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分析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社会互动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 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社会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 派别。
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是米德。
米德的学生布鲁默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 理: 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富裕的意义而对 其采取行动;
第二,我们所富裕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戈夫曼认为,在表演中,人们通常都比较关 心并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他们往往通 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来形成人们所希望的 印象。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为“印象管理”。
几种印象: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刻板效应。
3、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埃莫森等。
3、冲突
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是直接的反 对关系。
4、暗示
是在无强制条件下,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 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刺激,并可能使人们 依此刺激而作出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 5、交换 个人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 交往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 是交换关系。
本土方法论认为:
(1)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间的相互作用,都 受着某些“民间”规则的支配,群体中的成员都 具有某种对现实世界的共同认识和理解,这种认 识和理解构成了“民间”规则的基础。
(2)这一理论认为,规定着社会相互作用的 民间规则包括许多含蓄的理解和期待。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社会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讨论的是 最常见的几种形式。尽管在理论上我们分别讨 论之,但实际上他们常常以不同的方式结合, 并相互转化。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些互动对社会结构和变迁的作用。
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和身份认同。
本文将从社会互动的定义、类型、影响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的方式进行的。
社会互动可以发生在各个社会层面,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场所、政治组织等都存在着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目的是满足个体的需求、取得社会认同和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互动可以分为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两种类型。
主动互动是指个体主动参与和发起的互动,如主动提出观点、建议或介入他人的谈话。
被动互动是指个体被动地接受和响应他人的互动,如听取他人的观点、接受他人的帮助。
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作用着塑造个体的行为和社会角色。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
通过与他人交往,个体可以获得信息、获得支持和建立自身的社会身份。
社会互动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的观点和行为受到他人的认同和适应的影响。
同时,社会互动也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通过与他人互动,个体可以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然而,社会互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社会互动的形式和方式。
虚拟互动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沉迷和虚拟孤立等问题。
其次,社会互动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制约。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可能会影响互动的质量和结果。
最后,社会互动可能会引发冲突和紧张。
不同观点和利益的冲突可能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紧张局势的产生。
综上所述,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既是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也是社会变迁和合作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 第5讲 社会互动
日常谈话中许多词语没有确定的含义,依靠双 方的共同理解来界定。
科长阿呆上领导家拜年,呈上红包时,
领导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只是意思意思! 领导:都在一个单位的,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承蒙您关照,真的是点小意思。 领导:哈哈!你这个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真没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哪里呢,是我不好意思啊!”
第1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第2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第3节 非语言沟通 第4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第5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第1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1、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 语言、表情、身体姿势和其他象征性符号, 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互动可以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
3、个人空间的其他体现
三、非语言沟通与性别
社会互动存在性别的维度,女性和男性对 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有不同的感知和表达。
电梯与陌生环境
第2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1、行动(act):指某个人在特定情境下 的全部反应,包括人的实际行为、对事物 和人的注意、以及感觉和想法。
人类行动的独特性:反应;思考回应甚至预演。
2、互动的三个阶段:
(1)甲方送出信号 (2)乙方接受信号,解读信号,并作出回应 (3)甲方根据乙方的回应,采取进一步的行
3、静态体语(posture):即人们的身体 或四肢保持某种状态的姿势。
二、个人空间
1、定义: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环绕一个人四周的直接区域。
2、爱德华·T·霍尔:个人距离的四种类型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45cm以内;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122cm以内;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365cm以内; 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3.6m以外。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第五章:社会互动本章指导:一、本章目的:社会互动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它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课前准备:1、你以前接触过“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思考。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你所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无组织的、自发的而且人数众多,试举几个例子。
3、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1、这一章总体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难理解的也就是其中的理论,只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就能理解,注意老师的讲解。
2、最好能看看参考书目,尤其是第一本--《乌合之众》,它是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描写生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感染理论的集合行为说明。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社会互动②集合行为③交换④强制四、学习重点: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戈夫曼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3、集合行为的类型。
重要概念:对社会互动的具体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被隔绝的单个人不行;2、社会互动是相互依存的行为,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有去无回不是互动,但互动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进行;3、社会互动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这基于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经验,能够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分。
