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蜂蜂蜜生产操作规程.doc-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蜂蜜生产操作规范(可编辑)

蜂蜜生产操作规范(可编辑)
1. 引言
本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蜂蜜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它包含了蜂蜜生产所需的基本步骤和标准,以及相关的卫生和安全准则。
2. 原材料准备
- 选择新鲜、优质的蜂蜜原料。
- 检查原料是否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
- 清洗和消毒、工具和设备。
3. 酿造蜂蜜
- 准备适当来收集蜂蜜。
- 将蜂蜜原料倒入中。
- 在酿造过程中保持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 根据需要进行搅拌和过滤。
4. 检测和测试
- 针对蜂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
-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瓶装和包装
- 使用清洁和符合卫生标准的瓶子进行蜂蜜的瓶装。
- 标记瓶装蜂蜜的详细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使用符合规定的包装材料进行蜂蜜的包装。
6. 储存和出库
- 将瓶装好的蜂蜜存放在通风、干燥和无异味的地方。
-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安全性。
- 出库蜂蜜时,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蜂蜜的新鲜度。
7. 卫生与安全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定期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设备和工具。
- 遵循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蜂蜜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为蜂蜜生产操作规范的简要内容,详细的操作细节和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蜂蜜加工流程 文档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
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对少年儿童咳嗽治疗效果很好。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有些单花蜜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其加工方法如下: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和采集时间的长短及含农药残毒等逐一严格检测。
淀粉酶值在8以上才可使用;如果小于8,就不能浓缩加工。
下降到接近于0时绝对不能收购。
2)选配根据订货的要求收购优质蜂蜜拼配蜂蜜小样,根据小样与订货要求指标,再进行大批量蜂蜜加工生产。
3)融化通过加热以防止发酵和破坏结晶核,延缓蜂蜜结晶。
加热温度为60~65℃,时间30分钟,加热时搅拌使蜂蜜受热均匀并加快融化。
4)过滤将加热后的蜂蜜温度保持在40℃,使蜂蜜为最佳流动状态,以便能顺利通过多道过滤,去除杂质和少量的较大粒晶体。
在密封装置中进行加压过滤,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风味损失。
5)真空浓缩选合适的真空浓缩设备,在真空度720mm汞柱、温度40~50℃条件下使蜂蜜浓缩,对蜂蜜的色、香、味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
在浓缩时,应特别注意蜂蜜受热后芳香族挥发性物质的回收。
设置香味回收装置,将挥发性物质回收再溶入成品蜜中,保持蜂蜜特有的气味。
星卓蜂产品公司拥有现代化的GMP车间,可提供蜂蜜的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扣扣:一九九三五五九七九六。
6)冷却将浓缩后的蜂蜜尽快降低温度,以避免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温下存放而降低蜂蜜品质,同时为分装做好准备。
为了加快冷却,最好能强制循环和搅拌冷却,以使产品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7)检验和包装在浓缩蜂蜜过程中应随机抽样检测,保持加工后的蜂蜜所含的水分稳定在17.5%~18%内不变。
蜂蜜加工操作规程

蜂蜜加工操作规程1. 引言蜂蜜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加工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蜂蜜加工的操作规程,确保蜂蜜的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和符合相关标准。
2. 原料采购与存储2.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蜂蜜原料是保证蜂蜜质量的关键。
采购时应选择无添加剂、无污染、新鲜纯正的蜂蜜原料,并提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以确保供货的可靠性。
2.2 原料存储蜂蜜原料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并且与其他有害物质隔离。
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避免对蜂蜜原料的质量产生影响。
3. 加工设备和作业场所要求3.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蜂蜜加工的设备,设备应具备防腐蚀、耐高温、不易产生有害物质的特点。
加工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洗,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作业场所要求蜂蜜加工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蜂蜜受到尘埃、异味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加工过程中,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以免污染蜂蜜。
