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2024 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说起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从地球的自转公转,到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再到复杂的地形地貌,每一个都让人又爱又恨。
就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说吧,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
地球自个儿绕着轴不停地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一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你想想,要是地球突然不转了,那可就乱套啦!一半永远是白天,另一半永远是黑夜,估计大家都得疯掉。
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呢,这一转就是一年,四季的变化就这么来的。
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全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和太阳的距离在不断变化。
气候类型也是个让人头疼又有趣的部分。
热带雨林气候,那地方常年高温多雨,树木长得密密麻麻,像个巨大的绿色迷宫。
走进去,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感觉空气都能拧出水来。
还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住在那里的人估计都不怎么需要担心干旱的问题,雨伞估计是出门必备品。
再说说地形地貌。
山脉那可是大地的脊梁,雄伟壮观。
像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山顶上白雪皑皑,仿佛戴着一顶巨大的白色帽子。
山脚下呢,可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再往下也许就是奔腾的河流。
而平原就像是大地的肚皮,平坦开阔,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种植。
想象一下一大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场面多壮观啊!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实地考察。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小山丘。
老师指着山丘的岩层说:“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典型的沉积岩。
”我们凑近了仔细瞧,那一层层的岩石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记录着地球的过往。
老师接着说:“这些岩层的倾斜方向和角度,可以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地质运动。
”我当时就在想,这小小的山丘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我们沿着小路往上爬,路边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老师又停下来,指着一棵歪脖子树说:“这棵树的生长方向受到了风向的影响,你们看它往一边倾斜,说明这边经常刮大风。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学科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了解地理学科的主要考点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下面是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与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了解地球的形状、构造和运动方式,了解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气候与气候区划:掌握气候的成因、要素,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熟悉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3.水资源与水环境: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熟悉水循环和水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4.地球环境演变:了解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大气等环境的演变过程,熟悉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掌握人口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迁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农业与工业:了解农业的发展和改革,熟悉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问题,了解工业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
3.区域差异与交通运输: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熟悉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文化与旅游: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熟悉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1.地图与地理信息:掌握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地图投影、比例尺和图例的使用,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了解卫星遥感的原理和应用,熟悉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3.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熟悉信息技术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获取和管理方法。
四、地理实践与调研知识点1.调查与调研:了解地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调查、实地考察等。
2.地理论证与实践:熟悉地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了解地理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地理工具与资源利用:了解地理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以上是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点:1. 地球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等。
2. 自然地理:包括天气与气候、地表水资源、土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
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讯、工业与经济地理、农业与农村、文化与发展等。
4. 区域地理:包括国际关系、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地理教材插图解读等。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具体的知识点如下:1. 地球基本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42公里。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地球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用于定位地球上的位置。
2. 自然地理:- 天气与气候: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变化,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情况。
- 地表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 土地利用:包括城市建设、农田、森林、草原等。
-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环境污染。
3.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变化和城市化等。
- 交通与通讯:包括陆路交通、航空、水路交通和通讯网络等。
- 工业与经济地理:包括工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 农业与农村:包括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和农村经济等。
- 文化与发展:包括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等。
4. 区域地理:- 国际关系: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合作等。
-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包括地理区划、地势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等。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包括各国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和主要城市等。
- 地理教材插图解读:对地图、图表和示意图等进行解读和分析。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八年级上册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八年级上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中国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处(135º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ºE)最北端:黑龙江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ºN);最南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ºN)5.东西跨经度60多,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南北跨纬度近50个,南北距离约5500公里6.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7.自北向南濒临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8.中国最大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9. 14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6隔海相望国:日韩菲马文印尼10.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海上相邻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3.5个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四个直辖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5.陆上邻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内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6.新疆是中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海南是中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云南(云)、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
8.沿海十四省: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桂琼、港澳9.边境沿线九省: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10.黄河沿岸九省: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1》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②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
