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代化学2013(博士)期末考试真题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4.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B.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③ ④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1.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A.用①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用②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C.用③所示的仪器配制1L 0.1000mol/LNaCl溶液
A.K+、Na+、Br—、SiO32—
B. H+、Fe2+、SO42—、Cl2
C.K+、Ba2+、Cl—、NO3—
D.K+、Ag+、NH3·H2O、NO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
B.化合物 不是苯的同系物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除甲酸外的羧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N2H4中的N原子可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画出N2H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两种固体制取NH3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

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

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适合所有大学哦!)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C、0、1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B、NaBrC、CH3OHD、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B、高于0℃C、低于0℃D、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B、d区C、f区D、p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8、对于反应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B、6C、3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SiB、CO2C、ZnSD、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B、2C、3D、0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A、ΔHΘ<0B、ΔSΘ<0C、ΔG<0D、ΔfHmΘ<0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2013年北京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13年北京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气:NH3+HC1=NH4C1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 和沉淀c;②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25.(17分)可降解聚合物P的恒诚路线如下(1)A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羧酸a的电离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化合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中,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E→F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

(6)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验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验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机密★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第一部(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答案】D【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故错误;D、燃料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故正确。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答案】A【解析】A、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正确;BC、是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绝空气,故错误D、镁比铁活泼,构成原电池,铁为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错误。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H2O HCO-3+OH-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冒白烟,故正确;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CO2-3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使溶液呈碱性,故正确;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错误;D、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正确。

2013年北京卷,含答案)

2013年北京卷,含答案)

201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1=NH4C1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 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物c;② 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 像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25.(17分)可降解聚合物P的恒诚路线如下(1)A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羧酸a的电离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化合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中,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E→F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

(6)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2013西城期末答案

高考化学 2013西城期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1~9小题,每小题2分;10~17小题,每小题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18.(4分)(1)1(1分)(2)>(1分)(3)c(NH4+)>c(Cl-)>c(OH-)>c(H+)(2分)19.(6分)(1)S(1分)Cu2O(1分)(2)NO3-、SO42-、OH-(2分)(3)H++OH-= H2O(1分)Cu2++2OH-= Cu(OH)2↓(1分)20.(8分)(1)Fe2O3+6H+=2Fe3++3H2O (2分)(2)SO2(1分)因为有Fe2O3生成,在FeSO4中只有......,能..+6..价.S.元素有氧化性被还原。

因此一定有SO2生成。

(1分)(3)2Fe3++SO2+2H2O = 2Fe2++SO42-+4H+(2分)(4)不正确...,因为分解有O2和SO2生成,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2SO2+O2+2H2O =2H2SO4,故无论分解反应是否有SO3生成,都会有此现象(2分)2SO2+O2+2H2O +2BaCl2=2BaSO4↓+4HCl(写此化学方程式也给分)21.(12分,每空2分)(1)① N2(g)+3H2(g) 2NH3(g) ΔH= –92.2 kJ/mol(条件不写也得分)② < ③391(2)① < ②c(NH4+)增大,平衡正向移动③32%22.(12分)(1)2SO2+O2+2CaCO3=2CaSO4+2CO2(2分)(2)①将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2分)②bd(2分)(3)①负(1分)硫酸(1分)②SO32-–2e-+H2O=SO42-+2H+(2分)③H2O H++OH—,在阴极H+放电生成H2,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2分)23.(16分,每空2分)(1)加成反应羟基(2)①OH2C CH2②OH2C CH2OCO+ 2CH3OHCH3O C OCH3OCH2OHCH2OH+(3)CH2CHCH2OCOCH2CH CH2O+ 2NaOH Na2CO32CH2CHCH2OH+(4)①CH2CHCOOH②HO CHCOOHCH3n一定条件O CHCCH3OHOH[]n+ (n-1)H2O(5)acd。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共价键的键参数是指 键长 , 键角 和 键能 。

(2)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弱电解质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的这种关系叫做稀释定律。

(3)化学平衡是指一个化学反应处于 正反应速率 与 逆反应速率 相等的表观静止状态。

(4)在弱电解质或难溶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 与弱电解质或与难溶强电解质不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 使弱电解质或难溶强电解质的 解离度增大 或 溶解度升高 的现象叫盐效应。

