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原理课件第三章

合集下载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1)两种工况下,通过喷嘴的流量均为临 界流量
* * Gcr1 0.648 An p01 01 * * Gcr 0.648 An p0 0
式中,下标“1”为工况变动后的参数(以下 均同)。
若把蒸汽当成理想气体,利用其状态方程 P/ρ=RT,则上式可写成
Gcr1 Gcr
* * p01 01 * * p0 0 p01 T0 p0 T01
在作级的变工况估算时,通常略去动 叶顶部的间隙漏汽,这样两工况下的流量 Gcr、Gcr1又可用喷嘴的汽流参数表示,即 有
Gcr 2k 1 * k k n p0 ( ) n n * An k 1 RT0 Gcr1 2k 1 * n p01 ( * An k 1 RT01
(二)设计工况和变动工况下,级 均为亚临界状态
在此条件下,汽轮机任意一级喷嘴出口 截面的连续方程式为 G=μnAnCıtρıt 或
G [ n An 2t
1t 2ht ] 1 m 2t
方括号内的部分表示级的反动度等于零 (P1=P2)时,通过该喷嘴的流量,用G‘表 示,G’流量也可以表示为(假定初速度为零)
(二)级组前、后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第一节 喷嘴的变工况
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研究喷嘴变工况,主要是分析喷嘴前后压 力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喷嘴的这种关系 是以后研究汽轮机级和整个汽轮机变工况特 性的基础。
(一)喷嘴初压P0*不变而背压P1变 化时
(1)当Pı>Pсr(εn>εcr)时,随着背压Pı的减 小,如图3-1所示,流量G沿CB线逐渐增加, 可按下式计算:
2 k n1 k 1 k n1
2
k 1
)
p1 n * p0

第三章 汽轮机辅助系统

第三章 汽轮机辅助系统

2、保护系统工作原理
• 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 • 它包括:执行器件(蒸汽管道上的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传感 器(测定转速,凝汽器压力、润滑油压等物理量)、阈值探测器、逻 辑处理器(根据阈值探测器的输出状态控制执行机构)、电源。 • 当测得的某些参数达到预定值时,汽轮机保护系统通过关闭进汽阀 使汽轮机脱扣。
三、汽轮机调节系统
1、系统功能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组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汽轮 机蒸汽量。 在稳定工况下,保证转速不变而且为规定值; 当负荷变化时,保证转速的偏差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机组转 速一般只允许在很小范围内变化,以保证供电质量和运行安全,并 确保汽轮机设备免受热力和机械损伤,使机组安全和经济地运行于 各种工况,满足供电的质量要求。
• 若为了维修需长期停运,则要求手动停运油泵和油箱加热器。
二、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
1、系统功能
• 向汽轮机、发电机和励磁机轴系的轴承提供润滑和冷却所需的润滑 油; • 向发电机氢气密封系统提供密封油;
• 向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轴颈轴承提供开始转动和停运时所需的顶轴油 以及在机组启动和停运时投入电动或手动盘车,以使转子均匀加热 或冷却,防止大轴弯曲。
2、系统组成及描述(续)
• 典型的汽机调节系统有:机械式调节系统,液压调节系统、电液调 节系统、或数字电液调节系统。随着高参数,大容量和中间再热技 术的发展,以及为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厂综合自动化水平,国外自20 世纪50年代起研制和发展了汽轮机的电子—液压调节系统,60年代 发展了电液模拟系统,70年代发展了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 目前大型核汽轮机组已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它可分成微机调 节器、操纵员设备、工程师设备、转速测量设备、阀门操作装置和 汽轮机进汽调节阀等组成。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03章陈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03章陈
0 2、工况变动前,渐缩喷嘴的初压 p0 =8.83MPa,初温 t 0 = 500 C ,背压 p1 =
4 .9MPa ,工况变动后,初压降为 p 01=7.06MPa,背压降为 p11 =4.413MPa。
试用分析法和查流量网图解法确定工况变动前后通过喷嘴的流量比系数(温 度变化忽略)。
8
第三节 级组的变动工况