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③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⑵区时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专题02 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植物与土壤)-2023年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专题二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植物与土壤)【必背知识】大气一、大气的组成(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
(二)干洁空气的组成(三)大气的成分及作用:1. 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2. 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4.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5. 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大气的变化(四)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对流层(a)Ⅰ.高度: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Ⅱ.特征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大约每上升1 000米温度降低6 ℃。
B.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b)Ⅰ.范围: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Ⅱ.特征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B.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Ⅲ.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c)Ⅰ.范围: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Ⅱ.特征A.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随海拔升高持续上升。
B.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C.空气密度很小。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小部分被吸收或反射。
热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吧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自然现象、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理环境的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技术,可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二、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圈层。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现象。
3、地球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位置和方向。
三、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主要受到纬度、海拔、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有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类型。
2、水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地球表面分布,形成不同的水文环境。
3、植被和土壤: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4、自然地理区域:根据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四、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2、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
3、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
五、地理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3、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资源面临短缺问题。
4、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2、重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措施: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八年级下册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八年级下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指: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以下地理分界线重合(重点理解记忆):a.1月0℃等温线b. 800mm年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e.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f.水田和旱地分界线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地形:a.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b.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c.主要高原:黄土高原;d.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干湿区:半湿润区3.耕地类型: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为主4.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糖料作物:甜菜;油料作物:花生)5.作物熟制: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6.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7.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1.地形:a.主要山脉:横断山、雪峰山、南岭、武夷山b.主要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主要高原:云贵高原d.主要盆地:四川盆地e.主要丘陵:东南丘陵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主和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4.干湿区:湿润区(降水丰富)5.耕地类型:水田为主;粮食作物:水稻为主6.糖料作物:甘蔗(华南为主);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是最大产区)7.南方地区常见水果:柑橘、菠萝、荔枝等8.水能资源: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是世界最大水电站(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9.主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毗邻港澳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1.地形a.主要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b.主要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c.主要高原:内蒙古高原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湿区:半干旱、干旱区(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非季风区(春风不度玉门关)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海陆因素: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5.限制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降水6.西北地区河流:内流河为主,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7.农业: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有著名的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8.西北地区降水较少,种植业需要引水灌溉,主要分布在绿洲(沙漠中水草肥美的地方),因此称之为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9.新疆瓜果甜主要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藏地区(昆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山以北的区域)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2.主体: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青藏地区位于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3.自然环境特点:高寒4.青藏地区是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此)5.三江源保护区(位于青海省):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6.高原之舟:牦牛7.青藏地区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因此称之为河谷农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8.布达拉宫是位于西藏拉萨的世界文化遗产9.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七年级下册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七年级下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亚洲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以东:太平洋;亚洲以北:北冰洋;亚洲以南: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连;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 亚洲水系特点:a.大河多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原因: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影响b.内流域面积广大。