(5)气体的分压是指 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 时所具有的压力。

(6)一化学反应的反应浓度(或分压)商Q 与K O比较,当 Q<K O时平衡 正向 移动,而当Q>K O时平衡 逆向 移动 。

(7)分子内 相邻原子或离子间主要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称为化学键。

(9)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系统的 始态 与 终态 ,而与 系统变化的途径 无关。

(11)任何温度都能自发的化学反应必然具有 △H < 0 和 △S > 0 的特点。

(14)体系与环境之间既 无能量交换 又 无物质传递 的体系被称为隔离体系。

(15)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 温度,浓度,压力平衡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被称为 吕查德 原理。

(16)若干个 能级相近 的原子轨道 相互混合 形成 电子云高度集中于某一方向且彼此间获得最大夹角 的新的原子轨道,这种新的原子轨道称为 杂化轨道 。

(17) 摩尔分数是指 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混合物总摩尔数的百分比 。

(20)酸碱质子理论又称为 共轭 酸碱理论。

该理论中酸的定义是: 质子的给出体 ,碱的定义是: 质子的接受体 。

二. 选择题 (单选)1. 下列分子的Δf H 0m (B ,物态,T) 值不等于零的是( C )。

A .石墨(s) B .H 2(g) C .H 2O(g) D .Cl 2(g) 4. 关于缓冲溶液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 B )A.在醋酸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醋酸,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C.在盐酸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5. 某温度下,反应 2A + B= D 的k 0 =5,则反应 2D = 4A +2 B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A.25B. 0.2C. 0.04D.1011.下列水溶液中(各相关物质浓度均为0.10 mol ·L -1),pH 值最小的是: ( A )A. HOAc-HCl 混合溶液;B. HOAc-NaOAc 混合溶液;C. NH 4Cl 水溶液;D. pH = 1的水溶液 12. 反应 H 2 (g)+Br 2 (g)= 2HBr (g) 在800K 时K θ=3.8×105,1000K 时K θ=1.8×103,则此反应是:( B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无热效应的反应;D. 无法确定15. 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 A )A. 电负性;B. 电离能;C. 电子亲核能;D. 偶极矩17.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 (g) + S (s) == H 2S (g) : θ1K ; O 2 (g) + S (s) == SO 2 (g): θ2K ; 则反应:H 2 (g) + SO 2 (g) == O 2 (g) + H 2S (g) 的平衡常数为:( D )A. θ1K -θ2K ;B. θ1K ·θ2K ;C. θ2K /θ1K ;D. θ1K /θ2K18.表示正确的一组量子数是 ( 4 )(1)(4、1、2) (2) (2、0、-1)(3)(3、1、2) (4) (3、2、-2)22.下列哪种条件其过程必然是自发的 ( 4 )(1)△H>0 △S>0 (2)△H<0 △S<0 (3)△H>0 △S<0 (4)△H<0 △S>0三.完成下表表:1表:2表:35. 命名下表中的化学式并指出类别四.回答下列问题2.能否将0.1mol/L的NaOH溶液稀释至C OH- = 1.0×10-8mol/L?答:不能! 因为纯水的自偶解离已经使CH+ = 1.0×10-7mol/L。

2013年全国I卷化学真题+评分细则印刷版

2013年全国I卷化学真题+评分细则印刷版

2013课标全国理综Ⅰ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S 32K 39Mn 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3课标全国Ⅰ,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2013课标全国Ⅰ,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2013课标全国Ⅰ,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10.(2013课标全国Ⅰ,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11.(2013课标全国Ⅰ,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 -D.Br-、CrO42-、Cl-12.(2013课标全国Ⅰ,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13.(26.(2013课标全国Ⅰ,26)(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H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2013北京市各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3北京市各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参考答案2013.1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C D B C B C A题号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D A D D C B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说明:1.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2.化学(离子)方程式2分,不写条件扣1分,不配平扣1分,但不重复扣分。

不写―↑‖或―↓‖不扣分。

3.未标分数的空,每空.........2.分.,不出现0.5分。

15.(共8分)(1)(2)A C D(有错不得分,答对2个得1分,全对得2分)(3)3C(s)+ Al 2O3(s)= 2Al(s)+3CO(g)△H= -(2a-2b) kJ/mol 或△H= 2b -2a kJ/mol (4)8NO + 3O2 + 8OH- = 2NO3- +6NO2- + 4H2O16. (共9分)(1)猜测1:Mg(OH)2(1分)(2)①氢气②稀盐酸(合理均可)③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④CO32- (各1分)(3)2MgCO3·Mg(OH)2 或Mg(OH)2·2MgCO3或Mg3(OH)2(CO3)2(4)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CO3-H+ +CO32-、H2O H++OH-;Mg和H+反应生成H2和Mg2+,Mg2+跟OH-、CO32-生成难溶物Mg(OH)2·2MgCO3,则H+、OH-、CO32-的浓度均降低,促使上述两平衡均向右移动。

