直径的1/100表示。
P79 (×)4.定位误差的大小往往成为评价一个夹具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
P116 (√)5.活塞式气缸工作行程较长,且作用力的大小不受工作行程长度影响。
P129(√)6.每更换一种型号的活塞时,都要对夹具、刀具、量具进行调换和调整。
P150(√)7.内应力是由于金属内部宏观的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
P179 (×) 8. 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的某一固有频率,强迫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5)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5)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3c3d69c850ad02de8041c5.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A、B)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1、背吃刀量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D )。
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D.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2、在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 C )。
A.刀具前角;B.刀具后角;C.刀具主偏角;D.刀具负偏角;3、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C )。
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B )变形的重要原因。
A.第Ⅰ变形区;B.第Ⅱ变形区;C.第Ⅲ变形区;5、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B )。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6、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A )。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7、安装车刀时,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C )。
A.前角不变,后角变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8、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C )。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9、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材料是( A )。
A.高速钢;B. P类(钨钛钴类)硬质合金;C.K类(钨钴类)硬质合金;D. 合金工具钢;10、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A )。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 C .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11、机床通用特性代号“M”表示机床的( B )通用特性。
A.磨床B.精密C.高精密12、车削较重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应用( B )机床附件。
A.三爪自定心卡盘B.四爪单动卡盘C.顶尖及鸡心夹头13、车削L/D>10的阶梯轴时,常用( A )机床附件。
A.中心架B.跟刀架C.鸡心夹头14、车削细长轴类零件时,为了减小径向力Fp 的作用,主偏角κr,采用( C )角度为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B-09级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B-09级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c39d8240c844769eaee30.png)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机械年级:09 考试方式:闭卷学分:3.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D;2、B;3、C;4、B;5、B;6、A;7、 C;8、C;9、C;10、A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2、加工硬化:工件在切削加工时,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使工件表面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高的现象;3、定位基准:使零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哪些点线面。
4、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生产纲领;5、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设备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6、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三、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1、与工艺系统本身结构有关的误差称为(静误差);与切削过程有关的误差称为(动误差);2、误差复映是由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其(加工余量)发生变化或者(材料硬度)发生变化引起的;3、加工细长轴时,采用(跟刀架)可以提高工件刚度;4、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5、残余(压)应力可提高零件的抗疲劳强度,而残余(拉)应力使疲劳裂纹加剧,降低疲劳强度;6、夹具由四大部分组成(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导向元件);7、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最常用的为(两顶尖定位),因为用它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也符合基准重合原则;8、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9、按照用途不同,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大类;四、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试选择下图示两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0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09)](https://img.taocdn.com/s3/m/e4b7ebfefab069dc502201d8.png)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A、B)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轮齿表面未经淬火的齿轮进行精加工时,所用的机床是( D )。
A.滚齿机 B.插齿机 C.珩齿机 D.剃齿机2、车床加工螺纹实现螺距变化的是( B )A.主轴箱 B.进给箱 C.溜板箱 D.丝杠螺母3、外圆磨床的主运动是( A )运动。
A.砂轮的旋转 B.工件的旋转 C.工作台移动 D.砂轮架移动4、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C )。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5、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C )。
A.切削平面 B.进给平面 C.基面 D.主剖面。
6. 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D )。
A.机床误差 B.夹具误差 C.刀具误差 D.工艺系统误差7.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 D )。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加工 D.基准不变。
8、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B )A.6 B.5 C.4 D.39、一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经V带副带动Ⅰ轴,Ⅰ轴通过一对双联滑移齿轮副传至Ⅱ轴,Ⅱ轴与Ⅲ轴之间为三联滑移齿轮副传动,问Ⅲ轴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转速:( C ) A.3种 B.5种 C.6种 D.8种10、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承点数目,但( B )A.不起定位作用 B.一般来说只限制一个自由度C.不管如何浮动必定会限制多个自由度共8 页第 1 页11.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A)。
A.工件刚度不足 B.前后顶尖刚度不足C.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D.导轨扭曲12.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B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0-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0-下)](https://img.taocdn.com/s3/m/eab963d39e314332396893e8.png)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A、B)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1、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A.前角;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2、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在()。
A.刀尖处 B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 C.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 D.主刀刃处3、垂直于过度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A.切削深度B.切削长度C.切削厚度D.切削宽度;4、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
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A.带状切屑B.单元切屑C.崩碎切屑D.挤裂切屑;5、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6、积屑瘤是在()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A.低速B.中低速C.中速D.高速;7、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前角和后角B.主偏角和负偏角C.刃倾角D.副后角8、刀具上能使主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增大的几何要素是()。
A.增大前角B.减小后角C.减小主偏角D.增大刃倾角E.减小负偏角9、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副刃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
A.λs>0B.λs=0C.λs<0;10、下列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适宜制造形状复杂的机动工具的材料是()。
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钢D.硬质合金11、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12、机床分类代号“B”表示()类机床。
A.刨、插床B.半自动机床C.电加工机床13、CA6140机床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mm。
A.40B.800C.400D.20014、钨钛钴类(YT)硬质合金一般用于切削()金属材料。
A.铸铁B.铜合金C.普通钢15、车削轴类工件时,常用()机床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工 商 学 院 试 题 纸(C3)
五.计算分析题(45分)
5-1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外圆,要求外径0.016
0.04312d mm φ--=。
抽取一批零件,经实测后计算得到11.947x mm =,
0.005mm σ=,其尺寸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试画出销轴直径尺寸分布图并分析该工序的加工质量。
(10分)
5-2铣削题5-2图所示一批工件上的键槽,以圆柱面0
d d δφ-在90α=o 的V 形块定位。
求加工尺寸为1A 时的误差。
(10分)
题5-2图 铣削键槽工序简图及工件在V 形块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试题纸(C4)
5-3车削加工短圆柱工件(见题5-3图)。
设工件重力100
W N
=,主轴转速1000/min
n r
=,不平衡质量m到旋转中心的距离5mm
ρ=,工艺系统的刚度为4
310/
xt
k N mm
=⨯。
(5分)
求①离心力
Q
F;
②在半径(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的加工误差
r
∆
题5-3图惯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5-4.分析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见题图)。
(10分)
求①以主电机为首件、主轴为末端件,写出其主轴转速的运动平衡式;
②分析主运动传动系统主轴反转时的传动级数;
③计算主轴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题5-4图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图
m
VI ax
n
min
VI
n
VI
n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工 商 学 院 试 题 纸(C5)
5-5. 一次加工满足多个设计尺寸要求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10分)
齿轮上内孔及键槽的加工顺序如下: 工序1:镗内孔至0.062
39.6φ+;
工序2:插槽至尺寸1A ; 工序3:热处理—淬火; 工序4:磨内孔至0.039
40φ+,
同时保证键槽深度0.2
043.3+。
求:① 做出尺寸链图;
②按照加工顺序确定封闭环; ③画箭头分出增环和减环;
④中间工序尺寸1A 的计算。
题5-5图 齿轮孔及键槽加工的工艺尺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