4. 生产操作规程4.1 原料准备将采购的蜂蜜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提取所需的蜂蜜原料,并将其过滤、除杂以去除杂质。
4.2 加热处理将蜂蜜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应根据蜂蜜的类型和用途确定。
加热过程中应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蜂蜜发生过度加热。
4.3 过滤与澄清加热处理后的蜂蜜需进行过滤与澄清以去除残渣和杂质。
可采用压滤器或其他适合的过滤设备进行处理,确保蜂蜜的纯净度和透明度。
4.4 灭菌处理过滤后的蜂蜜需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蜂蜜的卫生安全。
可采用高温杀菌或紫外线辐射等方式进行灭菌处理,杀灭蜂蜜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4.5 充装与封装灭菌处理后的蜂蜜可进行充装与封装,采用适当的容器并按照一定的充装标准进行操作。
充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氧气和湿气的进入,以延长蜂蜜的保质期。
蜂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中文名:蜂蜜1.2汉语拼音:Fengmi2 代码:3 供应商见: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
7 质量标准:作为定位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g,置烧杯中,精密称定,加10%甲醇适量溶解,并分次转移至50ml量瓶中,精密加入鸟苷对照品溶液1ml,加1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另取鸟苷对照品溶液,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以确定供试品色谱中5-羟甲基糠醛及鸟苷的色谱峰;以鸟苷对照品计算含量并乘以校正因子0.340进行校正,即得。
本品含5-羟甲基糠醛,不得过0.004%。
蔗糖和麦芽糖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分别计算含量。
本品含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不得过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Prevail Carbohyrate ES为色谱柱,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理论板数按果糖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果糖对照品1.0g,葡萄糖对照品0.8g,置同一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40%乙腈20ml,溶解,摇匀,作为果糖、葡萄糖对照品储备液。
另精密称取蔗糖对照品0.2g,麦芽糖对照品0.2g,置同一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40%乙腈10ml,溶解,摇匀,作为蔗糖、麦芽糖对照品储备液。
分别精密量取果糖、葡萄糖对照品储备液和蔗糖、麦芽糖对照品储备液,加40%乙腈配成不同浓度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混合对照品溶液。
每一浓度溶液配制中,储备液的用量和稀释体积见下表。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各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
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40%乙腈20ml,溶解,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蜜制工序操作规程(101)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材蜜制工序操作规程,使其操作符合工艺规程要求。
范围:适用于蜜制岗位。
责任者: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QA检查员有权监督操作人员执行。
规程:1. 准备工作1.1检查蜜制间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生产和更换批号、品种时,必须取得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操作。
1.2 检查所用的计量器具是否清洁,符合要求,称量量是否在计量范围之内。
1.3检查生产用具、容器,要求清洁干燥;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记,符合要求。
1.4检查药材外包装是否清洁完好,有明显标志;按生产指令复核领用药材的品名,数量,并确认是合格净药材。
2. 操作法2.1 由于各种药材的药用部位、质地及特点不同,蜜制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根据生产指令要求进行生产。
2.1.1方法一: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 净药材,用炼蜜25kg。
2.1.2方法二:蜜炙时,应先将部分药材放入炒药锅内炒热,加入炼蜜同炒至蜜融化后,再加入净药材用文火炒至表面均匀附蜜现黄棕色,有光泽,不沾手为度,取出,放凉。
2.2蜜制后药材盛装于周转容器,称量记录,分别注明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标准操作规程2.3操作人员填写中间体交接单。
将药材及中间体交接单一同递交下工序。
3. 填写批记录。
4. 清场4.1 按车间清场SOP对蜜制间进行认真清场。
4.2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并签字后在门上挂上清场合格证。
蜂蜜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与关键质量控制点技术