故Mg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H2。

17.(共12分)(1)①B ② 0.1 (各1分)(2)①Cl - - 5e - + 2H 2O = ClO 2↑+ 4H +②0.01在阴极发生2H + + 2e - =H 2↑,H +浓度减小,使得H 2OOH - +H +的平衡向右移动,OH -浓度增大,pH 增大(3)2ClO 2+2CN - = N 2↑+ 2CO 2↑+2Cl -13a 50(或3.85a )18.(共14分)(1)2Al+2OH -+2H 2O = 2AlO 2-+3H 2↑ (2)4Co 2O 3·CoO + Na 2S 2O 3 + 11H 2SO 4 = 12CoSO 4 + Na 2SO 4 + 11H 2O Co 2O 3·CoO 可氧化盐酸产生Cl 2,污染环境。

2013无机化学真题

2013无机化学真题
经制得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大多数是____的含____和含____化合物。
24.(每空1分)ψ(r,θ,φ)是描述电子在空间____的波函数。Y(θ,φ)是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第3页共4页
表示ψ(r,θ,φ)的____。R(r)是表示ψ(r,θ,φ)的____。三者的关系式是
____。|ψ|
2
的物理意义是____,电子云是____的形象化表示。
气体状态方程描述。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在某些条件下,偏差较大,因而需要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进行修正。在众多的
修正公式中,范德华方程最为熟知:
V nb nRT
V
an
P + )(−) =
2
2

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公式中a, b也为常数。试回答:
34.(6分)试指出[Cr(H2O)6]3+和[Zn(H2O)6]2+有无颜色,为什么?
35.(4分)在酸化的FeCl3溶液中加入KI
(1)是否可以制得FeI3?
(2)请写出并配平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H2SO4,得到的SO2在298.15 K和101.325 kPa下的体积为411.1 mL。求此铝黄
铜中各组分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通用气体常数R为8.314 J·mol
−1
·K
−1
,Al
的摩尔质量为26.982 g·mol
−1
, Zn的摩尔质量为65.39 g·mol
−1
, Cu的摩尔质量
为63.546 g·mol
其标准平常常数K
Θ
=1.89×10
−9

201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部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B C 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A.A B.B C.C D.D2.(6分)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3.(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4.(6分)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5.(6分)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6.(6分)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B.t/℃2550100K W/10﹣14 1.01 5.4755.0C.D.C(氨水)/(mol•L﹣1)0.10.01pH11.110.67.(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水KMnO4酸性溶液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水Br2的CCl4溶液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7分)可降解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2)羧酸a的电离方程是.(3)B→C的化学方程式是.(4)化合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的结构简式是.(5)E→F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6)F的结构简式是.(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9.(14分)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4)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10.(12分)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2)将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MnO4﹣+Fe2+=Mn2+Fe3++(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Al(OH)3Fe(OH)2Fe(OH)3开始沉淀时 3.4 6.3 1.5完全沉淀时 4.78.3 2.8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4)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11.(15分)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现象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矿压真题库(矿大北京采矿博士)

矿压真题库(矿大北京采矿博士)

1、运用莫尔-库仑强度曲线推导出以极限主应力σ1和σ3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p26 有问题答:如图1所示,图1 莫尔-库仑准则强度曲线ϕτcot +=c则1312sin 2cot 2NM DM c ϕσσσσϕ=-=++ 解得: 132sin cot 1sin 1sin 1sin c ϕϕϕσσϕϕ+=+-- 总之,莫尔强度理论较全面地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性。

它实用于塑性岩石以及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坏;能体现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的特性;能解释岩石在三轴等比压缩条件下不破坏(因强度曲线在受压区不闭合)和三袖等拉条件下会破坏(因强度曲线在受拉区闭合)的现象。

莫尔认为,固体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材料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即极限剪应力),剪应力不仅与材料端面性质有关,并与作用在端面上的主应力有关。

2、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加以解释p50答:1、在弹性条件下图2 弹性条件下圆形巷道应力分布图 图3 塑性条件下圆形巷道应力分布图如图2所示,根据弹性力学可以得到)1(22211r r t +=σσ )1(22211r r r -=σσ①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7L 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

