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九年级生物复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1d3c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o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o阐明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常见激素的作用。
2.能力目标o通过观察、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o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o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o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常见激素的作用。
2.教学难点o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o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激素调节的实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
4.实验探究法: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如篮球比赛,展示运动员们迅速而准确的反应。
2.提问学生:运动员们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人体是如何调节这些生命活动的?(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0 分钟)1.展示神经系统的图片和示意图,讲解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例子,如手被针扎后的反应。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5 分钟)1.引入 “反射” 的概念,通过 “膝跳反射” 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现象。
2.讲解反射的结构基础 ——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常见的反射实例,并分析其反射弧的组成。
(四)激素调节(15 分钟)1.播放有关激素调节的科普视频,介绍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特点。
2.详细讲解几种常见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的作用和失调时引起的疾病。
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6263122a6c30c2259019e58.png)
专题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本考点近三年都考了,但分值不多,为1-3分,激素调节重记忆、对比,神经调节重理解、联系与应用)一、 复习目标:1、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3、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4、能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5、举例说明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理解神经系统和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并掌握常见题型的解法二、课前预习(组长检查)考点1 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______。
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突起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神经元的功能:_________,产生并传导_______。
4.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
考点2 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 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脊髓 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包括____、_____和____三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_______,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_________。
脑干: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如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
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部位,具有____和____功能。
考点3 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1.反射:是人(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其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对应的动物行为有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行为。
3.反射弧包括:A →B C → D → E → 。
(→代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模式图考点4 反射的类型反射类别形成 反射弧特点 神经联系 举例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 神经中枢为 固定,不可消退 吃梅止渴等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反射 神经中枢为 暂时,可以消退 望、谈梅止渴等 考点5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1.激素:人体中的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九年级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学案
![九年级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db88fdd3383c4bb4cd274.png)
九年级生物学案1.激素有分泌的不通过,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并随着输送到全身各部。
2.垂体:分泌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异常:幼年过多,症;幼年过少,。
甲状腺:分泌,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
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症;成年过少,导致病。
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来治疗。
如海带。
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素等。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
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病。
可通过来治疗。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同时也受的调节。
3.神经系统由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维持。
脊髓:具有功能。
神经元:又叫,包括和两部分。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大腿肌肉(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如:条件反射:通过长期形成,如:望梅止渴、听见上课铃声进教室。
与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
5.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等的折射,最终落在上,形成一个物象。
视网膜上有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传给人就产生了视觉。
近视形成:,物象落在视网膜,形成近视。
可以通过来调节。
远视(老花眼)形成:物象落在视网膜,形成远视。
可以通过来调节。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震动)、听小骨、鼓室耳:半规管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相关(如晕车)内耳::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传给形成听觉。
咽鼓管:与咽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保持鼓膜内外气压。
注意: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张开,使鼓膜内外的以免震破鼓膜。
初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ac6f5add36a32d7375818a.png)
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备人: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专题,根据考纲的要求: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这些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复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①.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关注近视的成因及预防②.知道耳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听觉形成的过程③.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④.理解反射的概念,明确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理解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与联系⑤.知道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特点和功能2、技能目标①通过事实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②通过对科学实验的解读,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手段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③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②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确立和策略:“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是以膝跳反射的学习为例,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通过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以及相关功能,以及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是神经调节相关实例的分析。
