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排水试验报告.GXG

合集下载

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二○一一年五月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矿长:机电矿长:技术矿长: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81条规定,在每年雨季来临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性能测试和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矿于2011年5月25日9点至11点50分,进行了主、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一、矿井排水情况我矿正常涌水量:15m3/min;最大涌水量:25m3/min。

井下设有主、副水仓,容量为280m3和220m3,矿井中央水泵房安装MD46-50×7型水泵三台,最大排水量46m3/h;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选用直径为102mm的无缝钢管,实现了“三泵双管路”。

各工作面配有小潜水泵经敷设的分管把水排至副井底中央水仓。

矿井排水系统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二、日常排水情况矿井每天排水三次,启动一台工作水泵,排水9小时及能排除全天涌水量。

三、成立联合排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范延贵副组长:张洪胜梁朝凯成员:李怀宾陈海刚燕青锋李学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全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在矿安全办公室,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具体业务工作。

四、在联合排水试验之前,领导小组对排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都完好能正常使用。

五、联合排水试验的操作和结果1、水仓积水量为200m3。

2、9:10分,打开水管闸阀,9:15分,燕青锋,李学峰分别启动了两台水泵。

3、11:35分水仓水排干。

4、本次排水取得了圆满成功。

5、联合排水量达到了90m3/h,达到了预期80m3/h 的排水能力,各处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水城县龙泰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龙泰煤矿机电队编制;张怀伦2012年5月10日龙泰煤矿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运转排水实验。

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2012年5月6日8点10分开使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2012年5月6日8点10分—5月10日11点50分二、实验地点:井底水泵房三、参加联合排水实验人员:机电矿长:刘凯机电队长;张俊山水泵工:李玉开电工:韦昌山机电工程师;张怀伦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涌水量:(1)、矿井预测正常涌水量:16.2m³/h(2)、矿井预测最大涌水量:60.55m³/h(3)、矿井实际总涌水量:13.8m³/h12、水仓容积:主水仓2.8*2.8*40.2=315 m³副水仓2.8*2.8*39.3=308 m³水仓总容积:315+308=623 m³3、供电设备及电缆;(1)、供电系统:水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为QBZ-120真空电磁启动器3台。

供电电源分别取自井下I、II回路MY3*95+1*35母线电缆,电缆载流量:255A。

(2)、供电电缆:水泵I回路使用MY3*50+1*25电缆160m ,II回路使用MY3*50+1*25电缆60m ,电缆载流量:170A。

4、水泵技术特征表:5、水管技术特征表: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2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1、一台水泵、一条排水管路、7.3h排完24h涌水量。

2、同时运行水泵两台、排水管两路、3.7h排完24h涌水量。

3、同时运行水泵三台、排水管两路、2.3h排完24h涌水量。

4、水泵排水能力效验:(1)、正常排水量,一台水泵:7.3h排完24h涌水符合<20h、满足规程要求。

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

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

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玉龙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4月20日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煤矿在采掘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涌水,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要及时把水排到地面。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每年必须对生产矿井的井下所有排水泵要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性能测试,以获得主排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实际运转性能参数。

由此鉴定主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主排水设备的容量配备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矿井在20h内能排清24h的矿井涌水量。

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达到检修要求,为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2年玉龙煤业为了检验本矿井主排水设备的总排水能力,在雨季前对全矿井下所有工作水泵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试验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矿井在生产时不受水害威胁。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第一章水文概况一、水文地质简述玉龙煤矿位于大同煤田口泉沟南岩溶水文地质区的补给-径流区,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山间洼地,东部和西北部为黄土丘陵,中间呈带状山间洼地,地势较为平坦。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各大小沟谷,平时干枯无水,仅雨季有洪峰通过,其中较大沟谷为西部大沙沟,雨季洪水汇集于沟中,由南向北流出井田,然后向西北流入元子河,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部,周边地表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且不受洪水危害。

二、水系及主要河流矿区内无主要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只有元子河平时河流无水,只有7一9月雨季时才有水。

三、矿井充水因素矿井充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煤系砂岩裂隙水充水、断层充水、采空区积水充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大气降水为区域内主要充水源,大气降水多沿基岩风化裂隙渗入矿井,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雨季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暴涨暴落。

2、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第四系孔隙水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补给条件比较好,局部富水性较强,煤层开采形成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之后,上更新统孔隙水可通过“三带”直接进入矿井,其充水方式以淋水、涌水为主,局部可能形成顶板突水。