②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且与E 、μ无关。

②t σr σ的分布和角度无关,皆为主应力,即切向和径向平面均为主平面。

④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孔局边的切向应力为最大应力,其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尺=2,且与孔径的大小无关。

当t σ=2γH 超过孔周边围岩的弹性极限时,围岩将进人塑性状态。

⑤其他各点的应力大小则与孔径有关。

⑥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因孔周围任意点的切问应刀q 与径向应力久之和为常数,且等于21σ。

2、在塑性条件下如图3所示,由于巷道的开挖,而引起巷道周边的应力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力使围岩产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了塑性圈。

而径向应力r σ与弹性条件下的一致,但切向应力t σ由于塑性变形而使其在巷道边缘不为零,并在巷道边缘到塑性圈是逐渐增大,过了塑性圈,规律与弹性条件下一致。

2013无机化学真题

2013无机化学真题

2013无机化学真题科目名称:无机化学第1 页共4 页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无机化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易变成黄色的是:(A) AgNO3 (B) HBr (C) Na2S (D) NH4SCN2. 下列各元素中,第一电子亲和势代数值(A1)最大的是:(A) Cl (B) Br (C) He (D) F3. 下列各物种中,属于N2H5+的共轭碱的是:(A) N2H4 (B) N2H5OH (C) N2H6+(D) NH34. Co2+的价层电子构型是:(A) 3d74s2(B) 3d7(C) 3d54s2(D) 3d105. 已知0.01 mol·L1某一元弱酸溶液的pH=4.55,则该弱酸的Ka 为:(A) 7.95×108(B) 8.59×107(C) 5.79×102(D) 9.75×1036. 下列各组原子轨道中不能叠加成键的是:(A) px-px (B) px-py (C) s-px (D) s-pz7. 某反应在标准状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A) ΔrHmΘ>0, ΔrSmΘ>0 (B) ΔrHmΘ<0, ΔrSmΘ<0(C) ΔrHmΘ>0, ΔrSmΘ<0 (D) ΔrHmΘ<0, ΔrSmΘ> 08. 反应N2(气)+3 H2 (气)=2 NH3(气) ΔrHmΘ=?92 kJ·mol1,从热力学观点看要使H2(气)达到最大转化率,反应条件应该是:(A) 高温低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高压(D) 低温高压9. 已知:?Θ(Cu2+/ Cu)=+0.34 V,?Θ(Cu+/ Cu)=+0.522 V, 那么?Θ(Cu2++) 为:(A) +0.182 V (B) +0.158 V (C) +0.364 V (D) +0.862 V10. 在下面所列元素中,与氢能生成离子型氢化物的一类是:(A) 碱金属和钙、锶、钡(B) 绝大多数活泼金属科目名称:无机化学第2 页共4 页(C) 镧系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元素11. 互卤化物AX3 中ClF3 是最活泼的,但是液态BrF3 导电性较好,原因是:(A) BrF3 的摩尔质量大(B) BrF3 较易挥发(C) BrF3 较易解离为BrF2+、BrF4(D) 导电性与浓度无关12. 干燥H2S 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是:(A) CuSO4 (B) KOH (C) 浓H2SO4 (D) P2O513. 叠氮酸的结构式是HN1=N2≡N3,1、2、3 号氮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分别为:(A) s p3,s p,s p (B) s p2,s p,s p3,s p,s p2(D) s p2,s p,s p214.下列各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列顺序为:(A) Pm、Pr、Tb、Er (B) Pr、Pm、Er、Tb(C) Pr、Pm、Tb、Er (D) Pr、Tb、Pm、Er15. Au、Pt 分别与王水作用,关于其主要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AuCl2]、H2[PtCl4],均有NO2 (B) H[AuCl2]、H2[PtCl4],均有NO(C) H[AuCl4]、H2[PtCl6],均有NO2 (D) H[AuCl4]、H2[PtCl6],均有NO16. 下列盐中,热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A) NaHCO3< BaCO3<="" na2co3<nahco3<="" p="">(C) BaCO3<nahco3<="" nahco3<na2co3<="" p="">17. 在配体NH3,H2O,SCN,CN中,通常配位能力最强的是:(A) SCN(B) NH3 (C) H2O (D) CN18. 下列有关硼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硼酸是三元路易斯酸(B) 硼酸在冷水中溶解度小,在热水中因部分氢键断裂而溶解度增大(C) 硼酸与多元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物的酸性减弱(D) 在硼酸中硼原子采取sp2和sp3杂化19.21H+31H →42He+1n 此过程的反应类型是:(A) 裂变(B) 衰变(C) 聚变(D) 化合反应20. 在立方面心晶胞中,A 原子占有顶点,B 原子占有面心,X 原子占有A、B围成的所有四面体的空隙,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ABX (B) AB2X4 (C) AB3X8 (D) AB3X4二、填空题( 共 5 小题,共30 分)21.(每空1 分)反应A+B→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υ=k(c(A))1 / 2c(B)。