英文回答:Honey production processing processes and key quality control point technologies are important lin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re important for safeguarding the quality of honey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o—processing industries。
We must insis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lea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trictly close key processes to ensure that honey products are eligible to mee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re is a need to strengthen regul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oney industry and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farmers to grow wealth and promote rural renewal。
蜂蜜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蜂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引领农业生产,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关键工艺环节,确保蜂蜜产品合格,达到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东北黑蜂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 1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B T 9 G 39 空气质量标准 B 5 0 G 33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B 8 8 G 71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B 8 7 G / 1 9-2 0 76 0 2 蜂蜜 B T 8 N 53-20 02 无公害食品 蜂蜜 Y 4 1
GB 9 3 - 2 0 13 0 03
5 1. 蜂花粉 生产 . 4 2
5 1. 安装脱粉器前, . 4 1 2 . 应洗净生产群蜂箱前壁和巢门板_ 的尘土 L 5 1.. 刚采收的鲜花粉不应过多翻动。 . 42 2 51. 脱出的花粉应采用适宜方法及时干燥处理, . 43 2. 密封保存 5 1 质量等级 . 3 蜂蜜质量等级分为优级品、 合格品。 5 1 感官指标 . 4 5 1. 蜂蜜感官指标见表 t . 1 4 o
要
求
不透明的团块或碎片 , 3 ℃以上逐渐变软 有粘性和 可朋性 在 5
5 1. 蜂花粉感官指标见表 4 . 4 4
表 4 蜂花粉感官指标
项 色泽 目
一
要
求
: _ 蜂蜜的理化指标见表 5。 : :
理化指标
GB 9 3 - 2 0 13 0 03
表 5 蜂蜜理化指标
指 项 目 标
优级 品
合格品
5 82 适时断子防治蜂蜡 . .. 58 3 留足越冬饲料。 .. 5 9 越冬管理 . 5 9 1 室外越冬场所应浦洁卫生 、 .. 干燥 、 安静, 越冬保温材料应无毒 、 无污染。
蜂蜜生产过程

蜂蜜加工过程1、原料控制第一控制点:检验长春市天一蜂业有限公司所有蜂蜜原料都必须经过检验后才能作为合格的原料进入仓库。
首先,因为不同的蜂蜜有不同的感官性状(如色泽、香气、口感),采购员在我公司养蜂基地回收蜂蜜前须先做感官验货,感官合格后取样寄回公司化验室检测,化验室检测合格后采购员才能回收。
(附:蜂蜜原料化验单)回收后每一百件抽取一个混合样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中国蜂产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
第二控制点:溯源长春市天一蜂业有限公司要求养蜂基地所有养蜂组必须对每一批次的蜂产品原料都进行持久性的清晰标记,标记格式为:YJ/Y+养蜂组编号+年月日+当天收获件数。
例如YJ/Y082010060809意为:有机原料,8号养蜂组,2010年6月8日收获9件。
2、生产过程控制第一控制点:用料记录生产每一批次的成品时对该批次的成品进行编号标记,并对生产该批次成品所用的原料批次编号进行手工记录,使每一批次的成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使用原料,建立溯源体系,方便以后追溯。
(附:用料记录单)第二控制点:生产责任记录车间生产每一批次产品时对各个生产工序进行岗位责任记录,包括生产的产品信息、生产时间以及各个岗位的责任人,例如封口责任人、拧盖责任人、贴标责任人等,各个工序由专人负责并进行记录,建立溯源体系,方便以后溯源。
(附:生产责任记录单)生产责任记录单时间:年月日车间编号:YJ - 页3、质检过程控制第一控制点:成品留样车间生产的每一品种的每一批产品都会随机抽取一瓶留作样品放置在样品室,放置期限为该产品的保质期期限,并由质检部做好详细记录,建立溯源体系,方便以后追溯。
(附:样品室成品留样记录单)样品室留样记录单第二控制点:成品检验车间生产的每一品种的每一批产品都会随机抽取一瓶由化验室检验人员进行成品检验,具体检验内容为波美度、等(附:成品检验单)。
检验合格后方下发合格证,然后入库(附:成品入库单)。
成品入库单车间/成品入库仓库编号:YJ - 页库管员签字: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成品由化验人员与车间主任研讨界定是否可以重新加工生产,可以重新生产的返回车间生产并填写重新加工通知单,不可以重新生产的直接销毁处理。
蜂蜜 检验操作规程

蜂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蜂蜜的检验。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检验中心主任、质量检验员。
内容1品名:蜂蜜2 取样:照《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6074)取样。
3检验依据:《蜂蜜内控质量标准》(STP-QS-ZJ-4006)。
4性状:取本品20ml,置试管中,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
放久或冰箱冷藏(10℃以下)后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