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5.亚洲最长河流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6. 亚洲气候特点a.气候复杂多样:亚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缺温带海洋性气候)b.大陆性特征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范围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c.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7.亚洲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集中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人口稀少地区:亚洲西部、北部、高寒地区)欧洲1.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2.欧洲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3.欧洲最大平原:东欧平原,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4.欧洲挪威峡湾风光、芬兰湖泊、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大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5.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南部地中海气候为主6.世界最长内流河也是欧洲最长河流伏尔加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7.欧洲河流特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原因: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
8.欧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出现负增长。
(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第二节非洲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2.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邻;东北隔着红海与亚洲为邻,并以苏伊士运河为亚非陆上分界线;以直布罗陀海峡为欧非陆上分界线3.非洲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4.非洲之最: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第一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5.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称为高原大陆6.非洲气候特征:a.气候特征1:气候普遍炎热,称为“热带大陆”b.气候特征2:自然环境特征:干旱(非洲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c.气候特征3:非洲气候分布规律: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d.气候特征4: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地形地势)7.世界最长河流是尼罗河,流向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8.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又被称为富饶大陆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地理就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比如咱陕西这地方,为啥有的地儿是山,有的地儿是平原,这里面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研究的。
②重要程度:在整个学业体系中,地理能让我们了解自然的奥秘,知道为啥有四季变化,为啥有的地干旱有的地湿润,还能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就像我们出去旅游,地理知识能让你理解为啥云南和陕西差别这么大。
③前置知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用来算距离啥的,还有就是对地球的初步认识,像地球是个球体这些简单概念。
④应用价值:能指导城市规划呀,如果不懂地理,在河边随便盖房子,洪水来了可不得了。
还能在农业方面发挥作用,明白种啥适合本地气候土壤之类的。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地理知识点联系紧密,就像一张大网。
地形、气候这些知识点是网中的丝线。
陕西的地理知识在全球这个大的地理知识体系中就是一个小的节点。
②关联知识:和历史关联紧密,历史上许多战役胜利都和地理位置有关,像三国时候诸葛亮就是利用地形打仗。
还和政治经济也有关,比如一个地方的交通地理位置会影响它的经济发展。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气候部分较难。
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很复杂。
像温带大陆性气候,又干燥又温差大,这背后的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理解起来不容易。
- 关键点: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比如陕西的窑洞,为啥在黄土高原这个地方适合,就得知道黄土的性质,当地的气候等。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挺重要的,往往会占一定的分值比例。
- 考查方式:选择题可能问陕西的地形类型,简答题可能让分析陕西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地形:就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的形态。
比如说陕西有秦岭山脉,那就是一种高山地形,旁边的关中平原就是平坦的地形。
- 气候: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
像陕西有的地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就是温带季风气候的部分体现。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
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3、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和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液态水。
5、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呈北逆南顺。
1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1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出南北两极点之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为0)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七月初(远日点)最慢。
1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此6′角也为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北极圈为66.34 '1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寒带变小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 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 月22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 月23 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总结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并不真实存在。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公转: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最大。
气候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中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河流与湖泊我国河流与湖泊众多,其中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广阔,类型多样,其中耕地比重最大。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尤为丰富。
四、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工业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煤炭、化工等。
交通与运输我国交通与运输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旅游与文化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五、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2023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整合多家材料知识点全面
必修科目——地理必修Ⅰ【知识梳理】第一章宇宙中旳地球1.1地球所处旳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形成: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级别:由低级到高级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月系旳中心天体是地球;河外星系又称星系;总星系即人们观测到旳宇宙范围;距离地球近来旳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近来旳天体是月球。
2.太阳系组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由于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大行星按构造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在太阳系中旳一般性(与八大行星相似旳运动特性有):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似,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靠近于圆;5.地球旳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原因外部安全旳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旳光照条件太阳比较稳定;自身条件合适旳温度条件和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旳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蕴育生命旳海洋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带到地表凝结降雨形成海洋;1.2太阳对地球旳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旳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②地球上大气、水体运动旳重要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旳重要能源:如煤石油、水能等;2.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3.太阳活动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黑子出目前光球层,周期,它是太阳活动强弱旳标志;耀斑出目前色球层,它是太阳活动最剧烈旳显示;4.太阳活动对地球旳重要影响:①许多地方降水量旳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有关性(正有关或负有关);②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④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1.3地球运动(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自转周期:以某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1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旳真正周期;以太阳为参照,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种太阳日,时间24小时;3.自转速度: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为赤道处二分之一;除极点外,地球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15°/小时;4.地球自转旳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叫1个太阳日;昼半球和夜半球旳分界线,为晨昏线(圈);(作二分二至日光照图)顺地球自转由夜到昼所通过旳线为晨线(日出);顺地球自转由昼到夜所通过旳线为昏线(日落);(2)地方时差:(构建时辨别布平面图,学会计算)地方时:因经度而不一样旳时刻(经度相似,地方时相似。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 1》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 宇宙环境:① 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 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 自身条件:① 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②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
