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02《森林培育学A》试卷A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5×6 分=30 分)
1.露天坑藏技术要点 (1)立地选择;(2)坑藏规格;(3)贮藏技术 2.山东省林业区划
“山东省林业区划”由山东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于 1984 年完 成并通过林业厅鉴定,获 1984 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省二级区划分四个林区,14 个亚区。 Ⅰ渤海平原农田防护林,盐碱地改良林区(渤海林区) Ⅱ;鲁西平原农田防护林,经济林区(鲁西林区) Ⅲ:鲁中南低山、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鲁中南林区) Ⅳ:胶东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鲁东林区) 3.“扎根期”苗木特点: (1)幼苗开始生长、地上出现真叶,地下出现侧根; (2)苗木有光合作用; (3)高生长量占全年 10%,侧须根 2-10cm; (4)地上生长缓慢,易受病虫危害。 主要技术措施: (1)蹲苗 (2)追施 N、P 肥 (3)间苗移栽、调整密度 (4)某些树种应遮荫 (5)防止苗木枯病、猝倒病等。 4、适地适树的定性标准: 第一,造林成活,成林,成材 第二,基本上能够发挥树种和土地的生产潜力
如:北京林学院沈先生在北京西山用综合因子法对油松立地 类型进行评价。
25 年生油松,通过生活因子,主导因子及生长情况得出回归 方程为:
HT = 2.866 + 0.03827SF + 0.355ASP - 0.203SL + 0.111EL HT—林分上层高;SF—土壤肥力;ASP—坡向;SL—坡度;EL —海拔高度 此法易找出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数量化,方便可靠。 3、苗木生理指标研究 (1)苗木品质评价指标 (2)苗木生理指标种类及含义
(3)苗木生理指标评价测定方法 (4)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法比较,数量化程度较差。 第四:生活因子法 用树木生活的必需因子划分立地类型。 主要据土壤水
分,养分进行评价用的较多,最早是苏联的波格莱勃涅克提出, 此法在山区不适宜,不易反映坡向,适于平原,类型本身反映了 生态意义,但标准不易掌握,小气候不易反映,土来自百度文库盐碱化程度 不易反映。
第五:综合因子法——也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上述几种方法都有片面性,因此现在趋于综合评价,此法主要据 主导因子,生活因子,林木生长情况等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因此 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造林区划:是造林地区的划分,它是林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造林区划也叫造林类型区的区划,造林区划是一个既包 括自然条件,又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地理区划,它是服务 于造林事业的综合性地理区划单位。 8.由于外界条件不适种子不能发芽;由于种子内部原因造成的休 眠。 9.种子呼吸产生大量水分,并附在种子表面;种子呼吸产生大量 热量导致种子自热。 10.造林:是新造和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 本环节,确切地说,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 环境,则称为造林。 植树:种植面积较小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
全期生长型:高生长在整个生长季节进行,生长期长达 6 个月。 6.速生:单位时间内生长速度快
丰产:单位面积蓄积量大。 优质:材质优良,主要包括树干圆满通直、分枝细、自然整枝 好,纹理通直,不翘不裂,不扭曲,出材率及经济产量高。 7.适地适树,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互适 应的一项造林基本技术措施。
二、填空题(10×1 分=10 分)
1.脂肪、蛋白、淀粉型种子 2.真正种子、果实型、部分果实型、部分种子型 3.种子时期、幼年期、逐渐成熟期、成熟期、死亡期 4.立地指数和平均材积生长量 5.有 O2 和无 O2 呼吸 6.皮部、愈伤部位和中间类型 7.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 8.选择和改造途径 9.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10.在低温、湿润、通气条件贮藏种子促使其发芽方法
子叶留土:下胚轴不发育或不延伸、仅上胚轴生长形成主茎。 4.立地指数系指达到基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欧美国家为单 位面积上最大高度来表示,可以选 100 株,10 株或 5 株等等求得。