p
2 01
p z21

经改写得:
10
G1 G
2 p 01 p z21 T0 2 p 0 p z2 T01
当忽略温度影响时,为 :
G1 G
上式称为弗留格尔公式。 **
2 p 01 p z21 2 p 0 p z2
对于凝汽式汽轮机来说,可把调节级之外的所有级看成一个级组,这样,
根据前面所讲椭圆方程:
根据上式作图(3—2)的流量网。图中, 1、 m 、 0
1 cr 0 m 1 cr
2 0
2
三个中只要已知其中的
6
二个,则可以求得第三个。然后用温度修正。
二、缩放喷嘴的变工况及流量网(略)
二、级的变工况
2 p 01 p z21 G1 a 2 G p 0 p z2
或者
p01 G1 a p0 G
其中, a A1 ——面积变化之比。 A
13
总结、级组的变工况
(一)级组在临界工况下工作时
级组某一级处于临界状态,一般是末级首先达到临界状态,因末级设计 比焓降最大。
一,级组前、后压力和流量的关系
(一)级组中各级均未达临界工况:
级组为流量相同的若干连续几级组成,根据第二节公式,级组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课件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课件
调节系统:通过改变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
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来控制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调节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关系:调节系统是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两者共同作用于汽轮机的运 行 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作用:保证汽轮机的稳定运行,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 命
汽轮机的运行和维 护
汽轮机的发展趋势 和未来展望
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 制造工艺,提高汽 轮机的耐久性和可 靠性
优化汽轮机的设计, 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 术和监测系统,提 高汽轮机的运行稳 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汽轮机的维护 和保养,延长其使 用寿命和可靠性
发展新型的汽轮机技术
提高效率:通过改进设计、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 降低排放: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副标题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汽轮机的概述
PART Three
汽轮机的工作流程
PART Four
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PART Five
汽轮机的运行和维 护
PART Six
汽轮机的发展趋势 和未来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汽轮机的概述
汽轮机的定义
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主要由汽缸、转子、叶片、轴承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蒸汽进入汽缸,推动转子旋转,从而输出机械能。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发电、船舶、化工、冶金等行业。
THANK YOU
汇报人:
提高可靠性: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制造精度和加强维护,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n cr 时 G n An
2 k 1 2k * * k k p0 0 n n k 1 * * p0 0
n cr 时 G Gcr 0.648An
在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 曲线图中,BC段近似于椭圆 曲线,则:
G G cr n cr 1 cr
G 0.648An G1 1 p G
* 0 * 0
2、喷嘴前后压力同时变化时
* * * G1 1 p01 01 1 p01 * * * G p p0 0 0 * * T0* 1 p01 G1cr p01 * * * T01 p0 Gcr p0
4 2
0 G1
8 G Q GⅢ GⅣ GⅡ I U
G 0.8G L M
V N
0.4G
J
K
喷嘴调节方式与节流调节方式的比较: 1)机组在低负荷时由于调节汽门中节流损失较大, 因此采用节流调节方式不经济,应采用喷嘴调节方式 2)采用节流调节方式,结构比较简单 为了综合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的优点,担任基本 负荷的机组往往设计成在低负荷下采用喷嘴调节方式, 而在高负荷时采用节流调节方式,从而提高机组的经 济性。
2
G Gcr A G1 C Pcr P P1 P1=Pc B
1
2
2