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我矿机电部于2015年4月1日组织人员对主排水泵进行了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具体如下:一、主要技术参数1、水泵 DF85-45×3 3台电压 660V 三台各75KW2、井深斜长687m3、管路直径159 mm两趟4、水仓主水仓360m? 副水仓240m?5、矿井涌水量正常17m?/h最大42m?/h(根据建井设计资料的) 二、准备工作1、对所有配电、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修;2、放空沉淀池内积水,保证排水阀门正常使用以及排水沟通畅通;三、有关试验1、水泵排水能力测定先开启1号工作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后停1#大泵。

然后再启动2号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后停2#大泵。

然后再启动3号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核算其每个水泵排水能力。

具体数据如下表:水泵开泵前开泵后启动开泵后开泵水压力流量排水能力电压电压电流电流时间1.5m?/min 83m?/h 1号泵 690V 680V 298A 87A 5min 1.2Mpa1.5m?/min 83m?/h 2号泵 690V 680V 295A 87A 5min 1.2Mpa1.5m?/min 83m?/h 3号泵 690V 680V 300A 87A 5min 1.2Mpa2、供电能力检验:三台水泵在启动过程及同时运转过程中,同时运行了5分钟,供电电压下降了10V,总电流值为257A,电流值均在电缆截流量及开关整定保护范围内。

四、验算及试验结论:水泵能力校验:1号工作水泵85m?/h×20 h=1700m?24h×17 m?=408 m?<20h2号备用水泵85m?/h×20 h=1700m?17m?×24h=408 m?<20h3号备用水泵85m?/h×20h=1700m?17m?×24h=408 m?<20h4 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行: (85 m?/h,85 m?/h)×20h=3400m?,42 m?/h×24h=1008 m?联合试运转结论;由校验数据及验算可知,工作水泵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能力等于工作水泵能力,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转,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最大涌水量。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 . . .省瓮安煤矿弘泰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单位:机运科、安全科编制时间:2016年6月3日. .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为了检验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矿区生产矿井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结合我矿实际,于2016年6月2日上午9时到16时组织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

一、组织机构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本次试验,成立试验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拥军组员:园林洪谷雷仁强家进流贵二、准备工作1、水泵工、维修工、管道工、井下电工等相关人员全部在各自规定岗位待命。

2、制定安全措施、在试验前进行贯彻。

3、试运转前要对矿井排水系统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4、水仓要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5、排水管道要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疏水畅通。

6、上、下排水沟要进行彻底清挖。

7、防治水设施要进行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8、备齐各种测量仪表及工具。

三、试验方案水泵的联合运行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工作是两台或多台泵通过一条(或多条)管道排水,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管路中的排水量;同时. . . .我矿采用同型号的水泵。

同型号的水泵并联工作,没有极限工况点的问题,操作管理方便,并联效果好。

故我矿水泵联合运转采取并联的方式运行。

泵房中有3台水泵,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该泵房1台为工作水泵、1台为备用水泵、1台为检修水泵。

确定1号水泵为检修水泵。

测试时先测量管路1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再测试管路Ⅱ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两条管路的流量之和,就是该泵房的总排水流量。

水泵型号及参数水泵的流量测试有多种方法,如标准节流装置法、差压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方法。

我矿经比较采用差压式流量计法,采用校验合格流量计进行测量。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完整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完整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每一矿井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部负责组织机电部、地测防治水部、一通三防部及有关生产人员在2013年7月初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依据2010年9月《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及2011年11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综合评定9#- 、10#- 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8.7 m³/h ,最大涌水量在44.8 m³/h。

又据近期排水记录,正常排水量为:380 m³/d至420 m³/d。

一、成立联合排水试验领导组组长:史修坤副组长:董志强成员:王家茂、王中元、王巍、张保平、孟庆胜、张绍胜二、联合排水试验定于2013年7月8日早班八点开始进行。

三、安全技术措施1、机电队事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相关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及设备调配,确保正常;2、各排水备用设备必须安置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池、水沟必须检查清理;4、检查试验前必须对主、副水仓的吸水井进行清淤,做好储水准备,并进行测量计算。

四、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7月8日上午八时开始试验;2、提前测得-5m水仓储水为510m³,-3m水仓盛满水为1110m ³;3、早班:启动1#主水泵,排水时间8:00至12:00,正常必须4小时排干;中班:启动2#主水泵,排水时间16:00至22:00,历时4小时正常排空;夜班:启动3#主水泵,排水时间次日0:00至4:00,历时4小时正常排空试验结果:五、试验结果1、每班4小时即可将水仓水全部排完(一台水泵工作、一台备用),全天6小时即可将矿井全部涌水量排完;2、联合排水试验时,各水泵工作正常,水仓硐室瓦斯及温度均在允许范围以内。