鼻闻气芳香,口尝味极甜。
5相对密度:照相对密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6003)检查,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
5.1仪器:韦氏比重秤、电热恒温水浴锅。
5.2操作方法:仪器的调整将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安放在操作台上,放松调节器螺丝(2),将托架升至适当高度后拧紧螺丝,横梁(4)置于托架玛瑙刀座上,将等重游码挂在横梁右端的小钩(7)上,调整水平调整螺丝(11),使指针(3)与支架左上方另一指针对准即为平衡,将等重游码取下,换上玻璃锤,此时必须保持平衡(允许有士0.005g 的误差),否则应予校正。
用水校准取洁净的玻璃圆筒将新沸过的冷水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C (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人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螺丝使平衡。
4 . 2 . 4 供试品的测定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人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上述相同的方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沉人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至小数点后4 位,即为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取出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刻度(八分满),置20℃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相对密度为1),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
蜂产品工艺流程

蜂蜜加工工艺规程1 蜂蜜预处理原料蜂蜜备用2 特种蜂蜜的生产工艺各种备用蜂蜜检验3 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3.1 蜂蜜预处理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3.1.1 化蜜、粗滤:3。
1.2 混匀:将过滤后的蜂蜜在配料罐内搅拌混合均匀3.1。
3存贮:浓缩后的蜂蜜打入贮蜜罐或专用蜂蜜桶存贮,并作为以后原料备用.3。
2 特种蜂蜜生产的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3。
2。
1 化蜜、灭菌:选用备用蜂蜜或者是刚收购的原料蜂蜜,对有结晶的蜂蜜进行化蜜灭菌处理. 3。
2。
2 过滤、冷却:蜂3。
2.3 混合:3.2。
4 脱气:3.2.6 旋盖、灯检:将灌装后的蜂蜜盖上瓶盖并旋紧瓶盖,经过灯检,挑出存在色泽差异、浑浊、有异物(如蚊虫、头发、绳线、玻璃渣、黑渣等)及其他能导致有不合格出现的产品.灯检后用电磁感应铝箔自动封口机封口。
3。
2.7 包装(贴标、塑封、装箱、打包)、检验:按品管或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包装。
由现场品管员将装入外包装纸箱中的产品进行感官检验.3。
2。
8 入库:入库员将外包装好的产品运入成品库。
蜂蜜复配制品加工工艺规程1 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1。
1 工艺流程图1.1。
1 山渣蜜汁、枸杞蜜汁工艺流程图中草药检验1.1.2银杏蜜汁工艺流程图银杏粉1。
2 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1.2.1 山渣蜜汁、枸杞蜜汁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1.2。
1。
1 清洗:将原料中草药领取后放入纯化水中,搅拌清洗一定时间后用漏勺捞出。
1.2.1。
2 浸泡:将清洗后的药材用一定量的纯化水浸泡××小时备用.1。
2。
1.3 蒸煮、过滤:1。
2。
1。
4 浓缩1:将药液薄膜浓缩至原药重.1。
2。
1.5 二次醇沉。
1。
2.1。
6 浓缩2:将醇沉液再次经薄膜浓缩,并挥发酒精。
1。
2。
1。
7 化蜜、灭菌:选用备用蜂蜜或者是刚收购的原料蜂蜜,对有结晶的蜂蜜进行化蜜灭菌处理。
开启蒸汽阀,并不停地搅拌。
1.2。
1。
8 过滤、冷却。
1。
2。
1。
9 混合1。
2。
1。
10 脱气若没有搅拌装置,则采用静置真空脱气,至蜂蜜没有明显气泡为止。
绿色食品 蜂产品加工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蜂产品加工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指的是对环境友好、健康安全的食品,而蜂产品是一种常见的绿色食品。
以下是蜂产品加工技术规程:
1.蜂蜜加工:
收蜜:选择优质的蜜源地,采集蜜源花蜜。
过滤:将采集的花蜜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脱水:通过脱水设备将蜂蜜中的水分蒸发,使蜂蜜浓缩。
充填:将处理好的蜂蜜灌装到密封容器中。
2.蜂胶加工:
收集:从蜜蜂巢中收集蜂胶。
清洗:清洗蜂胶,去除杂质。
干燥:将清洗后的蜂胶进行干燥处理。
粉碎:将干燥的蜂胶进行粉碎,制成粉末或颗粒状。
3.蜂蜡加工:
提取:从蜂巢中提取蜂蜡。
熔化:将蜂蜡进行熔化处理。
过滤:过滤蜂蜡,去除杂质。
成型:将处理好的蜂蜡进行成型,制成蜡烛或其他蜂蜡制品。
4.蜂花粉加工:
采集:从蜜蜂蜂腿上收集蜂花粉。
清洗:清洗蜂花粉,去除杂质。
干燥:将清洗后的蜂花粉进行干燥处理。
包装:将干燥的蜂花粉进行包装,保持新鲜。
以上是蜂产品加工的一般技术规程,具体加工过程和工艺参数会根据不同的蜂产品种类和加工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安全规定,确保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黑蜂蜜加工流程

黑蜂蜜加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黑蜂蜜加工流程一、采摘阶段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盛夏季节,选择早上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采摘,这样可以保证蜜蜂活动频繁,采集到的花粉和花蜜质量更好。
