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复习题
保护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保护生物学第1章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1、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 ):保护生物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其目的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
(保护生物学包含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拯救濒危物种,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提出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持续、合理地利用的科学方案。
)2、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第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次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主要关注到6个方面:物种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弟2章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1、生物进化有哪些原因?(1).遗传变异遗传——保守性;变异——先进性(2).自然选择在自然界里,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光及其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能量的源泉。
光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中化学键的键能。
它除了维持植物自身生活以外,还是一切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传递的首要环节。
光无论对于生物的影响十分明显,表现在:1)红外线——能使生物或非生物的温度上升,促进种子和幼叶的萌发,使茎加速伸长。
2)可见光——对于生物而言,可见光犹如生物钟的一种信号,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随一天中光线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出有节律的应答。
如对植物而言进行光合作用、昼行性及夜行性动物。
3)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细胞致畸、致癌或致死,在自然条件下紫外线可抑制或减缓茎的生长,提高植物向光的敏感性,促进花青素以及各种红色色素的形成。
(2).温度适当的温度是维系生命过程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通常从零上低温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微生物、植物和变温动物的代谢水平与生命活动逐渐增强,直到每种生物的最适温区为止。
保护生物科学试题及答案
保护生物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的?A.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B. 保护濒危物种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护遗传多样性答案:C2.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人工繁殖D. 野外放养答案:A3.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濒危物种?A. 东北虎B. 朱鹮C. 家猪D. 金丝猴答案:C4. 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自然灾害C. 人类活动D. 物种竞争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是: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国际湿地公约》D.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答案:B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休闲旅游D. 物种灭绝答案:D7. 以下哪种措施不是生物入侵的防控方法?A. 物理隔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增加入侵物种数量答案:D8.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外来入侵物种?A. 家猫B. 家兔C. 家鸡D. 家鸭答案:B9.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树C. 羊D. 藻类答案:C10.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老虎C. 蚯蚓D. 蘑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A. 栖息地破坏B. 过度捕捞C. 气候变化D. 外来物种入侵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限制物种贸易C. 推广可持续农业D. 增加污染物排放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A. 食物供应B. 空气净化C. 土壤保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外来入侵物种的特点?A. 生长速度快B. 繁殖能力强C. 适应性强D. 依赖人类活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只会影响生物本身,不会影响人类。
最新《保护生物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资料
《保护生物学》学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分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的一门综合学科。
它兼容基础和应用研究两种途径,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群落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5.生境破碎、生境退化、沙漠化、温室效应★生境退化:是指外在因素使生物群落和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结构有可能受到破坏,物种有可能被推向灭绝,由于尚未能改变群落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植物结构,所以,这种破坏还不会立即呈现。
沙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季节性干旱气候下,许多生物群落发生了渐进的、不可逆转化沙漠化的人工沙漠模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7.最小生存种群(MVP)、物种最小动态区(MDA)最小生存种群:任何生境中任一物种的种群,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以一定的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种群数量。