六、总结由于本矿正常涌水量为18.7 m³/h ,最大涌水量在44.8 m³/h,根据试验结果,即使在雨季,井下排水系统完全可以在9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涌水量。

煤矿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煤矿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xx有限公司石千峰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矿井雨季前必须做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部门牵头,组织机电、安全、生产等相关人员在雨季节到来前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就矿井联合排水试验得情况报告如下:1、组织机构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圆满成功,根据联合排水试验工作需要,经矿安全生产部门共同研究成立矿井联合排水试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工作。

组长:翟喜万;副组长:米俊峰、张学林;成员:闫海宝、王爱忠、杨三儿、张永兵;2、联合排水试验时间根据历年雨季到来时间,结合矿井涌水量及涌水来源实际情况,联合排水试验定于4月30日早班开始进行;3、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路线、设备情况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设在主水泵房,排水路线由水泵房水仓通过排水管路排放到主井地面污水处理厂,为一级排水,排水管路两路,管径75mm,排水路线总长700米,到水仓垂深120米。

主水仓容积200立方米,呈长方形,安装80D-50×3水泵3台,配电机YB225M-2,功率37kw,单级水泵扬程50米,排水量为43m3/h。

4、联合排水试验准备工作1)由机电队首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设备是否正常,闸阀、管路是否完好;2)各排水设备监测必须安装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沟、水池、水仓(主、付水仓已于4月30日前按排清理完)必须首先进行检查、清理。

4)各水仓必须在试验前装满水,并进行测量计算。

5)联合排水试验时,在井底车场机电硐室安排机电工1人,地面变电所安排机电工1人,水泵工1人,管路检查工1人,主井地面1人,瓦斯检查工1人,安全科2人,总指挥1人。

随时掌握排水,供电及安全情况,保证联合排水试验的安全顺利进行。

6)在联合排水试验时,井上下通讯系统必须畅通。

5、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4月30日上午8:30开始试验;2)首先测得水仓盛水水位深度4m,容水量200m3;3)启动主排水泵和备用水泵开始排水,到10:40分结束,测水位标高0.8m,剩余容水量90 m3。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主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联合试验报告二O一二年五月二日主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联合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科负责组织相关生产人员在汛期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一、矿井主排水系统状况我矿副立井低主水泵房承担着井下的涌水排至地面的任务,泵房排水系统概况如下:1、泵房有主排水泵3台,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2、主排水管路2条,为无缝钢管,使用1趟、备用1趟;水泵技术特征表二、联合排水试验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井下排水联合试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雨季安全渡汛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检验工作、备用、检修水泵同时运行情况,主排水管、备用排水管同时排水状况,能否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时排水要求。

三、联合排水试验定于2012年5月1日早班8点开始进行,为期两天。

第一天(5月1日)为单泵运行,第二天(5月2日)为双泵运行。

四、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能够顺利进行,特成立联合排水试验领导组:组长:马永军副组长:苟秋林刘赵祥貟海峰成员:张海栋董龙杰刘海平师烨刘万龙许俊家马进科1、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统一指挥试验工作。

2、为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成立电气、机械、地面测水、监测监控、资料五个专业组。

①电气组由张海栋任组长,负责井上下供电;②机械组由刘海平任组长,负责泵房的开停泵及管路检查维护等工作;③地面测水组由董龙杰任组长,负责测定水量工作,并做好记录;④监测监控组由貟海峰任组长,负责监测监控检查维护工作;⑤资料组由师烨负责,做好试验技术资料的记录收集、归档工作。

五、安全措施1、事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相关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及设备调配,确保正常;2、各排水备用设备必须安置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沟、水池必须检查清理;4、准备好各种相应工具。

六、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2012年5月1日上午8时整开始试验;2、5月1日为单泵运行,记录见下:早班:09点30分至13点35分计排水4小时05分中班:17点30分至21点40分计排水4小时10分夜班:02点00分至05点00分计排水3小时00分小计:5月1日单泵运行共排水时间为11小时15分3、5月2日为双泵运行,记录见下:早班:09点30分至11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中班:15点30分至17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中班:22点00分至23点3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夜班:03点30分至05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小计:5月2日双泵运行共排水时间为6小时00分七、结论资料组在各点记录水泵运转前、后的有关电压、电流、压力等数据均符合规定值。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一、概述本试验旨在了解联合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水质状况以及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为联合排水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选取了位于城市区域的一处人口比较集中、下水道灌溉用水需求较大的小区。

