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a3c2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a.png)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儿童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
营养需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上。
因此,在疾病状态下,儿童的营养需求可能会有所改变。
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之一、营养不良可以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问题。
因此,为了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承担护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营养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二、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在儿童中,贫血可以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时,护理人员应关注儿童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富含铁质的食物,并监测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
2.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冬季和日照不足的地区。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等骨骼发育异常。
护理人员应鼓励儿童户外活动,曝露于阳光下,并保证适当的维生素D摄入。
3.贫血:贫血在儿童中常常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护理人员应关注儿童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并适当补充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
对于患有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儿童,正确的护理和营养干预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不同营养障碍性疾病的护理建议:1.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1)提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豆类等。
(2)鼓励儿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并适当补充铁剂。
(3)监测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营养干预方案。
2.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护理:(1)鼓励儿童户外活动,曝露于阳光下,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2)提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牛奶、鸡蛋等。
(3)根据儿童的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
3.贫血患儿的护理:(1)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蔬菜等。
(2)适当补充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二节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二节](https://img.taocdn.com/s3/m/41f20e6683d049649a6658c2.png)
(一)母乳喂养 (二)混合喂养 (三)人工喂养 (四)婴儿食物转换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易消化吸收; (2)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3)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 (4)密切母婴感情,有利于婴儿心身健康; (5)喂哺简便; (6)对母亲有利。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二)混合喂养
定义:指母乳与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同时 喂养婴儿的方法,也称部分母乳喂养。
方法: ➢ 补授法:指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补充母
乳量不足的方法。 ➢ 代授法:指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一次或
数次替代母乳的方法。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三)人工喂养
定义:指以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如 牛乳、羊乳、马乳等)完全替代母乳 喂养的方法。
产前做好哺乳准备 ➢ 让孕妇充分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做好身、心 两方面的准备。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母乳喂养
3.母乳喂养的护理
指导哺乳技巧 ➢ 1)尽早开奶,按需哺乳:产后半小 时内开奶,2个月内按需哺乳。 ➢ 2)促进乳汁分泌:湿热敷乳房,轻 拍或按摩乳房,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哺 乳。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母乳喂养
2.母乳成分的变化 成熟乳
➢ 产后14日~9个月的乳汁 ➢ 质较稳定,量随乳儿增长而增加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母乳喂养
2.母乳成分的变化 晚乳
➢ 10个月以后的乳汁
➢ 各种营养成分均有所下降,量也 减少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母乳喂养
3.母乳喂养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求
一、能量的需要:
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04e0011eb91a37f1115cb1.png)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评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的护理措施。
2.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需要的特点,牛乳配制方法及乳量的计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
3.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锌缺乏、碘缺乏的护理评估。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小儿正常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的必要物质基础。
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而其自身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