蜂蜜生产的技术指南与操作方法

蜂蜜生产的技术指南与操作方法蜂蜜是一种自然纯净的天然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
而蜂蜜的生产过程,也是一门需要技术指导和操作方法的复杂工艺。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蜂蜜生产的技术指南和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蜂蜜的生产需要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安排。
蜜蜂对于繁殖和蜜源的选择都有一定的特点。
因此,在选择蜜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花期、地形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为了确保蜜蜂能够顺利采集蜜源,养殖户应该为蜜蜂提供足够的蜜源和饲料,以维持其正常的生态环境。
其次,蜂蜜的生产还需要注意蜜蜂的管理和疾病防治。
在蜜蜂的管理方面,养殖户应该定期巡视蜂箱,检查蜜蜂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养殖户还需要对蜜蜂进行疾病的防治。
对于常见的蜜蜂疾病,如粘虫病、鼻病等,养殖户应该了解其症状和防治方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蜜蜂的健康和产蜜量的稳定。
第三,蜂蜜的采集也是蜂蜜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蜂蜜的采集通常在蜜蜂存储蜜源的密封蜂房被制作成蜂蜡或蜜蜡后进行。
为了不损害蜜蜂的生长和蜜蜂群的稳定,养殖户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蜜蜂的采集。
一般来说,在蜜蜂数目最多、气温适宜而蜜源丰富的季节进行采集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蜂蜜的后续处理和加工过程也不容忽视。
在蜂蜜的后续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与蜂翅,以保证蜂蜜的纯度和口感。
同时,对于蜂蜜的质量检测也要认真进行,包括其香气、色泽、甜度等方面的评价。
只有经过合格的检测和处理后,才能使蜂蜜的品质逐渐提高,达到市场上的要求。
此外,蜂蜜的包装和储存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适当的包装和储存可以延长蜂蜜的保质期,同时也能提高蜂蜜的市场竞争力。
在包装上,可以选择塑料瓶、玻璃瓶等透明、密封性好的容器进行包装。
在储存上,应该注意避免阳光的直射和高温、潮湿等环境对蜂蜜的影响,以免蜂蜜变质。
同时,在储存过程中,最好定期检查蜂蜜的质量,并及时做好记录和处理。
东北黑蜂的养殖技术

东北黑蜂的养殖技术
东北黑蜂是在黑龙江省饶河地区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优良地方蜂种。
本期节目按照春抓保暖壮蜂群,更换巢脾要跟紧;夏抓强群夺高产,蜂蜜蜡浆全实现,秋抓繁殖采蜜浆,椴树花过转回乡;冬抓管窖保安全,加工蜂具备明年的农谚,介绍了东北黑蜂的四季管理要
东北黑蜂是在黑龙江省饶河地区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优良地方蜂种。
本期节目按照春抓保暖壮蜂群,更换巢脾要跟紧;夏抓强群夺高产,蜂蜜蜡浆全实现,秋抓繁殖采蜜浆,椴树花过转回乡;冬抓管窖保安全,加工蜂具备明年的农谚,介绍了东北黑蜂的四季管理要点。
1。
蜂蜜安全生产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蜂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假冒伪劣蜂蜜流入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蜂蜜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蜂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蜂蜜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2. 设立蜂蜜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蜂蜜安全生产制度,处理日常安全生产事务。
3.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蜂蜜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四、蜂蜜原料采购与验收1. 原料采购:采购部门应从具有合法生产资质、质量保证能力的供应商处采购蜂蜜原料。
2. 原料验收:验收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蜂蜜原料进行验收,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3. 验收标准:蜂蜜原料应具备以下条件:a.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b. 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c. 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五、蜂蜜生产加工1.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生产工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防止蜂蜜变质。
4. 检测与检验: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检测与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六、蜂蜜包装与储存1.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包装密封、防潮、防腐。
2. 储存: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
3. 储存时间:蜂蜜产品应在保质期内储存,不得储存过期产品。
七、蜂蜜运输与销售1.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确保蜂蜜产品不受污染、损坏。
2. 销售管理:销售部门应加强对蜂蜜产品的销售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3. 销售渠道:通过合法渠道进行销售,不得销售假冒伪劣蜂蜜产品。