2、试验方案①排水信息采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记录设备,实时采集下水道中流量、水位等信息;②水质分析:对排放进入下水道的污水进行采样分析,包括氨氮、总磷、总氮、COD等主要指标;③试验组织:整合创新联合排水设备,进行排水、过滤、灌溉等试验和观察。

3、试验周期本试验周期为三个月,分别为建设评估期、试运行期和试验比对期。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1、排水效果试验期间共采集到40天数据,按日平均计算,试验小区每天的平均排水量为10立方米。

在试运行期中,联合排水设备运行良好,没有出现排水量不足或过多的情况。

2、水质状况试验期间,采集了下水道中采样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排放进入下水的污水的氨氮、总磷、总氮、COD等主要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表明联合排水设备能够有效减少污水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

3、试验比对在试验比对期中,对照组小区和联合排水组小区在排水量和水质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联合排水小区在排水量和水质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区,表明联合排水设备在排水处理中具有优异的效果。

四、评价分析在试验期间,联合排水设备运行稳定,排水量充足,水质达到环境标准,表明该系统可行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住宅小区的排水处理。

联合排水设备具有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和运维简单等优点,而与传统的分流排水方案相比,联合排水更符合城市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理念。

五、建议和展望尽管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排水设备具备优良的性能,但在实际推广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原始数据采集、设备优化和智能化运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继续完善排水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提高联合排水方案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排水试验

联合排水试验

1#、2#井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一、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泵试验能够顺利进行,五家沟煤矿成立指挥部。

组长:丁飞田(由机电矿长担任)副组长:曹志新成员:张福胜、马勇、张树强、张正银、李继跃、李功1、指挥部设在(或调度室),统一指挥试验工作。

2、为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成立电气、机械、地面排水、测水、资料五个专业组。

1、电气组阎世勤任组长,负责井上下供电;2、机械组由张海任组长,负责泵房的开停泵及管路检查维护等工作;3、地面排水组由吕成礼任组长,负责保证地面排水的疏导与畅通工作;4、测水组由赵敏任组长,负责测定水量工作,并做好记录;5、资料由王秀负责,做好试验技术资料的记录收集、归档工作。

二、井下水泵房排水系统的简介1#井水泵房配(主排(2)、备用、检修)四台同型号的水泵其中两台在检修,一台备用,其余一台能工作。

1、其中两台水泵型号:MD155-30*8 一台工作,另一台检修。

另两台MD155-67*5 一台备用,一台检修2、流量:155m³∕h3、扬程:其中两台240米,另两台355米4、电动机型号:YBK2-355L2-4 YB2-355M1-25、额定容量:其中两台185KW .另两台220KW6、额定电流:189.3/109.3A. 219/126.6A .7、额定转速:1480r∕min. 2973r∕min.8、排水管道规格:159*2无缝钢管2#井水泵房配(主排、备用、检修)三台同型号的水泵其中一台在检修,一台备用,其余一台能工作。

1、其中三水泵型号:MD155-67*6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另一台检修。

2、流量:155m³∕h3、扬程:402米4、电动机型号:YB2-355L1-25、额定容量:其中两台185KW .另两台280KW6、额定电流:485.2/280A.7、额定转速:2980r∕min.8、排水管道规格:159*2无缝钢管三、联合排水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关于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矿于6月1日前完成排水供电线路、供电机组、主排水泵、备用排水泵、检修泵、排水管路等设备的安装检修工作,完成水仓清淤工作。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联合排水试验报告1.0 背景介绍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除了正常排水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联合排水试验,以测试排水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介绍联合排水试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2.0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本次联合排水试验的目的是测试该城市排水系统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的反应,并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指导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2.2 实验范围本次试验对象为该城市的排水系统,同时还将进行气象条件的变化,以模拟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排水情况。

2.3 实验流程本次试验持续时间为5天,为确保实验的实效性,我们将按照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设计:第一天:模拟晴天气象条件下的排水情况第二天:模拟阴天气象条件下的排水情况第三天:模拟大雨气象条件下的排水情况第四天:模拟风沙天气条件下的排水情况第五天:模拟高温气象条件下的排水情况2.4 数据采集方法本次试验将实时记录排水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以评估系统被测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控制中心:一些与排水系统相关的信息将储存在控制中心。

例如,铭牌、计时器数据、倒计时器、天气数据等。

感应器:我们将在排水系统的不同部分放置感应器,以便实时记录数据。

安全设备:为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我们还将安装各种安全设备。

3.0 实验过程3.1 实验第一天整个实验开始时,天气是晴朗的。

我们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测试了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记录了各项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并解决在排水系统中发现的问题。