因此,正确配备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一、能量的需要供给人体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糖类。
它们在体内的产能分别为:蛋白质16.8kJ/g,脂类37.8 kJ/g,糖类16.8 kJ/g。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最低能量需要。
其特点是,年龄越小能量代谢越快。
婴幼儿此项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比成人高10%~15%,12~13岁时接近成人。
(二)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有,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
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有速度最快,此项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占总能量的25%~30%。
(三)活动消耗用于活动的能量需求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活动持续时间有关,个体差异较大。
此项能量需求占总能量的15%~25%。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人体摄取食物后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额外增多的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婴儿此项能量消耗占总能量的7%~8%,年长儿为5%。
(五)排泄排泄是指每日摄入的供能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部分。
通过排泄消耗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
以上5各方面能量的总和为小儿所需要的总能量。
年龄越小,总能量需要量相对较大。
1岁以内婴儿每天约需460kJ/kg,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42kJ/kg,到15岁时约为250kJ/kg。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f57d7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8.png)
护理计划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变 化和护理效果进行动态调整,
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患儿及家属教育需求评估
疾病知识教育
评估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教育,如病因、 症状、治疗方法等。
饮食知识教育
根据患儿的饮食状况评估结果,提供 针对性的饮食知识教育,如合理搭配 食物、增加营养摄入等。
环境消毒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患儿隔离
将营养障碍疾病患儿与其他患儿隔离,防止 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消毒
患儿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确保无菌 操作。
伤口处理和敷料选择
伤口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和分 泌物。
选择合适敷料
根据伤口类型和渗出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如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
心理支持教育
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如情绪调节、 压力释放等。
康复护理教育
针对需要康复治疗的患儿,提供相关 的康复护理教育,如康复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等。
03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策略
营养支持方式选择
口服营养补充
对于轻度营养障碍的患儿,优先选择 口服营养补充,如高营养密度食品、 口服营养补充剂等。
音乐疗法
运用音乐来缓解患儿的紧 张情绪,促进身心放松。
家庭支持网络构建途径
家庭教育
为家长提供营养知识和护 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 好地照顾患儿。
家庭访视
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家 庭访视,评估家庭环境和 患儿状况,提供针对性的 指导和建议。
家庭互助小组
组织家长参加互助小组, 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
分类
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 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肥胖症 等。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c8fd42767f5acfa1c7cdee.png)
二、营养素的需要
1.产能营养素
蛋白 每克产热 热量分配 比例 来源 4kcal/g 15% 1 乳类、蛋 肉、鱼豆 脂类 9kcal/g 35% 3 乳、肉、 鱼 植物油 糖 4kcal/g 50% 6 谷类 根茎类糖类
(二)非产能营养素
1 维生素 脂溶性:A D E K
水溶性:B族和C两大类。(必须每日供给) 2 元素 常量元素:指含量>体重的万分之一 (每日膳食需要>100mg的无机元素 ) 微量元素:铁、铜、锌、碘、氟。 婴幼儿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钙、铁、锌和铜。
• Ⅱ度以上:
从16-230kj/kg.d开始, 渐增至500- 727kj/kg.d,待体重接近正常后,再逐恢 复到正常需要量。 • 2)蛋白质:从1.5-2.0g/kg.d开始,渐增至 3.0-4.5g/kg.d。
2 补充维生素入矿物质: 3 鼓励母乳喂养
• 喂养方法: • 母乳喂养;稀释牛奶-牛奶; • 鼻胃管喂养;静脉输注。
饼干、镘头片、熟土豆 软饭、挂面、带馅食品,碎肉等
一 概述
1 定义:是因热量不足和(或)蛋白质缺乏 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3岁以下多见。
2 主要临床特征: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
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病因】
熟悉
• (1)喂养因素 多为供给不足、喂养不当和不良 饮食习惯所致。 • (2)疾病影响 常与消化吸收障碍、感染和慢性 消耗性疾病有关。消化系统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 如唇裂、幽门梗阻、慢性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 症等可影响饮食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发热、各种 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期等均可导致分解代谢 增加,营养需求量增多;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 尿病、大量蛋白尿、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 等则可致代谢消耗过多而致。
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3240d484868762caaed5ad.png)
营养不良(30min)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50min)
