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文化展示中心解说词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aa5f0567bcd126fff6050b10.png)
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陈列部分)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运河文化运河博物馆。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馆名是由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同志题写的。
博物馆座落在水城广场东侧,美丽的东昌湖北岸,于2004年11月开始筹建,2009年5月1日对社会开放。
它的建成,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中国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
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6000平方米,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分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
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除了序厅之外,另有十个展厅:第一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第二层三个展厅是“运河文化陈列”,第三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历史文物陈列”,第四层一个展厅是临时展览。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博物馆的序厅。
序厅内是一个全面反映聊城城市概貌的大型电子沙盘,从这个沙盘上我们就可以对聊城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一览无余。
古城犹如一叶方舟,漂浮在碧波绿水之中;运河则像一条丝带,从古城和新城之间穿过。
下面我们首先参观“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请继续参观“运河文化陈列”。
“运河文化陈列”共包括“世界运河陈列”、“中国运河陈列”、“聊城运河段陈列”三个展厅,现在我们走进的是“世界运河陈列”展厅。
早在公元前19世纪,古埃及就开挖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
其后,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贸易量的加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加快了运河的开挖。
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运河建设的高速期。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船舶尺度的不断加大,运量的不断增长,原有运河已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相继开挖了深水运河,其中最著名的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各国的运河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因而也有着不同的风采。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f2400d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png)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各位朋友,今儿咱们聊聊咱们中国的一条大动脉——大运河。
这运河啊,可不是一般的河,它可是咱们老祖宗留给咱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宝贝,一条流淌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长河。
想当初,皇帝老儿要南征北战,或者是想把江南的丝绸、茶叶运到京城,可不容易。
那时候没高铁,没飞机,就靠这大运河,一船一船地运。
这运河,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从北到南,把中国大地给串了起来。
咱们走在这运河边,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
你看那水,悠悠地流着,好像在低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两岸的风景,那也是美不胜收,春天桃花笑春风,夏天绿柳垂岸边,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白雪覆青瓦。
这四季变换,就像是大运河给咱们上演的一场场大戏,让人看了就忘不了。
说起来,这大运河啊,还是咱们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那时候没有挖掘机,没有吊车,全靠人力一铲一铲地挖,一砖一瓦地砌。
这工程之大,难度之高,简直就像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但是咱们的老祖宗们,硬是把这条河给挖成了,还挖得那么漂亮,那么实用。
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咱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精神象征。
走在运河边,你还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那些古老的桥,有的桥面上还留着车辙印呢,那是当年马车经过留下的痕迹。
还有那些码头,虽然现在已经不再繁忙了,但是站在那里,你依然可以想象当年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设施啊,就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当然啦,这大运河现在可不光是个历史遗迹了。
它还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呢!每到节假日啊,就有好多人慕名而来。
他们或是乘船游览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或是漫步在岸边欣赏那些古老的建筑和风景;还有的会坐下来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呢!这大运河啊真是越来越热闹了!不过话说回来啊这大运河虽然历经沧桑但是依旧保持着它那份独有的魅力与韵味。
它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候在这里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它的魅力与韵味。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4f14b9f3ad51f01dc281f198.png)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的
批复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文物保函[2016]807号
【发布部门】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16.04.29
【实施日期】2016.04.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4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的批复
(文物保函〔2016〕807号)
安徽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审批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的请示》(皖文物保〔2016〕45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如下:
(一)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应突出历史、自然的遗产状态,坚持最小干预,严格控制展示工程量,确
1 / 1。
京杭大运河解说词
![京杭大运河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3731d1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6.png)
京杭大运河解说词
嘿,各位朋友们!今天咱来说说这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
我给你们讲个事儿啊。
有一回我去了京杭大运河边的一个小镇。
那小镇古色古香的,特别有味道。
我沿着河边走,看着那宽阔的河面,心里那叫一个感慨。
这京杭大运河啊,那可老有历史了。
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穿过好多地方。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这运河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呢。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啥的,人们就靠着这运河来运输货物。
我想象着那时候的场景,一艘艘大船在河面上行驶,船上装着满满的货物,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沿着河边走,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
有古老的桥梁,那桥的石头都有点斑驳了,但是依然很坚固。
我记得我站在一座桥上,看着河水从桥下流过,感觉时间都好像静止了。
还有河边的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帘子。
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摆动,可美了。
运河边上还有一些小船。
有些是当地居民用来打鱼的,有些是游客坐的游船。
我有一次坐了游船,在河面上慢悠悠
地划着。
船夫一边划船一边给我们讲运河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从船上看两岸的风景,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你能看到古老的房子、热闹的集市,还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嘿,这京杭大运河真的是太有魅力了。
它不仅是一条河,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感受一下这古老运河的魅力。
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被它给迷住呢。
嘿嘿。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9adbf3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c.png)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哎,各位朋友,今儿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那座让人一眼万年,心里头暖洋洋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您要是来了这儿,保管让您觉得,这趟没白跑,历史啊,文化啊,都活生生地在您眼前晃悠呢!一迈进那大门,嘿,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似的。
迎面而来的,不是冷冰冰的展品,而是一股子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您瞧那运河的模型,水波粼粼的,跟真的一样,小船儿悠悠地荡着,好像还能听见船夫那悠长的号子声,回荡在耳边,那叫一个亲切!再往里头走,哎哟,这展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您别急,咱们慢慢看。
这边是些老物件儿,什么漕运的粮袋啊,船工的衣裳啊,每一件都透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年的风风雨雨,还有那些为了生计奔波在运河上的人们。
这些物件儿,就像是会说话一样,讲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再往那边瞅瞅,嘿,这可不是一般的展览区。
人家说了,这是“活”的展览。
您瞅瞅那运河沿岸的风光,用高科技手段给复原了,跟真的一样。
春天里,桃花笑春风;夏天时,荷叶连天碧;秋天到了,芦苇荡里一片金黄;冬天嘛,白雪覆盖着河岸,静悄悄的,美得很。
这四季变换,就在您眼前上演,您说这算不算得上是个奇迹?还有啊,这博物馆里头,还藏着不少互动项目呢。
您要是感兴趣,可以亲自上手试试。
比如那个模拟驾船的游戏,让您感受一下当年船工们驾船过闸的惊险与刺激。
还有那些VR体验区,戴上眼镜,您就能“穿越”到古代,跟古人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这感觉,简直了!当然了,来这儿也不能光看展览、玩游戏。
咱们还得学点知识不是?博物馆里头啊,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您讲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意义等等。
您要是听进去了,保证能长不少见识呢!最后啊,我想说的是,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啊,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我们每一个人。
当我们站在这座博物馆里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跟历史对话,跟文化交流。
这种感觉啊,真的是难以言喻的美好。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申遗全过程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申遗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5d427cf242336c1eb95e81.png)
(山阳)
上争霸,筑邗城(扬州) ,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 运河邗沟。 《隋书〃炀帝上》:“大 业元年,发淮南诸郡丁夫 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 淮水至于扬子江,三百余 里,水面阔四十步。”隋 朝运河在此基础之上疏浚 的。这是中国最早见于明 确记载的运河
(邗城)(江都)
广通渠中国唯一东西走向的运河
梦华录〃河道》。
1950年底,新濉河
(下图)在水口魏 取代了古汴河,过 泗洪入洪泽湖。 新濉河全长43 公 里,横贯我县中部 ,该河上为就港河 (荀沟、犁沟), 中部八里桥至水口 魏为平地开挖,下 为1950年,十月成 立治淮总队,开挖 新濉河,至次年午 季前竣工(《水利 志》P96)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安徽〃泗县
泗县运河东运口风光
中国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浙东大运河 总长3200公里,沿 线涉及8省35座城市
此次申遗共包括58 个遗产点,27处河 段
隋唐大运河
虹县
1、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大业 元年即公元605年,先后开凿了 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 共四段。 2、大运河全长约2500公里,白寿彝 2012年版《中国通史纲要》几百万万民工 耗时6年全线贯通。成为世界上 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 杭北到涿郡。沟通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4、“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 货悉由此路而进,”(南唐进士) 宋· 张洎。可见当时漕运的繁忙, 唐宋时期经济的繁荣韩愈说, “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韩愈说“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 九”。
