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一、模具结构设计1.模具类型:落料冲孔复合模具由上模、下模和导向列组成。
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形状,模具可以分为单向落料冲孔模、双向落料冲孔模和多向落料冲孔模等类型。
2.上模设计:上模一般由模座、上模板、射针等部分组成。
上模板与下模具配合使用,冲击力传递到工件上。
上模板应尽可能减小重量,提高模具寿命。
3.下模设计:下模由模座、下模板、导柱等部分组成。
下模板与上模具配合使用,负责支撑工件并传递冲压力。
下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冲孔过程中不变形。
4.导向列设计:导向列用于保证上模与下模的定位精度。
导向柱是最常见的导向结构,其作用是使上模和下模在冲孔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二、材料选择1.模具材料:常用于落料冲孔复合模具的材料有Cr12MoV、SKD11、SKH-9等。
这些材料具备良好的硬度、抗磨性和耐冲击性能,能够满足加工要求,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工作板材:根据冲孔工件的特点和材料选择不同的板材,如不锈钢板、铝合金板、冷轧板等。
工作板材的选择应考虑其刚度、强度和耐磨性能,以提高冲孔质量和效率。
三、加工工艺1.毛坯选择:根据工件要求,选择适合的板材作为冲孔模具的毛坯。
在选择毛坯时,要注意其尺寸和平整度,以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2.模具加工:模具的加工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铣孔、磨削、钳工和装配等工序。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确保模具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寿命。
3.表面处理:模具的表面处理可以采用镀铬、硬质合金喷涂、表面渗碳等技术。
表面处理能够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模具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试模。
通过调试,可以检查模具的定位精度、冲孔质量和加工效率,确保模具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工,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冲孔质量,满足金属加工的需求。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绪论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
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1)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
冲模占模具总数的50%以上。
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
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2)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
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
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3)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
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4)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
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6%。
(5)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目前,我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
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垫片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密封件。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垫片进行冲孔加工,以实现特定的密封效果。
然而,传统的冲孔模具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模具耗损严重等。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首先,本文将分析传统冲孔模具的优缺点。
传统冲孔模具通常由冲头和下模组成,冲头上有一个凸台形状的冲孔孔型,用于将材料冲剪出所需孔形。
然而,由于冲头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由于垫片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冲剪过程中容易造成材料破裂和扭曲等问题,导致垫片质量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该模具由上模、下模和冲孔模块三部分组成。
上下模均由耐磨合金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上模和下模的孔形与所需垫片孔形相匹配,以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冲孔模块采用液压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冲剪力和加工速度,以确保垫片的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本文将充分考虑垫片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
首先,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实验测试,确定适合冲孔加工的材料。
然后,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加工过程中的力学原理,确定上下模的材料、形状和尺寸。
为了提高冲孔效率,本文将优化冲孔模块的结构,并选用高效的液压系统,以提供稳定的加工力和速度。
在完成设计后,本文将进行模具加工和试验验证。
通过实际加工样品的冲孔过程和冲孔孔形的测量,验证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还将对复合模具和传统模具进行对比试验,评估复合模具的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等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通过对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的分析,优化模具的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通过试验验证,评估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果。
期望该设计能够为垫片冲孔加工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在此实例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落料冲孔复合模,用于冲压一块厚度为2mm的方形薄板。
薄板的尺寸为100mm × 100mm。
冲孔部分需要在薄板的四个角上冲孔,冲孔直径为10mm。
同时,需要在薄板的一边进行切割,切割长度为80mm。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冲孔的位置和数量。
考虑到薄板的尺寸和形状,我们决定在薄板的四个角上进行冲孔。
冲孔直径为10mm。
为了保证冲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冲孔模具,包括冲孔钢模和冲孔衬套。
冲孔钢模的尺寸为20mm × 20mm × 10mm。
冲孔衬套的尺寸与冲孔钢模相匹配。
冲孔钢模通过安装在冲床上,固定在冲床的上模座上。