外语关键词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维生素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参考资料
1.《儿科护理学》人卫版第四版崔焱
2.《儿科学》科学出版社魏保生
3.《国家护士职业考试考点评估与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姜安丽
辅助教学工具
多媒体、激光笔、粉笔、黑板
备注
课程负责人审核
教研室主任审核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制
教案概要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编写时间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数
3
教师姓名
专业名称
护理
教材版本
2
授课对象
(年级、专业)
专科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的原则与方法、营养不良的护理、Vit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病因、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熟悉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Vit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了解能量与各营养素的需求、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维生素D的来源和生理功能,维生素D中毒的处理要点
教学重点
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的原则与方法
营养不良的护理
Vit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病因、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辅食添加的原则与方法
营养不良、Vit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课时分配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abb8f57c1cfad6195fa743.png)
17:39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7:39
定义 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17:39
定 义
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energy and protein deficiency)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17:39
17:39
食物摄入不足或不充分
先水 Water first
后奶粉
温度
Temperature
17:39
辅助食品的添加
4个月以上的婴儿,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及时添加辅助 食品,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17:39
Why
When
What How
WWW.H
17:39
Why
产后6月母乳营养价值下降,不能满足婴儿 生长需要, 如铁营养素; 婴儿消化道发育逐渐成熟(酶、咀嚼、吞咽 、牙萌出等)。
体重 低于正常均 值
腹部皮褶厚度 身高(长) 皮肤 肌张力 精神状态
15%~25% 0.8~0.4cm 正常 干燥 正常 正常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长期、严重→→身长不增、或缓慢
干燥、苍白 明显降低、肌肉 松弛 烦躁不安
17:39
临床类型
消瘦型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 介于两者之间
由少到多:1勺→2勺→多勺→ 一餐→适应 一种到多种:如蔬菜泥的引入 每种约3~7日→刺激味觉的发育 易发现过敏食物
17:39
添加顺序
月龄 食物性状 泥状食物 添加辅食 供给的营养素
4~6个月
米汤、米糊、稀粥等 补充能量 蛋黄、鱼泥、豆腐、 动物血 动物、植物蛋白质,铁、 菜泥、水果泥 7~9个月 末状食物 粥、烂面、饼干 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 补充能量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d00a375f0e7cd1842536e4.png)
小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高 小儿正氮平衡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 蛋白质缺乏引起的疾病:
必需氨基酸
2、脂肪
脂肪在体内的功能包括:
①提供能量,占每日总需能量的35%; ②提供必需脂肪酸用 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在体内不能 合成,缺乏这些必需脂肪酸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表现为皮 肤角化、伤口愈合不良、生长停滞、心肌收缩力降低挽疫功能 下降和血小板凝集障碍等; ③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防止 散热; ⑤机械的保护作用。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 它还可与脂肪酸或蛋白质结合成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从 而构成细胞和组织。 细胞膜上的糖链 (糖蛋白的一种)是细胞借 以相互识别、粘着和抑制接触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对婴儿碳水 化合物的供给量比成人相对要多;在婴儿膳食中, 碳水化合 物所产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二)添加辅食的原则 (1)从少到多 (2)由稀至稠 (3)从细到粗 (4)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 时添加几种 (5)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四、辅助食品(断乳期食品) 添加辅食的顺序
月龄
1~3个月
添加的辅食
鲜果汁、青菜水、鱼肝油制 剂
供给的营养素
维生素A、D 、C 和矿物质
4~6个月
【病因】 (一)日光照射不足 紫外线 296~310nm
(二)Vit D摄入不足
(三)生长速度快,Vit D 钙需要量增加 (四)疾病影响 或药物作用 谢障碍(肝肾药物) 吸收障碍(消化道) 代
【发病机理】为了维持血钙正常
钙磷代谢的调节
肠道吸收 骨 盐 肾小管重吸收 钙 磷 溶解 沉积 钙 磷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5ac6ef08a1284ac85043b0.png)
(六)临床分型及分度
1.营养不良分度
2.营养不良分型
体重低下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生长迟缓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消瘦型: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七)治疗
1.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失衡2.治疗原发病3.控制并发症4.补充营养5.促进消化功能的改善
(八) 护理Leabharlann 1.调整营养: 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
轻度营养不良: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热能较高的食物.中重度营养不良:热能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