北京这样三大世界都市。 使中原文化 北方草原游牧繁化。 五大水系的串通促进了中华民族 大家庭的生成、(民族融合)巩 固和壮大。 大运河开凿迎来了唐代的贞观盛 世,奠定开元盛世。
导游词大运河
![导游词大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92edcfbc51e79b89680226c5.png)
导游词大运河【篇一:运河景区讲解词】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讲解词一、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史概述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问鼎中原北上伐齐而开凿“邗沟”载入史册,至“隋”于鼎盛,后经“元”截弯取直,至“清”逐渐衰落,而随2014年运河申遗脚步的临近,它又重新焕发魅力,并也要走过它的2500岁,让大运河这部史诗巨作可以横跨古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而讲到杭州运河,它是京杭大运河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段,所以说中国运河看杭州,杭州运河又要来这拱宸桥看了。
二、现在我们来到这运河之南——杭州桥西历史街区因位于拱宸桥桥西而得名,长约800米,宽约200米。
主要看点是一桥、两街、两庙、四里弄、五场馆。
所说的一桥就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标志的“拱宸桥”;两街是杭州运河边最具特色的老街——“桥弄街”和“桥西直街”。
两庙是别具草根传奇特色的“张大仙庙”和“财神庙”。
四里弄是这里延续城市记忆的近代居民里弄——吉祥寺弄、如意里、同和里、敬胜里;五场馆是旧仓库、旧厂房、新文化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
桥西历史街区兴于清末民初,从早期农耕文化到近代工业文化、仓储运输文化的转变,再到现在城市商住、创意文化及休闲旅游的发展历程,都是“缘由运河”,是运河边江南集镇的缩影。
整个街区涵盖了我们杭州近代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特色,在这7.83公顷的历史街区中,不仅保留了近现代工商业的厂房、仓库、商店、船埠、码头,还保留了大量的民居建筑:沿运河的住家、合院式的传统民居、民国时期的里弄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楼”等,几乎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建筑。
当时运河综合保护改建整治,3000户居民暂时搬离此地,现回迁约400户在此生活。
所以与这条大运河一样,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流动的中华文明,休闲的天堂画卷”。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历史沿革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8aa9dc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c.png)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历史沿革通济渠泗县段的历史沿革了解身边的历史,传承古老的文明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唐〃皮日休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
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
开凿至今2500多年,(B.C.486吴王开邗沟)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大运河的申遗使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7亿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是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的其中之一,是安徽省除黄山和西递宏村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泗县,古称夏丘,汉时建制。
唐武德四年称虹县,明朝属凤阳府,清属直隶泗州。
泗州古城因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洪水淹没,至今沉于洪泽湖底,成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后几经辗转,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州治迁往虹县,泗县从此称泗州,虹县降为虹乡,至民国元年复更名为泗县。
隋朝,隋文帝时即“遣使”率领“水工”实地考察黄淮平原的水系。
史载:“(开皇)十八年,天子遣使,将水工,巡行川源,相视高下,发随近丁以疏导之”(《隋书·卷42》)。
这些精通水利的官员,调查河流位置、源流、高程、水量,为开发河流积累数据资料。
当时以宇文恺为代表的一流朝廷水利官员,“有巧思”,为科学开发运河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宇文恺奉命主持修建“汴口堰”,这是通济渠运河的渠首工程,位于河阴县“西二十里”。
隋文帝派遣大将“梁睿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引黄河水入汴水,增加汴水流量。
梁睿实施并且完成了“汴口堰”工程,后人为了表示纪念,把“汴口堰”称之为“梁公堰”。
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讲解词
![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d29b6423be23482fb4da4cb9.png)
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讲解词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解说词一、总体概况泗县博物馆位于县政府广场南侧,为三层建筑。
建筑面积6254平方米。
一层为大厅、画像石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为泗县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三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泗州戏介绍和中国古鞋博物馆。
泗县博物馆建于2008年,2015年开始布展,它是一个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二、馆内展陈情况介绍一楼:画像石及重要碑刻展区主要展示1997年泗县屏山镇洼张山汉墓和2013年大庄镇街南村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和泗县历史上遗留下来及近年出土的重要碑刻。
洼张山位于泗县屏山镇沟赵村。
1997年12月沟赵村农民赵光怀在洼张山西南坡拓荒时发现一根刻有花纹的石梁,疑是古墓,就电话报告县文物所,县文物所逐级上报到地区、省文物局。
省文物局派员现场勘查并进行抢救性发掘。
古墓坐西面东长14米,由墓道、前室、天井和墓室组成,砖石结构、拱形墓顶已坍塌,被盗。
只发现少量陶器、鎏金铜器、漆器残片,墓主骸骨已腐朽、移位、性别难辨。
出土画像石62块,经专家认定该墓葬于东汉时期,墓主为列侯贵族或大官僚,具体姓名身份无法考证。
当地称洼张山为秦山,山西有村庄名叫秦圩子,该村并无秦姓。
民间传说该墓为小秦王墓,当是汉代秦王。
至于是哪代秦王,无法考证,当地传说恐绝非空穴来风。
该墓出土的六十二块画像石,内容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兵器等。
图案有车马图、狩猎图、劳作图、瑞兽图、迎宾图、铺首衔环图、(1.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汉代的陶器、青铜器以及画像石、墓门及棺椁上均有出现。
2.铺首所衔之环为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扣门的。
)朝拜图、百戏图、密戏图、歌舞娱乐图等等。
画像石尺幅巨大、数量多、全国少见。
从工艺上看,每块石头都打磨光滑,雕刻精细。