在我们日常互动中,非语言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之多令人吃惊,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人交谈时,语言对情境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和个人空间,前者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语以及面部表情。
)。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动态体语(gestures)、静态体语(posture)、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社会互动类型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网络与互动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 尊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 价值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 的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5、对话分析:Harvey Sachs,1992
a 早期焦点: 会话者将其语言在互动中组织成一致顺序的方 式:语次交换决定了会话者的顺序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 的事物。声音、语言、图画、手势、表情、 姿态等等都是符号,服饰、建筑、工具、食 物、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常常是符号。 社会互动是根据人们对符号的理解而进行的。
举例,一声“咳嗽”的符号意义
4、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 程。交换行为不仅发生在市场关系中,也广 泛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 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 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 饪技巧。”(布劳)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命题: 成功命题:个人的某中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 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回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 为。 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 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 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 值就越小。(边际效益递减)
“我们所说的客体不过是我们经验的产物。我们所体 验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想象 的世界。当然,对于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对所 遇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正是因为有 相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人们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动就是解释性行动。”(布鲁默)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A:一个男生平常眨眼睛。
B: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
行 为
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但女生可能因为正在想问题, 而丝毫没有注意到男生挤眉弄眼。
C: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
行 动
互 动
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女生反感的盯了男生一眼, 然后加快步伐。
(1)代表人物:纽科姆 (2)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 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 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3)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 纽科姆的参照群体研究:个体观念取决于 其对一种至少在两个 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 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 的大小如何。” ——霍曼斯 (1)实质:人们在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2)内容:有形的物质性的资源、无形的非 物质性的资源。
4也可以在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5总是在的情境下进行二社会互动的情境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参与的人数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特定3312019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3312019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331201910三社会互动的条件三社会互动的条件11至少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至少发生在两个人之间22只有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才存在互只有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动33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以信息传递为基础44并不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并不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55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的双方及其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的双方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2019331103312019111接近与接触阶段2理解与了解阶段3调整与反应阶段例如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2024/3/14
12
• 2.角色理论
互动双方都依照一定的角色规范来行
– 角色与互动的关系
动,人们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如果没有另一方参与互动,角色就失
• 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2024/3/14
16
(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
人关系
• 依据:互动参与的人数 • 二人关系:
– 因互动仅需要同对方有关系,所以会较为充分的考虑对方的需要和特点; – 两人可获得亲密感情,产生排他性 – 亲密性或许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如恋人)
• 三人关系:
– 需要考虑两个人的特征,很难达到亲密性 – 第三者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在其他两人产生冲突时):
(二)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 情景
• 依据:互动的目的 • 工作情境
– 互动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情感交流较少、言 谈举止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 社交情境
– 为了互动而互动、进行没有实际意义却轻松愉快的交 谈来帮助双方增进了解、轻松的展示个性、有一些感 情投入、能促进关系的发展
• 熟悉情境
– 是指与熟人进行日常交往的场合、互动没有特定目的、 不必严守规则或礼仪(行为方式较随意)
2024/3/14
6
• 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按照事物对我们的意义 而做出的;只有当互动的双方都能确定和理解各
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才能顺利的进行 社会互动
• 评价
– 将社会关系简单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社会结构 – 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的影响 – 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 评价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三版)课件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2、竞争 •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 夺。 • 竞争具有以下特点: ✓ 首先,它必须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 就不会形成竞争。 ✓ 其次,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和比较难得的,即一 个人或者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
3、广度 •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 •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 •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 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
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 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
书籍、图形、电话和互联网等手段进行 信息交流,形成社会互动。 ✓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 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 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 熟悉情境主要是指我们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场合。家庭成员、亲戚朋友、 邻居、下班后的同事之间的交往就属此 类。这时互动双方并没有特定的目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较为随便,不必严守工作规则或社交礼貌,按社会习俗行事即 可。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情境
