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象~作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在一天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白天和夜间土壤增热和冷却不同,所以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相同。有四种类型
日射型,也称白天受热型。日间当地面获得大量的辐射热量以后,地面温度急剧上升,热量由土壤上层向下层输送;此时,土温的铅直分布是由上层向下层递减,而且递减速度很快。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正午前后,如13h的土温分布曲线。
辐射型,也称夜间放射型。夜间当地面由于辐射冷却而温度下降时,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热通量方向为负,即由土壤深层向地面输送热量,以缓和地面温度的下降。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午夜以后。如01h的土温分布曲线。
早上过渡型,也叫清晨转变型。这是由夜间的辐射型分布向白天日射型分布的过度类型。日出之后,地表净辐射很快由负转变为正值,则地面温度开始上升,于是土壤上层温度分布迅速变成日射型,但是下层土壤温度仍然保持辐射型分布。此时,土壤中间层的温度最低,地面和土壤深层都向这一层输送热量。如7h的温度分布曲线。
晚上过渡型,也叫傍晚转变型。这是由白天的日射型分布向夜间的辐射型分布的过渡类型。在傍晚前后,由于辐射冷却作用,地面温度开始下降,土壤上层出现辐射型分布,但是在土壤下层仍然保持白天的日射型。此时,土壤中间层的温度最高,热量从该层向地表和深层输送。如19h的土温分布曲线。
2.气温铅直分布近地气层中空气温度的变化,主要决定于下垫面辐射状况和湍流运动的变化。日间,地面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受热,并以湍流交换形式将热量输送给近地气层,使整个近地层气温自下而上很快升高。夜间,地面辐射冷却,热量由近地层向地面输送。
气温铅直分布类型:日射型、辐射型、早上过渡型和傍晚过渡型。4种类型昼夜依次转换。日射型:12时曲线。日间,地面净辐射为正并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加热,地面温度急剧上升,热量将由地面通过湍流向近地层中输送。因此气温铅直分布由地面向上迅速递减的。
辐射型:为0时曲线。夜间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空气由下而上逐渐降温,热量将由近地层输向地面。傍晚过渡型:为18时曲线。傍晚,随着太阳高度不断变小,地面辐射很快下降,下垫面迅速冷却,于是紧贴着地面的气温也随之下降,形成逆温,但是在上层还保持日间增温的形式。此时,温度分布式已转变为辐射型,而上层仍为日射型的温度铅直分布。早上过渡型:6时曲线。早上日出之后,地面净辐射很快由负转为正,地面开始迅速增温,破坏了近地层的逆温分布使底层逆温不断消失。这个破坏过程逐渐地由低层到上层,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分布都是呈过渡形式,即低层转变为日射型,上层仍是辐射型。
3.任意层结时近地层风速和温度的对数-线性廓线,
当大气层结为稳定层结时,气象要素随高度增加而增大的速度比中性层结时要快,比不稳定层结时更快。这是因为,大气层结稳定时,湍流通量的垂直输送比中性层结时弱,比不稳定层结时更弱。就风速而言,由于稳定层结时大气高层动量向下输送比中性层结时少,比不稳定层结时更少;所以稳定层结时,风速随高度增大就比中性和不稳定层结时要快得多。
4.日照视图步骤:①以测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划一圆,表示该地点的视地平。
②取两个坐标:一是方位角坐标,以正南为起始,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将圆周360等分;二是高度角坐标,以圆周为起始,沿半径向圆心90等分。由此,构成一个地平坐标系。
③将所讨论地点的坡向、坡度绘在图中④绘出所讨论日的太阳视轨道。方法是取三个特殊点,一是正午时刻(ω=0),太阳方位角A=0º,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为这样,可在正南方位上标出一点(0,hω=0);二是日出、日落时刻,h=0,根据式求出ω0,再转换成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A。
在图中标出(-A,0)、(A,0)两点;过三点划一弧线,表示所讨论日的太阳视轨道。
⑤分析讨论测点的可照条件。太阳视轨道与坡地阴影区的交点,就是坡地上实际开始或终止日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