3.2 实验第二天第二天试验的天气是阴天。

系统运行良好,但我们监测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前一天晚上的垃圾清理工作等导致的排水问题。

3.3 实验第三天第三天的天气是大雨。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对排水系统进行试验非常重要,因为雨量大会使系统产生不同的反应,需要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省瓮安煤矿弘泰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单位:机运科、安全科编制时间:2016年6月3日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为了检验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矿区生产矿井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结合我矿实际,于2016年6月2日上午9时到16时组织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

一、组织机构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本次试验,成立试验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拥军组员:园林洪谷雷仁强家进流贵二、准备工作1、水泵工、维修工、管道工、井下电工等相关人员全部在各自规定岗位待命。

2、制定安全措施、在试验前进行贯彻。

3、试运转前要对矿井排水系统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4、水仓要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5、排水管道要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疏水畅通。

6、上、下排水沟要进行彻底清挖。

7、防治水设施要进行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8、备齐各种测量仪表及工具。

三、试验方案水泵的联合运行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工作是两台或多台泵通过一条(或多条)管道排水,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管路中的排水量;同时我矿采用同型号的水泵。

同型号的水泵并联工作,没有极限工况点的问题,操作管理方便,并联效果好。

故我矿水泵联合运转采取并联的方式运行。

泵房中有3台水泵,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该泵房1台为工作水泵、1台为备用水泵、1台为检修水泵。

确定1号水泵为检修水泵。

测试时先测量管路1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再测试管路Ⅱ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两条管路的流量之和,就是该泵房的总排水流量。

水泵型号及参数水泵的流量测试有多种方法,如标准节流装置法、差压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方法。

我矿经比较采用差压式流量计法,采用校验合格流量计进行测量。

测试时先测量管路I水-泵联合运转时的流量,再测试管路Ⅱ联合运转时的流量,两条管路的流量之和,就是该泵房的总排水流量。

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5

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5

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单位:机电科编制:X X X2022年5月1日目录第一节矿井主排水系统概述 (1)第二节人员组织、分工与责任 (2)第三节试验方法和步骤 (2)第四节水泵管路的能力校核 (7)第五节水仓容量的能力校核 (8)第六节、水泵联合试验总结 (8)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第一节矿井主排水系统概述我矿1605水平中央水泵房安装有三台MD85-45×6型水泵,其中1台工作水泵、1台备用水泵、1 台检修水泵,单台水泵电机功率为110KW,单台水泵的额定排水能力为85m3/h,从1605中央水泵房铺设2趟DN150型排水管路,主、副水仓设计容积750 m3。

我矿日前正常涌水量为12m3/h,最大涌水量为32m³/h。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矿井主排水泵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在2022年4月30日对我矿井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现将水泵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如下:一、矿井主排水系统状况我矿副井井底车场中央水泵房承担着井下的涌水排至地面的任务。

泵房排水系统概况如下:主水泵房利用现有3台MD85-45×6型水泵,该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正常涌水时为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为2台工作,1台备用。

选用YB2-315L1-4型防爆电机,功率110kW,电压660V,转速1490r/min。

排水管选用DN150型无缝钢管;吸水管选用DN200型无缝钢管。

二、矿井主排水系统参数及相关数据1.矿井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m3/h,最大涌水量为32m3/h。

2.主副水仓容积主副水仓750m34.水泵主要技术参数主排水管路2条,为热轧无缝钢管。

井底水泵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井底水泵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井底水泵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为检验贵源煤矿五号井排水系统的能力,保障矿井供电、排水系统在雨季或最大涌水量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防止发生淹井事故,按照《贵源煤矿五号井2018年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安排,我矿于2018年4月11日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报告如下: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试矿井供电、排水系统运行指标,验证其是否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要求。

二、矿井排水系统概况(一)供电方式及供电线路分配:1、高压部分:由井下中央变电所一回路7#高爆开关(PBG-10/300)和二回路4#高爆开关(PBG-10/300)分别供电给井底水泵房一回路1号高爆开关(PBG-10/200)和二回路2号高爆开关(PBG-10/200)。

供电电缆分别是两根MYJV3*50mm²/10/8.7+760米。

2、低压部分:井底水泵房6号高爆开关供电给干变(KBSG-200/10)变660V,由馈电开关巷供电。

供电电缆MY3*50mm²+1*16mm²(二)、试验采取的供电方式及能力校核。

1、双回路供电2、供电能力校核:①电缆线载流量及隔爆开关整定所带负荷电流与各供电回路允许载流量比较,必须小于回路允许载流量:电缆为50mm²,根据矿用高压铠装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表查得:为50mm²矿用橡套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为180A,满足要求。