冲孔衬套则通过螺纹固定在冲孔钢模上。
薄板在冲孔时会被钢模和衬套夹住,冲孔钢模通过冲击力将薄板冲孔。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切割部分的模具。
根据需求,切割长度为80mm。
我们选择使用切割刀具来完成切割操作。
切割刀具的尺寸为80mm × 10mm,其材料为高速钢。
切割刀具通过安装在切割模架上,固定在冲床的下模座上。
切割模架通过滑动导轨与下模座连接,可以准确地控制切割位置和长度。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可以选择一次冲孔和切割多个薄板。
这就需要在冲床上设计合适的夹持装置,以固定多个薄板。
夹持装置可以同时夹持多个薄板,使冲孔和切割的连续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模具制造和组装。
首先,我们制造冲孔钢模和冲孔衬套,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接着,制造切割刀具和切割模架,保证其切割性能和精度。
最后,将冲孔钢模、冲孔衬套、切割刀具和切割模架组装在冲床上。
当我们需要进行冲孔和切割时,将薄板放入夹持装置中,通过冲床的运动,冲孔钢模将薄板冲孔,切割刀具将薄板切割。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和制造。
总结起来,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需要考虑冲孔和切割的几何形状、材料厚度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在此设计实例中,我们根据需求设计了冲孔模具和切割模具,并制造和组装了这些模具。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实例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实例一、引言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工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冲压过程中,落料冲孔操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和制造一套高效可靠的落料冲孔复合模非常关键。
本文将以某企业生产的金属工件为例,介绍一种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在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时,需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冲孔次数和时间。
2. 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冲压产生的变形和裂纹,提高工件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
3.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减少因冲压而导致的模具磨损和损坏。
三、设计要素1. 材料选择:选用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冷作工具钢作为模具材料,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 设计结构:根据金属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的结构和布局。
模具的结构应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和排气,并能够减小冲压时的变形和应力集中。
3. 润滑系统:在模具设计中,考虑设置润滑系统来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以延长模具寿命。
4. 加工工艺:考虑使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和软件,进行精确的模具制造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具体方案基于以上设计要素,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方案:1. 模具结构设计:采用分层式复合模设计,将落料和冲孔的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模具内。
同时,在模具底部设计合适的排气孔和排渣槽,以确保材料的流动性和排气性。
2. 润滑系统设计:在模具的摩擦面和冲孔孔径处设置润滑油槽和喷油装置,以减少热量的产生和模具磨损。
同时,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润滑油的定量供给和循环利用,提高润滑效果。
3. 加工工艺设计:采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的制造和加工,结合CAD和CAM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和调试。
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五、验证和改进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模具的试制和测试。
通过实际生产的验证,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调整模具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模具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实现更好的生产效果和质量要求。
落料冲孔翻遍复合模设计讲解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05010903姓名:常剑学号: 2009301233指导老师:蒋建军康永刚时间: 2012年10月1目录第一章概论 (3)第二章工件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确定 (8)第三章排样计算等 (11)第四章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4)第五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6)第六章凸模、凹模及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19)第七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24)2第一章概论1.1引言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
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模具成形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冲压模地位及我国冲压技术1.2.1冲压模相关介绍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分为五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模按照工序组合分为三类: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减少了冲压工艺,其结构紧凑,面积较小;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工件表面较平直,特别是孔与制件的外形同步精度容易保证;适于冲薄料,可充分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
排样图如图 2 所示 。
4 冲压力计算 . 2 ①落料力的计算
查 [] 8可得落料力 F : = . t 落 Fm 1 Lr 3
得 ̄2 4 的公差为 O 2  ̄3 . ,1 的公差为 O 3 6 。 ,故可将其 4
尺寸 换为 4 2 : l 1 , 8 转 2 4 ¨, 3 3 查[] 一 : 得冲
9 9
S E CINCE&T C E HNOL Y V& tc n l g iw ce c e h oo y v e
21 02年 0 月第 0 期 1 3
科 技 视 界
机械与电 子
4 r , 的步距 S S 4 += 3 r 5 m条料 a :=2 a 4 . m 2 a
S in e& tc noo y v e ce c e h l g iw
机 械与 电子
科 技 视 J- ?