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来分,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三种情境。
• 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 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 需要。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
二、社会互动的性质
按韦伯对社会行动种类的划分:
理性互动----工具理性,利益是交往的目的,
感情交换只是手段;
非理性互动----价值理性,感情既是交往的目
的,也是交往的手段;
混合型互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互动通常
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
+ 三、社会互动的维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 两个最基本向度: 情感上的亲疏爱憎(遵循回报性)和地位上的尊卑(遵 循互补性) 。
简言之,我们并不是直接对其他人作出反应,而是根据我们的 文化所提供的和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学得的知识和规范, 去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
+ 四、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由哈罗德·加芬克尔提出,又译做“民俗方法 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 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 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即通常的社会互动是基于既成的习 惯,习惯简化了反应的过程。
3.集体行为的特征
自发性、狂热性、暂时性、 无规范性、人数众多
+
4.集体行为发生的原因 :
集体行为
(1)结构性压力,如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社会不 平等等结构性因素对社会中的一部人会造成了心理压力。
(2)意外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意外事件没有准备,而已有 的经验和正常的规则与办法又不足以应付突然的变化。
第五,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 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
2.当代符号互动论发展
芝加哥学派----以布鲁姆(Leonard Broom)(米德的学生)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社会互动分析
• 狭义解释: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 • • • • • • •
3、竞争
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互 相反对的行为方式。 广义解释:生存竞争。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 存在以来就有竞争。发生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 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 竞争的特点: 1、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 2、有共同争夺的对象 3、竞争双方其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 方成功的机会,不可能双方之间同时获得成功 4、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产生原因: 人们在观 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时,个人 可能会依据猜测、想象,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解释 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为人们的注意中心,对 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四、集体行为的控制
• 集体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有性质之别: • 集体行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 • 集体行为的积极性 • 集体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对那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妨碍人 • • • •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一、符号互动论 • 二、拟剧论 • 三、本土方法论
第三节 集体行为
•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及其特征 •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自发的、无组织的、不受正 • • • • • •
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共同特征: 1、自发性 2、狂热性 3、非常规性 4、匿名性 5、短暂性
• • • • • •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年首次提出 学者看法:1、强调互动的结果,将人与人以及人与群体 之间的交互影响称为社会互动。 2、强调互动的过程,认 为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和沟通就是社会互动。 本书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 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互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 第二,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 第三,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
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
个人行为的原因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控制性:内在 (可控制) :能力、努力 外在(不可控制):难度、运气 稳定性:稳定:能力、难度 不稳定:努力、运气
第四章 社会互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分析,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及其 特点,了解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 理论、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提问。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
(1)模仿是自愿行为,而从众并非自愿; (2)模仿没有外部压力,从众则受到外部压力 (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
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含义: 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 合行动。
合作的条件: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认识: 合作的资源:如知识、技能、财物
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 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
间接目标是政府; 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 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
引退; 强加; 皈依; 妥协。
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
作用分析:
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 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造 成认知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社会学概论精编第三版第7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理(布鲁默): o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 o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o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
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 们自己交流。”
社会互动的理论
• 顾客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掏出钱包。收银员准备收钱并找 零。他们对于账单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的意义, 这种意义是他们共享的——互动论的第一条原理
里登台表演。由于戈夫曼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 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因而,他的 理论被成为“戏剧论”。 戈夫曼认为,在这种表演中,我们都非常关心和 试图控制自己给他人的印象,我们通过言语、姿态、 手势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我们所希望的印象。 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为“印象管理”。他认为,在 互动中,个人的行为由满足自己的需要转变为满足 他人的需要。
因此,戈夫曼指出,成功的形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
社会互动的理论
就业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面试前要准备什么: • 汇集信息:了解自己、了解用人单位 • 对对方可能问的问题进行设计(专业、性格、你对公司的疑问、对职位的心理准备等) • 带好详细的材料 • 做好前台的各种准备 • 别紧张,要自信。 • 要熟练的描述自己的技能。 • 交谈时敢于直视对方眼睛。 • 做一个好听众。 • 对不适于回答的问题可以有意忽视。 • 就自己申请的工作表明自己的兴趣。 • 结束前安排了解结果的方式,给自己留出思考时间。
社会互动的涵义
当两个陌生人在城市的大街上迎面而过… 请两位同学表现该场景,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的目 光… ➢ 他们一直盯着对方看,直到擦身而过? ➢ or,他们在一定距离内将目光投向他处?