确保种群在可预见的将来,具有很高的生存机会所必需的个体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都有99%的可能性存活100 年。
8.再引种计划、增强项目、引种计划再引种计划:将圈养繁殖个体或野外采集个体释放到它们历史上曾经分布而现在不分布再引种计划的地区。
增强项目:将圈养繁殖个体或野外采集个体释放到现生种群,扩大现生种群大小和基因库。
★引种计划:由于物种原先生存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再引种已不可能,将物种引入到它们历引种计划史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建立新种群。
保护生物学复习题
绪论和第一章1. 珍稀植物:即珍贵稀有植物:是在学术上或人类经济活动上具有特殊重要价值,而其分布有一定局限性,种群数量又很少的植物。
2. 特有植物:(中国的真特有属),是指分布范围有一定限制地区的属种。
它对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环境变迁和植物群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特有植物和珍稀植物两者概念不同,但它们往往又有一定联系的。
有的特有植物就是珍稀植物,如银杉、水杉和珙桐等。
3. 在―中国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following IUCN对植物受威胁程度的分类定义)(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流行分类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胁分类定义和保护分级的定性标准,采用―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渐危‖(vulnerable)三个等级。
4. 濒危/临危种:是指那些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
这些物种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
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其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被剧烈地改变或已经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者由于过度开发、病虫害或其他还不清楚的原因所致。
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就会导致灭绝。
如荷叶铁线蕨、巴东木莲和小勾儿茶等。
5.稀有(罕见)种:指那些并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中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但在它们分布区内只有很少的群体,或是由于存在于非常有限的地区内,可能很快地消失;或者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但只有零星存在着的种类。
如银杏、水杉、金钱松等。
6.渐危即脆弱或受威胁种: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所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
如桫椤、龙眼、荔枝等。
濒危、稀有和渐危通常用来描述珍稀植物的生存现状和濒危程度。
保护生物学考试复习试题
保护生物学第1章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1、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 ):保护生物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其目的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
(保护生物学包含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拯救濒危物种,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提出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持续、合理地利用的科学方案。
)2、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容第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次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主要关注到6个方面:物种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弟2章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1、生物进化有哪些原因?(1).遗传变异遗传——保守性;变异——先进性(2).自然选择在自然界里,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光及其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能量的源泉。
光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中化学键的键能。
它除了维持植物自身生活以外,还是一切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传递的首要环节。
光无论对于生物的影响十分明显,表现在:1)红外线——能使生物或非生物的温度上升,促进种子和幼叶的萌发,使茎加速伸长。
2)可见光——对于生物而言,可见光犹如生物钟的一种信号,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随一天中光线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出有节律的应答。
如对植物而言进行光合作用、昼行性及夜行性动物。
3)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细胞致畸、致癌或致死,在自然条件下紫外线可抑制或减缓茎的生长,提高植物向光的敏感性,促进花青素以及各种红色色素的形成。
(2).温度适当的温度是维系生命过程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通常从零上低温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微生物、植物和变温动物的代谢水平与生命活动逐渐增强,直到每种生物的最适温区为止。
2019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提纲选择&填空(选10分,填15分)1、保护生物学产生的标志人物:1987年《保护生物学》杂志创刊,标志着保护生物学学科的诞生。
1988年出版E.O.Wilson主编的《生物多样性》2、世界上的第一个保护区是波兰在1561年建立的欧洲野牛自然保护区;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鼎湖山设立了第一个保护区.★3、5次集群灭绝事件:奥陶纪末、晚泥盆世末、二叠纪末、三叠纪末和白垩纪末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颁布的受威胁物种等级分为:灭绝(EX)、野生灭绝(EW)、极危(CE)、濒危(EN)、易危(VU)、低危(LR)、数据不足(DD)和未评估(NE)5、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包括进化尺度(大尺度)的时间格局和生态学尺度(中小尺度)的时间格局6、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7、《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 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