2013、2012无机化学真题答案

2013、2012无机化学真题答案
硼砂:Na2B4O7·10H2O 在硼砂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的水解平衡:
[B4O5(OH)4]2— + 5H2O ==2H3BO3 + 2[B(OH)4]— 此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硼酸和硼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外加少 量H+,可与[B(OH)4]—结合生成H3BO3;外加少量OH—,可与 H3BO3结合,生成[B(OH)4]—,所以说,硼砂的水溶液是很好 的缓冲溶液。
出2条空轨道,采用d2sp3杂化,形成内轨型配合物,磁矩
小。
d2 sp3
3d5
4s
4p
4d
四、计算题
1.原电池Cu | [Cu(NH3)4]2+(1mol/L), NH3(1mol/L) || H+ (1mol/L) | H2(105Pa),Pt的电动势为0.03V,试计算 [Cu(NH3)4]2+的稳定常数。已知φɵ(Cu2+/Cu)= 0.34V

方向性
三、简答题 1、写出29号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所在的周期、族、区、元素符 号。 答: 29号元素的价电子构型:3d104s1,第四周期, Ⅰ B族,ds区, Cu
2、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F3、NH3分子的空间构型。 答: BF3中B原子sp2杂化,杂化轨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三角形 顶点各有一个F,所以, BF3也是平面三角形; NH3中N原子sp3杂化,杂化轨道构型为正四面体,N在四面体中 心,三个顶点上的H与N成键,还有一个顶点被孤对电子占据, 所以, NH3是三角锥形。
3、CuCl、AgCl、Hg2Cl2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请用一 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
用NH3·H2O即可
CuCl AgCl Hg2Cl2
NH3·H2O 过量

2013年下化学真题答案

2013年下化学真题答案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学科真题答案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1.【答案】C.物质结构与性质。

2.【答案】B.课程标准是高校招生考试的命题依据。

3.【答案】D.模仿。

4.【答案】B.化学复习课。

5.【答案】:C 演示法。

15.【答案】C.16.【答案】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滴加在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显碱性。

17.【答案】A.2 种。

18.【答案】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19.【答案】C.ClO2N NO2NO220.【答案】B.SO2+品红溶液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第21 题12 分,第22 题13 分,共25 分)21.【参考解析】(1)通过《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学生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①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③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策略:①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②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③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④明确必修化学的基础,确认在该模块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⑤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2.【参考解析】(1)“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学生具备的起点能力:①溶液配制的原理;②所需要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③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④操作要领。

(2)重要意义:①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②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③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④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意义的学习,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诊断题(共15 分)23.【参考解析】(1)正确的答案:此方案设计有误,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在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显碱性,否则Cu(OH)2 会被多余的硫酸中和,达不到检验的效果。

20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等选矿学试题答案

20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等选矿学试题答案

2013年高等选矿学试题1、举例说明解决潮湿粘性物料干法筛分的方法和设备特点(10分)。

所谓干法筛分,即是在原煤进入分级筛时,不加冲水,不增加进入分级筛的原煤水分的分级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筛分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合理化布置,干法筛分也能够达到精确筛分的效果。

目前,在选煤生产中,原煤筛分大多采用干法筛分工艺。

主要优点在于:对于动力煤,不增加煤炭水分,保证原煤的发热量不会因为水分增加而降低;对于炼焦煤等需要进一步分选的煤种,采用干法筛分,可以减少选煤系统中的循环水量,减少煤泥水系统的煤泥量,简化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

针对粘湿原煤不容易分层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振动筛的振幅应该保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最佳单振幅为5.5mm,即双振幅控制在11mm。

比较大的振幅使得原煤被抛起时有足够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颗粒分层。

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大的煤块或煤粒团位于物料层的上部,末粉煤位于物料层的下部,也就是接近筛面的位置,有利于筛分的进行。