21 年o 月第 0 期 02 1 3
垫圈落料 、 冲孔复合模设计
黄 小 龙
( 阳技师 学院 湖南 衡
衡阳 4 10) 2_ 1 1
【 要】 摘 本文介绍 了垫 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的一般原则、 方法和步骤。 冲裁模具的设计首先要通过对
4 . 落料凹模刃 口尺寸计算 .1 5
卜 材料抗剪强度( P ) 查资料 [] M a; 1可得 : 丁 =
2 0MPa 6 ;
4: 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 [] 2位 。 8 查得 6 = 凹
00 0 . 3 mm , = .2 mm。 6a 00 0
落 料 力 则 为 : = . ̄ 3rmx m 20 a Fm 1 12 3 a 2 m ̄6 MP 一
裁模刃 口双面间隙 z 0 2 m,一= . m 。 = . m z 0 6 m 2 2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doc
模具设计作业题: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A ;零件厚度: 3 mm。
图1 零件简图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以及方案的确定通过对冲压件图样的分析得出对于这类工件,一般采用先落料、冲孔,再弯曲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
如果把三道工序放到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个模具的开发成本,能够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时不需再将手伸入模具空间, 保护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将三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和弯曲在同一工步;方案二、冲孔为同一工步首先完成,然后再进行弯曲。
采用第一种方案加工工件,不易保证长度尺寸的精度,而且容易磨损内孔冲头,降低模具寿命。
经分析、比较最后确认方案二。
对弯曲的回弹,可以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回弹。
该冲压件的形状较为简单对称,由《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表4-9和表4-11查的,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弯曲部分用r=2.5mm 的圆角进行过渡。
除孔0.021018+Φmm 有精度要求外, 其余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
Q235- A 钢冲压性能较好, 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 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壁厚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此, 该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及弯曲复合模加工较合理。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2.1 毛坯尺寸的计算在计算毛坯尺寸前,需要先确定弯曲前的形状和尺寸,又有弯曲半径 r=2.5mm > 0.5t=0.5x3=1.5mm,故这类弯曲件变薄不严重,横断面畸变较小,可以按应变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计算毛坯尺寸,即: 12++()180ar kt L l l π+=式中的L ——毛坯的展开长度,k ——与变形程度有关的系数,r K t==2.53 =0.83查书本中表4-5利用插值法算得 k=0.4064,带入数据L=9.5+80.5+3.1490(2.50.40643)180⨯+⨯=95.84 mm2.2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1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 (1)1.1.2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2)1.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第二章冲压成型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5)2.1 冲压的基本工序分类及模具类型的选择 (5)2.2 冲模设计与制造的程序 (5)2.3 冲压工艺编制与冲模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6)2.3.1冲压工艺编制 (6)2.3.2冲模设计 (7)2.3.3冲模制造工艺的选择 (9)2.4设计任务 (9)2.5工件的工艺分析 (10)2.6工艺方案的确定 (10)2.7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1)2.8小结 (11)第三章落料冲孔模工艺计算及模具结构设计 (12)3.1排样设计与计算 (12)3.2 冲裁力计算 (13)3.3压力机选择 (13)3.3.1冲压设备的选择原则 (13)3.3.2选择压力机及压力机参数 (14)3.4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4)3.5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5)3.5.1刃口尺寸计算的一般原则 (15)3.5.2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5)3.5.3落料-冲孔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5)3.6确定凹模外形尺寸,选择标准 (16)3.7冲模结构设计 (17)3.7.1装配图 (17)3.7.2模具结构型式分析 (18)3.7.3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18)3.7.4模具的工作过程 (20)3.8小结 (20)第四章冲压模具工件的机械加工 (21)4.1冲压工作零件的技术要求 (21)4.2冲模工作零件的热处理 (21)4.3冲模工作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1)4.3.1凸模加工工艺工程 (21)4.3.2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1)4.4小结 (22)第五章模具装配 (23)5.1冲模装配 (23)5.2冲模的安装 (24)5.3小结 (24)第六章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零件图、装配图第一章绪论1.1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1.1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目录摘要-----------------------------------------------------------------------------------------Ⅰ目录-----------------------------------------------------------------------------------------Ⅱ前言------------------------------------------------------------------------------------------3一、模具的概论---------------------------------------------------------------------------3二、冲压件工艺分析---------------------------------------------------------------------4三、国内外冲压模具发展趋势及其行业特点---------------------------------------7四、复合模具------------------------------------------------------------------------------7 第一章零件冲压工艺分析------------------------------------------------------------8 1.1制件介绍--------------------------------------------------------------------------------8 1.2产品结构形状分析--------------------------------------------------------------------9 1.3产品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9 第二章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9 2.1冲压方案--------------------------------------------------------------------------------9 2.2各工艺方案特点分析-----------------------------------------------------------------10 2.3工艺方案的确定-----------------------------------------------------------------------10 第三章冲模结构的确定--------------------------------------------------------------10 3.1模具的结构形式-----------------------------------------------------------------------10 3.2模具的结构选择-----------------------------------------------------------------------10 第四章零件冲压工艺计算-----------------------------------------------------------10 4.1零件毛坯尺寸计算--------------------------------------------------------------------10 4.2排样的确定-----------------------------------------------------------------------------11 4.3拉伸工艺的拉伸次数和拉伸系数的确定-----------------------------------------11 4.4冲裁力、拉深力的计算--------------------------------------------------------------12 4.5拉深间隙的确定-----------------------------------------------------------------------13 4.6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13 4.7计算模具刃口尺寸--------------------------------------------------------------------13 4.8模具其他尺寸的计算-----------------------------------------------------------------15第五章模架的选用--------------------------------------------------------------------15 5.1模架的类型-----------------------------------------------------------------------------15 5.2模架的类型尺寸-----------------------------------------------------------------------15 5.3压力中心的确定-----------------------------------------------------------------------16 第六章零件冲压工艺计算-----------------------------------------------------------17 6.1导向零件的选用-----------------------------------------------------------------------17 6.2模柄的选用-----------------------------------------------------------------------------17 6.3卸料装置的确定-----------------------------------------------------------------------17 6.4推件、顶件装置-----------------------------------------------------------------------17 6.5定位装置--------------------------------------------------------------------------------18 第七章零件冲压工艺卡的编制-----------------------------------------------------18 7.1落料凹模的选材、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过程--------------------------------------18 7.2凸模的选材、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过程--------------------------------------------19 第八章制件冲压工艺卡的编制-----------------------------------------------------19致谢-------------------------------------------------------------------------------------------20结束语----------------------------------------------------------------------------------------20参考文献-------------------------------------------------------------------------------------21前言板料冲压是金属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他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好、重量轻、成本低并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特点。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是一种常用的模具,常用于金属成形加工中。