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截止200年5月,该公约的签字国有190个。
中国于1992年6月10日签署该公约。
8、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国际组织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②世界自然基金会(WWF)③世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④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名词解释(5个,15分):1、物种:是占有一定分布区域,具有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生理学、生态学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的生物类群。
2、适应性辐射:指的式从一个祖先类群迅速地产生许多新物种,其中一个情况是:当某一类群产生一种进化革新,使得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或开拓新的生活方式。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造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
《保护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异质种群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它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2、生物安全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
3、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5、基因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也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6、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7、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是景观水平上生物组成多样化程度的表征。
8、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用分析和模拟技术估计物种在一定时间内灭绝概率的过程叫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9、就地保护是指在动物或植物原分布区进行的保护就称为就地保护,如各种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等。
10、异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动物在原来的分布区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情况下,只能将动物或植物迁移到其它地区或人造环境中保护起来,这种保护形式就称为迁地保护,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种子库等等。
11、生境走廊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纽带,不同景观有不同类型的廊道。
12、基因突变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3、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4、斑块生境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它的大小、数量、形态和起源等对景观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保护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保护生物学的主要目标是()。
A. 研究生物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利用生物多样性D. 破坏生物多样性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答案:D3. 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就地保护B. 迁地保护C. 贸易保护D. 法律保护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
A. 碳固定B. 水净化C. 食物供应D. 物种灭绝答案:D5. 保护生物学中,物种保护的最小可行种群大小通常是多少()。
A. 50B. 100C. 500D. 1000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物种灭绝的原因()。
A. 栖息地破坏B. 外来物种入侵C. 气候变化D. 物种自然演化答案:D7. 保护生物学中,生物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生物多样性B. 促进物种迁移C. 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A. 物种保护策略B. 生态系统管理C. 经济发展模式D. 物种灭绝风险评估答案:C9. 保护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指()。
A. 生物种类特别丰富的地区B. 物种灭绝风险特别高的地区C. 人类活动特别频繁的地区D. 经济发展特别快的地区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保护生物学中常用的物种保护方法()。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物种再引入C. 物种灭绝D. 生态恢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保护生物学中的保护措施包括()。
A. 立法保护B. 建立保护区C. 生态补偿D. 物种灭绝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物种灭绝()。
A. 栖息地丧失B. 过度捕捞C. 环境污染D. 物种入侵答案:A, B, C, D13. 保护生物学中,物种保护的策略包括()。
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保护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异质种群指在斑块生境屮,空问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村互联系在-•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它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2、生物安全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
3、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5、基因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也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6、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7、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I'可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是景观水平上生物组成多样化程度的表征。