数量化的立地指数:主要据主导因子,生活因子,林木生长情 况等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因此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5.前期生长型:生长时间短,6 月份结束。
人为可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a.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所用的种子或苗木是经人为选择, 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b.人工林的群体结构是经人为安排的,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 率 c.人工林的林地生长环境从一开始就处于人为措施的控制之 下,是比较能适应林木生长发育要求的,即人工林不同于天然林 的三大特点是:林木分化不明显,速生早熟,产量较高。 分化不明显: 与人为控制和调节密度有关 速生早熟: 速生性:指林木达到一定的成材标准所需要的培育年限,据 查,东北红松、落叶松人工林成材年限比同林地天然林分缩短 2~ 3 个龄级,南方杉木、马尾松、云南杉,更为速生,20~30 年便 可成材,杨树、桉树、泡桐 20 年可以利用。 早熟性:即提早开花结实,这对于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及经 济林具有意义。 产量高: 较好天然林成熟时,蓄积量达 200~300m3/hm2·a,而较好人 工林达 300~400m3/ha,个别达 1000m3/hm2·a,一般天然林平均材
果好。 缺点:①在次生林地不易选取优势木 ②只能说明效果不能说明原因 最近,欧美国家用“平均高生长量”方法划分立地类型,树
木到中龄期高生长量较稳,能准确反应立地好坏。 第三:主导因子法,应用较广 在某一个气候区内,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有主次之分,
用环境的主导因子(如土壤、地形等)进行立地类型分类。例如: 山东山区:地形—海拔 坡向 土壤—土壤厚度 主导因子 如:低山—阳坡—薄土 <700m 向阳 <20cm(青石山) 山东造林典型设计为此法分类 优点:易掌握简便易行 缺点:在一个省、一个地区无统一标准,另外山区、平源无
2、(1)含水理越高、呼吸强度越大。 (2)随温度升高、呼吸强度越 55℃后下降。 (3)高含水量种子,随温度升高呼吸速率变化更大。
五、论述题(3×10 分=30 分)
1、层积催芽的作用。 (1)软化种果皮 (2)去除抑制剂 (3)促进胚后熟 (4)加速养分转化 (5)类似氧化作用 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方法。 第一:指示植物法,即用植物群落评价 据林地林下地被物的指示作用,划分立地,此法最早从芬兰 开始,以后扩大到欧洲和苏联,苏联有名的林学家苏卡乔夫林型 学说属于此范畴。 例如:松树——绿苔林,此立地不太肥沃,排水好的沙土。 美国出版一书;植物群落学,评价立地质量,美国与我国纬 度相当,指示植物较多,不易掌握和进行评价。 第二:据林木生长方法 开始用“平均材积生长量”此指标易受直径大小影响,直径 受密度影响,因此有问题,多次研究证明用“树高”较好,树高 基本上不受密度影响,可以准确的反映立地好坏,主要指标包括: 林分平均高—用林分平均高把林地分成不同等级,如Ⅰ、Ⅱ、 Ⅲ、Ⅳ、Ⅴ等,此法缺点是不同树种地位级不同,最早应用在法 国,然后发展到原苏联。 地位级:为了反映立地条件,据林分平均高把林分划分成不 同的等级。 优势木平均高——立地指数法(标准年龄时上层木所达到的 平均高)此法可据一定年龄和树种查立地指数表,方便,而且效
第三,树种生长特定,如低温不发生冻害。费县塔山林场 黑松 1987 年大量死亡,(冻死)主要因为近几年降水减少,又加 上低温,所以冻死,表示生长不稳,我省有许多例子,南种北移, 最初几年长的很好,突然一次低温很易冻死。
第四,树种能继续繁殖更新 5、人工林的特点:
无论是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均属于栽培事业,这与果树和作 物、蔬菜栽培有相似之处,但有许多不同。
(1)与农作物相比生长周期长 林木的生长时间长,而且生长状况在前期不明显,万一造成 错误和失败,很难及早发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 严格性和预见性。 (2)群体性强:与果树相比,果树由于栽植较稀,个体之间 矛盾不十分大,而造林则不同,有强烈的群体性、面积大,个体 之间的矛盾较尖锐。 因此,林木在移植前,要有合理的密度和配置,使之有一个 合理的群体结构。 (3)林木的生长是在人为的干预下进行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
《森林培育学 A》试卷 A 答案
一、解释名词(10×2 分=20 分)
1.种子活力:种子快速发芽及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苗木活力:苗木表现的或潜在的正常生长及对外界是环境的
适应能力。 2.生理成熟:种子具有发芽的能力。
形态成熟:形态上显示出成熟特征。 3.子叶出土:下胚轴延长将子叶顶出土面。
积生长量 2~3m3/hm2·a,人工林达 5~10m3/hm2·a,有些树种如 杨、杉木、桉树达 20~30m3/hm2·a
(4)人工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可以维持 生态平衡。