n cr 1 1 cr
β即为彭台门系数,此时通过喷嘴的任意流量G可表示为:
G Gc 0.648 An
* * p0 0
当蒸汽的参数发生改变时,喷嘴流量为: 1、当初压不变时
' p 2)凡全开调节汽门后的喷嘴组前压力均为 0 不变;
3)四个调节汽门依次开启,没有重叠度;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ppt课件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ppt课件
2、相对内效率高:在整机比焓降一定时,可保证每一级在最 佳速度比附近工作;可以使每一级分配的比焓降,每一级的 平均直径和喷嘴高度较为合理,减小叶高损失;由于重热现 象,多级汽轮机前面级的损失部分的被后面各级所利用;多 级汽轮机的余速可以全部或部分被下一级利用。
二、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
三、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
p r p r p r 0 .0 2p r
采用分缸结构时,蒸汽流经两个汽缸的连接管道时的流动阻
力损失:
prprpr 0.1pr
ht3ht3ht3
压力损失: p s p s p s ( 0 .0 2 ~ 0 .0 3 )p s
中低压缸的理想比焓降损失为:
htcht2ht2
精选ppt
16
压力损失:
1、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
Fz1Gc1sin1c2sin2dblbp1p2
pp p1 0 p p2 2
2、作用在叶轮轮面上的轴向推力
Fz24 (dblb)2d1 2 pd4 (dblb)2d2 2 p2 Fz24 (dblb)2d2 (pdp2)
3、转子凸肩上的轴向力
F z 2 4d 1 2 d 2 2 p d p 2 4d 1 2 d 2 2 p
精选ppt
4
第二节 多级汽轮机的损失及汽轮机装置 效率
一、汽轮机轴封系统及漏气损失
查看轴
1、轴封系统
封与弹 簧片结
组成:轴封、轴封冷却器、轴封风机、轴封蒸构图片
汽压力和温度调节器、压力调节器、阀门等。 01
02
2、轴封系统的分类
03
根据功能:轴封供汽、轴封漏气和轴封回汽。 04
根据结构:齿形汽封和光轴汽封
榫口
轴承座
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

汽轮机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汽轮机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叶顶:起加强作用。中短叶片通常用围带将叶片顶 部连接起来构成叶片组;有些叶片在中间用拉金连 接起来构成叶片组。
• 叶型:叶片的基本部分,它构成汽流通道,完成能 量的转换。
– 等截面叶片:叶型沿叶高不变
– 变截面叶片:叶型沿叶高变化
• 叶根:叶片与叶轮相连接的部分。它的结构应保证 在任何运行条件下叶片都能牢靠地固定在叶轮上, 并力求制造简单,装配方便。
• (2)给水除氧的目的:除去给水中溶解的氧及其它 气体,防止热力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和传热恶化,保 证热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 (3)给水除氧方法 – 化学除氧:仅作为辅助手段。 – 物理除氧:采用热力除氧原理
• 2、热力除氧原理
• 亨利定律:单位体积中溶于水中的气体量与水面上 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3、循环水泵 作用是将冷却水加压输送至凝汽器中去冷却汽
轮机的排汽。
循环水泵多采用轴流泵。
四、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一)回热加热器
• 回热加热器是发电厂热力过程中重要的热力辅助 设备,回热循环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就是通过回热 加热器对锅炉给水进行加热,以提高给水温度来 实现的。
• 1.回热加热器型式及应用
• (1)分类
三、凝汽系统及设备
凝汽设备的主要作用 有两方面:一是在汽轮 机排汽口建立并维持高 度真空,增强蒸汽在汽 轮机内的作功能力,从 而提高循环热效率;二 是保证蒸汽凝结并供应 洁净的凝结水作为锅炉 给水。
凝汽设备的组成:凝汽器、 抽气器、凝结水泵