8、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用分析和模拟技术估计物种在一定时间内灭绝概率的过程叫种群生存力分析(PVA)O9、就地保护是指在动物或植物原分布区进行的保护就称为就地保护,如各种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等。
★10、界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动物在原来的分布区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情况下, 只能将动物或植物迁移到其它地区或人造环境中保护起来,这种保护形式就称为迁地保护,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种子库等等。
★11>生境走廊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纽带, 不同景观有不同类型的廊道。
12、基因突变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4、斑块生境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它的大小、数量、形态和起源等对景观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1.什么是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保护生物学是一门论述全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学科,它即面对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又着眼于生物进化潜能的保持。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是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一门科学,一门价值取向的科学,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科学2.简述保护生物学研究内容。
主要集中在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和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等六个方面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哪三个表现层次,各个层次的概念及其特征?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一个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指生物种内遗传的变异,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可以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生理代谢上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形式,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环境系统、生物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环境系统的差异、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环境系统主要指无机环境,其多样性是生物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4、简要说明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况。
目前人类活动实际上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大约1/4的地球陆地表层已经转变为垦殖系统,而且在1950年之后的30年中,转变为农田的土地面积比1700—1850年这150年间转变的总和还要多;②全球大多数的重要流域,由于水资源利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以及由于养分、沉积物、盐分及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已经显著地破坏了河流、湖泊和盐水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物多样性;③旱区系统存在着水资源匮乏、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树木等问题,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④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开发、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已经对海滨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威胁;⑤不可持续的农业开发模式,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复习题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复习题集(2018年)一、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16)保护生物学:简单说,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 )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保护的科学。
保护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生物有机体、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也包括生物的栖息地。
关于保护生物学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的定义有所不同(一,146)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也称基因(gene)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适应环境能力的体现,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遗传多样性可分为个体外部形态特征(遗传表型)的多样性、细胞染色体的多样性(染色体数目的多态性、染色体结构的多态性和染色体分带特征的多样性等)和分子水平的多样性(DNA分子的多态性、蛋白质分子的多态性等)。
可见,遗传多样性(或称基因多样性)是多层次的。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包括: (1) 染色体畸变(2)基因突变(3)基因重组(一,18;三,7)基因型频率:指某特定型(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的个体在整个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三,54)基因频率:即指某一特定类型的等位基因,在群体内出现的概率。
它是基因多样性研究的基本参数。
(三,54)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群落中物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丰富性(或称丰富度)和异质性(或称均匀度,或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