四、图解题(2×5 分=10 分)
1、从 X、y 点可以看出,随种子裂变、发芽率降低速率较活 力低,活力更重要。
1.露天坑藏技术要点 (1)立地选择;(2)坑藏规格;(3)贮藏技术 2.山东省林业区划
“山东省林业区划”由山东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于 1984 年完 成并通过林业厅鉴定,获 1984 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省二级区划分四个林区,14 个亚区。 Ⅰ渤海平原农田防护林,盐碱地改良林区(渤海林区) Ⅱ;鲁西平原农田防护林,经济林区(鲁西林区) Ⅲ:鲁中南低山、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鲁中南林区) Ⅳ:胶东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鲁东林区) 3.“扎根期”苗木特点: (1)幼苗开始生长、地上出现真叶,地下出现侧根; (2)苗木有光合作用; (3)高生长量占全年 10%,侧须根 2-10cm; (4)地上生长缓慢,易受病虫危害。 主要技术措施: (1)蹲苗 (2)追施 N、P 肥 (3)间苗移栽、调整密度 (4)某些树种应遮荫 (5)防止苗木枯病、猝倒病等。 4、适地适树的定性标准: 第一,造林成活,成林,成材 第二,基本上能够发挥树种和土地的生产潜力
如:北京林学院沈先生在北京西山用综合因子法对油松立地 类型进行评价。
25 年生油松,通过生活因子,主导因子及生长情况得出回归 方程为:
HT = 2.866 + 0.03827SF + 0.355ASP - 0.203SL + 0.111EL HT—林分上层高;SF—土壤肥力;ASP—坡向;SL—坡度;EL —海拔高度 此法易找出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数量化,方便可靠。 3、苗木生理指标研究 (1)苗木品质评价指标 (2)苗木生理指标种类及含义
(3)苗木生理指标评价测定方法 (4)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法比较,数量化程度较差。 第四:生活因子法 用树木生活的必需因子划分立地类型。 主要据土壤水
分,养分进行评价用的较多,最早是苏联的波格莱勃涅克提出, 此法在山区不适宜,不易反映坡向,适于平原,类型本身反映了 生态意义,但标准不易掌握,小气候不易反映,土来自百度文库盐碱化程度 不易反映。
第五:综合因子法——也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上述几种方法都有片面性,因此现在趋于综合评价,此法主要据 主导因子,生活因子,林木生长情况等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因此 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造林区划:是造林地区的划分,它是林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造林区划也叫造林类型区的区划,造林区划是一个既包 括自然条件,又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地理区划,它是服务 于造林事业的综合性地理区划单位。 8.由于外界条件不适种子不能发芽;由于种子内部原因造成的休 眠。 9.种子呼吸产生大量水分,并附在种子表面;种子呼吸产生大量 热量导致种子自热。 10.造林:是新造和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 本环节,确切地说,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 环境,则称为造林。 植树:种植面积较小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
全期生长型:高生长在整个生长季节进行,生长期长达 6 个月。 6.速生:单位时间内生长速度快
丰产:单位面积蓄积量大。 优质:材质优良,主要包括树干圆满通直、分枝细、自然整枝 好,纹理通直,不翘不裂,不扭曲,出材率及经济产量高。 7.适地适树,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互适 应的一项造林基本技术措施。
二、填空题(10×1 分=10 分)
1.脂肪、蛋白、淀粉型种子 2.真正种子、果实型、部分果实型、部分种子型 3.种子时期、幼年期、逐渐成熟期、成熟期、死亡期 4.立地指数和平均材积生长量 5.有 O2 和无 O2 呼吸 6.皮部、愈伤部位和中间类型 7.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 8.选择和改造途径 9.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10.在低温、湿润、通气条件贮藏种子促使其发芽方法
子叶留土:下胚轴不发育或不延伸、仅上胚轴生长形成主茎。 4.立地指数系指达到基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欧美国家为单 位面积上最大高度来表示,可以选 100 株,10 株或 5 株等等求得。
数量化的立地指数:主要据主导因子,生活因子,林木生长情 况等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因此称数量化的立地指数。 5.前期生长型:生长时间短,6 月份结束。