下面介绍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步骤。
1. 确定产品设计要求:包括产品尺寸、形状、质量要求等。
2. 确定材料选择: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及性能要求,选择适
合的材料。
3. 制定加工工艺: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材料切割、折弯、冲孔等加工工艺的制定。
4. 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打孔模、落料模、定位模等。
5. 设计模具的排列和定位:根据产品尺寸和工艺要求,确定模
具的排列和定位。
6. 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在模具设计中,合理的冷却系统可以
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7. 完成模具设计:根据以上步骤制定的要求,完成模具设计,
注意要对设计进行合理的校核和评估。
8. 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制作模具。
9. 检验模具:对制作好的模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模,确保模
具符合要求。
以上是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步骤。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模具设计⽬录第1章前⾔ (1)第2章冲压成型⼯艺分析和⽅案确定 (2)2.1 设计任务 (2)2.2 ⼯件的⼯艺分析及⽅案确定 (3)第3章模具⼯艺计算 (4)3.1 排样设计与计算 (4)3.2 冲裁⼒计算 (5)3.3 压⼒机选择 (5)3.4 凸、凹模刃⼝尺⼨计算 (6)第4章模具结构设计 (8)4.1 凸、凹模外形结构与轮廓尺⼨ (8)4.2 模架的选择 (9)4.3 模具结构的总体设计 (10)4.4 模具的装配 (11)4.5 模具的⼯作过程 (11)4.6 装配技术要求 (12)4.7 冲模⼯作零件机械加⼯⼯艺过程 (13)4.8 冲模的安装 (13)参考⽂献 (15)致谢 (16)第1章前⾔近年来,中国模具⾏业逐渐受到⼈们的重视和关注,并且⼀直以百分之⼗五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模具⼯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业之⼀,是⼯业⽣产中的基础⼯艺装备,是⼀种⾼附加值的⾼精密集型产品,也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其技术⽔平的⾼低已经成为衡量⼀个国家制造业⽔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产能⼒,今后更要着重于⾏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平的提⾼。
结构调整⽅⾯,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档模具发展,向进出⼝结构的改进,中⾼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速切削、超精加⼯及抛光技术、信息化⽅向发展。
⼤学期间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
学习完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使我认识了机械间的传动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通过对液压传动、材料成型设备的学习,了解了液压机和各种成形设备的⼯作原理和特点;塑性成形,尤其是冲压⼯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的学习,使我跟深刻的认识到本专业进⼊社会真正的⼯作⽬的是什么,⼯作范围是什么。
为了更深⼊的了解冲压设计模具,我选择了⼀套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这套模虽简单但⼏乎涵盖了冲压⼯艺设计中的所有的知识点以及应该注意的东西。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一、引言冲孔落料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板材加工方式,可以通过冲孔和落料来实现对材料上的孔洞和缺口的加工。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是十分关键的。
二、模具结构设计1.上模上模采用较硬的材料,如合金钢等,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上模一般设计为多个冲孔模块的集合,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冲孔孔径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可以通过拉伸槽的装置来调整冲孔的位置和角度。
2.下模下模采用较软的材料,如塑料或橡胶等,以减少对下方的金属板材的损伤。
下模的形状需要与上模的冲孔模块相匹配,以保证冲孔的准确性和质量。
下模可以通过气动或液动装置来实现冲孔和落料的动作,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三、模具工作原理当上模和下模合并时,上模的冲孔模块和下模的落料形状之间会形成一个工作腔。
通过施加压力,上模以一定的速度向下冲击,使上模冲孔模块与金属板材接触,将孔洞冲出。
同时,下模的形状会顶住冲孔孔洞,使其成为落料形状。
当冲孔和落料动作完成后,上模和下模分开,取出已经冲孔和落料的金属板材。
四、模具优化设计在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
1.优化上模的冲孔模块排列方式,使得冲孔过程更加均匀、稳定,并减少模具的使用次数和更换时间。
2.优化下模的形状和结构,通过减小落料形状的尺寸和加工槽口的数量,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成品率。
3.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如表面处理和涂层等,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寿命。
4.考虑模具的维修和维护问题,设计合理的拆卸和安装装置,以便进行模具的更换和维修。
五、结论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优化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并减少对模具的使用和更换次数。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工艺要求和经济效益,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落料、拉深与冲孔复合模设计
一
/
、
/
≯ 髫 | /
\ 上
●一
~
哆|
『
~ —
{
~ 、
’
一v ●、
、
I
/ I
/
Fj L X - / / 一 、
,
2
~ ~
一
置于 落料下模 内一 同 由下模座 固定 ; 圈废料 由退料 板 退 掉 ;冲孔 废料 从 下 模 内孔 自由落 下 ;制 品经 冲孔 冲 3确定工艺方案 根 据 以上 工 艺分 析 ,为 了提 高 头 带起 后 经 打料 杆 推动 打 料板 ,打 生产效 率 ,该零件 的加工 采用落料 、 料 板 推动 打料 销 打 下 ;整 个 过程 完
万 件 /年 。
j
‘
、
\ \
; .