(一,20)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定时空范国内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通过比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共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立制约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保护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1.什么是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保护生物学是一门论述全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学科,它即面对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又着眼于生物进化潜能的保持。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是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一门科学,一门价值取向的科学,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科学2.简述保护生物学研究内容。
主要集中在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和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等六个方面←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哪三个表现层次,各个层次的概念及其特征?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一个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指生物种内遗传的变异,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可以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生理代谢上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形式,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环境系统、生物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环境系统的差异、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环境系统主要指无机环境,其多样性是生物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4.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物种容易灭绝?生境丧失、生境破碎、生境退化、资源过度利用地理分布区狭隘的物种、仅有一个或几个种群的物种、小规模种群的物种、种群大小正在衰落的物种、种群密度低的物种、需要大面积家域的物种、体型大的物种、不具备有效散布途径的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遗传变异极低的物种、需要特殊小生境的物种、构成永久或临时群集的物种、遭受人类猎杀和采集的物种5.世界保护联盟(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有哪些?灭绝、野生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不足、未评估6.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种内遗传的变异主要有重组、染色体畸变和突变;小种群效应、生殖方式、基因流动7.简述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保护生物学 复习
保护生物学填空题1、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境破坏、生境干扰、对资源的过度开发2、遗传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形成1、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空间结构2、遗传多样性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1、物种分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物种分布的地理区域,物种的分布格局,环境异质性和环境隔离2、繁育系统与遗传多样性空间格局3、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海洋很少受气候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从上层水中落下来的食物颗粒似乎构成了深海食物链的基础▪在阳光可透射的海面附近,浮游植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4、决定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自然因素气候、散布能力、时间、生境类型5、生境破坏的后果1、残余生境总面积变小,相对于总面积的边缘比值最大2、平均而言,碎片中的任何指定地点都比过去更接近于边缘3、平均而言,每块碎片都比过去更孤立于其他碎片6、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7、物种的定义物种定义:物种是彼此间能进行基因交换的生物个体的集群,而集群间的基因交换却因不同形式的生殖隔离机制而受阻。
选择题1、集合种群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将空间看成是由栖息地斑块构成的网络,探讨这些板块网络中的各局域种群间的灭绝与再定殖的动态变化。
2、小种群遗传多样性特征3、物种衰落的概念4、迁地保护的目标1、把对物种的再引入当作自然保护的首要目标2、从长远的观点看,对物种的人工繁育或迁地保护本身,并不能认为就是自然保护。
5、遗传覆没概念判断题1、野生廊道作用野生生物廊道(概念):将生境中原有的各个斑块连接在一起的渗透性较高的带状区域。
(作用)减少生境中的斑块隔离程度:增强基因在生境各个斑块之间的流动;使因领域行为而被赶出生境碎片的个体,增加其找到其他适宜生境的概率,从而减少个体的死亡,特别是幼年时期的死亡。
2、物种的稀有性与濒危性3、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管理明确监测的目的。
监测不是要准确地知道监测对象的种群数量,而是要了解监测对象的种群动态变化,即种群数量变化趋势选择监测对象。
保护生物学试题库