② 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性: 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 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 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 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 ① 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 24 小时③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 : ① 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回归年)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③速度: 1 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 °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3、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和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液态水。
5、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呈北逆南顺。
1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1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出南北两极点之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为0)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七月初(远日点)最慢。
1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此角也为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北极圈为66.34’1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寒带变小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19、太阳直射最北为23.26’N,一年直射一次。
最南为23.26’S,一年直射一次,包括赤道的中间部分一年直射两次20、在昼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0.在晨昏线的地区,太阳高度角等于0。
在夜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小于021、地方时:东早西晚,54、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注意不是北京的地方时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22、物体受地偏转力的影响:北右偏,南左偏,赤不偏23、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24、北温带一些国家把3.4.5划分为春季。
6.7.8划分为夏季。
9.10.11为秋季。
12.1.2为冬季25、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23.26N-23.26S)、北温带(23.26N-66.34N)、南温带(23.26S-66.34S)、北寒带、南寒带。
2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27、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北极有极昼,冬至时北极有极夜。
赤道天天昼夜平分阳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二.地壳运动1、地球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17KM)莫霍面横波纵波均增快地幔(古登堡面2900KM 横波消失纵波减慢)上地幔上部软流层,被认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3.背斜:常形成山岭,被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向斜:常形成谷地和盆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外力作用与地貌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风蚀: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流水侵蚀:沟谷,V形河谷,喀斯特地貌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性谷(冰蚀谷)海浪侵蚀: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崖。
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将风化及侵蚀的形成物转移离开原位置的作用。
包括推移、跃移、悬移流水搬运:主要取决于流速,流速大挟带的物质较粗,流速小挟带的物质较细。
泥石流风力搬运:搬运物质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流水沉积: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风力沉积:新月形沙丘、沙丘、沙垄、黄土沉积冰川沉积:冰碛物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
包括压固,脱水,胶结,和重结晶等形式,结果是形成新的岩石(沉积岩)。
形成的地貌流水地貌: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在上中下游有不同表现。
上游山地高原高差大流速急,侵蚀为主,河谷深切而狭窄中游水流减缓,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平坦广阔的三角洲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
(1)分类:地表喀斯特:石芽,溶蚀洼地,溶蚀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三.大气1.图示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回答:.A为太阳短波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B。
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C。
2.秋冬季节的霜冻、露水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不明显。
注意:白天和夜晚都晴朗,白天升温高,夜晚降温低,则温差大,白天和夜晚都是阴天,则温差小。
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①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②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5、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②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③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三圈环流循环图上图中A为低纬环流左边的0度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30度的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之间为信风带(2)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6.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A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B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季风环流①.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②.东亚季风最显著: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③.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案例9.读图回答: 1.该图所示为北半球夏季。
2.B 处风向为东南风,特征是温暖湿润,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A 处为西南风,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图中所示的季风影响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是……条件是……7.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注意冷空气箭头的方向 B 箭头前进,是冷锋;D 箭头后退,是暖锋)CA B。
四.洋流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南美西海岸荒漠环境形成意义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航运的影响: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1)给各洋流添加箭头,表示其正确流向。
(2)作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半球以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及半球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洋流④⑤⑦⑩,按成因分,属风海流的有,按性质分,属寒流的有。
(4)图中海域A、B、C、D处,能够形成渔场的是处,原因是。
水循环的环节五、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地理环境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统一演变牵一发动全身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差异性:形成自然带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热量为基础)高纬低纬表现明显,从沿海到内陆分异(水分)中纬度表现明显,垂直分异垂直带谱完整条件低纬度高山必修2一、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案例1:读图1.Ⅰ期为原始型,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或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地区。
Ⅱ期和III期为传统型,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此模式。
Ⅳ期为现代型,人口增长特点是“三低”,出现在工业化的后期,现代社会中的发达国家为此模式。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
3.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缺乏国防兵役不足社会负担重注意:区分传统型和现代型增长模式的标准是自然增长率是否高于(低于)1%。
二、人口迁移:参见必修二P.8案例1:读“19世纪前和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A 拉丁美洲,B 大洋洲,C 非洲,D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人口过多造成的压力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人才外流;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