_ {
,
\
~
= =\ =\二 == = = = Nhomakorabea\
/
= ! = 衣j 、 一
乏
— —
_
\ 、 \。 \、 \
\\\ \
—
—
V/ d S , , /{ /
I/ / / / I  ̄ ,
,
/ l
~
~ ~
~
\
、
\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成品图
1 引言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毕业设计
湖南湘潭纺织职工大学湘潭技师学院毕业设计课题: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数控07A4班专业班级孙喆学生姓名张立夏指导教师目录绪论任务书 (3)第一章、分析理解及备CAD图 (4)第二章、本次设计的基本内容 (10)一、冲裁机械运动 (10)二、拉深模具的机械运动 (11)三、模具的工作原理 (11)第三章、主要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4)一、落料凹模 (14)二、落料拉深凸凹模 (17)三、冲孔凸模 (21)四、拉深冲孔凸凹模 (23)五、凸模固定板 (28)设计总结 (31)参考文献 (32)绪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机械制造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正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
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模具技术、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随着数控技术,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数控机床的急剧增长,我国机械企业急需大批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技术人才,体现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产品更新越来越快,多品种、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产品研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形状复杂的零件越多,精度要求也越高。
传统的加工设备和制造方法难于适应这种多样化、柔性化与复杂形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要求。
本内容反映了理论密切结束实际,分析重于计算,贯穿了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辩证关系,在能力培养上应力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强调科学分析实验验证和择优决策的能力培养。
必须重视生产实习和现场教学等实践性环节。
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关键之所在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拉深冲孔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姓名:孙喆班级:07A4指导老师:张立夏一、要求:理解拉深冲孔复合模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
二、根据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总装图(见附件)设计其主要零件的零件图,包括:冲孔凸模、拉深冲孔凸凹模、落料拉深凸凹模以及落料凹模。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实例一、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一)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2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部有一异形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 in d ≥m m 20.1=t 的要求。
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 in l ≥m m 35.1=t 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零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对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图1 工件图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2mm 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姓名: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班学号:指导老师:2 0 年7 月15 日集美大学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题目: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任务:设计一简单冲压零件,并根据该零件设计一副冲压模具。
制件年产量:50万件完成的任务:1.冲压工艺过程卡一份;2.产品零件图一份;3.冲压模具装配及模具成形零件工程图各一份;4.设计说明书一份。
时间安排:1. 借资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及绘制零件图;(1.5天)2.确定零件冲压工艺方案,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1天)3.零件工艺性分析及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毛坯排样方案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选择压力设备;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送料方式、卸料和出件方式、凹模板外形尺寸的计算、其它模板尺寸的确定和模架的选择;凸、凹模零件设计,包括刃口尺寸计算、凸模结构及凹模型腔结构设计;卸料和顶件装置设计;模具结构三维设计。
(4天)4.绘制模具结构装配图、模具成型零件工程图;(2.5天)5.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6.答辩。
(1天)参考书目:[1]翁其金.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2]匡和碧.冲压模具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2[3]薛啓翔.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4]黄毅宏.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王新华.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杨玉英.实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指导教师:年月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2 级12 班学生:李立煌学号:201221136051目录引言 (1)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1.1 工件与材料分析 (2)1.2 结构分析 (2)1.3 精度分析 (2)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3 零件工艺计算 (4)3.1 刃口尺寸计算 (4)3.2 排样方式与搭边的确定 (5)3.3 冲压力计算和初选压力机 (6)3.4 压力中心的计算 (7)4 模具总体设计 (8)5 主要零部件设计 (9)5.1 工作零件的设计 (9)5.2 定位零件的设计 (11)5.3 刚性推件装置的设计 (11)5.4 卸料装置的设计 (12)5.5 弹性元件的计算 (12)5.6 模架及导柱导套设计和选用 (12)5.7 连接与固定零件设计和选用 (13)5.8 模具各部分材料的选用 (13)6 模具装配图 (14)7 模具的装配与检测 (16)7.1 模具的装配 (16)7.2 模具的检测 (16)8 总结 (18)致谢语 (19)参考文献 (20)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摘要]本设计题目为倒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模具设计,体现了板类冲压零件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意义。