②、所带负荷计算最大电流〈隔爆开关过流整定值〉,水泵电机功率450KW,额定电流31.5A,因PBG-10/100开关采用微机保护器GWZB-10/(6)GY,所以整定值应为Idz≤Ie=31.55A,取 I z=32A,即开关整定值为32A满足要求。

③、电缆电压损失校核电缆电压损失应不超过±5%。

(三)、矿井主排水设备参数:1、水泵:DF155-67×9型矿用多级分段式离心泵3台(工作水泵一台、备用水泵一台、检修水泵一台);扬程603m;流量155m³∕h;2、电机功率450kw;(四)、水仓参数:主水仓:断面7.2m²×100m=720m³:容积720m3。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荔波县更班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2018年5月6日荔波县更班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为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最大涌水量时排水,我矿对的主排水泵及泵房供配电系统、排水管路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由于我矿三号检修泵故障正在检修,所以用两台泵进行试验,在三号泵检修期间,机电队对现在的两台水泵加强管理,保证正常运行,并于2018年5月6日9:00—11:30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8年5月6日9:00—11:30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机电矿长:刘传祥机电队长:李海华电工:欧真奇罗付大水泵司机:欧耀龙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涌水量;(1)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2)矿井最大涌水量:24m3/h;2、水仓容积:主副水仓容积780m3,(主水仓425m3,副水仓255m3)3、主供电电源电缆型号:Ⅰ回路:MYJV22-3×120 1303米Ⅱ回路:MYJV22-3×120 1303米水泵负荷线型号:MYJV22-3×354、控制开关型号:高压开关:PBG9E-400/65、水泵技术特征表:6、水管技术特征表主排水管采用的是无缝钢管,型号为φ2007、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水仓容量的校验: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1)1#泵1#管路单泵单管运行流量115.2m3/h。

(2)2#泵2#管路单泵单管运行流量113.9m3/h。

(3)1#、2#两泵两管运行流量220m3/h。

2、排水系统效率校验:依据2018年5月6日更班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1#水泵效率74.3%2#水泵效率73.5%3、水泵排水能力的校验:(1)按正常涌水量开一台水泵:10×24/115.2=2.1(h)<20(h)排水管路一趟φ160排水管能满足要求。

(2)按最大涌水量开两台水泵:24×24/220=2.6(h)<20(h)排水管路两趟φ160排水管能满足要求。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有限公司2017年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机电运输科二〇一七年四月会审表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水文地质xxx煤矿所在——至——矿段之——段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

——段海拔标高703m(尖岗山)~310m(——河),相对高差393m,属中等切割的低山区。

在——矿段内,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顺岩层走向构成北西南东向山脊,其两侧分布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和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溶槽谷。

——段西及南部邻——河,东抵——县与——县县界。

矿段北侧是玉屏沟,南侧为——河,属长江南岸永宁河上游的分支河流。

在——段内,沿嘉陵江组岩溶槽谷和茅口组岩溶槽谷形成常年流水冲沟,其两侧羽状分支冲沟多为时令沟。

——矿段属永宁河水系。

xxx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四季分明、温暖潮湿、雨量充沛等特征。

夏季多暴雨,冬季多雨雾,年均无霜期347天。

多年平均气温18℃,极端气温-2.5~39.0℃;年均降水量约1146mm,极端年降水量902.2~1597.9mm,其中5~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9~12月多霉雨。

较为丰富的大气降水为形成地表水、地下水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补给水源。

2、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各地层岩性组合、岩石水理性质及富水性,将矿区出露地层第四系(Q)零星或线状分布的松散堆积层视为孔隙含水体;将T1f视为富水性较弱~中等的裂隙含水层;P2x和S2h为相对隔水层;P1q+m为富水性强的岩溶含水层。

xxx煤层位于相对隔水层宣威组(P2x,厚约112m)顶部,宣威组(P2x)下伏为富水性强的栖霞组茅口组(P1q+m)岩溶含水层。

P1q+m岩溶含水层远离煤层底板,岩溶水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

xxx煤层上覆为富水性较弱~中等的飞仙关组(T1f,厚约607m)裂隙含水层,是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本矿属顶板裂隙充水矿床。

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部门:机电科编制人:杨贵平编制日期:2015年4月14日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一、概况1、矿井水文地质特点地表水主要表现在区内雨量充沛,暴雨后有山洪暴发等灾害。