八、蜂蜜质量追溯1. 建立蜂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2. 记录蜂蜜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相关信息。
蜂蜜生产作业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融蜜工序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明确融蜜工序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融蜜工序操作。
三、卫生要求1、操作手均需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确保头发不许外露;进入车间必须洗手消毒。
2、在融蜜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料蜜卫生。
3、员工在就餐或临时离开岗位时,设备及工器具不能残留原料蜜,设备如长期停用,应用保鲜膜盖着,以防异物落入。
生产用工具在不使用时应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清洗、消毒。
四、作业内容:1、专业操作人员对设备每个部位进行检查。
2、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融蜜《①把来源不同的蜂蜜原料调配均匀;②预热融蜜:对调配好的蜂蜜进行预热,保证蜂蜜能流动抽取,方便后续加工;预热温度为20℃-35℃;③水浴融蜜:在水浴融蜜缸内加热已预热后的蜂蜜,同时不断搅拌,使蜂蜜温度达到50℃-55℃;应及时进入下道灌装工序。
》五、注意事项1、融蜜时需认真检查是否有金属类异物,以免损坏设备。
2加热时要不不时搅拌,使蜂蜜在受热均匀的条件下融化。
3、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以工作联系单联系维修组修理。
4、设备操作应定岗定人,非专业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粗滤、精滤工序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明确融蜜后半成品的粗滤、精滤工序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粗滤、精滤工序操作。
三、卫生要求:1、操作人员均需穿戴整洁工作衣帽,确保头发不外露,进入车间必须正确消毒洗手。
2、保持车间内的卫生及粗滤、精滤用工具及设备的卫生。
3、员工在就餐或临时离开岗位时,设备及工器具不能残留原料蜜,设备如长期停用应用保鲜膜盖着。
以防异物落入。
粗精滤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四、操作要领:1、先检查粗滤、精滤装置是否清洁干净,无任何残留蜜与异物。
2、检查设备运转完好。
3、按工艺要求填充好各种记录等。
4、通过粗滤,除去蜂蜜内的死蜂·幼虫。
蜡渣等杂质。
5、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申滤后的蜂蜜升温60。
C,保持30分钟,使其粘稠度降低,以便进行精滤。
东北黑蜂雪蜜怎样制作

东北黑蜂雪蜜怎样制作
东北黑蜂椴树蜜富含葡萄糖果糖,在特定的温度下会偶有晶体结成,结晶呈雪白状,但是椴树蜜峰结晶并不是像水结冰一样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过程。
椴树蜜在14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最易结晶,因此我们制作雪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椴树蜜放在恒温14度左右的环境下。
经过大概十天的时间,椴树蜜当中会存在一些洁白的絮状物质,这时就进入制作东北黑蜂雪蜜的第二部。
白色絮状物质在蜂蜜在蜂蜜当中分布并不均匀,如果想让得到的雪蜜更白更细腻的话需要将椴树蜜中的白色絮状物搅拌均匀。
椴树蜜当中的白色絮状物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会越积越多直至通体结晶,这时候东北黑风雪蜜就制作完成了。
有些消费者在收到雪蜜时,蜂蜜所呈现的状态可能不会呈雪白或乳白状,这是因为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化晶的现象,此时的椴树雪蜜就会变黄变暗,如果想得到雪白的椴树雪蜜最好还是的自己进行制作,或者在温度较低的时候购买,并且要注意一定要购买纯正东北黑蜂椴树蜜。
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序号行政权力事项依据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范围收费标准1保护东北黑蜂和其赖以生存的蜜源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长期公开文件发布社会公开2养蜂证发放和放蜂场地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养蜂管理暂行规定》长期公开文件发布社会公开1. 东北黑蜂的物理属性品种东北黑蜂属于蜜蜂科,蜜蜂属,西方蜜蜂种。
2.东北黑蜂的独特性状闭锁环境培育专家认为,闭锁环境与人工参与是黑蜂形成的独特因素,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
闭锁环境为黑蜂蜂种种源纯净提供了可能,为人工参与提供了条件。
人工参与加快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蜂种的优越性。
抗病抗逆性强东北黑蜂的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与其他蜂种相比较均有着明显优势。
东北黑蜂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等特点都是决定蜂胶等蜂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
饶河年平均气温1.6℃。
极端低温曾达到零下42℃,冬季日常最低温度为零下32℃-35℃,在这种温度下东北黑蜂可在户外安然过冬。
在酷暑的夏季,东北黑蜂也可在户外安然越夏。
白垩病被称为“蜜蜂癌症”,很多蜂种若患上此病,大量使用抗生素而不愈,可导致单群乃至全军覆灭,而东北黑蜂却不药可愈。
对其他病入蜡螟、幼虫病、包子虫等,东北黑蜂都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