要注意观察小儿食欲及大便的性状、数量,如食欲差,出现恶心、呕吐,大便次数比原来增多或含有不消化食物,应暂停添加,待过1-2周后,再重新调整辅食,并选择孩子喜吃的食物,以增加其食欲。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一、能量的需要
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活动: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大,所需能量增加
4.生长: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有
5.排泄
6.常用估算方法:婴儿每天约需能量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kg(1kcal=4.2kJ)
2)食具用具应洗净、消毒,乳品分次配制
3)最好选用配方奶
4)每次哺喂前试乳液温度
5)喂奶时使奶嘴充满乳液,以免吸入空气
6)随时调整乳量
4.断奶指导
1)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断奶时间:生后10~12个月
3)酷暑寒冬不宜断奶
4)生病不宜断奶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四节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四节](https://img.taocdn.com/s3/m/8dce9366ec3a87c24128c4a2.png)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 食欲旺盛,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 易疲劳,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 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 ➢ 脂肪丰满,分布均匀 ➢ 胸腹、臀部及大腿皮纹 ➢ 扁平足,膝外翻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能量的供给 蛋白质的供给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预防感染 观察病情 健康指导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治疗原则:采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消除心 理障碍,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
主要措施:
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慎用药物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高能量 食物过多和(或)运动过少有关。 体像紊乱 与肥胖引起自身形体改变有关。 社交障碍 与肥胖造成心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了解患儿的心理个性发育情况,年长儿有
无因自身形体改变怕人讥笑而出现自卑、 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了解父母的育儿 知识水平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试谈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试谈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0f67ce0722192e4436f607.png)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混合喂养:2、人工喂养:3、营养不良: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6、面神经征:7、陶瑟征:8、腓反射:二、填空题1、小儿热量需要包括、、、、等5个方面所需热量的总和。
2、婴儿时期每日约需热量为Kcal/kg,以后每增长3岁约减少Kcal/kg,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每日Kcal/kg。
3、婴儿需水每日,以后每增长3岁每日减少。
4、婴儿喂养的方法分为、、、3种,其中以最为理想。
5、母乳的成分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其中最合适新生儿需要。
6、母乳喂养的时间为:最初月按需哺乳,2月左右每喂1次,昼夜共次。
7、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原则是、、、。
8、牛乳的成分和特点是蛋白质以为主,不易消化。
含少,又无脂肪酶,难以吸收,含乳糖低且以为主,易患腹泻。
9、婴儿哺喂牛乳时需经、、3个步骤以矫正其缺点与不足。
10、营养不良最初的临床表现为:。
11、营养不良时全身皮下脂肪最先消减的部位是。
12、轻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中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重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1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
14、营养不良的护理评估,其辅助检查中最具特征的改变是。
15、小儿血钙正常值为L,钙浓度低于会发生手足搐搦症。
16、维生素D的预防量IU/日,可用至岁。
1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为、及生长发育迅速和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其中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1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临床表现分为、、和4期。
1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初期表现多在生后开始,其主要表现为症状。
20、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仅留。
2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是:、、。
三、单项选择题1.婴儿每日需要的总能量为:( )A110kcal/kg B120kcal/kg C130kcal/kg D100kcal/kg2.一般主张应在生后多久开始添加辅食( )A2月B3月C4月D6月3.哪项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 )A基础代谢B食物的特殊动力学作用C生长发育D活动所需4.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比成人相对高的原因是( )A婴儿主要食品为乳类B氨基酸在体内并非全部吸收C因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D婴儿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功能以及利用差5.下列添加辅食原则中,哪个是错误的?( )A由少到多B需要时可几种一起添加C由稀到稠D由一种到多种6.一般小儿断奶的时间为( )A0.5岁B1岁C1.5岁D2岁7.体重5kg的婴儿,人工喂养时每日需要的牛奶和水量为:( )A5%的糖牛奶550ml,水200mlB5%的糖牛奶550ml,水750mlC8%的糖牛奶550ml,水200mlD8%的糖牛奶550ml,水750ml8.足月顺产正常新生儿11天时,体重3kg,每日约喂3:1含5%糖牛奶量为:( ) A350ml B400ml C450ml D500ml9.一个胎龄36周出生,现1个月小儿,生后母乳喂养,目前应添加的辅食及目的是:A米汤,补充热量( )B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C菜汤,补充矿物质D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10.