有浅浮雕、阴线雕,线条流畅,人物、动物姿态纷呈、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
大庄汉墓为西汉晚期墓葬。
出土于2013年底,位置在大庄镇街南村南200米处,出土画像石现存6块,为墓葬外廓。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8ba175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a.png)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欢迎大家来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今天咱们就像坐上一艘古老的船,穿梭于历史的河流,感受那股澎湃的文化气息。
说到大运河,嘿,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工程,简直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啊!想象一下,古人怎么在这条水道上运送货物、交流文化,这里头的故事可多得很。
1. 大运河的由来与历史1.1 大运河的开建大运河的修建开始于隋朝,那时候可真是个“拼命三郎”的时代,没啥不能干的。
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贸易和联系,隋炀帝下了个狠心,开始了这项庞大的工程。
你想啊,那个年代,工程队伍可不是像今天这样组织得井井有条,基本上是“人多力量大”,一帮人就挖吧挖吧!听说当时修运河的那些人可真是辛苦得不行,真是“一路艰辛,风雨兼程”。
1.2 文化的交融与影响等运河开通之后,南北方的文化就像调味料一样,相互渗透。
南方的米饭和北方的面食在这里碰撞,碰撞出无数的美味。
再说,诗词、音乐、戏曲也都借着这条水路传遍了大江南北,真是“文曲星在运河”,让人目不暇接!而且,运河沿岸的小镇,各种商贩的叫卖声、唱戏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简直让人流连忘返。
2. 运河沿岸的风情2.1 水乡的美丽与风情走在运河旁,你会发现两岸的水乡风情简直美得让人心醉。
白墙黑瓦的小楼,点缀在清澈的河水旁,像极了画中的仙境。
小桥流水人家,常常能见到老奶奶在洗菜,孩子们在嬉戏,这种宁静的生活,仿佛让时间都慢了下来。
还有那柔和的阳光洒在水面上,真的是“阳光下的水波,闪烁着金色的希望”。
2.2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在运河沿岸,传统的手工艺依旧生生不息。
像是编织、陶艺、竹编,每一件都承载着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
有人说,手工艺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讲述着故事。
看到那些手艺人一丝不苟的样子,真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说,技艺的传承可不只是个口号,背后可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啊!3. 运河的现代发展3.1 运河与现代生活如今的大运河,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水道,它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e4a9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4.png)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真的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地方!你想想,这条运河可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大动脉啊,曾经连接了南北,沟通了繁华和富饶。
博物馆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那些风云人物的故事。
嘿,谁说历史就一定得严肃?咱们可得轻松点,听听这些故事,绝对不想打瞌睡!咱们得说说这运河是个什么玩意儿。
它可不是简单的水道,而是经济、文化交流的超级通道。
南方的稻米、北方的粮食,沿着这条水路一路飘,简直就像是一场大联欢!想象一下,船只在水面上晃荡,人们在船头高声唱着歌,水波荡漾,活像个热闹的集市。
哈哈,这幅画面可真美啊!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幅幅古老的画卷,描绘着当年运河的繁荣景象。
你能看到商贩在河岸吆喝,旅客们在船上嬉笑。
听说当时的人们可热情了,谁要是敢在船上吃东西,马上就能被围起来,成了“众矢之的”。
这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香味儿。
咱们再瞅瞅那些精美的文物。
哇,古代的陶器、铜器,样样都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
比如那件青铜器,传说是当时商人的随身宝物,用来保佑他们的生意兴隆。
可见,古人对财运的重视可一点都不比咱们差!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财源滚滚”的老话,真是应景!走着走着,可能你会注意到墙上的介绍牌,别小看这些小东西,它们可是历史的“搬运工”。
上面写的可都是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
比如隋炀帝,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也因运河的修建被许多人诟病。
虽然如此,运河的开通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唉,真是“功过难辨”啊,让人纠结得要命。
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看到一些互动展区。
哇,科技和历史的结合,真是太酷了!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当年水运的场景,动手划船,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古代的水手。
相信我,划得再不好,也不会有人嘲笑你,大家都乐呵呵的,气氛好得不得了!咱们也不能忘了运河对文化的影响。
诗词歌赋,那可是大运河的“副产品”。
很多诗人都在运河旁吟咏,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e2aa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30.png)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呀!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
你想想,那京杭大运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华夏大地上,它承载着多少历史和故事啊!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就是打开这历史宝库的钥匙。
一走进博物馆,那感觉,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图片和资料,你能不惊叹吗?那仿佛在告诉你,嘿,咱老祖宗多厉害呀!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凿出了这么伟大的运河。
里面的展品那叫一个丰富啊!有各式各样的船只模型,那做工精细得很嘞,就跟真的似的。
还有那些讲述运河历史的展板,图文并茂,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历史大片,只不过这大片是真实发生过的。
你说这运河对咱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它可不只是一条河那么简单!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让南北的物资能够顺畅流通。
没有它,咱的生活得少多少精彩呀!就像咱家里的电一样,平时不觉得,一旦没电了,那可就抓瞎了。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互动的地方呢,可不是光让你看看就完事儿了。
你可以去体验一下摇橹的感觉,虽然不是在真正的运河上,但也能让你过把瘾不是?还有一些小游戏,能让你在玩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运河的知识。
这多有意思呀!