本内容知识点多,比较抽象。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人民的名义》5 个剧情串联始终,结合大量的图片、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的一般方法、并能自觉地在实例分析中加以应用。
三、课时确定:1 课时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内分泌失调症和激素类药物的误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生活中提出疑问,用知识指导生活,从问题到知识到新问题到新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开放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c79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a.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1.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定义。
2.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
3.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2. 讲解概念:介绍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列举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神经调节的定义。
2. 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实例介绍神经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概念:介绍神经调节的定义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体液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掌握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体液调节的定义。
2. 体液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实例介绍体液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概念:介绍体液调节的定义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分析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内分泌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内分泌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a70d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1.png)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什么,以及它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激素的作用和激素调节的过程。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生命活动的调节定义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2.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神经调节的过程神经调节的特点3.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体液调节的过程体液调节的特点4. 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激素的基本概念激素的作用方式激素调节的过程5. 生命活动调节实例分析实例一:血糖调节实例二:体温调节实例三:水平衡调节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生物》或其他相关教材。
2. 教学PPT或投影片。
3. 实例分析和讨论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评估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顺序:在介绍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后,依次讲解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分析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为新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结合PPT或投影片,讲解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3. 互动:穿插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例分析:呈现实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
5. 总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d685992b160b4e777fcf58.png)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教学设计发表时间:2011-02-22T10:22:05.30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吴荣伟[导读] 本文对科学教学中一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旨在帮助广大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吴荣伟摘要:本文对科学教学中一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旨在帮助广大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教学设计;思路;;理念作者简介:吴荣伟,任教于浙江省庆元县竹口中学。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一个目的、一个核心、恰当方法1.一个目的:是指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2.一个核心:是“反遗忘”、向遗忘挑战。
3.恰当方法:复习方法恰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两条主线、一个结果1.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为环境中的因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外部影响)。
另一条主线为生物体内的激素和神经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内部影响)。
2.一个结果:环境因素和生物体内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了生物的各种行为。
三、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会说出环境因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有哪些会说出植物常见的感应性现象会说出植物的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及分布区域会说出人体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种类及作用会说出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及脑的结构和功能会说出反射弧构成的五个部分技能目标:会在实例中判断是什么环境因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会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会理解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目的会在实例中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会读懂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图表2.科学过程、方法和能力(1)在复习过程中会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一知半解的问题(2)在复习中既注重温故而又有创新(3)提高解答图表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正确严谨的科学态度四、教学媒体、方法的组合运用多媒体展示、讨论法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教学内容复习引入:复习程序:T:你所知道的生物的行为有哪些? S:蜗牛要夏眠,青蛙、蛇要冬眠,候鸟迁徙,鹰昼伏夜出,燕子低飞要下雨等 T:你们认为环境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这些行为? S:气温变化,湿度变化,昼夜更替等 T安排练习(略):T:那么环境因素对植物的行为会有影响力吗? S:会,植物对环境中的不同刺激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T:正确,请看下面的练习 T:安排练习(略): 2.连线相对应的关系茎的向光性水分茎的向水性光照根的背地性地球引力根的向地性肥料根的向化性温度根的向热性肥料叶的向触性接触(板书)2.影响植物行为的环境因素:光照(茎向光性和背地性),地球引力(根向地性)水分(根向水性),肥料(根向化性)温度(根向热性),接触(叶向触性)T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影响,那么生物体内的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吗?T:请阅读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或用多媒体小平台展示图片)(P93)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T :得出结论:1、胚芽的尖端会产生生长素(图1、2)2、光照会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比向光侧多(图3、4)(板书)二、生物体内的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体内有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的生长T:动物体内有激素吗?S:有,很多T:你能举例出多少呢?S:有胰岛素、生长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T:正确,你知道这些激素都是由哪些腺体分泌的吗?请看下面的练习:T:安排练习(略):(板书)1、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胰岛素(胰岛),生长素(脑垂体)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性激素(男:睾丸,女:卵巢)T:在人体内除了激素会调节生命活动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会调节生命活动呢? T:举例:你们能否说出缩手反射产生的全过程?T:手接受痛觉或热觉刺激→传入神经→大脑(有许多最高级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缩手反应) T:可见神经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会产生调节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fdc0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b.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使学生理解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外界变化。
