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是如何决定物候现象的。

3、品味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1、设问导入

出示图片,问:你想用什么诗句来概括这幅画面?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大自然语言?我们一起来读读。

再展示《大林寺桃花》,设疑,由此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疑难字词或认为重点的字词,可以同桌间讨论解决。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大自然语言。

生读后,师PPT展示字词读音,指名读,齐读。

师:文中提到了哪些大自然语言?

3、问题探究

师: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些物候现象?

4、语言探究

(1)四个因素能否换位?为什么?(“首先”一词说明纬度是最主要的,其他次之。)(引出逻辑顺序)

(2)从这几个问题中,我们明白“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物候现象”。既然这样,老师想把题目改为“物候现象”,好吗?(生:不好。原题目运用比喻、拟人,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师:文中1、2两段语言也与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同学们来品析,并说说它的妙处。

五、作者把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的如此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他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在野外迷路时,请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判断吧!下面请读《要是你在野外迷路》来结束这堂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碰上阴雨天,可千万别慌张,大树也会来帮忙: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可千万别慌张,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结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机动,可排为作业)

1.课外收集几则农谚,思考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大自然的语言(定稿)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是如何决定物候现象的。

3、品味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1、设问导入

出示图片,问:你想用什么诗句来概括这幅画面?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大自然语言?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一幅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

第二幅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

如此颇具神韵而又极富诗意的大自然,诗人自然不愿错过。白居易曾写过这么一首诗: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了解这首诗的大意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为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竺可桢写的《大自然的语言》来解开这个谜。

2、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疑难字词或认为重点的字词,可以同桌间讨论解决。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大自然语言。

生读后,师:老师也找了些字词,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PPT展示字词读音,指名读,齐读。

师:文中提到了哪些大自然语言?

这些大自然语言就是指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3、问题探究

师: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些物候现象?

生: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师: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试着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一因素是如何决定大自然的语言的?并说说作者是通过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让你拥有这一知识的?(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讲前三点,其他人补充。)

师追问:那现在,你能解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谜了吗?

生: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师:那同学们一起来读读

种荔枝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师:白居易在什么地方种荔枝?

明确:在四川忠州(时任忠州太守)。

师:现在四川有荔枝吗?

生:没有。

这又是这说明什么问题?你能根据文中学到的知识来说说吗?

生:古今物候(气候)有差异。

竺可桢的观点:唐代气候温暖,四川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四川荔枝灭绝。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4、语言探究

(1)四个因素能否换位?为什么?(“首先”一词说明纬度是最主要的,其他次之。)

(引出逻辑顺序)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这样从主要到次要的介绍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这在说明顺序上属逻辑顺序。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同时,这些词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其实,全文也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说明内容的,你理清思路了吗?

生:①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③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

④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从这几个问题中,我们明白“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物候现象”。既然这样,老师想把题目改为“物候现象”,好吗?(生:不好。原题目运用比喻、拟人,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师:文中1、2两段语言也与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同学们来品析,并说说它的妙处。

PPT展示第一段,生自由朗读原文和改文,然后品析: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

“苏醒”一词也是拟人,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