保护⽣物学试题库保护⽣物学试题库(2012)234题第⼀章1.什么是保护⽣物学?2.保护⽣物学以什么为⾃⼰的学科主线?3.保护⽣物学有哪⼏个基本研究层次?4.保护⽣物学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和⽬标?5.保护⽣物学有哪些特别的研究⽅式?6.保护⽣物学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7.保护⽣物学与其他学科相⽐,有哪些特殊之处?8.为什么说保护⽣物学很像医学?9.保护⽣物学有哪些主⼲⽀撑学科?10.保护⽣物学融⼊了哪些外围学科?11.⼈类的⾃然保护意识经历过哪些发展?12.资源保护伦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3.进化-⽣态⼤地伦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4.敬畏⽣命伦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5.什么是环境运动?16.浅层⽣态思潮有哪些主要观点?17.深层⽣态思潮有哪些主要观点?18.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哪些主要观点?19.保护⽣物学的诞⽣有什么学术意义?2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1.为什么说1992巴西联合国环发⼤会是⾥程碑会议?22.保护⽣物学采⽤什么样的思维⽅法?23.为什么⾃然保护必须贴近⼈们的现实⽣活?24.保护⽣物学的未来发展要⾯对哪些挑战?第⼆章1.什么是⽣物多样性?2.⽣物多样性有哪些基本要素?3.什么是遗传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有哪些基本要素?5.什么是遗传变异?6.为什么保持遗传多样性⾮常重要?7.遗传多样性是如何产⽣的?8.遗传多样性是如何表达的?9.测定遗传多样性有哪些主要⽅法?10.如何⽤表型来分析遗传多样性?11.如何⽤染⾊体测定遗传多样性?12.在分⼦⽔平上测定遗传多样性有哪些主要⽅法?13.什么是物种多样性?14.区域、群落、进化物种多样性有何区别?15.物种多样性⽤什么指标来衡量?16.如何分析动植物区系?17.物种多样性是如何表达的?18.物种多样性如何加以测定?19.α、β和γ指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0.什么是⽣态系统多样性?21.什么是⽣境?22.⽣态系统有哪些维持机制?23.按WWF划分,地球有多少⽣物群系尺度的⽣态系统?24.按IUCN划分,地球有哪些⼀级划分的⽣境?25.⽣态系统服务有哪些类型?如何加以测定?26.解释说明联合国千年⽣态系统评估的框架.27.联合国千年⽣态系统评估中使⽤了哪些情景分析?第三章1.⽣物多样性的价值能分成哪两⼤类?2.考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主要途径?3.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价值观?4.19世纪中叶的效⽤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有何区别?5.可使⽤价值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形式?6.⾮使⽤价值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形式?7.如何⽤货币形式来评价⽣物多样性的价值?8.如何⽤揭⽰喜好来表达⼈们的⽀付意愿?9.如何⽤陈述喜好来表达⼈们的⽀付意愿?10.如何⽤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价环境的价值?11.遗传多样性有哪些主要价值类型,如何评估?12.物种多样性有哪些主要价值类型,如何评估?13.⽣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评估主要集中在哪些⽅⾯?14.什么是直接使⽤价值?15.什么是消耗性⾃⽤价值?16.什么是消耗性⽣产价值?17.⽣物多样性能表现出哪些主要的娱乐价值?18.什么是间接使⽤价值?19.⽣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形式?20.如何判断⼈类福利的好坏?21.⼈类为什么要保护其他物种?22.如何核算绿⾊GDP ?23.什么是选择价值?24.什么是内在价值?25.盖亚假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6.如何测算地球的承载⼒和⼈类的⽣态⾜迹?27.如何从伦理上来约束⼈类的⾏为?第四章1.为什么说地球⽣命有来⾃太空的可能?2.⽣命在地球上是如何起源的?3.⽣命多起源说与单起源说有何区别?4.什么是古核⽣物?5.细胞是怎样形成的?6.细胞是如何完善的?7.遗传密码是如何演变的?8.基因在形成过程中出现过哪些突破性进展?9.MSC、ESC、MES、BSC、ESC物种概念有何区别?10.综合现有的概念,哪些⽣物个体可以视为同⼀个物种?11.有性⽣殖的物种有哪些主要的物种形成⽅式?12.杂交形成物种必须满⾜哪些条件?13.物种在维持中使⽤哪些合⼦前隔离机制?14.物种在维持中使⽤哪些合⼦后隔离机制?15.物种在巩固⾃⼰时主要靠哪些机制?16.物种通过哪些宏观进化途径来使⾃⼰多样化?17.什么是⽣物圈?18.地球上的板块为什么会移动?19.地球上的⽔圈是如何形成的?20.在现代⼤⽓层中,不同⾼度有何不同的特征?21.物种如何使⾃⼰的适应潜⼒达到最⼤化?22.物种在适应中如何应付来⾃外界的争端?23.为什么说⽣物的适应是相对的?24.⽣物如何优化和塑造地球的物理环境?25.初级、次级、现代⾷物⽹有何区别?26.⽣物圈⽤哪些⼿段来抵抗熵增?27.⽣物多样性⾸次⾼峰之前有哪些积累上的飞跃?第五章1.为什么说⽣物多样性的波动与更迭是在抗熵?2.基因的重复有哪些基本形式?3.DNA上的⾮编码序列有何进化意义?4.⾼等⽣物的基因结构发⽣过哪些超常变化?5.⽣物遗传的组成复杂化表现在哪些⽅⾯?6.⽣物遗传的发展分⽀化表现在哪些⽅⾯?7.⽣物遗传保守化表现在哪些⽅⾯?8.近5亿年来,⽣物的形态特征有哪些进化性变化?9.近5亿年来,⽣物的⾏为特征有哪些进化性变化?10.近5亿年来,⽣物种群发⽣过哪些遗传变化?11.埃迪卡拉⽣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2.⼩壳动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3.寒武纪⽣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4.奥陶纪⽣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5.志留-泥盆⽣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6.⽯炭-⼆叠⽣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7.三叠纪⽣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8.侏罗-⽩垩⽣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19.新⽣代⽣物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20.近5亿年来,地球板块移动出现过哪些基本格局?21.近5亿年来,地球⽔域和⼤⽓发⽣过哪些重⼤变化?22.近5亿年来,⽣物多样性的整体演变有哪些特征?23.近5亿年来,植物发⽣过哪些⼤的更迭,有何特点?24.近5亿年来,动物发⽣过哪些⼤的更迭,有何特点?25.⽣态系统为什么会出现脉冲式波动?26.⽣态系统在发展中做过哪些结构性调整?27.为什么⽣态系统或服务能突然改变形态?第六章1.灵长动物有哪些⼤的进化分⽀?2.低等灵长动物包含哪些基本类群?3.⾼等灵长动物包含哪些基本类群?4.真猴指的是哪些灵长动物?5.猿类有哪些基本类群?6.⼈科中主要有哪些古猿?7.⼈族中有哪些主要类群?8.⼈科中最早直⽴的是哪些成员?9.⾼等灵长动物有哪些⼤的分⼿事件?10.地球上出现过哪些真正的⼈类(⼈属成员)?11.何谓撒哈拉泵机理?12.单源分化和多源分化学说有什么异同?13.直⽴⼈对⼈类发展有什么重⼤的贡献?14.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15.为什么说灵长动物进化是加速度的?16.⼈类有哪些⼤的扩散事件?17.进化中,⼈类⽣理上有哪些主要改变?18.⼈类使⽤⼯具有哪些主要演变历程?19.⼈类社会使⽤过哪些⾃组织抗熵⼿段?20.⼈类在进化上有哪些主要飞跃?21.进化中,⼈类的⽣活⽅式有哪些主要转变?22.使⽤和驾驭⽕对⼈类⾃⼰有哪些改变?23.早期⼈类对其他物种构成了什么样的冲击?24.早期⼈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原有⽣态系统?第七章1.何谓遗传负担?2.遗传负担有哪些基本形式?3.环境是怎样影响基因表达的?4.何谓近交衰退、远交衰退?5.初级隔离与次级隔离对种群遗传有何不同后果?6.何谓有效种群?7.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8.⼩种群⾯临哪些遗传障碍?9.何谓50/500 法则?10.何谓逆密度制约、阿雷效应、灭绝旋涡?11.岛屿物种有何特征?12.