00034社会学概论5-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符号
二、身体语言 (一)身体语言: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二)身体语言的种类 身体语言的种类很多,最令人注意的是面部表情 和手势。
社会互动的符号
三、个人空间 (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个人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二)个人空间理论:爱德华•T•霍尔 简单应用 1、亲密距离:0-18英寸(0-45cm) 2、个人距离:18英寸-4英尺(45cm-122cm) 3、社会距离:4英尺-12英尺(122cm-365cm) 4、公众距离:12英尺以上(365cm以上)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一)暗示 1、暗示的概念(识记) 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 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接 受暗示者所示意的意见、观点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2、暗示的分类(识记) 暗示根据受动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直接暗示 (2)间接暗示 (3)自我暗示 (4)反暗示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4.从众与模仿的区别 (扩展) 表面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在性质上不同的: 1.模仿是一种主动的自愿的行为,而从众并非是行动者自愿的行为,具有消几性 2.模仿是行动者在没走外部压力下的一种行为,而从众是在行动者受到外部压力 的情况下的一种行为,可以说从众是一种有压力的特殊的模仿。 3.模仿的对象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但从众一般是多数人。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七)调适 1、调适的概念 识记 调适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2、调适产生的原因 领会 第一种,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第二种,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第三种,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3、调适的种类 一种是源于冲突而发生的调适。另一种是源于环境而发生的调适。
05社会学概论课件(自考)第五章社会互动
四、竞争
(一)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 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 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有的人得到了, 另外的人就得不到,有人多得了一些, 另外的人就少得了。所以如果人们都想 获得这些有限的资源,竞争就不可避免 地存在。
竞争和冲突的不同之处在于:竞争关心 的是目标而不是对手,竞争都是在一定 规则下进行的,有些规则强调的是参与, 通常在竞争中打败对手不是主要目的。 我们可以将竞争看成是一种合作性的冲 突。 和冲突相同的是,竞争的一方达到目标, 而另一方面临失败。
人们通过角色借用来理解他人对某些符 号所赋予的意义。 即通过设身处地的方式,站在对方的立 场来阐释互动的情境,来决定自己应该 如何行动
(二)拟剧论 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 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 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 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 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 的。
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
三、社会网络的形态及其功能
(一)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 同来区分。 有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 者对新成员的加入有严格规定,一旦加 入这样的社会网络,也很难退出该社会 网络,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封闭形态的, 反之,就是开放形态的社会网络
2、库利 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认为:人的自 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由社会互动 所形成的。 个人所处的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表现为自 我的反映,这种反映构成了个体的身份。 人们生活在一个镜子的世界中,每一面 镜子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反映人, 从这些反映中,人们就可以来逐步明确 自己的身份
社会学概论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与解读
社会学概论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与解读社会学概论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与解读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对于理解社会结构、人际互动和社群动态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一、社会交往的概念与特征社会交往是指个体之间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相互影响和反应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涉及到情感表达、价值认同、角色互动等多个层面。
社会交往的特征包括双向性、动态性、目的性和可逆性等。
社会交往的双向性意味着交往双方都会相互影响和受到影响。
动态性则指出社会交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交往双方的关系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目的性意味着社会交往往带有目标和目的,例如获取信息、建立合作关系等。
社会交往的可逆性则表明交往双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变化或终止交往关系。
二、社会关系的类型与特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特定关系和互动模式。
它可以是亲密关系(如亲属关系和友谊关系)、组织关系(如雇佣关系和团队协作关系)或社会网络关系(如社交媒体中的连接关系)等。
社会关系的特点包括持久性、相互依赖性、互惠性和归属感等。
社会关系的持久性指出关系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不是短暂的。
相互依赖性意味着关系双方在互动中相互依赖,彼此需要对方的支持和合作。
互惠性则表明社会关系往往建立在彼此有所贡献和回报的基础上。
而归属感则指出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的动机之一是获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三、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影响因素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
个体特征包括性格、价值观、社会身份等。
不同的个体特征会影响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和期望。
文化背景则指出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会对社会交往和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教育机构、工作场所、社交网络等,这些环境为社会交往和关系提供了具体的场所和机会。
四、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意义与挑战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在个体和社会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义解释:生存竞争。 •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