小儿营养代谢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生长发育快,代谢不旺盛B对蛋白质水解的需要比成人相对小C不易出现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D胃肠功能不成熟11.母乳喂养的优点如下述,除了母乳()A热量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适合婴儿消化能力B含有维生素、酶和抗体C所含蛋白质约2/3为乳白蛋白,凝块较小D含铁量高,不易贫血12.1个月婴儿,体重3.7Kg,因无母乳,需全脂奶粉喂养时,下述哪项不正确()A应喂1:8稀释奶粉B应达到每日1670KJ(400Kcal)C每3小时喂奶1次D加糖8%~10%13.母亲带6Kg的5个月婴儿来营养咨询,除给母乳外,应添加的辅食是()A菜汤、鱼肝油B米糊、蛋黄C粥及饼干D软饭、肉糜14.母亲带6Kg的5个月婴儿来营养咨询,估计每日给该奶量应按哪项计算()A实际体重计算B体表面积计算C胃容量大小计算D实际体重及所需能量计算15.母亲带6Kg的5个月婴儿来营养咨询,最适当的断奶时间是()A8~9个月B9~10个月C10~12个月D12~18个月16、小儿营养不良时,哪个部位的皮下脂肪先减少?( )A胸部B面部C腰部D腹部17、重度营养不良小儿,有时突然发生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弱,呼吸暂停等,应首先考虑( )A心力衰竭B低钠血症C低钙血症D低血糖症18、引起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A疾病影响B长期摄入不足C先天不足D需要量增多19、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体重不增B体重下降C精神萎靡D智力发育迟滞20、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A四肢-躯干-腹部-臀部-面颊部B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C腹部-躯干-四肢-面颊部-臀部D躯干-四肢-腹部-躯干-面颊部2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最常见维生素缺乏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22、下列哪项不是营养不良小儿的护理问题?( )A营养失调 B生长发育改变 C腹泻 D有自伤的可能23、营养不良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营养性贫血 B维生素缺乏 C支气管肺炎 D自发低血糖24、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出现水肿的原因是( )A低血糖 B血清蛋白降低 C锌缺乏 D大量蛋白尿2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治疗原则是( )A抗生素预防感染B调整饮食及改进喂养方法C加强锻炼D补充各种维生素26、3岁以下小儿,一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是:( )A 25%—30%B 10%—15%C 30%—40% D15%—25%27、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 )A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B蛋黄中的维生素DC植物油中维生素DD乳类中的维生素D28、前囟迟闭常见于( )A脑积水B呆小病C佝偻病D小头畸形29、母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儿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 )A含维生素D多B含钙多C钙磷比例适宜D含磷多30、引起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摄入不足B生长过速C日照不足D母亲孕期缺乏维生素D31、关于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哪项是错误的( )A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B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C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D抑制旧骨的吸收,促进骨盐沉积于成骨细胞周围,利于新骨的形成3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的表现是( )A易激惹,多汗等神经症状B各种骨骼畸形C手镯征D肌张力低下,出牙延迟33、佝偻病的预防应强调( )A合理喂养B经常服用鱼肝油C经常口服钙片D经常晒太阳34、早产儿易发生佝偻病,主要的原因是:( )A 体内贮存钙不足B胃肠道对维生素D吸收不良C胃肠道对钙磷吸收不良D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35、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 )A易激惹B睡眠不安,多汗C枕秃D惊厥36、下列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临床表现( )A临床钙化带重新出现B颅骨软化C骨骺X线检查正常D血钙浓度正常3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活动期)的主要表现是( )A睡眠不安、夜惊B烦躁多哭、多汗C骨骼系统改变D突然抽搐38、3-6个月婴儿患佝偻病时骨骼系统改变较多见的是( ) A方颅B颅骨软化C下肢畸形D手足镯3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是( )A脊柱异常弯曲B郝氏沟C鸡胸D方颅40、以下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 )A肋骨外翻B“O”型腿C漏斗胸D“手镯征”41、下列佝偻病体征中,哪项不是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 )A方颅B肋骨串珠C手脚镯征D肋膈沟4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无任何临床症状B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D骨骼干骺端无活动性病变E精神神经症状消失43、佝偻病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A孕母妊娠后期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B出生后3-4个月开始加服维生素DC维生素D预防量为400-800U/天D合理喂养,参加户外活动44、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维生素D至( )A6个月 B1岁 C2岁 D3岁45、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搐搦症的表现:( )A手足徐动 B昏迷 C肌阵挛 D惊厥4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脑水肿 B喉痉挛 C心力衰竭 D呼吸衰竭47、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活动早期症状?( )A烦躁不安 B夜啼 C多汗 D颅骨软化48、下列哪项是佝偻病性低钙抽搐的隐性体症?( )A手足搐搦 B巴彬斯基症 C面神经症 D喉痉挛49、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护理不当50、婴儿手足搐搦症出现惊厥时,应首选的药物是:A立即用呼吸兴奋剂 B立即用强心剂C立即用脱水剂 D立即用抗惊厥剂51、下列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A角弓反张 B额皱眉举 C张口抬肩 D惊厥52、婴儿手足搐搦症的紧急处理,应立即( )A静脉注射钙剂,做人工呼吸B静脉注射钙剂与输氧C静脉注射钙剂后肌注维生素DD肌注苯巴比妥钠后静脉补钙53、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的病因?( )A日光照射不足 B患慢性胃肠道疾病C甲状腺功能不全 D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5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手足搐搦多见于:( )A4个月小儿 B9个月小儿 C6个月小儿 D2岁以上小儿55、佝偻病恢复期的维生素D用量是:( )A5000IU/日 B1000IU/日 C800IU/日 D400IU/日56、喉痉挛致死原因是:( )A脑水肿 B心力衰竭 C窒息 D感染性休克57、女、1岁、患肺炎伴腹泻2周,进食少,近3天嗜睡,乏力,头竖不直。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13095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全脂奶粉 Milk Powder 按比例稀释即成全奶 1份重量奶粉+8份重量水 1份容量奶粉+4份容量水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钙