咱再想想,这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不就是一个大宝藏嘛!它把运河的一切都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这可不是那些普通的博物馆能比的呀!
朋友们,真的,有机会一定要去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看看。
去感受一下那历史的魅力,去听听那运河的故事。
相信我,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的!你不去看看,那不就跟错过了一场超级盛宴一样可惜嘛!所以呀,赶紧行动起来吧!。
大运河解说词
![大运河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8785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8.png)
大运河解说词哎,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那条流淌千年的大动脉——大运河。
这可不是一般的河,它是咱们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串起南北、融通古今的金色纽带。
你想象一下,古时候,没有飞机、没有高铁,人们要是想从北国风光走到江南水乡,嘿,这条大运河可就是最佳选择了。
它像条巨龙,蜿蜒曲折,从北边的北京通州,一路南下,经过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最后悠悠地扎进了杭州的怀抱。
这一路,它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更替,承载了多少商贾的繁荣梦想,也滋养了沿岸无数百姓的生活。
走在大运河边,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
你瞧那河水,悠悠地流着,不急不缓,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岸边,柳树依依,随风轻摆,就像是给这古老的运河披上了一层翠绿的纱衣。
偶尔,一艘艘古色古香的游船悠悠驶过,船上的游客或是拍照留念,或是低语交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说到大运河,就不得不提它的“四通八达”。
这条河啊,简直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北货南运,南货北调,丝绸、茶叶、瓷器、粮食……各种各样的货物在这条河上穿梭往来,热闹非凡。
那时候的人们,靠着这条河,做起了大买卖,赚得盆满钵满。
同时,大运河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北方的豪放与南方的婉约,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当然啦,大运河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
春天,两岸桃花盛开,粉嫩嫩的一片,美得让人心醉;夏天,绿树成荫,河面上波光粼粼,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满河岸,走在上面沙沙作响,别有一番风味;冬天,虽然寒风凛冽,但运河上偶尔飘过的薄雾,又让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
说到这里,我得提一句,大运河可不仅仅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
它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这可是国际社会对大运河价值的认可和肯定。
每年啊,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或乘船游览,或沿岸漫步,无不被大运河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所折服。
朋友们啊,这就是咱们的大运河——一条流淌着历史与文化的河流,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一--大地史诗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一--大地史诗](https://img.taocdn.com/s3/m/465040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4.png)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一--大地史诗录记者按语:中国大运河,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其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此次申遗的大运河项目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及浙东运河沿线杭州、北京等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
八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7月8日至16日,由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
根据视频,记录解说词。
这是地球上对自然地理面貌改变最大的人类工程,亚洲大陆东部的天然大河,都被它联络贯穿,支流多到无法计算,这是中国人用了两千五百年时间,与自然共同完成的壮丽奇观。
京杭运河,只是人们最熟悉的那部分,中国大运河还包括隋唐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数千公里广阔空间。
在这个空间内,可以看到无数智慧、勇气、决心,还有温情。
今天,超过三亿中国人,生活在大河两岸。
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条河流支撑生活,激发灵感,启迪心智并指引末来。
这就是中国人和一条伟大河流间共同的故事,故事的起点在中原,转折在燕赵,终点在江南。
古往今来,这部书写在大地上的史诗故事,已经被讲述了许多遍。
此刻,当我们再次审视这条河流的时候发现,故事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故事还在继续。
第一集大地史诗2013年春天,在琼花的故乡扬州,一个建筑工地里,无意间发现了两处墓葬。
其中一处包括墓室、耳室和甬道。
这样的墓室,在有经验的考古人员眼里,只能算是中小规模的古代墓室,但同时出土的墓志石碑,却爆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在这个荒落寒酸的墓室里,掩埋的,正是中国大运河的最初缔造者,隋炀帝杨广!2013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确认了这个千古之谜。
“历史上有名的叫‘旱地行舟’,就是隋炀帝杨广。
据说扬州出琼花,隋炀帝杨广要到扬州去看琼花……”三十年沿着运河跑码头演出,朱建平常用的开场段,就是那运河工程起源的传说,这是一个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传说。
大运河讲解词
![大运河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df3bf9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0.png)
大运河讲解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那大运河呀!
