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文物收藏与鉴定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物鉴定:质(质地)、形(型)、纹(纹饰、铭文)

类型学:如青铜器的足夏尖、商柱、西周马蹄

纹:如铭文夏一般无铭文、商代铭文波磔体(首尾尖,中间粗)、西周中期玉柱体(上下等粗)、春秋战国出现刻铭(春秋后期出

现鸟篆体,战国初刻字纤细如发,后期有刀凿痕)

二、铜器分类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1、青铜:铜-锡、铜-锡-铅矿石冶炼金属(青铜)浇铸青铜器

2、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卿士三鼎二簋

3、三星堆遗址:商代中晚期,四川,形象多较为夸张的造型。

四、鉴定方法与辨伪:传统鉴定于科技手段相结合。

五、器型特征

(一)饪食器重点在4类

1、鼎

盛行于商周时期,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

三足圆鼎、四足方鼎、异形鼎、扁足鼎

商早:圆鼎小耳,锥足,底部三范痕,四点配列(一耳与一足相对应)。

方鼎同圆鼎,为正方形。

商中:圆鼎小耳,锥足及扁足,五点配列。

方鼎缺。

商晚:圆鼎耳稍大,柱足及扁足(变钝),底范为三角形。

方鼎长方形。

西周早:圆鼎变蹄足之势,扁足不见了。有方鼎。

西周中:柱足或蹄足,垂腹鼎(腹变大外扯)。

西周晚:蹄足,盂鼎(浅腹,为半球形)。如毛公鼎。

春秋早:三蹄足,半球形,底范为三角形。有立耳、附耳。

春秋中:蹄足,盂鼎亦有深腹。鼎上加盖,底范变圆,耳足可预制嵌铸,是前所未有的大改进。

春秋晚:附耳,深腹,有盖,圆底范。

总之,鼎在此千余年间,形虽稍变,而两耳三足中腹腔的基本形制未改变。至于耳,由小而大,而沿耳外侈,而附耳加盖;足由空锥足而实锥足,而短柱足,而长柱足,而蹄形足,而矮蹄足;鼎体由深腹而中腹,而腹底近平,而腹若半球,而又深腹而腹作鬲形;然而耳、腹、足的三部基本结构始未大变,因为它的用途在熟牲,故百变不离其职,它在春秋中期以前无盖,以后始有盖;以前三足联体铸;底为三角底,以后耳足离本体分别嵌铸,底为圆形底,则是它在前后期的最大区别。而耳足的五点配列式,实殷周的通制,只中商时以短暂时期采用四点制。

二里头晚期(偃师二里头)

圆腹、腹深、平底;锥状四棱形空心足,半圆形耳,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另一耳在二足之间。

早商(郑州二里岗)

出现方鼎。早期整体器壁较薄,晚期器壁加厚。足多锥状,晚期少数实心柱状足。腹圆,且深。立耳,一耳与一足相对应。

晚商(安阳殷墟)

器壁较厚。腹变浅,足大部柱足,晚期还出现略显中间细二头粗的兽蹄形足。西周早期(武王-穆王)

器形与晚商接近,但器壁更显厚重,出现列鼎。一般直立耳,双耳微外撇。柱足或类蹄形足。腹较浅,下部略显外鼓。晚期腹更显垂腹状,柱足显短细。西周中晚期(共王―幽王)

列鼎盛行。一般腹变浅,垂腹更明显,腹形近宽扁,晚期出现半球形腹,但腹显深。足多蹄形,背面有凹槽,足截面近半圆形。

春秋中晚期

春秋早期特点与西周晚期接近,春秋中期始见本段特色。

整体可分二大类,有盖与无盖。有盖的,一律附耳;无盖的,或立耳,或附耳。足一律兽蹄形,一般较瘦长。腹部中期较深,晚期较浅。

战国中晚期

三蹄足向低矮发展。多有盖,附耳。

2、鬲li

鬲的形状是似鼎而空心足。

青铜鬲始见于商早,西周中期后盛行,战国晚期消失。

商早:四点配列,锥足,袋形腹较大,分裆较窄而高(?足短)。耳较小。

商中:五点配列,锥足,耳较小。

商晚:五点配列,锥足及柱足并多有花纹,袋腹退化,分裆较低(?足长)。

西周早:同商晚,有蹄足趋势。

西周中:横宽体,口沿外侈(无耳)。矮胖

西周晚:立耳及无耳,蹄足。兽蹄足、无耳鬲为最流行。

春秋:早期沿袭西周晚,中晚期也出现一些变体,

战国晚期逐渐消失。

商代主要流行分裆鬲;周人流行联裆鬲。

总之,鬲造型早晚演变的情况大致是:

直耳鬲早(盛行于商及西周)而附耳鬲晚(流行于西周),无耳鬲早(流行于西周中期及春秋前期),

圆而深腹的分裆鬲流行于西周,而扁弧裆或平裆流行于西周中期至春秋,

足系锥足早(商),柱足稍后(西周),半圆,半空足盛行于东周;

无扉早(商),有扉晚(周),扁圆长方盛行于西周,高大的盛行于东周。

3、簋gui 大碗

形状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无耳、两耳、三耳,甚至四耳的。

簋始于商早,盛行于商晚西周,衰落于春秋中晚,战国已少见。

簋的形态变化最多,商代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

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还出现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已很少见到。

商早:深腹,无耳及兽首耳(无珥),矮圈足大十字孔(方孔)。

商晚:深腹有变浅,无耳及双耳(有无珥),圈足上开孔基本消失(小方孔),圈足有加高趋势。

西周簋趋向是加高圈足,

西周早:出现方座簋,圈三足、四足簋(圈足下另有三、四足)。四耳簋,双耳簋多有垂珥。

西周中:沿袭早期,并弇yǎn口(口径变小)扁圆体、环耳、圈三足,全器作平行横道沟纹(瓦纹)。

西周晚:沿用中期的弇口盖簋,盖沿浑圆、盖沿垂直。方座簋少见,沿用中期。

春秋早:沿袭西周中晚期两耳“圈三足”。

春秋中晚——战国:数量大减,多方座和异型。

春秋中后期:圈三足,另有新型:三足式,即省去圈足,只留三短足,两耳亦变为环纽;无足式,即两耳变环纽,圈足三足皆省去。两耳方座华盖式。

战国:上述四种簋式皆有。圈三足早期曾用,以后少有,余三式战国通用。

早商:数量少。多无耳,个别已见耳。一般腹深,矮圈足。

晚商:腹变浅,圈足加高。晚期开始流行双耳。

西周早:双耳簋一般无盖,高圈足。新出现双耳下垂珥的簋和方座簋。另,大部簋腹显浅,晚段又显垂腹。

西周中晚:下腹外鼓,体矮宽,多有盖。晚期常见瓦纹,多敛口,圈足下也多见三小足。

春秋早:沿袭周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