0.33 0.29
磷
0.18 0.18
钠
0.34 0.19
钾
0.28 0.59
锰
0.06 0.03
氯
0.57 0.58
成熟期乳 晚乳
11.5
10.7
32.6
31.6
75.0
74.4
2.06
2.00
0.35
0.28
0.15
0.13
0.11
0.10
0.45
0.48
0.05
0.04
0.35
0.44
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二)
满月前按需哺乳,婴儿2月内每2~3小时 喂一次,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 3~4月每4小时一次 。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
4、促进乳汁分泌:先热敷 按摩 轮流排空两侧乳房
5、正确的喂哺技巧
哺乳要点(一)
哺乳要点(二)
哺乳要点(三)
哺乳要点(四)
☆喂奶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洁 2 孕母精神愉快,生活规律 3 加强营养,禁烟酒,禁用通过乳汁排泄
营养基础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In Childhood
能量 Energy
人体依靠三大物质供能: 碳水化合物 16.8kJ(4kcal)/g,供能50%-60%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5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d78f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9.png)
02
营养障碍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体重下降
由于摄入不足或消耗过 多导致体重低于同龄儿 童,皮肤、肌肉等组织
萎缩。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头围等发育指标 低于同龄儿童,器官发
育不良。
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疾病,伤口愈 合缓慢,易发生感染。
消化系统问题
出现食欲不振、腹泻、 便秘等症状,影响营养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与其他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营养 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等。
04
护理措施与实施方案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的营养障碍类型和程度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 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可采 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如鼻胃 管、静脉输液等,以补充所需营 养。
营养障碍疾病概述
定义
营养障碍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营养不良、肥胖、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问题。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营养障碍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 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营养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各异,但通常表现为体重不增或下降、生长迟缓、消瘦 、水肿、贫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等。
贫血
缺乏铁质,影响红细胞生成, 导致贫血。
神经炎
缺乏钾、钠等电解质,导致神 经传导异常,出现神经炎症状 。
肌肉无力
缺乏镁、钾等矿物质,导致肌 肉代谢异常,出现肌肉无力症
状。
03
护理评估与诊断
患儿一般情况评估
01
02
03
生命体征
5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5
![5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5](https://img.taocdn.com/s3/m/361656106137ee06eff918ea.png)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一)疾病概要
• 3、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祛除病 因,治疗原发病;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控制继 发感染;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治疗并发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 二、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 – (二)学龄前小儿膳食
• 学龄前小儿膳食与成人饮食接近,但需做到粗、细 粮交替,荤、素食搭配,避免食用坚硬、油腻、辛 辣的食品。食品制作尽量多样化。培养小儿良好的 饮食习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 二、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 – (三)学龄儿童膳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二、单纯性肥胖 – (二)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 2、身体状况 • 3、社会心理状况 • 4、辅助检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二、单纯性肥胖 – (三)护理诊断/问题 •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人高能 量食物过多和(或)运动过少有关。 • 2.社交障碍 与肥胖造成的心理障碍有关。 • 3.自我形象紊乱与肥胖引起自身形体改变 有关。 • 4.知识缺乏 与患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 的知识有关。
• 1.向家长介绍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预防 措施。