3. 培养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基本组成,以及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介绍激素、内分泌腺等基本组成,以及内分泌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人体自我调节实例分析:分析人体在不同环境下(如温度、运动等)的生理反应和调节机制。
4.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生理意义: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对健康、疾病等方面的影响。
5.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在日常生活、保健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人体自我调节实例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生理意义。
2. 教学难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相互作用,人体自我调节机制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和感悟。
4.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材或教辅,如《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等。
中考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导学案.(最新整理)
![中考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导学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ee3d1aa1c7aa00b42acb62.png)
体组成,接受传出的神经传出的冲动,相应的肌肉或腺
体做出反应。
③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而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活动
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或者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不完整,则反射不能发
生。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复杂反射:是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的。
(2)反射弧:
①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任何一种反射都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其中的任何一个环
节被损坏,反射动作都不能完成。②源自射弧的组成:效应器刺激
反应
反射
易错点:①应激性:常理解为反射。②反射弧的结构:易把感受器和效应器混淆。传入 神经上有一个神经节,传出神经上没有,有神经节的这端是感受器。
2
3、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外层
角膜: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可以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①眼球基本结构
眼球壁 中层
胰岛 素
胰岛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 分泌不足
浓度
糖尿病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激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即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
下。 区别:①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如果是激素参与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激素
调节。
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由传入神经的神经末梢组成。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f2e144f5335a8103d22005.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教学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学习内容:复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包括水平衡调节、无机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人体的免疫调节。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变动会导致细胞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导致疾病。
三. 学习重点:1. 内环境平衡的内容2. 内环境平衡的调节和意义四. 学习难点:1. 机体的内环境的作用和平衡调节2. 内环境平衡调节的意义五. 学习过程:(一)人体的稳态:1. 水平衡 ⎪⎪⎩⎪⎪⎨⎧⎪⎭⎪⎬⎫)()()(变化不大消化道吸收后剩途大肠变化不大呼出水汽肺有关与机体代谢,环境条件无明显汗液皮肤节途径主要排出途径,主要调肾脏去路平衡来源物质代谢食物饮水水参与机体各项生命活动(溶剂、参与代谢反应等)机体通过调节排尿量来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水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衰老个体发育成熟个体正在发育个体机体的总水量如何变化?短时间段来看动态平衡机体的水:(1)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的含量多,结合水占水总量的4.5%(2)不同的组织含水量不一样,水所起的主要作用的也不同(3)血液的含水量是最高的,脂肪细胞的含水量是最少的(4)通常自由水的含量与细胞的代谢能力成正相关(5)结合水是各种活性物质能起作用的基础2. 无机盐平衡机体的无机盐总量保持平衡,过多或太少都影响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
离子态: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态存在阴离子:Cl —、HCO 3—阳离子: Na+、K+、Ca2+等非离子:与其它物质结合成化合物Fe2+(血红蛋白)、Ca(碳酸钙)、Zn2+(酶)、Co维生素B12 3. 无机盐的功能:(1)构成细胞或生物体的重要成份(2)参与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活动(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钠平衡:钾平衡: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水、钠、钾有99%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1)水平衡的调节(+)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表示促进(—)表示抑制(3)意义①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钾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决定作用,维持心肌的舒张,保持心肌的兴奋性;③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加快、四肢发冷,严重导致昏迷④溶解每天人体的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为500mL以上(4)血糖的调节①血糖的平衡来路:消化吸收血糖的根本来源肝糖元分解主要调节形式,灵活调节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重要调剂去路:氧化分解最终主要利用形式合成肝糖元重要调节,动态调节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重要储存形式血糖动态平衡:⎪⎪⎪⎪⎩⎪⎪⎪⎪⎨⎧⎪⎪⎪⎩⎪⎪⎪⎨⎧⎩⎨⎧⎪⎩⎪⎨⎧=用快胰岛素水平过高,糖利不足长时间不进食,糖来源过低:低血糖摄糖过多糖吸收不正常胰岛素不足过高:尿糖异常情况对稳定,维持能量供应正常情况:血糖保持相去路来路②血糖的调节人体有多种激素能调节血糖的含量(各种影响代谢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主机体通过控制血糖的来路、去路控制血糖的平衡。
初中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a00b5b0029bd64793e2c6e.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课型: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1.探究实践的方法观察模型、知识构建、小组讨论、体验模拟等方式准确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2.科学思维的培养利用足球比赛等多种情境深入分析神经系统和眼耳的功能。
3.生命观念的达成认同人体动作的协调及对外界感知主要靠神经系统来实现。
4.责任担当的形成关爱和帮助残障人群并能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认同人体动作的协调及对外界感知主要靠神经系统来实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足球“点球大战”的精彩片段、邰丽华等表演的《千手观音》视频;小白板6个、表示神经元各组分的磁贴6组(黄色)、表示神经系统各组分的磁贴6组(粉色)、表示视觉、听觉形成路径的磁贴6组(绿色)、脑、脊髓、眼球、耳模型若干学生准备:课前利用橡皮泥制作神经元模型、完成学案课前部分初步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课时分配 1课时教学思路设计以“神经元——神经组织——器官——神经系统——人体”这一微观到宏观的主线纵向展开复习,横向深入复习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对外界的感知(视觉和听觉)三个重要的知识点,借助于重认模型(熟练认知结构)、重构知识(密切认知结构关系)、深化认知(合作讨论解析疑难点)三个环节达成对知识深入认识。
在重认模型环节重在借助模型形成对各结构的准确认知,为重构知识关系做好铺垫;在重构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合作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样个性化构建,为深化认知环节提供更多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在深化认知环节重在利用球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思辨中形成理性认识。
最后借助于课堂小结将三个板块融合构建为统一整体,利用层次性练习达成对学生复习效果的考察。