(一)凝汽器
• 凝汽器的分类:表面式和混合式
• 表面式凝汽器的结构
• 其它分类方法: – 按汽流方向分类:轴流式和辐流式 – 按用途分类:电站汽轮机、工业汽轮机、船 用汽轮机 – 按汽缸数目分类:单缸、双缸、多缸 – 按机组转轴数目分:单轴、双轴 – 按工作状况分类:固定式、移动式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图1-4渐缩喷嘴的β曲线(k=1.3)
图1-5带有斜切部分的渐缩喷嘴
图中AB是渐缩喷嘴的出口截面,即喉部截面。 ABC是斜切部分,喷嘴中心线与动叶运动方向 成α1角。当喷嘴进汽压力为p0,且作不超临界 膨胀时,汽流将在出口截面AB上达到喷嘴出 口处压力p1,这时在斜切部分汽流不发生膨胀; 但是在超临界的情况下,即εnεnc时,AB截面上 的压力只能达到临界值,p1=p1c。当喷嘴出口 压力pl小于临界压力p1c时,汽流在斜切部份将 发生膨胀。 汽流在喷嘴斜切部份发生膨胀时,除了使汽流 速度增加而大于音速外,汽流的方向也将发生 偏转,不再以α1角流出,而是以(α1+δ1)的角
第三章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近代大功率汽轮机都是由若干个级构成的多级 汽轮机。由于级的工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整个汽轮机的工作过程,所以对汽轮机工作 原理的讨论一般总是从汽轮机"级"开始的,这 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全机的内在规律性。 "级"是汽轮机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在结构上它 是由静叶栅(喷嘴栅)和对应的动叶栅所组成。 从能量观点上看,它是将工质(蒸汽)的能量转 变为汽轮机机械能的一个能量转换过程。
式中h0、h1---蒸汽进入和流出叶栅的焓值,J/kg; c0、c1---蒸汽进入和流出叶栅的速度,m/s; 其微分形式为 cdc+vdp=0 (1-6) 对于在理想条件下的流动,没有流动损失,与 外界没有热交换,也就是说在比等熵条件下, 在叶栅出口处的流动速度为理想速度c1t,则
(1-7) 二、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
v-气体比容,m3/kg; T-热力学温度,K; R-气体常数,对于蒸汽,R=461.5J/(kg· K)。 当蒸汽进行等熵膨胀时,膨胀过程可用下列方 程式表示 pvk=常数 (1-2) 其微分形式为 (1-2a) 式中:k为绝热指数。对于过热蒸汽,k=1.3; 对于湿蒸汽,k=1.035+0.1x,其中x是膨胀过程 初态的蒸汽干度。

汽轮机原理课件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课件第三章

Fz1 m1 × ( p01 p21 ) = Fz m × ( p0 p 2 )
滑压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滑பைடு நூலகம்运行的概念
汽轮机滑压运行时,调节汽门全开或开度不变。根据负荷大小调节进入锅炉的 燃料量,给水量和空气量,使锅炉出口汽压和流量随负荷升降而升降,但出口 气温不变,因此汽轮机的进汽温度维持额定值不变,而进汽压力与流量都随负 荷升降而增减,可借以调节汽轮机的功率。 汽轮机的近汽压力随外界负荷增减而上下滑动,故称滑压运行,也称变压运行。
喷嘴配汽
1. 喷嘴配汽与节流配汽相比,节流损失较小,效率较高,这是喷嘴配汽的主 要优点。喷嘴配汽调节级即使各个调节汽门均已全开,仍部分进汽,且调 节级的余速不能被利用,而节流配汽初容量小外,第一级就是全周进汽, 没有部分进汽损失,而且第一级的余速动能可被第二级利用,因此在额定 功率下,喷嘴配汽汽轮机的效率比节流配汽的稍低。 喷嘴配汽的主要缺点是,定压运行时调节级汽室几个高压级在变工况下温 度变化都较大,从而引起较大的热应力,这常成为限制这种汽轮机迅速改 变负荷的主要因素。 喷嘴配汽汽轮机不论定压运行还是滑压运行,即可承担基本负荷,又可用 于调峰。定压运行的背压式和调节抽汽式汽轮机易采用喷嘴配汽方式,以 减小节流损失。
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的临界流量之比为 表明在不同工 c 况下的喷嘴的临界流量正比于处压或滞止初压。 设计工况与变工况下喷嘴均为亚临界工况,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则流量 比为 G 1 = β 1 × p 01 G β p0 渐缩喷嘴初压背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关系见课本P133).附带说明:图中 虚线对渐缩喷嘴不适应,但适用于缩放喷嘴,曲线哟一定的物理意义。 滞止初压,滞止初比容于喷嘴面积不变时,设计背压减小会使喷嘴的流 量降低。原因是随着设计背压的减小,设计压比减小,缩放喷嘴的膨胀 度必然增大,而出口面积已规定不变,故膨胀度增大使缩放喷嘴喉部面 积减小,于是缩放喷嘴的流量随临界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另从连续性方 程Gt=An*Ct/Vt来看,由于超音速区域随压比减小,即随着比焓降增大, 比容增大的较大而流速相对增加的较小,因此当设计背压降低时,喷嘴 面积不变,流量必定减小。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三章.ppt