蜂种的抗病性对蜂胶、蜂王浆等蜂产品的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遗传基因稳定在全国一些地方转地饲养实践证明,东北黑蜂与其他蜂种杂交可提高蜂产品产量30%以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及其宝贵的蜜蜂优良基因库。
营养成分突出黑蜂蜂蜜保健八大功能东北黑蜂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类、酸类、酶类、胶原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芳香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黑蜂系列有机蜜主打产品:有机椴树蜜(紫椴)、东北黑蜂蜂蜜、王浆宝、硒力王浆宝、花粉宝等,产品荣获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金奖,通过欧盟认证,是我国唯一的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蜂产品。
东北黑蜂养殖技术

东北黑蜂养殖技术东北黑蜂是一种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蜜蜂品种,其天性温和、寿命长、亲社交、授粉能力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经济价值很高的蜜蜂品种。
随着人们对天然蜜蜂存活状况的关注和蜂蜜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东北黑蜂养殖领域。
那么,关于如何进行东北黑蜂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东北黑蜂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
照射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是养殖东北黑蜂的最基本条件。
一般来说,南北朝向的房屋是最好的养殖场所,这有利于控制温度和湿度。
此外,建立在空旷、不受其他建筑物影响的场地上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东北黑蜂饲养需要定期饲喂蜜源。
蜜源可通过自然野花、森林果树、人工植物等借助人工干预方式来获得。
应该始终注意保持干净、新鲜的蜜源,并为蜜蜂提供充足的水源。
此外,还应定期对蜂箱进行清理和修整,保持蜂箱整洁、干燥,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三,对于东北黑蜂的种类选择也非常关键。
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区域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存条件的蜂种。
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蜂群数量,保持蜜蜂种群的健康发展。
此外,需要对蜜蜂的繁殖行为进行研究和监测,以及及时对其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最后,还要注意对养殖环境进行病虫害防治。
蜜蜂是一种互相联系的生物群体,如发生某种病虫害可能很容易传播到其他蜜蜂身上,而且对养殖产业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定期检查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要想养殖一群健康、规模适中的东北黑蜂,需要注意繁殖、饲养、检查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在养殖其间,要保持耐心,学习更多的养蜂知识,善于总结和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养蜂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养出更多的蜜蜂,享受到蜜蜂养殖带来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65.140
B 4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XXXX—2017 东北黑蜂蜂蜜生产操作规程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7年3月27日)
2017-XX-XX发布2017-XX-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黑龙江神顶峰黑蜂产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丛喜东、赵邵松、刘学、王巍奇、张鑫炎、冯磊、张东来、李艳霞、周绍春、于洪伟、关树平、郝学刚、梁志强、吕跃伟、战立新、徐美臻、田松岩。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东北黑蜂蜂蜜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北黑蜂蜂蜜生产的基本要求、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病敌害防治、采收贮运、生产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规定范围内的东北黑蜂蜂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NY/T 1160 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168、NY/T 116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蜂蜜 honey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3.2
断子期 none brood time
指蜂王尚未产卵和晚秋蜂王停止产卵期间。
4 基本要求
4.1 环境要求
4.1.1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
4.1.2 水质
水质符合GB 3838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
4.1.3 蜜粉源植物
蜜粉源植物以天然林草植物为主。
距蜂场3 km范围内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植物。
4.2 蜂场及设施设备
4.2.1 生产季节,蜂场与村屯、垃圾场、普通农田和其他污染源的距离应达3 km以上。