本节课以正在进行2018俄罗斯世界杯为切入点,对球赛中一个个精彩瞬间的进行解读,最后很自然的得出人体动作的协调及对外界感知主要靠神经系统来实现的生物学观点;本节课最后展示以邰丽华为代表的残障人群用自己残美的肢体舞出对完美生活的向往的艺术奇迹和小九月大爱传城的感人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关爱自己、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的社会责任。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38b25fdd4d8d15abf234e02.png)
身边的生物科学【高效导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2)学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一些做法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查找资料、汇总信息(2)分析归纳查找的资料,提出个人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环境,关爱身边的生物,关爱生命(2)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生物重难点:(1)概述合理地保护动物的一些方法(2)学会查找资料,分析归纳资料。
“看”—知识经纬“导”—自主预习(一)人类面临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 物种灭绝的内在原因2. 物种灭绝的外在原因:① 是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直接原因之一;②栖息地的是导致生物濒危和灭绝的间接原因之一;③ 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3. 保护动物的方法:、、、。
4. 保护动物的意义:维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互动探究探究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阅读教材P1,思考讨论:(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点拨: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2.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经典回眸】生物多样性包括()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B正确。
【答案】B【变式训练】生物多样性破坏除自然变化外,其主要原因在于()A.人口的增长B.外来入侵物种C.湿地萎缩D.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过度开发【答案】:D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原因阅读教材P2,归纳总结:1.通过资料,说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因素是什么?2.什么是物种特化?物种特化为什么会导致物种的灭绝?3.阅读教材P3,思考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外在原因有哪些?点拨:1.物种特化或基因功能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因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eeaa7783c4bb4cf7ecd180.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有关神经的生理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组成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在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认识他们的功能。
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用和生动的资料,比如说87页上的资料分析中的病例、88页上的图片等等,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资料,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完此课之后,应该至少有如下收获:第一层次:对着别人的身体或自己的身体能指出大脑,小脑和脊髓的部位。
知道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第二层次:知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差别;能够想象由神经细胞如何组成神经系统,如何作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在其中行使作用;第三层次:会用以上的知识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2.解释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1.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2.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活动、录像解说等途径,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感受喝酒的危害;2.感受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神经系统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完成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在身体中的切实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教学策略]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和插图,并尽力的使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尽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开展教学。
对于第87页的资料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症状来分析三个病例,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和提出疑问,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联想和疑问,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并给予明确的归纳和指导。
学生有了学习神经系统知识的欲望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Ⅳ-52,并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与归纳来完成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学习。
关于神经元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如人体各类细胞等。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ec81df89eb172ded63b7da.png)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
本章的第1~3节是人体的神经调节,第4节是人体的激素调节。
这种编写顺序虽然与经典的人体解剖学相似,但本章却是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显然,这与传统的先介绍神经系统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编写方式不同。
这样编写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
本章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在教材中设计了“观察与思考”、“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故事”等栏目,此外,还有大量的图文并茂的编写处理。
这些都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本章的“探究”栏目,就不单纯是要求学生开展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由此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
又如,第二节的“资料分析”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各神经系统组成部分受损的案例后,分析并提出问题。
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除了有传统的预防近视等知识外,第一节还安排了“课外实践”栏目──向盲人献爱心、第一节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了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等内容。
此外,图文并茂则更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形式。
以上这些都是本章教材编写的特点,希望教师们重视并在教学中将这些栏目与课文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结构及生理机制等内容都做了适当的简化,如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的类型等。
复习十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复习十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9b58b866fb84ae45c8dcd.png)
复习十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概念;内分泌腺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如何准确地做好膝跳反射;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激素调节。
知识点总结: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2、神经系统是由系统和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和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由和脊神经组成3、脑的组成和功能⑴脑的组成:①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视觉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其中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都是控制身体对侧的功能(如某人右侧躯体没有感觉和运动,则此人的大脑左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如疼痛、冷、热等,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
②小脑:使运动、准确,维持身体。