《汽轮机原理》讲稿第三章.ppt

n
即有: hti
> H t
i 1
也就是:
n i 1
hti
= H t
+H t
= H t
1
H t
H t
H
H t
t
称为重热系数。则上式写成
n
中国•武汉
h = H (1+α) Wuhan,430074,P.R.China
ti
t
Tel:027-87542418 Fax:027-87540724
9
i 1
shhuang1@
Wuhan,430074,P.R.China Tel:027-87542418
Fax:027-87540724
4
shhuang1@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 HUST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蒸汽在多级汽轮机中膨胀作功过程和在级中的膨 胀 作 功 过 程一 样。作功过程是重复的,但参数是变化的。
外界的空气将通过 的经济性。
间隙流
入汽缸内,破坏真
空,也会降低机组 Wuhan,430074,P.R.China Tel:027-87542418 Fax:027-87540724
14
shhuang1@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HUST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8
中国•武汉 Wuhan,430074,P.R.China
Tel:027-87542418 Fax:027-87540724 shhuang1@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汽轮机原理课件

汽轮机原理课件

3.按汽流方向分: 3.按汽流方向分: 按汽流方向分
轴流式汽轮机、 轴流式汽轮机、辐流式汽轮机
轴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轴向依次 轴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轴向依次 ---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轴向的,绝大多数汽轮 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轴向的, 机都是轴流式汽轮机。 机都是轴流式汽轮机。轴流式多级汽轮机示意图 辐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半径方向 辐流式汽轮机----组成汽轮机的各级叶栅沿半径方向 ---依次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沿半径方向的。 依次排列,汽流方向的总趋势是沿半径方向的。辐 流式多级反动式汽轮机示意图
5.按进汽参数分: 5.按进汽参数分: 按进汽参数分
新蒸汽压力P 小于1.5MPa 新汽温度t 1.5MPa, 低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P0小于1.5MPa,新汽温度t0一般 小于400℃,容量范围≤ 400℃,容量范围 小于400℃,容量范围≤0.3~3MW 2.0~ 2. 中压汽轮机 P0为2.0~4.0MPa, t0=450 ℃, 3MW~12MW 6.0~ 3. 高压汽轮机 P0为6.0~10.0MPa, t0=540℃, 25MW~100MW 12.0~ 4. 超高压汽轮机 P0为12.0~14.0MPa, t0=540 ℃, 125~300MW 16.0~18.0MPa,典型参数 5. 亚临界汽轮机 P0为16.0~18.0MPa,典型参数 16.7MPa/538/538℃。 16.7MPa/538/538℃。300~600MW 新蒸汽压力大于22.2MPa 6. 超临界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大于22.2MPa , 350MW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和 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 P0 ≥350MW典型参数为24.2MPa/538/566℃和 24.2/566/566℃ 7. 超超临界汽轮机 水的临界参数:22.115MPa, 水的临界参数: , 1.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第三章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况下的⼯作汽轮机的热⼒设计就是在已经确定初终参数、功率和转速的条件下,计算和确定蒸汽流量、级数、各级尺⼨、参数和效率,得出各级和全机的热⼒过程线等。

汽轮机在设计参数下运⾏称为汽轮机的设计⼯况。

由于汽轮机各级的主要尺⼨基本上是按照设计⼯况的要求确定的,所以⼀般在设计⼯况下汽轮机的内效率达最⾼值,因此设计⼯况也称为经济⼯况。

汽轮机在实际运⾏中,因外界负荷、蒸汽的状态参数、转速以及汽轮机本⾝结构的变化等,均会引起汽轮机级内各项参数以及零部件受⼒情况的变化,进⽽影响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这种偏离设计⼯况的运⾏⼯况叫做汽轮机的变⼯况。

研究变⼯况的⽬的,在于分析汽轮机在不同⼯况下的效率、各项热经济指标以及主要零部件的受⼒情况。

以便设法保证汽轮机在这些⼯况下安全、经济运⾏。

本章主要讨论电⼚使⽤的等转速汽轮机在不同⼯况下稳态的热⼒特性,即讨论汽轮机负荷的变动、蒸汽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调节⽅式对汽轮机⼯作的影响。

