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受力分析PPT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精品课件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 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 大运动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 伟大的一个成就”。
因为牛顿对力学贡献卓越,人们把他 的名字定义为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改变了橡1(皮.力力泥可可的以以形改状使变物物体体发力的生改形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大力士可以搬起一般人搬不动的“元宝”,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系。
向右用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右 运动;向左用 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左运动。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跟力的 方有向关。
将盒子竖放,分别在A、B位置慢慢 推动盒子,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
2.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段的 长短 表示;箭头的方向用
来指示力的 方向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 起点 或
终点 来表示。
3.力的示意图就是要把力的 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 表现 出
画力的示意图
画出人对箱子水平向右、大小为100N的力的示意图。
1.找作用点(在受力物体 F = 100 N 上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ChangL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想想议议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能够把 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
跟踪练习
1.游泳时,人用力向 后 (填“前”或“后”)划水
,因为力的作相用互是的
,所以人会受到水对前人向
(填“前”或“后”)的推力,使人前进。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明对象 选方法 分析力 再验证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
03:51
的动摩擦因数是0.25,最大静摩擦力是30N,今用一水平推力F作 用于物体,当F的大小由8N增大到2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当力F的大小由35N减小到28N时,地面 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
F
2、三物块均静止。求:A,B,C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 向。
7、受力分析时,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质点 (除轻杆)来处理,所有力都画在同一点上。
03:51
第16页/共41页
四、题型:分类
静止
运动
03:51
水平面 竖直面 倾斜面 被悬挂 被夹持 传送带
第17页/共41页
水平面
03:51
第18页/共41页
小试牛刀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N
思考: 光滑? 粗糙?
03:51
A.10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B.10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1
F2
C. 2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D. 2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2
F1
Ff
Ff+F2=F1
Ff=F1-F2=10N-2N=8N
03:51
第12页/共41页
2)撤去F1后:
F2
Ff
F2 = Ff=2N<8N
∴选 D
03:5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下册第七章力图文优秀课件ppt
体上,两个力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 上。
不同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特点
异体,等大﹑反向﹑同线
F1
F2
F1=F2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1.“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兔子撞上大树死掉, 其中兔子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 大树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主 要物理知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场景二:拔河比赛
器材:弹簧测力计。
方法: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 观察:当左边弹簧秤读数为3N时,是 右边弹簧秤 对 左边弹簧秤施
加的力,右边弹簧秤的读数为3N,是 左边弹簧秤 对 右边弹簧秤 施 加的力,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相等 ,两个弹簧秤的轴线 在(“在”
或“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点在 物
观察到的现象: 小球 会 (“会”或“不会”)被磁铁吸引。
说明: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 有 (“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2.下面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观察下图,能证明甲乙 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的是( B C )
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 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匀速下滑 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随电梯匀速上升(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4) (6)(7)(5)(9)(8)(10) (11) (12)(1) (2) (3)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13) (14)(15)(16) (17)(18)(19)(20) (21)滑轮重力不计(22)(23) (24)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28)(30)(29)(30) .用200牛顿的力向右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0牛顿,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
(31)(32)(33)(34) (35)(36)(37)(38) (39)三球静止 (25)(26)(27)小球A 静止A 、B 匀速运动A 、B 匀速运动(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弹簧处于压缩状态29.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49.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50题图)50.图中的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所示方向作匀速运动,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40) (41) (42)(43)(44) (45)(46) (47) (48)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初中物理《力》完整ppt课件
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 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
力的三要素
.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 称牛,符号:N 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静止 运动
(b)棒球被接 球手接住;
(c)接球手将 棒球击出。
运动
静止
棒球的运动方向 发生了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的作用效果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 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 态改变
(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 时发生改变。
.
谢谢!
.
.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
F=50N
.