大运河,那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中国的大地上。
你想想,这得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它可不是一般的河,那是承载了无数历史和故事的地方。
你说这大运河像不像一个超级大的输送带呀,把南北方的物资、文化啥的都给传送来传送去。
古代的时候,那些商船在运河上穿梭,那场面,肯定热闹极了!这可不就跟现在的高速公路似的,只不过它走的不是汽车,而是船。
咱再说说这大运河两边的风景,那也是美如画呀!有古老的城镇,有绿树成荫的堤岸,还有那来来往往的人们。
走在运河边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呢。
你说这大运河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咋还能这么厉害呢?这就是咱老祖宗的智慧呀!他们当年可真是下了大功夫,才让这大运河能一直流淌到现在。
而且啊,大运河对于咱中国的经济发展那可是功不可没。
它让南北方的交流更加密切了,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要是没有它,咱中国的发展说不定还没这么快呢!
你看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是大运河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很多人都喜欢去运河边上走走逛逛,感受一下那独特的氛围。
哎呀,这大运河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它不仅是一条河,更是咱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一直这么流淌下去,让后人也能看到它的风采。
咱也得好好传承老祖宗的智慧,让咱中国越来越好!这大运河,就是咱的骄傲呀!。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https://img.taocdn.com/s3/m/05a87a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2.png)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泗阳是位于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而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大型人工运河的代表之一,它在泗阳段展现出了独特的姿态。
以下是对泗阳大运河段的描写:泗阳大运河段的姿态首先体现在其广阔而壮丽的景观上。
大运河贯穿全县,河岸两侧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构成了壮丽的画卷。
浩瀚的水面上,泗阳大运河段镶嵌着一系列古老的石桥,这些桥梁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也成为游客观赏的重要景点。
河道两旁,成行的柳树低垂着枝叶,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沿河而建的古老建筑,如城楼、庙宇和民居,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整个大运河段的景观给人一种宁静、雄伟的感觉,让人仿佛穿越到古代的运河时代。
泗阳大运河段的姿态还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上。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大运河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泗阳大运河段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河遗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泗阳段的冶官遗址、鹿港遗址、筒子城、白塔等,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
这些遗址和建筑物不仅是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更是对泗阳悠久历史的珍贵记忆。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景点,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泗阳的历史沿革,感受到这里的人文底蕴。
泗阳大运河段的姿态还体现在其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上。
大运河曾经是中国古代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今,大运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泗阳大运河段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魅力。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沿着大运河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此外,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都是游客向往的项目,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总之,泗阳大运河段展现出了独特的姿态,既有宏伟壮丽的景观,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是对古代水运交通的历史见证,也是传承与展示泗阳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三)--第三集巧夺天工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三)--第三集巧夺天工](https://img.taocdn.com/s3/m/49bdda0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e.png)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三)--第三集巧夺天工阳光女子2018-09-15(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2014年春天,一幅绘制于公元1790年的九米山水长卷展现在眼前。
在这幅长卷中,中国大运河沿线的水利情形,(《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第一次被完整地描绘,泉源、引水、堰坝、船闸,记录了运河水利,在盛清时期的真实面貌,为人们探寻已经消失的遗迹,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历史依据。
绵延千里的运河,从江南一路上行到北方,我们的先民,究竟是如何克服重重险阻,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巧夺天工,实现航道的流畅贯通。
第三集巧夺天工(江苏扬州古邗沟)以邗沟为起点,大运河从扬州向北方的开凿,在到达淮安以后,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由于淮安以北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南方的六、七成,缺水的自然河流,便难以供给运河水源。
水源,成为了运河贯通的首要问题。
为通州到北京的运河寻找水源地,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
每天早上,王师傅起来的头一件事,就是烧开水、泡茶,老北京人爱喝的花茶,一贯是得用滚开的水沏出来的。
六十年的老习惯,如果缺这口茶,一天心里都不舒坦。
供水一直是北京城的难题,有这样一个说法,北京市民日常饮用的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是通过京密引水渠输送。
(北京昌平京密引水渠)2014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境内的京密引水渠,因为修建地铁正在进行截流改造。
这段延伸至昆明湖的引水渠道,在实地勘查与精密仪器测绘下,确定了一条如月牙状的弧形施工线。
然而,当工程人员着手设计引水路线时,却意外发现,早在七百年前,此地就曾经有一条引水渠,为北京城提供了水源。
而且和京密引水渠路线几乎是重合的,这让所有参加施工的工程师们惊叹不已。