• 2.指导家长学会科学喂养及合理饮食搭配的方法。 • 3.纠正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 4.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对先天畸形患儿应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型题1.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供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正确的是()A.15:50:35B.15:35:50C.25:40:35D.25:35:40E.25:25:502.小儿的热量需要以下哪项不正确()A.基础代谢所需B.腺体分泌所需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生长发育所需E.运动所需3.6个月小儿对热量及水的需要量是()A.377kJ(90kcal)、100ml/kgB.418kJ(100kcal)、110ml/kgC.439kJ(105kcal)、120ml/kgD.460kJ(110kcal)、150ml/kgE.502kJ(120kcal)、160ml/kg4.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促进肠道中()A.乳酸杆菌的生长B.变形杆菌的生长C.大肠杆菌的生长D.白色念珠菌的生长E.葡萄球菌的生长5.按热量计算,体重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A.100~110mlB.200~220mlC.400~440mlD.500~550mlE.600~660ml6.用全脂奶粉配制乳液,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计算一般为()A.1:2B.1:4C.1:5D.1:6E.1:87.母乳喂养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A.含维生素D多B.含钙多C.含磷多D.钙、磷比例适宜E.以上都不是8.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A.先天不足B.喂养不当C.缺乏锻炼D.疾病影响E.免疫缺陷9.营养不良常伴多种维生素缺乏,其中哪种常见()A.维生素A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B110.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应是()A.0.7~0.8cmB.0.5~0.6cmC.0.3~0.4cmD.0.1~0.2cmE.基本消失11.护理重症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重度贫血B.低血钠C.低血钾D.低血糖E.继发感染1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A.方颅C.出牙延迟D.肌张力低下E.易激惹、多汗13.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E.到骨骼征消失14.预防佝偻病应强调()A.母乳喂养B.及早添加辅食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E.多晒太阳15.当发生手足搐搦症时,说明血钙已低于()。
A.1.25 ~ 1.33mmol/LB.1. 5 ~ 1.63mmol/LC.1.87mmol/LD.2mmol/LE.2.33mmol/L1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多见于()A.新生儿B.婴儿C.幼儿D.学龄前儿童E.学龄儿童1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A.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B.迅速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DC.快速静脉推注10%的葡萄糖酸钙D.缓慢静脉点滴10%的葡萄糖酸钙E.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18.患儿10个月,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
其每天应给维生素DA.200UB.300UC.400UD.500UE.600U19.患儿10个月,易激惹,经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方颅、肋骨串珠。
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指导合理喂养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C.多抱患儿到室外晒太阳D.添加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E.提倡站立锻炼20.营养不良患儿最先出现的表现是()A.体重不增或降低B.皮下脂肪减少C.消瘦D.肌肉松弛E.运动和智能发育落后21.营养不良患儿哪个部位的皮下脂肪最先减少()A.面部B.腹部C.躯干D.臀部E.四肢22.下列哪项是诊断营养不良最重要的依据()A.体重低于正常15%以上B.食欲减退C.鸡肉松弛D.血清白蛋白降低E.血糖降低23.引起婴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中缺钙B.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C.缺乏维生素DD.甲状旁腺素缺乏E.缺乏维生素A24.人体维生素D最主要的来源于()A.日光照射皮肤B.牛奶C.母乳D.鱼肝油E.肉类25.佝偻病患儿由于骨软化和肌肉牵拉可引起()A.鸡胸B.肋膈沟C.肋骨串珠D.“O”型腿E.脊柱侧突2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O”型腿的表现见于()A.3~6个月小儿B.8~9个月小儿C.10~12个月小儿D.6个月左右的小儿E.1岁以上2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常见的致死原因是()A.惊厥B.喉痉挛C.手足搐搦D.循环衰竭E.脑水肿28.下列哪项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A.基础代谢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C.生长发育D.活动所需E.排泄损失29.小儿完全断奶的时间是()A.6~8个月B.8~10个月C.10~12个月D.12~18个月E.2岁30.下列哪项不是母乳的优点()A.蛋白质比牛奶多B.钙磷比例2:1C.乙型乳糖多D.不饱和脂肪多E.蛋白质:脂肪:糖为1:3:631.长期单纯羊奶喂养小儿可致()A.低血糖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C.夜盲症D.低蛋白血症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2.6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A.母乳B.牛奶C.羊奶D.婴儿配方奶粉E.豆浆33.4个月的小儿可添加()A.饼干、馒头B.碎菜、碎肉C.软饭D.果汁、菜汤、鱼肝油E.蛋黄、稀粥34.3~4个月佝偻病患儿可见哪项体征()A.颅骨软化B.方颅C.郝氏沟D.肋骨串珠E.O形腿35.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A.乳类中的维生素DB.蛋黄中的维生素DC.猪肝中的维生素DD.植物中的维生素E.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36.营养不良常见于()A.1岁以下小儿B.2岁以下小儿C.3岁以下小儿D.5岁以下小儿E.8岁以下小儿37.下列哪种辅食适于7个月小儿添加()A.碎肉和菜汤B.烂面和鸡蛋C.面条和青菜汤D.带馅的食品E.碎肉和饼干38.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A.20%以上B.30%以上C.40%以上D.50%以上E.60%以上39.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A.腹部、面部、躯干、臀部、四肢B.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C.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D.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E.躯干、四肢、面部、臀部、腹部40.