例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的小脑发达,喝醉酒后东倒西歪是麻痹了小脑③脑干:具有调节、、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⑵脊髓:具有和功能二、神经元的结构、功能:神经系统的和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细胞体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神经2、功能:刺激,并兴奋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10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区分:传入神经有神经节,传出神经没有感受器与效应器的区分:感受器与传入神经相连,效应器与传出神经相连例子: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突然跳起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例子:吃梅止渴的反射过程感受器:舌头上的味蕾及相应的味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脊髓的神经中枢效应器:唾液腺望梅止渴的反射过程:感受器:视网膜效应器:唾液腺谈梅止渴的反射过程:感受器:耳蜗效应器:唾液腺比较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区别形成生来就有生来没有,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神经中枢脊髓和脑干(低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所受刺激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适应能力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大,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举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排便、排尿反射、吃杨梅分泌唾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铃声一响,学生走进教室联系复杂反射是建立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的,并且复杂反射需要简单反射刺激巩固强化(二)激素调节一、腺体的种类、区别、举例种类区别举例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胃腺等各种消化腺,汗腺、皮脂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垂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性腺(卵巢、睾丸)、胸腺、胰岛、肾上腺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的腺体是:胰腺二、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名称、分泌物和功能1、垂体: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促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初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7843b7da38376baf1fae91.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设计思想】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知识直观具体化,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推断分析,锻炼学生逻辑思维。
以趣味性学习吸引学生,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嘴,动笔,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反射的概念及意义;明确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2.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3.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症状。
4. 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能力目标:学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提高复习效率。
情感目标: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射的概念及意义;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作用。
难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多媒体演示,启发互动,小组合作,引导推测等策略。
【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欣赏“明星风采”让学生对比观察两位熟悉的明星儿时与长大后的照片,说出他们有何变化,并由此导入课题。
教师: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男女同学偶遇时,常会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现象,这些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下悄然发生的,本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起探究、归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环节二师生互动复习提升【复习板块一】神经调节1.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回顾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并通过典例理清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机构基础,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2.简单复习反射的类型,并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对两者进行比较,深入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简单反射是复杂反射形成的基础,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或脑干;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则在大脑皮层。
3.通过动画展示,进一步探究脊髓的反射和传导功能,并理解在此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探究身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奥妙当我们在打篮球时,完成一个精准的投篮动作,人需要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在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密切配合下快速作出肢体反应。
那么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如何影响我们打篮球等生命活动的呢?
本单元包括《人体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四个章节的内容。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在前面学习了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来学习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问题,只有明确了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才能认识到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健康地生活。
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激素的种类及分泌异常症。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能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4.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及功能,描述视觉、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科学用眼用耳的做法。
学习内容课时活动设计
整体认知 2 结合《学习设计与指导》中本单元内容设计的问题研读教材,也可查阅271bay中资源,了解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人体通过眼和耳对周围信息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整体认知,尝试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核心内容人体的激
素调节
1
1.观察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主要激素图,说出内分泌腺及其分
泌激素;
2.实验探究饲喂甲状腺素的蝌蚪、糖尿病等,说出常见激素的作用及
分泌异常症,明确不同激素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
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计划
评价内容评价量规等级整体认知能将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构建成思维导图★
激素的作用机制1.列举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
2.完善实验过程,分析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
3.列举一系列激素分泌异常症并分析出病因,明确不同激素具有独特的
生理作用。
★★★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构建出神经元的模型并能结合模型说出各部分功能。
★
2.区分神经末梢、神经纤维和神经的概念。
★★
3.分析出脊髓和大脑的具体结构及功能。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画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
2.能根据实例区分反射的类型,能分析神经损伤对反射的影响。
★★
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1.明确眼球和耳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2.说出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
3.说出近视与远视的原因及矫正措施;说出鼓膜破裂导致失聪的原因;★★★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
础2
1.观察神经系统示意图、制作神经元模型,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
能、区分神经纤维与神经;
2.分析脊髓和脑的结构,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1
1.进行膝跳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和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2.分析“望梅止渴”案例,区别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感知周围
世界 2
1.观察眼、耳结构图和模型,描述眼、耳的结构和功能,总结视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
2.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探究近视成因,总结科学用眼用耳的措施。
单元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