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 试卷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 试卷分析

五、混合运算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7-58)【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中专门设计了运用加减混合、乘加、乘减混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按照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以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2.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3.看到的是图()。

A. B. C.4.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5.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观察得到的?( )A. B.6.下面是小明站在车的不同方向拍照的汽车图片,请找出与图相对应的方位词。

(1)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2)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3)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4)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5)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7.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8.下面的图片是从空中看到的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下面四幅照片,在①位置上拍摄的是()。

A. B. C. D.9.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10.哪幅图是在飞机上看到的这座楼房的形状? ()A. B. C.11.从左、右4幅图中找出与熊妈妈眼前看到的景象一致的图是()A. AB. BC. CD. D 12.下图小梅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

A. B. C.二、填空题13.爸爸给淘气买了个新年礼物,外包装盒是个长方体,做得很漂亮,他想用手机拍张包装盒的照片发给笑笑,他拍照的时候发现一次最多只能拍到________个面。

14.下面的图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一幅图?填序号________.16.下面的图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用“右面”“正面”“左面”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看图回答(1)玲玲站在妈妈的________边.(2)请在所摄的像片下面分别写上摄像机的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按照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以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2.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3.看到的是图()。

A. B. C.4.下面的照片是空中看到的公园,房子周围有一个亭子、一片树林。

右图是从()位置看到的。

A. ①B. ②C. ③D. ④5.从侧面看,看到的是().A. B. C.6.从箭头所示的方向看过去,看到的图形是( )A. B. C.7.请你判断:下面方案是从空中看到的“绿色金字塔”.(即此种方案按一定顺序种植,若干年后会形成“绿色金字塔”)()A. B. C. D.8.哪幅图是在飞机上看到的这座楼房的形状? ()A. B. C.9.哪一幅图是方方看到的()A. B. C.10.小辉看到的是哪张图片?()A. B.11.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12.这幅图是谁看到的?()A. 小红B. 兰兰C. 淘气二、填空题13.三个小伙伴在台灯旁边玩,找出他们各自看见的图。

(在横线上填上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刚从房子前面走过,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15.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的学校下面这些图,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① 从________面看② 从________面看③ 从________面看1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堆,从上往下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左侧看是图(3),这堆木块共有________块.19.这是谁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看图回答。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的照片是空中看到的公园,房子周围有一个亭子、一片树林。

右图是从()位置看到的。

A. ①B. ②C. ③D. ④2.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3.一堆积木从左面看是,则这堆积木不可能是下列()。

A. 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4.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 )A. B. C. 5.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观察得到的?( )A. B.6.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7.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8.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A. B. C. 9.小兰从正上方看小轿车,看到的形状是()A. B. C. 10.小辉看到的是哪张图片?()A. B.11.淘气看到的是哪副图?()A. B.12.这幅图是谁看到的?()A. 小红B. 兰兰C. 淘气二、填空题13.如图,从________面看到的形状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形状是。

14.如下图,是________看到的情景。

15.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16.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________ 17.下面画了冰箱和洗衣机的正面、侧面.请你认一认,从左往右填一填.(正面填A,侧面填B)________18.动动手,折折看,下面________几幅图形可以折成圆圈中的图形。

19.下图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帽子的形状,填上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你知道他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解答题21.请在所拍摄的照片下面分别写上摄像者位置的编号.22.看一看,填一填.(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2)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23.小鹏和小丽分别站在一幢大楼的不同方位,请在小鹏看到的大楼图下面画“△”。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

A. 可能不同B. 一定相同C. 一定不同2.从侧面看,看到的是().A. B. C.3.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4.李霞给奶奶买的一个生日蛋糕,从上面看它的形状是()A. B. C.5.小明看到的杯子的形状是()。

A. B. C. D.6.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

A. B. C.7.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8.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 )A. B. C.9.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 )A. B.10.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A. B. C.11.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12.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哪幅图是他第一个看到的?()A. B. C.二、填空题13.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14.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我们的教室.下面这些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老师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了一个图形,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是,从正面看是,你知道这个图形是由________个正方体组成的.17.观察下面的货架,分别从后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形状?从上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后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侧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正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A. B. C. D.18.下图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帽子的形状,填上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你知道他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拍照,文文和妈妈参加比赛获奖,记者纷纷给它们拍照。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试卷分析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试卷分析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检测内容是认识方向,共三个大题,整张试卷题目比较抽象,学生做起来比较困难,部分同学对于方位缺乏直观想象,不能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平面图形中的方向与实际生活中的方向,学生容易混淆,
特别是左西右东,学生特别容易出错。