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A.皮下脂肪的减少B.体重不增C.精神不振D.血浆蛋白下降E.低血糖41.按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Ⅰ度营养不良的表现是()体重低于正常比例腹壁皮下脂肪厚度A.8%~10% 0.8~1cmB.10%~15% 0.6~0.8cmC.15%~25% 0.4~0.8cmD.25%~40% 0.4cm以下E.40%以上完全消失42.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重度贫血B.低血钠C.低血钾D.低血糖E.继发感染43.佝偻病患儿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A.睡眠不安,多汗,枕秃B.颅骨软化C.方颅D.前囟晚闭E.出牙延迟4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A.立即肌注维生素D2或D3B.迅速给服大剂量维生素DC.快速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D.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E.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46.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哪种常见()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B1247.小儿肥胖症的正确饮食结构()A.以蛋白为主B.以碳水化合物为主C.以脂肪为主D.以纤维素为主E.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48.预防佝偻病应强调()A.母乳喂养B.及早添加辅食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E.经常晒太阳49.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A.0.7~0.8cmB.0.5~0.6cmC.0.3~0.4cmD.0.1~0.2cmE.完全消失50.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A.先天不足B.喂养不当C.缺乏锻炼D.疾病影响E.免疫缺陷51.不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睡眠不安B.夜啼C.枕秃D.头部多汗E.颅骨软化52.婴儿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每日剂量为()A.100UB.400UC.1000UD.5000UE.10000U5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A.新生儿B.婴儿C.幼儿D.学龄前儿童E.学龄儿童54.未成熟儿易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A.消化酶分泌不足B.胃肠道功能不成熟C.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D.吸吮力弱,食物耐受力差E.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55.营养不良的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减的部位是()A.胸部B.腹部C.臀部D.四肢E.面部56.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A.方颅B.肋骨串珠C.出牙延迟D.肌张力低下E.易激惹.多汗57.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早消减的部位是()A.面部B.腹部C.胸部D.臀部E.下肢58.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A.脑水肿B.心力衰竭C.喉痉挛D.呼吸衰竭E.手足搐搦59.血清总钙低于多少,可引起手足搐溺发作()A.1.0mmol/LB.1.38mmol/LC.1.88mmol/LD.2.25mmol/LE.2.7mmol/L60.营养不良患儿最先出现的症状为()A.皮下脂肪的减少B.体重不增C.精神不振D.身高减低E.肌肉松弛61.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为()A.皮下脂肪减少B.体重不增C.体重减轻D.精神不振E.体格生长速度减慢62.关于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改善喂养,调整饮食B.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C.补液时速度稍慢D.重度营养不良应早期供应足够的热能E.不应过快地改换原有饮食6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A.接受日光照射B.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C.给予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饮食D.避免患儿久坐、久立、久行E.以上都正确6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惊厥发作时预防窒息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将患儿头转向侧位,以免误吸B.按医嘱应用药物控制惊厥C.遵医嘱及时补充钙剂D.及时补充足量维生素D制剂E.喉痉挛出现时应保证呼吸道通畅65.Ⅱ度营养不良儿体重低于正常()A.10%~15%B.15%~70%C.20%~25%D.25%~40%E.40%以上66.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有时可引起突然死亡的并发症是()A.低血钙B.低血糖C.维生素A缺乏D.继发感染E.低蛋白血症67.预防小儿肥胖的关键年龄为()A.1岁以内B.2~3岁C.3~4岁D.7~8岁E.8~10岁6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治疗首选()A.注射维生素DB.补充钙剂C.使用脱水剂D.给氧E.强心剂69.佝偻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A.血磷下降,血钙正常B.睡眠不安及多汗C.X线长骨骺端呈毛刷状改变D.骨骼畸形E.肌肉韧带松弛70.小儿肥胖症(单纯性)临床表现应为()A.脂肪积蓄呈向心性B.脂肪积蓄以腰部及下腹部为显著C.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D.脂肪积蓄以四肢为主E.脂肪积蓄以面部为主71.学龄儿肥胖症主要是()A.脂肪细胞数目增加B.骨骼肌细胞数目增加C.脂肪细胞体积增加D.骨骼肌细胞体积增加E.体内液体量增加72.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最快的年龄段是()A.胎儿期头3个月及幼儿期B.胎儿出生前3个月及出生后第1年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73.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感染性疾病C.维生素缺乏症D.脑发育不全E.自发性低血糖74.关于营养不良的治疗,哪项最重要()A.去除病因,加强护理B.去除病因,调整饮食C.促进消化功能D.促进代谢功能E.调整饮食,治疗并发症75.用维生素D预防小儿佝偻病,通常开始于生后()A.1~2周B.2~3周C.4~5周D.6~7周E.8~9周76.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维生素D预防量至()A.6个月B.1.5岁C.2岁D.3岁E.4岁77.哪项不是佝偻病头部的骨骼改变()A.颅骨软化B.乳牙萌出推迟C.前囟迟闭D.小头畸形E.方颅78.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E.到骨骼体征消失二、A2型题1.女婴,7个月,体重5.5kg,出生后以母乳喂养为主,但量较少,未加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