何谓异质种群,什么样的种群才能算得上异质种群?13.研究异质种群主要考察哪些内容?14.Levins 型、源-汇型、景观型、⼤陆-岛屿型异质种群有哪些异同?15.异质种群要长期存在取决于哪些因素?16.⼈类是如何改变物种遗传构成的?17.⼈类⼲扰⾃然种群有哪些后果?18.利⽤野⽣动物产品为什么会引起争议?19.何谓监禁种群?20.野⽣动物被监禁后繁殖上会出现哪些问题?21.长期监禁会使动物出现哪些异常⾏为?22.近交有哪些危害?23.转基因⽣物有哪些潜在的风险?24.如何开展对⾃然⼤种群和⼩种群的遗传管理?25.如何开展对监禁⼩种群的遗传管理?26.何谓迁地保护?27.哪些物种适合开展迁地保护?第⼋章1.IUCN制定的物种等级是什么含义?2.IUCN的物种评估有哪些规则?3.按IUCN最新版本,物种可分成哪⼏个级别?4.受威胁物种都包括哪些级别的物种?5.如何定量判别各个等级受威胁的物种?6.何谓局部灭绝、⽣态灭绝、⼈类世灭绝?7.地球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应该是多少?8.⼈类世灭绝与背景灭绝有何差异?9.现代物种的灭绝表现出哪些趋势?10.评估完整类群的受威胁现状如何?11.WWF地球⽣命⼒指数LPI揭⽰出什么趋势?12.IUCN红⾊名录指数RLIs揭⽰出什么趋势?13.现代物种有哪些主要的致危因素?14.⼈类争夺了多少地球空间?15.⼈类开发能源和矿产有什么不好?16.⼈类的线性切割对其他物种有何影响?17.⼈类对其他物种有哪些直接的伤害?18.⼈类如何⼲扰和破坏了其他物种的⽣境?19.按IUCN的归纳,保护物种可以采取哪些⾏动?20.围绕IUCN物种评估,需要开展哪些科学研究?21.IUCN有哪些种群术语的界定?22.IUCN有哪些⽣境术语的界定?23.如何开展种群⽣存⼒分析?24.怎样才能对物种可持续利⽤?25.如何挑选代表性物种或类群?26.指⽰性物种有哪些类别?27.伞护性物种有哪些类别?第九章1.地球现代林地⽣态系统发⽣了哪些变化?2.地球现代旱地⽣态系统发⽣了哪些变化?3.地球现代⽔域⽣态系统发⽣了哪些变化?4.⽣态系统的供给服务发⽣了哪些转型?5.⽣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出现了哪些削弱?6.⽣态系统未来的服务功能有哪些弱化趋势?7.物种⾃然⽣境丧失在量上出现了哪些变化?8.什么是⽣境破碎化?9.⽣境破碎化中的线性切割有何危害?10.⽣境破碎化有何⽣物学后果?11.直接驱动⼒与间接驱动⼒有何不同?12.⼈类导致的环境陡变已经表现在哪些⽅⾯?13.⼈类使⽣态系统出现了哪些过量输出?14.⼈类使⽣态系统出现了哪些异常输⼊?15.⼈类如何间接驱动了⽣态系统的变化?16.⼈类未来的需求还会有哪些增加?17.未来驱动⼒之间可能发⽣哪些相互作⽤?18.主流驱动因素的未来变化如何?19.⼈类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性措施来保护⽣态系统?20.如何保护地球的景观?21.如何开展⽣态系统的综合保护?22.如何开展⽣态系统恢复?23.什么是⾃然保护区?它有哪些不同类型?24.如何优化设计⾃然保护区?10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冻害,另一方面减少了虫害。据统计,胶茶群落中,有害虫天敌――蜘蛛 123 种,蜘蛛吃掉了害虫,避免了在茶树上喷药。 ④生物多样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有 80%的人靠传统药物治疗疾病,发达国家有 40%以上的药物源 于自然资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达 5000 多种。 目前已知具抗癌潜力化学物质的海洋生物有 500 多种,葫芦科植物――栝 gua 楼根(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疗绒毛膜皮癌,而且是治疗 AIDS 的良药。 ⑤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工业的原材料: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能源:原油、煤、天然气。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经济价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固定太阳能;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调解气候;污染物的降解和指示作用;科 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1)潜在价值是指生物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的价值,或者说是生物种在未来的某个时候 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利益的可能,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指那些潜在的未被人们认识的价值。生物多样 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的价值也是相当大的,世界上,自然观光性质的旅游业每年创造 120 亿美元的税收。 4.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每一个物种,享有同人一样的生存权利;每一个物种都有其自身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作为高智慧生物的职责; 物种间相互依存;自然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精神和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对确定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1、小种群的生存机制 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应如何确定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在许多具体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大熊猫,黑猩 猩,朱鹮等物种研究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生物进化的长河中,由于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物种个体的扩散,往往形成了许多小种群。而 一个物种的命运最终取决于构成该物种的所有小种群的命运。随着小种群内近亲交配系数的逐代上升,遗传杂合性逐代降低,导致种群的适合度 下降,最终导致一个小种群的灭绝。 2、物种濒别是减缓那些单型科,单型属的灭绝;其次是研究防止那些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 (Flagshipspecies),关键种(Keystonespecies)灭绝的措施。其中的关键,是从物种生物学机制和外部生态环境着手,探讨物种灭绝的可预防性。 旗舰种:代表某个物种对一般大众具有特别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促进对大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可说是地区保育的主题物种。 关键种的概念与类型: 在生物群落中,某些种类对决定大多数其他种类在群落中的持续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这些物种即称这之为关键种(keystone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group)。关键种的应以优先保护。Raven(1976)宣称每一种热带植物的灭亡会潜 在性地导致一连串的灭绝事件发生,即带来 10-30 种昆虫的丧失。甚至单个植物种的灭绝会消亡掉数百种昆虫。 3、生境破碎问题:研究的热点有生境破碎的动态近况,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