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设计者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为设计更复杂的冲压模具做好了铺垫并吸取了更深刻的经验。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制模具主要工作零件图和模具的总装配图。
在这次设计中根据所给题目的要求,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零件精度的要求,再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加工方案。
根据对零件的综合分析,这次设计的是倒装落料冲孔复合模,主要介绍的是冲裁工艺、冲裁模的结构与设计、冲裁模落料冲孔的工作原理等。
[关键词]模具倒装式复合模凸凹模工艺分析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引言在现在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活生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采用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并且可以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所以,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和日常用品等产品的零部件很多都采用模具加工。
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的改性换代加快,对产品质量、外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模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模具设计及制造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制造周期长,必将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产品失去竞争能力,阻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1 工件与材料分析工件名称:垫片 模具名称:倒装式复合模 生产批量:大批量(50万件) 工件材料:Q235。
材料厚度:1mm 。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其抗拉强度MPa 295b =σ;屈服强度MPa 175s =σ;抗剪强度a 340b MP =τ伸长率%30%≥δ;断面收缩率%60≥ϕ符合冲裁要求。
1.2 结构分析该工件结构简单对称,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部有一个方孔,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圆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m t 10.1d min =≥的要求。
另外,经计算只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6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 m 5.1t 5.1l min =≥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1.3 精度分析该平冲压件尺寸精度为ST6,各尺寸的公差如图1-1所示。
图 1-1 工件尺寸图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为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同时因为工件平面度要求不高,拟定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现对倒装式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1mm时,可查表3-14]1[得倒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 为2.7mm,现工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3mm,所以可以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3 零件工艺计算3.1 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可采用配作法。
可查表1-13[]2可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Zmin=0.17mm ,最大间隙Zmax=0.20mm 。
落料尺寸以凹模为基准件来配作。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的尺寸 :035.00414.0040max d 895.9)14.075.010(++∆+=⨯-=∆-=)(x A A (3-1)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的尺寸: 025.02041.0204'±=±=∆±=C C d (3-2) 冲孔尺寸以凸模为基准件来配作。
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尺寸:035.00414.004min 1d 105.6)14.075.06()(--∆-=⨯+=∆+=x B B (3-3) 0035.00414.004min 2d 14.8)14.018()(--∆-=⨯+=∆+=x B B (3-4) 凸凹模中的刃口尺寸,按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的实际尺寸配制,并保证双面间隙值为0.17mm 至0.20mm 。
3.2排样方式与搭边的确定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排样方案对材料的利用率、冲件质量、生产率、模具结构与寿命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选择搭边值时应考虑材料的利用率,如: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理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利用废料制作小零件。
由零件的形状,确定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排样方式如图3-1所示。
图 3-1条料排样图根据零件形状及尺寸,查表1-8]2[,取工件间搭边值mm a 2.11=,侧边取搭边值mm a 1=。
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故采用自动送料方式。
(1)送料步距:mm S 2.212.120=+= (3-5)(2)条料宽度:05.005.0042)1240()2(--∆-=⨯+=+=a D B (3-6)其中D 为冲裁件宽度方向的尺寸;∆为条料宽度下偏差查表1-9]2[得。
(3)材料的利用率:%70.66%1002.2142825.593%100=⨯⨯=⨯=BS A η (3-7) 其中A 为一个步距内工件的有效面积3.3冲压力的计算和初选压力机冲裁力是指冲裁是凸模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裁的需求。
本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 (1)落料力计算:N K F 68.4545134011022203.1lt =⨯⨯⨯⨯+⨯⨯==)(落πτ (3-8)(2)冲孔力计算:N K F 6.3042734015,02742323.1lt =⨯⨯⨯⨯+⨯+⨯⨯⨯⨯==)(冲ππτ (3-9)(3)卸料力计算:N F K F 55.136368.4545103.0=⨯==落卸卸 (3-10)(4)推件力计算:N F nK F 9.76066.3042705.015=⨯⨯==冲推推(3-11) (5)总压力计算:NF F F F F 73.848499.760655.13636.3042768.45451=+++=+++=推卸冲落总 (3-12) 其中t 为材料厚度;τ为材料抗剪强度(取340MPa );K 为系数(取1.3);卸K 为卸料力系数(查表2-15]3[取0.03);推K 为推件力系数(查表2-15]3[取0.05);n 为卡件数目(515t h n ===)。
依据上述计算的总压力参照表B3]3[选取公称压力为100kN 的J23-10开式可倾压力机。
相关尺寸参数如下:公称压力100Kn 滑块行程45mm 最大闭合高度180mm 最大装模高度145mm 工作台尺寸240mm ⨯340mm 模柄孔尺寸5530⨯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