(2)振动筛的筛面倾角尽可能选用大倾角,筛机入料端倾角应该300;筛面理想长度为2.4m-3.6m;筛板的形式应采用长孔的模式,长孔的长宽比为5:1或3:1,此时筛机的振动频率控制在15r/s。

(3)G 值的调整。

G值是筛面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根据物料筛分理论,除了要考虑筛板的开孔率、自清理能力,还要考虑筛面的抛射强度。

粘湿原煤的分层需要筛面产生一个足够的抛射力,使物料抛散开。

按照近代建立的筛上物料群间冲击或碰撞传递理论的分析,抛射强度K=3.3己不再具有临界意义。

由于粘湿原煤彼此间张力作用大于普通原煤,因此需要更大的抛射力才能够完成。

对于普通原煤的抛射强度在分层段为4.1一4.3,而粘湿原煤需要的抛射强度为4.5-4.7。

适当改变G值可以得到合适的抛射强度,G值的调整与激振频率、筛面角度、振幅、激振器的安装角度等有关系,一般激振器的安装角度为45度(4)料层厚度的调整。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化学2012-2013试卷试卷A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化学2012-2013试卷试卷A

中国矿业大学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大学化学B 》试卷 ( A )卷课程编号:08060002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班级序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就基态钠原子的最外层3s 电子而言,下列各组量子数(n , l , m , m s )中正确的是 ( )。

(A ) 3,1,-1,+1/2 (B )3,1,-1,-1/2 (C ) 3,0,0,+1/2 (D )3,0,-1,+1/2 2. 下雪后,往马路上洒融雪剂使雪融化是利用稀溶液的哪一性质?( )(A )沸点升高 (B )凝固点降低(C )蒸汽压下降 (D )渗透压降低3. 往含有Ag 2CO 3固体的Ag 2CO 3饱和溶液中加少量Na 2CO 3溶液,则: ( )(A )沉淀增加 (B )沉淀溶解 (C )无现象 (D )无法判断4. 已知:22()()()Mg s Cl g MgCl s +→,1624r m H kJ mol Θ-∆=-⋅,则该反应 ( )。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 (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 (D )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低温下,正向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5. 下列各组物质能配制成缓冲溶液的是( )(A )NH 3中加少量NaOH (B )NH 4Cl 中加少量HCl (C )NH 3中加少量HCl (D )NH 3中加少量NaCl6. 一容器中,反应O 2(g)+ 2H 2(g)=2H 2O(g)达到平衡后,增加系统的总压力,平衡将会()(A )向正方向移动 (B )向逆方向移动 (C )无明显变化 (D )不能判断 7.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有:( ) (A )诱导力和取向力 (B )取向力和色散力(C )诱导力和色散力 (D )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 8. 下列分子中几何构型为三角形的是( )(A )SO 2 (B )BF 3 (C )NH 3 (D )PCl 3 9. 根据32(/)0.77Fe Fe V θφ++=,2(/)0.44Fe Fe V θφ+=-和2(/)Cu Cu θφ+=0.34V 判断下列不能共存的物质是( )(A )Fe 3+和Cu 2+ (B )Fe 3+和Cu (C )Fe 2+和Cu 2+ (D )Fe 2+和Cu10. 对某一化学反应,下列哪种情况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更快?( )(A )r G Θ∆越小 (B )r H ∆越小 (C )r S ∆越小 (D )a E 越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的打×,对的打√)1.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经典式的轨道,并需用统计规律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现代化学》考试题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以C60为例,谈谈富勒烯的结构特点。

富勒烯(Fullerene)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类新型球状分子。

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一系列球形分子的总称,是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

富勒烯中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三个碳原子相连形成a单键,剩余P轨道在球壳外围和内腔形成球面离域大兀键,相当于一种封闭而中空的稠环芳香碳素体。

在富勒烯中,只有五元环和六元环两种碳环,根据欧拉公式可知,五元环的数目固定为12个,而六元环的数目n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n=N/2一10,其中N为碳原子数。

.Kroto认为C60可能具有类似的球形结构,在结构上达到稳定.该设想经过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C60分子为封闭的笼状结构假设.即C60为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形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边形面和20个六边形面,60个顶点分别由60个碳原子占据,与足球结构类似,所以也称之为“足球烯," ( Footballene) . C60等不含氢原子但有不少双键,按有机化学习惯称作烯.由于这类分子不属于烃,而命名却用烯,人们不太容易接受,所以习惯上人们称之为“巴基”. C60分子点群为I h,具有五重对称性,分子中60个碳原子完全等价.由于球而弯曲效应和五元环的存在,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介于石墨晶体中、sp2和金刚石中sp3杂化之间.2、简述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