人为可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a.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所用的种子或苗木是经人为选择, 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b.人工林的群体结构是经人为安排的,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 率 c.人工林的林地生长环境从一开始就处于人为措施的控制之 下,是比较能适应林木生长发育要求的,即人工林不同于天然林 的三大特点是:林木分化不明显,速生早熟,产量较高。 分化不明显: 与人为控制和调节密度有关 速生早熟: 速生性:指林木达到一定的成材标准所需要的培育年限,据 查,东北红松、落叶松人工林成材年限比同林地天然林分缩短 2~ 3 个龄级,南方杉木、马尾松、云南杉,更为速生,20~30 年便 可成材,杨树、桉树、泡桐 20 年可以利用。 早熟性:即提早开花结实,这对于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及经 济林具有意义。 产量高: 较好天然林成熟时,蓄积量达 200~300m3/hm2·a,而较好人 工林达 300~400m3/ha,个别达 1000m3/hm2·a,一般天然林平均材
果好。 缺点:①在次生林地不易选取优势木 ②只能说明效果不能说明原因 最近,欧美国家用“平均高生长量”方法划分立地类型,树
木到中龄期高生长量较稳,能准确反应立地好坏。 第三:主导因子法,应用较广 在某一个气候区内,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有主次之分,
用环境的主导因子(如土壤、地形等)进行立地类型分类。例如: 山东山区:地形—海拔 坡向 土壤—土壤厚度 主导因子 如:低山—阳坡—薄土 <700m 向阳 <20cm(青石山) 山东造林典型设计为此法分类 优点:易掌握简便易行 缺点:在一个省、一个地区无统一标准,另外山区、平源无
2、(1)含水理越高、呼吸强度越大。 (2)随温度升高、呼吸强度越 55℃后下降。 (3)高含水量种子,随温度升高呼吸速率变化更大。
五、论述题(3×10 分=30 分)
1、层积催芽的作用。 (1)软化种果皮 (2)去除抑制剂 (3)促进胚后熟 (4)加速养分转化 (5)类似氧化作用 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方法。 第一:指示植物法,即用植物群落评价 据林地林下地被物的指示作用,划分立地,此法最早从芬兰 开始,以后扩大到欧洲和苏联,苏联有名的林学家苏卡乔夫林型 学说属于此范畴。 例如:松树——绿苔林,此立地不太肥沃,排水好的沙土。 美国出版一书;植物群落学,评价立地质量,美国与我国纬 度相当,指示植物较多,不易掌握和进行评价。 第二:据林木生长方法 开始用“平均材积生长量”此指标易受直径大小影响,直径 受密度影响,因此有问题,多次研究证明用“树高”较好,树高 基本上不受密度影响,可以准确的反映立地好坏,主要指标包括: 林分平均高—用林分平均高把林地分成不同等级,如Ⅰ、Ⅱ、 Ⅲ、Ⅳ、Ⅴ等,此法缺点是不同树种地位级不同,最早应用在法 国,然后发展到原苏联。 地位级:为了反映立地条件,据林分平均高把林分划分成不 同的等级。 优势木平均高——立地指数法(标准年龄时上层木所达到的 平均高)此法可据一定年龄和树种查立地指数表,方便,而且效
第三,树种生长特定,如低温不发生冻害。费县塔山林场 黑松 1987 年大量死亡,(冻死)主要因为近几年降水减少,又加 上低温,所以冻死,表示生长不稳,我省有许多例子,南种北移, 最初几年长的很好,突然一次低温很易冻死。
第四,树种能继续繁殖更新 5、人工林的特点:
无论是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均属于栽培事业,这与果树和作 物、蔬菜栽培有相似之处,但有许多不同。
(1)与农作物相比生长周期长 林木的生长时间长,而且生长状况在前期不明显,万一造成 错误和失败,很难及早发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 严格性和预见性。 (2)群体性强:与果树相比,果树由于栽植较稀,个体之间 矛盾不十分大,而造林则不同,有强烈的群体性、面积大,个体 之间的矛盾较尖锐。 因此,林木在移植前,要有合理的密度和配置,使之有一个 合理的群体结构。 (3)林木的生长是在人为的干预下进行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
《森林培育学 A》试卷 A 答案
一、解释名词(10×2 分=20 分)
1.种子活力:种子快速发芽及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苗木活力:苗木表现的或潜在的正常生长及对外界是环境的
适应能力。 2.生理成熟:种子具有发芽的能力。
形态成熟:形态上显示出成熟特征。 3.子叶出土:下胚轴延长将子叶顶出土面。
积生长量 2~3m3/hm2·a,人工林达 5~10m3/hm2·a,有些树种如 杨、杉木、桉树达 20~30m3/hm2·a
(4)人工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可以维持 生态平衡。
四、图解题(2×5 分=10 分)
1、从 X、y 点可以看出,随种子裂变、发芽率降低速率较活 力低,活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