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主要是浅部老窑水以及浅部大量的采空区可能有积水影响。

2、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1)设计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2)根据近两年排水情况预估算,实际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45m3/h。

(2013年5月至今未生产,没有采掘作业)3、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水泵房布置在+1102m水平,井口标高为+1181m,排水垂高79m。

主水仓容积:190m3,副水仓容积:190m3。

(2)水泵型号、数量及相关参数(3)排水管路DN100无缝钢管两趟(单趟约320米),一趟工作,一趟备用,系按专篇设计选型安设。

(4)电源及电控设备电源已实现双回路供电,电源电压660v,使用KS11-200/10/(1台)和KS9-100/10/(1台)矿用变压器, QBZ-120(2台)和QBZ-80(3台)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二、组织措施1、召开专题会为了安全、高效开展联合试验工作,2015年4月7日9时,由总工程师张照延组织了相关领导、科室人员就试验工作事宜进行了开会商讨,并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张照延负责总体调度、协调工作;冯育艳主要负责相关工作的安排、现场指挥;郭银礼负责试验工作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指导工作;杨贵平等成员负责具体试验工作之相关事项。

主要具体工作分工如下:(1)机电科在2015年4月8-9日,对排水系统(水泵、开关、输电线路、管路、水沟等)进行彻底排查、处理。

(2)由安全矿长郭银礼组织,矿留守人员参加。

在2015年4月8-12日将水仓清理完毕,保证有效容积。

(3)由机电科、生产技术科准备相关测量工器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煤矿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XXX煤矿生产调度室
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
目录
一、水文概况 (1)
二、开采现状与涌水量、降水量 (3)
三、组织机构 (4)
四、准备工作 (5)
五、排水系统简介 (5)
六、试验方案 (6)
七、试验记录 (6)
八、试验结果分析 (7)
XXX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的采剥过程中,都会有涌水渗出。

为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及时把水外排。

煤矿每年都要对生产煤矿的坑下主排水泵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水泵的实际运行能力及情况,由此鉴定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排水设备的容量配置是否合理;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及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性能变化,以便及时调节工况,使其高效运转。

对煤矿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0年为了检验煤矿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我矿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于2020年6月1日上午9时到上午11时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验。

一、水文概况
1、地形地貌
本矿位于铜匠川矿区的东南部,地形切割比较严重,沟谷十分发育,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迳流区。

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二型。

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区西北部,标高为1465米。

最低点为XXX,标高为1385米,矿区的地形特征为
侵蚀性丘陵地貌,地形上为一个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状山地,基本呈一斜坡状。

区内地形复杂,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本区大部被风积沙覆盖,区内沟谷纵横,多为向源侵蚀。

2、、水文
区内由西北向东南流向的杨森~XXX,位于矿区的西部,中部为XXX支流,大体上形成“平行状”水系,矿区的北部有一较大沟流过,为本区内的间歇性地表水体。

3、气象
本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沙漠的高源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全年少雨,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最大冻土深度1.50m。

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降雨量为194.7~531.6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5倍。

春冬两季风力较大,一般在4级以上,最大风力可达10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4、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知:本区所处地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照烈度为7度,据了解本区近年来未发生过地震。

5、水源
露天矿工业场地用水取自距工业广场东南方向2km左右的石灰
川内的深水井,供水量为270m3/d。

经化验该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本设计将露天矿坑内排水作为露天矿生产水源,不足部分由深水井水补充。

6、电源
本矿采用两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利用本矿已建有的一回10kV 架空线路,电源引自黄天棉图35kV变电站10kV侧,导线选用
LGJ-70mm2型钢芯铝绞线,线路长度为4km,采用12m砼杆架设。

另一回路电源,由于受矿区供电条件限制采用2台柴油发电机做备用电源。

7、矿井涌水量(初步设计资料)
据现矿井开采时,测量矿坑实际涌水量为40m3/d,说明矿井涌水量较小。

8、煤矿开采中须注意的水文地质问题
由于煤矿所处位置地形切割严重,煤矿开采范围内就有沟谷穿过,坡度较大,且有煤层露头存在,山洪暴发时,可能对煤矿生产产生危害,煤矿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避免淹没矿井,防止水害的发生。

二、开采现状与涌水量、降水量
1、采剥工程:
工作线布置及推进方向:东西向“一”字型布置,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推进。