碳是自然界性质独特的兀素之一,它可以通过Sp3杂化或Sp2杂化,分别形成近乎各向同性的金刚石结构或各向异性的六角网格石墨层状结构。

石墨层面内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电子形成的σ键及2P Z轨道电子形成的π键相联结,形成牢固的六角环网状结构,而层间则以微弱的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相结合。

层面内与层间键合力的巨大差异,导致石墨晶体结构遭到破坏时,总是碎化为微小尺度的片状微晶。

当石墨微晶的尺寸很小(介观层次,1nm}-1 00nm)时,由于微晶中只有数目有限的碳原子,石墨层边缘具有悬挂键的碳原子的相对密度很大,此时,为了使系统能量达到最低,这些具有悬挂键的碳原子就会相互结合成键,从而使石墨平面弯曲封闭形成闭合的壳层结构一一富勒烯和碳纳米管。

3、简述导电高分子的类型。

以一种为例,简述其应用前景。

导电高分子是指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后可以由绝缘体向导体或半导体转变的含π电子共轭结构的有机高分子的统称。

以聚苯胺为例,聚苯胺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导电性、氧化还原性、催化性能、电致变色行为、质子交换性质及光电性质等,而最重要的是聚苯胺材料的优异的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

将聚苯胺进行参杂,及其各种材料进行混用表现山更多的优异性,作为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器件等。

聚苯胺在国防上业中的应用在国防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电磁屏蔽、微波吸收材料和塑料电池。

聚苯胺导电纤维的应用聚苯胺制各导电纤维,不仅导电性优良持久,而且通过改变掺杂酸的浓度,很容易调节纤维的电导率这是其它纤维所小具各的优良性质。

聚苯胺在金属防腐领域应用聚苯胺防腐涂料是一种新型的涂料,不光具有防腐的性能而且更加环保。

应用聚苯胺还是一种良好的防污材料,以它为主剂的防污涂料不仅能防除藤壶等海生物,还能刘海生物的前期附着物粘泥有防除作用,达到长效防污的目的,而且其不含氧化亚铜和有机锡等物质是新一代无毒防污涂料。

4、简述环糊精的结构特点。

答:β一环糊精(简称β- CD分子外形呈截锥状,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单元采取未扭曲椅式构象,作为毗喃葡萄糖单元“4C1构象结果,β一环糊精分子中所有伯轻基均座落于环的一侧,即葡萄糖单元6位羟基构成环糊精截锥状结构主面(较窄端),而所有仲羟基座落于环的另一侧,即2位和3位羟基构成环糊精截锥状结构次面(较阔面)。

环糊精内壁由指向空腔C1和C5上的氢原子及糖苷键氧原子构成,使其空腔内部有较高电子云密度,表现出一定疏水性;环糊精次面仲羟基则使其大口端和外壁表现为亲水性。

5、何谓超分子化学?超分子与普通分子有何区别?答:以共价键为基础,以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可称为分子化学(molecular chemistry);以多种弱相互作用力(或称次级键)为基础,以2个以上分子通过这种弱相互作用高层次组装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可定义为“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也称为超分子化学(supermolecular chemistry)。

与原子间由化学键作用而形成分子的分子化学不同,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缔结而形成复杂有序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聚集体的科学,这种分子聚集体简称超分子。

换言之,超分子化学是研究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功能体系的科学。

而普通分子是用经典理论来解释其结构的,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单位,分子一经形成,就处于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力场控制着分子的空间结构同时也影响物质性质。

而超分子化合物是由主体分子和1个或多个客体分子之间通过非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而有组织的化学体系。

主体通常是富电子的分子,可作为电子给体(D),如碱、阴离子、亲核体等。

6、说明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中有机元素的变化规律,并简单分析原因答:煤中有机结合态的微量元素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大分子吸附的微量元素和以共价键相连的微量元素。

煤中与微量元素结合的有机官能团主要有梭基(一COOH) ,羟基(一0 H) ,琉基(=SH)和亚氨基(=NH)等。

在煤化作用早期,煤中许多潜在有毒微量元素有机结合态含量占优势,随着煤化作用增加,明显降低。

褐煤中由于含大量的腐殖酸,腐殖酸可与金属阳离子化合形成金属鳌合物,同时腐殖酸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可吸附一定量的金属离子。