同研究设计⼯况下的特性⼀样,分析汽轮机的变⼯况特性也应从构成汽轮机级的基本元件⼀⼀喷嘴和动叶开始。

喷嘴和动叶虽然作⽤不同,但是如果对动叶以相对运动的观点进⾏分析,则喷嘴的变⼯况特性完全适⽤于动叶。

第⼀节渐缩喷嘴的变⼯况研究喷嘴的变动⼯况,主要是分析喷嘴前后压⼒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喷嘴的这种关系是以后研究汽轮机级和整个汽轮机变⼯况特性的基础。

喷嘴⼜分渐缩喷嘴和缩放喷嘴两种型式。

本节主要分析渐缩喷嘴的变⼯况特性。

⼀、渐缩喷嘴的流量关系式本书第⼀章已指出,对渐缩喷嘴,在定熵指数k和流量系数µn都不变的条件下,当其初参数p*0、ρ*0及出⼝⾯积A n不变时,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G与喷嘴前、后压⼒⽐εn的关系可⽤流量曲线(如图3-1中曲线ABC)表⽰。

当εnεc时,其流量为(3-1) 当εn≤εc,时,其流量为(3-2) 显然,对应另⼀组初参数(p*10、ρ*01),可得到另⼀条相似的流量曲线A1B1C1(p*01p*0),此时通过该喷嘴的临界流量亦相应地改变为由于初参数不同的同⼀⼯质具有相同的临界压⼒⽐,故各条流量曲线的临界点B、B1…均在过原点的辐射线上,如图3-1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初终参数对汽轮机的影响
• -初温不变,初压升高过多,使主蒸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导管等承压部件 内部应力增加,若调节汽门开度不变,初压增加,致使新汽比容减小,蒸汽流量增加, 零件受力增大,各级叶片的受力正比于流量而增大,特别是末级的危险性最大,因为 流量增大时末级比焓降增大的很多,而叶片的受力正比于流量何必焓降之积,故对应 力水平已很高的末级叶片的运行安全性可能带来危险。

级内为亚临界工况(级内喷嘴和动叶出口气流速度均小于临界速度,则 称该工况为压临界工况)若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可得两工况下的流量的 近似比: G p p
1


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G
p
2 01 2 0
p
2 21 2 2
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为临界工况
在各级通流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处于亚临界工况的级组,若级组前后压差由 小变大,则各级流量和流速也要增大,这时一般是级组内最后一级最先达到 临界速度,这是因为
Gc1 p01 Gc p0
级与级组的变工况特性


级内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级内为临界工况(级内的喷嘴叶栅或动叶栅两者之一的流速达到或超过 临界速度,就称该公况为临界工况)
1.
2.
级的工况变化前后喷嘴流速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不论动叶中流速是否达到 临界值,此级的流量与滞止初压或初压成正比(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级的工况变化前后喷嘴流速均未达到临界值而动叶内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值 时,只要采用动叶的相对热力参数,喷嘴的变工况的结论都可用在动叶上。

喷嘴配汽
1. 喷嘴配汽与节流配汽相比,节流损失较小,效率较高,这是喷嘴配汽的主 要优点。喷嘴配汽调节级即使各个调节汽门均已全开,仍部分进汽,且调 节级的余速不能被利用,而节流配汽初容量小外,第一级就是全周进汽, 没有部分进汽损失,而且第一级的余速动能可被第二级利用,因此在额定 功率下,喷嘴配汽汽轮机的效率比节流配汽的稍低。 喷嘴配汽的主要缺点是,定压运行时调节级汽室几个高压级在变工况下温 度变化都较大,从而引起较大的热应力,这常成为限制这种汽轮机迅速改 变负荷的主要因素。 喷嘴配汽汽轮机不论定压运行还是滑压运行,即可承担基本负荷,又可用 于调峰。定压运行的背压式和调节抽汽式汽轮机易采用喷嘴配汽方式,以 减小节流损失。
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汽第 轮八 机节

汽 轮 机 的 工 况 图 与 热 电 联 产
作第 的七 影节 响 初 终 参 数 变 化 对 汽 轮 机 工

• 第 六 节
变 工 况 下 汽 轮 机 的 热 力 核 算
• 第 五 节
小 容 级 流 量 工 况 与 叶 片 颤 震
• 第 四 节
滑 压 运 行 的 经 济 性 与 安 全 性
2.
3.