工作线长度:工作线长度930m。

开采煤层:3-1、4-1、5-1。

开采参数:本矿工作帮现已形成6个采剥台阶,台阶高度10m,台阶坡面70°,采掘带宽度 12m,采煤、剥离最小工作平盘宽度32m。

开采工艺: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

剥离方式:本矿剥离台阶采用
水平分层,剥离物经爆破后由液压挖掘机采装。

2、排土工程:
本矿已实现全内排,排土场6个排土台阶,台阶高度20m;排土台阶坡面角33°。

内排土场最下1个台阶的坡底与采掘工作面之间的安全距离最小为50m。

本矿内排土场排弃方式采用边缘排弃方式,采用汽车——装载机分层排土方式,排土台阶边缘作3%~5%的反坡并设安全挡墙,其高度不低于车轮直径的2/5,卡车靠近台阶坡顶线排土。

剥离物由自卸卡车运至排土场各个水平后,靠近台阶坡顶线安全线以内翻卸,剥离物大部分由卡车翻卸,剩余物由装载机推下坡面。

3、涌水量:
我矿采场积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采场最低点为1365m(5-1#煤煤底板),现采坑内无涌水。

4、降水量:
我矿受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像,涌水主要来源于雨季的降水及汇集的地表水,经查阅资料及往年气象资料计算雨季月平均降水量83.37mm,日平均降雨量为2.779mm,正常降雨迳流量426.2m3/d,暴雨迳流量为2967.24m3/d,地下水日涌水量为40m3/d。

三、组织机构
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本次试验,我矿成立试验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
四、准备工作
1、水泵工、维修工、电工等相关人员全部在各自规定岗位待命。

2、制定安全措施、在试验前进行贯彻。

3、试运转前要对煤矿排水系统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4、储水坑,要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5、排水管道要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疏水畅通。

6、上、下排水沟要进行彻底清挖。

7、备齐各种测量仪表及工具。

五、排水系统简介
1、水泵型号:BQS70-120/3-22/N
额定扬程:120m 额定流量:70 m³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130A
排水管路:管径:80mm 长度: 68m
排水管趟数:1趟垂高:50m
2、水泵型号:WQ80-180-64
额定扬程:180m额定流量:80 m³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130A
排水管路:管径:80mm 长度: 68m
排水管趟数:1趟垂高:50m
六、试验方案
水泵的联合运行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工作是两台或多台泵通过一条(或多条)管道排水,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管路中的排水量;同时我矿在同一水平基本采用不同型号的水泵。

不型号的水泵并联工作,没有极限工况点的问题,操作管理方便,并联效果好。

故我矿水泵联合运转多采取并联的方式运行。

集水坑中有2台水泵,为了测定每台水泵的工作能力,对(1#、2#)进行测定。

测试时测量管路I内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就是该集水坑的总排水流量。

七、试验记录
1、打开1#、2#闸阀,打开联络闸阀,启动1#、2#水泵。

2、待水泵运行正常,排水流量正常后,开始计时。

3、试验结果如下:
实际联合运行时间:2小时
1#排水管流量: 141 m³;
2#排水管流量: 163 m³;
1#、2#联合运行总流量: 304 m³;
1#、2#一小时联合排水量: 152 m³;
1#水泵电机电压:最大值 389 V ,最小值 382 V;
2#水泵电机电压:最大值 390 V ,最小值 383 V;
1#水泵电机电流:最大值 37.4 A,最小值 29 A;
2#水泵电机电流:最大值 138.5 A ,最小值 129 A;
1#水泵电机温度:最大值 39 摄氏度;
2#水泵电机温度:最大值 40 摄氏度;
八、试验结果分析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 h内排出矿井24 h的最大涌水量。

因为我矿的水泵在同一集水坑的水泵为不同型号的水泵,不相同性能的两台水泵可以共用一条管路并联工作,管道中的总流量为两台水泵流量之和,即QI=Q1+Q2,则该水平集水坑的总的流量为:
QH= QHI=Ql+Q2
式中 Q ——联合排水总流量;
QI——管路I的流量;
Q1,Q2:—— 1#、2#水泵的流量。

该排水系统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20 h的联合排水能力为:
QI=20QH=20* 152 m³ = 3040 m³;
经查阅地质资料并且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得到,我矿雨季正常降雨迳流量426.2m3/d、暴雨迳流量为2967.24m3/d,地下水最大日涌水量为40 m³/d。

正常集水量QE=466.2m3/d、暴雨集水量QE=3007.24m3/d。

不管是出于正常降水情况还是出于暴雨降水情况,我矿的排水系统工作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行20 h的排水能力比较20QH >QE,该排水
系统的联合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二百七十八条的要求。

同时在水泵联合运行中,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运行正常,能够满足水泵联合运转的需求。

联合排水试验影像资料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