如第一题:3题,小红
的房间窗户在南面,她房间的门在西面,书桌在东面,学生写
成了门在东面,书桌在西面。

二、方向的相对性,学生不理解,如第一题4小题,小羊在()
家的南面,部分学生找不到正确答案。

三、学生对题目要求理解不深,如二题4小题,张丽面向南站立,
当她后转之后,她的右面是(东),而学生就简单的认为
南的相对方向是北,实际是不理解题意。

四、学生不认真读题,不按要求做,第三题要求写序号,有5个学
生写成汉字,不按要求做,说明学生的读题习惯不够好。

综上所述,运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3点:1、方向的相对性,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错。

2、做小羊在()的南面时,学生不会找参照物。

3、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的习惯还需要继续加强。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一、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考查了对除法的初步认识,从考试情况看本次考试有难度。

综合分析本单元试卷,同学们计算的失分率较低,说明日常的口算练习到位、有效,需要继续坚持;解决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的也不错,但在审题方面有待提高:有做错题的的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解决问题中,本学期的新要求——每道题都完整的答题。

具体格式:“答:……。

”多数同学没有写答案,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表扬在这次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保持好的成绩。

出现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复习,把自己出现的错误,认真思考一下,要确实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把知识搞懂,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主动找老师问,老师会及时帮助你,希望你们能扎实地掌握好知识,争取在下次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出错率较高的题:
(三)比较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

应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想()里填上什么数。

(六)、圈一圈,填一填。

错因:1没审题,没圈一圈;
2不理解除法意义,不会列算式。

(八). ( ) 里最大能填几。

错因: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不加计算,不比较,盲目填写。

(十一)。

解决问题。

错因:学生没有写答案。

三、试卷讲评小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学起来有难度,特别是对除法的意义,需要精选题目让学生从练习中逐渐去理解,然后由易到难,重点在于强化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太多题。

四、针对性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四五单元试卷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四五单元试卷分析
四题,判断,难度较大,有错误,需着重讲解,并出有关的习题进行训练。
六、七题,主要考查位置的辨认和实际应用,难度较大,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针对这类题要进行着重讲解,加强辅导,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达到学而致用的效果。
由于本张试卷难度较大,学生答的并不是很好,在以后学习中还要多多练习巩固。
合格以上人数
合格Leabharlann 率待提高人数总










(3)班
42
42
19
14
7
40
95.2℅
2
B
19
45.2℅
(4)班
40
40
9
19
10
38
95.0℅
2
B
9
22.5℅
二、达标测评题型分析
题次
内容
占题量%
实占题量%
实占题率

只要认真,我一定能算对
20
19.5
97.5﹪

只要用心,我一定能填对
30
27
90﹪
二、试卷分析及提高措施:
这张试卷主要考查方向和位置,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答得还是可以,只有少数同学答得不好。
一题,考查地图上如何规定方位的有关知识,还考查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知识,错题有:启明星在()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小知识。
三题,选择题,错题有:中午放学回家时,你沿着人行道往西走,那么你的身影在()边在做这道题时,一定要考虑影子和光是在相反的方向的,这道题所有的同学都错了,要进行着重讲解,同时还要进行实际的观察一下,加强学生的理解。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豆豆从外面看到的是()。

A. B. C.2.看到的是图()。

A. B. C.3.下面3个物体,从()看到的图形相同。

A. 上面B. 前面C. 左面4.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5.下图中,看到的是()号。

A. B. C. D.6.小明看到的杯子的形状是()。

A. B. C. D.7.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观察得到的?( )A. B.8.下面的图片是从空中看到的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下面四幅照片,在①位置上拍摄的是()。