机组滑压运行的经济性
– 而喷嘴配汽定压运行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调节级效率下降较多,节流配汽定压运行 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节流损失较大。 – 滑压运行机组在部分负荷下的锅炉给水压力降低,用变速给水泵课降低给水泵耗 功,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值,因此低负荷时给水泵耗功的减小将给滑压运行机组的 热经济性带来明显益处。
c1 01
– 工况变化前后均为亚临界工况
• 弗留格尔公式: p 量与压力的近似关系式。
G1 G
2 2 p01 pg 1 2 0 2 pg
Gc
p0
,它是级组在亚临界工况下的级组流
– 由弗留格尔公式可见,级组内级数月多,同一初压下的临界压力相对的越 接近零,应用它计算的误差越小,反之误差越大;不论级组内级数多少, 在设计工况下应用弗留格尔公式时,各参数相等,因此没有误差,偏离设 计工况越近,误差越小,反之误差越大;背压与初压相等,设计流量为零 时,应用弗留格尔公式的计算误差为零。 – 应用弗留格尔公式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 轴向推力的变化规律
– 变工况时全机的轴向推力的变化规律与配汽方式有关。轴向推力过 大将使转子轴向位移过大,使转子与静子的轴向位移间隙减小以至 消失,使动静之间产生摩擦及损坏。 – 级的轴向推力大小主要取决于级前后压差与反动度的乘积,因此级 的变工况下的轴向推力与设计工况下的轴向推力可用下式来表示:


滑压运行分为三种方式:
1. 纯滑压运行方式:纯滑压运行汽轮机不需要调节级,第一级应全周进汽,调节 汽门全开,只靠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和流量的改变来调节机组负荷,由于锅炉存 在热惯性,符合调节存在滞后现象。 节流滑压运行:节流滑压运行也不需要调节级,第一集全周进汽,节流调节汽 门预先关小,进行滑压运行,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是节流调节汽门中有节流损 失。 负荷滑压运行方式,这是一种定压与滑压相结合的一种运行方式,是目前调峰 机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使机组在所有变负荷区域内都有较高的经济性。 滑压运行机组与定压运行机组在同一流量下,中低压缸的热力过程线都一样, 经济性只比较高压缸的热经济性即可。滑压运行机组高压缸在部分负荷时的相 对内效率高于定压运行机组,这是因为滑压运行时主蒸汽温度不变,虽然主蒸 汽质量流量和压力都随负荷减小而减小,但各种负荷下新政汽容积流量基本不 变。容积流量不变使各级喷嘴,动叶出口的流速不变,计工况下,汽流尽蠕动叶栅的相对运动方向与动叶进口角一致,气流能平滑 的进入动叶。级的比焓降改变时,会使汽流进入动叶的相对方向改变,从而使 动叶附面层厚度改变,叶型损失增加,这一附加损失称为撞击损失。
配汽方式及其对定压运行机组变工况的影响