当时的北京城还叫做元大都,是元朝选定的国都,元朝政府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修筑成以大都为终点,南下直达杭州的南北纵向大运河,这就是京杭大运河。
但就在大运河修到通州之后,看似离京城只差一步之遥,却因为没有合适的水源,迟迟无法贯通。
大批从南方运来的货物,只好在通州上岸,再转由陆路运输。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https://img.taocdn.com/s3/m/2c7786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a.png)
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介绍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而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则是指泗阳地区大运河的独特风景和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文化底蕴以及旅游价值。
历史背景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数次修建和扩建,成为连接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重要水道。
泗阳地区位于大运河的南段,历史上曾是大运河运输的重要节点。
在古代,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是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地理特点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地处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全长约30公里。
这一段的大运河河道宽阔,两岸树木葱茏,河水清澈见底。
大运河两岸还有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如古桥、古堤、古亭等,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文化底蕴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首先,这里有许多古代建筑,如清代的古桥、明代的古亭等,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美和精湛工艺。
其次,这里还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物,如石刻、碑文等,这些文物见证了泗阳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此外,泗阳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赛龙舟、放纸鸢等,这些活动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
旅游价值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首先,这里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其次,这里的古建筑和文物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历史学家前来参观和研究。
此外,泗阳还举办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如大运河文化节、民俗游园会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保护与发展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护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泗阳加强了对大运河的保护力度,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巡查和监管。
同时,泗阳还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工作,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了人们对大运河的认识和了解。
结论泗阳大运河段落姿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泗阳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中国大运河介绍词
![中国大运河介绍词](https://img.taocdn.com/s3/m/febaca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2.png)
中国大运河介绍词
中国大运河,这条纵贯南北、横跨数千公里的巨大水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它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与扩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并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路,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它巧妙地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联接起来,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个省市,成为了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沿线的古镇、古桥、古塔、古寺等文化遗址,都留下了深深的运河文化印记,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
大运河的开通与繁荣,促进了沿线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它曾是中国古代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为当时的都城输送了大量粮食与物资,也为沿线城镇带来了商业繁荣。
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与治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如今的大运河,虽然已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干线,但它仍然流淌着动人的文脉。
沿线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传统工艺品等都是大运河文化的瑰宝。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河流所带
来的魅力与启示。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变迁,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运河,感受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河流所带来的魅力与启示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文化展示中心解说词
走近运河,感悟运河历史。
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总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级行政区、35座城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13世纪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
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全长2700多公里,距今1400多年。
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构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与万里长城齐名。