A. B. C. D.9.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10.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A. B. C.11.看图回答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A. 正面B. 右侧面C. 上面12.小兰从正上方看小轿车,看到的形状是()A. B. C.二、填空题13.右边三幅图分别是哪三个小朋友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观察,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15.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到的?把名字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________17.下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① 从________面看② 从________面看③ 从________面看18.下面画了冰箱和洗衣机的正面、侧面.请你认一认,从左往右填一填.(正面填A,侧面填B)________19.下面的4幅图,分别是钢琴的哪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看图回答。

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三、解答题2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名字)22.看一看,填一填.(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2)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23.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7加上63除以7的商,和是()。

A. 10B. 16C. 222.小熊抱了4个玉米,熊妈妈抱的数量比小熊的3倍少2个,熊妈妈抱了()个玉米。

A. 12B. 11C. 103.与6×2+6结果相等的是()。

A. 6×3B. 6×4C. 6×24.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B. 295C. 05.三(1)班举行同读一本好书活动。

《孔子的故事》共131页,小明每天看10页,已经看了2天。

要求“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10×3B. 131-10×2C. 10×2+16.80-(43-24)的计算结果是()。

A. 51B. 13C. 617.100减去39除以13的商,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A. 100-39÷13B. (100-39)÷13C. (100-13)÷398.学校里原来有8棵梨树,又栽了2行桃树,每行5棵,现在有多少棵果树?A. 5×2=10(棵) 10+8=18(棵)B. 8+2=10(行) 10×5=50(棵)9.蓝天小学的学生做广播操,六年级学生排成4行,每行12人;五年级学生排成3行,每行15人.________年级的学生多.多________人.()A. 六,3B. 四,2C. 五,4D. 六,5 10.蓝天小学的学生做广播操,六年级学生排成4行,每行12人;五年级学生排成3行,每行15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学生()A. 93人B. 45人C. 48人D. 27人11.爸爸今年40岁,比小胖今年年龄的4倍少4岁,小胖今年几岁?正确算式是()A. 40÷4-4B. 40÷4+4C. (40+4)÷4D. (40-4)÷4 12.李莉有28元钱,王芳的钱比李莉的3倍多10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五加与减单元学习目标1.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可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校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套教科书关于整数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采取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个阶段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重点是学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这个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加减法运算,重点是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意义和计算的道理。

第二个阶段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分布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是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科书除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运算意义的理解,还特别注重利用画图、操作、直观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1”和“借1当十”的计算道理。

第三个阶段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内容分布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

在进一步加强对运算意义和计算道理理解的基础上,教科书一方面强调引导学生关注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用多种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进退位的道理及计算过程中的有序性;另一方面更加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三位数加减法,内容分布在本册(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和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并注重计算过程中的有序性;第二,强调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校和验算的必要性。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解释多位数计算的道理,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和计算经验的积累本单元教科书安排了借助口算、直观模型、竖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五、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7-58)【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中专门设计了运用加减混合、乘加、乘减混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A. B.2.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3.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4.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5.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 )A. B. C.6.这个小朋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7.下面的图片是从空中看到的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下面四幅照片,在①位置上拍摄的是()。

A. B. C. D.8.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A. B. C.9.下图小梅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

A. B. C.10.淘气看到的是哪副图?()A. B.11.哪一张照片是在房间前面拍摄的?选一选()A. B.12.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二、填空题13.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14.观察,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15.这个飞机纪念玩具真好玩。

丁丁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小虹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宋平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16.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面的图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用“右面”“正面”“左面”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老师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了一个图形,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是,从正面看是,你知道这个图形是由________个正方体组成的.19.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下图的________个面。

20.下图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帽子的形状,填上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请在所拍摄的照片下面分别写上摄像者位置的编号.22.从D这个位置,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在括号里打√23.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编号写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2.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A. B.3.李霞给奶奶买的一个生日蛋糕,从上面看它的形状是()A. B. C.4.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5.小明看到的杯子的形状是()。

A. B. C. D. 6.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A. 从正面看B. 从侧面看C. 从上面看7.下面是小明站在车的不同方向拍照的汽车图片,请找出与图相对应的方位词。

(1)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2)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3)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4)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5)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8.请你判断:下面方案是从空中看到的“绿色金字塔”.(即此种方案按一定顺序种植,若干年后会形成“绿色金字塔”)()A. B. C. D.9.某冷饮厅推出新款圣代,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为()A. B. C. D.10.这两幅冰箱图中哪一幅是小朋友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11.下图小梅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