节流配汽
节流配汽汽轮机定压运行的主要缺点是,低负荷时调节汽门中节流损失较 大,使扣除进汽机构节流损失后的理想比焓降减小的较多。常用节流效率 表示节流损失对汽轮机经济性的影响。与喷嘴配汽相比,其优点是没有调 节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定压运行流量变化大,各级温度变化较小, 对负荷变化适应性较好。
• 反动度的变化规律,反动度的变化主要是速比变化引起的,也受压比的影 响
– 反动度的变化规律是:级的比焓降增大,即速比减小时,反动度减小,;级的 比焓降减小,级速比增大时,反动度增大。设计反动度较小的级,比焓降变化 时反动度变化较小;反之,变化较小;反动级的反动度基本不变。 – 对于凝汽式汽轮机末级,在蒸汽流量不变且动叶出口流速已超过临界速度的条 件下,若排汽压力下降,则动叶比焓降增大而喷嘴的滞止理想比焓降不变,这 是因为末级动叶前压力与动叶临界流量成正比,流量不变则初压力不变,末级 喷嘴前滞止压力与级的临界流量成正比,流量不变则滞止初压不变。即级的理 想比焓降增大式反动度增大,对于调节级,当动叶流速超过临界速度时,也是 如此。
• 级的比焓降的变化规律
– 凝汽式汽轮机初压,背压均与流量成正比的非调节级,流量变化时级的理想比 焓降基本不变。对凝汽式汽轮机的最末一级,在流量大于最小临界流量,初压 正比于流量,但背压不与流量成正比,背压不变,流量增大,理想比焓降增大; 反之,流量减小,理想比焓降减小。 – 背压式汽轮机的非调节级在忽略温度变化时,由弗留格尔公式可得变工况下理 想比焓降与流量的关系曲线(详见课本)
2.
3.
• 调节级的最危险工况
– 当只有第一调节汽门全开而其他调节汽门关闭时,非但第一级的理 想比焓降最大,而且流过第一喷嘴组的流量是第一喷嘴组的最大流 量,这股流量集中在第一喷嘴组后的少数动叶上,使每片动叶分摊 的蒸汽流量最大。动叶的蒸汽作用力正比于流量和比焓降之积,因 此当第一调节汽门全开而其他调节汽门都关闭时,调节级动叶受力 最大,是危险工况,调节机动叶强度应以这一功况核算。
Fz1 m1 ( p01 p21 ) Fz m ( p0 p2 )
滑压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滑压运行的概念
汽轮机滑压运行时,调节汽门全开或开度不变。根据负荷大小调节进入锅炉的 燃料量,给水量和空气量,使锅炉出口汽压和流量随负荷升降而升降,但出口 气温不变,因此汽轮机的进汽温度维持额定值不变,而进汽压力与流量都随负 荷升降而增减,可借以调节汽轮机的功率。 汽轮机的近汽压力随外界负荷增减而上下滑动,故称滑压运行,也称变压运行。
• 滑压运行机组的安全性与灵活性
– 定压运行喷嘴配汽汽轮机调峰时,若迅速改变负荷或夜间停机和启动,特别是调 节级引起较大的温度变化或热应力,这是限制该机组调峰灵活性的主要障碍,也 是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定压运行节流配汽时,高压缸各级温度 变化虽不大,但节流损失较大,热经济性较低,只有滑压运行最适宜于调峰。 – 滑压运行机组负荷变化时高压缸各级温度几乎不变,热应力和热变形很小,这就 大大增强了机组调峰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滑压运行机组在负荷降低时,能保持中 间再热温度稳定,喷嘴配汽定压运行机组负荷下降时,因高压缸排汽温度下降, 中压缸进汽温度有所下降,这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引起热应力和热变形。滑压运 行机组高压缸排汽温度稳定,中压缸进汽温度叶稳定。由此可见,滑压运行机组 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都高于定压运行。
• 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的临界流量之比为 表明在不同工 况下的喷嘴的临界流量正比于处压或滞止初压。 • 设计工况与变工况下喷嘴均为亚临界工况,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则流量 比为 G1 1 p01 G p0 • 渐缩喷嘴初压背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关系见课本P133).附带说明:图中 虚线对渐缩喷嘴不适应,但适用于缩放喷嘴,曲线哟一定的物理意义。 滞止初压,滞止初比容于喷嘴面积不变时,设计背压减小会使喷嘴的流 量降低。原因是随着设计背压的减小,设计压比减小,缩放喷嘴的膨胀 度必然增大,而出口面积已规定不变,故膨胀度增大使缩放喷嘴喉部面 积减小,于是缩放喷嘴的流量随临界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另从连续性方 程Gt=An*Ct/Vt来看,由于超音速区域随压比减小,即随着比焓降增大, 比容增大的较大而流速相对增加的较小,因此当设计背压降低时,喷嘴 面积不变,流量必定减小。
–初温不变,初压降低一般不会带来危险。 。蒸汽初温和再热温度对安全性影响。(P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