4.2.2 夏季场地应设有遮荫设施。
4.2.3 蜂场应放置饲水器、饲喂器、移虫针、摇蜜机、起刮刀、割蜜刀、蜂帚、脱蜂器具等必要的蜂机具。
4.2.4 所有蜂机具、设备应采用无毒、无异味材料制成。
蜂箱不宜涂刷油漆或其他容易产生污染的防腐剂。
5 饲养管理
5.1 基本要求
5.1.1 人员
蜂场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1.2 饲养技术
根据东北黑蜂特性,以传统养蜂法和现代养蜂技术相结合,进行饲养管理。
注:传统养蜂法:8框~25框卧式蜂箱,大盖起脊,方形巢脾,暖式布巢,实行自然王台养王,单王繁殖,适度分蜂,定地饲养,强群采蜜,采集成熟蜂蜜。
5.1.3 饲喂
饲喂蜂群宜用蜂蜜和蜂花粉,饲水器中加入0.1%盐水。
5.1.4 蜂群
采蜜群的蜂数应达到4 万只以上。
5.2 分期管理
5.2.1 春季管理
5.2.1.1 每年清明节前后,选择晴暖(气温8 ℃以上)无风、冰雪完全融化的天气,将蜂群直接置于蜂场,对蜂群做全面检查,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物,保持箱体清洁。
5.2.1.2 断子期防治蜂螨1次-2次。
5.2.1.3 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
5.2.1.4 根据气候情况进行箱内或箱外保温。
5.2.1.5 适时补饲或奖饲。
5.2.1.6 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繁殖。
5.2.2 夏季管理
5.2.2.1 定期全面检查,根据蜂数适时扩巢加脾,加强通风,防止自然分蜂。
5.2.2.2 采取遮荫、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湿度条件。
5.2.3 秋季管理
5.2.3.1 秋季繁殖期间,采取奖饲、补饲、防病并根据蜂数调整巢脾数量等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
5.2.3.2 10月上旬断子期防治蜂螨1次-2次。
5.2.3.3 留足越冬饲料。
5.2.4 冬季管理
5.2.4.1 室外越冬场所应清洁卫生、干燥、安静,越冬保温材料应无毒、无污染。
5.2.4.2 越冬室应清洁卫生,保持温度4 ℃左右、相对湿度70%~80%。
5.2.4.3 越冬饲料以自然蜜脾为主,窖内越冬。
6 卫生消毒
6.1 蜂场环境消毒
6.1.1 消毒剂
按照GB/T 19168 及NY/T 1160 中相关要求选用消毒剂,应经常更换。
6.1.2 蜂场环境的卫生消毒
6.1.2.1 蜂场应至少每周清理一次,蜂尸应及时掩埋或焚烧。
6.1.2.2 蜂场每季度应至少用石灰水喷洒消毒1次。
6.2 养蜂用具消毒
6.2.1 蜂箱、隔板、隔王栅、饲喂器、脱粉器
蜂箱、隔板、隔王栅、饲喂器、脱粉器等设备的消毒要求如下:
a)越冬后蜂箱应用酒精喷灯火焰灼烧消毒,以竹木为原料的蜂具也可用此方法消毒;
b)以塑料为原材料的蜂具应用0.2%的过氧乙酸清洗消毒。
6.2.2 起刮刀、割蜜刀
起刮刀、割蜜刀可选用酒精喷灯火焰灼烧或75 %的酒精浸泡消毒。
6.2.3 蜂帚、工作服
可选用4 %的碳酸钠水溶液清洗或日光暴晒消毒。
6.2.4 巢脾的消毒与保管
6.2.4.1 巢脾的消毒
可选用0.1%的次氯酸钠或0.2%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12 h以上对巢脾进行消毒。
消毒后的巢脾应用清水漂洗晾干。
6.2.4.2 巢脾保管
储存前应用96%~98%的冰醋酸按每箱体20 mL~30 mL密闭熏蒸,保存巢脾的仓库应清洁卫生、阴凉、干燥、通风、防鼠。
7 蜜蜂病敌害防治
按照GB/T 19168中相关要求,处理蜜蜂病敌害问题。
原则如下:
a)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
b)可常年饲新王、养强群;
c)应保持蜂机具卫生;
d)应及时隔离治疗患病的蜂群;
e)治螨可在春秋两季断子期进行;
f)生产前两个月应停止用药。
8 蜂蜜采收贮运
8.1 采收基本要求
采收基本要求如下:
a)取蜜场所应清洁卫生;
b)采蜜前,应取出生产群中的饲料蜜;
c)收集蜂蜜可采用摇蜜机,手工脱蜂、割蜜盖。
8.2 采收现场
采收操作场应清洁干净无积水,消除一切污染源,工具、容器摆放齐整,备有清洁水和灭菌消毒器具。
8.3 采收时间
8.3.1 外界有蜜源开花泌蜜,天气晴朗,经过4 d~5 d的采集、酿造,蜂群中空脾上贮满、蜜房上口2/3以上封盖,可进行采收。
8.3.2 操作时间应在上午进行,应尽可能避开采集高峰期和不良天气,操作时气温以不低于20 ℃为宜。
8.4 采收操作步骤
采收操作步骤如下:
a)开启蜂箱,提出成熟的蜜脾;
b)抖落、扫净蜜脾上的蜜蜂;
c)搬运蜜脾到采收操作室内;
d)削去蜜盖;
e)蜜脾放入摇蜜机中;
f)转动摇蜜机,将蜂蜜甩出;
g)用60目以上滤蜜器将杂质滤出;
h)根据不同品种等级分别盛入蜂蜜容器。
8.5 贮运
8.5.1 容器
应选用干净无毒的桶,保持桶内干燥。
8.5.2 运输
8.5.2.1 蜂蜜运输前,必须将蜂蜜桶封好,贴上标签,注明品种产地、蜂场、蜂场主姓名、摇蜜期、浓度等。
8.5.2.2 标签要贴牢、口要封紧。
8.5.2.3 每桶盛装不可过满,应留有20%左右的空档。
8.5.2.4 运输工具要清洁消毒。
运输途中蜜桶要叠好、捆牢。
8.5.3 储存
8.5.3.1 蜂蜜储存要设专用库或专用蜜池,应按品种、等级分别存放,堆码要齐整,放置要平稳,容器口密封。
8.5.3.2 库房内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库温以5 ℃~10 ℃为宜,不应超过20 ℃,空气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
8.5.3.3 蜂蜜严禁露天存放。
9 生产档案记录
9.1 记录原则
东北黑蜂蜂蜜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生产档案记录,记录信息应保留至少三年。
9.2 蜂场内生产档案记录
蜂场内生产档案记录内容参见附录A。
9.3 原料蜂蜜收储档案记录
原料蜂蜜收储档案记录内容参见附录B。
DB23/T XXXX—201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东北黑蜂蜂场内生产档案记录表格
表A.1 东北黑蜂蜂场内生产档案记录表格
记录人记录日期蜂场负责人
注:表格中未列出项目均可在备注中记录。
6
DB23/T XXXX—201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原料蜂蜜收储档案记录表格
表B.1 原料蜂蜜收储档案记录表格
记录人记录日期原料收储人
注1:蜂蜜品种指蜜源植物种类;
注2:来源指原料蜂蜜收购处;
注3:表格中未列出信息可记录在备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