它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到涿郡(北京),成为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通济渠肇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全长650公里,是隋炀帝时代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最能体现中国古代超前规划思想和超凡建造技艺的重要河段。
“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
足以说明当时漕运的繁忙和唐宋时期经济的繁荣。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高宗赵构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命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自泗入淮”,造成黄河改道,从而揭开了历史上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序幕,通济渠逐渐湮没。
通济渠泗县段通济渠故道由灵璧县虞姬墓入虹(泗县),经泗城横穿全境,长47公里,史载“波流平缓,两岸平直”、“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
现存有水故道28.1公里,当地称汴河,是通济渠仅存的两段有水河道之一。
其中泗城向东至曹苗十里井庄的6公里河道,宽42—45米,深2—3米,民众自古滨水而居,村庄连成一线,称“十里长庄”。
十里井向东经水口魏庄、枯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19公里与老濉河河道重合,东流经青阳镇折向东南,入洪泽湖。
阐释运河,展示运河积淀。
考古成果、民间收藏、出土文物是对泗县段运河原真性、稀缺性最好的阐释;是对泗县运河文化历史积淀最好的证明。
2003年10月,城区汴河路南侧出土大量瓷器残片和唐宋古钱,瓷器时间跨度大、窑口多、器型全,宋金时期比例大,具有代表性的有景德镇的影青碗、砚滴等。
2012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对运河泗县故道邓庄遗址、马铺遗址、宗庄遗址、朱桥遗址、曹苗遗址进行考古
发掘,发现大量与运河有关的人为活动遗迹,疑似纤绳遗迹、标杆基坑遗迹、凿痕遗迹、河堤遗迹等,证明泗县境内通济渠是在汉以前沟渠的基础上疏浚勾连而成。
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各类陶瓷残片数以千计,陶瓷器以唐宋为主,另外出土大量的唐宋时期的古钱币,如“开元通宝”、“景佑通宝”、“宣和通宝”等。
代表性瓷器有:宋代的瓷人骑虎,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唐代的酱色釉瓷钵、宋代的青釉四系罐,釉面光亮、保存完整。
2013年3月,河道疏浚中发现的清代残碑,证明泗县段运河直至清代仍发挥着漕运功能。
此外,泗县民间收藏爱好者多年来收藏的大量陶瓷器、古钱币等,多与运河文化和漕运历史有关。
泗县运河的考古成果和文物资料足以表明,泗县运河故道曾在历史上承担着文化交流、经济沟通、军事运输等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国家职能。
体会运河,触摸运河风物。
千年运河滋养的泗县人民,日出而作,男耕女织,世代沿袭的生产生活习俗,是黄淮地区农耕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缩影。
通济渠的漕运功能虽然丧失了,但仍然具有较强的防洪、排涝、灌溉功能。
它日夜汩汩不息,滋润着两岸土地,哺育着两岸
人民。
泗县人民在渔樵耕读的辛勤劳作中,继承传统,改进工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一脉相承、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培养了泗县人尊老爱幼、集体至上、吃苦耐劳、邻里相帮的传统美德;农耕与水利的依存关系培养了泗县人民与千年运河的深厚感情。
传承运河,延续运河文脉。
字画、奇石、戏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泗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字画因名士泊舟而兼容并蓄,“泗滨浮磬”随漕船进贡而名扬海内,泗州戏随商船流转而遍布黄淮。
宋代泗州书画名家薛媛、雍秀才技艺精湛。
苏东坡沿运河游赏,停船泗州,为泗州才女薛媛书法作“百金竞买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为雍秀才画作配诗八首。
米芾泛舟虹县,写下“快霁一天清淑气,健帆千里碧榆风”等两首七言绝句,成就千古名帖——《虹县帖》。
泗县晚清书法家张启后之作,承欧柳之风,俊秀潇洒。
王天铎篆刻、花鸟自成一派。
近现代泗县书画家结社雅集,有序传承,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禹贡》记载:“峄阳孤桐,泗滨浮磬”。
泗县,秦时属泗水郡,地处汴水之畔、泗水之滨。
用泗滨浮石裁制的磬叫做“泗滨浮磬”,敲击会发出清纯、优美的金属声,古时贵为贡品。
古人认为磬是通灵吉物,孔子曰:“依我磬声,天地祥瑞”。
泗滨浮磬一直作为吉祥之物被收藏、供奉和鉴赏。
泗城东北蟠龙山的美石,
与名扬天下的灵璧石同属一脉,自古有名。
在泗县运河曹苗段考古发掘时,于宋代文化层中发现一处大型石堆,清理出的三块石材均属景观石,巉岩嶙峋,黑质白章,疑似北宋徽宗强征花石纲时征收的泗县蟠龙山石,在运往东京开封时沉船于此。
泗县民间藏石赏石之风长盛不衰,所藏之石多次获奖。
2010年11月20日,泗县举办了首届“泗滨浮磬”杯景观石展。
“喝不够的家乡水,听不够的拉魂腔”。
泗州戏是安徽省徽、黄、庐、泗四大优秀地方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梨园拉魂第一腔”之称。
2006年,泗州戏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泗州戏之乡”荣誉称号。
70多家泗州戏剧团正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情动百姓人家,唱响运河两岸。
关注运河,共谱运河华章。
泗县因运河遗存丰富、积淀厚重而名声鹊起;运河因泗县对文化的敬畏和呵护而脉远流长。
现在的泗县和运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更多的人走进泗县,关注运河,为运河的保护申遗出谋划策,为泗县文化发展共谱华章。
泗县大运河自申遗以来,引起社会全面关注。
《人民日报》分别以“续写运河文化新篇章”、“人文脉远运河水长”为题,两次整版报道泗县运河历史文化。
央视、人民网、新华网及大批省
级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泗县运河保护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泗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两届“隋唐大运河保护申遗文化论坛”。
考古、文史、民俗、古建、水利等各类专家学者齐聚泗县,共商泗县文化发展大计。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泗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研古瓷、忆运河、开新篇”暨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研讨会,研究运河文化,宣传保护理念,共谋泗县发展。
周国桢、彭竟强、曾维开、徐庆庚、熊钢如、吴墨等一批著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在运河出土瓷器的基础上,创造了瓷艺新品——泗州运河瓷。
韩美林、纪峰等工艺美术大师和雕塑家为泗县专题创作了艺术作品。
他们为泗县文化品位提升、文化品牌打造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弘扬运河,再创运河辉煌。
泗县段运河已经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泗县最耀眼的文化品牌。
泗县正在借助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在保护运河完整性、真实性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运河文化的重要价值,促进文化再生。
泗县依托运河故道,规划了运河新区和文化产业园,把文化产业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与泗城中等城市建设相结合,突出运河普遍价值,彰显地方特色,
提升泗县文化品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运河与城市的相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