煤化作用增加,腐殖酸失去脂肪族侧链和含氧官能团,特别是羧基(一COOH)和羟基(一OH)的大量减少,形成金属鳌合物含量减少。

同时碳含量增加,分子量增大,芳香度提高,琉基(=SH)和亚氨基(=NH)等官能团的键合力降低。

因此低煤级煤中有机态的潜在有机微量元素含量高,而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中微量元素却以无机态占主导地位。

7、简述煤低温热解和高温热解的条件及产物的异同答:煤低温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惰性气氛中,500- 6500C的温度区间,持续加热升温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是最基本的行为,煤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半焦、煤焦油和煤气。

煤热解的产物的性质分布受煤的性质、加热速率、热解温度等特定条件的影响。

半焦产率根据煤种不同和热解工艺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别,一般占原煤量的50%左右。

半焦热值高于原煤(对褐煤可提高50%一80% ),反应活性好。

依据原料煤灰分不同,得到的半焦灰分也不同。

煤焦油的产率也和煤种以及热解工艺有关,一般占原煤量的5%左右。

煤气的产率和品质与热解工艺有很大关系。

煤高温热解后的产物有焦炭、焦油和煤气原煤的热解温度为1 000℃一1 400 ℃,随着煤种的不同,在不同温度段的产物变化也不尽相同。

8、什么是洁净煤技术?答:传统意义上的洁净煤技术主要是指煤炭的净化技术及一些加工转换技术,即煤炭的洗选、配煤、型煤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国外煤炭的洗选及配煤技术相当成熟,已被广泛采用;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

它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根据我国国情,洁净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

9、简述现代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答:进入21世纪,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再次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石化产业的稳健发展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伴随着此轮国际油价的高位盘整,再加上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态势,自2002年以来,中国又掀起新一轮煤化工产业发展与投资热潮。

一时间,各地纷纷规划和实施各类煤化工项目。

石油己经具有了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西方势力通过控制石油价格来遏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己经超过55%,预计2020年将达到70%,国家能源供给安全而临巨大挑战。

当前,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将那些工艺技术水平落后。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单位产品能值低的低端煤化工产业的比重降下来工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可以考虑提高煤化工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结构比例; 要进一步在整个煤化工产业中继续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尽可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充分利用,注重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多个源头实现整个产业的节能降耗。

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产业内多联产及系统整体优化走出煤化工产业新型节能之路;培育煤化工产业节能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致力于煤化工产业节能工作的节能服务和管理队伍。

加强煤化工产业节能中的能源统计与计量做好统一折标系数规范节能核算方法等基础性工作。

10、简述煤炭气化过程的主要评价指标答:煤气化工艺性能主要评价指标有①有效气体成分含量,煤气是CO,H2,CO2,CH4,N2,NO2,H2S,SO2等多组分混合气体,同时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O2和水蒸气,CO和H2是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气体,其总量一般在70%以上。

②煤气产率,煤气产率是反映煤气化产量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煤气产率是指气化单位重量的原料煤所得到的标准状态下煤气体积数。

③碳转化率,碳转化率是指在气化过程中消耗的(参与反应的)总碳量占入炉原料煤中碳量的百分数。

④煤气化消耗指标,煤气化消耗指标是反应气化过程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煤气化消耗指标是指生产单位煤气有效成分(CO+H2)所消耗的煤炭量或气化剂量。

工业上,单位煤气有效成分常采用1000m3的(CO+H2)为单位。

考察上述煤气化性能评价指标,可以看出这些气化性能评价指标并不完全独立。

其中有效气体含量指标(CO+H2) %与CO%和H2%完全相关,而各类消耗指标比煤耗、比氧耗和比汽耗与产气率、碳转化率及己知的工艺条件如投煤量、氧量和蒸汽量等相关。

二、论述题(按要求选一题,在题目主题不变的前提下,自拟标题,要求打印,不少于3000字,50分)1.生物柴油的制备原理与研究进展2.高分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以一类为例)研究进展3.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在煤化工过程中的迁移与控制(赋存状态、迁移规律、煤气和烟气脱重金属、脱氯技术)4.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原理、种类及应用5.环糊精化学研究进展6.煤泥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7.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强化煤气化反应过程的途径,并分析煤表面灰层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8.煤燃烧过程中PM2.5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