A. B. C.12.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二、填空题13.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14.右边三幅图分别是哪三个小朋友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这个飞机纪念玩具真好玩。

丁丁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小虹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宋平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16.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________ 18.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________。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重点关注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100以内数的 加减法,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 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强调 相同数位对齐,并注重计算过程中的有序性; 第二,强调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验算 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及三 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 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在生 活中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可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 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 实际生活的联系。
3、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能 对教师结果进行正确的验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加 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的作用并 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三位数加减知识解决生 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
单元内容
本单元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十、 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第二部分是三位数的加 法;第三部分是三位数的减法。学生已经掌握 了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基 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加减法的基 础上设计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本单元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第二部分是三位数 的加法;第三部分是三位数的减法。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 移类推能力很重要,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2017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2017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2017⼆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我们在做试卷分析的时候,⼀定要得出对试卷题型及做题质量的结论,这样能够防⽌我们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今天店铺就与⼤家分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希望对⼤家有帮助! ⼆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考试情况及分析: ⼀、考试成绩: 参考30⼈,及格30⼈,优秀24⼈,⾼分11⼈。

80分以下的就有6⼈,考的很不理想。

⼆、试卷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个⼤题,考查的内容很全⾯,不是很难,但学⽣理解的不好,不细⼼的现象很严重,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有很多知识都是模棱两可。

第⼀题为看拼⾳写汉字。

以往这样的题只有个别的同学会丢分,可这次丢分的同学很多,追其原因是原来每天晨读都会给他们听写,现在晨读安排了古诗诵读,所以,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来督促他们,很多同学没有约束⾃⼰的能⼒,所以对会认的⽣字掌握的不扎实,以后要加强学⽣⾃主学习的能⼒。

第⼆题为选择正确的读⾳。

这道题会做对的只有⼀⼈,⼤部分都错在“多”和“吐”的读⾳上,“多”⼤部分同学与⼝语⾥的发⾳有了混淆,“吐”字的两个⾳⽤法上的区分还不明确。

第三题为找朋友⽤线连起来。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对会认⽣字的掌握情况,答的不错,没有失分现象。

第四题为⽐⼀⽐组词。

学⽣在形近字的区分上掌握的还可以,但有的同学在组词时写了错别字。

第五题为根据课⽂内容填空。

这道题是学⽣失分最多的⼀题,主要原因是本单元的课⽂都不要求背诵,所以对学⽣的要求也不严格,导致有的同学对所出的课⽂内容不会背,也就答不上了。

第六题为组词再⽤所组的词说句话。

学⽣在说话的句⼦⾥还有错别字现象。

第七题为按要求填空。

考查的是学⽣对部⾸查字法的掌握情况,通过答题来看,学⽣对部⾸查字法的步骤已经掌握,但是在数笔画上还有粗⼼的现象,对特殊的部⾸记忆不扎实。

第⼋题为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

因为所给的三组字在区分上都⽐较简单,所以,此题丢分的学⽣很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一、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考查了对除法的初步认识,从考试情况看本次考试有难度。

综合分析本单元试卷,同学们计算的失分率较低,说明日常的口算练习到位、有效,需要继续坚持;解决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的也不错,但在审题方面有待提高:有做错题的的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解决问题中,本学期的新要求——每道题都完整的答题。

具体格式:“答:……。

”多数同学没有写答案,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表扬在这次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保持好的成绩。

出现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复习,把自己出现的错误,认真思考一下,要确实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把知识搞懂,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主动找老师问,老师会及时帮助你,希望你们能扎实地掌握好知识,争取在下次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出错率较高的题:
(三)比较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

(五)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

应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想( )里填上什么数。

(六)、圈一圈,填一填。

错因:1没审题,没圈一圈;
2不理解除法意义,不会列算式。

(八). ( ) 里最大能填几。

错因: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不加计算,不比较,盲目填写。

(十一)。

解决问题。

错因:学生没有写答案。

三、试卷讲评小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学起来有难度,特别是对除法的意义,需要精选题目让学生从练习中逐渐去理解,然后由易到难,重点在于强化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太多题。

四、针对性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