存在以来就有竞争。发生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 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
• 竞争的特点: • 1、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 • 2、有共同争夺的对象 • 3、竞争双方其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
年首次提出
• 学者看法:1、强调互动的结果,将人与人以及人与群体
之间的交互影响称为社会互动。 2、强调互动的过程,认 为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和沟通就是社会互动。
• 本书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
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 社会互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 第一,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 • 第二,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 • 第三,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书面语言,它们都是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 • 2、体态语言 • 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语速语调、身体姿势等,在日常
互动中,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常常借助于体态语言来表现。
• 3、个人空间 • 个人空间指社会沟通过程中人与人传达某种意义的空间距
离,个人空间一般能表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适当的个 人空间是社会沟通顺利进行的保证。
却不一定如此;
• 4、冲突的根源是个人或群体间在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的
根本对立,而竞争则不一定存在着利益、意见和态度的根 本对立;
• 5、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竞争一般是在一定规
则的制约下进行的,但冲突往往要突破规章、规则、甚至
• 冲突的种类: • 性质: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
化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
第六章 社会互动
本章旨在使大家了解社会互动的概念及其 特征,了解社会互动对于个人生活与社会 运行的重要性,认识社会互动的不同类型, 明确社会互动的各种方式,把握集体行为 的特征及其控制方式。通过对人类社会中 各种类型的社会互动的系统研究,使我们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1908
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
• ⑧顺从,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习惯行为以适应社
会需要的一种方式。
6、同化
• 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同化 • 同化指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
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 同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由于社会文化的统一性和人的流动
性相结合而造成的。
• 引起同化的社会因素:通婚、教育、移居、入侵、文化传
• 调适方法: • ①和解,互动双方改变原有的敌对态度,彼此容
纳、建立友好关系;
• ②妥协,互动双方通过订立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
冲突;
• ③容忍,暂时采取克制的态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 ④调解,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停; • ⑤仲裁,通过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 • ⑥权变,越出正常规范的随机应变; • ⑦突转,突然转变其思想、态度、信仰、习惯以
• 规模: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 • 冲突方式:口角、拳斗、械斗、仇斗、战争。 • 影响与作用: • 作用特点:破坏性 • 有激励作用 • 可加强群体内部团结
5、调适
• 人们为了适应某种环境,避免、减少或者
消除对立冲突,以达到共同生活的目的, 便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 调适的原因: • ①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 ②由社会变迁引起的调适。 • ③由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二、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般过程: 1、接近和接触阶段 2、理解与了解阶段 3、调整与反应阶段
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 第一,生物因素 第二,心理因素 第三,社会因素 第四,文化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三、社会互动的手段与方式
• (一)社会互动的手段 • 1、语言沟通 •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分为口头语言和
受模仿者的行为相似,即别人干什么模仿者就干 什么。
• 自动模仿指模仿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模仿他人的行
为。
• 有意模仿指对他人的有意识地仿效。 • 非合理模仿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
仿而不理解其意义。
• 合理模仿是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
仿者的理性思考。
• 塔尔德 “模仿定律”
3、竞争
• 狭义解释: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
播等。
• 同化的意义:对于社会,它主要起到文化传播与融合的作
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文化的发展。对个人,使人的行 为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同化的一般规律是先进文化同化落后文化、较高文化同化
较低文化
7、合作
• 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
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
• 合作的特征: •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 ②共同目的 • ③互相配合
方成功的机会,不可能双方之间同时获得成功
• 4、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4、冲突
• 冲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
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 程。
•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 1、冲突必须是直接接触,竞争则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 2、冲突带有情绪上的敌对,竞争则不一定有情绪上的敌对; • 3、冲突双方力的作用是互相反对的,互相打击的,而竞争
•
人际距离学
• 亲密距离 • 个人距离 • 社会距离 • 公共距离
(二)社会互动的方式
• 1、暗示 • 指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直接
或间接的方式,迅速使他人的心理或行为 受到影响,进而作出反应的行为过程。
• 暗示的产生取决于受暗示者主观的心理状
态和暗示者客观刺激的状况两方面的条件。
• 暗示反应的主观条件 : • ①具有接受暗示刺激的经验和习惯系统 • ②不存在与暗示刺激相冲突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
• 合作的心理基础:①共同的兴趣;②情感
态
• ③态度、价值观念等内在系统处于尚不稳固或不
成熟状态
• ④极端的情绪状态
• 暗示反应的客观条件: • ①有节奏或单纯的刺激 • ②反复持久的刺激 • ③具有特殊的暗示潜力的刺激
2、模仿
• 暗示与模仿是一组对应的行为方式,引起模仿的
刺激是暗示,而模仿是对暗示的反应。
• 模仿是在无强制条件下发生的,模仿者的行为与