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3.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线段,线 段的长度必须与比例相符。; 4.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必须标出所画 的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其中有角度的力 必须标明角度。
人
手
起重机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物体
受力 物体
受力物体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方法详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采用“三定三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三定”(1)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面出作用点,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中心去,其他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物体重心上。
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就将重心作为这几个力的作用点。
(2)定方向:以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
常见力的方向描述,如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方向相反,压力、支持力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等。
(3)定长度:尽管长度不能准确的反映力的大小,但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线段的长短要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
一对平衡力线段长度相同。
2.“三标”(1)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标符号: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符号“G”表示。
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3)标数值和单位:若有力的大小,还应该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
3.画力的示意图需注意的问题(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情况下,压力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其他力的作用点均可画在物体重心上(若是摩擦力使物体转动,则摩擦力只能画在接触面上),指定作用点的,只能画在指定作用点上。
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找不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根据要求画出需要画的力(下一个专题详解)。
(3)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简记为: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再看电磁浮。
类型一:画指定力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是质量为50Kg的小明起跑时2.的情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知识讲解
初物理最全力中受分组图析.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2图图图图图图图F图12图图11 图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 v FFvF图1615图图13图14物体处于静图图图物体静止在斜面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vv v F F图图图图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vF F图图图图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物体处于静29图30 图28 图杆处于静止状态,其杆处于静止状杆处于静止状态,A B v vO C33 图34 图31 图32图匀速上匀速下、B两物体受力分析:A三、分别对AAFAAFFB B B C图图图两物体一A、BA、B两物体均静、两物体均静止B、AC vA v B图两物体一起匀速AB、随电梯匀速上升.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A(2) (1)(3)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水平地面粗糙(6)(4)(5)(9(7)(8)(12) (11)(10)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15) (14) (13)滑轮重力不计(18)(16)(17)(19)(20)(21)(22)(23)(24)A静止小球三球静止(27)(25)(26)表面光滑AO表面粗糙,OBO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PQ(30)(29)(28)B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3)(31)(32)B匀速运动A、匀速运动A、B(36) (35)(34)、))()()((37383940AB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C三者的受力图(38) (39)(37)(42) (40) (41)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5) (44) (43)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A匀速上升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48)(47) (46)试题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解:(1)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如图:F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1fF2F1G力、地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地面的摩擦力,如图():2 、绳的拉力F2,如图(、地面的支持力(2)物体受重力GF1,如图:f、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4,如图(F2、地面的摩擦力f、墙角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4G、地面的支持力F1):5,如图(的弹力、物体、半球体的支持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5GF1F2AF3):6、F2如图(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对B的拉力等于B对A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一起匀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速运动,AB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一起匀速运动时,B物体靠惯性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1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1(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PPT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1 第认七识章无理力数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一 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 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理学中,力用字母F来表示。 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是1 N。 3.产生条件:①至少存在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分析 运动方向改变
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塑料直尺被压弯
答案 B
速度变小 形状改变
判断 受力改 变运动 状态
受力改 变形状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图7-1-3)。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2.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如图7-1-4所 示,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同一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 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 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A选项正 确,B、C选项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 不相互挤压的两个桌子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答案 A 点拨 本题是一道关于“力”的概念的辨析题,解答该类问题时,首先 要正确理解相关物理概念,然后利用概念进行辨析解答即可。
初中物理力学PPT优质课件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运动和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四个要素:同体、 等大、反向、共线。 能漏掉的SB不解释。
运动和力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小于
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 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等于
__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
运动和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里所谓的阻 碍是指阻碍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的运动。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T
G
.
运动和力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 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_5_×__1_0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 绳3 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等×于103牛;当物体以1.5米 /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___大__于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
一物体在一水平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f=15 N
F=15 N
运动和力 车轮摩擦力分析源自.运动和力.
摩擦力的防止与利用(减小与增大)
减小摩擦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变滚动、 滴加润滑油等。
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 其目的是为了( )
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A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
优质初中物理课件ppt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与规律
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 律,包括折射角与入射角 的关系、折射定律等。
折射现象的应用
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在 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光 谱分析等。
色散现象
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导致的 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光学仪器与光学现象
常见的光学仪器
01
介绍初中阶段常见的光学仪器,如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
04
详细描述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其中电源提 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而中间 环节则包括开关、导线、仪表等 。根据电路的不同特点,可以分 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 。
实验演示
简单电路的连接、电压和电流的 测量。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总结词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压 和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基 尔霍夫定律则是电流守恒定 律。
06 实验课件
CHAPTER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温度
总结词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物 体温度的变化规律
详细描述
介绍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测量不同物体的温 度,并记录数据,分析物体温度 的变化规律
实验二:研究光的反射与折射
总结词
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掌握反射 定律与折射定律
详细描述
光学实践 电学实验设计
下学期将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包括动量、功与能、机械振动 与机械波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力学原理。
通过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热现象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光学实验,如制作彩虹、测量透镜焦距等,加深 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通过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规律 ,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 N ; 分度值: 0.2 N ; 测量值: 1.4 N 。
讲授新课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 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谁用的拉力大?
本题考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 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 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力的表示: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末端标注力的大小(符号)。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 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 叫力的图示。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讲授新课
活动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 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1 2 3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1.主要构造 2.测量原理 3.正确的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重力PPT课件(人教版)
初中《非常1+1》
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
铅 垂 线
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 线来确定竖直方向, 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
是否竖直
初中《非常1+1》
重心
G
G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初中《非常1+1》
质量不均匀、不规则几何体重心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初中《非常1+1》
重力的由来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初中《非常1+1》
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
水要往低处流
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
初中《非常1+1》
分析: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 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 吸引作用。
初中《非常1+1》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 作用。
0.05
0.1 0.15
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你发现什么?
初中《非常1+1》
结论:
•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 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G g 或 G mg
m
其中:G—重力— 牛顿(N) m—质量—千克(kg)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 大量的生活经验告知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 受的重力不同。
那么,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 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初中《非常1+1》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G)大小与质量(m)的关系
初二物理- 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如图4所示是两人乘坐双人动力滑翔伞正在空中水 平匀速直线飞行,设 O点为整个装置(包括人)的重心,图中已画出 整个装置所受重力,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将整个装置所受的力 补画完整,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这些力。
图4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踢毽子是一项有益健康的体育活动。毽子踢出后竖直
上升又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
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正
确的是
(A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解析】 毽子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而空气阻力的方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类型之三 多力平衡状态的受力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页第4题
【思想方法】 初中阶段的多力平衡包括两种情况,其一,物 体受到四个力平衡,可以用某一方向的二力平衡方法来解决。例 如: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是受到四个力的作 用,这四个力可以分为两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汽车的动力和摩 擦力平衡,竖直方向上汽车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其二,物体在 同一方向上,受到三个力平衡。这类问题可以利用共线力合成和 二力平衡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例如下面的例题变形3中,小车在水 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平衡,其所有向左的力之和等于所有向右的 力之和,利用此思路可以解答。
第2章——物体受力分析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简称铰约束,铰接)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约束性质是限制物体平面移动(不 限制转动),其约束反力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力(本质上是 一个力),指向任意假设。
X
R
Y
第 2 章 结构计算简图 物体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
4.链杆约束
链杆就是两端铰接而中间不受力的刚性直杆——二力杆,由此所 形成的约束称为链杆约束。这种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链杆轴线方向上 的移动。链杆可以受拉或者是受压,但不能限制物体沿其他方向的运 动和转动,所以,链杆约束的约束反力沿着链杆的轴线,其指向假设。
第 1 章 绪论 引论——重温力的概念
建筑力学
高中物理: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由静变动、由动变静、由匀速到变速、由直线运动变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明确地完善了力的概念。
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vector):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按照平行四边形矢量
建筑力学
Arm-wrestling
静力学公理——重温力的概念
建筑力学
FIRST SOLAR CAR RACES
Hans Tholstrup and Larry Perkins were the first solar car racers who completed a Solar Trek from Perth to Sydney, Australia in 1983.
Contact force is defined as the force exerted when two physical objects com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Other forces, such as gravit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forces, can exert themselves even across the empty vacuum of spa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1
.
1
3、力的相互性:某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也 必然受到其它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施力而不 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而不施力的物体。在分析 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考 虑。
4、力和运动的一致性: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由受 力情况决定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总是一致的.比如:处 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为零等 等。
C.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V P
Q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分析:
F1
F2
P
Ff
Q
F
GP
F1 ′ GQ
2020/5/11
.
12
例题二: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
个力的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 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 力为( )。
一、受力分析四依据
1、力的物质性: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仰角的 方向上运动,画出子弹的受力分析图。
有人会说子弹受到高温高压气体施于 子弹向前的力F1
惯性不是力。
2、力的条件性:依据各种力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特性进 行受力分析。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须根据该力产 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比如:两物体若未直接 接触,则不存在弹力和摩擦力;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但没 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弹力,也不存在摩擦力;两个物体 接触面光滑,则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等等
D.若用恒力2F向左拉动长木板.则长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
2020力/5/1等1 于F1.
.
15
※三、注意事项:
1、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没有 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是防止“多 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2、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 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
3、判断弹力有无和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 可用假设法
F
Ff
FN
m
Gm
FN ′
Ff ′
M
GM
2020/5/11
.
10
讨论题: F
F
F
F
12
F
F
12 3
F
F
12 34
2020/5/11
.
11
例题一: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4个力的作用.
B.P受到2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F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 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 对静止,分别画出两物受 力分析图。
2020/5/11
.
2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020/5/11
.
3
隔离法与整体法
1、整体法:
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 求解系统的内力。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物 体对A的作用力。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 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A
研究对象为C。
B
C
2020/5/11
.
5
FN
C FBC G
2020/5/11
.
6
2、隔离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2020/5/11
.
8
5.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 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 运动状态.
A
B
F
F
1)匀速时
A
2)加速时
G
F
A
Ff
G
2020/5/11
.
9
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分析木块和斜面的受力情况.
14
例题三:如图,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木块跟水平面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 力以速度v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1。则有( BD )。
F
A
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1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1
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则弹簧秤 的示数为2F1.
2、隔离法:
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 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 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与隔 离法交叉使用.
2020/5/11
.
4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给其它物体的力。 A
4、不要把“效果力”和“性质力”混淆重
复分析,通常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
果力”。 2020/5/11
.
16
※三、注意事项:
5、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作用的相互性 也是确保受力分析正确的有效途径。
6、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系统以外的 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都认为是系统受 到的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内力) 不需要画出来。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A。
A
B
FNA
C
A
GA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B。 FNB
2020/5/11
B
FNA′ GB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C。 FNC
C
.
FNB′
7
GC
3.要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
A. 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B.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 个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 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4.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 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 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 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A.10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B.10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1
F2
C. 2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D. 2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2
F1
Ff
2020/5/11
Ff+F2=F1
.
Ff=F1-F2=10N-2N=8N
13
2)撤去F1后:
F2
Ff
F2 = Ff=2N<8N
∴选 D
2020/5/11
.
7、受力分析时,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质点 (除轻杆)来处理,所有力都画在同一点上。
20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